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濉溪县刘桥镇经济社会发展纪实(4)_第1页
安徽濉溪县刘桥镇经济社会发展纪实(4)_第2页
安徽濉溪县刘桥镇经济社会发展纪实(4)_第3页
安徽濉溪县刘桥镇经济社会发展纪实(4)_第4页
安徽濉溪县刘桥镇经济社会发展纪实(4)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潮平两岸阔 风正一帆悬 安徽濉溪县刘桥镇经济社会发展纪实 人民网濉溪 9 月 20 日电(记者杨坤 通讯员刘浩)跻身“全国 文明村镇”行列,荣膺“安徽省新农村建设和城乡一体化试点镇” 称号,塌陷搬迁安置新区建设模式更是得到了省市县相关领导的高 度评价近年来,位于皖豫交界处、濉溪县最西部的刘桥镇,发 展势头强劲,亮点可圈可点。 与濉溪县其他乡镇相比,前些年的刘桥,情况相对“复杂” 。这 种“复杂” ,更多地体现在辖有刘桥一矿、恒源煤电两座大型国有煤 矿上。此话一点儿不假:有矿,就意味着要挖煤、会塌陷,而这其 中就会涉及塌陷区居民的安置及失地农民的再就业等问题。更显 “复杂”的是,部分村干部思想保守,甚至还有不作为、违纪违法 现象时有发生。 去年,新一届刘桥镇领导班子齐齐亮相后,着力破解历史遗留 难题,全面消除不利于镇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顽疾,有效扭转了发展 滞后、管理混乱的局面。与此同时,坚持科学发展、民生为先,努 力提高人民群众“幸福指数” ,得到了广大群众的一致拥戴。 “两委”顺利换届 营造风清气正干事创业氛围 高嗓门,语速快,不抽烟,衣着朴素这是张敬民给记者留 下的第一印象。 历任濉溪县委政法委副书记、孙疃镇党委书记等职务的张敬民, 于 2011 年 3 月接过组织上的一纸调令,走马上任濉溪县刘桥镇党委 书记。随后,同时兼任该镇人大主席。 “人心不齐,事业就没法开展。 ”上任不久的张敬民,敏锐地意 识到刘桥镇村级干部队伍问题重重:村级班子整体素质不高,个别 村存在干部不作为现象,村干部队伍后继乏人,两委班子关系不协 调。更为严重的是,部分村干部利用塌陷区征迁大肆敛财,已严重 违纪违法,影响恶劣。 “这些现象都是多年来的遗留问题,而且很多村干部后台 很硬,要想改变,难度太大。 ”采访中,一位老党员对人民网安徽频 道记者说道。 幸好,政法系统出身的张敬民敢于碰硬, “只要是在其位不谋其 政、损害群众利益的,我们要坚决把他们驱逐出村干部队伍。 ”去年, 刘桥镇党委换届前夕,镇委多次召开党委会分析研究村级班子现状, 结合党员评议、群众走访、实绩考察等方式,对村两委班子进行摸 底考察,抽调人员赴班子不团结、不健全的村,扫清换届障碍。同 时,注重倾听群众呼声,充分尊重民意,全程监控换届工作,确保 换届质量。 通过换届,选举产生了新一届村两委班子成员 108 人,有近二 分之一是新面孔,在该镇 17 个村中,书记换了 6 个,村主任换了 7 个,使得一大批对党忠诚、热爱基层工作、责任感和事业心强、处 事公正、办事公道、年富力强、一心一意为群众谋利益的优秀人才 进入到村领导班子,大大提高了村级组织的战斗力和工作水平。 塌陷区居民安置 为美好乡村建设注入源源不断活力 9 月伊始,履新不久的淮北市委书记肖超英轻车简从,来到位 于濉溪县最西部的刘桥镇,考察该镇塌陷搬迁安置新区建设情况, 对这一新型搬迁模式给予了极高的评价。 刘桥镇为工矿型、近郊型城镇,境内坐落刘桥一矿、恒源煤电 两大国有煤矿和新源热电公司,由于近年来采煤速度过快,造成该 镇塌陷搬迁村庄长期以来处于“未搬先塌”的状态。为解决这一问 题,自 2011 年以来,该镇采用整个安置区统建的方式,搬迁群众不 需要个人筹资,便可分配到人均 30的住房。 张敬民告诉记者,安置工程分四期进行,一期工程占地面积 81.5 亩,规划居住户数 480 户,人口约 1536 人;二期工程占地面积 约 72 亩,规划居住户数 660 户,人口约 2112 人;三期工程占地面 积 270 亩,规划居住户数约 1400 户,人口约 5000 人;四期工程目 前正在规划设计中。 在刘桥镇塌陷搬迁安置区一期,一排排新式楼房已经基本建成, 这些楼房采用五层加阁楼及地下室的建设模式,同时配套建设有商 业区、仓库、公厕等设施,既照顾到了农民储藏农机器具、粮食的 需要,也方便了日常起居。据悉,到今年底,一期工程搬迁群众将 全部入住,二期工程将在 2013 年 3 月份实现入住,三期工程将在 2013 年 6 月实现入住,四期工程已于今年 7 月份开工建设。 刘桥镇结合新农村建设和美好乡村建设,采取新型搬迁模式, 由镇政府统一建设多层住宅小区,既加快了搬迁进度,提升了农民 生活品质,减轻农民建房的经济负担,又节约了大量土地。这一首 创的塌陷搬迁安置新区建设模式得到了住建部和安徽省、淮北市、 濉溪县相关领导的高度评价。 培育“小老板” 镇域经济迎来蓬勃发展“春天” 9 月 19 日下午,濉溪县“小老板”培育工程巡回演讲报告会在 刘桥镇政府会议室内举行。整个会场座无虚席,300 余人竖耳聆听 “小老板”的创业感言,收获颇多。 去年以来,刘桥镇为深入推进城乡一体化,加快全民创业进程, 通过实施小老板培育工程,用创业带动就业,促进全镇农民逐步走 上致富路。张敬民告诉记者,按照县委、县政府关于小老板培育工 程的实施要求,该镇结合实际,制定了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加强 领导责任制的落实。在工作推进中,充分利用各种宣传载体,抓住 外出农民工返乡等各种有利时机,大力宣传全民创业知识和扶持政 策,营造良好的创业氛围。 对于有创业意愿而又缺乏技能和信息的创业农民来说,如何提 高创业能力并获取创业信息是最需解决的问题。 刘桥镇健全小老板培育创业信息库,在下辖的 17 个行政村设立 了创业平台,并指定一名村干部为创业就业信息员。镇委、镇政府 有针对性地组织开展创业培训活动,先后在留古村、彭楼村开办养 殖、种植培训班,在镇农校开办经商、服务行业培训班。为增强农 民创业的针对性和实效性,该镇还开展了“访致富能人、问增收途 径”活动,一年来先后走访小康户、致富户、经济能人 18 户,收集 各类致富信息 36 条,为有创业意愿的农民提供了实实在 在的帮助。 “这两年俺搞养殖可没少费劲,要技术没技术,要资金没资金。 现在好了,镇里不仅派技术人员定期指导,还帮俺办了 5 万元的贴 息贷款,解决了俺的大难题呀。 ”看着自己渐成规模的蛋品加工厂, 刘桥镇关帝庙村村民张新高兴地对记者说。 截至目前,刘桥镇已涌现出黄庄养鸽场、嫦娥玉兔场、肉牛养 殖场等一批农民创办企业,小老板培育工程初见成效。随着小老板 培育工程的不断推进,刘桥镇今年围绕产业发展,确定了培训各类 创业人员 500 人、培育小老板 340 人、安置就业 3400 人、实现增加 值 1800 万元、推荐创业项目 180 个的目标。 发展成果惠及群众 让更多老人老有所依安享晚年 如何做好农村孤寡老人供养工作,使“五保”老人安度晚年? 濉溪县刘桥镇在实践中回答了这一当前农村最需要迫切解决的问题, 把孤寡老人供养工作做得有声有色。 刘桥镇敬老院住着 75 位“五保”老人,步入其中,记者看到的 是院内环境优美,集体食堂、娱乐室、洗衣室、保健室等设施齐全。 在走廊里,记者见到老人张如申、何德远正一起下棋,当问到他们 “生活在敬老院好不好”时,两位老人异口同声地说:“这里像家 一样,咋不好?”陈翠兰老太太已 80 多岁高龄,正接受医护人员测 量血压。记者问老人生活可习惯,老人满意地说:“在敬老院有吃 有穿,看病不花钱,我一个老婆子够知足了。 ” 为把敬老院建成一个温馨的大家庭,院长吕春峰跑遍了县内外 敬老院,学人之长并结合自身特点,将严格的刚性管理和宽松的弹 性自由相结合。他告诉记者,这些“五保”老人长期生活在农村洒 脱惯了,有的对进敬老院有顾虑,怕受不了制度约束。 说到这,陪同采访的刘桥镇社保所所长杨永向记者介绍:“有 位叫吕成俊的老人长期和侄儿生活在一起,视侄如子,身体渐渐不 行了,我动员他进敬老院,老人起先不同意连声说受不了那么多规 矩。 ”杨永解释说敬老院是高度自由的,只要履行请假手续,可以经 常回家。就这样,老人抱着试试看的态度入了院。果然,恋家的老 人每年两季都可以回家帮侄子干农活,老人也渐渐地习惯了这里的 生活。 张敬民告诉记者,为了让老人居住得更加舒适温馨,该镇还多 方面、多渠道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