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红层的形成因素及分布规律特征_第1页
广东红层的形成因素及分布规律特征_第2页
广东红层的形成因素及分布规律特征_第3页
广东红层的形成因素及分布规律特征_第4页
广东红层的形成因素及分布规律特征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1 广东红层的形成因素及分布规律特 征 摘要:红层为红色的陆相碎屑沉 积物,形成于古盆地和湖泊环境,主要 形成于炎热、干燥的地质时期。因受到 一定地质构造、岩性特征和气候与时间 等因素的作用,广东的红层主要分布在 白垩-第三纪的红色盆地中。本文主要 介绍了红层结构构造特点,并对广东红 层的形成因素及分布规律进行讨论研究。 中国论文网 /2/view-12901215.htm 关键词:红层结构构造形成因素 分布规律 一、红层的结构和构造特点 红层一般发育在内陆虢地和湖泊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2 环境,所以其沉积特征在粒度上呈现出 一定的规律,红层盆地边缘往往堆积巨 厚的洪积相混杂泥砾,往中心渐变为洪、 冲积砾岩、砂砾岩,砂岩与河、湖积细 砂、粉沙岩或泥质岩。这是因为形成红 层的物质米源于占盆地或古湖盆周围的 高地,所以边缘地带最先接受沉积,粒 度较大,而粒度较小的物质可以被搬运 到盆中。但在垂直剖面上,盆地外围的 洪积扇前缘粗碎屑堆积医,岩石粒级的 变化很大,常常表现为互层状。即砾岩、 砂砾岩交互成层,夹砂岩;或砂砾岩、 砂岩为主夹砾岩或夹薄层粉砂岩、泥质 岩。而接近湖盆中心的细碎屑堆积区, 岩性的垂直变化一般较小。相对说来, 河流淡水沉积、泥砂胶结或硅质、铁质 胶结的砾岩和砂砾岩比较坚硬;而盆地 中心沉积的粉砂岩、泥质岩所含的可溶 性物质较多,透水性较差、含水较多, 因而比较软弱。 大部分的粗碎屑红层以厚层或巨 厚层甚至块状构造为主;接近盆地中心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3 的湖积相或河漫滩相细碎屑红层一般以 薄层构造为主;而介于两者之间的河床 相和三角洲相堆积则较为复杂,比较稳 定的较大河流在河床侧向摆动过程中, 可能会形成厚层或巨厚层砂质堆积,同 时在边滩发育或河底砂波移动过程中, 在沉积层内的细层或纹层形成斜层理; 另一种情况可能是在入湖三角洲推进过 程中,在同一砂岩层内,发育斜层理或 交错层理。除了盆地中心常年积水的湖 盆外,沉积表面常常会受到各种外部因 素干扰,特别是暂时性流水的冲刷与堆 积的差异,造成了下一次沉积环境的差 异。这种陆地沉积环境的差异,以及各 次沉积过程水量的大小和物源的不同, 各次沉积的平而形态和垂向组合都表现 出很大的差异。 二、广东红层的形成因素 广东红层分布较广泛,广东红层 面积占全省面积 16%,红盆地达 108 个 之多,各盆地红层的总面积为 28283km2。其形成的因素主要有: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4 1、地质构造因素 (1)大地构造的影响 广东省在大地构造上属华南褶皱 系的一部分,是一个活化的准地台,经 历了由地槽、准地台、大陆边缘活动带 3 个构造阶段发展演变的历史,对应了 由不稳定、稳定、再不稳定的 3 个阶段。 从地质历史发展的顺序,分别经历了震 旦纪、加里东期、华力西-印支期、燕 山期及喜马拉雅期的地质构造演变。广 东的红层形成及分布特点与大地构造有 密切关系。广东红层的形成是在中生代 中期以后,不少陆地基本上脱离了地槽 和地台为主的构造形式,陆地形态基本 上与目前情况接近,陆相碎屑岩在盆地 中的沉积已成为这个时期的特点之一, 红层就是在这种新的大地构造背景下形 成的。所以,红层的沉积就不同于地台 型的大面积沉积,其特点是其分布小片 分散,厚度变化大,岩性稳定性差,常 夹有火山物质。 (2)断裂构造的影响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5 广东地域经历了多次强性质不同 的断裂。广东规模较大的断裂有 1000 多条,其中深、大断裂有 26 条。这些 深、大断裂深度一般都位于硅铝层,少 数深入到硅镁层甚至上地幔,对红层盆 地的形态有明显的控制作用。 2、岩石因素 岩石是地貌发育的物质基础,它 的理化性质、岩石结构和构造等对地貌 发育都有着重要影响。 广东红层是指白垩纪至第三纪陆 相盆地的沉积物,因岩层中 Fe2O3 的含 量较高,岩层呈现红色调,岩层种类主 要包括红色砾岩、砂岩、砂砾岩、页岩、 泥岩等。红层对地貌的影响主要有: a、红层中的胶结物铁质 (Fe2O3)和钙质 (CaO)的含量较高,故使红层变得坚硬, 尤其是砂砾岩和砂岩,即使受到侵蚀, 仍很坚硬;b、红色砂砾岩、砂岩、砾 岩中垂直节理发达,侵蚀作用主要沿此 下切,崩塌作用也常沿垂直节理进行; c、岩层产状影响地貌的发育,当岩层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6 产状平缓时,在盆地中心多成为构造台 地,当产状缓倾时,在盆地四周多成为 单斜地貌;d、红层中的紫红色页岩及 泥岩,因它的组成颗粒细小,故岩性软 弱,风化后的颗粒细小,以粉砂和粘粒 为主,占总量的 87左右,故易被流水 冲刷侵蚀,地貌上多成为低矮的丘陵与 台地;e、红色砾岩、砂岩中的泥岩或 粉砂岩夹层,因其较易风化,常形成岩 槽或洞穴。 3、气候条件和时间因素 气候条件对红层地貌发育的影响 主要体现在对地貌发育速度快慢、发育 形式和发育不同阶段的影响。而时间因 素表明了地貌发育的阶段性,在不同的 时间阶段可以形成不同的地貌类型。 三、广东红层分布的规律与特征 1、红层分布规律 (1) 空间分布 广东红层的空间分布受主要深、 大断裂控制,与地质构造方向,特别是 断裂带方向有密切关系,广东省白垩纪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7 -第三纪共计 108 个红盆地主要受到郴 州-怀集、吴川- 四会、恩平-新丰、河源 和莲花山等 5 条北东-北北东的深大断 裂带控制,其次受到高要-惠来、琼州 海峡等东西向断裂带控制,呈现带状和 串珠状分布。 (2)时间分布 广东红层时间分布主要是在中生 代中期后,广东大陆在经历了元古代、 古生代几次大地壳运动后,进人中生代 开始了濒太平洋活动阶段,广东地区构 造运动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地壳全面抬 升为陆地,由以褶皱为主的构造运动转 变为燕山期由太平洋板块向欧亚大陆板 块俯冲所造成的断块构造运动,产生了 北东向断裂为主要的构造体系,形成了 一系列的断陷带和坳陷带,红层盆地逐 渐形成。广东红层就是形成于中生代中 期以后,发育在这些构造盆地中,陆地 基本上脱离了地槽和地台为主的构造形 式。 2、红层分布特征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8 (1)地层特征 广东省红层盆地的沉积物厚度变 化大,盆地的岩相岩性变化大,沉积类 型多样,普遍发育河流相红色粗碎屑岩、 湖相泥质岩和火山碎屑岩建造。除雷琼 和茂名盆地外,其余盆地均在始新世后 上升为陆地不再接受沉积。 (2)岩性特征 广东红层沉积的地质年代为白垩 纪和第三纪,以白垩系分布面积大。由 于受沉积环境的影响,白垩纪和第三纪 在某些区域也呈独立分布。广东红层的 分布一般具有以下特点: a、红层都由紫红色砾岩、砂砾 岩、砂岩、粉砂岩、砂质页岩和页岩等 组成,间夹有一些灰岩、石膏、岩盐等 蒸发岩等,反映了红层是在当时炎热、 干燥的气候条件下形成的河流、湖泊相 的堆积;b、在盆地边缘常沉积巨厚的 角砾岩和砂岩,分布上与盆地边缘的断 裂带吻合,沉积厚度有从盆地边缘向盆 地中央逐渐变薄而沉积物颗粒逐渐变细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9 的趋势;c、有一些红层盆地中夹有较 多的灰岩砾石,红色胶结物灰质含量大, 可使红岩发生岩溶作用,在地表发育石 芽、石沟等溶蚀形态。 (3)地貌特征 红层盆地在构造、岩性控制和外 营力共同作用下,按照沉积旋回的特点, 由盆地外围到盆地中央,地貌上呈现以 下特征:a、外围山地地貌带- 盆地外围 大多为非红色岩系形成的较高的山地并 包围盆地的四周或一侧,山地与红层丘 陵接触带往往被断层分隔;b、盆地的 边缘往往沉积大量砾岩、砂砾岩等洪积 物,因岩性较为坚硬,这些地方往往发 育形成丹崖赤壁的丹霞地貌;c、红层 丘陵带-为红层盆地的主体部分,岩性 多为砂岩或页岩,由于岩性较软,一般 形成缓和的红层丘陵;d、中部丹霞地 貌或平原-本带是红层盆地的中心区, 向心水系在这里集中,河谷两侧常有砂 砾岩、砾岩,易形成赤壁丹崖的丹霞地 貌景观。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