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2015年百佳名校高考作文模拟题立意专家解析_第1页
6、2015年百佳名校高考作文模拟题立意专家解析_第2页
6、2015年百佳名校高考作文模拟题立意专家解析_第3页
6、2015年百佳名校高考作文模拟题立意专家解析_第4页
6、2015年百佳名校高考作文模拟题立意专家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5 年百佳名校高考作文模拟题立意专家解析(六) 101、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 800字的文章。(60 分) 走进书店,最畅销的全是一些“有用”的书,考试类啊,健康类啊,营销类啊读 它可以直接帮你升学、谋生,获得利益。其实读一些“无用”的书,做一些“无用”的事, 花一些“无用”的时间,都是为了在已知之外,保留一个超越自己的机会。人生中一些很 了不起的变化,就是来自这样的机会。不仅读书是这样,世上很多事情又何尝不是如此? 上面的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思考?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 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文题解析】 “无用”和“有用”是相对的,材料中所说的“无用”并非真的“无用”,而是告诫 人们要耐住寂寞,多方积淀,这样经过一段时间的积累后,“无用”就变成了“有用”, 在不经意间也许就超越了自己。参考以下立意: 1、“无用”实则“有用”,成功往往垂青于有准备之人 2、“厚积”才能“薄发”,多方积淀方能助你成功 3、切勿急功近利,超越自己往往是在不经意间 其他立意,只要符合材料含意均可。 102、阅读下面的材料,按照要求作文。 文学大师梁实秋先生尚在世的时候,我(刘墉)有一天跟他同桌用餐。 冷盘端上来,梁先生说他有糖尿病,不能吃带甜味的熏鱼。冰糖肘子端上来,他又说 不能碰,因为里面放了冰糖;什锦炒饭端上来,他还是说不能吃,因为淀粉会转化成糖。 最后,端上八宝饭,我猜他一定不会碰了,没想到梁先生居然大笑道:“这个我要。 ”朋友提醒他:“这个有糖又有饭。” 梁大师则笑说他早知道,就因为早知道有自己最爱吃的八宝饭,所以前面特别节制。 “我前面不吃,是为了后面吃啊;因为我血糖高,得忌口,所以必须计划着,把那配 额留给最爱。” 要求:角度自选;立意自定;题目自拟;除诗歌外,文体自选;不少于 800字。 【文题解析】 (1)学会取舍,懂得舍弃,才能实现目标。 (2)懂得节制,集中力量在特定事物上,才能取得成就。 (3)能抵制诱惑,才能得到最爱,实现理想。 (4)懂得规划,才能享受生活的最爱。 10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因为担心“带有糟粕性的内容”会“扭曲了学生的价值观念,腐蚀了中小学生的心灵” ,山东省教育厅发出通知,严禁该省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中小学校向学生“不加选择地” 全文推荐弟子规三字经等经典作品。而此前湖北省也有部分学校专门对三字经 等经典文本进行了删节,将“昔孟母,择邻处”“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等 句子删掉后,重新编排发给学生学习。 写一篇不少于 800字的作文,文体自选,角度自定,不得写成诗歌,不得抄袭。 【文题解析】 继山东省严禁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中小学校“不加选择地”向学生全文推荐弟子规 三字经神童诗等国学读物之后,湖北省也爆出对国学经典进行“整容”的消息 “昔孟母,择邻处”“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等句子被删除。有专家认为, “昔孟母,择邻处”暗藏了“环境决定一切的意思”;而“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 如玉”则与时代精神不符。此素材适用于“经典”“经典与糟粕”“教育”“文化传承” “拿来主义”“尊重”等相关的话题。 【角度一】阐述与“文化传承”“拿来主义”等相关的话题。在优秀文化应该如何继 承和发展的问题上,鲁迅先生早就提出了“拿来主义”的观点,用鲁迅的话来说,就是 “总之,我们要拿来。”“没有拿来的,人不能自成为新人,没有拿来的,文艺不能自成 为新文艺。” 【角度二】阐述与“经典与糟粕”“教育”等相关的话题。国学经典中大多数内容都 是好的,但也有一些不科学或与时代发展相悖的东西,如封建思想严重,轻视女性、轻视 劳动等;有关教育部门怕这些“带有糟粕性的内容”会“玷污”了中小学生的心灵,但删 除却意味着我们对自己教育的不自信,对自己孩子的不自信。再说,认为经典就应该通篇 诵读,学习不能因噎废食,若人为地把作为一个整体的经典割裂开,学生将无法吸收其精 髓,也不知道什么是糟粕,失去自己探究和分析鉴别的能力。这样做会使更多的经典被断 章取义,造成对全社会的误导,而孩子们应该拥有了解原著的权利。 【角度三】阐述与“尊重”“包容”等相关的话题。任何一个时代及社会都不存在于 真空里。今天我们的经典读物修正了“糟粕性的内容”,明天我们的孩子就可能在生活里 遇见比“黄金屋”及“颜如玉”更为残酷的现实。让孩子们直面这样的句子,一本完整的 经典加上一个循循善诱的老师,相信我们的孩子会有足够的能力去辨别哪些是“糟粕”哪 些是“精华”。这种既突出精华又不回避缺陷的教育方式,更能体现我们教育的灵活性、 包容性和思辨性,更能达到我们教育提倡的自主学习之目标。 104、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 800字的文章。(60 分) 一天,诗人艾青带着一幅画来请求已 8 8岁高龄的齐白石鉴别真伪。仔细看了看,齐 白石不禁叹了一口气:“我年轻时画画多认真呀,现在退步了。”原来,这幅画正是齐白 石数十年前的作品。艾青走后,齐白石一直愁眉不展。一天深夜,儿子发现父亲正坐在书 桌前,一笔一画地描红。儿子不解:“您早就盛名于世,怎么想起描红这般初级的东西? ” 齐白石答道:“现在我的声望高,很多人觉得我随便抹一笔都是好的,我也被这些赞 誉弄得飘飘然了,无形中放松了对自己的要求。直到前几天,我看见年轻时画的一幅画, 才猛然惊醒一一我不能再被外界的那些不实之词蒙蔽了,所以还要认真练习,自己管住自 己啊。” 此后,即便年龄越来越大,齐白石还是坚持每天画画。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 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文题解析】 材料讲述的是著名画家齐白石看到自己年轻时的画作,反省自己为名誉所蒙蔽,放松 了对自己的要求,从而认真练习的故事。考生作文凡围绕如何正确认识“自省”或“荣誉” 立意行文,皆属符合题意。 考生可谈面对荣誉、地位要自省不足,可谈要培养自省的品质,可谈自省的价值;也 可谈不为名誉所累,正确对待别人的赞誉,荣誉面前不骄傲、永远进取等。 考生如抛开“自省”或“荣誉”,谈学无止境,知错就改,严格要求自己,知行统一,皆 属基本符合题意。考生若谈从基础做起,要认真做事,管住自己,贵在坚持等,皆属偏离 题意。 105、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 800字的文章。(60 分) 英国太阳报曾以“世界上最大的快乐”为题,举办了一次有奖征答活动。从应征 的八万多封来信中评出四个最佳答案:(1)作品刚刚完成,吹着口哨欣赏自己作品的艺术 家;(2)正在用沙子筑城堡的儿童;(3)为婴儿洗澡的母亲;(4)千辛万苦开刀后,终 于挽救了危重病人的外科医生。 请在全面和准确理解材料的基础上写一篇文章,立意自定,题目自拟,文体自选。不 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800 字以上。 【文题解析】 写好这篇文章,首先要读懂材料。总体来说,上述材料对什么是“最大的快乐”加以 形象的阐释,要使自己成为快乐的人,从第一个答案中,我们知道必须工作,耕耘与创造 会使人快乐;第二个答案告诉我们,要学会快乐,必须充满想象,享受过程;第三个答案 告诉我们,要学会快乐,一定要心中有爱,有爱才有快乐;第四个答案告诉我们,要学会 快乐,一定要有助人为乐的技能,帮助他人是最大的快乐。写作时可以选取一点,从点上 突破;也可以综合阐释,从面上把握。而在写作时,不能只是单纯地谈自己对快乐的感受, 尽可能从具体的“形象”和“意境”中,把自己对快乐的感受表现出来。具体立意,可以 有以下几个角度: 1快乐是一种付出。这个立意可以综合上述材料得到,四个答案,尽管表述各异,但 却有一个“交点”,即最大的快乐是付出之后获得成果。不管是富有才华的艺术家,还是 充满童真与想象的儿童,不管是为婴儿洗澡的母亲,还是挽救了危重病人的外科医生,他 们都在付出,他们因付出而快乐。所以,我们在社会或生活中,要勇于付出,在付出中追 求快乐。 2有耕耘有创造才有快乐。像艺术家那样,投入到自己的工作中,沉浸在艺术的氛围 里,辛勤劳作,这是一种快乐。像艺术家那样,用自己的智慧创造出精美的艺术作品,这 是一种快乐。 3追求简单、享受过程是一种快乐。爱玩是孩子的天性,筑城堡的过程就是尽情玩耍 的过程。“城堡”在孩子的眼中肯定是完美的,孩子不会像成年人那样在乎别人的评价。 当然,追求简单并不意味着无须奋斗、不思进取,追求简单实际上就是将个人的目标放在 一个更适合自己的平台上,确信通过自身的努力能够实现这个目标。 4有爱就有快乐。为婴儿洗澡的母亲为什么快乐?因为她心中有爱,她爱自己的孩子, 她把爱施予自己的孩子。由此,我们应该想到,把爱施予别人,也是一种快乐。所以,在 生活中我们要做一个有爱心的人。 5帮助他人是一种快乐。作为一名医生,挽救患者的生命,给病人以希望是自己的最 大快乐。而实际上,不管哪个职业,不管身处何处,只要真心帮助别人,都是最大的快乐。 106、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 800字的文章。(60 分) 年轻人与一位老者饮茶,年轻人喝了一口茶说:“据我所知,茶叶在高温之中的形态 与制作水平有着很大的关系。”老者说:“是的,炒制好茶需要在温锅中慢慢揉炒,长达 数个小时,茶中香味慢慢聚集。而若要炒制粗茶,那就简单了,把锅加热,半个小时足矣。 但这样的茶满是焦火之味,饮之索然无味。”年轻人若有所悟:茶道即人道。人们出生时 都是平等的,但经过岁月的打磨之后,就成了形形色色的人,品性高低不同。 请根据阅读后的感悟和联想写一篇文章。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 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文题解析】 好品性来自磨砺 成功的人需要岁月的沉淀与积累 欲速则不达 107、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 800字的文章。(60 分) 老教授给学生做了个测试。老教授问:“你去山上砍树,面前有两棵树,一棵粗,一棵 细,你砍哪一棵?”大家都说:“当然砍粗的了!”老教授一笑:“那棵粗的是普通的杨树, 而那棵细的却是红松,你会砍哪一棵?”同学们一想,红松比较珍贵,就说:“砍红松! ”老教授又问:“如果杨树是笔直的,红松却七歪八扭,你砍哪一棵?”同学们有些疑惑, 就说:“这样的话,还是砍杨树!”老教授说:“杨树虽然笔直,可中间大多空了,你会 砍哪一棵?” 终于,有人问:“教授,您到底想告诉我们什么呢?”老教授收起笑容,说:“你们 怎么就没人问问自己,到底为什么砍树?虽然条件不断变化,可是最终结果取决于你们最 初的动机。如果想要取柴,你就砍杨树,想做工艺品,就砍红松。” 听了这番话,大家心中似都有所感悟。 读完这个故事,你有何感想,请结合自己生活中的感受写一篇不少于 800字的文章。 立意自定,文体不限,题目自拟。 【文题解析】 这是一道材料作文题目,做好材料作文的关键是把握好审题立意。我们首先要读懂材 料,材料以对话的形式叙述了整个故事。至于砍那棵树,这只是材料的形式。材料的关键 点在于“虽然条件不断变化,可是最终结果取决于你们最初的动机。”由此我们可以从下 面几个方面确定本题的立意: 1、目的、目标和信念。不管做什么事情,都要有自己的目的和目标,做事不能盲目, 随时变动,否则一事无成。 2、认识自我。自己需要什么,自己该向哪个方面努力,要正确认识自我。 3、人生的规划。没有规划的人生,是失败的人生。走好人生的每一步,关键在于规划。 4、明确立场,坚持原则。站稳立场,明确自己的所需,不可随便改变自己的原则。 5、坚持,人生贵在坚持,恒心铸就成功。 6、诱惑。人生有许多诱惑,不能因诱惑而迷失自己我。 108、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2014巴西世界杯硝烟已经散尽,弹丸小国哥斯达黎加连克强敌,闯入八强,在成为本 届比赛最大黑马的同时,也创造了令国人惊喜和震撼的奇迹。奇迹是一种实在的结果,还 是一种期待的缘分?富尔格姆在信条中说:“要承认奇迹。”而学者陈书凯告诫我们: “不要相信奇迹。” 对于以上内容,你有什么感悟、体验?请写一篇不少于 700字的议论文。题目自拟, 不得抄袭套作。 【文题解析】 材料述及的对象是“奇迹”,强调了不同人对于这一问题的不同认识。“实在的结果” 突出的是奇迹给人带来的惊喜与震撼,与富尔格姆的名言“要承认奇迹”一样,强调世界 上存在着奇迹;“期待的缘分”表明了奇迹到来前经历的过程,与陈书凯的“不要相信奇 迹”相符,认为没有凭空而来的奇迹,惊喜需要我们不懈坚持和做好充足准备才会到来。 具体立意时,可以从“过程与结果”的关系入手,提炼出如“心怀精诚铸奇缘”这样的观 点。 109、阅读下面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台湾作家张晓风在一篇散文中写道:“树在。山在。大地在。岁月在。我在。你还要 怎样更好的世界?”我在,是一种生命的存在形式,也是一种生命的体验,更是一种生命 的价值。 请以“我在”为标题,写一篇不少于 800字的文章。可讲述你自己或身边的故事,抒 发真情实感,也可以阐明观点。 要求:除诗歌外,文体不限。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文题解析】 (1)理解题意。文题中的“我在”,可以指我还活着,我的存在;可以指我在现场, 我是目睹者和见证人;可以指我正在做什么,如我在跑步、我在唱歌、我在微笑等等。笛 卡尔说:“我思故我在。”可见“我在”的前提是我思考。毕淑敏说:“我很重要。”我 在,便是一切。泰戈尔说:“天空中没有留下翅膀的痕迹,但我已经飞过。”这是我存在 的明证。“我在遥望,月亮之上,有多少梦想,在自由地飞翔。”我在,不仅仅是想象, 更是心灵的自由与超越。“我在”,写作的空间很大、很大 (2)用好材料。文题中的材料,是张晓风散文中的一句话,这句话重点突出的应该是 “我”存在的价值,所以,无论写自己的经历、感受、见解,还是讲述自己身边的故事, 或者发表议论,都要体现材料的基本内涵。同时,还要用好典型且鲜活的材料,否则不能 让读者心悦诚服。 110、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 800字的文章。(60 分) 吕氏春秋里记载着一则楚王失弓的故事,讲的是楚王去云梦泽打猎,不小心把自 己心爱的弓丢了,侍从们要循原路寻找,楚王说,算了吧,不必去找了,楚人失之,楚人 得之,到不了别处的。侍从们都很佩服楚王的豁达与胸怀。孔子听闻此事后说,这句话如 果去掉“楚”字就好了,不妨说“人失之,人得之。”老子听说了孔子的评论后,也发表 了自己的看法。他说再去掉“人”字会更好。那样就是“失之,得之”,这样才符合天道。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诗歌除外),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 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透露个人相关信息;书写规范,正确使用标 点符号。 【文题解析】 从楚王、孔子和老子三人来看,可以得出立意:对同一件事,看问题的角度不同,结 论自然也不同;一个人的眼光、胸怀决定看问题的高度与境界。 从楚王的角度看,他没有因丢失了心爱的弓而沮丧,“楚人失之,楚人得之”,保持 了一个君王应有的洒脫和风度。据此可以得出得失之间,调整心态,彰显修养;不以物喜, 不以己悲,看出豁达潇洒。 从孔子的角度,作为一个思想家。“人失之,人得之”,就显得胸怀更大。可以得出 人要有兼怀天下的理想。 而在老子看来,失就是得,得就是失,所以,无所谓得失,这就是天道。据此可以从 得与失的辩证关系来立意。 从故事对我们现代人启迪方面来思考,在一件事情来临时,不但能从自己所处的位置 来对事物作出相应的判断,更能从宽而广之的层面去领悟与面对,这是值得我们普通人学 习的人生态度。 当今社会,金钱崇拜,物欲横流,许多人都生活在焦虑之中。有的人为得而欣喜,有 的人为失而苦恼。其实,我们每个人的生命中,都会无数次重复着失与得。金钱、地位、 荣誉、名气上的得得失失,其实与我们的生活质量好坏并没有必然的关系,多一份哲思, 便多一份豁达,多一份心灵的自由。 111、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60 分) 一棵有毒的树矗立在路旁。 第一种人大老远看了,赶紧绕道而行,他们一点也不愿接近,生怕不小心会中毒。 第二种人来到树边,看见这棵树,马上就想到它的毒素,急着要砍除它,以免有人受 害。 第三种人有着不同的心态,愿意带着慈悲的心去思索:这棵树也有生命,不要轻易地 毁掉。于是在树旁圈上篱笆,注明有毒,以此避免危害到路人。 至于第四种人,在看见这棵树的时候,会说:“喔!一棵有毒的树,太好了,这正是 我要的!”他们开始研究树的毒性,与其他药材的成分混合,制成了可以救人的新药。 请根据以上材料,联系生活实际,引出一个有意义的话题,自定立意,自选文体,自 拟标题,写一篇不少于 800字的文章。 【文题解析】 我们可以把“一棵有毒的树”看作有缺陷、有过错、对社会有一定危害性的人如失足 青年、吸贩毒人员和各式各样的罪犯;也可以把“一棵有毒的树”看作精华与糟粕共存的 现象尤其是文化现象。怎样对待这些人与物呢?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做法。联想到我们学过 的课文,鲁迅先生在拿来主义一文中,对传统文化中的精华与糟粕共存的现象早就作 过精辟的阐述,即存其精华,去其糟粕。按照新型话题作文“抓其一点不顾其余”的原则, 我们可以只对其中一点立意。 112、阅读下面一则材料,根据要求作文。(60 分) 意大利某城市有个名叫海因茨的人,他的妻子得了癌症,危在旦夕。该市有个药剂师, 研制了一种治癌特效药,配制这种药的成本只有 200美元,但他要价极高,每剂要价 2000 美元。为了买到这剂药,海因茨变卖家产,并且到处借钱,但最终只凑得 1000美元。海因 茨恳求药剂师说:他的妻子快要死了,能否将药便宜点卖给他,或者允许他赊账。药剂师 拒绝了他,并且还说:“我研制的这种药,正是为了赚钱”。海因茨没别的办法,于是在 一个晚上潜入药剂师的仓库把药偷走了,结果警察发现,把他抓进警察局。 要求:自选角度,确定立意,自拟标题,文体不限。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 范围。不少于 800字。不得套作,不得抄袭。 【文题解析】 (1)这则材料其实是美国著名心理学家柯尔伯格讲的“道德两难故事”,其立意的角 度与选择的侧面都是多重的。从海因茨的角度看,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思考:规则和道德 的冲突;生命价值与规则价值的冲突;生命价值是第一位的,生命高于一切;人应当自觉 遵循社会规范;偷,却充满道德光辉。选择药剂师作为角度,立意可以是:商人不能唯利 是图;赚钱,也应尊重生命;打击垄断,还消费者公平;自由自愿,市场交易;商人不是 慈善家等。选择警察作为角度,立意有:法规高于一切;触犯法律,必受惩罚等。 (2)这则材料的最大特点就是“两难选择困境”,考生从单一角度立意是可以的,但 如果能对道德、生命、规则、法律、价值等关系范畴进行一些辩证性思考,可适当提高得 分。 11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 800字的文章。(60 分) 一位棋道高手培训年轻选手的方式十分特别,他不教选手技巧和谋略,而是和选手天 天对弈,决出输赢后,让他们记住自己对弈时的每一步,仔细推敲自己的每一步落子,找 出自己的失误。找出失误多的,就表扬;找出失误少的,就严厉批评。后来,他培训的选 手在比赛中和许多顶尖的棋手对决,很多高手被击败。那些高手惊叹说:“这些年轻选手 太厉害了,没看出他们有什么技巧和谋略,但丝毫找不到他们的破绽和失误。”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白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 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文题解析】 失误破绽和技巧谋略;完善自己和战胜别人;培训方式。 114、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 800字的文章。 生活如同一朵玫瑰,每瓣花代表一个梦想,每根刺昭示一种现实。 法国作家阿尔弗莱德缪塞 请根据阅读后的感受和联想,写一篇不少于 800字的文章。 要求:自拟标题;自定立意;除诗歌外,文体不限;文体特征鲜明。正确 使用标点符号,书写规范。 【文题解析】 (1)若抓住“每片花瓣代表一个梦想”这句,可侧重“梦想”作如下立意: 让梦想照亮(改变)现实。 要知道越是现实如刺,越需要有梦想来激励自己指引自己。 现实难免让人沉沦,只有心怀梦想,才能拥有一个美丽人生。 之所以感到生活美好,那是因为我们无论在什么样的情况下,还有梦想。 (2)若抓住“每根花刺昭示一种现实”这句,可侧重“现实”作如下立意: 立足现实或依托现实,才能实现梦想。 梦想再美好,如不立足现实,梦想只能是镜中花,水中月。 人只有经受严峻现实的考验,才能开出最美的人生之华。 (3)整体把握全句,可以有如下立意: 生活再美好,也有让人不满意的地方,对生活要有一个豁达乐观的心态; 生活不是只如鲜花般娇艳美好,如玫瑰花瓣般的现实背面往往掩藏着丑恶,因此, 人类要学会全面看问题,不要仅被表面现象所迷惑。 115、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60 分) 人生最大的成功并不在于从不摔跤,而在于每次摔跤跌倒后都能爬起来。 你对上述材料有何感悟?围绕材料请自拟题目,不得抄袭,不得套作,写一篇不少于 700字的记叙文或议论文。 【文题解析】 考生可从以下角度作文:勇遇失败,失败是成功之母成功的试金石失败战 胜困境,逆流而上阳光总在风雨后。 116、阅读下列材料,按要求作文。 生活是什么?是与世无争,还是命运多舛?生活就好像雄鹰,用搏击长空来成为天空 的霸主;生活就好像黄莺,用婉转动听的歌声展现歌唱家的风采;生活就好像蜜蜂,用辛 勤劳动成为生活的楷模。 对此你有什么感悟?请自拟题目,不得抄袭、不得套作、语意明确、语句通顺,写一 篇不 700字的议论文或记叙文。 【文题解析】 幸福的生活是织出的;艰难困苦、玉汝于成;自己造就自己的人生等。 117、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 800字的文章。(60 分) 一个生物学家在一家农场见鸡群里有只老鹰,于是问主人:“为什么鸟中之王,会落 魄到这般与鸡为伍的地步?”主人说:“因为我一直喂它鸡饲料,在鸡舍里长大,所以它 一直不想飞,而且它根本不认为自己是一只老鹰了。”生物学家说:“不过,它到底是一 只老鹰啊,应该一教就会的。”经过一番讨论,两人准备将鹰放飞。第一天失败了,第二 天又失败了。第三天,生物学家把老鹰带到山上再次鼓励它说:“你是一只老鹰,属于蓝 天和大地。张开翅膀飞翔吧!”奇迹出现了,老鹰慢慢张开了翅膀,最后发出了一声胜利 的长鸣,冲向天际。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 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文题解析】 赞美产生动力,动力创造奇迹,奇迹源于激励。教育要注意因材施教,不可想当然 或一刀切。多一点激励,少一点批评;多一点理解,少一点指责;多一点支持,少一点讥 讽。若能这样,差生也会奇迹般地变成优生。环境造就人。舒适的环境下造就不出富有 战斗力的人生,成功的人生需要经历风雨和挑战。目标影响成长。认识自己,明确目标 定位。是鹰就应翱翔于天际,不要委身于鸡群生活。 118、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60 分) 儿子请乡下来的父亲陪自己一起宴请一个生意场上的朋友。席间一对生意伙伴相谈甚 欢。回家后父亲告诉儿子:“你的这个朋友,不可深交。生活困窘的人吃相不雅可理解, 可他不困窘,却总用筷子把菜翻来翻去专挑喜欢吃的。”儿子不以为然:“人的习惯不同, 不可苛求,吃相不雅,未必就不可深交。”父亲说:“用筷子的小细节可见人品。有大的 利益诱惑,他会怎样?” 请根据你对材料的理解和感悟,自选一个角度,写一篇不少于 800字的文章,文体自 定,标题自拟。要求:立意明确,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文题解析】 材料的核心事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