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来宾市忻城县经济的发展_第1页
广西来宾市忻城县经济的发展_第2页
广西来宾市忻城县经济的发展_第3页
广西来宾市忻城县经济的发展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广西来宾市忻城县经济的发展 (1)旧时忻城县经济发展状况 忻城地处桂中旱区,山多地少、气候干旱,境内没有铁路,也没有高速路,是少数民 族聚集地,居民大都是壮族,其中有瑶族,苗族、汉、仫佬、回、满等 15 个民族,壮族人 口占 90.7%。全县 40 万人口中有 90%生活在曾被联合国粮农组织官员称为 “不毛之地”的大石 山区,是典型的“大石山区县、重点旱区县、国定贫困县”,恶劣的自然条件令贫困如影随形。 曾被评为“国家一级贫困县” ,县经济发展缓慢,人民生活水平低,有些地区还用不上电, 由于地势的原因,有些地区还处于深山中,交通极为不便,居民一般靠种植玉米为生,以传 统生产方式进行生产, ,无其他经济来源,经济发展、居民收入和生活水平科学文化素质、 健康状况等多领域都面临严峻的考验,其中,大部分少数民族的经济社会发展落后于主体民 族,少数民族间发展也不平衡,存在着较大的差距。另一方面,由于忻城县地处于来宾市的 边界,一直没有受到市政府的重视,经济发展一直停滞不前。 (二)面对机遇大力发展经济 忻城县属高温多雨的亚热带季风气候,雨量充沛,严寒期短,少霜少雪,四季均可栽 培农作物。年平均气温20.7度,极端最高气温39度,极端最低-3度。光热充足。耕地面积2.92 万公顷,农田有效灌溉面积1.25万公顷,经济作物种植面积1.25万公顷,有林面积7.87万公顷, 森林覆盖率30.6%,具有发展林果、蔬菜生产的气候条件。忻城县具有丰富的矿产资源,矿 产资源主要有煤、锰、磷、硫磺、铝土页岩等,其中煤、锰储量较大,煤储量大约为3802万 吨,锰储量约184万吨。县境内大理石、花岗石藏量丰富,质腻纯黑的大理石是优质的建筑 工程装饰材料,淡白色的石灰石是制作石灰膏。另一方面,忻城具有丰富的旅游资源。忻城 县境内风光怡人,已被列入来宾市旅游开发项目。位于县城内东南面的翠 屏 山 ,形似卧 龙 , 山麓被誉为“壮乡故宫” 的莫土司衙署占地38.9万平方米,是亚洲保存最完整的土司衙署,是 元末明初土 司 制 度 文化的缩影,已被国家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乐滩水电站上游库区 红水河沿岸,风光旖旎,有“小三峡”之称,可与桂 林 漓 江 媲美。另外还有周 安 八寨起义古 战 场 、北更乡古朴栏杆具有壮民族特色的建筑群。 粉的上等原料。面对如此好的机遇,县政 府高度重视,抓住机遇,克服艰苦的生存与发展条件。忻城县委、县政府带领各级党员干部, 围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振兴大石山区经济,实现忻城崛起新跨越”主题,以实施科学发 展三年计划,突出优化环境优先、发展经济优先、改善民生优先的指导思想和工作思路,形 成“优化环境我服务,发展经济我贡献,改善民生我出力”的共识,大力实施“环境立县、工业 富县、农业稳县、城建旺县、旅游活县”五大战略,努力推动经济社会走上快速发展、科学发 展良性轨道,立足当地实际,忻城在实践中摸索出了一套适合自身科学发展的有效经验。 全县党员干部立足于“大石山区县、重点旱区县、国定贫困县”这一特殊县情,坚持在“五 条特色道路”建设上下功夫,扎实推动经济社会科学发展,跨越发展。一是在特色工业化建 设道路上下功夫。在“不毛之地”孕育出了蓬勃生机! (3)现阶段的经济发展状况 从2005年开始,忻城县经济有了很大的增长,主要经济指标连续4年保持两位数高位增 长,连续4年获得全区“平安县”荣誉称号; 2008年,忻城全县经济实现了“五个首次突破”: 实现 GDP31.56亿元,同比增长15.1%,首次突破30亿元大关;工业总产值20亿元,同比增长 22.9,首次突破20亿元大关;财政收入2.34亿元,同比增长25.9%,首次突破2亿元大关;城 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34万元,同比增长19.8%,首次突破万元大关;农民人均纯收入3378 元,同比增长17.6%,首次突破 3000元大关,成为该县历史上发展最快、质量最好、变化最 大的一年。 项目建设有新突破。全年固定资产投资任务20亿元,至9 月20完成11.82亿元,完成任务59.1%,同比增长147.2%,创历史新高。其中2008年中央新增投 资完成1751.29万元,占任务1988万元88%;第二批中央投资项目7个2226.27万元,已开工3 个,完成投资202万元;第三批中央投资项目4个5139万元,中央资金2652.2万元已全部到位, 市县配套400万元。第四批中央投资项目11个总投资1488.5万元,已开工5个,完成投资329 万元。储备一批重点项目,如投资3243万元的城区防洪整治一期工程初步设计已通过自治区 评审,投资8200万元的土司人文景观和旅游开发项目已完成相关前期工作并已上报自治区发 改委。年内交通项目计划投资2.47亿元,已完成投资1.36亿元,其中:忻城至大化、柳江至龙 南、大塘至宜州、周安至宾阳新桥、忻城至欧洞等5条二级公路完成投资8800万元。 “三农”工作有新发展。水利完成投资2869万元。投入1366万元扶持建设甘蔗“双高” 示范片和“肥料下田”贷款贴息。石漠化治理完成投资517万元。投入115.5万元建立“五个 一百”水产畜牧养殖基金、为示范户贷款贴息。实行“一个县官一个乡、一个局长一个村、 一个干部一条路”机制,建设新农村示范点22个,新农村建设投入2700多万元。2009年8月 16日,全国首条食用菌集约化工厂生产线在忻城县红渡工业园区奠基。项目占地70亩,总投 资3600万元,投产后可提供约400个就业岗位。项目的动工,标志着忻城县的农业综合开发 工作走在了全区的前列。 工业生产有新增量。企改完成2.1亿元,增长420%。乐滩水电站发电量17.25亿千瓦时, 增长26.8%。工业园区建设完成投资750万元。金银花开发项目、生物制品厂动工建设。金融 机构向企业发放贷款8440万元。上半年,全县房地产开发完成投资4935万元。计划总投资 1.41亿元的幸福小区、廉租房等小区建设扎实推进。城市基础项目包括县供水系统扩建及管 网改造、城区房屋立面改造、县城区基础设施维护整改项目、红渡工业园区等项目年内计划 投资1.47亿元,已完成投资5000万元 大力发展旅游业。忻城县境内风光怡人,已被列入来宾市旅游开发项目。忻城盛产桑 蚕 、 金 银 花 、佛 手 瓜 、珍 珠 糯 玉 米 ,是来宾市的“桑蚕之乡”、 “佛手瓜之乡”、 “金银花之乡”,无 公害绿色食品珍珠糯玉米具有很大的开发价值。境内木材丰富,著名的树种“古蓬松”被国 家 林 业 局 命名为“古蓬松良种基因库”,为国家优良树种。乳 鸽 酒 、山羊、乳鸽、瘦肉型 猪、肉肥牛生产颇具胜名,是国家级农业综合开发县。 吸引了大批游客,特别是“莫土司 衙门” 。 从以上可以看出,在几年的时间里,忻城县取得了巨大的经济成就,人民的生活水平有 很大的提高,这里不再是过去的不毛之地,而是大石山区昂起的新龙头。 (4)现阶段存在的问题 由于身处大山之中,交通不太发达,一定程度上限制了经济的快速发展,另一发面, 尤其是随着城市化和工业化的推进,民族人口与民族经济的分布发展越来越复杂,单一民族 经济形态越来越少。因此,在一些传统经济和乡村经济为主的少数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