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势与政策题目:大学生就业_第1页
形势与政策题目:大学生就业_第2页
形势与政策题目:大学生就业_第3页
形势与政策题目:大学生就业_第4页
形势与政策题目:大学生就业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大学生就业难,不上大学压力更大。我们面前的问题无非是:面对庞大的没有任何职场 经历的人群,我们社会该怎样作出调整尽快吸收他们融入到各种行业中去?面对“有事没 人干”的地区性矛盾,大学生又怎能自愿选择去那些资源贫穷并且仍被不断侵吞的落后地 区?教育司的有句回答我认为很精辟:“大学生的就业压力实际上是全社会就业压力传导 的结果。 ”如果还跳不出大学生这一符号,硬要把一些片断的求职火爆、大学生干起民工活 这种事情拿出来晒一下眼球,看看笑话,我们将面对的是整个社会对知识的轻视和无知, 也将是各个行业职业人才继替上的中断。 促进大学毕业生就业是一项系统工程,离不开各级政府、高校以及全社会的共同努力。要 进一步加大力度,多措并举、多管齐下,形成促进大学毕业生就业的强大合力。 对各级政府来讲,要把中央各项部署落到实处,采取更加积极的促进大学毕业生就业 的政策。要将大学毕业生就业纳入当地就业总体规划,放在当前就业工作的首位,加强统 筹安排。积极深化户籍、人事和用工制度改革,清理大学毕业生就业的制度障碍。通过发 展经济和各项社会事业增加就业岗位,特别是结合经济结构调整,创造更多智力密集型就 业机会。落实企业吸收大学毕业生就业的各项优惠政策,使各类企业尤其是民营企业成为 吸纳大学毕业生的“蓄水池” 。完善创业扶持政策,鼓励大学毕业生自主创业,加强对参加 基层就业项目的大学毕业生的指导、管理和服务。大力发展人力资源服务业,引导和鼓励 各类人力资源服务机构积极开展针对大学毕业生的就业服务,为大学生就业减少成本、提 供方便。 对高校来说,要把促进就业作为头等大事,努力拓展毕业生就业空间。要全面落实就业的 “一把手”工程,确保就业指导服务在机构、人员、经费上的“三到位” ,健全就业工作体 系。开设就业指导课程,开展创业教育与服务,努力提高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和社会适应 力。主动适应社会需求和就业市场的变化,加大学科和专业调整力度,进一步整合和优化 教育资源,着力培养高素质的复合型人才,实现由人才供给导向型向就业需求导向型的转 变。 对用人单位来说,要积极承担社会责任,努力吸纳大学毕业生就业。目前,很多用人单位 存在着过分看重高学历、看重工作经历、拒绝女生求职、故意压低待遇等倾向,在一定程 度上影响了大学毕业生就业。用人单位应该树立长远眼光和正确的用人观念,消除性别、 学历等偏见,完善用人机制,积极吸收和储备优秀人才。 对大学毕业生自身来说,应该增强信心,切实提高就业能力。要转变观念,树立“先就业、 后择业” 、 “重事业、轻地域”等正确的择业观,自觉把自己的知识、技能和国家、社会的 需要结合起来。要勇于创业,利用自己较高的知识水平和较强的工作能力、学习能力自主 创业,闯出属于自己的广阔天地。要练好“内功” ,在刻苦学习、提高知识水平的同时,积 极参与各种社会实践活动,增加社会经历,积累工作经验。要及时了解就业信息,掌握就 业技能,把握好每一个就业机会。 此外,社会各方面要共同帮助大学毕业生顺利跨过就业这道“坎” 。广大学生家长要引导子 女正确看待当前就业形势,更新就业观念,合理确定就业预期。新闻媒体要大力宣传党和 政府促进大学毕业生就业的政策措施,宣传到西部、到基层就业和自主创业的先进典型, 营造促进大学毕业生就业的良好舆论氛围。(东南网手机版 ) 毕业生就业压力大,大学生就业难在哪?既有用人制度上的原因,也有思想观念上的 原因。据报道,尽管用人单位的用人需求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大,但很多大学 生的就业观念依然停留在扩招前的状态,再加上高校在扩招之后的应对措施及相关配套改 革不到位,大学生还是很难找到中意的工作,与之相随的则是用人单位不理性的人才高消 费。 大学生就业行情走势持续走低,是市场选择的结果,是供大于求的价值规律使然,但 如此急剧的转变,还是有些让人招架不及。因为在我们以前的概念当中,只有民工才会有 这样低廉的诉求,只有下岗再就业才有此选择。中央电视台和智联招聘网进行了一项联合 调查,题目是如果提供与期望相符的工资,如果没有医疗、养老等社会保障的话,您会接 受吗?超过一半的人表示“会接受” 。现在大学生工作难找,工资要求也开始降低,这说明 大学生更务实了。大学生现在之所以做出这种选择,与其说是面对现实,倒不如说是无奈 之举,因为社会保险是企业应尽的一种社会责任,是国家通过法规、政策等强制规范的, 更是一个社会稳定发展的基本保障。 大学毕业生找工作虽然已演变为不折不扣的市场行为,但政府在其间的组织作用也不 可或缺、有利于化解学生的就业难。为帮助毕业生解决就业问题,社会应当创造有利于就 业的有效途径,在大学生与企业之间建立人才信息桥梁;政府部门应当规范人才市场秩序, 取缔人才招聘中的黑中介,对坑蒙拐骗的违法犯罪行为实施有效打击,以保护毕业生的合 法利益。政府在公务员招聘中应当更多地吸收大学毕业生中的优秀人才,做到公平、公开、 公正。同时,政府也应采取措施鼓励大学毕业生自主创业,为他们创造一定的条件。 针对就业难问题,学校应提出具体解决办法。就业市场化日渐增强,学校更应考虑到 计划分配与以市场为导向的就业差别,将人才结构与需求结合起来,加大社会急需专业的 招生数量,相应减少市场需求较弱的相关专业,更注重技能的训练。而这就需要教育主管 部门实施宏观调控、严加监管,对教学质量不高、专业设置不合理的学校和专业减少招生 数量,直到停止招生。而一些用人单位的“吹毛求疵”行为,也应有所改变,毕竟,用人 单位是“用人”而非“骄人” ,是用人做工作不是拿人来当摆设的。 尽可能地实现充分就业,既是个人过上幸福生活的一个基本保证,也是社会稳定的一 个调节阀。这就迫切需要我国从实际出发,确保社会公正,制定出台更多解决大学生就业 问题的政策措施,加快经济增长,加强社会服务,尽可能多地新增就业岗位,以缓解当前 的就业难问题。 就业, 是衡量宏观经济发展健康与否的重要指标, 同时与宏观经济发展紧密相连。当前,全球 金融危机正加速从虚拟经济向实体经济、从发达国家向新兴经济体和发展中国家蔓延,对我 国经济影响进一步显现,我国经济和就业形势面临严峻挑战。如何看待当前的就业形势?在 全球金融危机的背景下,高校毕业生的就业难题如何破解? 六大措施 应对挑战 张小建说,党中央、国务院一直高度重视大学生的就业工作。按照国务院的要求,有关部 门正共同研究制订大学生就业的指导意见和相关政策,准备从六个方面做好工作: 第一,进一步完善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的政策体系和服务体系,建立健全大学生就业工作 的长效机制;第二,坚持面向企业生产一线、面向城乡基层服务一线、面向西部边远地区建设 一线;同时 ,根据现在经济形势发展的新需要, 在生产服务、生活服务、社会管理、公共服务 方面开发更多的就业岗位,拓展就业领域、疏通就业渠道,为大学生创造更多、更大的就业空 间; 第三,完善鼓励毕业生到基层、到企业、到边远地区就业的各项政策,通过政策引导毕业 生在这些能够扩大就业的领域里更好地就业;第四,进一步畅通毕业生到各类企业,特别是民 营企业就业的路子,鼓励和支持大学毕业生自主创业、自谋职业;第五,强化对毕业生的就业 服务, 着力解决就业供求信息不对接、技能不适应这些问题;第六,建立完善对困难毕业生的 援助制度,认真做好家庭困难和登记毕业生的就业援助工作,争取让最困难、又急需就业的人 员得到“一对一”的帮助,解决他们的实际问题。 据了解,围绕鼓励自主创业, 国务院办公厅日前下发关于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工作指导意 见。其中明确规定,对于毕业两年以内的普通高校毕业生从事个体经营的,自其在工商部门首 次注册登记之日起 3 年内,免收管理类、登记类和证照类等有关行政事业性收费。对于符合 国家政策规定、有利于促进创业带动就业的项目,鼓励金融机构积极提供融资支持。此外,国 家将鼓励创业培训,加强普通高校和职业学校的创业课程设置和师资配备,开展创业培训和创 业实训。 稳定企业 扩大就业 对于如何扩大就业,尹蔚民概括说“要保就业就要保企业” 。 尹蔚民说,为了帮助一些困难企业渡过难关, 最近采取了两项措施:第一, 要求各地在近期 暂缓调整企业最低工资标准;第二,要求各地在保险基金结余比较多的统筹地区,对医疗保险、 工伤保险、失业保险,采取一次性的, 在一定时期降低费率的做法,以减轻企业和个人的缴费 负担。 “这两项措施都是针对当前企业比较困难的情况下做出的一种特殊安排。企业的正常 生产经营和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是就业的基础。当前要维持就业局势的稳定就必须要保企业、 保发展。所以我们相信,在当前这种形势下, 企业和职工要同心协力、共渡难关,就会有一个 比较好的发展。 ”尹蔚民说。 此外, 尹蔚民分析, 未来两年我国将投资 4 万亿元扩大内需,这必将对拉动就业带来极大 的推动作用。他在分析明年就业的形势时说:“我们判断,在明年一季度会出现更大的困难。 但是从明年二季度开始就业的局势就会好转。考虑到目前我国整个经济面的发展比较好,特 别是中央出台了关于扩大内需十项重大举措,所以预计明年经济对就业的拉动能力还能够保 持。同时我们现在实行的积极就业政策,在实践中经过检验,还是相当有效的,它能够对促使 劳动者创业和企业更多吸纳就业,以及解决困难群体就业发挥重大的作用。 ” 现代管理学中有个“木桶原理“,讲的是木桶容量取决于最短的木板,而不是取决于最 长的木板。它启示我们,一个国家的整体发展状况,不仅要看较高发展水平的部分,而且 要看较低发展水平的部分。如果不注重不同地区不同方面的相互协调,就会制约整体发展 水平的提高。 一般来说,经济社会发展是一个螺旋式前进的过程,平衡是相对的,而不平衡是 绝对的。经济社会系统存在一定程度的不平衡,有利于保持竞争的压力与活力,有利于打 破平均主义,促进生产要素的合理流动与优化配置。但不平衡问题如果长期持续,也会带 来不可忽视的危害。 从经济角度看,会使国民经济难以保持平稳较快发展。城乡差距长期过大,会导 致农村居民消费增长缓慢,制约社会消费需求总量的增加,影响消费结构的优化升级,阻 碍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地区差距长期过大,容易加剧地方利益竞争,出现地方保护、市 场分割和贸易壁垒等情况,区域间的经济摩擦和利益冲突会增多,直接妨碍全国统一大市 场的形成,进而降低国民经济的整体效率。 而且在过大的发展差距下,中西部地区和广大农村的资源、资金和人才等生产要 素,会不断流入东部地区和城市。这将对落后地区和农村发展带来严重影响,不利于它们 形成自我发展能力,从而阻碍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 从社会层面看,容易使整个社会产生心理鸿沟,削弱社会的凝聚力和向心力。社 会成员身心和谐是社会稳定的重要基础。发展差距过大,会导致沟通理解障碍,滋生冷漠、 不满、对立、仇视情绪,加剧社会矛盾,影响社会和谐稳定。近年来一些地方社会仇富心 理滋长、群体性事件增多等,与发展差距过大有很大关系。 发展不平衡问题若处理不好,还可能引发更为严重的后果。一些国家历史经验表 明,当发展不平衡问题与民族问题、宗教问题等纠结在一起时,往往成为社会动荡、国家 分裂的诱发因素。 能否解决发展不平衡问题,是对我们党执政能力的一个重大挑战。发展不平衡, 说到底就是发展不科学的表现;解决发展不平衡问题,根本要靠科学发展。科学发展观是 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立足现阶段基本国情,总结我国发展实践,借鉴国外发展 经验,适应新的发展要求提出来的。它深入回答了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的重大问 题,集中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 方针,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科学发展观既切中了发 展不平衡问题的要害,又指明了解决问题的方向,是破解发展不平衡的根本思想武器。只 有坚定不移地走科学发展之路,才能逐步推进城乡、区域的均衡发展,促进经济社会的协 调发展。 发展不平衡问题为何引起人们广泛关注? 我们党领导人民干革命、搞建设、促改革,就是为了让全国不同地区不同阶层的人 民都过上富裕幸福的生活。发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主题,是解决中国一切问题的关键。 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 30 多年来, 我们党牢牢抓住发展这个第一要务,大力推进理 论和实践的双重探索,成功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在中华大地上创造了震古烁今的人 间奇迹。 中国经济实力和综合国力极大增强。2009 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达到 33.5 万 亿元, 比 1978 年增长近 12 倍 ,年均增长近 10%。中国经济总量占世界经济总量的比重从 1978 年的 1.8%,提高到 2009 年的近 7%,成为世界第三大经济体 ,对外贸易总额跃居世界第二, 出口总额居世界第一。 人民生活水平得到极大提高。19782009 年,我国城镇居民年人均可支配收 入从 343.4 元增加到 17175 元, 农民年人均纯收入从 133.6 元增加到 5153 元,实现了从温饱 到小康的历史性跨越,并正向更高水平的小康迈进。 社会文明程度显著提升。民主法制建设不断加强,依法治国深入推进,教育、科 学、卫生等社会事业全面发展, 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日益繁荣,人民群众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 学文化素质明显提高,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空前增强, 全社会焕发出蓬勃向上的精神风貌。 但我国在方方面面都发生翻天覆地变化的同时,发展不平衡的问题更加凸显,引起了 人们的担忧。 比如,城乡发展差距较大。改革开放后城乡收入差距曾一度有所缩小,1983 年城乡 居民人均收入比为 1.82:1,但后来又逐步拉大,2009 年扩大到 3.33:1。从绝对差距来看,1978 年农民人均纯收入与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相差 209.8 元,1992 年差距突破千元大关,达 到 1242.6 元,2009 年达到 12022 元。 比如,区域发展差距明显。30 多年来,各地居民收入都有了大幅度增长,但不同地区 间收入差距在拉大。2009 年我国东部地区年人均收入为 38587 元,西部地区为 18090 元,差 距达 2 万余元。从省际差别来看 ,最高的上海市年人均收入为 76976 元,最低的贵州省为 9187 元 ,两地相差 67789 元。目前全国 4007 万贫困人口中 ,中西部地区所占比重高达 94.1%。 比如,除经济差距外 ,城乡、区域之间基本公共服务水平的差距也较大。目前西部地 区人均教育经费支出仅为东部地区的 73.5%;城市拥有约 70%的卫生资源, 而广大农村只拥有 约 30%的卫生资源, 农村居民人均卫生费用不足城市居民的 1/4。 再比如,同经济发展相比, 社会事业等发展相对滞后。优质教育资源短缺,教育公平 的问题比较突出; 医疗服务供给总量相对不足,人民群众对看病难的反映仍比较强烈;社会保 障体系不够完善, 一些基本保障制度有待健全;等等。 应该说,目前我国发展不平衡的问题, 体现在经济社会发展的很多方面和不同层次, 对此我们要有清醒的认识。 为什么要高度重视发展不平衡问题? 现代管理学中有个“木桶原理”,讲的是木桶容量取决于最短的木板,而不是取决于 最长的木板。它启示我们,一个国家的整体发展状况, 不仅要看较高发展水平的部分,而且要 看较低发展水平的部分。如果不注重不同地区不同方面的相互协调,就会制约整体发展水平 的提高。 一般来说,经济社会发展是一个螺旋式前进的过程, 平衡是相对的,而不平衡是绝对 的。经济社会系统存在一定程度的不平衡,有利于保持竞争的压力与活力,有利于打破平均主 义,促进生产要素的合理流动与优化配置。但不平衡问题如果长期持续,也会带来不可忽视的 危害。 从经济角度看,会使国民经济难以保持平稳较快发展。城乡差距长期过大,会导致农 村居民消费增长缓慢,制约社会消费需求总量的增加, 影响消费结构的优化升级,阻碍经济发 展方式的转变。地区差距长期过大,容易加剧地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