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跨越海峡的生命桥_第1页
22、跨越海峡的生命桥_第2页
22、跨越海峡的生命桥_第3页
22、跨越海峡的生命桥_第4页
22、跨越海峡的生命桥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2、跨越海峡的生命桥 学习目标: 1、认识 8 个生字,读准并理解“绽放、凋零、含苞、暂停、骨髓、 间隔、慈济医院、辗转”等词语。 2、正确流利用感情的朗读课文,通过联系上下文等方法理解“跨越 海峡的生命桥的”含义。 3、体会李博士和台湾青年一心为他人着想的高尚品质,感受海峡两 岸人民的血脉亲情。 重点难点: 通过理解骨髓移植对小钱的重要,台湾青年在余震中捐献骨髓 的危险,以及两案医护人员的奔波劳累,体会“跨越海峡的生命桥 的”含义。 教学准备: 课件 读熟课文,查找“凋零”“辗转”的意思,“慈济医院” “白血病”的资料,找出感动自己的语句。 教学方法:抓重点词句,品读感悟 教学时间:2 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揭示课题,质疑导入: 1、出示地图,你们看,就是这幅祖国的版图,这里有一座美丽的城 市杭州,这里是祖国的宝岛台湾,在他们之间不仅隔着千山万水, 还隔着一座茫茫的海峡,在它们之间架一座跨海大桥,怎么样?好 了,关于桥的话题,我们就先说到这儿,大家准备好我们来上一节 语文课。准备好了吗?上课! 2、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第 22 课,齐读课题-跨越海峡的生 命桥。看到课题,你想说点什么?(学生质疑)是啊,生命桥指 的是什么?它靠什么跨越了茫茫的海峡呢?带着这些疑问我们一起 走进一个真实的故事。 二、预习探究 初读课文,学习词语,理清脉络,把握主要内容。 1课前同学们都预习了课文,词语你都会读了吗? Comment l1: 想象一下,医生 可能曾经在哪些人当中为这 个患了白血病的青年寻找过 适合移植的骨髓?找到了吗? 还可能在哪些人当中找过? 找到了吗?在他的家乡杭州 找到了吗? 2 2(出示词语:绽放、凋零、含苞、暂停、骨髓、间隔、慈济医院、 辗转)请大家看屏幕上的词语,自由读一遍,看看哪个词语需要提 醒同学们注意?(生自由读,指名:你想提醒哪个词语?) A“凋零”。一起读,“凋零”是什么意思?草木枯萎,花儿凋 谢。屏幕上有个词的意思正好和它相反,绽放。还有一个跟花有关 系的词,是-含苞。(出示句子)在课文中的句子里,这三个词语 还是在形容花吗?快速读一读这句话,看看它们分别指的是什么了? (自由读,回答。)师相机介绍“白血病”的资料:白血病俗称 “血癌”,是一种恶性程度极高的血液病,目前有效的治疗方法只 有进行骨髓移植,但是要找到配型相同的骨髓是非常不易的。 C剩下的词语你能读准么?“暂停、骨髓、间隔、慈济医院” 这里有一个多音字是“间隔”的“间”,要读第四声,齐读。 谁知道“慈济医院”,指生介绍:慈济医院,位于台湾花莲市, 是目前亚洲最大的骨髓捐赠中心,也是世界上最大的华人骨髓资料 库。 B“辗转”,知道这个词语的意思吗?你查了字典,字典上怎么 解释的?(生读解释)查字典理解词语是个好方法,你很会学习。 另外,我们还可以通过读课文理解这个词语。 大家看,辗转这个词语出现在课文第二自然段的最后一句话里。 (出示第三句)不过,要理解“辗转”的意思,只读这一句话不行, 我们得先读懂它前面的两句话,(出示前两句)。 谁先来读前两个句子,(指名)大家看看这两句话都是在说什 么?(生读)是呀!十万人,茫茫人海呀,才有可能找到几个有适 合骨髓的人?一个。十万分之一呀!而且还是有可能,不确定啊! 真是谈何容易! 在祖国大陆找到了吗?最后,在哪里找到了?像这样的寻找过 程,用一个词语来形容就是辗转。 3词语都会读了,课文你能读熟练吗?自由读课文,思考课文 讲了一件什么事。 4谁来说说这篇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生叙述的过程中,课件出示:“杭州小钱白血病台湾同胞余震中 捐献骨髓”。我们把这些词语连成一句话,看看能不能把故事内容 说得明白又完整?) 3 5课文讲的就是这样一个真实而感人的故事。这个故事最让你 感动的是什么呢? 三、课堂练习 1、读熟课文 找出自己感受的句子。 第二课时 一、品读感悟,指导朗读感受深的语句。 1.看起来,台湾同胞冒着地震的危险捐献骨髓的那一幕,感动 了我们每一个人,就是课文的第 3、4、5 自然段的内容。 1)同学们,对于感人至深的文字,我们要静下心来细细品读; 尤其是让我们心中一动的词语和句子,我们最好画下来,再联系课 文的其他内容去思考,我们就会发现,感动我们的不仅仅是词语表 面的意思。 2)下面,请同学们仔细默读这三个段落,看看青年和李博士 的哪些做法最让你感动,把最让你感动的语句画下来,反复读一读, 你能体会到什么,一会儿我们交流。 2默读画语句,小组交流。 二、合作交流 1指名交流:好,同学们读得这样认真,让老师很感动。谁愿 意先来交流。 交流第四自然段语句“在这场灾难中不清楚。期待着他的 骨髓。” 2.指名交流。 3.评价:你能把两句话的内容联系起来体会,真会读书!对于这 两个句子,还有不同的体会嘛?再指名交流。 4评价:这位同学更了不起,能联系自己体会到台湾青年的精神。 5(出示句子第四自然段)看看台湾青年冒着地震的危险,离开 自己的家人,躺在病床上,心里想着什么? 他虽然静静的躺在病床上,心里一定是极不平静的,他会牵挂自 己的家人。但是,他想得更多的是-看这句话(课件出示“但是, Comment l2: 屏幕:台湾青年 心里想着,自己的骨髓会让 小钱)台湾青年想着一个生 命康复的希望,多么善良的 心啊!多么博大的爱心啊! Comment l3: 我们一起再来读 书,用你们的朗读感动自己 的同时,也能感动在座的每 一个人,齐读。 Comment l4: 想象一下,当时 手术室里可能还有什么东西 在摇晃?这么危险的时刻, 李博士怎样地站在病床旁? (沉着地)继续读书,此时 此刻,跑到哪里才比较安全? 读哪一句?(指名)。手术 室是空旷的地方吗?可李博 士却怎样地站在那充满危险 的地方?(沉着地) 4 他知道,在海峡的另一边有一位青年正满怀着希望,期待着自己的 骨髓。”)(指生读) 6那么,台湾青年心里想着的,小钱期待的,是怎样的希望呢? 我们一起去感受小钱那满怀着希望的期待。(音乐起,教师深情朗 读第二自然段。) 7听老师读了这段话时,你心里都有什么感受?你是个有同情心 的孩子!你的心地真善良!你在为小钱着急呢!你希望小钱的生命 之花绽放,我感受到了你那颗纯真的心!是的,小钱是幸运的,他 在台湾找到的这个人即使是在地震的危急时刻,心里想着的依然, 读书,女同学读刚才的那个句子,“但是,他知道”接下去“在海 峡的” 8请大家看这段话里这些红色的词语(苍白、红润、凋零、绽 放),你能不能用上一个或几个,说一说台湾青年心里想着,自己 的骨髓会让小钱的生命出现什么样的希望呢? 1)联系课文前面的内容,我们已经走进了台湾青年的内心世界! 现在再读这句话,(男同学读)感动我们的正是这颗善良的心,这 份博大的爱!让 2)交流表现李博士高尚品质的语句。 A你们用朗读表现出台湾青年美好的心灵,感动了自己也感动了 老师。谁画了描写李博士的地方,体会到了什么呢?(指名朗读、 交流。“沉着”句。谈体会。) B评价:他抓住“沉着”这个词语来体会,会读书!还有谁也画 了这句话? 3)评价:发现了吗,她把整个第五自然段的内容都联系起来 了,在体会李博士的沉着,她是在用心读书。(板书:沉着) 来,我们像她这样把整个第五自然段的句子都联系起来体会 这个“沉着”:他在什么情况下还这样沉着?读哪一句话(指名) 余震都能使针头都从肌肤里脱落出来,多么突然啊!哪个词 语是突然的意思?强调这个词,谁再来读一遍(指名)。 4)“此时此刻”,台湾青年和李博士可能在想些什么?你有什么 感受? 师:难道同学们认为“余震”是件小事? 5 (余震虽然这么强烈,甚至有生命危险,可他们心中,只想着小钱, 所以觉得是“小事”!) 师:那么,“此时此刻”指什么样的时刻呢? 出示:李博士仍沉着地站在病床旁,那位青年也静静地躺在病 床上。 师引读:此时此刻,大地震刚过,大地仍在余震中摇晃,危险时 时威胁着他们。 生:-李博士仍沉着地站在病床旁,那位青年也静静地躺在病床 上。 师引读:此时此刻,小钱静静地躺在杭州医院的病床上焦急地等 待着骨髓。 生:-李博士沉着地站在病床旁,那位青年也静静地躺在病床上。 师引读:此时此刻,还不清楚自己的家人是否平安无事,也许他 们的家人正遭遇不幸,在死亡线上挣扎。 生:-李博士仍沉着地站在病床旁,那位青年也静静地躺在病床上。 师:这是一次跨越海峡的拯救行动,也是一场跟死神争夺生命的较 量。他们冒着生命的危险,在那里等什么呢?他说对了!变红最后 一句话-“经过一次又一次的努力,”指生读。 这涓涓流出的仅仅是骨髓吗?是的,这涓涓流出的是生命的火种, 是美好的希望,是博大的爱心。 9骨髓的保存期只有 24 小时。李博士带着这生命的火种出发了. . 1)屏幕出示: 10 时 20 分,李博士从花莲飞往台北。 14 时 15 分,由台北抵达香港后,立即飞往上海。 16 时 45 分,飞机在上海降落。 20 时 50 分,李博士直奔杭州。 22 时 15 分,李博士乘坐的救护车开进了杭州的医院。 2)快算一算,从李博士带着骨髓出发,到把这生命的火种送到 小钱的身边,用了多长时间?(生答)只差 5 分钟。就是整整十二 Comment l5: 么让人感动啊! 让我们把内心的全部感动, 融入第六自然段的字里行间 读出来吧!(引读第六自然 段:骨髓的保存期只有 24 小时,接下去-。) Comment l6: 这座用骨髓、爱 心、血脉亲情架设的生命桥, 将永远屹立在大陆同胞和台 湾同胞的心中!(板书:大 陆同胞、台湾同胞) 6 个小时啊?这是怎样的 12个小时?用一个词语形容!(紧张、争分 夺秒、扣人心弦、艰辛、辛苦、漫长、惊心动魄、疲劳) 3)课文第 6自然段中有一个词语表达的就是这十几个小时的艰辛、 紧张与漫长,快找一找是哪一个?(板书:奔波)读这个词语,读 出紧张的感觉、读出艰辛的感觉、读出漫长的感觉 10、经过了十几个小时的奔波,李博士没有休息, (再出示:22 时 50分,骨髓移植手术开始了。第二天凌晨 2时整, 手术才顺利完成!)第六自然段中还有一个词语写出了李博士不顾 疲劳,一直在工作。看书。是哪一个?(连夜)连夜啊!多 三、激情扣题,拓展延伸。 1小钱就这样得救了!同学们,故事读到这里,相信大家对课题 的疑问一定已经解决了,(如果时间够:同学们,故事读到这里, 大家对课题的疑问解决了吗?是什么架起了这座能够跨越海峡的生 命桥?) (出示“这真是一座用架设的生命桥啊!”让学生发散填空) (师板书:骨髓、爱心、血脉亲情) 2其实,台湾慈济医院向大陆白血病患者捐献骨髓的感人事例还 很多很多,我们课文写的,仅仅是其中一例。(课件出示几例子相 关例子,音乐起老师动情诵读)。 年月,该中心首次进行横跨两岸的骨髓移植,将台 湾一名岁妇女的骨髓,移植给大陆一名 17岁男孩。 1999 年 7月 29日台湾身患残疾的汤女士带着伤病的身躯,为 西安 29岁的白血病患者王健作捐髓手术。 2003 年 11月 14日上午,该中心几经辗转,将台湾女青年捐献 的新鲜骨髓送到汕头,挽救了汕头市工贸中专的学生姚文健的生命。 3截止目前,慈济医院已经成功救治了不少白血病患者,每个 事例背后都有一个感人的故事,这些正是在海峡两岸之间(指板书) 用骨髓架设的(齐读课题)-跨越海峡的生命桥! 用爱心架设的(齐读课题)-跨越海峡的生命桥! 用血脉亲情架设的(齐读课题)-跨越海峡的生命桥! Comment l7: 生命在人们无私 的给予中延续,生命之花在 人们的爱心和奉贤中重新绽 放,让我们用心来读一读最 后一段: 7 4同学们,如果有一天,小钱和这位台湾青年见面了,他们会 说些什么呢?下节课,你们可以在班级里讨论讨论这个问题。 四、作业设计 1、积累课文中的优美句子 2、读爱心故事 板书设计: 22跨越海峡的生命桥 大陆同胞骨髓 爱心 教学反思 爱是人间永恒的主题,是人间最美好的感情, 跨越海峡的生 命桥主要讲述这样一个感人的故事:大陆青年小钱患了严重的白 血病,台湾同胞冒着生命危险,用爱心挽救了小钱的生命,架起了 一座跨越海峡的生命桥。 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不应 该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 维和情感中活动,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重 陶,获得思想启迪。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 ”所以, 在这节课上我设计了以 “感激”为话题,以 “感激”为线索,激起 了学生情感的千层浪花,他们从自己的阅读中去发现,去感悟,去 体会,各抒己见,明白了“生命桥”的深刻意义。 内心的情感积聚太多需要写的方式来宣泄。写是对内心情感 的梳理、积淀,将口头语言变成书面语言,阅读感悟便发生了质的 飞跃。课上,我让学生动笔写一封信,表达心中的感激。 这个教学过程让我从中真切感受到阅读感悟是说、写的基础, 说、写反过来能促进阅读感悟的提高,阅读感悟可以通过说、写的 方式呈现出来,只重感悟,不重说、写训练的教学,学生对课文的 感悟如从雾里看花一样不真切,相反,只重说、写训练的教学,学 生的感悟就像空中筑楼一样不现实,只有让学生“读”进去后,通 过说的形式“浮”出来,再通过写的训练“沉”下去,课堂教学才 能绽放溢彩。 8 反思这节课,存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