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染病试题精选_第1页](http://file.renrendoc.com/FileRoot1/2018-8/13/c789dc2f-a366-4b47-9981-d9cf0b2c01d4/c789dc2f-a366-4b47-9981-d9cf0b2c01d41.gif)
![传染病试题精选_第2页](http://file.renrendoc.com/FileRoot1/2018-8/13/c789dc2f-a366-4b47-9981-d9cf0b2c01d4/c789dc2f-a366-4b47-9981-d9cf0b2c01d42.gif)
![传染病试题精选_第3页](http://file.renrendoc.com/FileRoot1/2018-8/13/c789dc2f-a366-4b47-9981-d9cf0b2c01d4/c789dc2f-a366-4b47-9981-d9cf0b2c01d43.gif)
![传染病试题精选_第4页](http://file.renrendoc.com/FileRoot1/2018-8/13/c789dc2f-a366-4b47-9981-d9cf0b2c01d4/c789dc2f-a366-4b47-9981-d9cf0b2c01d44.gif)
![传染病试题精选_第5页](http://file.renrendoc.com/FileRoot1/2018-8/13/c789dc2f-a366-4b47-9981-d9cf0b2c01d4/c789dc2f-a366-4b47-9981-d9cf0b2c01d45.gif)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一章 总论 (一)单选题 1、确定传染病隐性感染的主要依据:E A. 有明显的流行病学史。 B.有轻微的病理损害结果。 C.有较轻的临床表现。 D.有阳性的病原体检查结果。 E.血清特异性抗体检查阳性结果。 2、传染病确定诊断最直接的证据是:E A. 临床资料。 B.流行病学资料 C.活组织病理检查结果。 D.免疫功能的检测结果。 E.病原学检查结果。 3、潜伏期是指: C A.从病原体侵入人体至出现对病原体特异免疫反应的时段 。 B.从病原体侵入人体起至出现 典型或特征性临床体征的时间。 C.从病原体侵入人体至开始出现临床症状止的的时期。 D.从开始出现临床症状至症状明显或典型体征为止的时期。 E.从病原体侵入至排出体外的 时期。 4、与病原体致病能力不相关的是:E A. 侵袭力。B.毒力。C.病原体的数量。 D.病 原体的变异性。E.机体的免疫功能。 5、发生于城镇的甲类传染病应于发现后多长时间内上报疫情:D A.3 小时。B.12 小时。 C.24 小时。D.6 小时。E.9 小时。 6、下列哪项一般情况下不属于传染源:D A.隐性感染者。B.病原携带者。C.患者。D.潜伏性感染者。E.受感染的动物。 7、传染过程 的五种表现形式,通常以哪种最常见:C A.病原体被清除。B.病原携带状态。C.隐性感染。D.潜伏性感染。E.显性感染。 8、隐性感 染增加时,其临床意义主要是:E A. 显性感染增加。B.轻型病人增加。C.潜伏性感染增加。 D.病原携带状态增加。 E.免疫人 群扩大。 9、传染病 IgG 抗体效价恢复期比急性期增高多少才有诊断价值:C A. 增高 1 倍以上。B.增高 2 倍以上。C.增高 4 倍以上。D.增高 6 倍以上。 E.增高 8 倍以上。 10、人体能对抗再感染的主要原因是:B A. 非特异性免疫功能。B.特异性免疫的作用。C.预防用药。D.增强体质。 E.注意个人卫生。 四、填空题 1、感染过程的表现形式有:病原体被清除、隐性感染、显性感染、病原携带状态及潜伏性 感染。 2、病原体的致病能力包括:侵袭力、毒力、数量 及 变异性 。 3、传染病中导致组织损伤的发生的方式有:病原体的直接侵犯、毒素作用和免疫机制。 4、引起传染病流行的基本条件为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 影响流行过程的因素包 括自然因素 和社会因素。 5、传染病的基本特征是:有病原体、有传染性、有流行病学特征及有感染后免疫。 6、传 染源包括患者、隐性感染者、病原携带者及受感染的动物。 7、在传染病发病机制及发生 和发展中病原体应有适当的入侵门户、机体内定位 和排出途径 8、急性传染病的发生、发 展和转归通常包括四个阶段即潜伏期、前驱期、症状明显期 和恢复期。 9、传染病的诊断通常依据流行病学资料、临床资料和实验室检查结果三方面的资料进行综 合分析。 10、传染病的预防包括 管理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 11、法定传染病分甲、乙、丙三类共 35 种,甲类传染病包括鼠疫和霍乱。 12、人体抵御 感染保护性免疫应答包括特异性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 五、简答题 1、什么是感染?感染过程的表现有哪些? 2、什么是隐性感染?什么是病原携带状态及潜伏 性感染?后两者之间有什么异 同? 3、什么是传染病的流行过程及流行过程的基本条件? 4、什么是传染源?通常能作为传染源的有哪些?什么是传播途径?包括哪些? 5、请解释侵袭 力、复发、易感人群、再燃及潜伏期的概念。 六、论述题 1、传染病治疗的目的和原则是什么?治疗方法通常包括哪些? 2、传染病的诊断常依据哪些 方面的资料? 一节 病毒性肝炎 第二节 病毒性疾病 (一) 单选题 1、经肠道外传播的病毒性肝炎为:D A. 甲型与乙型。B.甲型与丁型。C、丙型与戊型。D.乙、丙、丁型。 E.戊型与丁型。 2、哪一种急性肝炎最易慢性化:C A.甲型肝炎。B.乙型肝炎。C.丙型肝炎。D、丁型肝炎。E.戊型肝炎。 3、急性重型肝炎早 期最有诊断意义的是:C A. 深度黄疸。B.严重的消化道症状。C.病程早期出现肝性脑病表现。 D.高度乏力。E.腹水 出现快。 4、下列何项指标对判断重型肝炎的预后最有意义:E A. 转氨酶。B.总胆红素。C.白蛋白。 D.球蛋白 E.凝血酶原时间或凝血酶原活动度。 5、代表乙型肝炎病毒在体内复制水平何项最有意义:B A.HBsAg(+)。B.HBeAg(+)。C. 抗HBe(+)。D 抗-HBc(+)。E.ALT500u。 6、以下哪种病 毒为嗜肝 DNA 病毒:C A.HAV。B.HCV 。C.HBV。D.HIV。E.HEV。 7、下列哪种急性肝炎最应考虑抗病毒治疗: C A.甲型肝炎。B.乙型肝炎。C.丙型肝炎。D.丁型肝炎。E.戊型肝炎。 8、变异性最强的肝炎 病毒是:B A.甲型肝炎病毒。B.丙型肝炎病毒。C.乙型肝炎病毒。D.丁型肝炎病毒。 E.戊型肝炎病毒。 9、对甲型肝炎的诊断最有意义的指标是:D A. 转氨酶升高超过正常值 5 倍以上。B.总胆红素明显增高85.5umol/l。 C.血清白蛋白降低25g/l。D.血清抗HAVIgM 阳性。E.凝血酶原时间延长。 10、为确诊 甲型肝炎最应做下列哪项检查:C A.肝功能。B.凝血酶原时间。C.血清抗HAVIgM 。D. 用 PCR 法检测患者血中 HAVRNA。E.肝穿刺病理检查。 11、患者男性 24 岁 木工,平素身体健康。一周前起病,畏寒发热,感乏力,食纳下降, 自服“感冒药”仍坚持劳动。三天前病情加重,恶心呕吐,尿黄,在当地医院输液等治疗, 病情无好转,昨日家属发现患者说话及行为异常。入院查体,浅昏迷,皮肤巩膜重度黄痘, 注射部位可见瘀斑。肝脏于右侧锁骨中线 6、7 肋间叩浊,脾未及,腹水征(-)。本病例诊断 可能性最大的是:B A.急性黄疸型肝炎。B.急性重型肝炎。C. 亚急性重型肝炎。D. 慢性重 性肝炎。E.肝炎矸硬化。 12、患者男性 30 岁,五年来反复出现乏力纳差,曾多次查 HBsAg 阳性,肝功异常。半月 前劳累后(参加建房劳动)出现高度乏力,恶心呕吐,每日进食约 1 两左右,感腹胀明显, 尿黄皮肤黄,间断有鼻衄。大便颜色黑。查体,神志清,皮肤巩膜重度黄染,肝肋下刚 及,脾肋下 2cm,腹水征阳性。肝功化验 ALT600u,总胆红素 228umol/l。白蛋白 28g/l。 凝血酶原时间为 32 秒(正常对照 14 秒) 。该病例最可能的诊断为: C A.急性重型肝炎。B.亚急性重型肝炎。C.慢性重型肝炎。D.肝炎肝硬化。E.慢性肝炎。 13、目前用于制备乙型肝炎疫苗作自动免疫的是:A A.HBsAg。B.HBcAg 。C. 抗-HBs。D.HBeAg。E.抗-HBc。 14、可用以预防乙型肝炎作被动 免疫的是:B A.HBsAg。B. 抗-HBs。C.抗-HBe。D. 抗-HBc。E.以上均不是。 (四)填空题 1、病毒性肝炎的病原学分型目前被公认有五型即甲、乙、丙、丁及戊型病毒性肝炎。 2.病 毒性肝炎的传播途径可分肠道传播和肠道外传播两类。主要经肠道传播的是甲型和戊型。 3、乙型肝炎的主要传染源是急、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及无症状乙型肝炎病毒(HBV)携带者。 4.甲型肝炎的传染源为病人和隐性感染者。 (五)简答题 1、病毒性肝炎的临床类型有哪些? 2.病毒性肝炎的治疗原则是什么? 3、乙型肝炎的主要传 播途径有哪些? ( 六)论述题 1.急性重型肝炎的早期临床诊断依据是什么? 2、试述亚急性重型肝炎的临床及肝功能检查的特点 3、试述重型肝炎的治疗原则及治疗措 施有哪些? (七)病案分析 患者,男,25 岁。以“乏力纳差一周,眼黄 2 天伴胡言乱语半天”之主诉入院。一周前 出现发热,体温 38,感乏力,恶心,食纳减少,自服“板兰根冲剂、香沙养胃丸”仍坚 持工作,2 天前发现眼黄,上述症状加重且呕吐数次,为胃内容,在当地医院给静脉输液 病情无好转,今晨起出现胡言乱语,烦躁不安,不认识人,即转来我院。尿黄,大便色黑。 既往体健,无肝炎病史。未曾接种乙肝疫苗。常在外就餐。 查体:T39,P90 次/分,R20 次/分,BP120/80mmHg,神志不清,胡言乱语,烦躁不安。 皮肤巩膜轻度黄染,皮肤注射部位可见瘀斑,无肝掌及蜘蛛痣。心肺无异常发现。腹软, 肝界于右锁骨中线第 5、6 肋间叩浊,肋下未及,脾未及,腹部移动性浊音阴性。四肢肌张 力高,双膝反射亢进,踝阵挛阳性。其余未发现异常。 化验:血常规 WBC10109/L。 肝功 ALT386u,TBil 86.5mol/L,A39g/L、G29g/L。PT29 秒(对照 13 秒),肾功及电解质 正常。 根据现有资料请写出该病例最可能的诊断,诊断依据,检查计划及处理方案。 1、诊断: 病毒性肝炎未定型急性重型 2、诊断依据: (1)继往体健,无肝炎病史。常在外就餐,未接种过乙肝疫苗。 (2)病史一周,以急性黄疸型肝炎起病,出现无明原因的发热,乏力及明显的消化道症状( 恶 心、呕吐及纳差),尿黄、眼黄且黄疸出现后上述症状无缓解。 (3)皮肤巩膜黄染,肝界缩小( 仅 2 个肋间),有出血倾向(皮肤瘀斑,黑便) 。 (4)于发病 10 天内出现肝性脑病症状,胡言乱语、烦躁不安、四肢肌张力高、反射亢进、 踝阵挛阳性。 (5)化验检查:肝功异常(ALT 及 TBil 明显升高) ,凝血酶原时间延长。 (6)起病后未休息 可能为重型肝炎发生的诱因。 3、检查计划与治疗 (1)检查计划:查甲肝 IgM 抗体及 HBV 感染的血清免疫学标志(乙肝系列)。必要时可行 抗HEV 、抗 HCV、抗HGV 检测,有条件者可行各型肝炎病毒核酸检测以明确病原 诊断;查尿、粪常规:了解尿三胆情况及查大便隐血,以观察有无消化道出血;动态 监测肝功变化及凝血酶原时间,注意肾功及电解质改变。 (2)治疗:常规隔离,低蛋白流食,维生素 C 200mg3 次/天;维生素 K1 20mg肌注 2 次/ 天;法莫替丁20mg 2 次/天;清开灵60ml 加入 10%葡萄糖 250ml 静滴;新鲜血浆 200ml静滴;促肝细胞生长素120mg 加入 10%葡萄糖250ml 静滴;20%甘露醇 250ml快速静滴;东莨菪碱0.5mg 或 1.0mg 肌注;谷胺酸 500mg 加入 10%葡萄糖 250ml 静滴。严密观察病情变化,根据病情演变及并发症出现情况,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见病案 1 原文 P37 根据现有资料请写出该病例最可能的诊断,诊断依据,检查计划及处理方案。 第二节 流行性乙型脑炎 (一)单选题 1、关于乙脑的流行特征何项是错误? E A.乙脑为人畜共患疾病,其传播媒介固定,故属虫媒传染病 B.仔猪为本病的主要传染源 C.蚊虫是主要传播媒介,又是乙脑病毒的长期保存宿主 D.流行强度的预测依据流行前仔猪 感染率和蚊虫带毒率 E.感染后发率高,显性感染多,多呈爆发流行 2、乙脑确诊的依据是: D A.流行季节出现高热,头痛,呕吐、意识障碍及惊厥 B.血常规白细胞总数及中性粒细胞数 均增高 C.脑脊液蛋白及细胞数轻度增加 D.血清特异性 IgM 抗体阳性 E.脑膜刺激征阳性 3、乙型脑炎最主要的传染源是:B A.病人 B.仔猪 C.蚊虫 D.隐性感染者 E.鼠类 4、流行性乙型脑炎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是: D A.高热 B.昏迷 C.抽搐 D.中枢性呼吸衰竭 E.外周性呼吸衰竭 题 57 10 岁男孩,家住农村,发热、头痛 4 天,体温逐渐升高,呕吐数次,今日出现意 识不清,反复抽搐,于 8 月 10 日急诊入院。查体:体温 40,嗜睡,颈抵抗(+),四肢张 力稍高,病理反射(-),血象血细胞 1410 9/L,中性 82%,脑脊液检查压力高,外观清亮, 白细胞数 180106/L,中性 70%。 5、对此病例的诊断,可能性最大的是:D A.流脑 B.毒痢 C.败血症 D.乙脑 E.结脑 6、为进一步早期确定诊断,最宜做哪项检查:C A.脑脊液病毒分离 B.血病毒分离 C.抽血查乙脑特异性 IgM 抗体 D.脑脊液生化检查 E.脑脊 液常规检查 7、本病例反复抽搐的原因,除下列哪一项外均有其可能性:E A.高热 B.脑水肿 C.脑实质 病变 D.痰阻缺氧 E.休克 (四)填空题 1.乙脑病毒属虫媒病毒 B 组,披盖病毒 科 黄病毒 属,病毒核心为单股正链 RNA。 2、乙 脑根据病情轻重分为 4 个临床类型,分别为:轻型、普通型、重型及 极重型。 3、乙脑最常见并发症是支气管肺炎。 (五) 简答题 1、简述流行性乙型脑炎与中毒型菌痢的鉴别诊断要点 2、乙脑患者抽搐的原因有哪些?如 何处理? 3、乙脑的诊断依据是什么? 4、乙脑的治疗原则是什么? ( 六)论述题 典型乙脑患者极期的临床表现有哪些? 第三节 肾综合征出血热 (一)单选题 1、与肾综合征出血热病情轻重及预后关系不密切的是:E A.体温及中毒症状 B.出血情况 C.肾 功能损害的程度 D.休克有无及持续时间 E.特异性 IgM 抗体滴度的高低 2、肾综合征出血热 出血的机制不包括:E A.血管壁的损害 B.血小板数量减少及功能障碍 C.肝素类物质增加 D.DIC 形成 E.凝血因子 合成减少 3、肾综合征出血热原发性休克发生的原因主要是:A A.血管壁通透性增加,血浆外渗致有 效循环血容量下降 B.腔道大出血 C.合并细菌感染 D. 电解质的平衡紊乱 E.心功能衰竭 4、肾综合征出血热少尿期补液的原则是:A A.前一天的出量 +500-700ml B.前一天的出量 +800-1000ml C.前一天的出量+1000-1500ml D. 前一天的出量 +1500-2000ml E.以上都不是 5、肾综合征出血热高血容量综合征表现一般不包括哪一项? D A. 脉博洪大 B. 体表静脉充盈 C.心音亢进、心率增快 D.血压下降 E.脉压差增大 6、肾综合征出血热病毒的特点,哪项不正确:B A.属布尼亚病毒科的汉坦病毒属 B.为 DNA 病毒 C.形态为圆形或卵圆形,有双层包膜 D.其核蛋白有较强的免疫原性 E.不耐热、不耐酸、对消毒剂敏感 7、肾综合征出血热原发 性休克最主要的抢救措施是:C A.应用缩血管药,以维持血压 B.应用舒血管药,以改善微循环 C.快速输入晶体及胶体液, 以扩充血容量 D.应用强心药,以增加心搏出量 E.应用碱性药物以纠正酸中毒 8、肾综合征出血热原发性 休克最常发生于:E A.发热早期 B.少尿期 C.多尿早期 D.多尿后期 E.发热末期 9、导致肾综合征出血热肾小球滤 过率下降的主要原因是:B A.肾血管内微血栓形成 B.大量血浆外渗致循环血容量下降 C. 肾 素增加 D.肾间质水肿 E.肾小管堵塞 10、目前,肾综合征出血热患者死亡最常发生在哪一期? C A.发热期 B.低血压休克期 C. 少 尿期 D.多尿期 E.恢复期 11、肾综合征出血热下列哪项检查结果对确定诊断最有意义:D A. 血白细胞升高及出现异 型淋巴细胞 B.尿蛋白阳性 C.血尿素氮及肌酐升高 D. 出血热特异性 IgM 抗体阳性 E.血常 规血小板减少 12、肾综合征出血热患者发生少尿、尿闭的最主原因是:B A. 高热及液入量少 B.血浆外渗致有效循环血容量下降引起肾小球滤过率下降 C. 醛固酮增加 D. 肾间质水肿 E.抗 利尿激素水平增高 13、肾综合征出血热的主要传染源是:C A.发热期的患者 B.隐性感染者 C.鼠类 D.恢复期病人 E.处于潜伏期的病人 (四)填空题 1、肾综合征出血热的传播途径有:接触传播、呼吸道传播、消化道传播、虫媒传播及胎盘 传播等。虫媒传播主要是通过螨。 2、典型肾综合征出血热的临床经过有五期即发热期、低血压休克期、少尿期、多尿期和恢 复期。 3、肾综合征出血热根据病情重分为四型:轻型、中型、重型和危重型。 (五) 简答题 1、何谓肾综合征出血热的原发性休克?其发生的机制是什么? 2、肾综合征出血热的基本病 理变化是什么? 3、肾综合出血热出血及肾功能衰竭发生的原是什么? 4、肾综合征出血热总的治疗原则是 什么? (六 )论述题 1、试述肾综合征出血热的早期诊断要点。 2、肾综合征出血热发热期的主要临床表现及处理原则及措施是什么? 3、肾综合征出血热少尿期的治疗原则是什么?通常采取的主要措施有哪些? 第五节 艾滋病 (一)单选题 1、HIV 在病毒分类上属于:A A.逆转录病毒科 B.疱疹病毒科 C.嗜肝 DNA 病毒科 D. 黄病毒科 E.布尼亚病毒科 2、HIV 的 主要靶细胞是:B A.CD8T 淋巴细胞 B.CD4 T 淋巴细胞 C.B 淋巴细胞 D.单核巨噬细胞 E.小神经胶质细胞 3、艾滋病患者的最常见的肺部机会性感染是:D A.巨细胞病毒感染 B.结核杆菌感染 C.念 珠菌感染 D.卡氏肺孢子虫感染 E.支原体感染 4、目前艾滋病的预防措施哪一项不正确:B A.主要通过以宣传教育为主的综合性预防措施 B.注射预防艾滋病的疫苗 C.加强血制品的筛查与管理 D.安全避孕套是阻断性传播的有效手段 E.对静脉吸毒者的管理 (四)填空题 1、艾滋病的全称是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 2、HIV 感染的临床过程有:期 急性感染期、期 无症状感染、 期 AIDS 相关综合征(ARC) ,也称持续性全身淋巴结肿大综合征( PGL)及 期 完全型 AIDS 即艾滋病 3、目前 AIDS 治疗包括抗病毒治疗、免疫治疗、机会性感染的治疗及支持与对症治疗。 (五)简答题 1、艾滋病的定义是什么? 2、HIV/AIDS 的传播途径有哪些? 3、哪些人属 HIV 感染的高危人群? (六)论述题 HIV 感染的高危人群出现哪些表现时,应考虑有 AIDS 可能? 第二章 细菌性疾病 第一节 伤 寒 一、单选题 1、确诊伤寒的依据是:C A.典型的临床表现 B.有伤寒病人接触史 C.血培养伤寒杆菌阳性 D.外周血白细胞总数及嗜酸 细胞减少 E.肥达氏反应阳性 2、目前国内治疗伤寒首选药物是:E A.氯霉素 B.复方新诺酮 C.阿莫西林 D.三代头孢菌素 E.喹诺酮类 3、关于伤寒下列哪项是错误的:D A.无欲貌 B.玫瑰疹 C.肝脾肿大 D.并发心肌炎时相对缓 脉更为明显 E.血像细胞总数及嗜酸细胞减少 4、伤寒的主要传播途径:E A.日常生活接触 B.虫媒传播 C.呼吸道 D.血液途径 E.粪口途径 5、下列哪一种热型最支持伤寒诊断:C A.不规则热 B.驰张热 C. 稽留热 D. 间歇热 E.波状热 6、关于伤寒,下列哪项是错误的:D A.伤寒杆菌释放的内毒素为致病的主要因素 B.伤寒的病变以回肠末段的淋巴组织病变最显 著 C.潜伏期末即可排菌 D.伤寒预防重点是控制传染源 E.目前典型伤寒已较少见,大多数病 人表现轻而不典型 7、伤寒最严重的并发症是:B A.肠出血 B.肠穿孔 C.中毒性心肌炎 D.支气管肺炎 E.中毒性肝炎 8-9 中年男性患者,以“发 热 11 天”之诉入院, ,伴食欲下降、轻咳及咽部不适。查体:T39.8,P86 次/分, BP110/70mm,神志清,表情呆滞,反应迟缓,未见皮疹,心肺无异常,腹软,下腹压有 不适,肝肋下 0.5cm,剑下 2cm,质地软,触有不适,脾侧位可及,血常规 WBC3.1109/L,Hb12g/L,PLT153 109/L,请问该患者诊断首先应考虑:C A.败血症 B. 肝炎 C.伤寒 D.斑疹伤寒 E.疟疾 9、为了确诊应主要做哪些检查:D A.B 超 B. 外斐氏反应 C.骨髓穿刺检查 D.骨髓培养 E.CT 检查 10.关于伤寒并发中毒性肝炎 下列哪项不正确:E A.发生率高可达 4050 B.常见于病程 13 周 C.出现肝肿大 D.ALT 升高,少数患者可有轻度黄疸 E.均需按肝炎系统治疗 11.下列关于伤寒的治疗哪项是错误的: C A.应避免进食纤维过多的食物 B.高热时可予以物理降温,不宜用大量退热药 C.便秘时可给 予泻药 D.喹诺酮类药物仍是目前我国治疗伤寒所首选药 E.毒血症状严重的病人在足量有效抗菌素治疗的同时可加用肾上腺皮质激素 (四)填空题 1.目前治疗伤寒的首选药物是喹诺酮类。 2、慢性带菌者是指排菌期限在 3 个月以上者。 3.伤寒的主要传播途径是粪口途径传播。 4、伤寒的发病主要取决于伤寒杆菌的感染量,毒力及人体的免疫防御能力。 5、典型 伤寒的热型多呈稽留热型 6、确诊伤寒最常用的方法是血培养 7、伤寒的病理特点是全身单核吞噬细胞系统的增生性反应。 (五) 简答题 1、简述典型伤寒极期的临床表现 2、伤寒常见并发症有哪些?常发生于病程的第几周,有何诱因? 3、解释伤寒复发与再燃的 概念 第二节 细菌性痢疾 (一)单选题 1、关于细菌性痢疾下列哪一项是错误的:B A.在我国以 B 群福氏菌为主要流行菌群 B.中毒性痢疾休克型主要是因细菌侵入粘膜下层进入血流引起败血症所致 C. 急性菌痢病程 超过 2 个月者为慢性菌痢 D.由于病后的免疫力短暂且不稳定、故可重复感染 E.菌痢的肠道病变主要在结肠 2、中毒性菌痢的发病因素中最重要的是:B A.感染大量痢疾杆菌 B.特异体质对细菌毒素产生强烈的过敏反应 C.细菌侵入血流引起败血 症所 致 D.机体免疫功能低下 E.发病后未及时治疗 3、中毒型菌痢多见于:C A.新生儿 B.婴幼儿 C.2-7 岁儿童 D.8-12 岁儿童 E.成人 题 45 患者郑,男,4 岁,以高 热抽搐 3 小时之主诉于 8 月 15 日急诊来院。:T40,神志不清,面色苍白,四肢凉冷, 脉细速。像浆白细胞总数 18109/L,中性 90% 4、该患儿诊断应首先考虑:C A.乙型脑炎 B.暴发型流脑 C.中毒性菌痢 D.败血症 E.脑型疟疾 5、为迅速确立诊断,应立即进行下列哪项检查:C A.血培养 B.血涂片找疟原虫 C. 肛拭子 采集大便镜检 D.脑脊液涂片找细菌 E.腰穿脑脊液常规检查 6、关于中毒型菌痢下列哪项是 错误的:C A.2-7 岁儿童多见 B.起病急骤、毒血症状严重 C.肠道症状重 D. 多有循环衰竭的 表现 E.抗菌素应静脉给予 7、急性阿米巴痢疾与急性细菌性痢疾鉴别的最主要依据是:D A. 全身中毒症状 B. 肉眼大 便外观 C.腹部压痛部位 D.粪便检出病原体 E.乙状结肠镜检所见肠粘膜病变 8、下列哪项不 属于急性菌痢的特点:C A.肠道病变以直肠,乙状结肠最为显著 B.粘液脓血便 C.腹痛以右下腹为著且右下腹压痛阳性 D. 肠鸣音亢进 E.里急后重 9、预防细菌性痢疾的综合措施中应以哪项为重点:C A.治疗隔离病人 B.发现处理带菌者 C. 切 断传播途径 D.口服依链痢疾活菌苗 E.流行季节预防服药 10、阿米巴痢疾确诊的依据是: D A.痢疾样腹泻经抗菌素治疗效果不佳 B.粪便镜检有较多的红细胞 C.灭滴灵治疗有效 D.粪便 镜检找到溶组织阿米巴滋养体 E.乙状结肠镜检可见肠粘膜有溃疡 (四)填空题 1、目前痢疾杆菌分为四个群,即志贺痢疾杆菌(A 群) 、福氏痢疾杆菌(B 群)、 鲍氏痢疾杆 菌(C 群) 和 内痢疾杆菌(D 群 )。我国流行以 B 群福氏痢疾杆菌为主。 2.慢性菌痢临床分为 3 型即慢性迁延型、慢性隐匿型和急性发作型。 (五) 简答题 1、简述中毒型菌痢休克型的治疗。 2、简述中毒性菌痢与流行性乙型脑炎的鉴别诊断要点 (六) 论述题 1、试述中毒型菌痢的临床特点 2、急性普通型菌痢的诊断依据有哪些? (七) 病案分析: 患者,女,3 岁,以“发热 11 小时,抽风 3 次”之主诉于 1997 年 8 月 16 日 9Am 入院。 其母述患儿作日白天玩耍正常,晚 10 点出现发热,夜间体温升至 39.2,在村医务室肌注 退烧针无效。今晨 7Am 突然抽风,两眼上翻,口吐白沫,四肢抽动,持续数分钟,经针刺 人中后抽风止,在送我院途中及门诊就诊时各抽风 1 次,呕吐 2 次为胃内容喷射状。病后 无咳嗽及咽痛。未解大便,小便少。 既往体健,家族及个人史无特殊。按时预防接种。病前一日有食葡葡史(葡萄未洗) ,附近 无类似疾病。 查体T40P150 次/分 神志不清,针刺无反应,发育良好,呼吸急促,面色苍白,口 唇发绀,肢端冰冷,双侧瞳孔等大(2.5mm),光反应迟钝。颈软,心肺及腹部查体未发现阳 性体征。克氏征(),布氏征() 。 化验检查血常规WBC22109/L,N90%。其他 化验未作。 问题:本病最可能的诊断是什么?诊断依据是什么?主要应与哪些疾病鉴别及鉴别诊断要 点?请写出目前的治疗方案。 1、诊断急性中毒型细菌性痢疾(混合型) 2、诊断依据 (1)患者为儿童,夏秋季发病,病前有不洁饮食史( 吃未洗的葡萄)。 (2)起病急骤,突然高热,数小时内即出现反复抽风、喷射状呕吐及意识障碍,光反应迟钝 等脑部症状。同时有呼吸急促,脉快,面色苍白,口唇发绀,肢端冰冷,尿少等周围循环 衰竭的表现。 (3)化验检查:外周血白细胞及中性粒细胞均明显升高。 为进一步诊断应立即做肛拭或生 理盐水灌肠取粪便,肉眼可有粘液,镜检有白细胞或脓细胞及红细胞即可诊断。确诊则应 送粪便细菌培养,可培养出痢疾杆菌。 3、主要应与以下疾病鉴别 (1)流行性乙型脑炎乙脑儿童多见,夏秋季发病,有高热,抽风及意识障碍故需鉴别。但 乙脑较中毒型痢疾病情发展缓慢,抽风、昏迷一般多在病程 23 天后出现,脑膜刺激征明 显,少见周围循环衰竭表现。进一步鉴别可做脑脊液检查,乙脑时除压力升高外,可有蛋 白及白细胞轻度升高(毒痢时脑脊液正常 )。血清乙脑特异性 IgM 抗体阳性。 (2)流行性脑脊髓膜炎主要与暴发型流脑鉴别,本病也为儿童多见,起病急骤,可出现头 痛、呕吐、抽风及周围循环衰竭表现。但流脑发病多在冬春季,除可有上述症状外,皮肤 粘膜可出现瘀点、瘀斑及出现脑膜刺激征(休克型可缺如),脑脊液检查呈化脓性改变。瘀 点涂 片可找见脑膜炎球菌,血培养脑膜炎球菌阳性。 4、治疗常规隔离,测 P、BP、R,每 30 分钟一次;吸氧、吸痰, 头孢噻肟钠 1.0入壶 或静注;20%甘露醇 90ml 静滴; 右旋糖酐 4070ml 静滴; 5%碳酸氢钠50ml 静滴; 山茛菪碱5mg入壶或静注;去乙酰毛花甙 0.1mg 入壶或静注; 氢化考的松75mg 加入 10%葡萄糖 250ml 静滴;10%水合氯醛3ml 灌肠( 仍抽风不止者), 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第三节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一 )单选题 1、关于流脑下列哪一项是错误的:E A.我国的流行菌株以 A 群为主 B.脑膜炎球菌体外生活力及抵抗力均很弱 C.脑膜炎球菌为革 兰氏染色阴性球菌 D.脑膜炎球菌释放的内毒素为本病致病的重要因素 E.流脑发病以新生儿发病率最高 2、下列关于流脑的提法哪一该不正确:E A. 带菌者是流脑主要的传染源 B.脑膜炎球菌体外易自溶,故标本应及时送检 C. 流脑以冬春季发病率高 D.暴发型流脑休克型患者其脑脊液常规化验多属正常 E.婴幼儿流脑脑膜刺激症尤为明显 3、流脑确诊的依据是:E A.冬春季发病,突起高热、头痛呕吐 B.意识改变伴有脑膜刺激征 C.脑脊液检查是化脓性改 变 D.皮肤有瘀点、瘀斑 E.以上都不是(答案应是细菌学检查阳性) 4.流脑败血症期,主要 而显著的体征是:B A、脑膜刺激征 B.皮肤粘膜瘀点、瘀斑 C. 意识改变 D. 病理反射 E.唇周 单纯疱疹 5、流脑疾病早期或暴发休克型,腰穿脑脊液的变化主要是:A A. 压力增高 B. 外观微混 C. 蛋白增加 D.细胞数增高 E.糖和氯化物含量减低 题 6-8 患者,男, 12 岁,以发热头痛呕吐 8 小时“之代主诉”于 2 月 17 日入院,查体 T39.8 BP40/0mmHg ,神志不清,呼之不应, 面色苍灰,四肢冰冷,皮肤呈花斑状,全身皮肤可见广泛的瘀点、瘀斑,颈软,心率快, 肺及腹部查体未见异常,克氏征可疑。巴氏征(-)。 6.本例诊断可能性最大的是:D A.中毒型菌痢 B.金葡萄败血症 C.流行性出血热 D.暴发型流脑 E.感染性休克 7、本例确诊主 要依据:B A.脑脊液呈化脓性改变 B.血培养阳性 C.脑脊液细菌培养 D.血象白细胞升高 E.抗菌治疗有 效 8、本例抗菌治疗选用下列哪种抗菌素为好:B A.磺胺嘧啶静脉注射 B.大剂量青霉素 G 静 脉滴注 C.氯霉素静滴 D.氨苄青霉素静滴 E.氯霉素+磺胺嘧啶静滴 9、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患者血压 90/70mmHg,皮肤散在淤斑,两侧瞳孔大小不等,呼吸节 律不齐,此时最关键和首要的处理措施是:C A.迅速扩容抗休克治疗 B.血管活性药应用 C.甘露醇快速脱水 D.5%碳酸氢钠纠正酸中毒 E. 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 10、下述预防流脑的措施最有效的是:E A.隔离治疗病人 B.保持居室 空气流通 C.流行期避免去公共场所 D.注射丙种球蛋白 E.预防注射菌苗 四)填空题 1、脑膜炎球菌致病的主要因素是细菌释放的内毒素。 2、目前治疗流脑首选药仍为青霉素 3、流脑的传染源是带菌者和病人 (五) 简答题 1、简述暴发型流脑休克型的治疗原则 2、简述普通型流脑的诊断依据 (六) 论述题 论述暴发型流脑的分型及各型的临床特点 (七) 病例分析: 患者赵 X,男 8 岁, “以发热头疼 8 小时,伴神志不清 1 小时” 之代主诉于 2001 年 1 月 12 日入院。8 小时前患儿感发冷、发热、全身不适,头痛、当时测体温 38.5 ,自认为“感 冒”卧床体息,期间感头疼加重且呕吐二次,1 小时前其母发现呼之不应,即送我院。既 往体健。入院查体:T 39,P 150 次/分,R 30 次/分,Bp30/0mmug,神志不清处浅昏迷 状,急性重病容,呼吸急促,面色苍白,口唇及四肢末梢发绀,皮肤温冷,可见花斑,全 身皮肤可见广泛的瘀点及瘀斑,并有融合现象。未见其他感染病灶。双瞳孔等大等圆,对 光反应存在,颈软无抵抗,两肺呼吸音清晰,未闻及干湿性罗音。心率 150 次/分,律齐, 心音弱。腹平软,肝脾未及。克氏证,布氏征,巴氏征均未引出。 化验检查:血常规: Hb 130g/l RBC4.11012/L,WBC 24.2109 /L 中性 90%问题 (1)根据现有资料,该病例最 可能的诊断是什么?诊断依据是什么? (2)为了明确诊断,最简单快速实用的实验室检查是什 么? (3)目前急诊抢救的主要治疗措施有哪些? 诊断: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暴发休克型 诊断依 据 1.发病于冬春季为流脑的流行季节 2、起病步骤:病情进展迅速,起病 24 小时内即出现 有高热、中毒症状及意识改变 有循环衰竭的表现,血压下降为 30/0mmHg、脉博增快,面色苍白,口 唇及四肢末梢发 绀,皮肤湿冷,呈花斑状。 发病短期内出现广泛的皮肤瘀点,瘀斑,并有融合现象 3.化验检查: 血常规见白细胞及中性粒细胞明显升高。 检查:瘀点,瘀斑组织液涂片染色后查脑膜炎球菌 治疗:积极抗感染治疗,选用大剂量青霉素或三代头孢菌素静脉给药 迅速纠正休克 a 快速扩容:低分子右旋糖酐,平衡盐,甘露醇等 b 纠正酸中毒:碳酸氢钠 c 应用血管活性药物:654-2(山莨营硷) 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氢化考的松或地塞米松 抗 DIC 治疗:肝素 可应用西地兰强 心 第四章寄生虫性疾病 第一节 疟疾 (一)单选题 1疟疾流行程度主要取决于:D A 带疟原虫人数的增多。B.治疗患者不彻底。C.人群免疫力下降。 D.传疟按蚊增多。E. 高疟区无预防服药措施。 2、疟原虫在人体内生活史中,起到传播作用的是:D A. 红细胞内期滋养体。B.红细胞外期。C.红细胞内期裂殖体。 D.红细胞内期配子体。E.迟 发型子孢子。 3、疟疾的典型症状(寒战高汗、大汗)是由于:D A. 疟原虫在人体肝细胞内增殖。 B.疟原虫在人体红细胞内增殖。 C疟原虫在人体红细胞内形成大量滋养体使红细胞破裂而进入血流所致。D.疟原虫在人 体 红细胞内形成大量裂殖子使红细胞破裂而致裂殖子、疟色素和代谢产物进入血流,引起的 异性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2030年户外休闲帐篷床行业深度调研及发展战略咨询报告
- 2025-2030年压力传感器与生产企业制定与实施新质生产力战略研究报告
- 2025-2030年手工刺绣材料行业跨境出海战略研究报告
- 2025-2030年即食鸭掌系列行业跨境出海战略研究报告
- 喷枪在文物保护中的应用考核试卷
- 意外伤害保险产品创新与市场需求匹配考核试卷
- 财务管理与预算制度
- 项目实施与质量管理制度
- 2025年三防三评心得体会例文(3篇)
- 2025年个人季度工作总结简单版(3篇)
- 中兴ZCTP 5GC高级工程师认证考试题库汇总(含答案)
- 大学生创新创业教程PPT全套完整教学课件
- 小学科学项目化作业的设计与实施研究
- 2023年考研考博-考博英语-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考试历年真题摘选含答案解析
- 2020年中考生物试卷及答案
- 反接制动控制线路电路图及工作原理
- MCNP-5A程序使用说明书
- java基础知识大全
- SMM英国建筑工程标准计量规则中文 全套
- GB 18030-2022信息技术中文编码字符集
- SB/T 10977-2013仓储作业规范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