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币银行学》答案_第1页
《货币银行学》答案_第2页
《货币银行学》答案_第3页
《货币银行学》答案_第4页
《货币银行学》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货币银行学答案 答案(第一单元) 一、单项选择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二、简答题: 1货币形式主要有:实物货币。金属货币。纸币。信用货币。 2货币的职能有:价值尺度。流通手段。贮藏手段。支付手段。世界货币。 3货币制度包括的内容有:币材的确定。货币单位的确定。货币的铸造发行和 流通程序。准备制度。 4货币制度的演变过程是:银本位制。金银复本位制。金本位制。不兑现的 信用货币制度。 5金币本位制的特点是:作为本位币的金币可以自由铸造和自由熔化。辅币和银 行券与金币同时流通。黄金和金币可以自由输出、输入国境,从而保证了外汇行市的相 对稳定。 6高利贷信用的特点是:剥削率特别高。长期以来多用于非生产性借贷。利率 极高并且不统一。 7。信用对现代经济的推动作用是:信用保证现代化大生产的顺利进行。在利润率 的引导下,通过信用实现资本转移,自发调节各部门的发展比例。可以节约流通费用, 加速资本周转。信用为股份公司的建立和发展创造了条件。 8。现代信用的主要形式有:商业信用。银行信用。国家信用。消费信用。 个人信用。 9商业信用的特点包括:商业信用是以商品形态提供的信用。商业信用的债权人 和债务人都是企业。商业信用能直接为企业再生产过程服务。商业信用具有较大的灵 活性、较广泛的适应性。商业信用的盛衰和经济周期的变化相一致。 10商业信用的局限性包括:商业信用规模的局限性。商业信用的方向也受到限 制。商业信用的期限也受到限制。 11银行信用的特点是:具有动员、分配资金的广泛性。具有间接信用的特点。 具有综合信用的特点。具有创造信用流通工具的功能。银行信用的盛衰与经济周期 的变化不一致。 12消费信用的形式主要是:赊销。分期付款。消费信贷。又包括两种方式: 一是买方信贷;二是卖方信贷。 13个人信用的特点是:以口头承诺作为交易的一般形式,容易发生纠纷。风险 较大。利息率浮动性大,无明确上下限。 14在资本主义条件下,利息体现了借贷资本家与产业资本家共同占有工人的剩余价 值以及他们瓜分剩余价值的关系。社会主义利息的本质则是:国民收入或增殖部分的社会 财富根据国家和社会的利益进行再分配的一种形式。 15实际利率是指物价不变,从而货币购买力不变条件下的利息率。名义利率是指包 括补偿通货膨胀风险的利率。 16利息率的计算方法有两种:单利法和复利法。单利法是指在计算利息额时,只按 本金计算利息,而不将利息额加入本金进行重复计算的方法。复利法是单利法的对称,是 指按本金计算的利息额再计入本金,重复计算利息的方法。复利法更符合利息的本质要求。 17影响市场利率变动的因素主要是:货币政策、物价水平、投资与风险、宏观经济 环境、国际利率水平和汇率。 18利率的一般功能是:中介功能。分配功能。调节功能。动力功能。控 制功能。 19利率的作用是:利率能影响储蓄的总量和结构。利率能刺激或抑制投资的规 模。利率有调节物价的作用。利率有调节国民经济的作用。 三、判断分析题 1正确。马克思通过分析商品的矛盾及价值形式的发展,指出:货币不是普通的商品, 而是特殊商品,是与其他一切商品相对立的、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 2正确。本位币是一个国家流通中的基本货币,作为一个国家货币制度的基础货币, 是该国的法定价格标准。 3错误。金币本位制是历史上一种比较稳定的货币制度。因为金的价值比较稳定,它 是一个比较稳定的价值尺度; 4错误。金块本位制下,没有金币流通。国内只流通银行券或纸币。但规定单位货币 的含金量;货币持有者持有一定数量货币后可向发行银行申请兑换金块。 5正确。不兑现的信用货币制度,是一种没有金属本位货币的制度,它袭用了金属本 位币的单位名称,确定不兑现的信用货币为法偿货币。在这种制度下,黄金退出流通,切 断了银行券与黄金的联系。银行券在形式上不再规定含金量,不再兑换黄金。发行银行券 既不要银行外汇准备,也不要信用担保。 6错误。信用也会使经济运转过程复杂化,并可能引致供求脱节。信用过度还会造成 虚假需求,导致经济过度扩张,出现泡沫经济,甚至出现金融危机或经济危机。 7正确。商业信用是在社会再生产的资金循环周转中,供销之间提供商品形态的信用 形式,它能使工商企业之间保持经常、稳固的经济联系,是企业直接融资的必要方式。所 以,就企业之间的信用活动而言,商业信用是基础。 8错误。虽然银行信用克服了商业信用的局限性,但是银行信用并不能取代商业信用, 商业信用仍然是整个资本主义信用制度的基础。因为:首先,从信用发展的历史来看,商 业信用是先于银行信用而存在的。资本主义的银行信用体系,正是在商业信用广泛发展的 基础上才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其次,商业信用是直接与商品的生产和流通相关联的,直接 为生产和交换服务的,企业在购销过程中,彼此之间如果能够通过商业信用直接融通所需 资金时,就不会去求助于银行信用。所以银行信用和商业信用同是现代经济中最基本的信 用形式。 9错误。这种适应是不同步的。由于人们对价格的预期往往滞后于通货膨胀率的变化, 所以,相对通货膨胀率的变化,名义利率的变化有滞后的特点。 10错误。我国大多采用单利计算方法是考虑了复利因素而确定的。这表现在对于同 样存款金额,在一定存期内,按单利方法计算出来的定期存款利息一般大于按复利方法计 算的活期存款利息,按单利计算的长期定期存款的利息也大于按复利方法计算的期限较短 的定期存款利息。 11正确。物价水平上涨,即货币贬值,这时若名义利率保持不变,贷者就要蒙受损 失无论是居民“贷”给银行,还是银行贷给企业。于是,他们便不会愿意将自己的货 币资金“贷”给对方,导致资金供不应求,迫使利率上涨。 12错误。低利率使企业减少了生产成本中的利息支出,增大了企业盈利。在其他条 件不变的情况下,有利于刺激投资规模的扩大。反之,高利率会抑制企业投资规模的扩大。 四、论述题 1答:货币是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发展的必然产物,是商品经济内在矛盾发展的必然 结果。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出现了社会分工和私有制,劳动产品也就转化成了专门为 交换而生产的商品。商品的交换比例是由凝结在商品中的一般人类劳动,即商品的价值决 定的。随着交换的发展,产生了不同的价值形式。价值形式先后经历简单的或偶然的价值 形式、扩大的价值形式、一般的价值形式和货币形式。在货币形式下,产生了货币。 货币是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货币首先是商品,它与其他商品一样, 是人类劳动的产物,是价值和使用价值的统一体。货币又不是普通商品,而是特殊商品, 其特殊性表现在:第一,货币是衡量一切商品价值的材料,具有同其他一切商品相交换的 能力,成为一般的交换手段;第二,货币具有二重化的使用价值。货币从它的自然属性来 说,与其他商品一样具有特殊的使用价值,如金可作饰物的材料。但更重要的是它对任何 人都具有一般的使用价值,即一般等价物,占有它就等于占有任何使用价值。 2答:货币的职能就是货币本身所具有的功能,是货币本质的具体表现。马克思认为 货币具有五个职能,它们分别是: 价值尺度。货币在表现和衡量其他一切商品价值时,执行着价值尺度职能,这是货 币的基本职能。货币发挥价值尺度职能,其作用主要是为各种商品定价。货币之所以能充 当价值尺度,是因为货币(金 )自身有价值。货币在执行价值尺度职能时,并不需要现实的 货币,只是观念上的或想象上的货币。 流通手段。即货币在商品流通中充当交换的媒介。流通手段也是货币的基本职能。 货币执行流通手段后,直接的物物交换就分离成买卖两个相对独立的阶段。执行流通手段 的货币,不能是想象的或观念上的货币,必须是现实的货币。作为流通手段的货币量是由 商品数量、商品价格以及货币流通速度决定的,其公式为:MPQV。 贮藏手段。它是货币退出流通领域被人们当作独立的价值形态和社会财富的一般代 表保存起来的职能。贮藏手段职能是在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职能的基础上产生的。 支付手段。当货币作为价值的独立运动形式进行单方面转移时,就执行着支付手段 的职能。货币这一职能直接产生于以延期付款方式买卖商品的活动之中,使商品的让渡与 价格的实现脱节,于是买卖变成债权债务关系。 世界货币。货币超越国内流通领域,在国际市场上充当一般等价物,执行着世界货 币职能。在贵金属流通条件下,作为世界货币要求货币本身以金银原始的条块形式并按实 际重量发挥职能。世界货币职能具体表现为:作为国际间的支付手段,用于平衡国际收支 差额;作为国际间的购买手段,用于购买外国商品;作为社会财富的一般代表,由一国转 移到另一国。 3,答:货币制度是国家以法律形式确定的货币流通的结构和组织形式,简称币制。货 币制度的基本内容是:规定货币材料。即规定可以作为货币的材料,确定不同的货币材 料就构成不同的货币本位;规定货币单位。即规定货币单位的名称和货币单位的“值” ; 规定主币和辅币。主币就是本位币,是一个国家流通中标准的基本通货。辅币是本位货 币单位以下的小面额货币,它是本位币的等分;货币的铸造发行。货币的自由铸造、限 制铸造是针对金属货币流通而言的。在信用货币制度下,国家通过法令规定信用货币的发 行机构,中央银行制度建立以后,信用货币的发行权大都集中在中央银行;货币有限法 偿和无限法偿。无限法偿是指具有无限的支付能力;有限法偿是指具有有限支付能力。在 金融货币流通中,本位币具有无限法偿,辅币则为有限法偿;在信用货币流通下,中央银 行发行的银行券具有无限法偿能力;准备制度,金属准备曾是货币制度的重要内容。 货币制度主要经历了金属货币制度和不兑现的信用货币制度。金属货币制度又包括银 本位制、金银复本位制和金本位制。银本位制是以白银为本位币的一种货币制度;金银复 本位制是金、银两种铸币同时法为本位币的制度;金本位制是以黄金为本位币的一种货币 制度。金本匣制包括金币本位制、金块本位制和金汇兑本位制。目前各国均实行不兑现的 信用货币制度。 4答:目前世界各国实行的都是不兑现的信用货币制度,它的主要特点是:(1)它是 一种没有金属本位币的货币制度,黄金退出流通,切断了黄金与银行券的联系,黄金不再 执行货币的职能,银行券在形式上不再规定含金量,不再兑换黄金,但它袭用金属本位币 的单位名称;(2) 不兑现的银行券由国家法律规定强制流通,发行权集中于中央银行或发钞 银行,成为无限法偿货币和最后支付手段;(3)银行券由银行通过信用渠道投入流通,存款 货币通过银行体系转帐结算,随着金融发展程度的提高,现金流通的数量和范围越来越小, 而非现金流通成为货币流通的主体。 5答:人民币制度的主要内容是:人民币是我国的本位货币,人民币“元”是我国 法定计价、结算的货币单位。人民币的符号“¥” ,取人民币单位“元”字的汉语拼音 “YUAN”的字母 Y 加两横,读音同元。人民币铺币的单位有两种“角”和“分” 。 目前,流通中的人民币主币有 1 元、2 元、5 元、10 元、50 元和 100 元 6 种类别,铺币为 1 分、2 分、5 分、1 角、2 角、5 角 6 种类别。国家规定,人民币是信用货币,不规定含 金量,是不可兑现的信用货币。人民币由国家授权中国人民银行统一发行和管理,具有无 限法偿能力。人民币与外币的兑换价(人民币汇率)1994 年以前一直由国家外汇管理局制 定并公布。1994 年 1 月 1 日人民币汇率并轨后,开始实施以市场供求为基础的、单一的、 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 6答:信用是以偿还和支付利息为条件的借贷活动。贷者把自己的东西借给别人使用, 要求对方按期偿还,并支付使用的报酬利息。信用是在私有制的基础上产生的。由于 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劳动产品有了剩余。私有制的出现,造成社会财富占有的不均,从而 出现贫富的差别和分化。一部分人因家庭贫穷而缺少生活资料,为了维持生活和继续从事 生产,他们被迫向富裕家庭告借,于是,信用就产生了。借贷活动产生后,一直采用两种 形式:一种是实物借贷,一种是货币借贷。实物借贷是指以实物为对象进行的借贷活动, 即贷者把一定的实物贷给借者,借者到期以实物形式归还本金,并以实物形式支付利息; 货币借贷是以货币为对象进行的借贷活动,即贷者把一定数额的货币贷给借者,借者到期 用货币归还本金,并用货币支付利息。货币借贷是现代经济生活中的主要借贷形式。 7答:现代经济是一种信用经济。在现代经济生活中,信用即债权债务关系是一种最 普遍的经济关系,经济生活中的每一个部门、每一个环节都渗透着债权债务关系,债权债 务关系已成为联结各经济部门、政府、企业和个人最重要的纽带,而且经济越发展,债权 债务关系越紧密,成为经济正常运转的必要条件。这是由以下两个方面决定的:从现代 经济的基本特征来看,现代经济是以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为目的的商品货币经济,激烈竞 争对资金的需求必然要通过信用方式满足。从货币形式的发展来看,现代货币是信用货 币。自金属货币退出流通领域以后,信用货币成为流通中最基本的货币形式。在现代经济 社会中任何人的生活都不可能完全和货币脱离开,或多或少会与货币发生联系,形成各种 各样的货币收支,而这些货币收支最终都是银行的资产和负债,体现了银行与其他经济部 门之间的信用关系。所以,现代经济是建立在信用基础之上的,信用关系是现代经济中最 普遍最基本的经济关系。 8答:现代经济发展中信用具有双面作用,一是积极的推动作用,二是消极的负面作 用。信用对现代经济发展的推动主要表现在:信用保证现代化大生产的顺利进行。社会 化大生产总体运行中各企业需要保持生产的连续性,客观上必须利用信用,借入资金,所 以,信用可以从资金上为现代化大生产顺利进行提供条件。在利润率引导下,通过信用 实现资本转移,自发调节各部门的发展比例。平均利润率规律在商品经济条件下是普遍适 用的,因为等量资本要占有等量利润。而利润率的平均化是以资本自由移动为条件的。通 过存贷款可以随时转移货币资本的使用方向。信用使资本在不同部门之间的自由转移,导 致了各部门利润率趋向相同水平,从而自发调节各部门的发展比例。信用可以节约流通 费用,加速资本周转。在信用制度基础上产生的信用流通工具代替金属货币流通,甚至用 电子计算机代替现金流通,节约了社会流通费用。信用加速了商品价值的实现过程,因为 企业向商店提供信用,先把商品转让给商店,等商店销售完成或有贷款时再付款,就可以 大大加快产品的销售速度。信用为股份公司的建立和发展创造了条件。股份公司的发展 是与信用制度的发展紧密相联的。股份公司是通过发行股票建立起来的,股票要发行出去, 必须有大量的投资者购买股票。同时,股票是没有偿还期的,必须借助于信用方式保持其 流通性。信用聚集资本,扩大投资规模的作用通过股份公司的形式也得到充分发挥。 信用的负面影响主要表现在泡沫经济上。泡沫经济是伴随着信用的发展出现的一种经 济现象。在泡沫经济中依靠信用制度造成虚假需求,虚假需求又推动了经济虚假繁荣,导 致经济过度扩张。当信用扩张到无法支撑经济虚假繁荣时,泡沫就会破灭,并由此引发金 融市场的动荡,甚至导致金融危机和经济危机。另外,信用业使经济运转过程复杂化,并 可能导致供求脱节。因此在发挥信用各种作用的同时,必须把握一个适度的问题,要将信 用活动建立在真实的社会再生产基础之上,信用膨胀和过度投机就能够得到有效的监管和 控制,就能有效地避免泡沫经济的出现。 9答:商业信用虽然先于银行信用出现,但其局限性使它难以满足资本主义社会化大 生产的需要,于是在商业信用广泛发展的基础上产生了银行信用。银行信用克服了商业信 用的局限性。银行信用首先克服了商业信用在信用规模上的局限性。银行首先通过存款活 动,把社会上闲散的货币资金集中起来,汇集成大额货币资金,不仅能够满足小额资金的 需要,而且能够满足大额信用资金的需要。所以,银行信用是一种能够适应社会化大生产 需要的现代信用形式。银行信用还克服了商业信用在方向上的局限性。由于银行信用是用 货币资金的形式提供的信用,而货币资金是没有方向性限制的。银行信用在期限上也克服 了商业信用的局限性。银行吸收的资金有长期闲置的,也有短期闲置的。银行的贷款有长 期贷款,也有短期贷款。因此,银行信用无论在规模上、范围上,还是在期限上都大大超 过了商业信用,成为现代经济中最基本的占主导地位的信用形式。 虽然银行信用克服了商业信用的局限性,但是银行信用并不能取代商业信用,商业信 用仍然是整个资本主义信用制度的基础。因为:首先,从信用发展的历史来看,商业信用 是先于银行信用而存在的。资本主义的银行信用体系,正是在商业信用广泛发展的基础上 才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其次,商业信用是直接与商品的生产和流通相关联的,直接为生产 和交换服务的,企业在购销过程中,彼此之间如果能够通过商业信用直接融通所需资金时, 就不会去求助于银行信用。所以银行信用和商业信用同是现代经济中最基本的信用形式。 10答:现实生活中,利息被人们看作收益的一般形态:无论贷出资金与否,利息都 被看作资金所有者理所当然的收入可能取得或将会取得的收入;与此相对应,无论借 人资金与否,生产经营者也总是把自己的利润分成利息和企业收入两部分,似乎只有扣除 利息所余下的利润才是经营所得。于是,利息率就成为一个尺度:如果投资回报率不大于 利息率,则根本不应该进行投资;如果投资回报率较低,则说明经营的效益不高。 利息之所以能够转化为收益的一般形态,马克思认为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 也是最重要的原因,在于借贷关系中利息是所有权的果实这一观念被广而化之,取 得了普遍存在的意义。在货币资本的借贷中,贷者之所以能取得利息,在于他拥有货币资 本的所有权;而借者之所以能够支付利息,在于他将这部分资金运用于生产过程之中,形 成价值的增值。一旦人们忽略了整个过程中创造价值这个实质内容,而仅注意货币资本的 所有权可以带来利息这一联系,货币资本本身天然具有收益性的概念,便根植于人们的观 念之中。 利息虽然本质上是利润的一部分,但利息率同利润率有一个明显的区别,利润率是 一个与企业生产经营状况密切相关而难以捉摸的量,而利息率是一个事先确定好的量,无 论企业的生产经营状况如何,都不会改变这个量。利息率的高低,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 下,直接制约着企业收入的多少。在这个意义上,用利息率衡量收益,并以利息表现收益 的观念和做法,就不奇怪了。 信用与利息,早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以及与其相适应的资本观念和利润观念存在以 前很久就存在了。货币可以提供利息,早已成为传统的看法。因此,无论货币是否作为资 本使用,人们通常认为它可以带来收益。 11答:按照不同标准,利息率可以划分为以下几类: 按照利率的真实水平可以划分为名义利率和实际利率。名义利率是补偿通货膨胀风 险的利率;实际利率是物价不变,从而货币购买力不变条件下的利率。 根据借贷期限是否调整可以分为固定利率和浮动利率。固定利率是在借贷期内不做 调整的利率;浮动利率是在借贷期内可以调整的利率。 根据利率确定主体不同,可以分为市场利率、官定利率和公定利率。随市场规律自 由变动的利率;就是市场利率由政府金融管理部门或中央银行确定的利率就是官定利率, 也叫法定利率是国家进行宏观经济调控的一种手段;而由非政府部门的民间金融组织,如 银行公会等确定的利率就是行业公定利率。 按是否有差别待遇可以分为一般利率和优惠利率。优惠利率是指略低于一般贷款利 率的利率,一般只给供给信誉好且有发展前景的借款人。 根据计算利息的单位可分为年利率、月利率和日利率。 按信用行为期限长短可分为长期利率和短期利率。1 年期以内的借贷利率是短期利 率;年期以上的借贷利率是长期利率。 12答:利率的功能主要是:中介功能。具体表现在:首先,它联系国家、企业和 个人三方面的利益;其次,它沟通金融市场与实物市场;其三,它连接宏观经济和微观经 济。分配功能。首先,利率使收入在贷者和借者之间进行初次分配。其次,利率可以对 整个国民收入进行再分配,调整消费和储蓄的比例。调节功能。利率的调节功能主要是 通过协调国家、企业和个人三者的利益来实现的。它既可以调节宏观经济活动,又可以调 节微观经济 活动。动力功能。利率就是通过全面、持久地影响各经济主体的物质利益,激发他 们从事经济活动的动力,推动整个社会经济走向繁荣。控制功能。利率可以把重大经济 活动控制在平衡、协调、发展所要求的范围之内。 13,答:利率调节国民经济的作用是: 动员和分配资金。这是利率的基本作用。在生产、流通和其它经济活动的周期中, 总会产生临时性的资金需求和临时性的闲置资金。从机会成本考虑资金闲置其实是资金 所有者的一种损失。为避免这种损失或取得更大的收益,资金的所有者就应该让渡资金的 使用权给资金的需求者,并从需求者借人资金后经营所获得的利润中取得利息。因此,利 率是动员资金的必要砝码。 调节货币流通。利率对货币流通的作用主要表现在:第一,存款利率直接影响银行 存款规模,影响消费和储蓄的比例关系。第二,贷款利率直接影响银行贷款规模,决定了 货币供应量和影响企业的投资、生产规模。 平衡国际收支。当国际收支不平衡时,可以通过利率进行调节。例如,当国际收支 发生逆差时,可以调整本国利率高过国际市场利率。这样,可以吸引国外资金流入本国, 从而改善国际收支。 刺激企业提高经济效益。对企业而言,利率能够促进企业加强经济核算,提高经济 效益。在通常情况下,产品成本和税金是稳定的。如果企业销售收入不变,企业利润就取 决于应付利息的多少,而利息的多少,又与企业占有信贷资金的多少、占用时间长短以及 利息率高低有关。企业占有信贷资金多、占用时间长、利息率高,则需要支付的利息就多, 所得利润就少,反之亦然。如果利率变动,则利润大小也随之变动。 第二单元 一、单项选择题 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 二、简答题 1资本主义银行是通过两条途径产生和发展起来的:一是高利贷性质的旧式银行在资 本主义发展的条件下,逐步变为资本主义银行;二是按照资本主义经营原则组成的股份制 银行。 2西方国家的金融机构体系包括:中央银行、存款货币银行、各式各样的专业银行、 非银行金融机构。 3西方国家专业银行主要有:投资银行、储蓄银行、农业银行、抵押银行、进出口银 行、外汇银行。 4经过 20 多年的改革开放,我国现已基本形成了以中国人民银行为领导,国有独资 商业银行为主体,多种金融机构并存,分工协作的金融机构格局。 5我国现有的政策性银行是:国家开发银行、中国进出口银行、中国农业发展银行。 6我国国有独资商业银行分别是: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农业银行、中国银行和中国建 设银行。 7商业银行组织体制主要有四种形式,分别是:总分行制,单一银行制、控股公司制 和连锁银行制。 8商业银行的职能主要是:信用中介职能。将社会各阶层的储蓄转化为投资。 充当支付中介。创造信用流通工具。传导货币政策。 9商业银行的负债业务主要是指以形成其资金来源的业务,主要是:自有资金。 存款业务。其他负债业务。 10商业银行的资产业务是其运用资金的业务。主要有:现金资产。贷款业务。 投资业务。固定资产业务。 11凡未列入银行资产负债表内,且不影响资产负债总额的业务称为表外业务。广义 的表外业务既包括中间业务,又包括金融创新中产生的一些风险业务。狭义的,通常提及 的表外业务专指后一类业务。 12派生存款的制约因素包括:法定存款准备金。现金漏损。超额准备金。 13商业银行的经营原则是:安全性原则。流动性原则。盈利性原则。 14中央银行产生的必然性在于:统一发行银行券的要求。票据交换及清算的要 求。最后贷款人的要求。金融管理的要求。 15中央银行的类型主要有:单一型中央银行制度。复合式中央银行制度。准 中央银行制度。跨国中央银行制度。 16中央银行是金融管理机构,它代表国家管理金融,制定和执行金融方针政策。但 它不同于一般的国家行政管理机构,除赋予它的特定的金融行政管理职责,采取通常的行 政管理方式外,其主要管理职责,都是寓于金融业务的经营过程之中。即从其性质来说, 中央银行既是政府干预经济的重要金融工具,又是国家机构的组成部分。 17中央银行的职能表现在:中央银行是发行的银行,它垄断货币的发行权,成为 全国唯一的现钞发行机构。中央银行是银行的银行,它一般不与工商企业及个人发生业 务往来,主要是以各种金融机构为服务对象。中央银行是国家的银行,是指中央银行代 表国家贯彻执行财政金融政策,代为管理财政收支,服务于国家。 18中央银行的负债业务是:流通中的通货。国库和公共机构存款。商业银行 等金融机构的存款。其他负债业务。 19中央银行的资产业务是:对商业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的贴现和放款。黄金外 汇储备。证券买卖。对政府及公共机构的贷款。 20中央银行与政府的关系,集中表现在中央银行的独立性问题上。中央银行不能完 全独立于政府之外,不受政府约束或凌驾于政府机构之上,而应在政府的监督和国家总体 经济政策的指导下,独立地制定、执行货币政策。这就是当代中央银行的相对独立性。所 谓相对独立性,是指中央银行与政府的关系要遵循以下两个原则:一是国家经济发展目标 是中央银行活动的基本点;二是中央银行货币政策要符合金融活动的规律性。 三、判断分析题: 1正确。一般经济单位的经营对象是商品和劳务,而金融机构的经营对象是货币资金 这种特殊的商品,经营内容则是货币的收付、借贷及各种与货币运动有关的各种金融业务。 1正确。存款货币银行在大多数国家习称商业银行,也有称存款银行或支票存款银行 的。在金融机构体系中,对于创造存款货币起主要作用的金融机构,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把 它们通称为存款贷币银行。 3错误。投资银行的资金来源主要依靠发行自己的股票和债券,即使有些国家的投资 银行被允许接受存款,也主要是定期存款。此外,它们从其他银行取得贷款都不构成资金 来源的主要部分。从资金来源看,投资银行和商业银行有着明显的不同。 4错误。我国政策性银行的经营目的与商业银行的盈利性目的是不同的。它主要是为 了保证社会经济结构、产业结构的平衡和国家经济政策贯彻的需要。 5错误。处于我国金融机构体系中主体地位的是四家国有独资商业银行。目前,这些 银行无论在人员、机构网点数量上,还是在资产规模及市场占有份额上,均处于我国金融 领域举足轻重的地位。 6正确。职能分工型商业银行向全能型发展的原因在于:金融业竞争日益激烈,促使 商业银行必须从事更广泛的业务活动以加强竞争实力。此外,随着负债业务结构不断向长 期、稳定的方向发展,银行也逐渐从事长期信贷和长期投资活动。 8错误。商业银行实际持有的准备金总是高于法定存款准备金,从而形成了超额准备 金。 9错误。在实际经营活动中,通常碰到的是盈利性和安全性、流动性相互冲突的情形。 一般说来,流动性强、安全性好的资产,盈利率较低;盈利性较高的资产,往往流动性较 差,风险较大。 10错误。存款货币是指存在商业银行,并且使用支票可以随时提取的活期存款,而 不是指所有的存款。 11正确。中央银行不经营普通银行的业务,不与普通银行争业务。虽然中央银行也 有存、贷款和清算业务,但它的服务对象是政府和银行等金融机构,而不是企业和个人。 12正确。纸币投入市场流通,就成为中央银行对社会公众的负债。但对于公众个人 来说,手中持有的中央银行的纸币,并不认为握有中央银行的债权,而认为是握有社会财 富,因为用纸币可以购买到自己所需要的商品和劳务,因而在一般情况下,中央银行的这 种负债事实上成为长期的无需清偿的债务。 13正确。中央银行相对独立性是指:中央银行要为政府服务,而不能凌驾政府之 上。中央银行要以国家宏观经济发展的总目标为其根本目标。各国为保证中央银行独 立制定和执行货币政策均有法律保证。 四、论述题 1答:金融机构是专门从事金融活动的组织,通常以一定量的自有资金为资本,通过 吸收存款和发放各种证券等方式形成资金来源,并通过贷款和投资等方式运用资金,在向 社会提供各种金融工具和金融服务过程中获得利润。金融机构与一般经济单位之间既有共 性,又有特殊性,其共性主要表现为其具备普通企业的基本要素,如有一定的自有资本, 向社会提供一定的商品和服务等。其不同之处在于: 经营对象与经营内容不同。金融机构的经营对象是货币资金,经营内容是货币的收 付、借贷及各种金融业务;而一般经济单位则以普通商品与劳务为经营对象,经营内容是 从事商品生产与流通。 经营关系与经营原则不同。金融机构与客户之间是货币资金的借贷或投资关系,经 济活动遵循信用原则;一般经济单位与客户之间是商品(劳务 )的买卖关系,其经营遵循等 价交换原则。 经营风险及影响程度不同。金融机构因其从事的货币信用业务,其风险主要表现为 信用风险、挤兑风险、利率风险、汇率风险等。这一风险带来的后果往往超过对金融机构 自身的影响,甚至影响到整个社会经济,严重时会引发社会或政治危机;一般经济单位的 风险主要表现为商品是否产销对路,这种风险带来的后果至多是因商品滞销、资不抵债而 宣告破产。 2答:金融机构按照不同的标准,可以划分为不同的种类:根据业务类别可分为银 行性金融机构和非银行性金融机构;根据业务性质可分为商业性金融机构和政策性金融 机构;根据业务所辖的地理范围可分为国内金融机构和国际金融机构等等。 3答:适应高度发达的市场经济制度的要求,西方发达市场经济国家(以下简称西方 国家) 都有一个规模庞大、分工精细的金融体系。在这些国家,金融机构种类繁多、形式各 异,众多银行与非银行金融机构并存,其中银行机构居支配地位。 西方国家银行机构的具体设置形式不尽相同,同类性质的银行称谓可能不同,性质不 同的银行又可能名称一致。就西方国家的全部银行机构的组成来看,主要的可分为中央银 行、存款货币银行和各式各样的专业银行三大类。西方国家的非银行金融机构,也称为其 他金融机构,其构成更为庞杂。比如,保险公司、投资公司、信用合作组织、基金组织, 消费信贷机构、租赁公司等等都包括在内。 4答:我国金融机构体系的演进过程大致可归为五个阶段,一是 1948-1953 年:初 步形成阶段。1948 年 12 月 1 日,在原华北银行、北海银行、西北农民银行的基础上建立 了中国人民银行,它标志着新中国金融体系的开始;二是 1953-1978 年:“大一统”金融 机构体系。表现为,中央银行是全国唯一一家办理各项银行业务的金融机构,实行高度集 中管理,集中央银行与普通银行于一身;三是 19791983 年:改革初期。中国银行从银行 中分离出来,并恢复了农业银行、建设银行,打破了人民银行一家包揽的格局;四是 1983 年 9 月1993 年:初具规模阶段。明确人民银行为中央银行地位,建立起以人民银行为核 心,以工、农、建、中四家国有专业银行为主体和其它金融机构并存的金融机构体系;五 是 1994 年现在。新型金融机构体系的提出与建设阶段。建立在中央银行宏观调控下的 政策性金融与商业性金融相分离,以国有商业银行为主体的多种金融机构并存的金融机构 体系。目前我国金融机构体系的构成是:以人民银行为核心,四大国有商业银行为主体, 多种金融机构并存的金融机构体系。 5答:商业银行的职能主要是: 信用中介职能。商业银行一方面通过吸收存款的方式动员和集中社会上一切暂时闲 置的资金,另一方面以贷款方式把这些资金投向社会经济各部门形成生产要素,把借贷双 方地联系起来,成为借贷双方的中介人,发挥信用中介的职能。这是银行最基本的、最能 说明其经营活动特征的职能。 将社会各阶层的储蓄转化为投资。商业银行所吸收的资金是社会再生产过程各个环 节游离出来的闲散资金,是企业部门、政府部门和居民部门的储蓄。这些储蓄通过商业银 行的业务活动,在不改变所有权的情况下,转化为现实的投资,使得社会总资本的实际使 用量得以扩大,从而扩大了社会再生产的规模,加速经济的发展。 充当支付中介。商业银行在办理与货币收付有关的服务性业务时,通过存款在帐户 上转移,代理客户支付交易款项,银行作为支付双方的中介人,发挥支付中介职能。 创造信用流通工具。商业银行是唯一能接受活期存款并具有派生能力的金融机构。 商业银行系统在经营各项业务过程中不断创造存款货币,这些存款货币是社会货币供给的 主要组成部分,所以商业银行发挥着信用创造的职能。 传导货币政策。由于商业银行可以创造存款货币,影响整个社会货币供给量的大小; 而且商业银行一般是政府债券的积极认购者,例如,美国联邦政府发行的债券中,几乎有 一半是商业银行认购的,所以,商业银行在各项货币政策执行中起着特殊的推动作用。 6答:商业银行的主要业务是: 负债业务。指银行吸收资金的业务,即形成其资金来源的业务,包括:存款、其它 负债和银行资本。 资产业务。资产业务是银行运用资金的业务,它表明银行资金的存在形式以及银行 所拥有的对外债权,是银行获取利润的主要途径。资产业务主要包括现金资产、贴现、贷 款、投资和租赁。 其它业务。其它业务是银行资产负债表以外的各项业务的总称,其特点是商业银行 不运用自己的资金,不涉及与客户的债权关系,而是为客户代理某些事项,收取手续费的 业务,主要有汇兑结算业务、信用证业务、承兑业务、代理收款业务、代客买卖业务、信 用卡业务、保管箱业务、信托业务、表外业务等。 7答:存款货币的创造是在商业银行组织的转帐结算的基础上进行的。在发达的银行 制度下,客户之间的支付普遍采取了转帐结算的方式,通过存款货币的转移完成支付,而 不再使用现金。与此相适应,银行向客户发放的贷款也首先形成客户在银行的存款,然后 客户再用这部分存款去进行支付,使得其他客户的存款增加,这样,银行贷款增加,引起 客户存款增加,存款货币也就被创造出来了。 然而,在现实中银行吸收的存款不可能全部用于发放贷款,客户的存款有一部分也会 被提现,这些部分会退出存款的派生过程,使得存款派生过程不可能无限地进行下去,而 成为一个逐渐缩减的过程。商业银行创造派生存款过程中要受到法定存款准备金率、提现 率和超额准备率的制约。法定准备金率、提现率和超额准备率是制约派生存款的主要因素, 三者比率越高,存款派生规模就越小;三者比率越低,派生存款规模就会扩大。由于法定 准备金率、提现率和超额准备率的制约,使存款派生是一个不断缩减的过程。 8答:商业银行经营管理所遵循的基本原则是:盈利性、流动性和安全性。盈利性。 指追求盈利最大化。商业银行是经营金融业务的企业,追求盈利是银行生存的必要保证, 这是其自身性质决定的,也是满足社会经济的客观需要。流动性。指商业银行能够随时 满足客户提取存款等要求的能力。要保持流动性,银行一方面在安排资金运用时要保持流 动时,另一方面银行要注意保持合理的负债结构,使自己能在必要时获得足够的融资。 安全性。指商业银行在经营中要避免经营风险,保证资金的安全。安全性是银行资产正常 运营的必要保障。 商业银行经营的三个原则既是相互统一的,又有一定的矛盾。如果没有安全性,流动 性和盈利性也就不能最后实现;流动性越强,风险越小,安全性也越高。但流动性、安全 性与盈利性存在一定的矛盾。一般而言,流动性强,安全性高的资产其盈利性则较低,而 盈利性较强的资产,则流动性较弱,风险较大,安全性较差。由于三个原则之间的矛盾, 使商业银行在经营中必须统筹考虑三者的关系,综合权衡利弊,不能偏废其一。一般应在 保持安全性、流动性的前提下,实现盈利的最大化。 9答:中央银行是金融机构的组成部分,但它与其他的银行和金融机构相比较,具有 特殊之处:中央银行不以盈利为目的。一般地,商业银行都把利润作为经营的首要目标, 而中央银行虽在其业务过程中会取得利润,但赢利不是目的。中央银行以金融调控为已任, 稳定货币促进经济发展是其宗旨。如果以赢利为目的,势必导致为追求利润而忽略、甚至 背弃金融管理这一主旨。中央银行对存款不支付利息。中央银行对来自政府、普通银行 及其他金融机构的存款一般不付利息。代理国库收支不付利息,也不收取手续费;吸收商 业银行及其他金融机构的存款准备金的目的在于控制信用量,稳定货币,并不运用周转, 因而也不支付利息。中央银行不经营普通银行业务,不与普通银行争业务。虽然中央银 行也有存、贷款和清算业务,但它的服务对象是政府和银行等金融机构,而不是企业、个 人,这是从原则上说的。有的国家的中央银行,目前还有一部分对私人部门的业务,但均 不占主要地位。中央银行处于超然地位,即在制定和执行国家货币方针政策时,中央银 行具有相对的独立性,不应受其他部门或机构的行政干预和牵制。近几年,为使货币政策 的贯彻更有成效,不少国家在致力于提高中央银行的独立性上均做出一些必要的规定。我 国的中国人民银行法出明确规定:中国人民银行在国务院领导下依法独立执行货币政 策,履行职责,开展业务,不受地方政府、各级政府部门、社会团体和个人的干涉。 10答:中央银行的职能是由其性质所决定的,其职能主要体现在以下三方面: 中央银行是“发行的银行” ,对调节货币供应量、稳定币值有重要作用。从中央银行 产生和发展的历史看,独占货币发行权是其最先具有的职能,也是它区别于普通商业银行 的根本标志。 中央银行是“银行的银行” ,它集中保管商业银行的准备金,并对它们发放贷款,充 当“最后贷款者” 。中央银行作为“银行的银行” ,既有扶助各家金融机构健康发展义务, 又负有对其监管的责任。 中央银行是“国家的银行” ,它是国家货币政策的执行者和干预经济的工具。中央银 行是国家宏观经济管理的一个部门,但在一定程度上又超脱于国家政府的其他部门,与一 般政府机构相比,独立性更强,提供的服务更多。 11答:中央银行的业务主要是: (1)中央银行的负债。中央银行负债即资金来源,主要包括流通中的货币、各项存款和 其他负债。流通中的货币。发行货币既是中央银行的基本职能,也形成中央银行的主要 资金来源,一般来说,中央银行的货币发行,是通过再贴现、再贷款、购买有价证券以及 收购黄金外汇等途径投入市场,从而形成流通中的货币,成为中央银行对社会公众的债务。 各项存款。具体分为两大类:政府和公共机构存款;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存款。其他 负债。即中央银行除以上负债项目以外的负债,如对国际金融机构的负债或中央银行发行 债券( 融资券) 等。 (2)中央银行的资产。即其资金运用,主要包括贴现与放款、各种证券、黄金外汇储备 和其他资产。贴现及放款。主要包括中央银行对商业银行的再贴现和再贷款、财政部门 的借款,在国外和在国外金融机构的资产等,尤其是对商业银行的再贴现和再贷款,在中 央银行资产中占很大比重。各种证券。主要指中央银行的证券买卖,中央银行持有证券 并进行买卖的目的,是为了投放或回笼基础货币,对货币供求进行调节。黄金外汇储备。 中央银行担负着国家管理外汇和黄金储备的责任,而黄金和外汇储备要占有中央银行资金, 因而属于中央银行的重要资金运用。其他资产,主要包括待收款项和固定资产等。 第三单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二、简答题 1.金融市场是资金供求双方借助金融工具进行各种货币资金交易活动的市场。 金融市场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金融市场泛指全部的金融性交易活动,包括金融 机构与客户之间、各金融机构之间,以及货币资金为交易对象的金融活动,如存款、贷款、 票据抵押与贴现、信托、租赁、保险、有价证券买卖、黄金和外汇交易,等等。狭义的金 融市场则一般限定在以票据和有价证券为金融工具的交易活动、金融机构间的同业拆借、 黄金和外汇的交易活动等范围内。通常所说的金融市场主要是指狭义的金融市场,它不包 含商业银行的存贷款业务。 2.金融市场的构成要素是:金融市场的交易主体,包括资金供给者,资金需求者和 中介者。金融市场的交易对象。金额市场的交易对象。 3.金融市场根据不同标准有不同的划分。按金融交易期限不同可以分为短期资金市 场和长期资金市场。按交易程序不同可以分为初级市场和二级市场。按交易内容不同 可以分为贴现市场、短期债券市场、外汇市场、黄金市场、股票市场。按交割时间不同 可以分为现货市场和期货市场。按组织方式不同可以分为集中交易、柜台交易和无形市 场。按交易区域不同可以分为国内市场和国际市场。 4金融市场的功能包括:有效地动员和筹集资金。合理地分配和分导资金。灵 活地调动和转化资金。有效地实现宏观调控。 5金融工具的特征是:期限性。流动性。风险性。收益性。 6货币市场主要包括:短期拆借市场。商业票据市场。国库券市场。可转让 大额定期存单市场。 7以不同角度划分,证券发行方式主要有以下几种:公募发行与私募发行。公开 发行与内部发行。直接发行与间接发行。平价发行、溢价发行与折价发行。 8,证券交易方式主要有:现货交易。期货交易。信用交易。期权交易。 9货币需求是指国民生产体系中各部门在既定的收入或财富范围内能够而且愿意持有 的货币资产数量。理解其含义,必须注意以下问题:货币需求的衡量是有前提条件的。 货币需求包含多方面的内容。货币需求分为名义货币需求和实际货币需求。分析货 币需求需要从宏观与微观角度入手。 10 凯恩斯货币需求动机包括:交易动机、预防动机和投机动机。 11影响货币需求的因素包括:物价水平。人们的收入水平。市场利率。金 融资产的收益率。货币流通速度。其他因素。 12我国货币层次的划分,主要是:Mo=流通中的现金。M 1M 0+企业活期存款+农村 存款+ 机关团体部队存款+ 信用卡类存款。M 2M 1+企业定期存款+个人储蓄存款+ 自筹基建 存款+ 其他存款。 13影响基础货币变动的因素主要有:国际收支。汇率政策。政府财政收支。 货币政策。 14通货膨胀产生的原因是:需求拉上。成本推进。需求拉上和成本推进混合 型。结构型通货膨胀。预期型通货膨胀。 15。通货膨胀的社会经济效应是:强制储蓄效应。收入再分配效应。资产结构 调整效应。通货膨胀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16。治理通货膨胀采取的紧缩性货币政策是:中央银行提高存款准备率。提高利 率。公开市场业务。中央银行规定基础货币指标。道义上的劝告。 17通货紧缩对社会经济的不利影响是:通货紧缩不利于消费需求的增长和市场的 扩大。通货紧缩使实际利率上升,不利于投资需求增长。通货紧缩带来的经济衰退使 人们的收入减少,就业压力增大,社会矛盾突出。在通货紧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