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奇金淋巴瘤病理诊断的新观点_第1页
霍奇金淋巴瘤病理诊断的新观点_第2页
霍奇金淋巴瘤病理诊断的新观点_第3页
霍奇金淋巴瘤病理诊断的新观点_第4页
霍奇金淋巴瘤病理诊断的新观点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霍奇金淋巴瘤病理诊断的 新观点 李甘地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病理科 成都 610041 目的 霍奇金淋巴瘤( Hodgkin lymphoma, HL, 原 称霍奇金病 Hodgkin disease, HD) 的组织学 和临床特点已为病理学家和肿瘤学家熟知。 近来研究对于其免疫表型、分子遗传学特点、 组织发生和发病机制的研究大大的加深了人们 对于 HL的理解。 这些进展对 HL的病理诊断和鉴别诊断提出了新 的问题。本文根据国内外资料综述目前在 HL诊 断和鉴别诊断中的一些新进展和看法,供同道 借鉴。 WHO2001 年淋巴造血系统 肿瘤分类指出 HL是一种特殊的 B细胞淋巴瘤,其特点为少数 的肿瘤细胞 Reed-Sternberg细胞和 Hodgkin 细胞( H/R-S细胞)和多数的非肿瘤性炎细胞 以及相关细胞构成复杂的图像; HL由在发病机理、临床特点、免疫表型、分子 遗传学以及于 EB病毒的关系等方面均不同的两 个大类组成: 结节型淋巴细胞为主型和经典型 ; WHO2001 年淋巴造血系统 肿瘤分类指出 H/R-S细胞存在克隆性的免疫球蛋白基因 重排, HL的发病与 EB病毒潜伏感染引起 的细胞凋亡调控的异常有关; 现代的治疗手段已经可以将大多数 HL病 人治愈。 WHO关霍奇金淋巴瘤的分类(关霍奇金淋巴瘤的分类( 2001) 结节性淋巴细胞为主型霍奇金淋巴瘤 +/- 弥漫性区域 经典的霍奇金淋巴瘤 结节硬化型( I级和 II级) 混合细胞型 经典霍奇金氏淋巴瘤,富于淋巴细胞 淋巴细胞减少型 霍奇金淋巴瘤,不能分类 霍奇金淋巴瘤的分类 Hodgkins lymphoma (HL) HL的组织学分型只能基于发病时的淋巴结的组织学分型只能基于发病时的淋巴结 活检进行,脾脏、骨髓和结外侵犯不能作活检进行,脾脏、骨髓和结外侵犯不能作 为分型材料,治疗后的淋巴结活检或者其为分型材料,治疗后的淋巴结活检或者其 他组织材料也不能作为分型依据他组织材料也不能作为分型依据 事实上,化疗和放疗会造成淋巴细胞减少事实上,化疗和放疗会造成淋巴细胞减少 ,引起淋巴结组织学改变,引起淋巴结组织学改变 HL在 我国的发病与存活 国内华西医院病理科曾在 1999年按照新的 WHO 分类草案和原有的 Rye分类对一组 143例 HL进行 分型和随访。 男女之比为 2.3: 1。 79%的病人发病年龄在 30 岁以下。 90%病人的首发部位为颈部淋巴结。 按照新的 WHO分类组织学分型: NS 55例( 38.5%), MC 51例( 35.7%), LR-CHL 17例( 12.0%) , LD 8例( 5.6%), LP 10例( 7.0% )。 143例中 99例有随访( 70.7%)。 WHO分型中以 LR-CHL的五年存活率最高,达到 56.6%,其次 为 NS 55.8%, MC 51.6%, LP 40.0%, LD 0%。 CLASSIC HL 经典的 HL约占所有 HL的 95% 发病高峰为双峰,第一个在 10-35岁,第 二个出现在 60岁以上 起源于外周 B细胞的占 98%,起源于外周 T细胞的占 2% Clinical findings CHL 一般表现为一侧颈部淋巴结肿大 结外累及极其少见 约 50%病人为 Stage I or II 纵隔肿块常见于 NS-CHL 系统性症状 发热、夜汗、体重减少 出现于约 25%病人 Clinical findings 近来的研究表明,与先前的认为相反, 组织学分型已经不再成为决定预后的主 要因素 如果放弃治疗, CHL将呈 中等程度的侵 袭行性发展过程 在进行正规治疗的情况下, 7080%的 病 人可长期存活 Clinical findings- treatment 在 疾病的早期( I期和 II期),广野照射( extended field irradiation) 是 采用数十年的标 准治疗方法,病人可获得极好的治愈率 但是,近年来由于广野照射的长期副作用,尤 其是继发第二个实体性肿瘤的几率过高,使得 大多数研究组放弃了这一方法 现在的标准治疗是受累区域的照射加上轻度化 疗以控制复发 Clinical findings- treatment 中期病人则采用受累部分的照射和中等强度的 化疗 晚期病人,传统的 8个疗程的联合化疗加对于 巨大瘤块和受累淋巴结的照射,但是仅有 50- 60%的病人治愈 近来的做法是首次化疗采用强化方案,如 BEACOPP, 可 明显改善预后 对于复发的 CHL病人,近来报告大剂量化疗可 改善无复发存活 Morphological findings CHL的形态学改变的形态学改变 霍奇金病的病理诊断的困难 肿瘤性成分只占所有细胞总数的 0.03%-3% 炎性,肉芽肿性背景,可伴有或不伴有纤维化 各种成分的组合形成 “万花筒 ”( kaleidoscope) 样 霍奇金病各种亚型,不同亚型在各个阶段的形态 改变 -谱系 鉴别诊断的种类繁多,如间变性大细胞淋巴瘤, 鼻咽癌,病毒感染,肉芽肿性炎症等 R-S细胞及其变种细胞及其变种 霍奇金病可以看成是由肿瘤性的细胞成分 R-S细胞和反应性的细胞和间质成分组成的。 典型的 R-S细胞(诊断性 R-S细胞)是一种直径 20 至 50m或更大的大细胞。具有丰富的稍嗜酸性或 嗜碱性的,呈均质性或颗粒性胞浆,缺乏高尔基 区的浅染区。细胞核呈双叶或多叶以致细胞看起 来像双核或多核细胞。 对于诊断性的 R-S细胞的最 低要求是:有双叶核,至少其中一叶核含有明显 的嗜酸性的核仁。 单核 R-S细胞或者 Hodgkin细胞 Hodgkin细胞的 出现提示霍奇金病的可能。但只有 Hodgkin细胞的 存在不能诊断为霍奇金病。 多形性 R-S细胞 细胞巨大,有明显的多形性和富 于染色质的核,类似于间变性癌或多形性肉瘤的改 变。 “干尸 ”细胞 凋亡的 R-S细胞或 Hodgkin细胞。 陷窝细胞 见于结节硬化型和混合细胞型。 Phenotypic findings 免疫学标记免疫学标记 CD30 l CD30单克隆抗体识别分子量为 120kDa的 糖蛋白, 存在于激活后的淋巴样细胞,为细胞内,跨膜和细 胞外三个部分构成,为 TNF受体超家族成员之一 l 编码 CD30的 基因定位于染色体 1q36 l CD30配体( CD30L) 与 TNF分子结构相似 l CD30分子的细胞外部分可被金属蛋白酶裂解,因 此可以被测量出来 l CD30表面分子测定值看来与肿瘤的大小和扩散有 关,可能成为新的独立于年龄、种族、症状等的预 后因素 Phenotypic findings- CD30 CD30阳性表达可分为 l 膜 l 胞浆内 Golgi区 点状 l 弥漫性 前两种阳性模式见于淋巴造血肿瘤,包括 HL、 ALCL和 某些大细胞淋巴瘤,但 embryonic carcinoma也可出现 弥漫性阳性见于非淋巴肿瘤,如胰腺癌、鼻咽 癌、未分化癌、恶性黑色素瘤等 因此,对于 CD30阳性的病变,应当使用多种 标记,如 CK、 黑色素瘤相关抗体 、 CEA和 胎 盘碱性磷酸酶等 Phenotypic findings- CD30 CHL中 98%以上病例中的 R-S细胞表达 CD30, 但 强度不一 抗原修复技术可以很好地修复福尔马林 固定组织中的抗原, CD30染色效果良好 Phenotypic findings- CD15 CD15 是 另一个有用的 H&RS细胞标记 CD15 阳性率在 CHL约为 80% CD15 阳性也见于粒细胞、极少数 B细胞 和 T细胞淋巴瘤和某些非淋巴肿瘤 Phenotypic findings- others H&RS cells CD45- EMA- BSPA+ CD20+ 60-70% of CHL (EBV+) CD79a+ much less common T-cell markers+ few cases bcl-6 expression usually + PAX5 & MUM1 usually + BOB.1&Oct2 usually - Single cell PCR TCR gene rearrangement only 3 cases clonal Ig gene rearrangements most CHL 免疫表型的预后价值:免疫表型的预后价值: Prognostic values of phenotypes in CHL 1751例 CHL的 回顾性分析材料表明: l 在以下标记的比较中, CD30 expression, CD15 positivity, CD20 staining, age, sex, histotype, stage, B cell symptoms, haemoglobin concentrations, and the erythrocyte sedimentation rate l CD15阴性病人复发率较高 (p = 0.0022) , 以及较低的存活 率 (p = 0.0035) l CD20 阳性病人也存在同样情况 l Bcl-2, p53, p21和 PCNA表达与对于化疗的抵抗性和复发 有关 l 一般说来,肿瘤中的 H&RS细胞表达的标记多或者过度表 达某一种标记提示对于治疗反应不佳和 /或较短的存活 NODULAR SCLEROSIS NS-CHL在 欧洲和美国是最常见的 CHL亚型, 占所有 CHL的 7580% 在亚洲和中国占 35%左右 三大组织学特点为 sclerosis, lacular cells, and nodular pattern( Lukes et al in 1966) Fischer (1982) l Nodular pattern and sclerosis l Lacular cells l Classic H/R-S cells NS-CHL: cellular phase 在所谓的细胞期,可见明显的结节形成倾向, 但胶原纤维的沉积不明显,在以小淋巴细胞为 主的背景上,可见清楚的陷窝细胞分布于结节 内或者残余滤泡周围 背景的小淋巴细胞与套细胞表型相似( CD20+, CD79+, CD5+, IgM+, IgD+, CD3-) 现在认为证实由于瘤细胞分泌的细胞因子进行 性地使得 T细胞,组织细胞,浆细胞和嗜酸性 粒细胞聚集,并形成结节以取代原有的滤泡 结节内还可见到 CD21+的滤泡树突状细胞( FDC), 有报告 FDC提示较好的 预后 NS-CHL: syncytial 镜下特点为成片的瘤细胞浸润,其中部分呈陷 窝细胞样改变,中心可有坏死。 可能被误诊为 : l 大细胞 NHL( ALCL或 DLBCL)、 转移性黑色素瘤 、转移癌或者肉瘤、胸腺癌或生殖细胞肿瘤。 l 因此在鉴别诊断中,需要正确运用抗体。 合体细胞的免疫表型为: CD3-, CD15+, CD20-/+, CD30+, CD45-, CD79a-, CK-, PLAP-, S-100-, HMB 45-, EMA-, ALK-。 Histological grading of NS-HL 英国淋巴瘤观察组( BNLI) 一再提出应 当对 NS分级: I级和 II级。 II级占所有 NSHL的 15%25%,更为侵袭性。 但是这一结果并未得到所有研究报告的 证实。 WHO分类中将 BNLI分级体系保留,试图 在更大的系列中证实其价值。 Histological grading of NS-HL BNLI分级系统基于结节中的细胞丰富程度,硬 化的程度和瘤细胞的数量和非典型性。 II级的 病例应当具有以下三种改变之一: l 多于 25%的结节内有多型性或网状细胞性的瘤细胞 ; l 多于 80%的结节出现纤维化或者纤维组织细胞性成 分; l 多于 25%的结节内出现多量的大而怪异或间变性瘤 细胞,并且小淋巴样成分不减少。 但 Harris等指出,是否对于 NS进行分级,还需 要更多的资料来证实。 Mixed cellularity MC原本为 Lukes等用来描述形态上介于淋巴细 胞为主型和淋巴细胞减少型之间组织学亚型, 后来 Lukes又将所有的不能分类的 HL均列入此 型中,因而有了 “ 字纸篓 ” 的称号。 WHO新 分类认为 MCHL是真正的一种亚型,并列出单 独的 “ 不能分类 ” ,因此现在的 MC的范围较 以往的小。 MC约占所有 HL的 15%25%。国内报告占 35.7%。 Mixed cellularity-histology 组织学改变的特点为 l 淋巴结的副皮质区弥漫性累及,被膜通常不受累, 坏死罕见。 l 累及区域中可见散在的经典的 H/R-S细胞分布在弥 漫性或模糊的结节性的炎性背景中,无结节性的硬 化和纤维化。 l 反应性成分,如浆细胞、上皮样组织细胞、嗜酸性 粒细胞等明显可见。 l 背景的小 T淋巴细胞( CD3+CD57-) 常围绕 H/R-S 细胞形成 “ 玫瑰花环 ” 。 l H/R-S细胞容易见到,有的视野可达到 10个以上。 “ 木乃伊 ” 细胞可见,而无 “ 爆米花 ” 细胞和陷窝 细胞。 Lymphocyte rich classic Hodgkins lymphoma 此亚型实际上是 Lennert早就提出的富于淋巴 细胞的混合细胞型。 组织学改变为在富于淋巴细胞的背景上出现嗜 酸性粒细胞、硬化、典型的 H/R-S细胞并且有 CD30和 CD15的表达。 在 1994年的 REAL分类中将其称为富于淋巴细 胞的经典型 HL。 经过 1994和 1995年由欧洲血液病理学会和欧 洲淋巴瘤组织的两次工作会议,一致接受了富 于淋巴细胞的经典型 HL的存在,并且将其分为 两个变种,即结节型和弥漫型。 Morphology of LR-CHL 形态学上,绝大多数的 LR-CHL病例为 l 结节性生长方式,散布有组织细胞(上皮样 细胞),缺乏嗜中性粒细胞和嗜酸性粒细胞 ,这些改变在低倍镜下极其类似于 LP-HL。 l 部分肿瘤性细胞也可以出现 “ 爆米花 ” 细胞 样的改变,但是,仍然有许多肿瘤性细胞表 现出典型的 H/R-S细胞的特点。而且结节的 外围常可见小的生发中心,有时有灶性的硬 化。 Phenotypic analysis of LR- CHL 免疫表型分析显示 l 瘤细胞通常为 CD30和 CD15阳性。 l CD20和 CD79a的阳性率分别为 32.5%和 8.7%,远 远低于 LP-HL。 l 瘤细胞缺乏 J链, l EMA的表达仅出现在少数病例,为弱阳性。 l 约 50%的病例的 H/R-S细胞为 EBV阳性。 l 反应性成份由多量的表达 IgD和 IgM套细胞, l 数量不等的 CD3+CD57-T细胞组成。后者常围绕 H/R-S细胞形成玫瑰花环。 l CD21染色显示的滤泡树突状细胞 组成松散的边界 不清的网状 Clinical characteristics LR-CHL约占所有 HL的 6%左右。国内占 12%。 根据德国霍奇金淋巴瘤研究组和国际淋巴细胞 为主型霍奇金病项目的资料,此种亚型的 HL病 人与 NS-CHL和 MC-CHL的病人有所不同: l 年龄通常大于 50岁, l 病人中 I-II期和膈上受累的较多, l 少有出现巨大包快,体质性症状, l 纵隔或结外受累。复发的可能性也高于其他的 CHL 亚型。 l 因此, LR-CHL的临床过程更加类似于 LP-CHL。 Lymphocyte depletion 非常罕见,大约只占所有 HL的 1%。国内占 5.6%。 中位发病年龄为 37岁, 75%为男性。 常伴有 HIV感染,在发展中国家更为多见。 累及位置为腹腔器官、腹膜后淋巴结和骨髓, 浅淋巴结累及相对少见。 发病时 70%为 IV期, B症状可达 80%。 临床过程与预后是各型 HL中最差的。 Lymphocyte depletion 正如其命名指出的,镜下特点为淋巴样 成分减少,可见绝对或者相对丰富的 H/R -S细胞,以及不同程度的纤维化。 LD可 分为弥漫纤维化型和网状细胞型 /肉瘤型 两个变种。 Fibrotic variant of LD-CHL 弥漫纤维化型 弥漫纤维化造成淋巴结正常结构的完全破坏, 可能剩余部分被膜。特点为: l 细胞密度地,缺乏小淋巴细胞。 l 弥漫的在偏光显微镜下无双折光的网状纤维增多, 网状纤维可包绕肿瘤性细胞,在淋巴窦周围有无定 型的前胶原沉积。 l H/R-S细胞的数量不一,且形态可变异。在低倍镜 下,有时看起来类似于 HIV淋巴结病的晚期改变, 要注意鉴别。 Reticular or sarcomatous variant 网状细胞型 /肉瘤型 特点为大量的 H/R-S细胞,其中有 “ 木乃伊 ” 细胞。有时可见多形性 H/R-S细胞明显增多, 形成类似肉瘤样的图像。 与间变性的大细胞淋巴瘤难以区别。 淋巴结的受累为弥漫性。小淋巴细胞、组织细 胞和粒细胞缺乏。常有灶性坏死。 如果有结节形成,则应诊断为结节硬化型 II级 。 对于淋巴细胞减少型霍奇金病的再评价对于淋巴细胞减少型霍奇金病的再评价 : 现在国外 LD-CHL的诊断越来越少。对于过去诊 断为 LD-CHL的病例的再评价显示大多数病例被 再分类为: NS-CHLII级 大细胞淋巴瘤,通常是大细胞间变性,周围 T细胞 性和富于 T细胞的大 B细胞淋巴瘤 真正的 LD-CHL病例极为少见(小于 5%),国内 以往诊断的 LD-CHL多数是混合细胞型 霍奇金病各组织学亚型在病程中的转变 : 结节硬化型 霍奇金病不转变为其他亚型,而是 按照细胞期 结节形成 融合 纤维化发展。 混合细胞型 可以转为所谓的淋巴细胞减少型。 在接受放射治疗而未接受化学治疗的在照射区 外有复发的病人,复发病灶一般维持原有的组 织学分型。 另外要注意的是霍奇金病的病人,可自发地或 由于治疗发生非霍奇金淋巴瘤和白血病 。 霍奇金病各组织学亚型在病程中的转变 : HL的组织学分型应用治疗前的活检材料。放射 和化学治疗可以引起灶性坏死、纤维化和显著 的核畸形变,治疗后的活检材料无法进行正确 的病理学分型。 各亚型的命名与相应的镜下改变之间的关系不 是平行的。如一例淋巴细胞为主型或混合细胞 型的病例,如有纤维组织束出现,可能被诊断 为结节硬化型;淋巴细胞减少型中,淋巴细胞 的数量越多,就越容易误为混合细胞型。 Lymphocyte predominant (LP-HL)淋巴细胞为主型 约占所有 HL的 4%5%,国内报告为 7%。 在欧洲被称为 “ 结节型副肉芽肿 ” ( nodular paragranuloma)。 这一型的 HL与经典的 HL的唯一相同之处在于 组织学上均可见散在的少数大细胞位于丰富的 淋巴细胞背景中。 在其它方面,如细胞形态、免疫表型、分子生 物学改变和临床行为上两者均完全不同。 这也是为什么在新的 WHO分类中将两者分开 的理由。 Clinical findings临床表现临床表现 LP-HL的临床表现更加类似于的临床表现更加类似于 “ 惰性惰性 ” 的的 B细细 胞淋巴瘤而不同于胞淋巴瘤而不同于 CHL。 患者年龄分布为单峰,峰值在患者年龄分布为单峰,峰值在 3140岁,而岁,而 CHL则为双峰,峰值分别在则为双峰,峰值分别在 2130和和 6170岁岁 。 病变通常累及单个的颈部、腋下或腹股沟淋巴病变通常累及单个的颈部、腋下或腹股沟淋巴 结而不是成组的淋巴结。与结而不是成组的淋巴结。与 CHL不同的是病变不同的是病变 长期局限在淋巴结,骨髓和胸腺的累及极其少长期局限在淋巴结,骨髓和胸腺的累及极其少 见。见。 病程极其惰性,对于治疗的反应好,可以长期病程极其惰性,对于治疗的反应好,可以长期 的无瘤存活,到晚期的复发率高。的无瘤存活,到晚期的复发率高。 Clinical findings LP-HL可以转化成弥漫性大可以转化成弥漫性大 B细胞淋巴瘤(细胞淋巴瘤( DLBCL),), 但即使转化,其预后也较原发性的但即使转化,其预后也较原发性的 DLBCL好得多。好得多。 总之,总之, LP-HL的预后极好,目前已有特殊的治的预后极好,目前已有特殊的治 疗方案开始应用。疗方案开始应用。 问题在于病变仅仅局限于单个淋巴结的病人是问题在于病变仅仅局限于单个淋巴结的病人是 否需要进一步的治疗。否需要进一步的治疗。 These clinical findings alone justify a clear cut distinction between LP-HL and CHL, a concept that is supported by morphological and phenotypic data. Morphological findings 形态学改变 绝大多数的 LP-HL的生长方式为结节型,或者至少部 分为结节型。全部为弥漫型的病例极其少见。 在典型病例,模糊的结节内可见到散在的上皮样细胞 ,其间的单个分布的肿瘤性的细胞称为 L&H型 R-S细 胞或 “ 爆米花 ” 细胞 (Popcorn cells) 。 “ 爆米花 ” 细胞大小类似免疫母细胞或者更大,常为 单核,部分为多叶(核有皱或分叶状)。染色质呈泡 状,核膜薄,核仁常为多个,嗜碱性,较典型的 R-S细 胞的核仁小。环形的胞浆少,嗜碱性。偶尔可见有的 瘤细胞呈现 R-S细胞或者陷窝细胞样改变和少量的纤维 化。 Morphological findings 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对鉴别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对鉴别 LP-HL、 LR- CHL和和 NS-CHL, 以及富于以及富于 T细胞细胞 /组织细组织细 胞的大胞的大 B细胞淋巴瘤极其重要。细胞淋巴瘤极其重要。 LP-HL的背景成分为小淋巴细胞,个别的背景成分为小淋巴细胞,个别 浆细胞和上皮样细胞,类似于富于组织浆细胞和上皮样细胞,类似于富于组织 细胞的弥漫性大细胞的弥漫性大 B细胞淋巴瘤细胞淋巴瘤 缺乏嗜酸性粒细胞。偶尔可见在病灶旁缺乏嗜酸性粒细胞。偶尔可见在病灶旁 有进行性转化的生发中心(有进行性转化的生发中心( PTGC)。)。 Phenotypic findings of LPHL 免疫表型 “ 爆米花 ” 细胞与典型的 H/R-S细胞具有完全 不同的免疫表型: l CD45+, CD19+, CD20+, CD22+, CD79a+, J chain+/-, EMA+/-, CD30-和 CD15-。 单轻链表达。 近年新发现的转录因子 Oct 2和其协同因子 BOB.1在 “ 爆米花 ” 细胞均为强阳性, CHL的 H/R-S细胞均为阴性 。 Oct2是一种转录因子,可激活免疫球蛋白基因 的 promoter而调节免疫球蛋白的合成。 The derivation of the tumour from germinal centers 关于 “ 爆米花 ” 细胞的起源,来自生发 中心的说法有较为强烈的支持证据: l 瘤细胞表达 bcl-6基因产物、 CD40和 CD86 ; l 瘤细胞为 CD4+/CD57+T细胞形成的花环围绕 ,与正常的生发中心及 PTGC中的现象相似 ; l 结节内存在着 CD21+/CD35+的滤泡树突状细 胞网也与正常生发中心相似 The derivation of the tumour from germinal centres 分子遗传学研究发现: l 单个细胞 PCR分析证实 “ 爆米花 ” 细胞来源 于生发中心 B细胞,存在单克隆性 Ig基因重 排,即单克隆性增生。 l 发现在半数以上的病例 Ig基因的可变区存在 高比例的体细胞突变,提示肿瘤细胞和其前 体细胞出现功能性的抗原受体基因表达。这 一点也不见于 CHL病例。 Viral infection in LPHL 与 CHL的 病例中有 60%的病例的肿瘤细 胞显示 EB病毒感染相反, LPHL的 popcorn cells为 EBER1/2阴性, LMP-1阴性 小结:小结: 关于霍奇金病的分类的演进,实际上反映了 三十多年来在淋巴瘤的病理形态学、免疫表 型、分子生物学和临床治疗等方面的研究上 的进展。 新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