船与交通工具的空间生产与美学内涵_第1页
船与交通工具的空间生产与美学内涵_第2页
船与交通工具的空间生产与美学内涵_第3页
船与交通工具的空间生产与美学内涵_第4页
船与交通工具的空间生产与美学内涵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1 船与交通工具的空间生产与美学内 涵 交通工具在引起人们广泛的美学 关注之前,就已经大量存在于社会生活 之中,成为一种重要的社会象征物,带 给人们强烈的心理冲击。伴随着近代工 业革命以来的各种运输与通讯系统的不 断发展,我们生存的这个社会有了天翻 地覆的变化。交通工具的变革缩短了人 与人之间的物理性的空间距离,也带来 了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重大变革, 成为新的空间形态的生产者。戴维哈 维指出:“在任何社会中,空间和时间 的实践活动都充满着微妙的复杂性。由 于它们是那么密切地蕴含在社会关系的 再生产和转变的过程之中,所以必须找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2 到某种方法去描述它们,对它们的用途 作出概括。社会变迁的历史部分地表现 在有关空间和时间之概念的历史之中。 ” 福柯也曾注意到交通与空间生产的密 切关系:“并不是建筑师,而是工程师 和桥梁和道路、管线、铁路的建造者, 以及技术员(他们专职控制着法国铁路) 这些人才是构想空间的人。 ”因此, 从交通的角度读解时间和空间的实践活 动和变迁历史不失为一条有效的、可操 作的路径。正如阿帕杜莱所说的,正是 物品,才能展现和“ 说明人以及社会的 内涵”。 中国论文网 /5/view-6101197.htm 一、船的象征性主题 1.舟:孤独隐逸主题、怀旧意识 与意象传播 在工业革命以前,交通在很大程 度上决定了政治、经济、艺术甚至整个 文化的传播范围和影响效力。交通工具 所形成的不同交通形态,既生产出特定 的物质空间,也促成了相应的文化空间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3 的形成。文学艺术应交通工具而凝聚的 主题和意象,折射出不同历史时期的人 们的生存境况、人生追求及与此相关的 时空感、宇宙意识。古人在阻隔的地理 空间中形成的由个体孤独感扩展至苍茫 的宇宙意识,在文学艺术中频频呈现天 涯概念,在社会生活中形成“居有常, 业无变”的伦理规则,导致时间空间秩 序的恒常与稳固,继而形成“以不变应 万变”的哲学思想。 受制于古代交通工具的速度与范 围,中国自然地理空间的辽阔阻挡了人 们游行天下的脚步,由此凝聚成游子思 妇主题、孤独意识及隐逸之志。 “扁舟” 意象既表达孤独意识,又与“虚舟” 意象 一起表达隐逸心理。比如张若虚春江 花月夜 “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 月楼?”借扁舟传达相思之意,表达人 生如寄、漂泊孤独之感,进而在对时空 的千古质问中表达苍茫的宇宙意识。 “乘 扁舟浮于江湖”“泛舟五湖”都是隐逸常 见的表述方式。 “扁舟” 意象加入虚怀旷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4 达、无竞于物的理念便自然凝和成“虚 舟”意象,强调主体委运自然、自在淡 泊的精神追求。孟浩然的岁暮海上作 言:“虚舟任所适,垂钓非有待,为问 乘搓人,沧州复何在?” 写出自己不愿 沽名钓誉、不系于物的澹然心境。樊阳 源的虚舟赋:“ 惟虚舟之不系,同 大道之无心。每悠然而去往,恒泛泛而 浮沉。寂虑为徒,必澄淡而方息,在物 无竞,信风涛而莫侵。 ”以 “虚舟”喻人胸 怀虚旷,无欲无求,不受羁绊,进退自 由的人生态度。再如杜甫的题张氏隐 居二首 (其一):“ 乘兴杳然迷出处, 对君疑是泛虚舟。 ”借虚舟写出恬淡自由、 无羁无拌的隐逸之趣。 在中国现代作家的眼中, “舟” 这 一近乎原始的交通工具是和传统生活方 式联系在一起的。当地理空间意义上的 交流障碍因大型轮船、火车、汽车、飞 机等现代交通工具的出现而越来越少时, “舟”也越来越淡出人们的视野,逐渐成 为静止的记忆凝固在想象的空间中。由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5 “舟”形成的空间建构和表达源自作家的 内心创造,为空间实践想象出各种新的 意义和可能性。比如“ 舟”被想象成牧歌 情结的文化符码,进而形成一整套怀旧 空间话语。在工具理性时代,社会的急 速发展与变革造成了现代文明与传统文 化的断裂,人们在现实生活的短暂、混 乱与不确定中增加了对现在与未来的怀 疑与焦虑情绪,成为生活在时空之轴之 外的空心人。为弥补内心的缺失与断裂 感,转而将目光投向记忆中的昨天,怀 旧空间话语由此而生。周作人的乌篷 船就是这样一篇缅怀传统生活理想的 作品。作品在对乌篷船这一江南水乡独 特的交通工具的近乎琐屑的介绍中,传 达出对静止、永恒的传统文化空间的留 恋,以及对混乱、短暂的现代文化空间 的抵制。读者也在水声、桨声与舒缓的 叙事节奏中与作者达成想象性共谋。沈 从文的边城以渡船为中心构建了一 个正义、善良、温暖的人性空间,这个 宁静的空间正在遭遇来自商船的干扰和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6 挑战,而后者代表的正是精于算计、权 衡以及因商业文明浸染的市侩气。从这 个意义上说,交通工具既是物质的,又 是文化的,它营造了一个社会化的、人 性的空间,对文学艺术的主题、文体及 形态方面等形成深远的影响。 2.轮船:想象的民族国家共同 体 相对于舟的自在的存在,轮船更 像是一名入侵者。中国人对轮船的深刻 印象源自晚清。此前,中国海上航行靠 的是大型木质帆船,郑和下西洋所用 “宝船”即属此类。随着明代后期至清代 的海禁政策,中国航海事业一落千丈, 国人再难见如此体势巍然之物。鸦片战 争前后,轮船作为当时远洋航行的重要 交通工具频繁出现在沿海国人的视线中。 尽管那时候绝大多数中国人并没有清醒 意识到现代交通工具在现代化进程中的 作用,但是伴随着两次鸦片战争的爆发, 英国人的“坚船利炮 ”对中国军队的巨大 摧毁让国人瞠目结舌,促使国人从“天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7 朝上国”的迷梦中惊醒过来,重新确认 自己的国家在世界中的位置。中国人对 自身处境和未来命运的思考开始于刹那 的惊异。古代中国人称:“居天地之中 者曰中国,居天地之偏者曰四夷,四夷 外也,中国内也。 ”因而认定自己居住 的国度乃中央帝国。乾隆十二年(1747 年)奉撰修的 清朝文献通考 四夷 考开篇即言:“ 大地东西七万两千里, 南北如之,中土居大地之中,瀛海四环。 其缘边、滨海而居者,是谓之裔;海外 诸国亦谓之裔。裔之为言边也。 ”魏源、 冯桂芬等有识之士开始认识到睁眼看世 界之必要。他们对世界各国地理的介绍, 使长期闭塞的中国人对中国以外的方位 有了初步的了解,一定程度上有利于破 除传统的“天下观 ”思想的信仰,有利于 促成国人近代世界意识的形成。 与传统的“ 天下观”相对应的是 “华尊夷卑”的传统观念。中国将周边少 数民族分别称为“ 东夷”“西戎”“南蛮”“北 狄”,认为他们都是落后的、未受礼仪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8 教导的野蛮民族。与西方交往始,这种 观念也被移用。在文化价值层面,中国 人将文化分为“ 器” 和“道”两个层面:前 者为文化的低级层面,后者为文化的高 级层面。 “道”支配或制约着 “器”,而“器” 不过是载道或明道的工具,从而形成了 中国知识分子“ 重道轻器”的心理传统。 当西方洋枪洋炮对中国军队实施重大军 事打击时,清朝军队不堪一击、屡战屡 败。面对这一惨痛的事实,这一“重道 轻器”的心理传统仍然在支撑着这样的 逻辑:“形而上者中国也,以道胜;形 而下者西人也,以器胜。 ” 1866 年, 奕奏请在同文馆增设算数馆,招收科 举正途出身各官入馆学习,以图自强。 此举遭到顽固派的强烈反对。大学士倭 仁严词斥责道:“ 立国之道,尚礼仪不 尚权谋;根本之图,在人心不在技艺。 ” 在这些人眼中,西人不过是在器物层 面上逞一时之能, “近于杂霸之术,非纯 王之政”(王韬语) ,是微不足道的。 “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9 舟船,器也,势不可以形上。 ”尽管如 此,林则徐、魏源等亲历鸦片战争之人 深切认识到西方“ 船炮” 之威力。李鸿章 则在目击外国军队作战时惊叹其“大炮 之精纯,子药之细巧,器械之鲜明,队 伍之雄整,实非中国所能及”。魏源在 海国图志中介绍了西方资本主义国 家的物质文明、政治制度与文化。并在 此基础上提出“ 师夷长技以制夷 ”的思想。 魏源认为:“ 夷之长技三:一、战舰, 二、火器,三、养兵、练兵之法。 ”他突 破了“夷之长技 ”乃“奇技淫巧”、 “形器之 末”的陈腐观点,反驳道:“ 古之圣人, 刳舟剡楫,以济不通,弦弧剡矢,以威 天下,亦岂非形器之末?”又说:“ 指南 制自周公,挈壶创自周礼 ,有用之 物,即奇技而非淫巧。今西洋器械,借 风力、水力、火力,夺造化,通神明, 无非竭耳目心思之力,以前民用,因其 所长而用之,即因其所长而制之。 ”魏 源提倡“师夷 ”的目的乃“制夷”,从主张 购买西方的军事武器到后来主张自己创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10 办造军舰、造枪炮的工厂,与此相应的 是自己培养制造近代军事武器的人才。 虽然其价值取向聚焦于学习西方先进之 技器,但正如冯友兰先生所指出的,魏 源虽然没有清楚地意识到西方近代化的 起点乃产业革命,而产业革命的要点是 开始使用以蒸汽为动力的机器,但毕竟 从现象上认识到了制造机器和使用机器 对富国强民的重要意义。 中国在相当长的时间内都未能形 成统一的国家意识。由于君主专制制度 的长期盛行,我国的国家意识基本上是 以君主为核心的。尽管在中国文学中早 已有“文以载道 ”思想奠定的国家立场的 书写传统,但那时候的文学担当的不过 是服务于君主的“ 一国之志 ”,因此并不 具备现代意义上的“ 民族 国家” 的内涵, “没有联合体、联盟、共同体这一类涵 义,也没有管理或统治的组织的概念, 更没有关于主权的思想” 。 无怪乎陈 独秀说:“我生长二十岁,才知道有个 国家,才知道国家乃是全国人的大家,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11 才知道人人有应当尽力于这大家的大义。 ”11对于近代中国人来说,轮船的出 现具有双重含义:它既是运输鸦片戕害 中国人身体、摧毁中国社会经济的祸器, 又是先进生产力的表征,是近代思想家 用以“富国强兵 ”的利器。至此,轮船在 中国现代化进程中充当起拯救的美学功 能,很自然地从与鸦片的共谋中转为民 族国家的替代性想象。此后,民族的危 难促成了国家意识的生长,而轮船、火 车等现代交通工具很自然地承载起民 族国家的意涵。在文学及电影中频频 响起轮船的雄壮的汽笛声,它成为激发 人们推翻旧政权,建构新的民主国家的 不竭之力。公刘在上海夜歌 (2)中 构建了这样一幅充满政治隐喻的时代图 景:“上海的夜是奇幻的 /淡红色的天, 淡红色的云,/多少个窗子啊多少盏灯/ 甜蜜、朦胧,宛如爱人欲睡的眼睛。/我 站在高耸的楼台上/细数着地上的繁星, /我本想从繁星中寻找牧歌/得到的却是 钢铁的轰鸣。/轮船,火车,工厂,全都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12 在对我叫喊:/抛开你的牧歌吧,诗人! /在这里,你应该学会蘸着煤烟写诗,/ 用汽笛和你的都市谈心”12在那 个特殊历史时期,传统意象中的繁星、 牧歌被放在了现代化的对立面,是落后 的、凝滞的美学表征,而轮船、火车、 工厂,甚至从工厂的烟囱里冒出的滚滚 浓烟都成了现代化的表征,成为诗人讴 歌的对象。在梁得所的随笔上海的鸟 瞰中,上海呈现出一幅喧嚣的都市图 景:“申江的潮流,四时不停地滔荡于 黄埔滩边,大小轮船像马路上行人一般 来往不绝,汽笛的声音,也就一高一低、 忽远忽近的相呼应,加上江边海关布告 时刻的钟鸣,一切复杂的声浪,把空气 撼动了!”13 这样,现代交通工具通 过对古典的审美形态(繁星、牧歌)的 唾弃而获得了叙事的合法性。这种硬性 的、冰冷的机械化物品在特定语境中获 得的崇高的力量征服了软性的、情感的 想象方式,构建了关于国家民族未来的 美好前景。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13 二、船与现代性空间生产 自从波德莱尔对现代性所下定义 以来,现代性似乎成为纯粹的时间概念。 然而,现代性,尤其是文化现代性不仅 与时间感相关,且与空间也有一种复杂 微妙的关系。 “说到底,文学必须以语言 符号呈现人类在现代性变革之中的时空 体验,我们不妨称之为异质的时空 。 其中时间不是线性的绵延,空间也不是 方位的拓展,而是一种与人的生命状态、 精神体验、文化历史甚至宗教观念紧密 相关的复杂织物。 ”14空间的表达和建 构源自内心的创造,它们为空间生产和 实践想象出了各种新的意义和可能性, 价值和意义不是空间所固有的,而是被 赋予的。从这个意义上说,交通工具对 空间实践起着一种作为物质生产力的作 用。 空间从来不是纯自然的产物。空 间是历史的,社会的,更进一步说,每 个空间都是在特定生产模式之中衍生的。 空间也不是一个具体化的静态结构,而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14 是一个无限开放的、冲突的、矛盾的过 程,是主体作为一种力量不断介入的过 程。传统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模式催生 了以人力、风力为动力的交通形式。而 资本主义经济模式则带来了轮船这样的 以机器、燃料为新型动力形式的交通类 型。其各自营建的空间是不同历史时期 不同意识形态的角逐。与传统的小楫轻 舟相比,轮船是国家化的,而小舟是私 有化的;轮船是公共性的,小舟是个体 性的;轮船是生产性的,而小舟是消费 性的;轮船是物质性的,而小舟是情感 性的:两者之间构成了钢铁对木材、巨 型对小型、快速与缓慢、国家对个人等 一系列的对立关系。 对于所有的思维模式来说,空间 都是无法忽略的思维框架。传统乡土社 会中,空间对人的生存起着决定性作用, 因交通导致的阻碍将人们固定在一定的 空间中,人们的情感、生命在特定空间 内释放,形成交往密切、关系稳定的群 落;而时间的作用却在播种收获、四季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15 交替、生老病死的轮回中被忽略。舟作 为传统社会尤其是临水区域的重要交通 工具,其建构的是一个更多属于个体的、 情感的、人性的微型空间。船通常行进 在内陆的水域中,它的规模、行进的节 奏和速度以及它的承载能力都决定了它 属于柔性的、缓慢的、相对静止的空间。 在传统文人眼中,船是一个充满情感性 的载体,李清照就有“ 只恐双溪舴艋舟, 载不动、许多愁” 之叹。从历史记载来 看,画船载歌游泛是君王、士大夫,甚 至平民百姓都乐此不疲的雅事。 吴风 录记载吴王阖闾造九曲路以游姑青之 台, “作天池泛青龙舟,舟中陈妓乐,日 与西施为水嬉。 ”15隋炀帝的 江都宫 乐歌里亦有“ 长袖清歌乐戏舟 ”之句。 船也是旧时江南士人展开日常交游的工 具,人们或在出行时以舟代步、或在天 气晴好时泛舟湖上,并以此获取各类资 源,扩大社会影响。16清李斗扬州 画舫录中,记录了当时清代扬州船上 观看戏曲演出的情形。一般演出的船在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16 观看船的前面:“ 歌船宜于高棚,在坐 船前。歌船逆行,坐船顺行,使船中人 得与歌者相款洽。 ”17文人之间的小型 聚会通常会在小船中举行,而歌妓则是 宴席中不可缺少的角色。歌妓与船之间 形成一种微妙的复杂关系。歌妓的命运 借“舟”得以生发,而“舟”的意涵也借助 歌妓而丰富。歌妓多在小舟或酒馆中以 卖唱维持生计,她们如舟般漂泊不定孤 苦无依的命运常常引发男性的同情。脉 脉流水,一叶扁舟,既承载着人生的欢 娱,又被赋予年华老去的感伤,物是人 非的离愁别绪,人生短促与历史变迁浮 沉的感叹。白居易就曾在琵琶行中 为浔阳江中卖唱的歌女洒一掬同情之泪, 并叹息“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 相识”。船对他们而言不仅仅是代步工 具,更是其生命过程得以展开的场域, 从这个意义上说,船就是一部微型的日 常生活史和人性史。 “名利不如 闲”。明清以来,文人追求一种闲适快 意的生活,世俗化、享乐化已经形成了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17 一种时尚。舟楫成为文人审美的物态观 照,是一种文化形式和生活方式。明代 祁彪佳在日记中多次提到泛舟畅游的惬 意生活。 归南快录乙亥六月初十日 记载:“午后,偕内子买湖舫,从断桥 游江氏、杨氏、翁氏诸园,泊于放鹤亭 下,暮色入林,乃放舟西泠,从孤山之 南戴月以归。 ”六月二十三日: “乃偕内 子放舟于南屏山下,予熟寐于柔风薄暮 中,梦魂栩栩,为乃声所触醒。自雷 锋塔,移于定香桥,闲步堤上,值微雨 乍至,从湖心亭归庄。 ”18 作为西方近代第一次工业革命的 重要成果,轮船是一种以机械动力为主 的新型交通工具,其体形大,速度快, 承载力强,运行便捷,能根据不同的航 行条件采用不同的动力形式,因此相对 于传统的小楫轻舟,显然更适合远洋航 行。鸦片战争中,轮船成为入侵晚清领 土空间与思想领域的重大视觉奇观,其 带给国人的心理震撼是不言而喻的。面 对这样一种具有绝对统治力的海洋奇观,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18 晚清仁人志士既“ 惊” 且“羡”,他们对轮 船的介绍夹杂着夸张的想象。19人们 不再像他们的祖先一样把同为科学技术 之产物的轮船当成是“ 奇技淫巧 ”,而是 在它们庞大的身躯和巨大的威力面前开 始思考古老民族如何摆脱积弱走向自强 的新生之道。轮船很快实现了从入侵者 到拯救者的转变,并直接催生了以“民 族自强”为中心的洋务运动。在魏源、 王韬、冯桂芬等人对轮船所作的价值评 判中,作为制敌利器的轮船主要存在于 战争的前线、国家的边界与灾难性记忆 中,并从这种微观性的利器出发,进入 到对民族自强的宏观的、整体的文化想 象和实践中,以期涤荡鸦片给国人带来 的巨大精神耻辱。轮船的形象蕴含着时 代的巨变、王朝的衰落、先进与落后观 念的厘定、民族国家的灾难与拯救等一 系列时代的命题,是中国迈向现代化进 程中的核心象征物之一。轮船因此成为 一个凝聚着关于民族国家复兴神话的公 共政治性空间。这个空间汇聚着国家、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19 民族、富强、先进等宏大话语,与个人 生活、情感无涉,是群体性政治空间对 个体空间的扩张,更是知识分子群体对 民族国家复兴的诉求。人们把轮船当成 一种物质中介,并从中窥探出隐藏在轮 船中的迈向现代化进程的历史契机。轮 船的闯入打破了传统乡土中国以小舟、 马车等构建的水陆交通体系,让乡土中 国在惊异中直面西方列强在地理时空上 的逼近,逐渐形成更为开放的社会交往 体系。这是中国在向近代社会转型中迈 出的重要一步。 交通空间其实也是一种权力的博 弈。近代以来,伴随着火车、轮船、汽 车等新型交通工具的诞生,新式交通工 具极大地加快了人员、物质与信息的流 通速度,不仅扩大了人的活动范围,缩 短了人的旅行时间,改变了人的生存方 式,更对都市生态的形成和发展起着极 大的推动作用。对传统的乡土中国而言, 作为西方舶来品的各类新型交通工具一 定程度上体现了西方中心主义对中国文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20 化的控制和影响,是西方权力的象征。 而对于交通工具的“ 先进”与“落后”的厘 定更在战争结束后割地赔款的惨痛记忆 中固定下来,成为人们普遍的价值评判。 所以说,在任何时代任何社会,交通工 具的变迁背后所隐含的时间和空间的实 践活动都隐含着微妙的复杂性。它们密 切地隐藏在社会关系的再生产和变革之 中,社会变迁的历史部分地在交通变革 的历史中呈现出来,而交通工具本身也 难以避免地被附上了意识形态的用途, “它真正是一种充斥着各种意识形态的 产物”。20 三、从和谐到冲突的美学转向 交通不仅是空间的位移,也是时 间的流逝。传统交通方式中所呈现的悠 然自得的时间感,有助于我们重新审视 交通的现代性及交通蕴含的美学形态上 的演变。前现代的中国由于缺乏因现代 时钟等量化计时工具而形成的精确时间 概念,以及农业时代较为缓和的生活节 奏,人们较少承受由时间带来的巨大压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21 迫感,相反,空间的广袤感被凸显。以 船为代表的传统交通工具培育了人们悠 游从容的心态,船在山水之间穿行的行 进方式使人与自然更加贴近。人们在与 自然的交流中形成了最个人的、诗性的 情感体验。因此便有了李白的“两岸猿 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也有了 韦应物的“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 舟自横”。从地域表现上看,江南多水 域,小舟天然地与江南这个集地理、历 史与文化于一体的独特概念联系在一起。 舟行走时舒缓的节奏与诗意江南内里的 温润幽静的气质相契合,更有文人将道 家的自然无为、超然物外,禅宗的得意 忘言、心灵顿悟的意旨附加其上,形成 了舟这一古典交通形态的温婉和谐之美。 在汪曾祺的受戒中,在芦苇荡中穿 行的小舟是主人公情感得以展开的场所。 明海和小英子的情感在这个小小空间中 弥散,并辐射到周边的景致:“芦花才 吐新穗,紫灰色的芦穗,发着银光,软 软的,滑溜溜的,象一串丝线。有的地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22 方结了蒲棒,通红的,象一枝一枝小蜡 烛。青浮萍,紫浮萍,长脚蚊子,水蜘 蛛。野菱角开着四瓣的小白花。惊起一 只青桩(一种水鸟) ,擦着芦穗,扑鲁 鲁鲁飞远了。 ”21小船把人与景连接在 一起,人坐在船上领略景物之美,景物 通过缓缓驶过的小船映入人的视线。从 舟的功能上看,小舟承载着出行、游历、 休闲等功能,它往往与人的情感融为一 体。苏轼月夜泛舟、饮酒赋诗,从泛游 大江之乐,转而顾念人生之悲,再复归 精神解脱的愉悦(前赤壁赋 ) ;张岱 在西湖七月半中摹刻了杭州西湖观 月的众生相,在庸俗与雅致的对比中凸 显名士的真性情:“ 小船轻幌,净几暖 炉,茶铛旋煮,素瓷静递,好友佳人, 邀月同坐,或匿影树下,或逃嚣里湖。 ” 其中虽暗含追忆故国往事的苍凉,更营 造出庄禅的虚静、超脱之境。这样,小 舟这一古典交通工具包含着与文化之间、 与人们的感受方式之间的深刻影响。它 既折射出道家文化的光芒,又使人们在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23 悠游的感受方式中与自然融为一体,代 表着中和虚静的古典美学形态。 如上所述,轮船一开始就以西方 入侵者的形象闯入中国人的视线中,作 为西方物质文明核心象征物之一,轮船 在经历了海上长途跋涉之后,先是逼近 中国北方沿海,然后由北至南,长驱直 入,这是轮船首先在地理学意义上对中 国领土空间的占领。之后,轮船在文化 意义上完成了由灾难制造者到民族拯救 者的华丽转身,继而开始了对中国思想 文化空间的占有。因此,轮船带有强烈 的空间侵入的性质,携带着明显的文化 输入的压迫感和不平等意识。茅盾的短 篇小说春蚕就以轮船为中心意象暗 示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对中国经济的掠 夺。小说的一个重要意象是出现在老通 宝视线中的“ 小火轮” ,那是一条以柴油 引擎的小轮船:“ 很威严地从那蚕厂后 驶出来,拖着三条大船,迎着向老通宝 来了。 ”“轧轧轧的轮机声和洋油臭,正 散在这和平的绿的田野里。 ”22这暗示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24 着帝国主义的经济侵略中国古典的和谐 乡村经济形态的破坏,期间形成的剧烈 冲突印证了马克思主义对第三世界现实 的政治制度和经济体制的分析。 以轮船作为开端的西方文明与传统文明 的冲突一开始就是非常激烈的。近代思 想者在艳羡西人技术精良的同时,也开 始质疑反思传统文化的痼疾。伴随着战 争失利、割地赔款的惨痛记忆,国人试 图以所谓西方先进思想来抵制传统文化 中的弊端,并开了五四新文化运动全盘 否定传统文化的端倪。可以说,轮船开 启了一场没有硝烟的思想之战。在这场 中西思想的博弈中,西方思想以占据绝 对的优势和权威取得胜利,并开启了中 国百年来追求富强民主的艰难历程。 轮船最初是作为海上战争的重要 作战工具,用以运送物质,输送军士。 其后作为经济领域的重要交通工具,迅 速占领了中国的城市乡村。客轮的出现 意味着轮船在功能上的拓展,轮船由军 事领域进入日常空间,它的行驶特点和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25 承载能力决定了轮船营造的日常空间必 定是一个相对封闭的但同时又是交相杂 陈的多维度空间。从空间构造上看,轮 船将舱内空间分为若干等级,按旅客所 付资费划分大小不等、舒适有别、服务 不同的几个区域,体现了权力对空间的 控制和改造。甲板是这个微型社会人际 交往和权力较量得以展开的场域。形形 色色的人聚集在甲板上,或观景,或闲 谈,或调情,构成平静之下暗含斗争的 日常生活空间。在钱钟书先生的围城 中,故事在一艘开往中国的法国邮轮白 拉日隆子爵号中拉开帷幕。船上汇集了 不同国籍、不同肤色、不同等级、不同 职业的人,炎热的天气与嘈杂的环境构 成了船上特别的风景, “乡愁 ”“祖国”“马 将”“调情”等表现不同意义和价值的词 汇被奇异地黏合在一起,赋予这个空间 崇高与卑微、斗争与协调的多重意义。 张爱玲的倾城之恋中的对立和冲突 从甲板延伸到附近的水域,喜欢刺激与 冒险的白流苏乘船从上海来到香港,站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26 在甲板上往对岸望去,只见对岸建筑物 上的霓虹灯映照在水底,各种犯冲的色 彩在水底厮杀得异常热闹,一场男女之 间的性别权力大战已然开锣。因此,无 论是作为国家复兴的形象符号还是作为 人际交往与权力斗争的场域,轮船都在 这一公共性流通、交往空间中包含冲突 的美学意涵,代表着冲突的现代美学形 态。 关于交通工具在社会变革中呈现 的现代性因素以及与文学等文化形式形 成的深刻的交互影响关系,还有很大的 探究空间。本文只是以“ 船 ”这一水上交 通工具为具体的切入点,并侧重对交通 工具的空间实践与美学内涵进行分析。 其中不足与未尽之处,容将来再作进一 步思考。交通工具是塑造中国现代性历 史叙述及文化主题的最不能忽略的道具 之一,其在促进文化物质交流、构建民 族国家形象、重塑传统文化之间所发挥 的作用怎么强调都不过分。或者可以这 么说,把握住交通工具的变迁,就把握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27 住了我们生活的这个时代的脉搏。 注释: 1戴维哈维:后现代的状 况 ,商务印书馆 2003 年版,第 274 页。 2米歇尔福柯、保罗雷比 诺:空间、知识、权力福柯访谈 录 ,引自后现代性与地理学的政治 , 上海教育出版社 2001 年版,第 6 页。 3孟悦、罗钢:物质文化读 本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1 年版,第 550 页。 4轮船一词始于唐代。南北朝 时期的中国人已发明了靠人力踩动木制 浆轮带动浆叶拨水以推动船体前进的轮 船。本文所指轮船专指用机械动力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