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高校人力资源科技创新能力培养研究_第1页
湖北省高校人力资源科技创新能力培养研究_第2页
湖北省高校人力资源科技创新能力培养研究_第3页
湖北省高校人力资源科技创新能力培养研究_第4页
湖北省高校人力资源科技创新能力培养研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1 湖北省高校人力资源科技创新能力 培养研究 【摘 要】文章分析了湖北省高 校科技型人才培养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从科技创新平台的投入建设、科技创新 团队人才培养、在校大学生创新能力锻 造这三个方面提出了相应对策。 中国论文网 /5/view-5005373.htm 【关键词】湖北省高校;科技创 新;大学生 湖北省高校专业齐全,涉及 40 多门学科和专业领域,包括:物理学、 信息科学、农学、生物学、电子、通信 与自动控制技术、医药、人文社会科学 等。2011 年湖北省 39 个工业行业的工 业增加值超过 60 亿元的行业有 19 个。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2 但是从发展潜力来看,这些行业均未充 分发挥其应有实力。如果能够将高校人 才与科技型企业进行联合,培育成湖北 省区域经济发展的新的经济增长点,这 将会对湖北省经济的发展起重要作用。 一、湖北省高校科技型人才培养 现状 1、高校科技创新人力。在教学 与科研人员方面,湖北省全国排名第 4,仅次于北京市、广东省和江苏省, 其中科学家与工程师中高级职称人数全 国排名第 3。可见湖北省的教学与科研 人员在数量和质量上都处于全国上等水 平,与经济发展水平相近的省相比更是 处于领先水平,这与湖北省的科教大省 的优势是分不开的。在科技活动人员方 面,湖北省全国排名第 10。虽然处于全 国中上水平,但是与北京市、江苏省等 排名靠前的省市相比在数量上相差近一 半,与安徽省、湖南省等经济发展水平 相近的省相比也无明显优势。其中科学 家和工程师中高级职称人员数量全国排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3 名第 7,说明湖北省的科技创新人力投 入数量与质量不高与湖北科技大省不相 适应,湖北省人才资源优势在科技创新 中的作用较小。 2、高校科技创新经费。湖北省 高校在科技经费获得上全国排名第 6, 经费总额与排名第 1 位的北京市相比, 仅占北京市的 30.33%。其中,政府拨 款全国排名第 8,与排名第 1 的北京市 相比,经费数仅为北京市的 26.86%; 企事业单位委托经费全国排名第 5,为 排名第 1 的北京市的 38.62%;其他经 费(包括各种收入中转入的科技经费) 全国排名第 7,占排名第 1 的北京市的 25.23%。总体来看,湖北省高校科技创 新经费获得总量处于全国上游水平,其 中企事业单位委托经费现状相对良好, 政府拨款和其他经费的投入力度不强, 反映了湖北省承担国家重大项目不多。 3、科技课题。湖北省的科技课 题总数全国排名第 6,当年课题投入人 数全国排名第 9,当年拨入经费全国排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4 名第 6。这一数据表明湖北省课题的开 展与其人员及经费的投入还是相适应的, 在全国处于上游水平。但是仍然存在与 前几名的省市相比数量上差距较大的问 题。 二、湖北省高校科技型人才培养 存在的问题 1、科技人力资源丰富,高端人 才集聚不够。高校科技活动人员是高校 科技创新的基础力量,其中科学家和工 程师所占比例是衡量高校科技人员质量 的主要标准之一。2011 年,湖北省高校 科技活动人员有 13488 名,其中科学家 与工程师 12189 名(其中高级职称人数 仅为总人数的 1/4) 。湖北省高校科技人 力资源在数量上有一定的优势,但一方 面缺乏高层次的拔尖人才和优秀学科带 头人。另一方面,对高端人才培养、引 进、共享不够。对于东湖高新技术开发 区等科技园区以及国内外高层次人才引 进、共享及整合聚集不够。特别是在地 方高校中,人才和条件不足,缺少科学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5 大师和战略科学家加上缺乏必要的资金 和设施,导致高水平的重大科技前沿研 究难以开展。 2、产学研合作不够,科技成果 转化率低。科研成果转化是大学研究实 现社会回报率的主要途径。据 2011 计 资料表明,湖北省的科技成果转化率不 足 30%,这与其科教大省的地位极不相 符。湖北省科技成果转化率低主要是因 为:(1)湖北省尚未建立以企业为主 体、面向市场、产学研结合的技术创新 体系。企业作为技术自主创新主体未到 位,未成为科技创新投入主体、科技成 果转化基地,自主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 不强,企业吸收科技成果的动力和能力 不足,与高校、科研院所产学研结合不 紧密。 (2)高校科技成果价值取向与企 业、区域需求及工程应用错位。高校重 “技术价值”忽视“市场价值”,缺乏准确 的定位,产业成熟度高的科技成果较少。 产学研合作及全程双向参与不足,资源 集成变小。 (3)各高校的科技成果产业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6 化发展不均。政府倾向于向部属院校如 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等进行资助, 加上它们本身所拥有的规模、资金、人 才、技术等优势,其科技企业收入也有 着绝对的优势,据统计,湖北省现有 86 所高校中,7 所部属高校企业的科技收 入占到了全省高校科技企业收入的 90% 以上。 (4)湖北省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和 推广机制不健全。不仅高校管理体制和 激励机制有欠缺,在激发高校教研人员 面向企业进行技术开发和技术转化上还 缺乏有效的制度安排。 (5)高校科技产 业整体规模偏小,实力不强。目前的校 办科技企业数量较少,且主要集中在重 点大学,大部分高校的科技产业,尤其 是地方高校科技产业的整体实力相当薄 弱。而与高校合作的企业效益一般,高 新技术密集度、高附加值、高效益的特 点尚不显著,竞争力不强。 三、湖北省高校科技型人才培养 对策 1、科技创新平台和投入是基础。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7 科技创新平台是高校开展高水平研究、 集聚和培养高层次科技人才的关键条件, 是高校学科建设的重要支撑,是提升高 校科技创新能力的基础,在科技创新、 人才培养、学科建设以及服务社会等方 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对优化科技创新 资源配置,促进科技创新资源共享,构 建区域创新体系,建设国家创新体系都 有着重要意义。科技创新平台的主体由 高校、企业、科研院所、政府以及金融 机构和中介组织组成。其中:(1)高 校是科技创新平台的中心主体。高校拥 有齐全的学科、集中的人才、畅通的科 技信息,并且建有各级重点实验室、工 程研究中心和科技园等科研基地和网络 服务系统,这些形成了优秀的科技创新 团队,促进了科技集成创新和多学科交 叉突破创新。 (2)企业和科研院所是科 技创新平台的“ 结构性主体 ”。企业是国 家创新体系的技术创新主体。企业通过 支持高校和科研院所的基础性研究,利 用其经营人才、技术人才和生产设备的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8 优势,促进高校和科研院所科技成果产 业化。 2、集聚科技创新团队人才是关 键。科技创新团队按照大小不同可以分 为两类,一类是是以专家教授为核心, 以中青年科研人员和研究生为主体,以 某一学术分支研究为主线,以科研项目 为纽带的科技创新小团队,这种团队多 见于高校和科研院所内部;一类是在某 些主要研究领域,以学科或学术带头人 为领军人物,由若干专家教授牵头,以 中青年学术骨干和青年教师为主体的科 技创新大团队,这种团队常见于国家级、 省部级行业之间,高校和科研院所之间。 但是,科技创新团队都具有明确的研究 方向和研究目标;团队成员之间科技创 新能力优势互补,并且相互尊重、倡导 学术民主;拥有良好战略眼光和协调能 力的领导者;并能够不断地产出重大科 技创新成果。 3、以平台、活动、实践性师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