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外产业新城发展经验及案例_第1页
国内外产业新城发展经验及案例_第2页
国内外产业新城发展经验及案例_第3页
国内外产业新城发展经验及案例_第4页
国内外产业新城发展经验及案例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国内外产业新城发展 经验及案例 二零一一年三月 目 录 一、新城开发背景 1 二、新城的定义 3 三、新城的发展阶段 4 四、新城的分类 4 五、产业新城典型案例之一:筑波科学城 .6 (一)概况 6 (二)背景 7 (三)建设目标 8 (四)规划 8 (五)发展阶段及特征 10 (六)城市发展 13 (七)筑波科学城成功的要素 .16 (八)筑波科学城存在的问题 .19 六、产业新城案例之二:美国尔湾市 .22 (一)概况 22 (二)发展背景 22 (三)城市规划 23 (四)尔湾吸引了大量的企业和居住人口 .25 (五)有竞争力的工资水平和足够多的就业机会 .32 (六)尔湾成功的要素 33 (七)筑波和尔湾发展要点对比分析 .37 七、产业新城案例之三:上海浦东新区 .38 (一)发展概况 38 (二)发展历程 38 (三)成功经验 40 八、产业新城案例之四:天津滨海新区 .45 (一)发展概况 45 (二)成功经验 46 1 一、新城开发背景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西方发达国家普遍进入了经济发展的“黄金时期” , 以伦敦、巴黎为代表的大城市经济和人口急剧增长,市区人口和产业的聚集不 断加强,导致市区用地不断向四周蔓延,形成了单中心高度聚集的城市形态, 中心城区人口密度很高。如 20 世纪 50 年代巴黎市区平均人口密度为 26000 人/ 平方公里。 单中心高度聚集的城市结构给城市生态环境、城市效率以及城市管理等方 面带来了诸多城市问题。如城市环境恶化、城市热岛等生态问题凸显;城市住 房短缺,房屋价格飞涨,两极分化矛盾日益突出,交通拥挤、出行不便等。在 空间上,人口大量增加造成城市住宅的严重不足,使得许多设施不完善的住宅 开始在郊区蔓延。城市郊区用地急速向城市建设用地转变,无序开发带来了开 发效率偏低等一系列的问题。 为了维持城市经济增长的持续性和社会的稳定性,针对上述问题,各国政 府集合大量的专家学者开展了许多研究,并逐步形成了“从城市区域的角度出 发,通过开发城市远郊地区的新城分散大城市压力”的城市规划思想。政府开 始尝试通过建立新城,为城市人口和产业发展提供必要的空间以及相应的设施, 以维持其增长的持续性。自此,新城建设也就成为了城市空间从单中心都市区 向多中心都市圈以及大都市连绵带扩展的核心手段,新城建设的旋风开始席卷 世界各大都市。 二、新城的定义 新城是位于大城市郊区,交通便利、设施齐全、环境优美,能分担大城市 的居住、产业、行政等功能,是具有相对独立性的城市社区。 三、新城的发展阶段 纵观新城建设的发展,其理论与实践经历了三个阶段: 首先是“卧城阶段” ,主要是在城市近郊建设的、以居住为主导职能的居住 型新城,与中心城具有紧密的依附关系。 其次是“半独立卫星城阶段” ,是在原有居住型新城的基础上,进行了大量 工商业服务设施(超级市场或购物中心)的配套建设,致使新城功能开始向综 合化方向转变,逐渐成为中产阶级工作、生活和居住的重要场所,但与中心城 区仍具有紧密的联系和依赖。 第三是“边缘新城阶段” ,随着交通通讯和网络技术超速发展,高级住宅和 办公楼郊区化进程加快,原来半独立性的郊区卫星城镇产业高度化、城市功能 多元化趋势明显增强,逐步演变成具有相对独立性的“边缘城市” ,成为城市扩 散进程中新的集聚中心和边缘经济增长极。 成功的新城应该提供满足于社区(community)日常的居住、文化、教育、 商业、和公众或私人服务的需求,并尽可能减少与外界交换的行为,形成相对 独立的城市社区。新城不应仅提供给人们居住的场所,还应提供就业的机会, 新城不只是一个“卧城” 。 四、新城的分类 根据新城形成的核心驱动力和新城城市功能的不同,新城发展模式可以大 致分为产业新城、田园新城、副中心新城、TOD 新城、行政新城、边缘新城等 六大类: 第一类:田园新城,主要是指英国以霍华德“田园城市”思想为开端的, 以国家立法为基准,政府主导下的由新城开发公司进行规划建设的新城。政府 部门的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城址的选定、提供资金以及处理与开发公司的关系 等方面。如英国伦敦近郊的 Stevenage 新城。 第二类:边缘新城,是指伴随城市郊区化发展的加速,中心城功能逐步外 迁而在大都市边缘逐步形成的功能比较完善,且相对独立于大都市的新城镇图 1 行天下,这类新城是大都市郊区化发展的必然结果。如美国纽约的 Radburn 新 城和马里兰州的 Columbia 新城。 第三类:TOD 新城,是指以捷运系统导向发展理念为指导的新城建设,其 主要通过捷运系统与城市中心区快速连接来缩短交通时间,吸引中心城市的部 分功能转移,达到分散城市中心区居住功能的目的。如日本大阪的千里新城, 日本,东京都的多摩新镇;中国香港的沙田新市镇等。 第四类:产业新城,是指以一种或多种产业为主导工业园或产业园的形式 上建立起来的相对独立的新城镇,一般和大都市距离稍远。如英国利物浦 Port Sunlight 新城;加拿大的 GrandeCache 新城,以及日本的筑波科学城等。 第五类:副中心新城,是通过分担核心区部分城市功能来实现城市多中心 结构的目标。副中心通常与城市中心区保持快捷便利的交通联系,从空间分布 来看,一般与城市中心区保持合理的距离。 第六类:行政中心新城,是指随着一国首都以及相关政府机关的迁移,而 建立起来的作为国家新政治中心的城市,这类新城一般与大都市保持相对较远 的距离,选择环境优美的地方从”零” 建起。如巴西的首都巴伐利亚;澳大利亚 的首都堪培拉等。 五、产业新城典型案例之一:筑波科学城 (一)概况 筑波科学城位于日本东京东北约 60 公里和成田国际机场西北约 40 公里处, 由茨城县筑波町、大穗町、丰里、丰里町、谷田部町、樱村和茎崎町 6 村町组 成,总面积 28400 公顷,包括研究学园区和周边开发区两大部分。现有人口约 20 万,其中国家技术研究人员 13000 余人,博士数千人,是日本最大的科学研 究中心。 筑波是日本政府第一个尝试建立的科学城,完全由中央政府资助,以基础 科研为主,属国家级研究中心。有国家级研究与教育院所 48 个,分别隶属于 多个政府部门和机构。 自 20 世纪 80 年代末以来,日本全国 30% 的国家研究机构及 40% 的研究 人员都集聚在筑波,国家研究机构全部预算的 50左右投资在这里。 (二)背景 1 “贸易立国”转向”技术立国” 日本国土狭小,人口众多,资源贫乏,长期以来,主要依赖引进吸收欧美 各国技术施行” 快速模仿者战略” ,在 1950-1978 年间以 90 亿美元代价同美国 签订了范围广泛的各种技术合同,获取 了美国许多近代技术研究成果的精华, 奇迹般地实现经济成倍增长,为日本工 业赶超世界水平争取了时间,节省了资 金,也为日本摸索出一条发展自己技术 的道路。 然而,这种引进技术战略也产生了 一些不良后果,且引发出一系列问题。首先,大量购买科技专利成果,在一定 程度上放松了本国的科研,忽视了基础研究,导致受外国工艺控制不断购买专 1 利,不仅费用日益昂贵,甚至出现让出部分股份或联营等不利于经济发展的态 势;其次,随着技术竞争的加剧和各国加强知识产权的保护,日本已深知不可 能像以前那样大规模引进技术,这势必严重阻碍工业进一步发展;第三,国内 产业结构由钢铁、汽车、机械、化工等传统企业向以电子信息产业为主新兴产 业转变时,缺乏必要的科学技术支撑和储备。 据此,60 年代后期,日本开始从”贸易立国”转向”技术立国”,从强调应用 研究,逐步转向注重基础研究的方向,从技术模仿转向技术创新,筑波科学城 计划是其中一项重要的措施。为了适应”技术立国”的需要,日本政府将所属 9 年部(厅)的 40 多个研究机构迁到筑波科学城,形成以国家试验研究机构和 筑波大学为核心的综合性学术研究和高水平的教育中心,促进大型科学项目的 研究。 2东京环境恶化,人口拥挤 1960 年代中期至 1970 年代中期,日本经济持续高速增长,城市化水平迅 速提高,至 1975 年城市人口已经达到总人口的 75.9,人口大量涌向城市, 尤其是三大城市都市圈(东京都市圈、大阪都市圈和。以东京都市圈为例,从 1960 年以来, 15 年间共增加人口达 431.6 万人。人口的大量增加造成了城市 中住宅的严重不足,许多设施不完善的住宅区开始在郊区蔓延。城市郊区土地 急速向城市建设用地转变,无序开发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为了解决巨大的住 宅缺口并克服以往小规模土地开发效率偏低的问题,日本政府决定有计划地在 城市外围进行大规模的土地开发,以阻止城市的无序蔓延,同时可以提供量大 价低的住宅用地,为此,政府专门制定了”新住宅市街地开发法”。自此,新城 开发进入实质阶段,筑波科学城就是其中的一个。 (三)建设目标 日本建立筑波科学城的目的主要有两个: 1创造适宜研究和教育的环境 为了迎接科学技术革命和教育改革时代的需要,为实现高水平的研究和教 育建立一个基地。这个基地的核心就是从东京及其周围地区迁来的国家级、实 验性的研究机构和教育机构,建立筑波大学,创造一个适宜实验性的研究和教 育机构发展的环境。 2缓解东京人口压力 为了应付和减轻东京过度拥挤的环境,把那些没有必要留在东京的国家级 实验室、研究与教育机构迁入筑波科学城,就是以一个有序的方式减轻首都密 集地区的人口过度集中的压力,同时适当提高闲置土地的使用率,为首都地区 经济均衡发展做出贡献。 (四)规划 1规划理念 一是科学城的建设应该尽可能的使各种活动达到有机的联系,与此同时, 通过保护自然环境和历史遗产使科学城的建设能让居民保持健康文明的生活; 二是科学城的两个区域将在尽可能保留他们各自特色的基础上,使整个科 学城达到综合和统一的风格。在研究教育区研究机构和教育机构的布置上,将 根据研究教育不同领域的特征进行功能、区域的划分和安排,要考虑它们之间 的相互联系和功能互补;对于那些与国家级实验性的研究机构具有同等水平, 与政府研究活动具有紧密和不可分离的关系,并且以研究功能为立足点的私人 研究机构,应该积极的引进。同样,对于私立大学也应该努力引进。大学城的 公共设施应该提前建设,以便使科学城的设施有效运作并发挥其功能。周边区 域应该与研究教育区发展相协调。 2区域规划 筑波科学城区域包括两个部分:研究学院地区和周边开发地区。研究学园 地区有 27 平方公里,位于筑波科学城的中心,其中包括国家研究与教育机构 区、都市商务区、住宅区、公园等各功能区。周边开发地区有约 257 平方公里, 将系统被都市化,自然和田野环境将被保护,私人研究机构将计划落户在那里, 都市化设计将沿着 Joban 铁路新干线逐步得到推进和实施。 (1)用地规划和功能布局 总规划 城市中心区 教育、研究机构区 1 公园与绿地 已规划住宅区 私人住宅区 郊区私人住宅区 工业服务区 1965、1966 和 1967 年对筑波的用地分别进行了三次规划。上图是 1969 年筑波第四次用地规划图。现在的城市规划以此为基础,但依据现实情况作过 进一步修改。 研究学院园区用地规划 研究学院园区根据用途分为三个区域: (a)城市中心区 城市中心区面积大约在 80 公顷左右,同东京的副中心 Shinjuku 差不多大。 中心区位于研究学院园区的中部,计划建设能为 200,000 城市居民提供服务 的设施。已经建成包括 Tsukuba 中心大厦,CREO 购物中心,Tsukuba 汽车终 点站和 Gakuen West 泊车大厦在内的很多建筑。再加上正在计划或建设中其他 用于文化活动,公共管理,商业和研究交流目的的设施,这个区域正在逐步的 发展成为真正的城市中心。 (b) 居住区 列入住宅项目计划的地区占整个居住区(总计 670 公顷)面积的 25,被 划分城 3 个群落,分别是 Hanamuro (Takezono,Azuma),Sasagi (Namiki) 和 Teshirogi (Matsushiro) 。政府为研究机构和大学的雇员建设的住宅(7,701 个 单元)和公共住宅(2,829 个单元)都位于这个区域。剩下的用于建设私人住 宅和商店的 75%土地也正在被开发建设,这部分建设是保证将来城市人口增长 的关键所在。 (c) 研究和教育设施区域 这个区域面积大约有 1,465 公顷,面积占整个研究学院园区的 54。为 了便于研究机构之间的相互协作,提高研究效率,46 家研究和教育机构按照专 业领域进行规划安排,这些领域包括文学艺术和教育,科学和工程,建筑工程, 生物和一般设施。 都市边缘区的用地规划 在城市边缘地区,混乱的城市化建设得到控制,尽可能保存良好的自然环 境。进一步,同用于农业的土地使用规划相协调,这个区域会采用适当的方式 进行城市化建设,可能会有一些私人研究机构进入。同时,会努力将都市边缘 区的主要居住区改变成社区中心,在那里提供社区服务设施。当研究和发展工 业园区的建设进入到稳定阶段,另外 1500 公顷的土地会同 Tsukuba 快线的建 设一起开始开发。 (2)人口规划 筑波科学城的原计划人口为 22 万人,其中研究与教育区 10 万人,周边都 市区 12 万人。1998 年修订计划,拟定未来 2030 年将达到人口为 35 万,其中 研究学院地区 10 万人,周边开发区 25 万人。 (五)发展阶段及特征 1第一阶段(1963 年 1979 年):基础建设期 这一阶段日本内阁通过了建设筑波科学城的决议,明确了城市的基本性质、 功能、建设方针和措施,购买了大量的城市建设土地,制订了筑波科学城建 设法 ,到 1980 年完成了 43 个国家教育研究机构的转移和设施建设。 这一阶段城市发展目标过于偏重于科技研发,造成城市功能不完善,城市 知名度低,影响了其吸纳人口、减轻东京都压力的作用。 重要时间节点: 1958 年,在东京的大都市发展规划中,日本政府内阁设想建立一个东京的 卫星城市,并且决定城区所有的国家研究和教育机构及其人员由东京迁来。 1963 年 9 月,日本政府内阁就在筑波地区规划成立科学城达成谅解。因 为筑波地区面积可以满足进驻公司发展所必需的土地。 1963,内阁决定就政府集体搬迁有关事宜召开部长级会议。内阁指定将筑 波地区建设学术新城,占地面积大约 4,000 公顷,并委托日本住宅公司运做 土地开发。 1964 年,日本内阁决定新科学城应在 1967 年开始建设,10 年之内完成; 同时,在首相办公室成立学术新城建设促进委员会指挥部,确定委员会成员。 1 1966 年,依照国家首都地区发展法令,指定 6 个城镇村庄作为新城用地; 开始征地。 1967 年,内阁指定 36 个迁入新城的研究机构。城市规划修改,新区用地 调整为 27 平方公里。 1972 年,内阁指定 43 个科研机构的搬迁必须在 1975 年完成;政府工作 人员搬入 新居;同意成立 Chikunan 地区行政商务联盟及 Chikunan 水供应公司。国 家无机物研究院完成搬迁,成为首家搬入新城的科研机构。 1973 年筑波大学成立。 1975 年内阁确定 1979 年作为 43 家科研机构迁入新城的截止日期,在这 些科研机构搬迁和建设过程中,允许有变动。指挥部阐明”关于承担筑波科学新 城财务负担特别措施的基本原则”。 1978 年,内阁递交关于筑波举办国际科学技术博览会的申请。 2第二阶段(1980 年 1989 年):城市整治期 当时正值第三次国土综合开发计划实施期间,加强居住环境建设成为 开发政策的核心思想。1985 年召开了筑波世界博览会,主题为”人类居住与科 技”,主会场选择在研究学园区。为保证博览会顺利进行,日本投入大量资金加 快了筑波科学城的开发建设。投入的资金主要用于会场建设、环境整治和基础 设施建设,其目的正是希望筑波科学城摆脱原先过于单调的科技研究色彩,提 高国际知名度,形成具有综合完善的城市功能的科学新城,并带动周围地区的 发展。博览会举办之际,共建成了中心交通枢纽、宾馆、筑波中心大厦、科技 馆、商业街等设施,基本完成了城市中心街区的建设,促进了筑波从原来的科 技卫星城向地区中心城市的转变。 重要时间节点: 1980 年, 2 个科研机构搬入新城,研究教育区建设规划完成;筑波中心大 楼开始建设;9 个工业技术实验室易址; 43 个科研机构办公楼部分完成,有的 搬入已经完成;科学城建设基本完成。 1981 年,周边城区发展规划完成;Joban 高速线 Kashiwa 至 Yatabe 段通 车; 1983 年,筑波中心大楼建成; 1985 年,筑波世博会顺利举办;Joban 高速线与东京都市高速线连接; CREO 购物中心开张,筑波中心交通大楼建成; 1987 年,又一个加入新城科研教育区的机构;东京站筑波中心高速巴士运 营。 1988 年,Tsukuba-machi 合并成为筑波城;Gakuen 东停车场开张;筑波 科学城建立 25 周年; 1989 年,新筑波规划正式确定;搬迁科研机构临时委员会决定搬迁国家金 属研究中心; 3第三阶段(1990 年至今):推动基础设施建设 第四、第五次国土开发规划分别提出了形成多级分散型国土开发格局、提 高竞争力、复合功能开发等政策思想。作为国土开发基本政策的延续,这一阶 段,继续推动筑波科学城基础设施建设,启动了轨道交通、高速公路等交通网 络建设。大型的国际会议交流中心、外国研究员宿舍等相继落成,随着定居环 境改善,人口逐渐增多,以科技为核心包括文化、教育、国际交流、管理、交 通、商业等的复合功能得到开发,巩固了筑波科学城作为地区中心城市和世界 性科技基地的地位。 1990 年,大筑波概念提出;筑波文化中心建成,图书馆、艺术博物馆开放。 1992 年,城际列车线公司授予 Joban 线列车运行资格。 1994 年,筑波新区 Joban 线区得到当地认可。 1996 年,内阁确定基本科学技术规划;又一个加入新城科研教育区的机构。 1997 年,筑波科学城研究委员会规划未来;国际会议中心开始建设; 1998 年,修改研究教育区建设规划、筑波周边区域发展规划; 1999 年,筑波科学新城沿 Joban 线发展;筑波国际会议中心建成。 附:日本五次国土规划基本要点 1 (六)城市发展 1.人口 从 1989 年到 1998 年,筑波的人口数以平均每年 12.7% 的速度快速增长,到 1998 年底筑波科学城有人口 18.8 万人,其中研究与教育区 6.5 万,都市周边区 12.3 万人。1998 年日本政府重新制定了筑波科学城的人口规划,计划到 2030 年总 人口达到 35 万,其中研究与教育区保持原规划 10 万人不变,都市周边区从 12 万增加到 25 万。截止到 2004 年三月,筑波科学城的总人口达到 19.8176 万,接近原规划人口数。 总人口 220000 187000 人 198176 350000 其中:教育科研区 100000 64000 人 100000 周边区域 120000 123000 人 250000 筑波在 2003 年的总人口有 170,836 人,每年增长 1 % 。人口增长的速 度相对较快,部分原因在于对新开发的铁路系统的期望。 ”筑波快线”将连接筑波 和东京的 Akihabara,行程将缩短到 45 分钟。这条线路已经在 2005 年 8 月投 入运营。 2.交通 三条国家级高速公路(6,354,and 408 )通过这个城市。常磐高速公路 在筑波有两个匝道 Yatabe 和 Sakura Tsuchiura 。围绕东京,半径为 40 到 60 公里的环线也取得了进展。筑波的道路系统形成了类似梯子形的网络,由三条 南北走向的干道和 6 条东西向的干道都成。每条干道的宽度都在 25 米道 50 米之间,并依照交通安全的要求经过特殊设计,能提供很好的驾驶视野。名为 1 筑波快线的新铁路也被列入了时间表,将在 2005 年秋季完工。这条铁路线直 接连接筑波和东京(Akihabara) 。列车由 Akihabara 始发,途经 Saitama 和 Chiba,最后到达筑波。火车线路长 59.3 公里,沿线计划设置 20 个车站。在筑 波有四个车站,分别是 Midorino,Banpaku Kinen Koen,Kenkyu Gakuen 和筑波 站。列车由筑波到 Akihabara 只需 45 分钟,拉近了到东京的距离。 a) 首都城间快速道 首都城间快速道在建成之后将有 300 公里长,以 40 至 60 公里为半径, 环绕东京一圈。这条快速干道将连接 Yokohama,Atsugi,Hachioji,Tsukuba ,Narita,and Kisarazu,将为这些城市之 间提供交通便利,促使它们进一步融合。此外,这条道路还连接了多条其它高 速公路 (例如 Tomei,Chuo ,Kanetsu ,Tohoku,Joban,Higashi Kanto),有助于 缓解交通堵塞,改善环境质量,成为经济发展的催化剂。这条干道在筑波设有 两个立交匝道,同穿越城市西南部分的道路连接在一起。在 2003 年 3 月,连 接筑波交汇点和筑波 Ushiku 立交匝道的 1.5 公里长的高速公路投入使用,它同 时还连接了 6 号便道,这条便道长 2.3 公里,连接 408 号道和 Nishi Odori 。 目前,这条重要道路仍然在施工当中。 3.基础设施 地下水系统、公园和居住被系统的开发和建设。在城市中心地区,先进的 都市基础设施被建设,如高校用的地下隧道、公共中央供热制冷系统、有线电 视系统、步行街道。筑波市中心的标志性建筑有筑波中心大楼、筑波会展中心、 筑波公共图书馆、筑波文化中心、筑波艺术博物馆等。 研究学院园区被全面建设,在这里,管道排污系统,公园和居住区都系统 化的发展起来。 在城市中心区域,先进的城市基本设施已经建设完成,这些设施包括市政 功能隧道,有线电视系统,行人步行道,筑波中心大厦(城市的象征) ,大规模 的商业中心,图书馆,博物馆和社区活动设施。 4.科研 b) 国家研究和教育机构 46 所国家研究和教育机构已经投入使用。他们的研究活动可以大致分为教 育,建筑工程,科学和工程,生物,以及通用研究。 大约 13,000 人在这些国家研究机构工作,其中 8,500 人是研究人员。 日本国家研究机构的 40科研经费和人力被集中在筑波。 c) 私营研究机构 很多私人研究机构在工业园设立了分支机构,也有其他私营研究机构设置 在城市边缘区。他们的研究领域主要是制药,化学,电子和电力,机械工程和 工程建设。大约 4,500 名研究人员在这些私营机构中工作。 (七)筑波科学城成功的要素 1筑波大学成为联系各个科研机构的纽带 筑波大学的前身是东京教育大学,东京教育大学即是 1872 年成立的东京 师范学校。 1973 年日本众院文教委通过”筑波大学法案” 。同年 10 月 1 日筑波大学 开学,新校区占地 3700 亩,大大拓展了学校的办学空间。 筑波大学的诞生主要有两个原因: 一是东京大学的校园扩张。至 1962 年,学校主校区只有 8.4 公顷(126 亩)土地,狭小的办学空间严重阻碍了学校的进一步发展。 二是筑波科学城计划的建立。筑波大学是被当作日本”头脑城市”筑 波科学城的中心来建立的。 1 在实际城市发展中,筑波大学很好的发挥了作为各个科学研究机构纽带的 作用。科学城以筑波大学为中心,加强科学园内各研究机构的相互合作和有机 联系,从而使筑波地区成为一个综合的研究都市。同时,筑波大学也为各个研 究机构输送了大量优秀的后备人才。 2采用健全的立法保障和大量优惠政策 筑波科学城建设的法规相当健全,可以说是世界上新城建设立法最多的城 市。这些法律法规大体上分为两类:一是专门针对高新技术产业地区制定的法 律;二是与高新技术产业区相关的国家科技经济乃至社会方面的法律法规,其 中第一类法律更集中有力,这是筑波科学城建设的一个突出特点。 筑波研究学园都市建设法分章对”研究学园地区建设计划” 、 ”周围开 发地区正被计划” 、 ”基于研究学园地区建设计划及周围开发地区整备计划的事 业实施”等作以明确说明。 研究交流促进法允许私人企业使用国家院所的设 施,并可促进国家院所与私人企业之间的人才交流和专利共享,现在筑波已有 近 250 家私营研究机构。而其实施令则就” 研究学园地区的区域”即”公 共利用的设施”等作了具体规定。同时,还通过立法等手段,采取多种优惠政 策和措施,对房地产租赁、设备折旧、税收、信贷、外资引进等多方优惠,有 力保障和促进了科学城区的发展。 3保护环境协调发展的规划理念 筑波科学城北倚日本关东名峰筑波山东邻日本第二大淡水湖霞个浦南 接关东有名的池沼牛久沼小贝河、樱河和谷田河穿境而过。山地森林平地人 工林、农田(旱田和水田)以及公园绿地等占其总面积的 65以上,特别水绿 一体的绿色回廊更是名闻遐迩被誉为人和绿色共存的田园都市。 在筑波山及周边地区为山地自然林保护区在牛久沼及其周边地区为天然 河岸林和湿地植被保护区;稻敷台地则是平地人工林和自然原野:城区是公园 片林(公园内栽植的成片状分布树林) ;研究和教育机构为敷地林( 包括其周边的 保护林带及其自然保护林) 道路河流沿线形成了多带式复层结构的绿色廊道。 筑波科学城建设之初的规划理念就是”科学城的建设应该尽可能的是各种 活动达到有机的联系,与此同时,通过保护自然环境和历史遗产使科学城的建 设能让居民保持健康和文明的生活” ,并且一直以建立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生态 型城市为目标,经过 40 多年的建设和发展,筑波科学城现有绿地面积 1031 8.47hm ,人均绿地水平达到 59 58 hm ,成为世人所公认的生态型科学城。 41985 年筑波世界博览会促进了筑波的城市发展 1985 年日本筑波世界博览会,3 月 17 日开馆,9 月 16 日结束,历时 184 天。主题:居住与环境。参观人数超过 2000 万,组织者投入费用为 1178 亿日元(约合 4.938 亿美元,按照 1985 年日元兑美元平均汇率 238053 计算) 。 日本政府在筑波举办世博会的首要目标是提高该市作为”筑波科学城”的 声誉,使筑波成为国际级高科技研究中心。通过举办世博会使全世界目光聚焦 到这座新兴城市,为世博会而建造的设备与基础设施,将有助于该市发挥潜能, 逐步成为日本乃至亚洲科研机构和企业的研究与开发中心。 d) 较快推动基础设施建设 基础设施具有投资大、建设周期长、成本回收慢、受经济发展形势影响大 等特点,如果按照正常建设周期,基础设施的完善需要较长的时间,从而影响 到城市发展的速度,甚至会使城市错过发展的契机。因此,对于一个城市,基 础设施是否完善往往会成为进一步发展的瓶径。 筑波科学城建设初期,因为基础设施建设跟不上,导致居住工作环境不完 善,城市发展缓慢,难以发挥预期作用。通过举办世界博览会,集中国家大量 资本,在短时间内建成了一批对城市发展至关重要的基础设施,为城市进一步 完善创造了基本条件。 e) 城市功能的完善 城市功能之间具有相辅相成的关系,功能过于单调不利于城市健康发展。 筑波科学城是科学研究的基地,在建设初期因为商业等配套设施少,很多研究 人员仅仅将其作为工作场所,而不愿意在这里定居。因为常住人口少,商业、 饮食业不发达,形成恶性循环,这也是筑波科学城起步比较慢的原因。博览会 举办之际,建成了商业街、百货大楼、食品街、信息中心、宾馆等设施,刺激 了商品消费,促使筑波科学城功能结构趋向合理化。 f) 城市环境美化 除了室内场馆以外,筑波世界博览会还占用了大量室外用地用于陈列产品 1 和进行相关活动。博览会结束后,所占用的室外用地除了一部分被用于企业发 展用地外,大部分建设为公园绿地。这些公园绿地与步行专用道路、广场一起, 形成了城市的开敞空间系统。开敞空间与商业、交通、文化、食宿设施相连接, 在景观、绿化设计方面下了很大工夫,形成了高度人性化、优美的城市环境。 g) 城市知名度和国际交流 筑波世界博览会的主题是”人类居住与科技” ,又被称为科技博览会。博览 会的主题与城市性质符合。博览会展示了当时世界各国最新的科技成果,共有 46 个国家和 37 个国际组织参加博览会,日本各大公司组织了 28 个馆参展。 各国观众达到 2000 万人次。筑波世界博览会极大地推动了筑波科学城的国际 化,提高了城市知名度。筑波科学城因此成为国际闻名的科学城,并且奠定了 其作为国际科学交流基地的地位。 (八)筑波科学城存在的问题 1 没有达到缓解东京人口压力的目的 (1)城市基础设施和配套设施缺乏,对居住人口没有吸引力 1985 年举办的世博会在一定程度上完善了筑波的基础设施建设,但是随着 城市的发展,人口的增多,原先的设施并不能满足现有居民的需求。90 年代日 本进入了长时间的萧条期,在社会各个方面的私人投资都大幅减少,筑波也不 例外。没有了政府和私人投资的的强有力支持,筑波的配套设施步伐严重滞后 于社会的发展。 下面是 1998 年一项筑波市居民对生活环境满意度调查报告。考虑通常的 生活情况,70的居民满意他们每日的生活,65的居民满意他们的工作。关 于生活环境的抱怨主要包括”不良的交通方式” , ”购物不方便”和”娱乐设施 的缺乏” 。 关于生活环境的抱怨 分类 选择比率 工作 12.6 工作时的人际关系 12.2 家庭人际关系 2.1 同家庭成员分居 5.1 儿童抚育和教育 10.6 居住区人际关系 4.3 交通方式 37.3 疾病 7.8 家务 4.7 购物 15.9 孤独 4.5 娱乐设施 19.7 文化设施 15.3 其他 5.7 (2)与东京较近的交通距离阻碍了人们离开发达的东京 建设筑波科学城时是有意地把一些设施部局在东京之外,但筑波城离东京 太近,而且与东京有高速列车相联系,一个小时就可以到达东京。本来这是优 势,但是却成为筑波科学城发展的主要限制因素。 很多人虽然在筑波工作,但是却不愿意住在筑波。政府职员和职业工人不 愿意抛弃他们在东京原有的住房,他们的孩子不愿意离开东京上学,因为在东 京可以上名牌学校,毕业后可以在企业或政府中找到好职业。所以很多家长在 周末坐高速列车回到东京,而在工作的一周内住在筑波的单身宿舍。 很多工人考虑到保证退休后的工作机会,也不愿意离开东京,因为筑波科 学城的私有企业很少,而在国有企业工作的工人 60 岁退休后需要到私人企业 中寻找工作,这样的退休制度使他们感到与东京公司保持联系的重要性,也不 愿意彻底离开东京。 2 投入产出不成比例 截止到 1998 年日本政府投入了约 2.4 万亿日元,然而投入产出不成比例, 筑波的产值并不高,主要靠农业产出。1999 年总产值仅为 7000 亿日元。 在筑波科学城,科研不讲究与工业界的联系,也就是不追求其成果的产业 化和商业化。虽然筑波的智力资源在全球都是非常有名的,筑波大学也建有自 己的大学科技园,但是智力资源没有得到充分的利用,科研成果出来后,不能 很快的与工业界挂钩,投入生产,这也就导致了产品的高新技术含量低,市场 竞争力不足,而且进行研究同样需要大量的成本,而成果无法得到转化,巨大 的成本也会极大的限制科学城的进一步发展。 1 原因有以下: h) 高新技术开发机制落后。 由于筑波科学城是由政府主导建立的,其科研机构绝大多数都是政府的下 属部门,带有浓厚的政府管制色彩,技术开发首先要立项、审批,经过层层官 僚机构,然后才能进行。在筑波,从具有开发意向到最后出成果一般需要 10 年,这个时间实在是很长,按照世界科技发展的速度,10 年科学技术的发展已 经过了一个时代,也就是说,已经远远落后于世界了。而且在筑波,政府作为 投资主体,根本不了解市场,作为投资代理人的政府官员也没有激励机制去了 解市场、了解技术。再加上在筑波,所有的一切都是隶属政府的,包括研究成 果,该项成果创造的价值与研发人员本身的收入并无直接的联系,研发人员缺 乏激励动机关心其成果的产业化与应用价值。在这种机制之下,研发人员缺乏 一定的激励机制,科研项目得不到应有的重视,科技水平下降。 i) 政府直接管理模式的弊端。 筑波科学城是采用的政府直接管理的模式,政府直接管理,给科学城提供 庞大的资金支持,提供给科学城赖以生存的基础研究和培训所需的设施,制定 一系列的政策吸引公司到园区来,在必要的情况下,政府还参与了科学城的工 业生产,和私人资本一起建立合资公司。日本政府给予了筑波科学城广大的支 持,从很大程度上推动了科学城的发展,可以说没有政府的大力支持,筑波科 学城是不可能建立起来的。但是,这种不以市场模式为主的管理模式是一种简 单机械的政府嫁接,没有和当地很好的融合,也没有促成科学城与当地经济的 和谐发展,筑波的经济来源依然以农业为主,这不能不说是对筑波科学城的一 个讽刺。政府管理模式带来了另一个问题就是,科学城经常越过当地政府直接 与上级政府联系,在消耗了大量的资源的同时,并没有促进当地经济与科学城 的共同发展,反而加剧了科学城和地方政府的敌对情绪,根本不利于科学城的 健康发展。 j) 科学城里没有形成健康的园区文化。 由于日本的文化底蕴的原因,在筑波科学城里,官僚机构的作风被带了进 来,事事论资排辈,抑制人的创造性。对于一个科学城的发展而言,资金与技 术是高技术产业区成长的必要条件,是非常重要的,但是,文化的建设同样是 一个重要但经常被忽视的方面,管理模式的单一,政府的过度规划,带来了一 度的繁荣,但是同样带来了科学城对政府的过度依赖,而技术开发机制的不健 全又导致了激励机制的不完善,从而形成了一种不健康的园区文化,抑制了个 人的发挥,从总体上抑制了科学城的进一步发展。发展高科技园区,资金和技 术固然重要,但是如何实现技术向生产力的转化,营造鼓励创新、有利于创业 的氛围和环境才是更为重要的因素,这里面也就指出了健康向上的园区文化的 重要性,而在筑波,这一点却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 六、产业新城案例之二:美国尔湾市 (一)概况 尔湾位于加利福尼亚州以 南五十公里处,属于橘郡管辖 范围。尔湾是美国最大的规划 城市社区之一,占地 88 平方 公里,现有人口 17.5 万。虽 然尔湾从建市到目前只有短短 的 30 多年历史,但是它已经 成为加州重要的经济城市。尔 湾南面濒临太平洋,拥有著名 的 Laguna 海滨、Long Beach 海滨,这里阳光充沛(“加州的 阳光”闻名世界),气候温和,由于是新开发的社区,规划设计非常好,近几年 来逐渐成为加州的高尚住宅区之一。 尔湾市努力保持作为美国最安全,规划完善,便于开展商业活动的最佳社 区的口碑,在过去的 30 年里,吸引了大量的居民和商业机构。这种努力使尔 湾市成为有竞争力的社区,并将不断保持。 1 (二)发展背景 尔湾是一个一开始就经过规划的城市。幕后推动者为拥有尔湾及其附近大 片土地的”尔湾公司” ,尔湾公司由尔湾家族成立。 1959 年尔湾公司应加州大学的请求,同意捐出 1000 英亩土地作为加州大 学校区。 当时的州政府也捐出额外的 500 英亩土地作为校区。尔湾加大聘请的建筑 师威廉佩德拉和尔湾公司策划部门则认为,有必要在环绕大学的社区建立一 个容纳 5 万人口的城市。根据他们绘制及拟定的开发计划书,这个新城市需拥 有工业区、商业区、住宅区、休闲区及绿地等。 也因此在 1970 年,目前叫做”尔湾商业综合体”前身叫做”尔湾工业区” 对外开放。龟岩、大学公园、牧场、核桃及 Culverdale 等住宅区也在这年陆续 建成。 1971 年 12 月 28 日,社区居民投票通过成立一个范围更大的区域,即” 尔湾市” ,以便控制该市未来发展及保护税收。至此,尔湾市正式成立。 (三)城市规划 1规划目标 终结城市蔓延。 2规划理念 尔湾农场的规划者和他们在尔湾市的合作者采用了值得我们称之为精明增 长的原则,很值得钦佩。开发保留了大规模的开放空间和保护区,在高度发达 城市里设置的保护区常常得到支持高效使用能源和栖息地保护的人士的表扬。这里 也是水资源循环使用的先行者。 3规划历程 第一阶段:萌动期。 在 19 世纪 60 和 70 年代,詹姆斯 尔湾同意用从西班牙和墨西哥人那里 得到的土地建设尔湾农场。在后来,整个农场因其广阔的巴伦西亚橘子林和丰 富的物产而闻名,这些物产还包括胡桃,鳄梨,利马豆,和绵羊。 尔湾公司从 1930 年代起就被一家非盈利基金会所控制,在 1950 年代,当 洛山矶向南部发展时,尔湾公司决定开发它所拥有的土地。由于物业税率的提 高和加利福尼亚大学对在这里建设新校区显示浓厚兴趣,开发得以加速进行。 第二阶段:60 年代规划方案 规划新社区的主意最先由建筑规划师威廉佩德拉在 1960 年提出。他设 想了一个”大学社区” ,这个学院城镇由加利福尼亚大学使用,占据 10,000 英亩土地,容纳 100,000 居民。这些在 1965 年启用的校园,很快因其在农场 南部大师级的规划成为瞩目的焦点。这一规划沿海岸覆盖 30,000 英亩土地, 于 1964 年获得橘郡政府批准实施。 规划的特点:在第一个十年,对于最新的郊区设计创新而言,尔湾农场就 如同一个巨大的血管,不断提供创意。早期的规划图纸展示了对于不同村落规 划的仔细考虑,以及关于城市和区域不同尺度的研究。 第三阶段:70 年代规划方案 在后面几年,雷沃森和理查德里斯领导的一个内部团队扩充了早期佩 雷拉的设计,新设计师在 60,000 英亩土地上建设容纳五十万人的社区。然而, 在 1970 年他们给郡政府的规划仅包括土地使用和交通系统的内容。这个设计 包括细化的道路层级,但仅仅用文字粗略的表达了街景设计和行动走廊间横越 的可能性研究,因此被郡规划者批评。 接着,尔湾市和其他市政当局接受这件事,他们保持了整个规划,但减少 了开发强度。在 1977 年,尔湾公司和尔湾市资助费城的华莱士,麦克哈戈, 罗伯特和托蒂事务所进行了城市设计研究。这份研究,同城市 1973 年通用规 划一起,代表着公共部门在农场规划中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规划的特点:从对在 1970 年代参与农场规划的规划师和园林建筑师的访 谈中得知,在规划过程中存在三个特色:早期麻省理工大学教授凯文林齐的 影响,运用园林开发为地块和地区尺度赋予特征,以及露天场地的保护。 第三阶段:80 年代规划期 在 1977 年,尔湾公司被出售给一家财团。这笔交易导致开发规模缩小, 并且分出了规划和城市设计功能。唐纳德布栾,作为财团成员之一,在 1983 年买下大多数其他合伙人手里的股份,从此拥有了尔湾公司,直至今日。 1 布栾特别喜好古典和地中海建筑风格,以及大规模植被。这一点很快在规 划中体现出来,即使汽车仍然是最主要的交通工具,同以前专注与加利福尼亚 现代风格相比,在新的设计中,住宅和工作场所比以前混合得更为紧密。 在 80 年代晚期,环境保护激进主义对开发者施加了巨大的影响,这一影 响的结果就是保存了农场超过一半的开放空间。最终的建设结果,基本完成起 初的终结城市蔓延这一目标。现在,根据尔湾公司的说法,大约 44.000 英亩的 农场土地被作为自然栖息地保护,6,000 英亩土地用于公园和开放空间。 即使在这个开发中得到有力的开发者和设计专家的支持,在经历了 40 年 的高密度开发后,今日的尔湾农场仍然证明进行这样对城市自然蔓延的全面改 变是多么的复杂和困难。但是,正如我们所见,尔湾的现代化,精心修剪的植 物,相应成彰的自然栖息地和正在发展的混合功能区,都验证了这一重要的城 市边缘区设计实验的成功。 4城市发展原则 通过运用城市商业战略计划和通用计划,尔湾议会在财政限制的基础上做 出以下决定: 保持和加强尔湾的物质环境以防止社区衰退 通过平衡公共安全服务和犯罪预防战略的投入保证一个安全的社区 长期保持有吸引力的商业和销售税以鼓励经济繁荣 在服务社会的过程中,确保政府做到灵活,以市场为基础和消费者导向, 以提高政府效率 (四)尔湾吸引了大量的企业和居住人口 30 年前,尔湾市还只是刚刚起步的一个小城。而如今,他已经成为人们的” 共同目的地” 。安全的生活环境,艺术级的运输系统,良性竞争的商业氛围,正 规完善的教育机构和和睦相处的生活方式使人们不约而同地选择了尔湾。 尔湾被誉为”加州的科技海岸” ,吸引了众多高科技公司的加入,包括医学 设备制造公司、生物医学公司、电脑软件和硬件公司和汽车设计公司。尔湾的 产业结构丰富,除了高科技产业之外,同时他的制造业、第三产业也一样生机 勃勃。 安全的居住环境 据美国联邦调查局(FBI)2005 年 6 月 6 日公布的全美最安全 10 大城市名 录,南加州的尔湾市赫然列在榜首。尔湾被评为全美最安全城市并非偶然。近 10 年来,尔湾一直在全美最安全城市前 10 或前 20 的名单上徘徊,2004 年尔 湾排名第 6,而在 1995 年,尔湾就曾名列美国大城市安全情况调查的榜首。 城市治安能达到如此令人满意的状况,是在整体规划思想指导下社区治安 管理和安全标准监督的强化建设。尔湾市 1 亿美元的城市预算中,有 1/3 花在 公共安全方面,这不仅包括了 160 多名警员,还包括在打击犯罪方面的基础建 设和规划。城市环境设计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具备良好照明的停车场和宽阔 的街道等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必须通过警察局的审查,以确保达到基本的安全 标准。另外,停车场的电梯规定至少有一面是落地玻璃墙,以便警察能够从外 面看到里面的情形。同时,尔湾的警察在工作中根据社区居民情况使用 6 种语 言,包括汉语,朝语,西班牙语,波斯语等,这就消除了沟通障碍,在防止和 降低犯罪率方面效果显著。在一个拥有良好治安管理和安全居住环境的城市, 最直接的受益者当然就是居民。 良好的自然环境 尔湾有超过 100 个公园和公共游泳池 最美丽的高尔夫球场 尔湾市提供自行车道系统,以鼓励使用自行车作为安全和方便的交通和娱 1 乐工具。现在这个系统已经包含有 32 英里长的,独立的自行车专用道和 126 英里长,同汽车道并肩设置的自行车道。 有加州阳光之称的海滩 尔湾80% 以上的社区都规划良好,大多数拥有网球场、游泳池、小公园等,木 桥区甚至有人工湖,让居民在湖上泛舟及其他水上活动。 政府对低收入首次置业者、残疾人和老年人都有不同程度的扶持政策 尔湾现有人口 17.5 万,房屋数量 6.45 万套,包括商品房、廉租房、临时 住房等,基本可以满足各个阶层居民的居住需求。 租金补助 橘郡住宅委员会(O.C.H.A.) 可每月提供租金补助。委员会执行第八部分”授 权”和”居住优惠”计划的职责,对符合条件的居民按月度补贴按照市场租金 租赁的住宅。 临时住房”前进家庭”(Families Forward) 是一家本地非盈利中介代理, 他们提供临时和 过渡住房服务,并且为没有住房的家庭提供帮助。 对低收入首次置业者的部分扶持政策: 尔湾市首次购房者计划包括三个独立的子计划: 预付定金资助计划预付定金资助计划提供低利息贷款,使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