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农业生产的主要区位因素_第1页
影响农业生产的主要区位因素_第2页
影响农业生产的主要区位因素_第3页
影响农业生产的主要区位因素_第4页
影响农业生产的主要区位因素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影响农业生产的主要区位因素 一. 重点、难点 1. 影响农业生产的主要区位因素 这是地理试题中常见的考点,大多是以材料分析或读图方式呈现,答题时要结合材料中提供的信息理清思路观点 和结论,叙述力求符合图中提供的信息,又要符合地理学的基本原理,答题必须建立在对本题型知识的理解的基础上 才能达到正确无误。 2. 农业地域类型水稻种植业 影响水稻种植业的区位因素和亚洲水稻生产的特点。 二 具体内容 (一)农业生产活动 1. 概念:人类利用土地的自然生产能力,栽培植物或饲养动物,以获得所需的产品的生产活动。 2. 特点: (1)地域性。世界各地自然条件和经济条件不同所致。 (2)季节性和周期性。自然因素尤其是气候因素随季节变化具有一定的周期。 3. 投入与产出: (1)投入: 自然条件:光照、热量、水、地形、土壤等是农业生产的必要投入。 生产资料:动植物、农具(提高生产效率) 、化肥、农药(促进产出)等。 劳动力。 科学技术。提高农业产出的重要手段。 (2)产出:农产品。 食用:粮食、果蔬、肉蛋等。 工业原料:棉花、皮毛等。 4. 农业生产对象:动、植物。 5. 农业分类: (1)按生产对象分为 种植业:以植物为生产对象。 畜牧业:以动物为生产对象。 混合农业。 (2)按投入程度分为: 粗放农业:生产资料和劳动力投入程度低。 密集农业:生产资料和劳动力投入程度高。 (3)按产品用途为分类: 自给农业:以解决自己及家庭成员的食品供应为目的。主要分布在发展中国家。 商品农业:以销售产品为目的。主要分布发达国家及发展中国家一些地区 (二)农业区位选择 2 1. 主要区位因素: (1)自然因素。 地形:高度:平原适宜耕作业;山地适宜畜牧业。 坡度:大于 25不适合种植业。 气候:光照、热量(温差) 、水分。 土壤:农作物生长的物质基础。 水源 (2)社会经济因素: 市场:市场需求量最终决定农业生产的类型和规模。 交通运输:方便快捷的交通运输。 国家政策:国家对农业的干预手段。 劳动力:价格、素质 工业和农业协作:工业机械化,土地价格。 生活习惯、历史因素:类型 “三废” 、化肥、农药:产量及销售,如绿色生态农业 农业技术、科技 经过的城市与工业区:市场 2. 自然因素的利用和改造: (1)自然因素对农业区位的影响并非都是决定性。 (2)自然条件可以利用、改造。 通过培育良种,改革耕作制度,扩大某种作物区位范围。 根据经济技术条件,对不适宜农业生产的自然因素进行改造,使之适宜发展农业,但有一定限度(考虑经济 技术、投入产出比、环境) 。如:玻璃温室、喷灌、梯田等。 3. 社会经济因素的发展变化。 (1)市场区位及需求的变化、对农业区位的影响最为突出。 (2)交通运输条件的改善和农产品保鲜、冷藏技术的发展,为农业区位选择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 (三)世界主要农业地域类型 1. 水稻种植业。 (1)分布的地区:东亚、东南亚、南亚的季风区及东南亚热带雨林区。 (2)亚洲发展水稻种植业的区位优势条件: 高温多雨的气候,适宜水稻种植。 人口稠密,劳动力资源丰富。 单产高,可以缓解该地区人口对粮食的需求和土地压力。 有悠久种植历史,是当地人们喜爱的主要食粮。 (3)特点: 小农经营 单位面积产量高,商品率低 机械化水平低 水利工程量大 科技水平低。 2. 大牧场放牧业 (1)分布:美国、澳大利亚、新西兰、阿根廷、南非。 (2)区位条件:有大面积干旱、半干旱气候区、不适宜发展种植业,只能用于放牧牲畜。 (3)放牧牲畜:牧牛:美国、阿根廷。养羊:澳大利亚、新西兰、南非。 (4)阿根廷大牧场放牧业: 分布:潘帕斯草原。 区位条件:a. 气候温和,草类茂盛。b. 地广人稀,土地租金低。c. 交通便利,距海港近。d. 海上冷冻船的 发明,促进牧牛业发展。 发展牧牛业做的工作:a. 培育良种牛 b. 改善交通运输条件 c. 开辟水源 d. 种植饲料。 与中国的比较: 相似:自然条件、地广人稀 3 差异:我国靠天养畜,超载过牧,草场退化、沙化,生态恶化 借鉴:加强人工草场建设,减轻天然草场的压力,改善牧区生态环境;改善牧区交通运输条件;完善农产品加工 体系,积极推进产业化进程,实行“公司+农户”的生产组织形式,发展商品农业 3. 商品谷物农业。 (1)含义:是一种面向市场的农业地域类型。 (2)特点:生产规模大,机械化程度高。 (3)种植的作物:小麦、玉米。 (4)分布:美国、加拿大、阿根廷、澳大利亚、俄罗斯、乌克兰。 (5)经营方式:一般是家庭经营。 (6)美国商品谷物农业: 地位:世界上最大商品谷物农业生产国。 分布:中部大平原。 优越区位条件:a. 优越的自然条件(气候温和、夏季多雨;地形平坦;土壤肥沃;水源充足) 。b. 便利的交 通运输。c. 地广人稀。d. 高度发达的工业。e. 先进的科技。 与中国的比较: 相似:自然条件、地广人稀 差异:美国生产规模大,机械化程度高;科技水平高 我国劳动生产率低、单产低;成本高。但可耕荒地多 借鉴:扩大规模和机械化降低成本;加强科技;加强农业一体化,延长生产链,提高效益 4. 混合农业: (1)谷物和牲畜混合农业: 分布:欧洲、北美、南非、澳大利亚、新西兰。 生产对象:a. 种植作物。小麦、玉米、牧草、饲料作物。b. 饲养牲畜。牛、猪、羊。 特点:将饲养牲畜与谷物生产有机结合起来。 (2)新颖的混合农业: 分布:我国珠江三角洲。 特点:将甘蔗、果树、桑蚕生产与养鱼有机结合起来。 (3)澳大利亚混合农业。 地位。世界上出口羊毛最多的国家也是重要小麦出口国。 分布:小麦、羊毛主要产于东南部和西南部草原地区。 墨累达令盆地是最主要的小麦牧羊带。 墨累达令盆地混合农业特点:a. 家庭农场为主。b. 规模大 c. 机械化、程度高 d. 农产品多供出口。出口 对象:英国。 墨累达令盆地混合农业的优点:a. 农场成为良性农业生态系统 b. 农民 可有效地利用时间安排农业活动。c. 有很大的灵活性和市场适应性。 墨累达令盆地混合农业的区位:自然条件(地形较平坦,灌溉条件较好) ;社会经济条件(地广人稀,距 海近、靠近公路,市场稳固,机械化程度高,政府支持) 墨累达令盆地混合农业发展的不利因素:地处大分水岭雨影区、降水少。 解决途径:修建水利工程,跨地区调水。 与中国的比较: 差异:我国南方丘陵生产结构单一,没有发挥资源多样性的优势 借鉴:生态农业体系南方山区应建设良性的林地农田生态系统,防止水土流失 多样性经营南方山区应充分利用土地资源优势 ,发展林草田塘多种经营 市场灵活性根据国际国内市场的变化,有侧重的发展山区特色农业 三 疑难突破 1. 农业的区位选择: 4 本课系统地分析了自然、社会、经济等因素及其发展变化对农业区位的影响,从而使学生了解农业的区位选择必 须综合考虑多种因素,做到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充分合理地利用农业土地,农业主要的区位因素。 (1)自然条件。 气候:它是影响农业生产的首要条件,决定适宜发展的农业部门气候对农业区位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太阳 辐射能、适当的温度和水分是自然界生物生长的三大要素。世界农业发达的地区主要分布在热量条件和降水条件配合 较好的热带和温带地区。 地形: 地形对农业区位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其一是坡度因素,一般情况下,坡度大于 18就不易于 发展种植业。地形的坡度、平坦程度、地块大小等直接影响农业生产的操作和技术改造,影响农业机械化、水利化的 实现。其二是山地自然条件的垂直分异。地势高低、山脉走向及坡向的差异,也直接或间接影响农业生产。 土壤:土壤是作物生长的物质基础,直接供给作物养分。不同的土壤条件,决定了农作物的种类及其产量。 世界各大洲的温带草原和肥沃的冲积平原,多半是农业发达的地区。 水源:水源因素是对天然降水的补充,对一般地区而言,它仅是作物稳产、高产的重要条件。但对于旱地区 的绿洲农业、灌溉农业来说,却是作物生长和分布的决定性因素。在年降水量少于 250 毫米的干旱地区,除有灌溉水 源外,一般不能发展种植业。 (2)社会经济条件 它是影响农业生产的促进条件,主要决定农业生产的方式、效率和水平。 交通运输主要影响商品农业的区位,因为商品农业的产品需要及时运往销售市场。对于自给农业,交通运输的影 响较小。 国家的政策和措施:政府政策对农业区位的影响是普遍存在的。它对农业生产的发展和布局起着决定作用。 市场需要量:国内外市场需要量是国家制定政策和措施的重要依据。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农业生产的类型、 产量、规模和发展速度,归根结底取决于市场需要量。 交通:方便快捷的交通是农业尤其是易烂的农产品更需要的。 城市和工业的发展与分布:城市和工业的发展会增加市场对农产品的需求量和刺激农产品种及结构的改变, 特别是以农产品为原料的轻纺工业的发展,对农业生产分布的影响更为明显。在城市郊区及工矿区周围,往往形成以 生产蔬菜、乳肉禽蛋为重点的副食品生产基地。但在交通运输业高度发达和冷藏设备较好的国家和地区,这种因素对 农业生产的影响已经减弱。 农业生产 影响农业生产的主要自然条件或社会经济条件 河西走廊的棉粮祁 连山冰雪融水 充足的光热条件;农业历史悠久 黑龙江省的大豆 东北平原土层深厚肥沃;气候适宜 珠江三角洲的鱼塘 水热条件好,水网稠密,洼地众多;居民有食鱼习惯 上海郊区的乳牛场 城市居民的消费需求;鲜奶不宜长途运输 古巴的甘蔗 水热条件配合好,土壤肥沃:国家政策的影响 技:是影响农业区位的重要因素,但是科技因素是通过影响其他因素而影响农业区位的。无论是对自然因素 的利用和改造,还是社会经济因素的发展变化,都离不开科技因素。现代化农业就是科学化的农业。 3. 自然因素的利用和改造:自然因素对农业区位有很大的影响,但是,这些影响并非都是决定性的;人类可通过多 种途径,对自然因素进行改造,减小不利因素的影响,以达到充分利用自然的目的,但是,人类对自然因素的改造也 是有一定限度的。如宁夏平原气候干旱,需加强灌溉改造水分条件;三江平原沼泽地过湿,需通过排水改造水分条件; 东南丘陵地形坡度大,需修筑梯田改造地形条件;沿海滩涂土壤含盐度高,需通过工程措施和生物措施排盐以改造土 壤条件。 4. 市场和交通运输的变化:市场是最富变化的因素,市场的大小、区位,产品的价格,竞争对手,以及政府鼓励或 抑制政策等,都从不同侧面影响着市场的需求量,进而影响农业的区位,如科学的市场预测对农业区位选择的重要性。 交通运输条件的改善大大缩短了产品运输的时间,加上保鲜、冷藏技术的发展,使市场和农产品生产地在地域上出现 分离,并逐渐形成跨地区以至世界性的农业区域专业化。 5. 影响农业发展的条件:气候、水源、地形、土壤、市场、交通、政策等 区位因素 农业发展 5 气候 光热水条件与农作物的分布、复种制度和产量关系最为密切。 水源 年降水量少于 250 毫米的干旱地区,灌溉水源是决定性因素。 地形 不同的地形区(坡向、坡度、高度),适宜发展不同类型的农业。 土壤 作物生长的物质基础;不同的土壤种类,适宜生长不同的作物。 市场需求 市场的需求量最终决定了农业生产的类型和规模 交通运输 主要影响商品农业的区位,园艺、乳畜业等要求有方便快捷的交通运输条件 国家政策 世界各国的农业都受到国家政策以及政府干预手段的影响。 科学技术 影响农业区位的重要因素,但它是通过影响其它因素而影响农业区位。 工业、城 市的发展 在城市郊区及工矿区周围,往往形成以生产蔬菜、肉、乳、禽、蛋 为重点的农业生产基地。以城市为中心,地价(租)呈递减分布。 6. 主要农业地域类型的特点: 农业地域类型 地域分布 生产特点或改良措施 水稻种植业 集中分布在东亚、东南亚和南 亚的季风区,以及东南亚的热 带雨林区(零星种植:美国、 拉美、南欧、非洲) 劳动密集型,小农经营;单位 面积产量高,但商品率低;机 械化水平低;水利工程量大; 科技水平低。 大牧场放牧业 美国、阿根廷、澳大利亚、新 西兰、南非等地;具有气候温 和,草类茂盛;地广人稀;距 海港近的优势 采取的措施(以阿根廷为例): 培育良种牛;改善交通运输条 件;开辟水源;种植饲料。 生产规模大、机械化程度高是 商品谷物农业的基本特征。以 生产小麦、玉米等谷物为主。 注意美国的农业带。 商品谷物农业 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阿 根廷、俄罗斯、乌克兰等地; 具有优越的自然条件;便利的 交通运输;地广人稀;高度发 达的工业和先进的科技等优势 混合农业 主要分布在欧洲、北美、南非、 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地;将饲 养牲畜和谷物生产有机结合起 来。 混合农业的优点:农场成为一 个良性的生态系统;农民可有 效地利用时间安排农业活动; 农业生产具有很大的灵活性和 对市场的适应性。 7. 澳大利亚混合农业农事安排:冬小麦播种 35 月,收割 1012 月,剪羊毛:89 月。 8. 其他几种农业地域类型:乳畜业面向市场,饲养奶牛以获得牛奶及乳制品的密集农业,一般分布于大城市周 围。世界主要分布区:北美五大湖周围、西欧、中欧、澳大利亚、新西兰等;热带种植园农业种植单一热带经济 作物的大规模密集型农场,分布于拉美、东南亚、南亚及撒哈拉以南非洲,企业化经营,雇工生产。重要热带农产品 的主产国。地中海型农业:分布于地中海式气候区,园艺业发达,作物以葡萄、无花果、橄榄、柑橘、蔬菜、花卉及 小麦为主,兼营畜牧。 9. 中国农业发展方针:“确保粮食供求平衡”、“积极发展多种经营”、“发展高产、优质、高效农业” 三、变式训练 读右图完成 1-2 题。 1酒泉的农业区位优势有 ( 地处肥沃的冲积平原 气候温和湿润 有丰富的冰雪融水补给 地处河流干支流汇合处 6 A B C D 2该地区 农业地域类型是 A水 稻种植业 B大牧场放牧业 C灌 溉农业 D种植园农业 下图表 示某地区农业生产投入的变化过程,读 图完成 3-4 题 3影响该 地区农业生产地域类型变化的主要因素 是( ) A市场 的需求变化 B科学 技术的发展 C交通运输的变化 D国家政策的变化 4该地区的人类活动,对图中农业生产必要投入改造较 为明显的是 A化肥、农药 B饲料加工、城市 C机械、科技 D灌溉水源、大棚 类型 1:分析某区主要农业地域类型形成条件及其特点 例 3 材料分析题 材料一 澳大利亚降水、气温、人口 和小麦牧羊带的分布 图 材料二 早在 18 世纪,英国向澳大 利亚流放犯人,开发牧 场,引进良种美利奴羊。19 世纪上半 叶澳大利亚实行了“牧 者有其地”的鼓励政策。在澳大利亚 东南地区,农民曾与牧 民争夺土地。19 世纪中叶,人们发现 金矿,牧民纷纷去淘金, 牧地转为耕地 材料三 甲流域(澳大利亚小麦一牧 羊带的分布图中)位于 澳大利亚东南部。在 20 世纪 2070 年代,由于不合理的 开发利用,流域的生态 环境遭到破坏。 (1)澳大利亚的小麦一牧羊带其 生产结构和经营方式有 何特点? (2)结合澳大利亚自然和人文特点,列举澳大利亚其他农业生产地域类型(至少列举三种)。 (3)在澳大利亚小麦一牧羊带的形成过程中,哪些区位因素起着重要作用? 类型 2:分析比较不同区域农业发展的区位因素 例 4 指出图 9 中甲阴影区与图 10 中乙阴影区农业结构的不同,并分析其形成的主要自然原因。 7 三、变式训练 5甲图为“世界部分地区主要农业生产地域类型图” ,乙图为四幅不 同气候类型的“降水量和气温月份分配图” ,读图回答问题。 (1)图中字母 A 表示的农业生产地域类型是 。 (2)图中,与农业生产地域类型 B 相应的气候类型数码代号是 ;与农业生产地域类型 C 相应的气候类型数码代号是 。 (3)比较 B、D 两种农业生产地域类型的主要粮食作物:B 是 ;D 是 。 (4)分析 C、D 两种农业生产地域类型不同特点:C 是 ;D 是 。 6下图是华北地区某地 1976 年(甲)与 2006 年(乙)同一比例尺土地 资源利用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2006 年与 1976 年相比,该地农业结构发生了怎样的变化?这种变化有什么好处? (2)从自然因素考虑,分析 A 地农结构变化的原因? (3)从乙图分析奶牛场分布的特点和原因? (4)C 地宜发展何种森林类型?该地植树造林有何环境效益? 【模拟试题】 1. 澳大利亚的小麦收割季节和剪羊毛时间分别是( ) A. 8、9 月份和 10、11、12 月份 B. 3、4、5 月份和 6、7 月份 C. 10、11、12 月份和 8、 9 月份 D. 6、7 月份和 3、4、5 月份 2. 关于乳畜业、种植园农业、大牧场放牧业、商品谷物农业的共性是( ) A. 区位优势条件为丰富的劳动力资源 B. 基础条件是大面积可供开发的土地 C. 生产规模大,但商品率低 D. 均属商品农业、密集农业 3. 读我国农业结构变化示意图,对这种变化的说法正确的是( ) 我国农业结构变化示意图 A. 农业结构仍不合理,林业和渔业比重太小 B. 种植业比重下降、畜牧业比重超过种植业才是合理的 C. 林业比重的下降说明我国农业生态环境良好 D. 由于我国粮食需求量大,所以畜牧业产值不能超过种植业 水稻 小麦荒山A B C 甲 居民 点 城镇 小麦奶牛 场 乙 牧 场果园林 地 8 读下表,判断 46 题。 国家或地区 耕地总面积(千公顷) 复种指数() 谷物单季产量(吨/公顷) 美国 176950 54 5.8 加拿大 45560 53 3.1 澳大利亚 51885 35 1.9 俄罗斯 1260008 40 1.2 日本 3765 57 6.0 泰国 51089 77 2.5 印度 297319 87 2.3 印尼 181157 110 3.9 中国 95467 164 4.5 世界 1379680 62 3.2 4. 关于表中复种指数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复种指数低于 60 的国家是因为其耕地所在纬度位置较高 B. 复种指数高于 80 的国家都有热带季风气候 C. 澳大利亚复种指数低与其农业经济结构有直接的关系 D. 复种指数高有利于土壤有机质含量的提高 5. 下列关于表中内容叙述正确的是( ) A. 美国是表中人均耕地面积最大的国家 B. 印度耕地面积大是因为其地形以平原为主 C. 印度是表中人均耕地面积最多的国家 D. 日本人均耕地面积比中国小 6. 日本和美国的谷物单季产量较高,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两国农业生产都以大农场经营为主 B. 两国谷物生产都以小麦种植为主 C. 两国都是世界重要的谷物出口国 D. 两国都重视生物、机械化技术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 19 世纪中叶以后,北美洲小麦向欧洲倾销,英国、丹麦两国的农业,因谷类作物生产成本相对较高,而纷纷改耕 作业为畜牧业。我国已加入 WTO,预计粮棉生产会受到较大冲击,而花卉、园艺业则具有较大的优势。回答 79 题: 7. 导致英国、丹麦两国谷类作物生产成本相对较高的最主要原因是( ) A. 光、热不足,产量较低 B. 劳动力不足,劳动成本较高 C. 国土狭小,土地价格高 D. 投资多,能耗大 8. 面对人世的挑战,为防止类似北美小麦向英、丹倾销的现象在我国出现,我们应该采取的对策是( ) A. 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实现粮棉区域化、专业化、规模化生产 B. 提高粮棉进口税,保护本国粮棉生产 C. 发展劳动密集型、资源密集型的农产品深加工工业,提高经济效益 D. 借鉴英、丹经验,着重发展畜牧业,应对国外粮棉倾销 9. 我国入世已一年多,原先预计在国际市场上有较强竞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