傲慢与偏见作业_第1页
傲慢与偏见作业_第2页
傲慢与偏见作业_第3页
傲慢与偏见作业_第4页
傲慢与偏见作业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西方婚恋观比较 以红楼梦和傲慢与偏见为例 本文从女性主义视野出发,通过分析红楼梦和傲 慢与偏见这两本世界文学巨著所体现出来的女性的处境 和地位,女性主义意识的觉醒以及主人公在爱情婚姻中所 表现出来的女性主义,观察 18C、19C 中西方社会的婚恋观 进而剖析其所体现出来的女性主义。 【关键字】 女性主义、爱情婚姻、 红楼梦 、 傲慢与 偏见 爱情婚姻是文学作品永恒的主题,中西方作家用细腻的 笔触为渴望爱情的人们描绘出一幅幅唯美的感情画卷,用 美妙的叙述来表达他们对爱情的深刻的感悟,并以独特的 方式在文学作品中演绎出各具特色的婚恋观。中西方婚恋 观似乎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曹雪芹是中国封建社会末期 的现实主义作家,而奥斯丁是英国资本主义上升时期的现 实主义作家。他们在作品中写的都是世间平凡琐事,没有 惊天动地的大道理,却都一针见血的揭露出了不平等的社 会现实。曹雪芹的红楼梦和奥斯丁的傲慢与偏见 在爱情婚姻描写上有许多相似之处,他们都以主人公的爱 情婚恋为主要故事情节,描写社会现实、人生百态,进而 反映深刻的思想主题,并通过主人公对婚姻的选择来表达 自己的爱情婚恋观。本文尝试从女性主义的立场出发,分 析这两部脍炙人口的巨作中 各种人物的婚恋观。 一、女性主义在红楼梦中的体现 在中国, “女性主义虽为舶来品,但是它毕竟是有自身原创 土壤的”。纵观以男性为中心的中国封建社会的历史,封建 制度在政治、经济、文化、婚姻、家庭等社会生活各个方 面把女性紧紧的束缚在狭小的家庭圈子里。这种性别制度 给小说创作造成了很大的影响。从西厢记 、 三国演义 到水浒传 、 西游记 ,从金品梅到才子佳人小说, 无一例外都是站在男性的角度进行创作的,代表了男性文 学创作的传统方向,而小说中根据男人的理想塑造出来的 女性形象,社会也没有给他们相应的土壤。他们无论怎样 努力都会不可避免的陷入“第二性”的地位,沦为男性的 附庸。 明清之际,伴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和城市的繁荣以及声势 浩大的个性解放思潮的高涨,新兴的市民阶层逐渐意识到 女性的权利与尊严,男性文人的女性观也开始发展起来。 在那个暗流涌动的时代,提高女性地位的意识已成为明清 社会思潮的一股潜流。这样的社会背景为红楼梦这篇 鸿篇巨作的独特的女性主义的产生提供了契机。鲁迅先生 曾指出“至于说到红楼梦的价值,可以说在中国的小 说中是不可多得的自从红楼梦问世之后,传统的 思想与写法都被打破了”曹雪芹创作红楼梦的目的之 一就是讴歌女性。而“千红一窟,万艳同悲”的大结局更 是将女儿国众多女子爱情婚姻的悲惨命运表现得淋漓尽致。 曹雪芹首先将视角投向女性的日常生活, “尊重每一个个体 的生命,上到老祖宗下到刘姥姥,还有大量性格各异的女 性,连带各个等级的丫鬟仆人,作者都精挑细选进行刻画, 并赋予他们各自的生存空间,生命价值和意义。 ”这是女权 主义的独特内涵。宝玉的“女儿是水做的骨肉,男人是泥 做的骨肉,我见了女儿,便觉清爽,见了男人,便觉浊臭 逼人”更是女性主义的价值诉求。宝玉用实际行动拒斥 “金榜题名” 、 “荣耀显达” ,致使贾政因生“逆子”而辱没 祖先,从而产生要“打死宝玉”的想法,贾母却以“先打 死我,再打死他,就干净了”骂的贾政无地自容。 “宝玉挨 打” 最终以女权主义对父权制至上性的颠覆作为结局。 红楼梦在青年男女爱情生活的两性相悦,心心相印 的基础上集中表现出了女性主义,从婚姻角度出发展示女 性的命运。贾宝玉、林黛玉和薛宝钗的爱情悲剧是主线, 穿插了许多女性的不幸遭遇,几乎所有人的命运都与婚姻 有关。曹雪芹以其细腻的笔触,将女性与男性同等看待, 真实地刻画了封建社会青年男女为追求爱情而挣扎乃至牺 牲生命的动人形象,控诉了封建礼教对女性的残酷摧残。 林黛玉是一个美若天仙、多愁善感、性情温柔而又疑心重 重的形象,她的自尊心和反叛精神很强。她那尖酸刻薄、 孤高自诩、凡是不饶人、诸事好挑剔的性格里隐藏着极强 烈的自尊心。这也是她渴望自主爱情婚姻而拼搏奋争的必 然反映。 她的女性主义婚恋观首先体现在她的诗歌五美吟中。 在他眼中,西施、貂蝉、绿珠都是被男权中心主义彻底工 具化的人物,而虞姬和红拂却看到了自我人格和人生价值, 积极寻求解放自己。林黛玉在诗歌中表达出了志同道合, 夫妻平等的思想。他遵从自己内心的感情,追求自由平等 的生活,至死不渝的追求美好的爱情。她和宝玉童年与青 年时期就志同道合,他们之间的爱情也就始于此时。 “日则 同行同门,夜则同息同门,真实言和意顺”林黛玉和贾宝 玉一样一直反对科举制度和“经济仕途” 。她和宝玉具有相 同的价值观和理想。恩格斯曾经这样阐述过爱情问题:第 一、爱情是以所爱者的互爱为前提的,在这方面,妇女和 男子的地位一样平等;第二、性爱常常达到这样持久和强 烈的程度,如果不能彼此结合或互相分离,这对双方来说 都是一个不幸。黛玉对宝玉的爱至死都不曾改变过, “问世 间情为何物,直教人生死相许”这真是黛玉爱情悲剧的写 照。 在大观园里,为自己的爱情婚姻奋斗的不止林黛玉一个 人,还有其他许多人在为自己的独立人格和平等自由的爱 情进行斗争与奋斗。在检抄大观园时,司棋宁死也要嫁给 表兄潘又安,想要主宰自己的命运,他用自己的生命唱出 了一曲嘹亮的爱情之歌。尤三姐对婚姻有着自己的看法, 她勇于自主择偶, “只要我检一素日可心如意的人,方跟他 去,若凭你们拣择,虽是富比石崇,才过子建,貌比潘安, 我心里进不去,也白过了一世” 。鸳鸯面对贾赦的逼婚,誓 死不从,以死保持了自己的纯洁赢得婚恋自主;临官严词 拒绝宝玉要她唱歌,由此她不可侮辱的尊严和对自由的渴 望可见一斑。 红楼梦通过大观园内外女子的爱情悲剧表达了尊重 女性、男女平等,以共同的志趣为基础的自主婚恋观,这 在中国文学婚恋史上有重要的意义。 二、女性主义在傲慢与偏见中的体现 傲慢与偏见的作者奥斯丁生活在传统保守的英国父权 制社会,女性受到普遍的歧视。他们不论在经济、社会、 还是家庭中都依附于男性。随着女性主义意识在西方的萌 芽,许多有思想的中产阶级女作家开始诉诸于笔杆,他们 用文学的方式倾诉女性受到的种种不公正的待遇,对抗父 权社会的黑暗统治。奥斯丁开英国女性主义之先河,她从 女性的角度出发进行文学创作,充分肯定男女平等,认为 有智力有理性的不仅是男性,女性同样也有的独立的思维。 优秀的女性甚至比男性更具有敏锐的观察力和洞察力。以 傲慢与偏见为例,其中的主人公伊丽莎白就是这样一 位具有理性、能独立思维、博学多才、追求独立自主、有 着敏锐的观察力和判断力的女性。作品中的另一位主人公 贵族子弟达西也在她的帮助下改掉了高傲,清高的不少 缺点。伊丽莎白总是用理性约束自己。当她对韦翰先生产 生好感时,并没有表现出过分的热情。而当她听说韦翰与 自己的妹妹订婚时候,她表现得也很淡定,保持了冷静与 克制。对于姐姐简和宾利先生互生好感的感情她最先觉察 到,对柯林斯和夏洛蒂爱情婚姻的判断,对家人粗俗的反 感,对周围人与事的了解都是通过她那敏锐的观察力与判 断力实现的。 奥斯丁同样坚信,女性与男性都有追求知识的自由。他 在傲慢与偏见中借男主人公达西之口,阐述的很清楚: 一个妇女不仅仅必须懂得琴棋书画,还应该多看书,长见 识,有点真才实学,增加自己的内涵。这种对知识能力的 要求实际上是对女性价值标准的新思维。 奥斯丁借助伊丽莎白这个人物形象,在批判以男性意识 为中心的婚恋观的同时,构建了女性主义意识的婚恋观。 在她看来,只有金钱地位而没有感情的结合是不道德的, 不幸福的。她强调在婚姻恋爱中的男女双方要相互了解尊 重,情投意合。在傲慢与偏见中,伊丽莎白明白自己 不生在名门望族,没有家财万贯,没有闭月羞花的美貌。 但他有独立的思维,不追求嫁给一个有钱的丈夫,也不向 往嫁给一个帅气的男人。她向往的是建立在平等自由,相 互了解,两情相悦,相互尊重基础上的爱情婚姻。柯林斯 作为她家的遗产继承着,如果他们能够结合,便是符合了 当时人们公认的社会准则。但是,面对柯林斯的求婚,伊 丽莎白却断然地拒绝了。她敢于表达自己的真实想法,敢 于挑战社会习俗。面对自己的感情,她不会像妹妹莉迪亚 一样凭自己的一时心血来潮而不计后果的放纵自己,也不 会像好友夏洛蒂一样为了经济面包而轻易放弃自己爱情的 世俗婚姻。她对达西求婚态度由拒绝到欣然接受的转变, 实际上反映了女性对人格独立和平等权利的追求。当达西 向她求婚时,一方面滔滔不绝的向她表打深情蜜意,一方 面却表现的很傲慢无礼,伊丽莎白断然地拒绝了。在他心 中,婚姻应该建立在平等自主和互相尊重的基础之上,而 不是顺从迁就。他不会因为金钱和地位就去故意讨好接近 某人,这是他强烈自尊心以及女性主义意识的完美体现。 而遭到伊丽莎白拒绝的达西不断反省自己,通过实际行动 改变了伊丽莎白对自己的看法,渐渐博得了她的好感。在 收到达西的一封长信后,她勇于剖析自我,意识到自己的 错误,并逐渐发现自己爱上了达西。这时她勇敢的追求自 己的幸福。面对达西姨妈的横加干涉,毫不退缩,坚持捍 卫自己的爱情。并且当面指责达西姨妈无权过问别人的事 情。 “我自有主张,怎么做会幸福,我就决定怎么做,你管 不了,任何像你这样的局外人都管不了”他坚决的捍卫着 自己的爱情。 奥斯丁反对当时过于注重门第,财产的,将个性、感情 和见识等个人因素至于无足轻重甚至是可有可无地位的婚 姻。他通过伊丽莎白和达西的婚姻表达了他对爱情婚姻的 看法: 只有建立在平等和互相尊重基础上的爱情婚姻才是幸福的。 三、女性主义婚恋观与世俗婚恋观的碰撞 所谓“女性主义”即以女性的视角观察、审视任何事物 的思想主张,它是一种反对父权主义的思想,是一种在具 有特殊政治目标中女性思维方式,行为方式的综合。 18 世纪的法国革命势力风起云涌,以伏尔泰为首的资产 阶级启蒙思想家提出了人性论的观点,他们提倡平等、自 由、博爱、天赋人权,反对压迫、神道和禁欲苦行。已经 觉醒了的妇女为了争取平等自由开展了一场场女权主义运 动。1797 年法国著名的女革命家发表了女权宣言 ,她指 出:在法律面前所有的男女公民一律平等,女人具有同男 人一样的权利。这是人类历史上第一个妇女权利宣言。女 性主义先驱者伍尔夫认为:人类社会实为父权社会,只有 去除父权制文化意识,才能将女性解放出来。从十九世纪 中叶以来,女性主义思想已渐渐深入人心,大大丰富了人 们的精神文化生活。 林黛玉和伊丽莎白这两个人物洋溢着女性对平等与自由, 独立人格的渴望。从他们相似而又不同的爱情遭遇中,可 以看出已经萌芽觉醒的女权主义思想。尽管这种意识刚刚 产生,但他们毕竟开始觉醒并向人们展示了非凡的勇气和 决心,这位妇女追求完全意义上的解放奠定了基础。 在红楼梦所描绘的时代背景中,中国正处于一个典 型的父权制社会当中,婚姻大事都应该按照“父母之命、 媒妁之言” ,儿女私自是不能决定的。贾宝玉和林黛玉之间 的爱情贾府的人都知晓,然而由于林黛玉体弱多病,多愁 善感,不适宜做一个操持贾府这个大家族家政的媳妇,所 以两个最终未能走到一起。相反而言,薛宝钗身体健康、 端庄秀美、老成持重,并且有较强的经济仕途观念,适合 管理家财。最重要的是当时贾府已经没落,家境大不如前, 希望与“珍珠如土金如铁”的薛家结成“金玉良缘” ,由此 造成了“黛死钗嫁”的悲剧。其时薛宝钗并不是造成这一 爱情悲剧的罪魁祸首,他其实也是一个受害者。导致这一 悲剧的是万恶的封建社会,在那个年代里,个人的爱情并 不能构成婚姻的基础。正如恩格斯指出的:“结婚是一种 政治上的行为,是一种来借结婚应加强自己势力的方式, 起决定作用的是家世利益,而不是个人的感情。 ”像这种没 有感情基础的爱情婚姻是极其脆弱的。 当时英国也处于父权统治之下,社会各个阶层界限分明。 上层社会为了巩固自己的政治地位,确保自己的经济利益 的最大化,联姻是他们必然的选择。以傲慢与偏见为 例,作品当中的凯瑟琳夫人一心想要撮合自己的女儿与达 西结合,当他得知伊丽莎白与达西的关系后,软硬兼施的 逼迫伊丽莎白离开达西。当时社会普遍的婚姻是这样的: 女方看好男方的家产,男方希望女方能带来丰厚的嫁妆, 男女双方之间毫无爱情可言。 曹雪芹、奥斯丁在几百年前就给我们指出了理想的婚恋 观。随着历史的进步,人们对待爱情也有了新的认识。对 这些作品中的婚恋观进行研究分析,依然具有很强的现实 意义。 【参考文献】 1、张京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