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理想国》中解读柏拉图论的正义_第1页
从《理想国》中解读柏拉图论的正义_第2页
从《理想国》中解读柏拉图论的正义_第3页
从《理想国》中解读柏拉图论的正义_第4页
从《理想国》中解读柏拉图论的正义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从理想国中解读柏拉图论正义 摘要:柏拉图的正义论是一套体系,要详细论述他所谈到的正义,需涉及许多方面和问题。 但也不妨尝试单从柏拉图“如何”论正义入手,并以理想国一书中的相关内容为主线进行展 开。 关键词:柏拉图 理想国 正义 一、柏拉图、理想国与正义论 柏拉图(公元前 427 年公元前 347 年)是古希腊著名哲学家、法律思想家和政治家。生于雅 典城邦衰落时期,伯罗奔尼撒战争爆发,危机四伏。20 岁时跟随苏格拉底学习,其后有过 12 年 的游历和三次西西里之行;我们今天所知的 Academy 即为柏拉图在雅典创办的“阿卡德米”学园。 柏拉图继承苏格拉底,前后共著对话二十五篇,理想国成于壮年,此书可谓震古铄今,讨论 的问题非常丰富。该书的副标题即“正义论”,围绕探讨什么是“正义”而展开。 二、关于“正义”问题的考虑 柏拉图探讨正义问题深受两大历史事件的影响,一为伯罗奔尼撒战争,二为苏格拉底之死。 伯罗奔尼撒战争爆发于公元前 431 年,历时 27 载,交战双方为雅典和斯巴达,但最终以雅典 失败告终。此次战争是希腊历时的转折点,使雅典走出了全盛时期。“希腊奴隶社会所固有的矛 盾,奴隶与奴隶主间,自由民各阶层间,两个同盟集团间,盟主国与同盟国间的一切矛盾都暴露 出来了”。1传统的道德、正义观念在严峻的战争形势面前显得不堪一击,战争对于雅典或斯巴 达任何一方来说都是非正义的。 伯罗奔尼撒战争结束后,雅典“三十僭主”推翻了民主政制,因实施暴政,8 个月后又被民 众推翻。其后民主派当政,苏格拉底被控不尊敬城邦所尊敬的诸神,还引进了新的神及败坏青年 2 的罪名,并在民主派的极端民主中被处死。因此,“柏拉图深深体会到现实政治的善和正义十分 不易”。2 柏拉图老年回顾他青年时代的雅典和伯罗奔尼撒战争,他谈到“在那些日子里,城邦不再遵 从先人的习俗和制度”,他看到“法律和习俗的大厦正在以惊人的速度倒塌”。3所以说正是这 些事件构成的时代背景使得柏拉图重新思考正义等一切问题。 不同的人和不同的社会对各种行为或制度的评价是不同的,称这些是“正义”的,那些是 “不正义”的,我们不能通过考察这些行为或制度来总结出正义的涵义;没有一种行为或制度是正 义的完美体现;也没有一种行为或制度能为大众普遍认可。4故而在众多关于正义问题的争议中, 柏拉图试图从批驳“正义”观出发,探寻、追求真正的正义。 三、柏拉图驳“正义” (一)质疑克法洛斯 克法罗斯是住在比雷埃夫斯港的叙拉古商人,在柏拉图的书中已经是一位“经过了漫长的人 生道路的老旅客”,他认为“对于通情达理的人来说,有了钱财就用不着存心做假或不得已而骗 人了,当他要到另一世界去的时候,他也就用不着为亏欠了神的祭品和人的债务而心惊胆战了”。 由此,柏拉图总结克法洛斯的正义观为“有话实说,有债照还”。但是,柏拉图又反诘,“譬如 说,你有个朋友在头脑清楚的时候,曾经把武器交给你,假如后来他疯了,再跟你要回去如 果竟还给了他,那倒是不正义的。把整个真实状况告诉疯子也是不正义的”。5因此说,柏拉图 认为这并不是正义。 (二)与玻勒马霍斯的辩论 3 玻勒马霍斯认为如果相信西蒙尼德的说法,欠债照还就是正义。但柏拉图认为西蒙尼德所言 另有所指,“朋友之间应该与人为善”,把钱归还原主,对收方或还方有害则不算是正义了。那 么欠敌人的是否要还呢?他认为西蒙尼德对什么是正义说得含糊不清。应该是说“正义就是给每个 人以适如其份的报答,就是他所谓的还债”。6 二人又进一步讨论,“什么是正义所给的恰如其分的报答呢?”,玻勒马霍斯归纳为正义就是 “把善给予友人、把恶给予敌人”。但柏拉图提出,正义的人在什么行动中,在什么目的下,最 能利友而害敌呢?在接着的辩论中,柏拉图分别提到了如下观点:(1)不打仗的时候,正义的人岂 不也是毫无用处的?(2)一个正义的人,既善于管钱,也就善于偷钱;(3)有一些人把好人当成敌人; 拿坏人当成朋友。如此一来就成了帮助坏人为害好人,则不正义了;(4)“正义就是助友害敌”, 而“伤害任何人无论如何总是不正义的”,因此“正义的人让人变得不正义了”。7 (三)反驳色拉叙马霍斯 智者是公元前 5前 4 世纪希腊的一批收徒取酬的职业教师的统称,能言善辩,晚期智者的 末流堕于诡辩,因此智者在历史上又成为诡辩论者的同义语。 色拉叙马霍斯便是当时智者派的代表,而“正义就是强者的利益”也正是智者当中盛行的观 点。在他们看来,城邦中谁强谁统治,统治者都制定对自己有利的法律,并明告:凡对政府有利 的对百姓就是有正义的;谁不遵守,就是违法,又有不正义之名。所谓正义就是当时政府的利益, 而政府当然有权,是为强者,故正义就是强者的利益。 柏拉图循着这一论断,指出各国统治者难免犯错误,所以他们立法的时候,会出现有些法立 错的问题,立错了的法是对他们是不利的,而不管是什么法,人民都得遵守,因此“遵守对强者 不利的法也是正义的了”。 4 柏拉图又指出,“在任何政府里,一个统治者,当他是统治者的时候,他也不能只顾自己的 利益而不顾属下老百姓的利益,他的一言一行都为了老百姓的利益”,因为“没有一门科学或技 艺是只顾到寻求强者的利益而不顾及它所支配的弱者的利益的”。8 从以上两方面,柏拉图有利地辩驳了色拉叙马霍斯所谓的“正义是强者的利益”的观点,对 强者不利的也可能成为所谓“正义”,而且其所为的正义也不全是强者的利益。 但色拉叙马霍斯并不屈服,又提出了“正义的人跟不正义的人相比,总是处处吃亏”,即不 正义比正义更加有利。 柏拉图论述说,正义者不会想胜过别个正义者,只会要求胜过异类,至于不正义者则对同类 异类都要求胜过。但是一个又聪明又好的人,不愿超过和自己同类的人,但愿超过跟自己不同类 而且相反的人;一个又笨又坏的人反倒对同类和不同类的人都想超过,因此正义的人又聪明又好, 不正义的人又笨又坏。而“正义是心灵的德性,不正义是心灵的邪恶”。正义的心灵促使人们能 够以正当的方式生活,导致好的行为方式,因此会快乐幸福,而不正义者却相反,因此“不正义 绝对不会比正义更有利了”。9 四、柏拉图论正义 在驳斥了以上各种观点后,柏拉图开始讨论他所认为的正义。在他看来,“假定我们视力不 好,人家要我们读远处写着的小字,正在这时候有人发现别处用大字写着同样的字,我们就可以 先读大字后读小字,再看看他们是不是一样”。因此,“我们可以说,有个的人正义,也有整个 城邦的正义”。然而“在较大的东西里面有较多的正义,也就更容易理解,我们先探讨在城邦里 正义是什么,然后在个别人身上考察它,这叫由大见小”,10故而先讨论何为国家正义。 为此,柏拉图“为了全体公民的最大幸福”构建了一个城邦,因为这是国家正义的首要问题, 他认为在这一个这样的城邦里最有可能找到正义,而且这个城邦还要能保持统一,是一个有机体, 5 而且没有什么比国家闹分裂更恶的了。在这个城邦中的生产者、护卫者、统治者,每个人必须在 国家里执行一种最适合他天赋的职业,“正义就是这个原则”。柏拉图用“金属说”11说明每 个人的禀赋是不同的,有人身上被加入了黄金,这些人是最可宝贵的,是统治者;被加入白银的人 是护卫者;被加入铁和铜的人便是农民等生产者。人生下来体质和智力上的差别,适合不同职务。 在论述当中,柏拉图特别提到了对护卫者怎样接受训练接受教育的问题,柏拉图认为很难找到比 “用体操来训练身体,用音乐(包括音乐、文学之义)来陶冶心灵”更好的教育了。他们不能听不 相干的人讲不相干的故事,不能让他们的心灵接受许多他们成年之后不应该有的一些见解。例如, 首先就应抛弃把最伟大的神描写得丑恶不堪的故事。 关于讨论个人正义,柏拉图认为,一个正义的人和一个正义的国家无区别,“个人在自己的 灵魂里具有和城邦里所发现的同样的那几种组成部分”,即欲望、激情、理智,“我们每一个人 如果自身内的各种品质在自身内各起各的作用,那他也就是正义的,即也是做他本份的事情的”, 而“理智既然是智慧的,是为整个心灵的利益而谋划的”,因此理智应该起领导作用;激情应服从 并协助理智;欲望会使人感到快乐,但愿望过强会使人变得邪恶。一个人正义的人其灵魂的三部分 应该协调与和谐,而不正义应该就是三种部分之间的斗争不和、相互间管闲事和互相干涉。12 国家正义一方面是个人的前提,个人正义则是国家正义的基础。“个人灵魂达到正义,每个 人就会以其个人的正义的行为参与适合自己本分的工作,参与实现国家的正义”。13 五、结语 理想国中心内容是讨论正义,整部作品内涵精深,对后世影响极大。 该书共十卷,第一、二卷主要是关于什么是正义以及正义与不正义谁更有利的问题,分别先 后与克法洛斯、玻勒马霍斯、色拉叙马霍斯的讨论和辩驳。但此间并为完全论述究竟何为正义。 6 从第二卷后部分至第四卷,柏拉图论述了自己的正义理论,但最后也未定义出什么是正义, 而是把正义分为国家正义与个人正义来进行讨论。 第五、第六、第七卷,柏拉图论述了怎样实现正义,其中论及“公有制度”,教育问题,还 包括哲学王之治。 第八、九卷,谈到了国家正义的落败,在柏拉图看来,虽然哲学王之治甚好,但也会有错误, 会使得国家衰落,典型的就是出现僭主政制。 第十卷后部分,柏拉图叙述一个故事,即一个名叫厄洛斯的勇士死后在另一个世界所看到的 情景,虽然其中很多细节较难理解。但就书的末节来看,柏拉图似乎是要“我们”渡过所谓“勒 塞之河”,而不在这个世上玷污了我们的灵魂。而且还告诫:灵魂不死,能忍受一切恶与善。让 我们追求正义与智慧,穷毕生来探索正义,应该说是又回到了对正义问题探讨的开端,似乎与有 我们所谓的“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有异曲同工之意。 参考文献: 1修昔底德:伯罗奔尼撒战争史。 2严存生主编:西方法律思想史,湖南大学出版社,第 44 页。 3英弗朗西斯麦克唐纳康福德:苏格拉底前后,上海人民出版社。 4姚介厚著:国家篇导读,四川教育出版社。 5古希腊柏拉图:理想国,郭斌和、张竹明译,商务印书馆 2002 年版,第 6 页。 6古希腊柏拉图:理想国,郭斌和、张竹明译,商务印书馆 2002 年版,第 7 页。 7 7古希腊柏拉图:理想国,郭斌和、张竹明译,商务印书馆 2002 年版,第 8-15 页。 8古希腊柏拉图:理想国,郭斌和、张竹明译,商务印书馆 2002 年版,第 18-25 页。 9古希腊柏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