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久的悔》教案_第1页
《永久的悔》教案_第2页
《永久的悔》教案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永久的悔教案 龙台中学初二语文组 徐明兵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了解相关文学常识,利用工具书熟练掌握字音词义,学习掌握本文真实自然的描写方式,感受本文朴实 语言中所含的复杂感情。 过程与方法:主要从找出文章线索人手,然后围绕这个线索按照段落顺序逐步讲解,所运用的方法主要有问题法、讨 论法、教师范读、演讲法等。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体会父母、长辈对自己的爱,懂得审视自己的行为,珍惜亲情,探寻与父母、长辈相 处的方式。 教学重难点:1学习本文真实自然的描写方式,感受本文平实的语言中所饱含的深情。对学生进行相关的情感教育。 2本文的线索是吃的东西,这一点较不常见,对此应稍作分析。文章对母亲的描写不多,却感人至深,其原因何在? 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 朗诵“2004年度感动中国十大人物 当代孝子捐肾救母 田世国颁奖词”: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这是一个被追问了千百年的问题。一个儿子在2004年用身体做出了自己的回答,他把 生命的一部分回馈给病危的母亲。在温暖的谎话里,母亲的生命也许依然脆弱,但是孝子的真诚已经坚如磐石。田世国, 让天下所有的母亲收获慰藉。 田世国用他的行动尽了孝,可又有几个人可以无悔如他呢?季羡林老人的一篇永久的悔让我们看到了一个未能尽 孝的孩子对母亲的深深的愧疚之情。 二、文学作品常识 季羡林:北京大学教授、中国文化书院院务委员会主席、中科院院士、中国语言学家、文学翻译家,梵文、巴利文专 家。 生 于1911年,山东清平(今临清)县人。195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30年考入清华大学西语系。1934年毕业后,在 济南山东省立高中任教。1935年考取清华大学交换研究生,赴德国留学,在哥廷根大学学习梵文、巴利文、吐火罗文等印 度古代语言。1941年获哲学博士学位。1946年回国,历任北京大学教授兼东方语言文学系教授、系主任。著有散文集天 竺心影 朗润集 留德十年 牛棚杂忆等。 三、检查预习情况 1、字音字形:后悔(hu) 俯拾皆是(f) 简陋(lu) 唾手可得(tu) 立锥之地(zhu) 孤苦伶仃(lngdng) 无缘(yun) 够呛(qing) 模糊(m) 轮廓(ku) 懵懵懂懂(mng) 寄人篱下(l) 耕耘(gng yn) 白面馍镆(m) 2、齐读课文 四、整体感知 1、课文开头说到“我永久的悔” ,结尾又说“这就是我永久的悔” 。作者“永久的悔”是什么?这个“悔”字包含着作 者怎样复杂的感情? 2、课文在结构安排上有什么特点?这样写有什么作用?1.“永久的悔”不该离开故乡,离开母亲。 感情“悔”字里既包含着作者对生身母亲的深切思念,又包含着因无法报答母亲的养育之恩而产生的悔恨。 开篇设疑点明“永久的悔” (12) 中间叙事引出“永久的悔” (39) 结尾扣题照应“永久的悔” (1011) 作用这样安排结构,条理清晰,主题突出,感人至深。 五、重点研习 研习1、2自然段 1、请同学们齐读课文1、2自然段 2、同学们文中的“我”心中“永久的悔”指得是什么?不该离开故乡,离开母亲(板书:不该离开故乡,离开母 亲) 3、 “我”心中“永久的悔”是不该离开故乡,离开母亲。那么,为什么说这个“悔”在“我”心中是“永久的”?文 中用了哪些词给这三个字做了更深刻的解释。“最深切、最真实、最难忘” (板书:最深切、最真实、最难忘。 ) 4、因为这个“悔”是最深切,最真实,最难忘的,所以它在“我”心中是“永久的” 。在第1自然段中,作者用了两个 词或者说是两个成语来进一步体现“永久的悔” ,这两个成语是什么?“俯拾皆是” 、 “唾手可得” 。 5、让学生用上面两个成语造句,并加以点评。 研习3、4自然段 1 让学生阅读第3、4段,思考这两段主要讲了什么,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抽多名学生回答,并总结。明确:这两个自然段主要讲述了作者儿时贫困的家庭情况,勾勒出了母亲的大致轮廓,为后文 的展开铺垫了感情基调。 2 这两段篇幅不长,却将作者父辈生活的艰辛深深地印人读者脑海。文中有些词语极富表现力,请大家找出来。 立 椎之地、孤苦伶仃、无依无靠、举目无亲、背井离乡、千辛万苦 3 指导学生用这些词语造句,以加深理解。 4 母亲的基本情况是怎样的?娘家姓赵,十分贫穷;不识一字,连名字都没有;走过的最长的路就是从娘家到婆 家的五里路。 5 如何理解“这个五里路,就是我母亲毕生所走的最长的距离”?五里路并不能算是很长的距离,然而母亲却一 生都未能够走出过这五里路的距离。母亲一辈子也未离开过家乡,未离开过自己的家。特别是结婚以后,母亲更是把全部 精力都放在家务劳动上。她把自己一生的时光都毫无保留的贡献给了这个家、贡献给自己的子女,而作者年幼时竟然不能 理解,成年后也未能尽孝。这里包含了作者对母亲的思念和对她一生苦难的同情。 研习5-8自然段 1让学生细读58段,掌握其内容。 2师:吃白的是最高标准,其次是黄的和红的,作者家平常都吃些什么呢?红的 3、 那么,这个“红的”指的是什么?你是从文中哪里得到这个答案的呢?“红的”指得是高粱饼子,是最不好 吃的吃的。 4但“我”却偶尔可以吃到点白的或黄的,有哪几种途径可以得到呢?可以从家境较好的大奶奶那里得到一小块 馍馍;中秋节母亲会想办法给我弄一点月饼;为二大爷割牛草也可得到一点黄的。 (见课末板书设计)。 5让学生齐读第7段,注意读出感情。同时思考两个问题:如何理解“不但是月饼,连其他白的母亲从来都没 有尝过,都留给我吃了。她大概是毕生就与红色的高粱饼子为伍。到了俭年,连这个也吃不上,那就只有吃野菜了。 ”这两 句话的感情?文中母亲在中秋节给我半块月饼的事是整篇文章唯一一处对母亲行为的描写,语言极其朴实,却让人感触 甚深,为什么会有这种效果呢?母亲一生都过着极为艰苦的生活,把仅有的一点点好吃的东西统统留给了儿子,而自 己却忍受着吃糠咽菜的困难生活。作者对母亲一生的艰辛生活感叹不已,对伟大的母爱赞叹不已,更是对母亲的思恋与怀 念挥之不去。因为母亲对儿子的关爱之情十分的伟大。 研习9一 ll 自然段 1、抽一个学生朗读第9、10自然段。 2、 这两段是本文最感人的部分,听完了这两段的朗读,同学们有什么感觉吗?这两段文章每次读来都让人有一 种辛酸的痛。 “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 ,年少时对母亲的恩情理解得并不深刻,等到知道报答时却已不能这里 面包含了作者多少无奈啊! 3、请同学们看第9自然段,如何理解“我无论如何也回忆不起母亲的笑容来,他好象是一辈子都没有笑过。 ”及“母亲 不知有多少日日夜夜,眼望远方,盼望自己的儿子回来啊!然而这个儿子却始终没有回去,一直到母亲离开这个世界。 ” 明确:家境贫寒,儿子远离身边,为了艰苦的生活她几乎操碎了心,那么,笑容从何而来呢?她把自己的一生都给了这个 家,给了自己的孩子,她在生活中将承受了多么巨大的苦难与压力呀!这包含了多少辛酸、多少悲伤啊!也包含了儿子多少 的同情,以及未能尽孝的无穷的悔恨!作者年幼时不懂事,没有想到如何孝敬母亲;年轻时经济能力不能独立,虽空有孝 心一片,却无实现尽孝母亲的美好愿望;没有等到自己大学毕业,母亲却永远的走了,自己也永远不能尽孝了。每每想至 此处,就会心肝俱裂,泪盈于眶。成为一永久的遗憾,永久的悔 4大家是如何理解“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树想要静止,风却不停的刮动它的枝叶。比喻形势与 自己的愿望相违背。多用于感叹人子希望尽孝双亲时,父母却已经亡故。 5、一般纪念性的文章都会围绕被怀念的对象展开,但本文语言平实,对母亲的描写着墨却极少,请同学们找找文中有 几处对母亲进行了直接的描写?第7自然段母亲给我月饼及第9自然段的一句话。 6、虽然对母亲只有一处行为描写和一处语言描写,却同样能触人心弦,作者是如何做到这一点的呢?(1)这是 一篇表现母爱的作品,这一点很能引起读者与作者的共鸣;本文感人在于本文所表达的情。 (2)作者为了表达对母亲的怀 念之情,作了很多的铺垫,如家庭的贫困表现出母亲生活的艰辛等等。 总结:学习完这篇课文我们应该深刻体会到母爱的伟大,体会到亲人对我们的重要性,所以我想请同学们说说自己现 在的感受。这感受可以是对课文的感受,可以是自己在生活中对亲情的感受,任你们发挥。 ( 鼓励学生积极发言。 ) 六、总结课文 1、中心思想:本文回忆儿时家里贫苦生活和自己由于种种原因不能侍奉照顾母亲的事,表现了母亲对儿女的关心和儿 者对母亲的怀念、愧疚之情。 2、 (1) 、刚才大家都阅读了课文,这篇文章的内容是什么?回忆儿时家里的贫苦生活母亲把好吃的都让给了我, 表现母亲对我的关怀因为不能好好侍奉母亲,我的内疚之情总体上,表达了对母亲的怀念之情。 (板书 主要内容包括: A、回忆儿时家里的贫苦生活;B、母亲把好吃的都让给了我,表现母亲对我的关怀;C、因为不能好好侍奉母亲,我的愧疚 之情) (2)、这篇怀念母亲的文章是围绕什么来写的?或者说,这篇文章的叙事线索是什么?(板书:线索)_“白的、黄的、 红的”是本文的线索,贯穿文章始末。 (板书:白的、黄的、红的) 这篇课文的叙事线索就是吃的,通过写吃的来回忆母亲,表达了作者对母亲的怀念之情。但是,以吃的作为线索的散 文并不常见。那么,为什么作者会用吃的作为本文的线索呢?这个问题的答案作者在文中有提到,请大家把它找出来。 (抽 学生朗读相关语句)_:首先,作为一个孩子最关心的东西就是吃的,尤其是在家境不好没有好东西吃的环境中。所以吃的 就在作者的脑海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其次,因为家境贫苦,一有点儿好吃的,母亲自己舍不得吃总是给孩子吃,以至所 以好吃的东西都与母亲无缘。所以,这篇怀念母亲的散文就围绕着吃的来写了。这样解释一下,这个问题就一点儿也不复 杂了。 (3)、现在我们从总体上来把握文章。请同学们看课文,课文的开头写道“我永久的悔” ,而在结尾处又提到“这就是 我永久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