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德江县行政管理体制和机构改革调查 (编委办副主任 陈士武) 德江县位于黔东北铜仁地区西部,东与印江毗邻,南与 思南接壤,西南与凤冈交界,北插沿河、务川之间。南北长 67 公里,东西宽 63 公里,面积 2071.92 平方公里,设 5 镇 15 个民族乡。全县总人口 451049 人,其中农业人口 412940 人,占 91.55%。2003 年全县财政收入 4808 万元, 财政供养人员 10670 人,占总人口的 2.37%。 从 1992 年党的十四大以来,德江县紧抓行政管理体制 的创新,不断加强机构编制管理,切实加快工农业生产和 城镇建设步伐,从纵向看,经济发展是有成绩的,县财政收 入年均增长 10.40%。但从横向看,德江 县 与毗邻的县还存 在一定的差距,原因何在?我们通过横向对比,认真反思, 清醒认识到现行的行政管理体制有许多方面不能适应经济 发展要求,严重制约了生产力的发展。对现行的行政管理 体制和机构编制、职能职责不进行深化改革,德江县就难 有出路,就不能迈步前进,就难以尽快实现全面建设小康 社会的奋斗目标。基于这种思考,县编委办的同志于今年 4 月 10 日至 4 月 25 日,就县乡行政管理体制和机构改革 情况及存在的问题,以及县委、县政府围绕如何有效解决 “三 农” 问题,对德江 县直机关各部 门和全 县 20 个乡镇进行 2 了深入细致的调查。调查对象包括县四大班子的领导 4 人 (占 4.08%)、县直部门及乡镇领导 19 人(占 19.39%)、一般 干部职工 50 人(占 51.02%)和农民 25 人(占 25.51%)。在 调查中,我们采取了召开调研座谈会(4 次)、发放调查问卷 (98 份)和调研通知文件(65 份)、个别走访等方式进行,按 统一的表格进行数据统计和整理,围绕上级要求调研的十 个方面的内容展开调查,归纳起来重点在以下几个方面取 得突破。 一、行政区划面积、人口和机构编制 根据调查统计,我县平均每个乡镇为 103.60 平方公里, 最少的潮砥镇只有 58.38 平方公里;2008 年底人口为 491049 人,平均每个乡镇 22552 人,最少的有龙泉、钱家、 沙溪、平原四个乡均为 1 万 5 千多人。全县共设置了 783 个工作机构,县级机关行政编制为 367 名,乡镇机关行政 编制为 552 名。我们在县直部门的调研座谈会上和分赴大 中小三个乡镇(煎茶镇、共和乡、沙溪乡)的调查走访中,针 对行政区划面积、辖区人口、人员编制等方面情况得出以 下数据,详见表 1。 从表 1 中可以看出:(1)县级行政区划面积以 3000 3500 平方公里较适当(占 55.68%)、乡镇行政区划面积以 200250 平方公里较适当(占 64.44%)。(2)县级辖区常住人 口在 5065 万人较合适(占 66.66%)、乡镇辖 区人口在 3 第 3 页 4 万人较合适(占 64.51%)。(3)县级机关行政 编制配备 300 名左右较合理(占 58.23%)、乡镇机关行政 编制配备 25 名左 右较合理(占 37.78%)。(4)县级政府工作部 门设置 20 个左右 较好(占 55.29%)。 根据调查的结果结合德江县的实际情况,为了加强行政 体制管理与创新,严格控制机构编制的反弹,巩固改革成 果, 行政区划面积、人口和机构编制调查 表 表 1 4 进一步压缩财政供养人员,我们认为德江县在行政区划面 积、人口和机构编制等方面应当进行适当调整改革: 一一一撤销现农业局、林业局、畜牧水产事业局,成立 占调查人 数百分比 内容 A B C D E 2500 3000 3500 4000 4500县级行政区划面积 (平方公里) 28.14% 25% 30.68% 14.77% 3.41% 35 50 65 80 95县级辖区常住人口 (万人) 20% 44.44% 22.22% 13.33% 0 12 15 18 22 25县级工作部门 (个) 17.65% 14.12% 43.53% 11.76% 12.44% 250 350 450 550 650县级机关行政编制 (名) 31.65% 26.58% 18.99% 8.86% 13.92% 200 250 300 350 400乡镇行政区划面积 (平方公里) 41.11% 23.33% 17.78% 13.33% 4.44% 2 3 4 5 6乡镇辖区常住人口 (万人) 21.51% 35.48% 29.03% 8.6% 5.28% 25 30 35 40 45乡镇机关行政编制 (名) 37.78% 18.89% 18.89% 18.89% 5.56% 编号 第 5 页 农产局,另设立三大中心,即县农业中心,林业中心,畜牧 水产业中心,均为农产局直管的正科级事业单位;再设一个 农业综合执法大队,为农产局下属副科级机构,对农、林、 牧、渔等进行行政综合执法。 一一一将几百人的小村合并为上千人的大村,即现在 的 355 个行政村合并为 250 个行政村,减少村干部数量, 提高村干部报酬,调动村干部工作积极性,以充分发挥村 支两委的作用,为减少乡镇干部数量奠定基础。其次将原 有 20 个乡镇撤并为 15 个乡镇,平均每个乡镇 140 平方公 里左右,人口在 3 万人左右。具体是: 将楠杆乡和平原乡 合并为一个镇,将 长丰 乡、高山 乡、泉口乡三个乡撤并为 两个乡镇, 将稳坪 镇、 荆角乡、桶井乡三个乡镇撤并为两 个乡镇, 将龙泉乡 和钱 家乡合并为一个 乡镇, 将堰塘 乡、共和乡、潮砥镇、长堡乡撤并为三个乡镇。 一一一按各乡镇面积和人口比例核定各乡镇的机构编 制和配备相应的领导职数。在调查中,无论大中小乡镇,编 制超编、 职数超配现象严重。例如:乡党委统一按 1 正 3 副、 乡镇府按 1 正 4 副配备领导职数,还有乡人大主席、政协 主任、组织、宣传、 统战 委员等等,造成官多兵少,人浮于事。 我们认为:乡镇行政事业编制和领导职数要按照乡镇规模 大小和人口多少的原则设置,即行政编制按 1:1200 的人口 比例核定,事业编制按 1:100 的人口比例核定,副科级以 6 上领导职数按 1:2500 的人口数量配备比较合适。 二、财政体制和财政供养人员 从 1999 年到 2008 年的 9 年间,德江县财政收入平均 每年按 10.4%的速度增 长,从 1999 年的 2357.7 万元到 2005 年的 3604 万元,再到 2008 年的 4808 万元。县财政总 支出 1999 年为 2985.8 万元,2005 年达到了 8954 万元,到 2008 年猛增到 24040 万元,平均每年增加财政支出达 2105.42 万元,具体调查情况见表 2。 德江县财政收支和供养人员情况表 表 2: 单位:(万元)、 (人 ) 在职人数 总 收 入 总 支 出 行 政 经 费 支 出 事 业 经 费 支 出 人 员 经 费 支 出 公 用 经 费 支 出 财 政 供 养 人 数 小 计 行 政 事 业 离 退 休 199 9 年 235 7.7 298 5.8 992 .9 206 2.9 157 4.2 141 1.6 658 2 56 81 14 84 43 77 72 1 2005 360 895 207 661 437 431 893 78 22 55 112 内 容 年 度 第 7 页 年 4 4 0 7 3 4 6 10 13 97 6 2008 年 480 8 240 40 603 5 167 65 105 92 122 08 106 70 92 43 23 02 69 41 14 27 从表 2 中可以看出,德江县现行财政体制状况是不容 乐观的,通过分析主要反映出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1)支出远远大于收入,收支极不平衡。2005 年收入和 支出相差 19232 万元,导致财政压力增大,困难重重。 (2)行政经费支出数量较大。1999 年占 30.91%,2005 年占 23.12%,2009 年占 25.1%;事业经费 支出也较高,1999 年占 69.03%,2005 年占 73.90%,2009 年占 69.74%。可以 看出财政供养人员在明显增加。 (3)人员经费和公用经费支出不合理。1999 年,2005 年公用经费还小于人员经费支出,到 2009 年才略大于人员 经费支出,说明我县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在发展工农业 生产方面,在活跃市场经济等公益事业上的投入还远远不 够。 (4)财政供养人员增长过快。从 1999 年到 2005 年的 9 年净增财政供养人员 4088 人,直接导致人员经费支出的增 多。 对于上述问题就其原因,我们通过综合统计分析主要 有几点。 8 一是自然条件恶劣。在有些地方山高坡陡,可耕地面积 人均只有几分,造成一方水土养不活一方人。 二是基础设施太落后。现今还有部分村未通公路,少数 村民组甚至不通电、不通路、未安上自来水,处于半封闭状 态,严 重制约了当地经济的发展。 三是人口素质普遍较低。德江县农业人口占 91.55%, 大多数农民思想意识陈旧,计划生育观念淡漠。2003 年全 县农民人均现金收入才 1086.82 元,加上其他收入总共才 1323 元,其中原因就有人口素质低,方法主意少,不去思考 要怎样才能致富,只知道超生小孩,不知道优生优育,直接 导致人口增多,收入减少。 四是产业结构单一,没有形成特色,增收渠道狭窄。个 别乡镇除了大力发展种植烤烟,就再没有其他办法增加财 政收入。县内的水泥厂、酒厂、磺酮厂、莹石矿加工厂等企 业都还未上规模,许多资源还有待于进一步开采开发和深 加工。第三产业才刚刚起步,还远未达到优质高效的服务 水平。 五是投资环境影响了招商引资。由于经济的滞后,直接 影响了投资硬件的投入,加之部门受经济利益的趋动,投 资软环境也不尽人意,使得外商在我县兴办的大企业不多, 对财政的贡献不大。 为了尽快增加我县财政收入,最大限度地压缩财政供 第 9 页 养人员,在收回的调查问卷中,进行了详尽的统计分析,我 们认为: 县乡财 政供养人 员总 数占总人口比例控制在 1.5% 以较适当,占被调查人数的 38.89%,而我县在 2003 年为 2.36%,超出了 0.86 个百分点。行政人 员 控制在 0.20%以内 较适当,占被调查人数的 38.2%,我 县 2003 年为 0.59%,超 出了 0.39 个百分点。各类事业人员控制在 1.20%以内较适 当,占被调查人数的 32.95%,我 县 2003 年为 1.78%,超出 了 0.58 个百分点。通过以上数据的比照,我们可以对事业 单位进行深化改革,主张定性考核和量化考核同时进行, 实行聘用制,推行末位淘汰制,凡在单位三年内考核均为 倒数第一的, 只发基本生活费,情节严重的一律下岗分流。 另一方面必须打破行政管理人员、公务员的铁饭碗,引入 竞争机制和激励机制,可以采取支教、干部到村任职、下村 民组进行帮扶等对策。针对目前我县的财政体制状况,必 须从严控制财政供养人员的过快增长,合理分流财政供养 人员,下大力压缩财政供养人数。并且要充分发挥现有财 政供养人员的智慧,想办法、出主意推进县域经济快速发 展。 要加大 对 基础设施建 设的投入,着力解决农村通路、 通电、通水、通信息的困难,加快城镇化建设的步伐,不断 改善工农业生产条件,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10 要加大 对 教育的投入,提高人口的 综合素质,多出 人才,出好人才。要想方设法留住人才,同时又要不断提高 教育教学质量,提高考入重点院校学生的比例,鼓励这些 学生在外就业,从而缓解目前的就业压力,间接减少财政 供养人员。近期要加强教育的“两基” 攻坚 ,远期要巩固“两 基” 取得的成果,不断提高人们的思想文化素 质,将人口资 源转化为产业资源。 下大力气调整产业结 构步伐。加大农业产业结构调 整,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 加大招商引资力度,重点扶持 龙头企业,促进工业 经济的大幅度增长,稳定增加财政收入。 通过了解,我县现行财政体制状况是不好的(占被调查 人数的 58.43%),只有建立公共的财政体系(占被调查人数 的 85.2%),加强对公用 经费开支的监督制约管理机制,用 最少的钱办最好的事、办最实在的事。 我县是最典型的农业县和贫困县,农业是“饭碗” ,只有 搞好才能解决温饱问题,农产品加工是“ 菜篮” ,只有搞好了 才能改善生活;规模工业和乡镇企业是“钱 口袋” ,只有搞好 了才能真正富起来,才能切实增加财政收入。 三、县乡机构的调整和改革 从 1992 年撤区并乡建镇以来,德江县的机构改革取得 了一定的成果,主要表现在有效地控制了机构编制和人员 第 11 页 数量的增加。具体是 2001 年彻底清退了机关事业单位的临 时聘用人员 1457 人;2003 年彻底清理了全县占编不到岗人 员 72 人,为县财政节约人员经费支出上千万元。但是,通 过我们这次深入调查,我县的机构改革还有许多方面需要 进一步完善,才能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才能促进 全县社会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在调查中,占 50%以上的领导干部都认为县乡机构应 本着发挥效能、综合实用的原则来进行设置。设了机构就 要落实人员编制,履行职能职责,开展业务活动。不能是设 了机构,核了编制,进了人员,但无项目、无经费,根本不开 展业务活动,完全没有履行职能职责,只有去抓烤烟、搞计 划生育工作等等,其实质就是发工资养人,就是机构臃肿, 就应严格整合、撤并。在所调查的领导干部中,他们认为: 县 涉农部门应综合 设置(有 68 人占 72.34%);乡镇政 府配必要的助理员好(有 61 人占 67.03%);乡级党政工 作机构合设较好(有 53 人占 58.80%);文化、广播电视、 体育工作部门综合设置好(有 67 人占 72.04%);妇幼保 健站和计生指导站、药具站合设好(有 68 人占 74.73%); 乡镇卫生院与计生服务站合设比较好(有 69 人占 73.40%) 建 设、 规划、城管等政府工作部 门合设好(有 65 人占 69.89%)。 在调查中最突出的是乡镇的“七站八所” 应 当整合。90%的 12 人认为应将乡镇农技站、农经站、农机站、畜牧站、林业站、 水利站合并为“农业服 务中心” ;将计生站、 卫生院合并为 “人口与卫 生服务中心 ”;将文广站、教办合并 为“先进文化 服务中心”;将村建所、 乡企站、户口办理、民政事 项等合设 为“综合事 务服务中心 ”;将财政所、地方税 务所合并为“财 税所”;将综 治办、司法所、安管站合并 为 “综合治理监督管 理中心”;将 乡镇的组织 、宣传、统战撤并到 乡党政办;同时 建立一支综合性的行政执法队伍,专门维护各乡镇正常的 市场经济秩序。改革就要调整,调整的最终目的就是改革。 只有将闲散的机构合并,将多余的机构撤除,将无所事 事的人员分流,才能把机构改革引向深入,才便于对机构、 编制、人员的“ 消肿止痛”,才有利于 县乡财政的增长与财政 供养人数的增加,向良性方向发展。 四、行政管理与体制创新 管得好,才理得顺。管理是手段,是方法;创新是意识, 是管理的机制变化。现行的行政管理体制正是由于缺少创 新意识, 还存在许多弊端,下面是我们在开调研座谈会上 一位领导列举的一个典型事例: 某企业从生产鞭炮到销售鞭炮再到消费者消费鞭炮需 遇到以下部门的管理: A:生产鞭炮公安局、工商局、税务局、质监局、乡企局。 第 13 页 B:销 售鞭炮 公安局、工商局、税务局、质监局。 C:放鞭炮:在空中炸响环保局。 D:鞭炮炸响后落在街道上 建设局环卫站。 E:鞭炮爆炸伤人公安局、民政局、 卫 生局等等。 如果有利可图,上述部门便会争着去管,如果无利可图, 就会出现相互推诿,互相扯皮,大家“踢足球 ”的现象。 在乡镇走访中,我们还了解到这些问题:乡镇领导管理 干部较难;现行的社会保障体制弊病较大;凡设置于乡镇的 部门垂直管理机构在工作上不好协调;乡镇领导职数配备 过多;行政人员与事业人员的劳动报酬差异太大。 为了转变职能,理顺关系,通过调查统计和分析整理, 我们认为我县: (1)现行的水资源管理体制应调整改革好(有 83 人占 90.23%)。 (2)现行的教科文管理体制和机构设置以综合设置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人合伙合同样本
- 仿古木结构施工合同样本
- 入厂职工合同样本
- 与美容行业合作合同样本
- 企业订制茶叶合同样本
- 书籍编写合同标准文本
- 买地皮正规合同样本
- 国家电网考试工作效率试题及答案
- 保姆三方合同标准文本
- 乙方租房合同样本
- TB 10012-2019 铁路工程地质勘察规范
- 软件公司销售部管理新规制度
- 2024届高考二轮复习备考 有机化学基础 课件(共35张)
- 抽水蓄能电站工程岩锚梁砼施工监理控制措施
- 2022版义务教育(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附课标解读)
- 老年医学缺血性肠病
- 模型分析:蛛网模型课件
- 拓展天然气在中国的利用
- 2024年黄冈职业技术学院高职单招(英语/数学/语文)笔试历年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同济堂财务造假案例分析
- 《蚁群算法》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