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5年春季期第一次初中学业水平适应性检测语文(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姓名、准考证号、座位号填写在试卷和答题卡上。2.考生作答时,请在答题卡上作答(答题注意事项见答题卡),在本试卷上作答无效。一、积累(22分)街巷记忆,岁月情深。广西本土话剧《三街两巷》即将开演,请你根据下面语段完成任务。(一)以小见大的叙事诗话剧《三街两巷》巧妙地从“拆迁”一事切入,深入挖掘“老街”历史文化街区改造背后的复杂情感与深刻意义。编剧不拘泥于重大历史题材的宏大叙事风格,而是将叙事重点落在了普通人物身上。鲜活的人物、情感的挣扎、爱的无声呐喊以及街坊邻里的深情厚谊,在剧中体现得________。这是一部叙写普通人的叙事诗,它演绎着他们的酸甜苦辣,zhāng()显着人间真情的可贵。(二)幽默风趣的市井图“青砖黛瓦马头墙,回廊飞檐花格窗”的古老街巷,承载着城市的悠悠往事。作为历史文化的缩影,这里充满了人间烟火,也饱含生活的酸甜苦辣。话剧《三街两巷》创作的初衷,就是抒发悠久的文化历史和传递温暖的城市情感。剧中人物用质朴的方言交谈,亲切中带着幽默。熟悉的街巷名字唤起了人们对往昔的怀念,而那些传统小吃更是勾起了儿时的记忆和缕缕乡愁。这些琐碎而真实的生活片段,正是城市文化底蕴的生动体现。(三)蓬勃发展的新名片话剧《三街两巷》并非简单的宣传广告,它已经成为一张新的文化名片,包含着对传统文化的保护与传承。剧本扎根于现实,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昔日沧桑的老街在剧中焕发出新的生机,本剧的创作方式也为艺术工作者书写城市故事、展现城市风貌、传播城市文化提供了宝贵的借鉴与启示。1.阅读以上语段,请根据拼音写汉字,给加点字注音。(1)zhāng()显(2)底蕴()2.语段(一)横线处需要填入一个成语,最恰当的一项是()A.眼花缭乱 B.淋漓尽致 C.惟妙惟肖 D.干脆利落3.语段(二)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指出病因并修改。4.在语段(三)的横线处依次填入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①构建了鲜活的人物关系与生动的社会图景②使传统角色焕发现代审美的光彩③以细腻的笔触捕捉市井生活的脉搏④借助对人物形象的创新刻画A.①④③② B.①②③④ C.④③②① D.①③②④5.根据语境,填写古诗文名句漫步市井古巷,缓行山林幽径,耳畔诗韵千年。黄梅时节,细雨绵绵,蛙鸣不断,赵师秀笔下巷景深邃:“①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约客》)③________(作者)行至山西村,农人欢天喜地地庆贺一年一度即将到来的“春社”:“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游山西村》)小巷尽头,陶渊明静望青山,心归田园,吟出闲适之句,道尽人间真谛:“④_______________,悠然见南山。”(《饮酒》)漫步琅琊山,欧阳修借“⑤_______________,⑥_______________”的春夏之景来慰藉心灵。6.振华中学话剧社计划在学校艺术中心举办“街头巷尾的戏剧人生”主题讲座,时间定于2025年3月15日下午15:00,想邀请市文化馆王影老师担任主讲人,请你代表话剧社写一封邀请函。邀请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振华中学话剧社2025年3月10日7.主题讲座引发了同学们的热烈讨论。请你围绕“戏剧的演出场地”这一话题,发表你的看法。(1)你的观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请从下列论据中选择最恰当的两个来证明你的观点(填序号):________①走出剧场,将表演空间与生活空间相融合,戏剧能更直接地融入观众的日常生活。②剧场有专业的灯光、音效、布景和舞台设计,为观众带来沉浸式的观剧体验。③舞台上的戏剧往往更具深度,能引发观众对社会、人性等问题的深刻思考。④在非剧场环境中,观众可以更自由地与演员互动,增强了他们的体验感。二、阅读(48分)(一)整本书阅读(7分)8.班级开展“市井长巷中的人·事·情”整本书阅读学习活动,请完成以下任务。(1)《骆驼祥子》展现了祥子买车的“三起三落”,请结合相应事件填写下表。事件人物性格特点“我不喝酒!”祥子看着酒盅出神。“不喝就滚出去;好心好意,不领情是怎着?你个傻骆驼!辣不死你!连我还能喝四两呢。不信,你看看!”她把酒盅端起来,灌了多半盅,一闭眼,哈了一声。举着盅儿:“你喝!要不我揪耳朵灌你!”祥子一肚子的怨气,无处发泄;遇到这种戏弄,真想和她瞪眼。“她”是①________②________在这种时候,他也很会掏坏,什么横切别的车,什么故意拐硬弯,什么别扭着后面的车,什么抽冷子搡前面的车一把,他都会。原先他以为拉车是拉着条人命,一不小心便有摔死人的危险。现在,他故意的耍坏;摔死谁也没大关系,人都该死!“他”指祥子③________(2)对于祥子的命运,有人感叹“沙漠里养不出牡丹花来”,也有人说“物必自腐,而后虫生”。请你围绕这两种说法并结合作品内容,探究造成祥子悲剧命运的原因。(二)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材料一】①广西彩调剧,源于广西的传统民间音乐和舞蹈,其历史沿革和艺术演变反映了广西地区丰富的文化传统。它融合了壮族、汉族、瑶族等广西多民族文化元素,有其独特的艺术风格。②彩调剧的曲调往往结合了当地民间音乐的元素,如壮族的山歌和侗族的大歌。在彩调剧《百鸟衣》中,曲调结合了壮族山歌的旋律,展现了一种地域性的鲜明特色,深深植根于广西的土地与民族文化之中。③彩调剧使用大量广西官话和方言俚语。使用的地方方言不仅仅是一种通讯工具,它们承载着区域文化的记忆和历史的印记。研究表明,地方方言的使用在舞台艺术中可以加强地方认同感。方言在彩调剧中的使用呈现出语言的多样性,还帮助保存了珍贵的文化遗产。④彩调剧中保留许多地方习俗和传统节庆。彩调剧《刘三姐》以壮族“歌仙”为原型,既是“三月三”歌圩中常唱的经典曲目,也展现了“三月三”以歌会友的节庆传统。彩调剧再现了特定节庆,为观众提供了直观的文化体验,也使得传统习俗在现代社会中得以传承。(摘编自《美学视角下的广西彩调剧探析》,《中国民族博览》)材料二】①11月18日晚,由广西戏剧院复排的经典彩调剧《刘三姐》亮相北京长安大戏院。②在中国艺术研究院戏曲研究所所长王馗看来,彩调本身是一个比较年轻的剧种,形式活泼,从小人物、小生活、小情绪方面入手开掘,极具质朴的本土生活气息。彩调剧《刘三姐》成功的重要经验,得益于剧中也有着强烈的美丑善恶的对比,给观众带来了“刘三姐”这样一个血肉丰满的人物形象。另外,广西戏剧院作为国家级非遗彩调保护责任单位,定期对该剧经典版进行修改提升。这次复排在舞美、道具、服饰以及剧情构造上均有提升,使得舞台画面更加丰富多彩,场面更加宏大。③移植、改编、演出《刘三姐》,如同秋天的蒲公英一样播彩调剧种和这部剧的文化。从“多谢四方众乡亲,我今没有好茶饭,只有山歌敬亲人”到“多谢幸福领路人,我今已有好茶饭,更有山歌敬亲人”,一曲《多谢了》歌词在不同场合中的变化,尽显该剧因应时代变化进行传播的影响力。(摘编自中国新闻网《经典彩调剧〈刘三姐〉如何在当代焕彩?从“多谢了”歌词一窥》)【材料三】“年轻群体喜欢的戏曲观看形式”调查数据现场观看19.60%线上直播28.70%AR/VR技术全息体验51.70%(摘编自微博发布《2024年非遗戏曲关注度趋势洞察报告》)9.下列关于材料的理解和分析有误的一项是()A.广西彩调剧历史沿革和艺术演变反映广西地区文化传统,有其独特的艺术风格。B.许多地方习俗和传统节庆在彩调剧中保留,使传统习俗在现代社会中得以传承。C.《多谢了》歌词的变化尽显了彩调剧《刘三姐》因应时代变化进行传播的影响力。D.材料三显示多数年轻人不喜欢观看戏曲,他们对互联网或虚拟现实技术更热衷。10.彩调剧是链接古今、跨越南北的八桂艺术“名片”,请你结合材料一,分析彩调剧中蕴含的广西特色文化传统。11.据全国普查,广西共有21个剧种,是中国戏剧文化丰富的地区之一。本地戏曲该如何走出广西走向世界,请你结合从以上材料得来的启示提几点建议。(三)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那片芭蕉叶杨青①七岁前,我的世界里没有高楼街巷,只有屋后的梨树、樱桃树、无花果树,以及翠绿的芭蕉。②芭蕉,叶片宽大,长势旺盛,遍布乡间的房前屋后。家乡雨水充沛,加之芭蕉生命力极强,要不了一年半载,一株芭蕉幼苗便能如盖如伞,撑起一大片阴凉。③有一年赶上春雨绵绵,我急着去村小上学,家中仅有的一把雨伞却损坏已久。母亲灵机一动,转身提着镰刀朝屋后走去,回来时,一片状如蒲扇的芭蕉叶便摆在了我眼前。我看到芭蕉叶后欢天喜地,忙顶在头上冲出家门。④一路上,同学们相继汇拢,撑伞者有之,淋雨者有之,顶着芭蕉叶的却唯有我一人。三十年过去了,我仍记得那个落雨的清晨。细雨如丝如线,轻轻粘连在我身上。那些雨丝如同一条时间的线,一头连着故乡和童年,一头牵引着如今早已长大成人的我。⑤在乡间,草木是人们的挚友,也是生活的帮手。就拿房前屋后的植物来说,几乎样样都是管用的。竹子不仅提供竹笋,也带来竹筐、斗笠和竹席;松树的枝叶用作引火材料,它的身躯则做成各式家具,成为新娘们的嫁妆。芭蕉也不例外。⑥初夏,樱桃正红,母亲摘下几斤,用芭蕉叶托着,嘱咐我给邻里送去;秋天,新稻成熟,用旺火蒸熟,再用芭蕉叶包好,赶路的人就有了远行的底气。立春后农事渐多,人们对芭蕉的索取却最少,只为给它留足生息繁衍的时间。⑦后来我进城求学,屋后的芭蕉见不着了,遗憾之余,竟然以另一种方式和它们重逢了。从白居易的“隔窗知夜雨,芭蕉先有声”到杜牧的“一夜不眠孤客耳,主人窗外有芭蕉”,从李清照的“窗前谁种芭蕉树,阴满中庭”到蒋捷的“红了樱桃,绿了芭蕉”。它们伴我度过无数个思乡的夜晚,在泛黄的诗集间,悄然长成一片精神的绿荫。不仅是诗词,我还在书卷上看到一则美谈,说唐人怀素少时家贫,无钱购买纸张,就采宽大的芭蕉叶作纸练字,日复一日,终成一代书家。⑧芭蕉,远不止我认为的那样,它早已从乡间的房前屋后走进了美好的文字中,也从乡村走到了城市,在城市中扎下根来。⑨在我生活的南方小城,信步走进公园,或漫步临河街巷,会看见一丛丛芭蕉骄傲地生长着。人们在芭蕉的阴凉下谈笑、小坐,畅快自在。此刻,时光慢了下来,市井街巷里也有了乡村的闲适,屋后的芭蕉以新的形式再次陪伴在人们身边。⑩芭蕉是一种多年生草本植物,可它却长成了如树一般高大的体型。芭蕉枝叶柔软易折,貌似柔弱,实则却有顽强的生命力,纵使经历霜雪,也会不卑不亢地挺立着。⑪仲夏的夜里,窗外的雨倾斜而来。灯下,我翻开一卷泛黄的诗集,李商隐的“芭蕉不展丁香结”正映在昏黄的光晕里,恍惚间,我又想起了儿时屋后的芭蕉。它们在大地上生长,散发着浓郁清香。雨水击打着芭蕉叶,声声入耳,使人着迷。故乡的田垄和炊烟,仿佛又在眼前了。(选自《人民日报》2024年08月12日第20版,有改动)12.芭蕉叶自乡野至市巷,其“行迹”与人之步履相契。请梳理文中①—⑩段芭蕉叶的“行走”和“我”的情感脉络。芭蕉叶的“足迹”关于“芭蕉(叶)”的事件对“芭蕉叶”情感乡野屋后①____________欢喜、依恋②__________以另一种方式与芭蕉重逢遗憾、怀念市井街巷一丛丛芭蕉骄傲生长③________13.请赏析文中画线的句子。那些雨丝如同一条时间的线,一头连着故乡和童年,一头牵引着如今早已长大成人的我。14.作者在第⑦段引用了古诗词和怀素练字的故事,有何用意?15.文章结尾提到“它们在大地上生长,散发着浓郁清香”,请结合全文内容,理解作者借描写芭蕉叶表达了哪些情思?(四)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5分)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面小题。卖炭翁白居易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夜来城外一尺雪,晓驾炭车辗冰辙。牛困人饥日已高,市南门外泥中歇。翩翩两骑来是谁?黄衣使者白衫儿。手把文书口称敕,回车叱牛牵向北。一车炭,千余斤,宫使驱将惜不得。半匹红纱一丈绫,系向牛头充炭直。16.下列对这首诗歌理解和分析,有误的一项是()A.诗歌讲述了卖炭老人含辛茹苦地烧出来一车炭,最后却被宫史以极低的价格夺走的故事。B.“一车炭,千余斤”之重与“半匹红纱一丈绫”之轻对比,揭示了宫市公开掠夺的本质。C.白居易是新乐府运动的倡导者,这首诗歌充分体现了他“文章合为时而著”的文学主张。D.诗歌结尾通过发表议论,对统治阶级的罪恶进行了揭露和控诉,表达对劳动人民的同情。17.诗人有自注云:“《卖炭翁》,苦宫市也。”请任选一描写角度结合具体诗句,分析诗人怎样表现卖炭翁的“苦”。(五)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14分)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甲】①陈康肃公善射,当世无双,公亦以此自矜。尝射于家圃,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②康肃问曰:“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翁曰:“无他,但手熟尔。”康肃忿然曰:“尔安敢轻吾射!”翁曰:“以我酌油知之。”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因曰:“我亦无他,惟手熟尔。”康肃笑而遣之。(欧阳修《卖油翁》)【乙】王积薪棋术功成,自谓天下无敌。将游京师,宿于逆旅①。既灭烛,闻主人媪②隔壁呼其妇曰:“良宵难遣,可棋一局乎?”妇曰:“诺。”媪曰:“第几道下子矣。”妇曰:“第几道下子矣。”各言数十。曰:“尔败矣。”妇曰:“伏局③。”积薪暗记,明日复其势,意思皆所不及也。(选自《国史补·王积薪闻棋》)【注释】①逆旅:旅店。②媪(ǎo):老妇,指下文“妇”的婆婆。妇:指儿媳。③伏局:认输。18.下列句中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陈康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微生物检验项目的设置及评估试题及答案
- 2024年山东省济南市市中区中考二模语文试题(含答案)
- 深入理解项目管理中的利益相关者考题试题及答案
- 系统学习证券从业资格试题及答案
- 8《比尾巴》(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一年级上册
- 幼儿园课题申报书范例
- 小学安全用电课题申报书
- 关注国际市场对2025年证券从业资格证考试的影响试题及答案
- 临床微生物检验的质量保证体系试题及答案
- 巡察课题申报书模板
- 2025年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垂直管理系事业单位招聘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住院患者身体约束的护理》团体标准解读课件
- 2023-2024学年天津市部分区八年级(下)期中数学试卷(含解析)
- DB32-T 4281-2022 江苏省建筑工程施工现场专业人员配备标准
- 医院侵害未成年人案件强制报告制度培训课件
- 自卸车整车装配检验规范-ok
- 大皂角(中药饮片炮制规范文档 性状 鉴别 用法用量功能与主治 )
- FX挑战题梯形图实例
- 工程招标代理标准服务方案
- QC减小屋面刚性防水层裂缝渗漏率
- 川源水泵参数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