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延 边 大 学 ( 二 一四 年 4 月 本 科 毕 业 论 文 本 科 毕 业 设 计 题 目 : 吉 林 省 经 济 与 环 境 变 迁 学 生 姓 名 : 马 洪 达 学 院 : 经 济 管 理 学 院 专 业 : 经 济 学 班 级 : 经 济 系 指 导 教 师 : 李 升 哲 副 教 授 学校代码: 10184 学 号:2104030852 目录 第一章 引言-3 第二章 对于两大问题的分析和情况概述-3 2.1 贫富差距的概述与分析-4 2.2 吉林省贫富差距现状的分析-4 2.3 国家对于贫富差距的应对方式-5 2.4 吉林省吉林市的环境变迁分析-5 第三章 如何解决两大瓶颈-6 3.1 如何解决贫富差距过大-6 3.1.1劳动者素质提高-6 3.1.2农业配置-6 3.2 如何处理环境污染问题-7 3.2.1农村污染问题现况-7 3.2.2城市治理方法-7 第四章 两者之间的联系与带给的启示-8 第五章 总结-10 第六章 参考文献注释附录与谢辞-10 一、引言 改革开放之后,中国经济迅速崛起,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发展啊 ,这一点是无可置疑的,而 作为东三省当中的吉林省,利用东北老工业区的区位优势迅速发展,但是,不以环境作为 考虑的发展也导致了,高能耗,高污染,高浪费,低产出的现况,地区之间经济差异较大, 本省的经济之内也出现了差距较大的情况。贫富差距加大的趋势虽然得到了减缓,但是贫 富差距依旧很严重,如何将蛋糕做大如今和如何将蛋糕分好,成为了并行的问题。吉林省 人均 GDP与人均工业废水、废气排放量及人均工业固体废物产生量之间存在显著的相关性, 主要环境指标的模型曲线呈现“U“型的环境库兹涅茨曲线特征及“N“型特征。人均工业废水 排放量随着经济发展呈现下降趋势,而人均废气及固体废物产生量则随着经济的发展呈现上 升趋势。 【摘要】 吉林市是典型的以重工业为主的老工业基地,上世纪 90年代以来,由于计划经济长期积累的 体制性和结构性等深层次矛盾不断积累和显现,使吉林市在由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转变 过程中出现重重困难,在全国和全省的经济地位不断下降,工业经济效益全面下滑。在新国 家大力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机遇中,吉林市这样的老工业基地城市如何摆脱结构转型的困 境,扭转贫富差距过大和环境变迁问题是值得加以探讨的问题。 【关键词】 环境变迁 贫富差距 【Abstract】 Jilin is a typical heavy industry dominated the old industrial bases, since the 1990s, due to the deep-seated contradictions and other long-term institutional and structural economic accumulation plans continue to accumulate and show that in Jilin from a planned economy to a market system difficulties arise in the process of economic transformation in the country and the provinces economic status declining overall industrial economic downturn. In the new country to revitalize the northeast old industrial base strong opportunities in this old industrial bases in Jilin city how to get rid of the plight of structural transformation, reversing the gap is too big and environmental change issues are worth to be explored. 【key words】 The gap between rich and poor environmental changes 二、对于两大问题的分析和情况概述 2.1贫富差距的概述与分析 贫富差距的适度存在是世界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一个必然现象。贫富差距在“效率优先, 兼顾公平”的影响下呈逐步拉大趋势,在西方发达国家,最富裕的 20%人口的财富一般是 最贫困的 20%人口的 67倍,而在美国这个比例甚至达 10倍。我国改革开放 30多年来, 一直保持着较高的经济发展速度,市场经济逐步完善,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但是相对 而言所带来的也是贫富差距扩大的趋势。如果将收入界定为由工资、工资外收入、实物补 贴、福利、资本收入与赠予等构成的话,那么富裕阶层与贫困阶层的收入差距将更大。李 克强总理提出了经济转型时期需要放慢脚步,加大国内的稳定性是必要的,因为在经济转 型时期国内的稳定会确保一个良好的经济环境,转型之后经济将会得到制的变化。如果制 度得当,则能推动经济社会协调发展,顺利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反之,则会出现现代化 过程中的“拉美化”现象:经济社会发展脱节,社会各阶层差距扩大,社会矛盾加剧,社 会经济发展徘徊不前,甚至出现社会动荡和倒退,例如苏联的方式。在该时期,妥善解决 好贫富两极分化的制度问题,对于党提出的和谐社会建设,意义十分重大。 环境问题也是影响经济发展的又一重要因素,改革开放之后,中国重振经济,但是, 拉动经济的主要是第一第二产业,高消耗,高污染,高浪费,低产出,这种“三高一低” 的经济态势一直持续到现在,使得中国经济在几乎每年百分之 10左右的经济增长的欢喜之 余,也带来了雾霾,泥石流,水土流失的阴影,在吉林省方面,吉林市是一个老牌的工业 城市,化工,冶金,汽车重工业带来的经济发展是飞速的。同样的,带来的能耗和污染也 是巨大的,吉林市前期在江南、江北、哈达湾、九站建立了 4个工业集中区,并把经开区 辟为全市公共工业园区。今年,又着力打造了化工、汽车、钢铁、纺织、陶瓷、石材 6个 特色产业园区。国家在十八大报告中明确指出,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环境节约型社会做 出“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决策,从 10个方面绘出生态文明建设的宏伟蓝图。十 八大报告不仅在第一、第二、第三部分分别论述了生态文明建设的重大成就、重要地位、 重要目标,而且在第八部分用整整一部分的宏大篇幅,全面深刻论述了生态文明建设的各 方面内容,从而完整描绘了今后相当长一个时期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宏伟蓝图。可见,国 家对于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高度重视。 2、2 吉林省贫富差距现状的分析 吉林省 2013年 GDP增长 8.3% 总量居全国第 21位,而吉林市的增加率是在吉林省名列前 茅的,然而这样的高增长所带来的基尼系数却是居高不下,从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看, 我国总体居民基尼系数在 1994年达到峰值 0. 389,而后有一定水平下降(1996 年 0.375,1997年 0. 379, 1998年 0. 386) ,到 2006年又回升到 0.397。而社会学家的调查数 据显示差距更大: 1980年,中国大陆的基尼系数约 0.3,到 1988年城乡合计的基尼系数也 只有 0.382,但到了 1994年的 0. 434以后逐年攀升, 2005年为 0.456,2006年 0.457,2007年 0.458,每年增 0.1百分点。城镇居民内部的收入差距扩大。统计数据显示, 2006年,城镇居民中 20%最高收入组(人均可支配收入 25 410. 8元)是 20%最低收入组 (人均可支配收入 4 567. 1元)的 5.6倍;农村居民中 20%最高收入组(人均纯收入 8 474. 8元)是 20%最低收入组(人均纯收入 1 182.5元)的 7.2倍。农村内部差距扩大的 同时,城乡差距逐年拉大。1978 年农村居民收入的基尼系数为 0.212 4,1994年就到了 0. 32,1999年又上升到 0. 336 1。从实际收入看,以 2007年为例,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实际 增长 9. 5%,为 1985年以来增幅最高的一年;而城乡居民收入比却扩大到 3. 331,绝对差 距达到 9 646元,是改革开放以来差距最大的一年。基于社会发展现实矛盾的分析。2014 年 CPI涨幅或在 3.5左右,而人大代表长春市副市长张晶莹却说:GDP 实际上是经济发展 的外在表象。通过内在调整会导致 GDP下降。对国家来讲,经济上保持高速增长,在快速 发展中会积累很多问题,吉林省严格按照中央统一部署,在经济发展方面做了相应调整, 现在更注重的是调结构、促转型这样一个未来的工作目标,这个目标不能完全以经济速度 论英雄,作为代表,我对于吉林省的经济发展很有信心。 社会财富通过权力寻租越来越集中,中国改革基金会国民经济研究所副所长王小鲁撰写 的国民收入分配状况与灰色收入研究报告摘要指出:根据恩格尔系数和其他一些消费 特征进行初步推算,高收入阶层中存在大量隐性收入,目前城镇最高与最低收入 10%家庭 间的人均收入差距约 31 倍,而不是国家统计局统计显示的 9 倍。城乡合计,全国最高与 最低收入 10%家庭间的人均收入差距约 55 倍,而不是按国家统计局统计数据推算的 21 倍。 由于数据不充分,难以重新计算基尼系数,但肯定会明显高于世界银行计算的 0. 45 的水 平。在中国城镇高收入居民中存在大量灰色收入,这是导致收入差距扩大的主要因素。包 括金融腐败、土地收益流失、企业用于行贿的旅行和娱乐支出、垄断行业灰色收入等,数 额已接近 3 万亿元,占了 4.4 万亿元遗漏收入的大部分。这说明中国国民收入分配体系存 在巨大漏洞和严重制度缺陷。缩小贫富差距是实现经济和谐的必然要求。 2.3 国家对于贫富差距的应对方式 党领导人民进行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根本目的,就是要通过大力发展生产力,努 力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实现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从这个意义 上讲,经济和谐是整个社会和谐的基础。没有经济和谐就没有经济效率,整个社会的运转 也就失去了必要的物质支撑。 在经济系统内部,生产、交换、分配、消费各个环节必须有机衔接,顺畅循环,否则, 再生产过程就不能正常进行,整个国家的经济将会出现负增长。国外的实证研究表明,在 经济收入差距过大的国家,经济增长率趋于缓慢。中国自己的发展经历也在很大程度上显 示了这一趋势。首先,贫富分化必然导致需求不足、消费疲软,容易形成经济萎缩。经济 学理论认为,在既定财富规模条件下,分配越均等,可支配收入用于消费的部分就越大。 如果收入差距过大,财富集中在少数人手里,消费需求就不可能保持上升趋势。其次,贫 富分化影响经济结构的优化。从产业结构变动与发展的角度看,收入差距过大,财富过分 集中在少数人手中,必然会出现产业发展自动围绕小部分人的需求倾向。有限的资源及资 金将主要流向奢侈品生产部门及相关服务部门,并形成畸形扩张。而穷人由于其收入低下, 需求不足,用来满足他们生活需求的轻工业部门以及以轻工业部门发展需求为发展基础的 机电等基础工业部门必然相对萎缩,产业结构也必然无法优化。 减少结构差异从而使得蛋糕分配的更加均匀更加完善这或许是更加我们应该关注的事 宜。 2.4吉林省吉林市的环境变迁分析 自改革开放以来,吉林省经济以较快的速度增长。1978 年吉林省 GDP为 81.98亿元,到 1989年吉林省 GDP为 391.65亿元,2004 年达到 2958.21亿元,而人均 GDP也由 1989年的 1626元增加到 2004年的 10932元。吉林省工业发展也较快,其工业总产值由 1989年的 181.02亿元增加到 2004年的 1379.31亿元。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吉林省经济结构也进 行了较大调整,由 1989年的 22.3:50.1:27.6 调整为 2004年的 19.0:46.6:34.4。由 此可见,经过 20多年的发展,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总产值所占比例有所降低,而第三产业 所占的 GDP比重有较大提高,由 27.6上升至 34.4。这种有目共睹的经济成果虽然给我们 的生活带来了巨大的便利和质量的提升,但是事物的两面性也同样提示我们,这反而也带 来了一种不好的 结果,那就是巨大的环境污染。 在吉林省经济快速发展的过程中,其生态环境受到一定程度的污染和破坏。从大气质量来 看,随工业废气排放量的不断增加,很多地区空气质量已有所下降。工业废水中化学耗氧 量(COD)、氮、磷等主要污染物的排放造成了地表水、地下水水质受到污染。固体废弃物的 排放量亦逐年增加,据资料表明,2004 年,工业废水排放总量 33568万吨,工业固体废物 产生量 10186吨。废气中二氧化硫排放量 215701吨,烟尘排放量 257841吨,工业粉尘排 放量 107736吨,COD 排放量为 136742.9吨。由此可见,吉林省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 的矛盾依然较为突出。而作为经济提速较快的吉林市而言,无疑是较为严重的情况,依托 东北老工业基地而产生的经济集群效应,吉林市由高耗能、高耗原材料和高污染的资源型 重型产业结构为主导向轻型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转变的任务也十分艰巨。从所有制结构看 1999年吉林市国有企业 375户,国有企业数目占全市 14. 5%,而其职工人数、资产和实现利 税所占比重则分别达到 62. 1%、80. 3%、76. 8%。国有企业所创造的工业产值占全市规模 以上工业总产值的比重一直在高位徘徊。可以看出,就业结构、资产结构和利税结构,国有 企业仍然占据着绝对的主导地位,导致改革进程缓慢,市场机制失灵,区域经济活力不足,整 体竞争力下降。2012 年,全省废水排放量 11.95亿吨。其中,工业废水排放量 4.48亿吨, 城镇生活废水排放量 7.47亿吨,全省化学需氧量排放量 78.75万吨。其中,工业源 7.63 万吨,城镇生活源 19.48万吨,农业源 50.40万吨,集中式治理设施 1.24万吨。氨氮排放 量 5.63万吨。其中,工业源 0.44万吨,城镇生活源 3.29万吨,农业源 1.77万吨,集中 式治理设施 0.13万吨。环境问题的处理已经是处理经济问题时所要考虑的重大问题之一。 资料来源:吉林市 2003年统计年鉴。 因此这些问题亟待解决。 三、如何解决这两大瓶颈 3.1如何解决贫富差距过大 3.1.1劳动者素质提高 劳动者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他们的收入水平,文化程度越高,收入增长越快。然而吉林省 城乡人口的受教育程度存在较大的差距,在吉林省农村从业人员文化素质构成中, 文盲、 半文盲为 66146万人, 所占比重为 8.13%;小学文化程度为 365139 万人, 所占比重为 45.14%;初中文化程度的为 327148万人, 所占比重为 40.17%; 高中文化程度的为 36162 万人,所占比重为 4.16%,中专文化程度的为 6118 万人, 所占比重为 0.18%;大专及大专 文化程度以上的为 1151万人,所占比重为 0.12%;且吉林省农村劳动力职业技能素质不强,掌 握特别技能水平、专业技术水平较低。城乡居民素质的差距也是造成收入差距的主要原因。 因此加强教育提高素质是减少贫富差距过大的合理手段之一。 3.1.2农业配置 吉林省农业基础要素禀赋低,致使农业具有明显的弱质性。第一、自然资源、气候、地理 位置、人口等因素。吉林省地处东北,无霜期比较短,单季作业, 农业生产以家庭为主,户 均占有土地少,因此很难获得规模效益。第二、农业市场竞争者。吉林省农业生产主要以玉 米为主,生产决策缺乏引导机制,低层次竞争频繁,农产品深加工水平和程度与西方国家 同类农产品相比差距很大,农产品无论是进口还是出口没有优势可言。第三、营销素质差。 绝大多数农产品现在只做到核心产品层次,急需提高农产品的外延价值,吉林省现有农产品 基本上没有多少促销措施,无论是与西方国家相比还是与国内南方发达省份相比,农产品 的促销手段相差很大。提高对农业的补助和加大扶植农业的力度也是减少贫富差距的必要 手段。 各个经济主体之间在社会地位上是彼此平等的, 他们依据市场原则进行公平交换、公平竞 争、自由决策与自由选择,以实现利益最大化为目标来配置资源。这种资源配置方式结果形 成资源配置的经济有效性。在市场机制自发调节下,资本从农业向工业流动,结果形成了对 工业的投资逐年增加,对农业的投资逐渐减少,甚至有部分农业资本转为工业资本;农业的 弱质性和风险性,致使商业金融偏离农村, 支农信贷业务很少。按 2005 年的统计指标,我国 农业产值占 GDP15 %,农业贷款所占比率不到 5 %,我国的四大商业银行每年从农村抽走资 金大约 4500亿元,邮政储蓄 65 %来源于县城以下的农村。资金从农村流出全部进入城市, 在金融市场上出现了“马太效应”;高素质人才的流动亦如此,高等院校的毕业生首选的就 业方向都是城市,很少问津农村,结果忽视了农业的资源需求,导致城乡差距扩大化。合理 处理市场的关系和优化市场之间的配置会成为调节贫富差距的有效手段。 过大的收入差距不仅会影响到经济的效率,而且还会影响到整个社会的稳定。大 量的发展中国家的例子都表明,收入差距的扩大是导致社会和政治不稳定的一个 重要因素,这种不稳定又会反过来影响整个经济的发展进程。因此解决收入差距 问题是当前的一个重要问题。 3.2如何处理环境污染问题 3.2.1农村污染问题现况 吉林省农村生态环境污染现状 近年来,吉林省农村环境保护工作虽取得了一定进展。但是, 农村环境形势仍十分严峻,在广大农 村地区点源污染与面源污染共存,生活污染和工业朽 染叠加,各种新旧污染相互交织在一起,再加上工 业与城市污染向农村地区转移的趋势加 剧,使得许 多农村地区承受着前所未有的和生态破坏,危及农村饮水安全和农产品安全, 农村面临着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的双重威胁。目前,吉林省农村 环境问题突出表现为饮 用水源地污染、村庄生活污 染、畜禽养殖污染、乡镇工业企业污染等类型。农村环境问题 已经对农民群众的生活和身体健康以及农 村经济社会的健康发展造成了严重的影响,成为 制约农村地区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农村环境污染问题亟待改善。这种污染问题也是影响 经济的重要因素。 3.2.2城市治理方法 城市可用如下几种措施来实行污染治理: 管制措施:最严厉的管制措施是政府颁布法律,认定排污行为为违法,并依法追究违法者的法 律责任。非法和合法之间的界线是明显的。但是,由于法律的强制性,即只能制定一个排污标 准,因此,有可能造成某些企业失去进一步治理或彻底治理污染的信心。另一种管制措施是向 排污企业征收排污费,即谁排污谁付费原则,目前应采取排污即收费和超标加重收费相结合的 收费制度。 税收政策:由国家通过增税或减税来防治环境污染,污染严重的企业所承担的税率要高,而且 对特别污染企业还可加征特别税。而对环境污染治理好的企业,则可减免一部分税。通过税 收这个经济杠杆达到治污防污的目的。 财政政策:一是通过信贷杠杆来调整企业防治环境污染的行为,企业防治环境污染的资金或综 合利用废弃物的技改项目,可向银行申请低息、贴息贷款;而对污染严重企业进行信贷控制, 不接受贷款申请或提高贷款利率。二是由国家和地方财政提供专项资金对污染治理作得好的 企业给予财政补贴。三是完善保险制度,由排污企业向保险公司交纳一定量的保证金,出现污 染环境事故后由保险公司可向排污企业提供污染赔偿和污染治理资金。 排污许可证制:由政府通过向排污企业发放一定量的许可证,允许它们释放一定量的污染,从 而建立起一个买卖允许排放量的市场,由排污企业共同承担费用。 产业政策:调整产业结构,对污染严重企业坚决实行关、停、并、转,大力提倡清洁生产,提高 生态农业、绿色工厂在农业和工业产业中的比例. 强化和推动城市经营的先进理念,科学规划,严格管理,将整个城市化过程纳入到国家和地区 的可持续发展战略之中,实施可持续发展城市化战略。 虽然在法律和市场包括机制方面吉林省还欠缺很多,但是在现有的基础上还是有很多可以处 理的地方吉林市在这些方面上锁处理和组织上面所付出的是有目共睹的,但是环境问题任重 道远。在目前我国法律制度尚需进一步完善、政府经营城市理念还需提高和转变、企业和个 人法律意识及环保意识尚需进一步培育、执法队伍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的状况下,综合运用 各种治理手段,在“边发展边治理边利用边保护”方针指导下,处理好经济、环境和资源三者 之间的关系,是城市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必然。 四、两者之间的联系与带给我们的启示 每一个环境问题,都会给一批直接受害者带来深重灾难。在黄海边的产业园区里,我见过被 化工厂包围的村庄,那里的人们好几年没有开过窗户。在广州近郊,我见过生活在垃圾焚烧 厂旁边的居民,他们举着癌症病人的名单,反对垃圾焚烧厂扩建。他们的遭遇成了其他地区 反对新建垃圾焚烧厂的理由,但对他们的诉求,人们报之以沉默“ 邻避运动”就这样被 扭曲成了以邻为壑。湖南的镉米在广东引发了恐慌,幸亏消费者还有别的选择 这是 自由市场的好处,但稻米产地的农民无法分享这种好处。他们受害最深,却得不到任何赔偿。 在中国,环境污染摧毁了很多人的生活。土壤污染从农民手中夺走了耕地,水污染让渔民失 去渔场。对就地安置的水库移民和生活在矿区的人来说,脚底下缺乏一块坚实的地基,日夜 生活在滑坡和塌方的恐惧之中。 环保部负责统计环境污染造成的经济损失,但它发布的数据和预算报告一样笼统。不管是 2 万亿,还是更为保守的 1.5万亿 除了数字,报告中几乎不包括任何具体的事实。和 周生贤口中笼统的说法一样,官方对环境损失的统计,也把受害者的差异完全排除在外。这 些数字为中国政府的环境政策提供支撑,不但误导公众对环境问题的认知,还误导了公共资 金的投向。 然而环境问题所带来的另一后果也是贫富差距过大,环境问题带来的污染并不是所有人共同 买单的。较为富足的人有能力有实力进行转移处理,而较为贫穷的人只能忍受环境污染所带 来的伤害和地区的丧失活力,导致经济发展缓慢。造成进一步的贫富差距扩大,俗话有句说 的好“靠山吃山” ,当环境被污染的时候可就没有什么可以靠得住的了。 举一个简单的例子:在北京和上海遭遇历史性的空气污染之前,城市居民大多对环境问题抱 事不关己的态度。对他们来说,环境污染总是发生在别的地方和别人身上。受过良好教育的 中产阶级,通常认可中国政府设定的工业化路径,把“先污染,后治理 ”看做是理所当然的事 情。直到糟糕的空气引发了大量呼吸系统疾病,并大大降低了日常生活的质量,政府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云南红河州水务产业投资有限公司招聘810人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患难与共-【2022年暑假预习】云名著《世说新语》之“德行”卷
- 五年级品德与社会下册《感受身边的变化》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
- 三年级数学下册 第二单元 两位数乘两位数2.2 两位数乘两位数(进位)的乘法教学设计 冀教版
- 房屋及设施设备管理能力提升培训
- 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三单元 比较 探究 父母的心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
- 九年级化学下册 第九章 现在生活与化学9.2 化学合成材料第1课时 常见的有机合成材料教学设计 (新版)粤教版
- 2024中国联合网络通信有限公司湖南省分公司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三年级英语上册 Unit 3 My friends第4课时教学设计 牛津译林版
- 2024-2025学年六年级下册数学北师大版小升初专题试卷(试题)
- KAIJO焊线机参考教学课件
- 2023年郑州黄河护理职业学院单招职业适应性测试笔试题库及答案解析
- 禁食疗法课件
- 5以内的相邻数课件
- 《学习纵向展开议论》课件
- 政府采购业务知识培训课件(PPT33张)
- 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质量控制论文
- 客户退货申请单
- 生活垃圾综合处理厂焚烧发电施工组织设计(201页)
- 苯冷却器设计(共24页)
- 名∶聚乙烯(PE)土工膜防渗工程技术规范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