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演义人物刻画_第1页
三国演义人物刻画_第2页
三国演义人物刻画_第3页
三国演义人物刻画_第4页
三国演义人物刻画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三国演义的人物刻画 一、诸葛亮 第 35 回水镜曰:“关、张、赵云,皆万人敌, ,惜无善用之 之人。若孙 乾、糜竺辈,乃白面书生,寻章摘句之流,非经纶 济世之才也。 ”这经纶济 世之才就是诸葛亮。 (一)诸葛出山 1、第 34 回蔡瑁捏造刘备反诗:“数 年徒守困,空对旧山 川。龙岂池中物,乘雷欲上天!” 2、第 35 回引苏轼古风一篇, 单咏跃马檀溪事。诗曰: 老去花残春日暮,宦游偶至檀溪路;停骖遥望独徘徊,眼前 零落飘红絮。暗想咸阳火德衰,龙争虎斗交相持;襄阳会上王 孙饮,坐中玄德身将危。 逃生独出西门道,背后追兵复将到。 一川烟水涨檀溪,急叱征骑往前跳。马蹄蹄碎青玻 璃,天风 响处金鞭挥。耳畔但闻千骑走,波中忽见双龙飞。西川独霸 真英主,坐下龙驹 两相遇。檀溪溪水自东流,龙驹英主今何 处!临流三叹心欲酸,斜阳寂寂照空山;三分 鼎足浑如梦, 踪迹空留在世间。 3、水镜曰:公闻荆襄诸郡小儿谣言乎?其谣曰:八九 年 间始欲衰,至十三年无孑遗。到头天命有所归,泥中蟠龙向 天飞”。 (二)三顾茅庐 见单福作歌而以为孔明; 闻报水镜来而以为孔明; 见崔州平而以为孔明; 见石广元、孟公威而以为孔明; 见诸葛均、黄承彦而以为孔明; 评:正如永夜望曙者,见灯光而以为曙也,见月光而以为 曙也,见星光而又以为曙也。又如旱夜望雨者,听风声而以 为雨也,听泉声而以为雨也,听漏声而又以为雨也。 西厢曲 云:“ 风动 竹声,只道金佩响;月移花影,疑是玉人来。 ”玄德求 贤如渴之情,有类此者!孔明即欲不出,安得而不出乎? 此卷极写孔明,而篇中却无孔明。盖善写妙人者,不于有 处写,正于无处写。写其人如闲云、野鹤之不可定,而其人始 远;写其人如威凤、祥麟之不易睹,而其人始尊;且孔明虽未 得一遇,而见孔明之居,则极其幽秀;见孔明之童,则极其古 淡;见孔明之友,则极其高超;见孔明之弟,则极其旷逸;见孔 明之丈人,则极其清韵;见孔明之题咏,则极其俊妙。不待接 席言欢,而孔明之为孔明,于此领略过半矣。 淡泊以明志 ,宁静而致远。 毛评:淡泊宁静之语,是孔明一 身本领。淡泊,则其人之冷可知;宁静,则其人之闲可知。天 下非极闲极冷之人,做不得极忙极热之事。后来自博望烧屯, 3 以至六出祁山,无数极忙极热文字,皆从极闲极冷中积蓄得 来。 (三)隆中对未出茅庐而知三分天下 孔明曰:“自董卓造逆以来,天下豪杰并起。曹操势不及袁 绍,而竟能克绍者,非惟天 时,抑亦人谋也。今操已拥百万 之众,挟天子以令诸侯,此诚不可与争锋。孙权据有江 东, 已历三世,国险而民附,此可用为援而不可图也。荆州北据 汉、沔,利尽南海,东 连吴会,西通巴、蜀,此用武之地,非 其主不能守;是殆天所以资将军,将军岂有意乎 ?益州险塞, 沃野千里,天府之国,高祖因之以成帝业;今刘璋暗弱,民殷 国富,而不 知存恤,智能之士,思得明君。将军既帝室之胄, 信义著于四海,总揽英雄,思贤如渴, 若跨有荆、益,保其岩 阻,西和诸戎,南抚彝、越,外结孙权,内修政理;待天下有变, 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兵以向宛、洛,将军身率益州之众以出 秦川,百姓有不箪食壶浆以 迎将军者乎?诚如是,则大业可 成,汉室可兴矣。此亮所以为将军谋者也。惟将军图之。 ” 将 军欲 成霸业,北让曹操占天时,南让孙权占地利,将军可占 人和。先取荆州为家,后即取西 川建基业,以成鼎足之势, 然后可图中原也 只这一席话,乃孔明未出茅庐,已知三分天下,真万古之人 不及也! 后人有诗赞曰:“豫州当日叹孤穷,何幸南阳有卧 龙!欲识他年分鼎处,先生笑指画图中。 (四)赤壁之战 第 43 回(诸葛亮舌战群儒 鲁子敬力排众议)到第 50 回 (诸葛亮智算华容 关云长义释曹操),小说用了 8 回的篇幅 写“ 赤壁之战” 。这既是 为了充分的表现这场 在中国历史上的 著名战役,突出这场战役在“三国鼎立” 中的关键作用;也是 为了充分展示诸葛亮的“智绝” 。 舌战群儒,智激孙权和周瑜,草船借箭,定计火攻,七星 坛祭风,智算华容。 周瑜只是诸葛亮的侧面陪衬,蒋干中计、苦肉计都被诸葛 亮识破,此后三气周瑜,周瑜仰天长叹:“既生瑜,何生亮” 料事如神,谋略超人;下知地理,上晓天文。深谙政治,精 通军事,善于外交。 (五)七擒孟获 评:孙权之兵,曹丕所欲借以攻蜀者也;孟获之兵,亦曹丕 所欲借以攻蜀者也。孔明之通吴,非注意于东,而注意在北; 孔明之征南蛮;以非注意于南,而注意在北也。 “七擒孟获 ”是北伐的前奏。 (六)六出祁山 骂死王朗;空城计;明修栈道,暗渡陈仓;造木牛流马;上 方谷地雷阵;死诸葛吓走生仲达等。 司马懿屡屡称诸葛亮是“天下奇才” ,“吾不如孔明也”。 诸葛亮临终前说:吾本欲竭忠尽力,恢复中原,重兴汉室,奈 5 天意如此,吾旦夕将亡矣。 作者的理想是仁政、明主、贤相、英才相结合的理想社会。 但这个理想在强大的“天意” 面前被击得粉碎,表 现了作者对 理想的幻灭,道德的失落,价值的颠倒所感到的一种困惑和 痛苦。诸葛亮最后壮志未酬,饮恨而终,成了一个悲剧性的 人物。在诸葛亮身上,寄予了作者的理想。从这个意义上说, 三国演义也是一部悲剧。 二、关云长 “青史对 青灯,则极其儒雅;赤心如赤面,则极其英灵;秉 烛达旦,人传其大节;单刀赴会,世服其神威;独行千里,报 主之志坚;义释华容,酬恩之谊重。 ” 下邳降曹:曹操赞曰:“财贿不足以动其心,爵禄不足以移 其志”, “事主不忘其本,乃天下之义士也;来去明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