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阅读5页,还剩1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2017 年各区期末试题分类汇编 现代文阅读 1 4.7 完成(二)阅读 我有一个梦,回答问题。(共 10 分) 我有一个梦 张晓风 我有一个梦,我不太敢轻易地把这梦说给别人听,怕遭人耻笑毕竟,在这个世界上敢于去梦想 的人并不多。 南台湾的小城,一个女中的校园。六月,成串的黄花沉甸甸地垂自阿勃拉花树。风过处,花雨成阵, 松鼠在老树上飞奔如急箭,音乐教室里传来三角大钢琴的琤琮流泉 所谓学习音乐,应该不止是一本音乐课本、一个音乐老师。它岂不是也包括那阵雨初霁的午后,那 熏人欲醉的南风,那树梢悄悄的风声,那典雅的光可鉴人的大钢琴,那开向群树的格子窗 每逢这个时候,我就暗自叹息,在这称为中国的土地上,我们可以来盖一间国学讲坛吗? 当然,你会问:“什么叫国学讲坛?国文哪需要什么讲坛?国文教学不就只是一味戴老花眼镜的老 先生凭一把沙喉老嗓就可以廉价解决的事吗?” 是的,我承认,曾经有位母亲,蹲在地上,凭一根树枝、一堆沙子,就这样,她教出了一位欧阳修 来。只要有一个公尺见方的地方,只要有一位热诚的教师和学生,就能完成一场成功的教学。 但是,我有一个梦。 我梦想有一位国文教师在教授“好鸟枝头亦朋友,落花水面皆文章”的时候,窗外有粉色羊蹄甲正 落入春水的波面,苦楝树上也刚好传来鸟鸣,周围的环境恰如一篇舞台布景板,处处笺注着白纸黑字的诗。 我梦想要一间安静雅洁的书斋,有中国式的门和窗,有木质感觉良好的桌椅,你可以坐在其间, 你可以第一次觉得做一个中国人也是件不错的事,也有其不错的感觉。 那些线装书,现在拿几本来放在桌上吧!让年轻人看看宋刻本的书有多么典雅娟秀,字字耐读。教 室里,沿着墙,有一排矮柜,柜子上,不妨放些下课时可以把玩的东西。一副竹子搁臂,凉凉的,上面刻 着诗。一个仿制的古翁,上面刻着元曲,让人惊讶古代平民喝酒之际也不忘诗趣。一把仿同治时代的茶壶, 肚子上面刻着一圈二十个字:“落雪飞芳树,幽红雨淡霞,薄月迷香雾,流风舞艳花。 ”学生正玩着的时 候,你可以告诉孩子们这是一首回文诗,全世界只有中国的语言可以做的回文诗。而所谓的回文诗,你可 以从任何一个字念起,意思都通,而且都押韵。 墙上也有一大片可利用的地方,拓一方汉墓石,如何?那些画像砖之浑朴大方,令人悠然神往。 如果今天该讲岳飞的满江红 ,何不托人到杭州岳王坟上拓一张岳飞真迹来呢?今天要介绍“月落乌啼 霜满天”吗?寒山寺里还有俞樾那块诗碑啊!杜甫成都浣花溪的千古风情,或诸葛侯祠的高风亮节,都可 以在一幅幅挂轴上留下来。 你喜欢有一把古琴或古筝吗?有,也可以,没有,也可以。这种事不妨即兴。 你喜欢有一点檀香加茶香吗?有,也可以,没有,也可以,这种事只消随缘。 如果学生兴致好,他们可以在素净的钵子里养一盆素心兰,这样,他们会了解什么叫中国式的芬芳。 教室里不妨有点音响设备,让听惯麦当娜的耳朵,听一听什么叫笛?什么叫箫?什么叫“把乌”? 什么叫筚篥 你听过“鱼洗”吗?一只铜盆,里面镌刻着细致的鱼纹,你在盆里注上大半盆水,然后把手微微打 湿,放在铜盆的双耳上摩擦,水就像细致如丝的喷柱,激射而出啊,世界上竟有这么优雅的玩具。当 然,如果你要用物理上的“共振”来解释它,也很好。如果你不解释,仅只让下了课孩子去“好奇”一下, 也就算够本。 你要让年少的孩子去吃麦当劳,好吧,由你。你要让他们吃肯德基?好,请便。但,能不能,在他 年少的时候,在小学,在中学,或者在大学,让他有机会坐在一间中国式的房子里。让他眼睛看到的是中 2 国式的家具和摆设,让他手摸到的是中国式的器皿,让他让他忽然对自己说:“啊,我是一个中国人! ” 这样的梦算不算狂妄呢?如果我说,教国文也需要一间讲坛那是因为我有一整个中国想放在 里面啊! 我有一个梦!这是一个不忍告诉别人,又不忍不告诉别人的梦啊! (有删改) 17.阅读文章,回答问题。 (4 分) 作者有一个梦。这个梦,小而言之是 ,大而言之是 。 18.回文诗是按一定法则将字词排列成文、回环往复都能诵读的诗。请你将第段中的回文 诗换一种排列法则重新成诗,并将你的“诗作”用规范的楷书或行楷写在答题卡上。(2 分) 答: 19.这篇文章字字含情,句句有意,诗意典雅的语言中寄托了作者对中国文化的绵绵深情。 请结合其中一处,作简要赏析。 (4 分) 答: 4.8 完成【2017 丰台期末】 (二)阅读传承 ,完成 17 -19 题。 (共 11 分) 传 承 刘浪 老游和小方行走在王子山的石阶上。山顶的阳光透过稀疏的树丛倾泻下来,白花花的灼人眼睛。两个 人都背着分量不轻的摄影器材,衣服粘在身上,有种透不过气的感觉。 突然,小方大叫了一声,师傅,你看! 老游顺着小方的手指一看,立即呼吸加速,一下子透不过气来了。 眼前,山脉一侧的悬崖峭壁旁,两块隔涧对望的山岩之间,一棵不知名的树顽强地生长着。它舒展着 一人多高的身体,虽有些倾斜,但始终向山顶投射下来的阳光的方向生长。让人揪心的是,它的根扎得并 不深,只有一小撮根须死死地抠住岩石,而一大半的根系几乎是裸露在外,那种随时可能被连根拔起的危 险状态和它的枝叶繁茂形成了强烈的反差。 老游端起相机,慢慢地走近小树,他自言自语道,这是一曲生命的颂歌啊!小方也啧啧称奇,长在岩 石上,居然能活下来,真是不容易! 老游说,有了它,这次采风不虚此行。这棵树拍出来,刚才拍的那些花花草草、山山水水就全弱爆了! 老游连着转换了几个角度,只听得噼里啪啦一阵响,作品已经完成。他眯着眼睛,审视着相机里的连 拍照片,颇为满意地向小方做了一个“OK”的手势。 小方正准备继续前行,老游却佝下身子,撅起屁股,向那棵树攀爬了过去。就在小方不解之时,老游 身子向前一倾,抓住那棵树,猛地一扯,整棵树便被他连根拔了下来。老游随手将树往悬崖下一扔,回头 对小方狡黠地一笑,说,这回,我拍的照片就是绝世珍品了。 下山的路上,小方说,师傅,我感觉这棵树太可惜了,它长在悬崖上好好的,风没有吹倒它,雨也不 曾打落它,却被你一把扯下了。 老游一脸正色地说,它遇到了我,生命已经永生!你记住,艺术这东西不能重复,必须是独一无二, 才有存在的价值。 小方“哦”了一声,若有所悟地说,我懂了。 在当年的“关爱生命”全国摄影艺术作品大赛中,老游拍的这棵树起名为生命的颂歌 ,一举夺得 了特等奖。 获奖之后,老游外出采风的欲望越发强烈了。可是附近的地方他几乎都采了个遍却一无所获。于是, 3 他决定走出去,到远方去看看。 老游到了云南。运气不错的他很快在西双版纳的光芒山发现了一个摄影的绝好素材。光芒山的山脚下, 有一个天然钟乳石形成的小小水池,当地叫“天浴池” 。山顶的水喷薄而下,正好落到池里,飞起浪花无 数,而池壁并没有完全封实,又造成水流四面喷射,天地氤氲一片的景象。 老游自然不会放过这种天赐美景,于是他噼里啪啦一阵狂拍,然后习惯地打开相机里的照片,审视之 下,他发现似乎少了点什么。对,既然叫“天浴池” ,应该有人在里面洗浴才应景。 一名当地的村民告诉老游,每逢夏季,村里的少哆哩(女人)特别喜欢在这里面洗澡,当然也有孩子 同浴,但冒哆哩(男人)只可远观,是不可以进入池中的。老游的画面感很强,那洗浴的场景立马浮现在 脑海里。 听说老游渴望拍出好的摄影作品,那村民说,明年八月来吧,那时来“天浴池”洗澡的人会很多,你 一定不会落空的。 终于等到了第二年的八月。老游按捺不住激动的心情,一路辗转,千辛万苦又来到了天浴池。 远远地就听到女人的嬉闹声。老游找了个高一点的好位置,架起了相机。 一帘白水从天而降,投到池里。弥漫的水汽之间,几个衣裳单薄的少哆哩披着长发在泼水追逐。几个 孩子光着屁股顽皮地在池边爬上爬下。多美的一幅天浴图啊! 突然,老游愣住了,他心痛得直用手捶打胸口,因为他发现四周高低起伏,浑然天成的钟乳石池不见 了,替代的是一个用砖头砌得方方正正的水池。 老游万念俱灰地下了山。他很不甘心地问山脚下的一个村民,以前的那个池为什么没有了? 村民说,上个月有个和你一样的摄影家来这里拍照片。他拍完后,拿出五千元钱,对我们说,池子的 蓄水效果差,石头也不安全。我捐点钱给你们,把那石头砸了,砌个游泳池吧! 村里人感激不已,于是将钟乳石砸掉,建了这个露天泳池,确实很受女人和孩子们喜欢。 一个月后,又在外地采风的老游接到小方的电话,师傅,我有一幅叫天浴的作品获得了全国“少 数民族风情”摄影展的一等奖。老游说,那一定是绝世珍品吧!小方兴奋地说,是啊,您怎么知道的? 我知道,我当然知道啦!老游 (A.咬牙切齿 B.若有所思)地说。 (有删改) 17请看文中画横线的句子“小方哦了一声,若有所悟地说,我懂了” ,结合人物言行说说小方懂得 了什么。 (4 分) 答: 18文中有一个画波浪线的句子“老游的画面感很强” ,请你结合上下文内容描绘老游心中的完美画面。 (3 分) 答: 19请为文章最后一段横线处选填词语,并结合文章内容和你对小说主题的理解说明理由。 (4 分) 答: 4.9 完成【2017 石景山期末 A 卷】 (二)阅读以义制命 从未言老 ,完成第 1719 题。 (共 10 分) 以义制命 从未言老 追忆世纪老人杨敬年 2016 年 9 月 4 日,南开大学教授杨敬年先生于天津病逝,享年 108 岁。 虽是松龄鹤寿,杨先生的逝世还是让人感到意外。当讣告在南开大学官方微信甫一发布,就有网友 回帖叹惜:“早晨刚看到先生当选牛津大学荣誉院士,孰料晚间就听到这一不幸的消息” 牛津大学荣誉院士,是两个月前牛津大学圣体学院颁发给杨先生的一项荣誉。这一荣誉是该学院授予 杰出院友的最高级别头衔。为此,先生专门录制了答谢视频,进行了 5 分钟的脱稿演讲。这位 108 岁的老 人,英文还像 70 年前在牛津大学求学时那么流利,思维也仍是那么清晰。 4 先生曾说:“我的年龄是 100 多岁,但在旁人看来我的生理年龄只有 70 岁,而我的精神年龄却只有 30 岁。” 克服逆境 做力所能及的事 一进先生的家门,最先映入眼帘的,是靠墙的深色木质大书柜。书柜由六个双开门组成,里面摆满了 各个年份出版的书籍。它们和主人的年龄一样,记录着历史的轨迹。 这个房间的主人是我国财政学和发展经济学的奠基人之一,他在南开生活半个世纪,经历风风雨雨, 尝尽人生百味。 1957 年,这个曾经的南开大学财政系主任,被错划为右派,被迫离开岗位 22 年。“文革”后期,他 又遭遇了家庭变故,妻子因脑溢血瘫痪在床,两年后儿子因尿毒症不幸早逝。悲痛之余,家庭的支出,女 儿的学费,儿媳和侄女的接济,都压在他一个人身上。 贫寒交迫、命运折磨,先生“以义制命”,消化着苦难。他坚持完成了学院交给自己的任务,翻译了 7 部经济学著作,并承担联合国文件翻译和审核工作,共计 500 万字左右。“不管将来或过去之有无意外, 或意外之幸或不幸,而只用力做其所应做之事,此之谓以义制命。”冯友兰的这句话,影响和总结了他的 一生。 在这段艰苦岁月中,每当心中难以平静,他便会聆听贝多芬的命运交响曲。莎士比亚的四大悲 剧和萧伯纳的故事,更支撑他走过了这段晦暗的生活。 在他人看来,不管经历天大的磨难,先生始终能从追求学问中找到安慰和力量。 情系南开 71 岁重归教育一线 1979 年,先生恢复教授职称后,要求重回讲台:“做学问、教书是我最擅长的事情,若不能为教育 事业做些事,必将是一生之憾。”当时他 71 岁,早已过了退休年龄。 两年前,他已自告奋勇,为几位政治经济系学生讲授专业英语课程。那是恢复高考的第一年。入学摸 底考试后,学院决定为几位英语成绩较好的新生,单独开设英语学习班。两年间,听课的人由六七个学生, 扩展到几十个学生和青年教师。 先生每学期都托朋友从香港、美国带回西方经典经济类原著和杂志,再从中摘取适用的文章,亲自编 写专业英语教材。起初,同学们都认为课本太难,上课听不懂,年纪最小的邹玲因为太多单词不懂,动了 退课的念头。 她到老师家中想说明情况,却看见 70 多岁的杨教授在自学法语。先生向她说起自身的求学经历:因 时局动荡,他比常人多花了 12 年求学,直到 1948 年才拿到牛津大学哲学博士学位。“你们年轻人要珍惜 能够学习的机会,不要因为一点小困难就放弃,看看我就知道,只要开始,就永远不晚。” 先生坚持先难后易的原则,一学期下来,班上同学的英语成绩突飞猛进,阅读外国文献的速度越来越 快。 同为 77 级学生的孟宪刚觉得更幸运。学院决定为四个有俄语基础的学生专门开设俄语课。但当时能 教英语的教师都极度稀缺,更不用说是其他语种。这时,先生再次站出来说,自己当系主任时自学过,可 以一试。 孟宪刚怀疑这位从牛津大学留学归来的教授,未必教得了俄语。第一次上课,先生带来了自己总结的 语法资料,并坚持用原著讲课。两年课程结束后,孟宪刚在人大研究生考试中取得了 90 多分的外语成绩, 超过许多俄语专业的学生。 高校讲台,先生一站就是 16 年。直至 1994 年,86 岁高龄的他才宣布,因身体原因不再授课。16 年 来,先生每节课都提前到教室,下课铃响起后,也要多讲两分钟才走。 “先生总是穿着灰蓝的中山装或者黑色西服,声音也特别洪亮,比谁都精神。”邹玲忘不了 80 多岁 的先生站在讲台上时,那种痴心于“传道授业解惑”的感染力。 笔耕不辍 百岁自认远未年迈 回归正常教学后,先生家里时常有学生登门。不管在做什么,只要学生来请教,他一定放下手中的 事,优先帮学生解决难题。“杨教授有求必应,从来不会拒绝。”不少学生这样描述。 5 与学生交流之余,先生的全部时间几乎都用在读书上。日常花销 80%以上用于买书是年轻时养成的习 惯,送书给学生则成为退休后的新习惯。这些年,光邹玲一人,就收到他 108 本赠书。 90 岁时,他还创造了一个奇迹。当时,撰写了两年的综合性论著人性谈刚出版,陕西人民出版 社就联系他,提出翻译国富论的请求。这对于研究经济多年、又有着专业英语水平的先生来说,并非 难事。只是 90 岁高龄,需要多久译完,编辑们做好了等待两三年的准备。 先生却默默制定了翻译计划:每天 3 点起床,翻译 4 个小时,7 点准时锻炼,一小时后吃早饭,再看 会儿书,11 点半吃午饭,下午校对,并且做翻译下一篇的准备工作,晚上 8 点左右睡觉。在精准又严苛 的时间表下,11 个多月后,74 万字的译文顺利交稿。该译本在 4 年内,重印 8 次,发行 5 万本。一本经 济学专业的书籍成了受人欢迎的畅销书。 上世纪 90 年代末,互联网兴起,91 岁的先生决定买一台电脑,用途只在于两点写邮件和看新闻。 此后,他不再给学生写信,而是坐在电脑前码字,每周定期给国外学生发电子邮件,从不间断。有人登门 拜访,谈论起国家大事,他也可以滔滔不绝说上大半个钟头,不少都是从新闻网页上浏览到的信息。 在近年出版的自传期颐述怀中,先生还专门写了一篇如何安度晚年的文章。在他看来,自己远没 有到“年迈”的时候。而晚年是人生的绝妙时光,工作与学习并不因年岁的增长而停止。 2013 年患肺炎后,先生身体每况愈下,但仍要求保姆每天早晚为他读一小时书,并一直坚持到生命 最后一刻。大多时候,他喜欢听唐诗宋词,每听一次,便跟着背诵出来。名人传记和四书五经,他也会跟 着一起念。 百岁之前,先生每年应学校邀请,会在新生开学仪式上发表演讲,每次内容都不尽相同。今年,他原 本答应了在南开新生入学仪式上,再做一次开学演讲。 9 月 4 日,和孙子说笑着“过两天就能出院”的先生,病情突然急转直下,随后陷入昏迷状态,再未 醒来。这一天,距南开新生入学,不到一周。 17阅 读 全 文 , 请 你 用 一 小 段 话 向 身 边 的 人 介 绍 杨 敬 年 先 生 , 说 清 对 他 的 评 价 以 及 他 的 主 要 经 历 和 成 就 。( 4 分 ) 答: 18本 文 三 个 小 标 题 对 应 着 三 部 分 , 下 面 的 材 料 插 入 哪 部 分 最 为 恰 当 ? 请 简 要 说 明 理 由 。( 3 分 ) 杨敬年先生认为自己加入中国共产党是“一生最大的幸福” 。他说:“我 40 岁得到牛津大学博士 学位,80 岁成为中国共产党员,实现了自己的夙愿。牛津博士是求学的顶峰,共产党员才是做人的 顶峰,二者不可相提并论。 ” 答: 19文中的哪句话打动了你?结合该句谈谈你的感受。 (3 分) 答: 4.10 完成【2017 石景山期末 B 卷】 (一)阅读用脚丈量四九城 ,完成第 1416 题。 (共 10 分) 用脚丈量四九城 舒了,原名舒世忠。改名字,是退休后的事情。 5 岁 时 母 亲 过 世 , 经 历 过 4 次 失 学 , 当 司 机 , 被 打 成 右 派 , 下 放 , 转 岗 当 列 车 员 、 检 验 员 舒 了 形 容 自 己 的 前 半 生 : 理 想 破 灭 , 工 作 不 得 志 。 “想 做 大 事 ”却 又 碌 碌 无 为 。 退休后,舒了决心和“没什么用”的前半生“决裂”。“了”,是退休了的了,完了的了,心未了的 了。 这个“老北京”,花 23 年的时间,寻访北京城外二环、内二环的大小胡同,用手、纸、笔、脚,描 绘老北京城的胡同全景。 和前半生“决裂” “回想起自己的一生,既无成就,也无建树,想上学、想做大事理想的破灭,使我一辈子就这样浑浑 噩噩、庸庸碌碌地走了过来,实在是太不甘心了。”舒了在最美乡愁中坦言。 6 到了 1987 年,正值北京现代化建设热火朝天,为改善居住条件,水泥森林拔地而起,不少灰墙土瓦 被夷为平地。当时新闻上屡次提起北京胡同被拆迁,一向痴迷于老北京文化的舒了,开始谋划自己一生中 最重要的“事业”绘制胡同地图。 这个从小生活在四九城(二环)以里的满族人,出生在陶然亭湖畔西侧的龙爪槐胡同。那里有一两座 旧宅门、一座太清观、一座栅栏门很讲究的坟茔。 “改善,会拆平房盖楼房。”舒了意识到,拆房就等于拆胡同,胡同要远去了。“这辈子我一事无成, 大事我是做不了了,这件小事就由我来做吧。”这件小事,就是用手、纸、笔、脚、相机,把记忆留下来, 以便后代了解,老北京胡同到底是什么样子。 串胡同成了他的新事业。大胡同三千六,小胡同赛牛毛。舒了一串就是一天,用脚步丈量胡同,边走 边记录。 这一“串”,就是 15 年。 与拆迁赛跑 那些年,舒了出门的标配是自行车、笔、相机,以及用来做尺规的腿和脚。 天刚蒙蒙亮,他就将自己甩进二环线以里的胡同。舒了形容,那感觉像是掉进了深不可测的海里,越 走越感到事情的庞大和繁杂。 “每天早上,我一起床他就不见了。”妻子回忆。自 1987 年以来,舒了串胡同一天不落。刚开始妻 子不支持,可看到他大夏天,回来热得全身汗透,还那么高兴,也就不拦着了。 舒了给自己制定了一份计划:先走远处的胡同,再走近处的胡同;先走要拆迁的胡同,再走不拆迁的 胡同前者为了防衰老后腿脚不利索,后者为了防拆迁造成遗漏。 家里订了好几份报纸,一旦得知四九城里哪个胡同要被拆迁,舒了会立即放下手里的活计,赶往拆 迁现场。 有几次推土机正在胡同里作业,舒了就站在旁边,用腿脚进行实地测量。还有一次,他正要勘测的 一处胡同里盗窃案频发,舒了一大早骑着自行车过去了,却被警察带回去问话,直到查完身份证、绘图本, 盘问了好一阵后才被放走。 2002 年,逛完了二环以内所有胡同的舒了,开始绘制准备已久的地图。根据步数和记录,他按比例 缩小,用铅笔勾出胡同、街巷的轮廓后,用重笔勾边,最后往图上填文字说明。 这一画,又是 8 年。 四九城的记忆 2010 年,舒了描绘出了20 世纪末北京胡同全图。 全图共 30 张。一张一开的大纸,密密麻麻布满线条和文字,复兴门至西四(对角线距离)间的街巷、 胡同分布状况“尽收眼底”。每条街巷、名人故居、历史故事,都在图上详尽记录,其中很多内容填补了 胡同研究的空白,部分已经湮没的古迹“重获新生”。 地图全为手工绘制,笔触偶有歪斜抖动,但胡同巷道的窄宽曲直、长短交会等,均勾勒得清楚明了; 会馆宗祠、古树门墩等胡同细节,都一一呈现。 前前后后 23 年,舒了的眼睛从近视 300 度,升高到 700 多度。他换了 10 副眼镜,画图时常用放大镜。 这个“北京最后的守城人”心心念念,要把四九城的记忆传下来。 地图画完了,年过八旬的舒了并没有停止脚步。他又着手将胡同里未被发现的、记录不完善的历史 写下来。 这一写,又是 5 年。 与时间赛跑 2014 年夏天,舒了的大腿根部被诊断出了恶性淋巴癌。当时他已 83 岁,到了癌症晚期。他的身体坐 也坐不直,躺也躺不下,只能靠着,垫子从一个增至八个。但他说,癌症没什么可怕,只怕自己完不成胡 同的工作。 这一次,与他赛跑的,是时间。 7 手术后,舒了住到石景山的新家。这是舒家人的第三次“搬迁”。几十年来,他们从皇城根儿一直 挪到这里。新家有了更亮堂的居室,更智能的电器,更新鲜的空气。“我却只怀念草桥欣园小区那个 6 层 阁楼。” 2015 年,舒了的身体每况愈下,但他坚持完成了最美乡愁老北京门联的故事一书的写作, 书里记载了数十副 1949 年以前的老门联,都是他挑选的,还配有上百张图及大量历史见闻。他铆足了浑 身力气,留下记忆中的老北京胡同。 2016 年 9 月 8 日 , 舒 了 于 石 景 山 病 逝 , 享 年 85 岁 。 如 今 , 舒 了 家 中 , 他 手 绘 的 北 京 胡 同 地 图 、 使 用 过 的 放 大 镜 、 老 花 镜 和 一 张 在 胡 同 内 测 量 的 照 片 , 讲 述 着 他 的 晚 年 岁 月 。 (作者曾金秋,有删改) 14阅 读 全 文 , 请 你 用 一 小 段 话 向 身 边 的 人 介 绍 舒 了 , 说 清 对 他 的 评 价 以 及 他 的 主 要 经 历 和 成 就 。( 3 分 ) 答: 15从下面两个题目中任选一题,按要求作答。 (4 分) 题 目 一 : 本 文 四 个 小 标 题 对 应 着 四 部 分 , 下 面 的 材 料 插 入 哪 部 分 最 为 恰 当 ? 请 简 要 说 明 理 由 。 舒了的记忆里,有着四九城清晰的模样:老北京的城墙宽到能够跑马;北海白塔的尖儿、先农坛 的大殿依稀可见;低头是湍湍流淌的护城河,两岸垂柳千丝万绦;拉菜的老夫赶着驴车;身后胡同紫 藤缠绕的四合院里,京胡声悠扬;胡同里小孩子追逐打闹,大人坐在树下,摇着蒲扇逗闷子。 题目二:本文选入试卷时作了删改,请对照下面的原文(第三部分末尾和第四部分开头) ,说说你是 否认可这样的修改,以及你为什么有这样的看法。 前 前 后 后 23 年 , 舒 了 的 眼 睛 从 近 视 300 度 , 升 高 到 700 多 度 。 他 换 了 10 副 眼 镜 , 画 图 时 常 用 放 大 镜 。 这 个 “北 京 最 后 的 守 城 人 ”心 心 念 念 , 要 把 四 九 城 的 记 忆 传 下 来 。 铆足了浑身力气 年过八旬的舒了并没有停止脚步。他又着手将胡同里未被发现的、记录不完善的历史写下来。 这一次,与他赛跑的,是时间。 2014 年夏天,舒了的大腿根部被诊断出了恶性淋巴癌。当时他已 83 岁,到了癌症晚期。他的身 体坐也坐不直,躺也躺不下,只能靠着,垫子从一个增至八个。 但他说,癌症没什么可怕,只怕自己完不成胡同的工作。 答: 16文中的哪句话打动了你?结合该句谈谈你的感受。 (3 分) 答: 4.11 完成【2017 顺义期末】 (二)阅读朱自清与有信仰的教育 ,完成 1921 小题。 (10 分) 朱自清与有信仰的教育 1924 年,一个微风飘萧的春日,朱自清受夏丏尊邀请,来到春晖中学任国文课教员。当时校长经 亨颐在春晖尝试推行教员专任、教学自主、学制改革,同时聘请了一大批有理想、有真才实学的教师到春 晖任教,为教师提供了优越的教学环境和优厚的待遇。“走向春晖山的容光,被云雾遮了一半,映在湖里。 我的右手是个小湖,左手是个大湖。湖有这样大,使我觉得自己小了。”这种美的感受让朱自清领略到真 正的生活温馨。志同道合的朋友之醇厚的情谊更使他觉得这是一生中难得的惬意时光,夏丏尊、丰子恺、 朱光潜、匡互生等都是朱自清在春晖结成的莫逆之交。 来到春晖不久,朱自清在春晖半月刊上发表了教育的信仰一文。他在文章中谈到,教育 界中人,无论是办学校的、做校长的、当教师的,都应当把教育看成是目的,而不应该把它当作手段。如 果把教育当作手段,其目的不外乎名和利;结果不仅不利于学生的发荣滋长,而且还会两败俱伤,一塌糊 涂。那么,什么是教育的目的呢?教育有改善人心的使命。他认为,如果学校太重视学业,忽略了做人, 学校就成了学店,教育就成了跛的教育,而跛的教育是不能行远的,正如跛的人不能行远一样。所以,他 说:教育者须先有健全的人格,而且对于教育,须有坚贞的信仰,如宗教信徒一般。 8 朱自清在春晖,一反师道尊严的传统,要求学生克服见了老师就矫情饰伪的毛病,培养做人纯正 的趣味。一次,有人报告学生中有几人聚赌。如此公然地违纪事件,朱自清不主张学校处理学生。他和别 的教师商量后,让教师先找学生谈话。教师责备自己有负于自己的职责和学生家长的托付,学生则更痛心 自己的行为违背了老师的教导、家长的期望,流下悔恨之泪,因而当即作了深刻检讨。教育目的既已达到, 就将处理的全权交给学生协治会。学生协治会是学生自己的组织,他们的处罚方式是,罚犯错误学生写大 字和打扫学生宿舍卫生一个月。 一次,朱自清的学生王福茂写了一篇作文,题目是可笑的朱先生。文章写道:他是一个肥而且矮 的先生,他的脸带着微微的黄色,头发却比黑炭更黑。近右额的地方有个圆圆的疮疤.当他在黑板上写字 的时候,看了他的后脑,似乎他又肥胖了一半。最可笑的,就是他每次退课的时候,总是像煞有介事的从 讲台上大踏步的跨下去,走路也很有点滑稽的态度。朱自清在这篇作文下面画了许多双圈,并在课堂上读 给大家听。他说,我平时教大家怎样写作,王福茂给大家一个榜样,这就是描写人要让人读后如见其人, 最好还应如临其境,如闻其声。 朱光潜教英文,与朱自清身材相似,性情相投,许多人以为他们是兄弟。他的第一篇美学论文 无言之美,就是在朱自清、夏丏尊的鼓励下写成于春晖。朱自清极力鼓励朱光潜在学生中作讲演。朱 光潜起先不肯答应,恐怕讲得不好,但经不住朱、夏的一再鼓励,就在春晖中学规定的五夜讲话时间里向 全校学生作了演讲。结果效果出奇的好,主要是被演讲时谨严的逻辑、连珠的妙语和强烈的论辩力所慑服。 就效果而言,此后学生中吵吵闹闹的现象减少了,因为他们觉得无言之美是一种大方之美、静穆之美,是 美的至境。 朱自清在春晖的一月中说:我只照我喜欢的做就是了。这就是自由了。可这世界上哪里又有 世外桃源呢?随着校长经亨颐长年奔波在外、校务由代理校长掌管后,校方和学生、教师的矛盾终于爆发 了。春晖神话破灭在一个冬天的早上。1924 年深冬的一天,春晖中学的学生黄源在出早操时戴了一顶黑 色的绍兴毡帽。体育老师认为不成体统,勒令除去,黄源不肯,师生由此发生争执。校方坚持要处分黄源, 舍务主任匡互生力争无效,愤而辞职。全体学生罢课,校方开除了为首的 28 名学生并宣布提前放假。此 举激起教师的公愤,教员集体辞职以示抗议。朱自清与夏丏尊、丰子恺、朱光潜等人先后离开了白马湖。 人散后,一钩新月天如水。丰子恺在春晖如诗如画的岁月留下了这幅作品,既像是写实,也像是 预言,而留给后人的则是无尽的怀想和叹息。 19.本文叙述了朱自清先生那几件事情?请用自己的话进行概括。(4 分) 答: 20.文章第段引述朱自清先生教育的信仰一文中的内容,在全文中有什么作用?(3 分) 答: 21.你觉得本文在刻画朱自清先生形象方面有什么特点?请就你感受最深的一点,举例加以说明。(3 分) 答: 4.12 完成【2017 怀柔期末】 (二)阅读文章满眼梧桐 ,完成 1618 题 (共 11 分) 满眼梧桐 置身寓所房间眺望窗外,映入眼帘尽是满眼梧桐。住宅前后的梧桐树是小区兴建时栽种的。眨眼七 年,成排的齐整梧桐已枝繁叶茂、郁郁葱葱,不知不觉已成为我心中最美的一道风景线。 留意梧桐是从冬季开始的。那是两年前的十二月五日,股市异常低迷,四年累计投资损失已近八成。 年关将至,烦恼中踱步阳台,悔当初迷恋价值投资,没果断斩仓出局。此刻,只能心焚于解套无望之 中 眼望窗外,西北风在呼啸,一棵棵细高躯干、光秃枝桠在摇摆抖颤中倔强挺立着。 啊,那就是坚 韧的梧桐树!我久久出神凝视着。她们挺着胸膛,无所畏惧,顶风斗寒,迎接美丽的春天。一股热流顿时 9 涌遍全身。 此后,吾每天守望着排排梧桐,越发坚强自信。执着地坚守,终于迎来了股市的春天,吾对梧桐树敬 仰炽爱也油然而生。 初春,朴实梧桐是在静谧中成长的。先是和风微抚,嫩芽萌发,渐渐鹅黄浅露,含苞满枝,忽地一夜 间珠珠点点翠绿了。树枝错落有致地伸展分开,历经严冬,饱经沧桑的躯干愈发挺直,灰褐树皮间透出朴 素庄重之气息。经受严冬的风雪磨砺,此时的梧桐焕发出无限青春活力,给人一种祥瑞与憧憬。 看着这样的梧桐,我的心境已彻底超脱,开始潜心玩味文学,圆儿时写作幻梦。写下五十多万字原 创小说苍天为证初稿,并整理发表了近百篇诗歌、散文,立志三十载磨锐剑,追寻读者之感动。梧桐 精神真的在吾心中生根发芽了。 盛夏,茂盛梧桐送来舒心与灵气。阳光充足、雨水丰盈的盛夏,排排梧桐竟象稚童,比着个儿阔胸 蹿高。首尾互连牵叶相依,张张叶子形似绿色巴掌,层层叠叠、葱郁翠绿,很快各楼距间悄悄撑起一把把 漂亮的翡翠遮阳伞。晴空骄阳似火,伞下清风习习,人们或坐或卧避暑纳凉,尽情享受着梧桐的恩惠。细 雨霏霏,树下长椅上的老人们欣享清新舒爽,陶醉于童年美妙的回忆中 “喳喳喳”小鸟在枝头上欢快跳跃歌唱。 “呷呷呷”喜鹊飞来报佳音,在树杈上安逸做窝 了。 “看哪,才几天,孵出一群可爱的小喜鹊! ”“一共五个,我看到了,真好玩!”住在六层的老奶奶、 小孙孙惊喜热狂、手舞足蹈指点诉说着。 “唰唰唰”起风了!“沙沙沙”下雨了!只凭听着声音, 住户已敏锐感觉梧桐在发出气象预报。 为舒缓长时间创作构思的疲惫,吾观察梧桐每日的变化渐成习惯。从南阳台经书房、客厅到北窗整 整三十大步。来来回回踱步,既锻炼着身体,也使“卡壳”的脑筋得到充分休憩。从梧桐每时每刻变化中, 屡屡找回灵感,顿觉心旷神怡、豁然开朗。梧桐已是吾不可或缺的精神调节剂。 金秋,多彩梧桐更彰显着迷人魅力。 “未觉池塘春草梦,阶前桐叶已秋声” ,大诗人朱熹伤感咏叹, 已经成为千古吟唱。历经风雨洗礼,今秋之梧桐,树叶由墨绿悄然浸染成庄重古铜锈色,分外妖娆浪漫。 时至深秋稍不留神,忽变幻得金光灿灿。夕阳下,漫步甬道,享受着惬意悠闲,仿佛融在诗情画意中. . 天籁之音回肠荡气,一夜秋风,推门满眼遍地铺金。简直太漂亮啦!金黄落叶预示着丰年吉兆,成 熟秋声已默默相和了。金秋梧桐多彩多姿,更让我们在喜悦中盘点丰盈硕果。 其实,最震憾心灵的莫过于梧桐坚韧不拔百折不挠的意志品格。 晚秋,吾离家月余,返回家中顿时惊呆了!小区所有梧桐树皆被拦腰斩断,只剩下排排光秃树干。 细问缘由,才知是物业怕枝干过高,风大伤人。面对满目凄凉场景,吾无奈中只能与众业主祈福梧桐生命 顽强蛰伏、渴盼来年好运重生。 今朝春回大地万物复苏。再细瞧梧桐,竟倔强滋芽,格外茂盛。新枝憋足劲地上蹿,盛夏又顽强地 创出新高,排排梧桐更加雄伟壮观了。在感受酣畅淋漓喜悦的同时,我更读懂什么是千锤百炼、生生不息; 凤凰涅檠、欲火重生! 梧桐激发人们的斗志,梧桐见证人生奋斗旅程,梧桐使心灵得到净化与升华,梧桐是吉祥美好之 象征。吾为与梧桐朝夕相处,同呼吸共命运倍感自豪荣光。 满眼梧桐,吾热盼着未来理想之梦! (原文有改动) 16.在不同时期梧桐给作者不同的感受,阅读全文结合所给示例加以概括。 (4 分) (1) (2)初春,经历寒冬的梧桐活力无限,让作者心境超脱,潜心创作。 (3) (4) (5) 17.文章对初春梧桐的描写非常优美, “先是和风微抚,嫩芽萌发,渐渐鹅黄浅露,含苞满枝,忽地一夜间 10 珠珠点点翠绿了。 ” 一幅幅画面仿佛就在眼前,这时你会联想到哪句古诗词来形容其中的某一景致。 (2 分) 答: , 。 18.这篇文章的语言表达有值得欣赏的地方,也有可以讨论的地方。请你从-段中找出你欣赏的语句进 行赏析;再从-段中找出你认为值得讨论的地方(字、词、句皆可) ,并写出你的讨论题。 (5 分) 答:你的赏析: 讨论题来自: 你的讨论题: 4.13 完成【2017 密云期末】 (一)阅读给狗留个位置完成 1416 题(10 分) 给狗留个位置 张建忠 开学没几周,一位老师生病住院了。老校长找我商量让我接那位教师的语文课及班主任工作,我爽 快地答应了。老校长很高兴,亲自把我送到教室,跟同学们介绍一番我后走了,我便开始上课。一会儿, 一声“报告” ,门口探进一个小脑袋。 “请进!”我和蔼地说。一个虎头虎脑、矮个子、浑身脏兮兮的男孩儿溜到了座位上,班里哄堂大 笑。 我这时才看清楚,有一只小狗摇着尾巴紧跟着颠颠进来了。我问是谁带来的,没有人理会。我试着 轰走小狗,可是小狗对我龇牙咧嘴汪汪叫。我窘极了,于是试着环视一下教室,希望有同学出来解围,可 是大家都一副毫不在意的样子。我给自己找个台阶说:“请同学下次不要再把小狗带进教室。我们继续上 课。 ”小狗也摇着尾巴来到那位迟到的男孩的座位旁,昂着脑袋望着小主人。 我在上面讲得津津有味,可这些孩子们却在底下逗引小狗。小狗一会儿跑到这位同学的桌旁,一会 儿又溜到那位的桌底下。男生笑嘻嘻的,胆小的女生一惊一乍的,班里乱了起来。 我生气了,指着那位男孩气呼呼地说:“你看你,把狗带进班里,弄得大家还怎么听课?” “我又 没带它来,是它自己跑来的。 ”男孩低着头,小声辩解。 “那这次就算了,下次千万别带进班里来。 ”我缓 和了一下语气说。 “嗯知道了。 ”男孩嗫嚅着。下课了,我很扫兴地走了。接连几天,我上课时再没有 学生把小狗带进班里了。 一天,我在上课,上次的那位男生连报告都没打直接溜进教室急忙把门关上。我一愣,正待说话。 门动了一下, “别报告了,直接进来得了!”我一语双关。门又动了一下, “叫你进来,你怎么不进来呢? ”我气呼呼打开门。吓了一跳,那条小狗大模大样地摇着尾巴颠颠地进来了。 那个男孩窜过去就去撵小狗,可小狗在同学们的座位底下钻来钻去,就是不出去。缓过神的我气得 跑到男孩跟前,指着他说:“你你是存心捣蛋,我找校长去!”我气呼呼地走了。 不一会,我把老校长叫来了。老校长往门口一站,班里突然安静了下来。那个男孩也回到座位上低 着头,小狗伸着舌头喘着气趴在他的脚旁。老校长径直走到小狗跟前,朝小狗一脚踢去,小狗哀哀狂叫, 夹着尾巴往同学们的座位底下躲。男孩起先是一震,接着咬着牙,噙着泪,一言不发。 老校长又拎着板凳做出砸的样子硬是把小狗赶出了教室。老校长批评了那个男孩,说他不该把狗带 到班里影响老师上课。接着,又恨铁不成钢地对全体学生进行教育,说他们不尊重教师,说我是在完成本 职工作之外来给他们义务上课的,他们不珍惜这难得的机会。孩子们都似懂非懂地点着头。 老校长颤巍巍地走了,那个男孩趴在位子上抽泣以后,我再上课时,没有发现那个男孩。难道 是因为上次小狗的事吗?我有些愧疚。于是,我决定到男孩家家访,让他尽快来上课 第二天,那男孩来到了班里,我把他的位置调得比别的孩子宽敞了许多,那条小狗静静地趴在他的 11 脚旁。老校长巡视时,看到了小狗,气冲冲地闯进来。我拦住了老校长,老校长睁大了眼睛看着我。 “这个留守孩子太可怜了,唯一陪伴他的竟然是这条小狗”我哽咽了。老校长动情地握着我的 12 手说:“上次打小狗,我也不忍心,只是怕影响你上课。你能这样做,我很高兴,还有什么比给小狗留个 11 位置更体现人性化教育呢?” 14.阅读全文,请概括老师允许狗留在课堂前发生的两件事。第一件: ;第二件: 。 (4 分) 15.第段最后一句话“男孩起先是一震,接着咬着牙,噙着泪,一言不发” ,包含的内涵比较丰富,请说 说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2 分) 16.文章第段结尾说:“于是,我决定到男孩家家访,让他尽快来上课 ”请你结合上下文和自己的 想象,写一段老师到男孩家访时看到的景象(150 字) 。 (4 分) 4.14 完成【2017 平谷期末】 (二)阅读国旗,完成第 1619 题。(共 12 分) 国 旗 蒋一谈 我骑着车在调研北京胡同里的日常生活,忽然发现自行车骑起来越来越费劲,原来是两个轮胎都瘪了, 只能下车推着往前走。忽然感觉有雨落下来。我推着车子跑了起来。拐了几个弯,都没看见修理摊。 眼前出现一个高高的门楼,门楼里面是气派的红色大木门。大木门是关闭着的,门上面镶满数不清的 金黄色铆钉。我紧跑几步,迈上台阶,站在门楼里面。突然听到一阵犬吠,是从大门背后传来的,我打了 个冷颤,似乎看见大红木门在晃动。犬吠更近了,我能想象出凶狠的狗嘴和狗牙。 “干什么的?”一个女人在门背后喊道。 “我避避雨。” “别靠上门啊!”女人的声音充满厌恶。犬吠声更大了。 女人和狗走了,我长长地喘口气。 “小伙子避避雨吧到这儿避避雨吧” 我隐隐约约听见一个老头的声音。 我停住脚,回过头,看见一把黄褐色的油布大伞,大伞旁边有一辆湿淋淋的三轮车,伞下坐着一个抽 烟的老头,老头脚边摆着工具箱和一张湿了一半的纸牌子,纸牌子上“修车补胎”的字迹有点花了。 我点点头,把车靠在树上,跑进大伞下面,蹲下。“大爷,谢谢您!” 雨滴落在伞面上的声音特别好听。 老头挪去工具箱上的物品,用手掌擦了擦,说:“小伙子,坐上面吧。” “大爷,雨停了您帮我修修车,车胎瘪了。” “好说。”老头平静地说。 我起身坐在工具箱上,头发触到了伞的支架,耳朵离雨的声音更近了,愉快温暖的情绪逐渐包围了我。 雨停了。我把自行车推过来。老头三下五除二就修利落了,倒是我手上沾了不少油腻,就着从屋檐上 留下来的雨水洗了洗手,无意中看见一条暗红色的布条耷拉在工具箱外面,就走过去,用它把湿手擦干净。 “住手!住手!”老头大声喊道,跑过来,使劲抖落着布条,瞪着我。“你走吧!”他扯着嗓子说,“修 好了!你走吧!” 我当然很吃惊。不就是一块破布嘛! “多多少钱?” “不要你的钱了!你走吧!” 我摇摇头,莫名其妙地望望老头,推着自行车走了。走几步回头看,老头弯着腰坐在大伞下面,用力 把湿乎乎的纸牌子扔到对面墙上。 回到学校,我从同学那里借来笔墨纸砚,一口气写了十几遍“修车补胎”,感觉有了手感,才在找来 的纸牌子上郑重地写下这四个大毛笔字。 下午的阳光明亮而不刺眼。没有人修车。 “大爷,送您这个牌子,我写的。” 老头抿抿嘴,有点不好意思。我把纸牌子支在工具箱上,发现红布条不见了。 这时,胡同口传来老太太的吆喝声:“明后天挂国旗啊!庆国庆啦!六十年大庆啊!” 12 “小伙子,你站起来一下,给你看样东西。” 我从工具箱上站起来,看着老头打开箱子,从里面取出一个塑料布包,轻轻打开,露出一摞暗红色的 布料,和我上午看见的布条颜色一样。 “这是什么?”我问。 “国旗,”老头说,把布料放在膝盖上,慢慢展开,“国旗”他说话的声音低沉下去。长这么大, 还真是头一次看见这种颜色的国旗:红色和暗红色混杂在一起,极度不均匀,上下左右沾满更深的色块, 左角上的五角星只能看见两个了,另外三个淹没在色斑里。 “我儿子是解放军”他脸上浮现出淡淡的笑意,“七九年参加对越自卫反击战,死在战场上 了我儿子是举着这面国旗死的我儿子是旗手”他轻轻抚摸着国旗上的色斑,“上面有我儿子 的血我儿子没给我丢脸没给国家丢脸好儿子”他用力挤着眼睛,把眼泪挤回眼眶,手指 抖动着把国旗折叠起来,“三十年喽三十年喽真快啊我死了也会把它带走” 两个人沉默着。这一刻,我感觉到一丝惆怅。阳光斜照在胡同口,再过一会儿,下午就变成黄昏了。 三个老太太说说笑笑走过来,其中一个对老头说:“老李,国旗准备好了吗?” “把吗字去掉吧。”老头笑着说。我也笑了。 回到老头住的大杂院,收拾妥当,老头拿来一根竹竿和一面鲜红的红旗,说:“刚买来的国旗,跟我 到门口去,我给你说挂哪儿。”我把国旗套进竹竿,把竹竿插进铁筒。 最后一抹夕阳照在国旗上面。柔和的颜色。老头若有所思地说:“早晨看国旗和晚上看国旗的感觉不 一样。” 一盘花生米,一盘豆腐丝,半瓶二锅头。 老头支撑着桌子站起身,走到门外,过了一会儿,抱着那面变了色的国旗进了屋。“帮大爷个忙,竹 竿没有了,就用这根铁条吧三十年了也纪念纪念我儿子” 借着胡同里的微弱灯光,我看见两面国旗紧紧地贴在一起,像一对父子,又像一对孪生兄弟。我感觉 到自己的眼睛有点发涩。 阳光刚刚露出脸。胡同里的国旗一溜排开,红红的旗帜和灰色的墙壁映衬在一起,别有一番味道。修 车摊前空无一人,我听见了远处若隐若现的哀号声,好像是大爷的声音老头瘫坐在地上,怀里抱着那 面湿漉漉的国旗已被修过一遍的国旗。左上角的五角星很鲜亮,旗帜的色泽由暗红变为浅红“为 啥要洗啊为啥要洗啊” “他的国旗太脏了,影响胡同景观!” “咱们是好心,怎么就” “老李和这国旗有故事吧?” (文章有删改) 16.阅读文章,按时间顺序用简洁的语言概括“血染红旗”的经历。(每处不超过 20 字)(2 分) (1)30 年前儿子壮烈牺牲留下“血染红旗” (2) (3)为纪念儿子老人悬挂“血染红旗” (4) 17.联系上下文,说说下面语句中加点词语表现了人物怎样的心理。(4 分) (1)使劲抖落着布条。 (2)才在找来的纸牌子上郑重地写下这四个大毛笔字。 18.有人认为小说的题目是“国旗”,塑造的主要人物是“老人”,开篇部分“高门楼避雨”的情节与这 些没有关系,可以删除。你是否赞成这一观点,请说明理由。(4 分) 19.小说结尾出人意料,也让人深思。请你针对最后四段提出一个问题,引起大家思考。(2 分) 13 4.15 完成【2017 昌平期末】 (二)阅读文章,完成第 17 -19 题。 (共 11 分) 我在山东曲阜车站上车时,看到十几名士兵,身背各自的行装,排成一列,按照车站工作人员指定的 位置,安静地等候上车。 列车进站后,检票进站的旅客从各处涌来,把排队的士兵们冲得七零八落。士兵们几次重新自动排好 队,但车厢门口被争先恐后的旅客挤得水泄不通。列车只停三分钟。士兵们脸上淌着汗珠,头上冒着热气, 在旅客们都挤进车厢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地理信息系统教师合同样本
- 员工关系改善员工福利的策略
- 地铁供电网络建设合同
- 石油化工公司财务专员招聘合同
- 建筑装修延期证明模板
- 租赁公司高管聘用合同
- 城市大型工厂周边道路改造合同
- 箱包零售加盟合作协议
- 地下管理锚索施工合同
- 农村自建房屋内装修协议
- 八年级上册道法:第八课第1课时国家好大家才会好(21张)ppt课件
- 经济法基础教案
- 职工食堂承包增值服务方案(完整版)
- 医药行业销售人员薪酬激励方案研究
-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PPT课件
- 微景观制作教案PPT课件
- 洁净手术室管理制度
- 《农村小学数学课堂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策略研究》开题报告(李艳林)
- 软件易用性检查表
- 工程变更表(标准模版)
- 饮用纯净水(桶装)质量手册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