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监测系统的工作总结_第1页
环境监测系统的工作总结_第2页
环境监测系统的工作总结_第3页
环境监测系统的工作总结_第4页
环境监测系统的工作总结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环境监测系统工作总结 一、XX 年主要工作回顾 XX 年,XX 市监测系统在省厅、市局正确领导 下,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精 神,紧紧围绕生态省建设、污染减排和水环境综合 治理等年度中心工作,进一步攻坚克难、开拓创新、 转变作风,狠抓各项目标任务的落实,不断提高环 境监测水平和服务决策能力,较好地完成了年初提 出的各项工作任务。XX 年,XX 市站、海宁站、嘉 善站被省厅评为“XX 年度全省优秀环境监测站” 。 全年共编制监测报告 13844 份,共获得手工数据 32 万多个,比去年增长%,水站有效数据万个,气 站数据市本级 2065 万个(分钟值) ,县级城市站 4971 万个。主要工作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重监测服务,支撑管理服务民生 全面完成常规监测任务。全面完成水、气、声、 渣、辐射等“五大要素”常规例行监测, “粮食生 产功能区” 、 “菜篮子种植基地”等土壤环境、农村 环境、地表水中重金属、生态野外核查等专项监测, 组织开展“河长制”断面水质监测,为全面客观地 评价全市环境质量状况和水环境综合治理成效奠定 了技术基础。 全力保障减排和环境监管。完成“四大行业” 整治、驻厂监测系列执法监测工作,共形成执法及 驻厂监测报告 448 份;完成了 76 家辐射重点源、 304 家省控以上重点污染源和 26 家污水厂等监督 性监测工作;完成了 400 多套污染源在线监控设备 抽检和校验;完成了每月 6 次 XX 市 XX 区域环境质 量废气监测。 及时服务企业优化发展。嘉善等县推出“三同 时验收限时承诺” “错时监测”等服务品牌,受到 上市企业好评。全年完成建设项目验收 726 个、委 托监测 1687 厂次、环评监测 115 个。按照环保局 降低企业收费的精神,减少企业负担 300 多万元。 加强应急能力严控环境风险。一是认真做好应 急监测仪器设备、技术和人员的储备和更新,加强 应急值班安排。二是组织参加应急演练活动,市监 测站参加了嘉兴经开区化工厂环境安全应急演练, XX 市开展了 XX 年环境监测应急演练运动会,XX 县 举行突发甲酸泄漏环境事故应急演练等。三是成功 处置了巨石集团锆英石放射性异常事件、桐乡、海 宁地表水氯化物异常事件等应急监测,特别是太浦 河二氯甲烷污染事故、死猪污染事件,连续数日不 分昼夜轮流采样监测,为排查和锁定污染来源提供 有力支撑。四是完成重点地区环境突发事件应急监 测能力建设项目建设,便携式 gc-ms、应急监测车 等仪器设备陆续到位,强化了应急监测硬件保障。 大力推进机动车污染防治。一是环保标志发放 率有新提高。制定机动车环保标志发放管理办法, 整合和规范机动车环检和标志发放流程,优化标志 发放点 4 个,加大宣传力度,提高机动车环保标志 重要性认知度。XX 年底,全市机动车保有量约万 辆,在用环保标志约万辆,累计发放约 71 万份, 发放率平均达%,比去年提高 18 个百分点。二是加 强机动车排气污染日常监管。不断推进黄标车限行 和淘汰,XX 市区二环内禁止非绿标车辆通行,开 展了市本级 5 个加油站的油气回收装置抽测,开展 了每季度一次机动车环检机构监督检查,严把车辆 注册登记和在用车监管。三是机排检测能力有新提 升。全市包括市本级、海宁、平湖和嘉善在内的 5 家机动车环检机构正式投运,建成检测线 34 条, 其中简易瞬态工况法检测线 22 条,已具备 44 万 辆/年检测能力。今年以来共检测车辆万辆次。 (二)强调查分析, “三个说清”不断深化 开展专项调查监测。一是开展了城镇污水处理 厂全指标的摸底调查监测。涉及全市 16 家主要城 镇污水处理厂,除常规监测项目外,涵盖铍、镍、 汞各等重金属,以及苯并(a)芘、马拉硫磷、乐果 等有机物共 55 项监测项目,为全面掌握我市城镇 污水处理厂污染状况提供第一手信息。二是启动了 首次辐射污染源调查监测。根据省厅、省辐射站相 关文件要求,完成了全市 88 家放射源单位、179 家射线装置单位、5 家非密封放射性物质应用单位、 165 家废旧金属熔炼企业,移动通信基站、输变电 等首次调查监督性监测工作。同时,将辐射监督性 监测工作与“两放心”工程巩固结合起来,推进放 射源在线监控系统建设、辐射工作单位专管员制度 落实,累计下达限期改正通知书 13 份,督促整改 问题 18 个,累计调处移动通信基站和输变电辐射 信访投诉 21 起,严控辐射环境安全。三是各地增 加调查主动性服务管理。各县市区完成交、区域环 境、功能区噪声调整,嘉善开展了全县主要工业园 区的水气环境本底监测,平湖等地开展县级河长河 道河流体检式监测等。 加强监测数据评价分析。完成编制监测月报, 完成编制环境质量、重点源监督性监测、比对监测 评价、重金属企业监督性监测等季报、年报,编写 了 XX 年农村环境质量报告、饮用水源地评估报告、 地表水环境质量变化情况分析报告,完成更新五年 监测数据手册(XX-XX) ;配合开展对嘉兴与上海交 界河道的水质监测,编制水质监测日报 20 期,上 半年对地表水中总磷上升的情况多次开展针对性分 析,8 月起每月开展编制全市地表水达标形势会商 材料,3 月死猪事件和 12 月持续霾发生后,又立 即启动编制水质和空气专报,第一时间为管理决策 提供参考。 做好监测预警,积极应对网络舆情。XX 年大 气监测数据公开是对环保系统的一次重要考验,社 会高度聚焦 aqi 与,作为技术支撑部门,及时撰写 微博文章释惑答疑,接受相关媒体采访和报道 20 多次,积极响应公众关切,正确引导舆情民意。与 气象局拟定了空气重污染条件下的会商协议,11 月以来多次重污染天气下共同开展预警发布工作。 今年以来上报空气质量日报、预报 365 期、国 家建地表水站水质周报 52 期、省建交界断面水质 月报 12 期和质控比对月报 17 期、市区北部大气特 征污染因子自动监测站周报 51 期,发布水质预警 专报 1 期、环境空气预警专报 3 期,制作空气质量 专题报告共 10 份。 (三)抓能力建设,监测预警体系不断完善 推进监测信息化建设。一是市监测站组织监测 业务软件在治水实验室试用工作,完成数据统计软 件开发,调试后可基本实现历史数据查询、统计、 对比分析,平湖站开发环境监测内部管理软件优化 内部流程。二是大力推进机动车排气污染防治管理 信息系统建设,XX 市本级、嘉善、平湖、海宁已 完成并实现机动车检测信息的省、市、县、检测站 四级联网,进一步统一、规范车辆信息、环保标志 及排气检测等管理工作。 加大监测装备设备投入。一是市监测站完成了 河长制实验室的筹建工作,完成了 XX 市太湖流域 监测中心大楼实验室布局等前期基础工作。嘉兴港 区环境监测大楼完成土建,总建筑面积 4300 平米。 二是市监测站完成了 XX 年度仪器政府采购,以及 XX 年仪器选型调研工作,完成了有机卤素测定仪、 流动注射仪等仪器调试安装,更新了便携式辐射剂 量率检测仪(带高量程探头) 、高压电离室、测氡 仪、便携式能谱仪、全封闭防护服、储源盒及取源 设备,以及个人剂量报警仪、辐射监测辅助设备等。 嘉善、平湖、海盐等投入 110 万、189 万和 174 万 元购置了实验室仪器设备。三是嘉善、平湖、海宁 3 个县级站通过省厅标准化建设达标验收,南湖、 秀洲两区站标准化建设大步推进。 全面推进自动监测系统建设。一是完成了第二 阶段实施空气质量新标准的县级城市共 11 个环境 空气自动监测站升级改造任务, 11 月 1 日开始, 通过门户网站、当地媒体以及微博等多种方式,试 发布等 6 项指标的实时数据和 aqi 指数等信息,加 上第一阶段市本级 3 个,14 个环境空气自动监测 站全部具备了 so2、no2、pm10、o3、co、等空气 质量新标准 6 项指标监测能力。二是地表水交接断 面水质自动监测站二期建设项目加快推进,原有 19 个水站全部完成 cod 分析仪改造,新建 13 个水 站全部完成土地征用工作,其中 7 个站点完成站房 建设和仪器安装。三是与省环境监测中心协调推进 超级站的建设工作;全市 10 个饮用水源地预警自 动监测站生物毒性检测仪验收并正式投入运行;独 山港金沙村和港区二期大气特殊污染因子自动站通 过验收投入运行。 (四)谋转型发展,资源互补优势初步凸显 积极探索环境监测市场化。一是根据省厅关 于推进环境检测市场化工作的意见文件精神,继 续推进省建地表水水质自动站、饮用水源地预警自 动监测站、市区北部大气污染特征因子自动站、污 水泵站的社会第三方委托运维招标。二是 XX 市等 地引入第三方社会监测机构助推“河长制”水质监 测。港区成立环保科技服务公司,着手开展环境监 测机构资格审查,为市场化做准备。 坚持新项目开发。始终把提升监测能力、扩展 监测项目作为立站之本、创新之首的重点工作,市 监测站新增开发水中可吸附性有机卤素(aox) 、萘、 苊、芴、二氢苊和屈等 6 个检测项目。嘉善、平湖 站分别完成了 10 个、15 个项目开发和自认定工作。 鼓励科研发表论文。注重结合实际开展科研, 以科研和论文促进工作,今年共有原子吸收光谱 法研究纳米纤维膜对 cr()的吸附性能等 4 篇 专业论文被国家级刊物录用,13 篇论文在省级刊 物发表。加强与清华长三角研究院、上海交大、省 中心等大专院校合作,承担参与的分散液液微萃 取-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应用于环境样品中 有机锡形态分析的方法研究等 7 个课题按照立项 要求正在按计划进行。 (五)严质量管理,确保监测行为科学规范 抓好计量认证扩项评审复审。南湖、秀洲 2 个 区站经过近两年筹建准备,顺利通过计量认证首次 评审,具备了辖区内常规污染物检测能力,12 月 份海宁、海盐、桐乡、港区 4 个县级站(公司)顺 利通过计量认证复审,检测项目分别扩项至 113 项、 158 项、135 项和 55 项,检测能力进一步提升。 强化上岗证考核和管理体系检查。制定下发了 XX 年全市环境监测质量控制工作计划 ,明确年 度重点工作和要求。切实抓好自认定考核,保证人 员持证上岗率 100%。4 月份市监测站顺利通过了省 站组织的上岗证考核和质量管理体系运行检查,参 加考核人员 27 人,申请项目共 70 项,243 项次, 考核通过率为 100%。开展了对县级站上岗证考核 和质量体系运行检查,采用县级站交叉检查的方式, 完成共 100 多人次、1500 多项次的人员持证上岗 考核,对 7 个县级站的质量管理体系及运行情况进 行了全面、细致的检查。 加大质量控制力度。一是组织开展多次实验室 间比对,包括参加省站组织的重点源质控抽测比对 和国家站组织的重点源质量核查比对、省辐射站组 织的宇宙射线项目比对,开展对县级站的重点源质 控抽测比对,以及污染源自动监测设备与实验室比 对,确保数据的真实性。二是参加上级主管部门组 织的能力验证 2 次共 5 个项目:其中省站组织的水 中高锰酸盐指数、亚硝酸盐能力验证,结果为“优 秀” ,总站组织的水质六六六、滴滴涕、化学需氧 量能力验证,验证结果尚未反馈。三是采取多种措 施强化日常质量控制。市监测站取得质控数据 1 万 余个,增设质量监督员至 11 人,累计开展监督 25 次、55 人次,组织开展了自动监测质量专项检查 2 次,飞行检查 1 次。 (六)优人员素质,监测队伍力量得到增强 加强人才引进力度。一是各地进一步强领导、 明职责、优流程,不断完善内部管理挖潜力,如嘉 善、海盐开展满意基层站所创建活动、海宁开展中 层讲坛和每月夜间学习活动等;二是全市监测系统 新增机构编制数 11 人,新增在编人员 11 名,为监 测队伍输送新鲜血液。 加强监测业务培训。制定了XX 年 XX 市环境 监测站培训计划 ,参加各类外部培训会议、讲座 216 余人次;组织站内业务知识培训、安全培训、 体系宣贯多次,参加人员 892 人次,邀请外部专家 开展监测分析技术与质量控制讲座 1 次; 开展监测技术交流。以辐射监测知识讲解、现 场操作和理论考核的方式,举办了电离辐射监督性 监测业务培训,为提高饮用水源地水质分析测试技 术水平,开展全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 33 项特定 项目分析技术专业培训,4、5、6、7、8 月,由县 级站轮流分批派遣监测人员来我站实地学习交流, 组织开展了企业运行工况核实与监测技术学习研讨 会、锅炉烟气排放专项监测培训等内训活动,大大 提高了监测人员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处理疑难情况的 水平。 二、特色工作 (一)率先启动“河长制”河流河道水质监测 加强组织领导,在监测上突出一个“快”字。 XX 年底,XX 市率先实施“河长制” ,推进全市水环 境综合整治,根据市委市政府关于加快推进水环 境治理工作的若干意见 (嘉委(XX)30 号)和 关于全面建立“河长制”的实施意见 (嘉委 (XX)31 号)的文件精神,XX 年初,完成了市县 两级治水办设立,抽调领导干部和技术骨干派驻治 水办。市监测站作为水环境治理成效考核的主要技 术支撑部门,为确保市级“河长制”水质监测独立 性和规范性,租用 300 多平米办公用房,在较短时 间内完成设施改造、仪器设备安装调试工作,并提 前投入运行,为市级“河长制“水质监测提供良好 的实验环境。市级“河长制”断面共 90 个断面, 多分布行政区域交界,地处偏远,党员干部带头放 弃节假日休息,加班加点,克服苦难,全面完成了 每周一次监测任务,做到当天采样第二天必出数据。 深入基层摸情,在调研上突出一个“实”字。 为科学反映治水成效,监测断面设置尤为重要。在 治水初期,领导干部带头到每条市级河流河道进行 实地踏勘,规划采样路径、设置断面标示,收集和 掌握了大量的河流河道信息,为科学治水和领导决 策提供了第一手详实资料。同时,组织技术骨干开 展治水科研工作,积极发表科研论文。 建立会商机制,在分析上突出一个“准”字。 为说清水环境质量现状和变化趋势,准确评价治水 成效,建立了市环保局和治水办联系员制度,定期 进行会商分析,加强水质研判,为领导决策提供参 谋。并通过设计了环境监测业务管理软件和 数据统计软件 ,来优化技术手段,提高数据分 析评价水平和效率。 全市共设立市、县、镇各级“河长制”断面共 482 个,XX 年获得治水监测数据近 4 万个,出具市 级“河长制” 水质监测周报52 期,建立河长制 断面信息数据库,形成河流调查报告 50 多篇,水 环境治理和水环境分析技术等方面科研论文 6 篇, 得到市领导充分肯定。一年来所积累的大量详实的 监测数据和分析材料为指导各主要河道河长和责任 部门开展整治提供了科学依据,也作为年度考核的 重要依据。 (二)开展重点化工企业泄漏检测与修复 (ldar)体系建设试点工作 为进一步落实“大气十条” ,推进化工行业污 染整治,支撑 vocs 减排,XX 市开展泄漏检测与修 复(ldar)体系试点建设,环境监测部门从工作规 划到全面推进分步实施,始终贯穿整个过程。目前 已在 5 家企业稳步实施,切实严控 vocs 无组织废 气排放,改善大气环境质量。 高度重视,稳步实施。下发了XX 市印染造 纸制革化工行业整治提升实施计划 (嘉生态办函 XX11 号) ,明确了化工企业整治验收标准要求, 要求各地推进示范企业泄漏检测与修复(ldar)体 系建立。确定了化工行业为龙头产业的化工新材料 园区作为无组织废气整治作为突破口,率先在嘉兴 港区先行开展 ldar 体系试点建设。港区管委会印 发了嘉兴港区化工行业整治提升实施方案 (嘉 港区XX118 号) ,并多次在会议上对企业明确了 要求,做了动员。并拟定了嘉兴港区重点化工企 业开展泄漏检测与修复(ldar)体系建设试点工作 实施方案 ,对试点目标、试点范围、职责分工、 技术单位职责、试点单位职责、时间节点多项工作 要求都有了详细的明确。 加强调研,有的放矢。泄漏检测与修复 (ldar)技术在国内是一项全新的技术,很多地方 都没有开展。经过充分了解,9 月份组织美福石油、 鸿基石化、庆安化工、合盛硅业、晓星化工等 5 家 企业负责人赴宁波镇海化工园区进行了考察学习, 多渠道、多途径咨询了技术支撑单位,听取了镇海 环保局石化分局的经验介绍,参观了 lg 公司的实 际操作过程,借鉴废气泄漏与修复(ldar)工作先 进经验。 加强引导,政府扶持。为进一步加快行业整治 提升工作,提高整治成效,嘉兴港区配套出台了 嘉兴港区行业整治提升资金奖励补助办法 ,其 中明确了将试点企业 voc 检测(挥发性有机物)给 予补助;投资 500 万元以下的企业按照硬件改造投 资额 10%进行补助,投资在 500 万元以上的企业最 高补助额不超过 70 万元。总计投入大概 600 万元 左右。 以点带面,统筹安排。嘉兴港区环境监测部门 作为本项工作的先行者,引进了在无组织排放泄漏 检测和修复方面具有丰富经验的汉洁(上海)环境 工程有限公司,协同开展工作,在港区 5 家实施的 基础上,不断积累经验做法,并着手推动建设嘉兴 港区企业 ldar 数据管理综合展示平台,进一步有 效地监督企业 ldar 项目的实施状况并将企业实施 项目的数据展示到大屏幕中,做到实时监控考评于 一体,为下一步在全市范围重点化工企业开展 ldar 项目建设积累经验。 (三)大力推动环境检测市场化 根据省环保厅关于推进环境检测市场化工作 的意见 (浙环发XX44 号)和全省环保系统电 视电话会议精神,XX 市积极推动环境监测机构市 场化工作,积极培育、引导和规范社会化检测机构 参与环境监测服务,为政府管理和社会提供优质服 务。据统计,全市常驻社会化检测企业 6 家,自动 监测系统社会化专业运维公司 3 家,从业人员 200 多人。 进一步放开和规范自动监测领域运行维护社会 化。按照和省厅关于推进环境检测市场化工作的 意见的精神,在 XX 年率先开展地表水社会化第 三方运维的基础上,继续推进全市 17 个省建地表 水水质自动监测站、10 个饮用水源地预警自动监 测站、市区北部大气污染特征因子自动监测站、13 个污水泵站的社会第三方委托运维招标。全年,19 个地表水站共获有效数据 292379 个,有效数据获 取率达到%,质控样核查合格率达到 100%,比对监 测合格率达到 95%。污水泵站 toc 仪器共获有效数 据 108659 个,数据完好率达到%。均高于规范要求。 引入第三方社会检测机构助推“河长制”水质 监测。随着治水工作的深入开展,为解决解决政府 监测机构人员编制、检测设备、检测用房受限难题。 XX 区、XX 市等地借助社会检测机构资源弥补不足, 助推水环境治理。一是综合评价,引入检测机构。 平湖等地对周边区域的社会检测机构的数量、资质、 业务范围、检测质量和业绩等情况进行了收集整理, 实地调研了解第三方检测机构实验室,摸清组织机 构、质量体系、诚信、检测业务等情况,进行备案。 确定检测服务的数量和质量标准,通过合同、合同 承包(竞争性招标)等方式进行检测公共服务的购 买。二是强化考核,确保监测质量。XX 市制定了 河流水质考核断面委托检测考核办法和XX 市第三方环境监测机构考核办法(试行) ,对当地 开展业务的第三方检测机构的检测质量、工作效率、 收费服务、服务态度等四个方面进行考核,根据考 核进行摘牌、停牌、继续挂牌等动态管理,规范第 三方检测服务,确保监测结果科学有效。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人员编制不足且结构不合理 工作任务繁重与人员短缺的矛盾始终突出,XX 市各级环境监测站的机构编制共 208 人,在编在岗 仅 118 人,与国家标准化要求和实际需要相比差距 很大,且目前全市通过人才派遣方式聘用在岗合同 制人员达到了 101 人,占了在岗总人数近 50, 不利于监测事业的长期稳定发展。人员的缺口是目 前全市环境监测站的首要制约因素。 (二)应急装备不足、风险防范能力还有待提 高 近几年来,XX 市虽在应急监测过程中配备了 一些监测仪器,并建立了一些制度保障应急监测及 时快速,但在处置应急监测过程中,应急监测周期 长、现场快速定性定量能力欠缺等问题仍旧存在。 工作质量、工作时效性无法保证,一旦发生污染范 围大、危害程度重的环境突发事件将难以应对。同 时,应急专职人员仅能满足采样需求,分析人员和 后续应急支援人员力量受编制人数局限严重不足, 制约应急工作的正常开展。 (三)监测用房、设施条件落后 嘉兴环境监控中心大楼还在建设当中,XX 市 站的现有实验室用房面积为 1100 多平米,远低于 国家标准中东部地区二级站 3500 平米,实验室条 件均未达到国家有关实验室建设要求。 (四)监测工作经费不足且保障机制不健全 目前,XX 市仪器设备购置经费投入有了较大 提升,但监测经费不足,专项经费欠保障的现象仍 然存在。业务经费,自动监测、信息系统运行费用, 仪器设备维护费等,仅能满足目前工作开展的基本 需要。同时,由于中央主要污染物减排专项资金逐 渐向中西部地区倾斜的政策趋势的不利因素,重点 污染源监督性监测经费等环保专项资金保障和配套 没有形成良好机制,势必会影响工作的正常开展。 四、XX 年工作思路 XX 年工作重点是紧紧围绕全市环保工作的中 心任务,强化环境质量和重点污染源的监测,加强 监测能力建设,增强“三个说清”能力,为环境管 理做好技术支撑。 (一)围绕重点工作,抓好各项监测任务落实 保质保量完成常规性监测任务。全面完成上级 下达水、气、声、土壤、辐射各项常规监测工作, 做好、饮用水源地水质 61 项、 “河长制”断面等监 测工作,统筹城市和农村环境监测。 着力加强重点领域重点行业污染源监控。加强 重点源和污水处理厂、辐射重点监控企业监督性监 测,全力保障减排、重金属污染、四大行业整治、 畜禽养殖污染整治和执法等需要。 全面提升污染事故应对能力。加强应急监测仪 器设备的维护、操练和业务培训,定期开展应急演 练,继续做好重点区域、重点行业环境隐患排查和 环境应急监测档案收集工作,加强与监察、消防部 门的应急联动。 继续推进机动车排气污染整治工作。做好市本 级机动车排气检测站正常运行,指导和管理各县 (市)机动车尾气环保检测站的建站和环保委托, 开展全市已建的机动车尾气环保检测站巡检和考核; 完成 XX 市机动车简易工况法检测信息管理系统项 目与省地市四级联网建设,建立机动车污染防治工 作通报制度。建立油气回收长效管理及日常监督工 作机制,启动机动车路检抽检工作。配合市治堵办 下达给我局的机动车治堵任务。 (二)围绕“三个说清” ,着力提高支撑管理 水平 做精环境质量现状评价分析。加强对各类考核 所涉及环境质量指标的形势动态分析,加强对异常 数据的分析、报告,增强信息反馈的针对性和及时 性。 做深环境质量变化趋势预判分析。增强调查研 究的主动性和前瞻性,围绕水环境综合治理等环境 管理需求和灰霾天气等新型环境问题积极开展调查 研究,为污染整治做好技术参谋。 (三)围绕能力建设,加快构建监测预警体系 加快推进标准化建设。指导和推进 2 个区监测 站的标准化建设工作。根据省环境监测“十二五” 发展规划要求,完善并落实能力建设“一站一方案” ,按市县级环境监测站功能定位,提升全市监测站 整体能力水平,全面满足环境管理需要。 推进环境质量自动化建设。全面完成全市 12 个交界断面水质自动站二期项目等建设任务。抓好 全市 14 个县级以上城市环境空气自动监测站升级 后的运维工作,开展大气污染物的手工比对工作, 协同推进大气复合污染立体监测网络浙北超级站建 设,加强与气象部门联动,形成快速有效的大气污 染预警预报机制,增强实际预警能力。 开拓环境监测和科研新领域。针对新的环境质 量标准和污染物排放标准,以及辖区内特征污染因 子,加强新项目、新方法的开发,加快形成相应的 监测技术能力。做好已立项科研项目的研究工作, 开展大气细颗粒物()源解析的监测和研究。 (四)围绕质量管理,确保监测工作科学规范 加强内部管理不断自我完善。坚持上岗证考核 和质量体系运行检查制度,更多多举措强化质量管 理工作,以重点工作、关键监测项目等为切入点加 强对县级站质量监督、指导。 加强社会监测资源规范管理。积极探索环境检 测市场化工作,加强环境质量自动监测系统第三方 运维考核和管理,制定完善社会检测机构管理制度, 做到不缺位、不越位、早补位,确保环境检测市场 有序规范和监测行为科学规范。 (五)围绕队伍建设,不断增强人员业务能力 全面提升监测队伍素质。围绕环境监测“三五” 人才工程,加快培养环境监测专家、技术骨干;继 续通过“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积极组织参加外 部培训,开展多层次的内部培训和技术比武活动, 不断提高监测人员的技术水平。 不断优化监测队伍结构。以省环境监测“十二 五”发展规划为契机,积极争取人员编制,引进紧 缺专业高学历人才,不断优化人才队伍结构。 着力完善监测队伍管理体制。进一步建立和完 善各项管理制度,健全激励机制,加强作风建设, 深入学习贯彻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努力提 升服务管理、服务群众、服务企业的能力和水平, 努力打造一支政治强、作风正、业务精的环境监测 队伍。 一、XX 年主要工作回顾 XX 年,XX 市监测系统在省厅、市局正确领导 下,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精 神,紧紧围绕生态省建设、污染减排和水环境综合 治理等年度中心工作,进一步攻坚克难、开拓创新、 转变作风,狠抓各项目标任务的落实,不断提高环 境监测水平和服务决策能力,较好地完成了年初提 出的各项工作任务。XX 年,XX 市站、海宁站、嘉 善站被省厅评为“XX 年度全省优秀环境监测站” 。 全年共编制监测报告 13844 份,共获得手工数据 32 万多个,比去年增长%,水站有效数据万个,气 站数据市本级 2065 万个(分钟值) ,县级城市站 4971 万个。主要工作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重监测服务,支撑管理服务民生 全面完成常规监测任务。全面完成水、气、声、 渣、辐射等“五大要素”常规例行监测, “粮食生 产功能区” 、 “菜篮子种植基地”等土壤环境、农村 环境、地表水中重金属、生态野外核查等专项监测, 组织开展“河长制”断面水质监测,为全面客观地 评价全市环境质量状况和水环境综合治理成效奠定 了技术基础。 全力保障减排和环境监管。完成“四大行业” 整治、驻厂监测系列执法监测工作,共形成执法及 驻厂监测报告 448 份;完成了 76 家辐射重点源、 304 家省控以上重点污染源和 26 家污水厂等监督 性监测工作;完成了 400 多套污染源在线监控设备 抽检和校验;完成了每月 6 次 XX 市 XX 区域环境质 量废气监测。 及时服务企业优化发展。嘉善等县推出“三同 时验收限时承诺” “错时监测”等服务品牌,受到 上市企业好评。全年完成建设项目验收 726 个、委 托监测 1687 厂次、环评监测 115 个。按照环保局 降低企业收费的精神,减少企业负担 300 多万元。 加强应急能力严控环境风险。一是认真做好应 急监测仪器设备、技术和人员的储备和更新,加强 应急值班安排。二是组织参加应急演练活动,市监 测站参加了嘉兴经开区化工厂环境安全应急演练, XX 市开展了 XX 年环境监测应急演练运动会,XX 县 举行突发甲酸泄漏环境事故应急演练等。三是成功 处置了巨石集团锆英石放射性异常事件、桐乡、海 宁地表水氯化物异常事件等应急监测,特别是太浦 河二氯甲烷污染事故、死猪污染事件,连续数日不 分昼夜轮流采样监测,为排查和锁定污染来源提供 有力支撑。四是完成重点地区环境突发事件应急监 测能力建设项目建设,便携式 gc-ms、应急监测车 等仪器设备陆续到位,强化了应急监测硬件保障。 大力推进机动车污染防治。一是环保标志发放 率有新提高。制定机动车环保标志发放管理办法, 整合和规范机动车环检和标志发放流程,优化标志 发放点 4 个,加大宣传力度,提高机动车环保标志 重要性认知度。XX 年底,全市机动车保有量约万 辆,在用环保标志约万辆,累计发放约 71 万份, 发放率平均达%,比去年提高 18 个百分点。二是加 强机动车排气污染日常监管。不断推进黄标车限行 和淘汰,XX 市区二环内禁止非绿标车辆通行,开 展了市本级 5 个加油站的油气回收装置抽测,开展 了每季度一次机动车环检机构监督检查,严把车辆 注册登记和在用车监管。三是机排检测能力有新提 升。全市包括市本级、海宁、平湖和嘉善在内的 5 家机动车环检机构正式投运,建成检测线 34 条, 其中简易瞬态工况法检测线 22 条,已具备 44 万 辆/年检测能力。今年以来共检测车辆万辆次。 (二)强调查分析, “三个说清”不断深化 开展专项调查监测。一是开展了城镇污水处理 厂全指标的摸底调查监测。涉及全市 16 家主要城 镇污水处理厂,除常规监测项目外,涵盖铍、镍、 汞各等重金属,以及苯并(a)芘、马拉硫磷、乐果 等有机物共 55 项监测项目,为全面掌握我市城镇 污水处理厂污染状况提供第一手信息。二是启动了 首次辐射污染源调查监测。根据省厅、省辐射站相 关文件要求,完成了全市 88 家放射源单位、179 家射线装置单位、5 家非密封放射性物质应用单位、 165 家废旧金属熔炼企业,移动通信基站、输变电 等首次调查监督性监测工作。同时,将辐射监督性 监测工作与“两放心”工程巩固结合起来,推进放 射源在线监控系统建设、辐射工作单位专管员制度 落实,累计下达限期改正通知书 13 份,督促整改 问题 18 个,累计调处移动通信基站和输变电辐射 信访投诉 21 起,严控辐射环境安全。三是各地增 加调查主动性服务管理。各县市区完成交、区域环 境、功能区噪声调整,嘉善开展了全县主要工业园 区的水气环境本底监测,平湖等地开展县级河长河 道河流体检式监测等。 加强监测数据评价分析。完成编制监测月报, 完成编制环境质量、重点源监督性监测、比对监测 评价、重金属企业监督性监测等季报、年报,编写 了 XX 年农村环境质量报告、饮用水源地评估报告、 地表水环境质量变化情况分析报告,完成更新五年 监测数据手册(XX-XX) ;配合开展对嘉兴与上海交 界河道的水质监测,编制水质监测日报 20 期,上 半年对地表水中总磷上升的情况多次开展针对性分 析,8 月起每月开展编制全市地表水达标形势会商 材料,3 月死猪事件和 12 月持续霾发生后,又立 即启动编制水质和空气专报,第一时间为管理决策 提供参考。 做好监测预警,积极应对网络舆情。XX 年大 气监测数据公开是对环保系统的一次重要考验,社 会高度聚焦 aqi 与,作为技术支撑部门,及时撰写 微博文章释惑答疑,接受相关媒体采访和报道 20 多次,积极响应公众关切,正确引导舆情民意。与 气象局拟定了空气重污染条件下的会商协议,11 月以来多次重污染天气下共同开展预警发布工作。 今年以来上报空气质量日报、预报 365 期、国 家建地表水站水质周报 52 期、省建交界断面水质 月报 12 期和质控比对月报 17 期、市区北部大气特 征污染因子自动监测站周报 51 期,发布水质预警 专报 1 期、环境空气预警专报 3 期,制作空气质量 专题报告共 10 份。 (三)抓能力建设,监测预警体系不断完善 推进监测信息化建设。一是市监测站组织监测 业务软件在治水实验室试用工作,完成数据统计软 件开发,调试后可基本实现历史数据查询、统计、 对比分析,平湖站开发环境监测内部管理软件优化 内部流程。二是大力推进机动车排气污染防治管理 信息系统建设,XX 市本级、嘉善、平湖、海宁已 完成并实现机动车检测信息的省、市、县、检测站 四级联网,进一步统一、规范车辆信息、环保标志 及排气检测等管理工作。 加大监测装备设备投入。一是市监测站完成了 河长制实验室的筹建工作,完成了 XX 市太湖流域 监测中心大楼实验室布局等前期基础工作。嘉兴港 区环境监测大楼完成土建,总建筑面积 4300 平米。 二是市监测站完成了 XX 年度仪器政府采购,以及 XX 年仪器选型调研工作,完成了有机卤素测定仪、 流动注射仪等仪器调试安装,更新了便携式辐射剂 量率检测仪(带高量程探头) 、高压电离室、测氡 仪、便携式能谱仪、全封闭防护服、储源盒及取源 设备,以及个人剂量报警仪、辐射监测辅助设备等。 嘉善、平湖、海盐等投入 110 万、189 万和 174 万 元购置了实验室仪器设备。三是嘉善、平湖、海宁 3 个县级站通过省厅标准化建设达标验收,南湖、 秀洲两区站标准化建设大步推进。 全面推进自动监测系统建设。一是完成了第二 阶段实施空气质量新标准的县级城市共 11 个环境 空气自动监测站升级改造任务, 11 月 1 日开始, 通过门户网站、当地媒体以及微博等多种方式,试 发布等 6 项指标的实时数据和 aqi 指数等信息,加 上第一阶段市本级 3 个,14 个环境空气自动监测 站全部具备了 so2、no2、pm10、o3、co、等空气 质量新标准 6 项指标监测能力。二是地表水交接断 面水质自动监测站二期建设项目加快推进,原有 19 个水站全部完成 cod 分析仪改造,新建 13 个水 站全部完成土地征用工作,其中 7 个站点完成站房 建设和仪器安装。三是与省环境监测中心协调推进 超级站的建设工作;全市 10 个饮用水源地预警自 动监测站生物毒性检测仪验收并正式投入运行;独 山港金沙村和港区二期大气特殊污染因子自动站通 过验收投入运行。 (四)谋转型发展,资源互补优势初步凸显 积极探索环境监测市场化。一是根据省厅关 于推进环境检测市场化工作的意见文件精神,继 续推进省建地表水水质自动站、饮用水源地预警自 动监测站、市区北部大气污染特征因子自动站、污 水泵站的社会第三方委托运维招标。二是 XX 市等 地引入第三方社会监测机构助推“河长制”水质监 测。港区成立环保科技服务公司,着手开展环境监 测机构资格审查,为市场化做准备。 坚持新项目开发。始终把提升监测能力、扩展 监测项目作为立站之本、创新之首的重点工作,市 监测站新增开发水中可吸附性有机卤素(aox) 、萘、 苊、芴、二氢苊和屈等 6 个检测项目。嘉善、平湖 站分别完成了 10 个、15 个项目开发和自认定工作。 鼓励科研发表论文。注重结合实际开展科研, 以科研和论文促进工作,今年共有原子吸收光谱 法研究纳米纤维膜对 cr()的吸附性能等 4 篇 专业论文被国家级刊物录用,13 篇论文在省级刊 物发表。加强与清华长三角研究院、上海交大、省 中心等大专院校合作,承担参与的分散液液微萃 取-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应用于环境样品中 有机锡形态分析的方法研究等 7 个课题按照立项 要求正在按计划进行。 (五)严质量管理,确保监测行为科学规范 抓好计量认证扩项评审复审。南湖、秀洲 2 个 区站经过近两年筹建准备,顺利通过计量认证首次 评审,具备了辖区内常规污染物检测能力,12 月 份海宁、海盐、桐乡、港区 4 个县级站(公司)顺 利通过计量认证复审,检测项目分别扩项至 113 项、 158 项、135 项和 55 项,检测能力进一步提升。 强化上岗证考核和管理体系检查。制定下发了 XX 年全市环境监测质量控制工作计划 ,明确年 度重点工作和要求。切实抓好自认定考核,保证人 员持证上岗率 100%。4 月份市监测站顺利通过了省 站组织的上岗证考核和质量管理体系运行检查,参 加考核人员 27 人,申请项目共 70 项,243 项次, 考核通过率为 100%。开展了对县级站上岗证考核 和质量体系运行检查,采用县级站交叉检查的方式, 完成共 100 多人次、1500 多项次的人员持证上岗 考核,对 7 个县级站的质量管理体系及运行情况进 行了全面、细致的检查。 加大质量控制力度。一是组织开展多次实验室 间比对,包括参加省站组织的重点源质控抽测比对 和国家站组织的重点源质量核查比对、省辐射站组 织的宇宙射线项目比对,开展对县级站的重点源质 控抽测比对,以及污染源自动监测设备与实验室比 对,确保数据的真实性。二是参加上级主管部门组 织的能力验证 2 次共 5 个项目:其中省站组织的水 中高锰酸盐指数、亚硝酸盐能力验证,结果为“优 秀” ,总站组织的水质六六六、滴滴涕、化学需氧 量能力验证,验证结果尚未反馈。三是采取多种措 施强化日常质量控制。市监测站取得质控数据 1 万 余个,增设质量监督员至 11 人,累计开展监督 25 次、55 人次,组织开展了自动监测质量专项检查 2 次,飞行检查 1 次。 (六)优人员素质,监测队伍力量得到增强 加强人才引进力度。一是各地进一步强领导、 明职责、优流程,不断完善内部管理挖潜力,如嘉 善、海盐开展满意基层站所创建活动、海宁开展中 层讲坛和每月夜间学习活动等;二是全市监测系统 新增机构编制数 11 人,新增在编人员 11 名,为监 测队伍输送新鲜血液。 加强监测业务培训。制定了XX 年 XX 市环境 监测站培训计划 ,参加各类外部培训会议、讲座 216 余人次;组织站内业务知识培训、安全培训、 体系宣贯多次,参加人员 892 人次,邀请外部专家 开展监测分析技术与质量控制讲座 1 次; 开展监测技术交流。以辐射监测知识讲解、现 场操作和理论考核的方式,举办了电离辐射监督性 监测业务培训,为提高饮用水源地水质分析测试技 术水平,开展全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 33 项特定 项目分析技术专业培训,4、5、6、7、8 月,由县 级站轮流分批派遣监测人员来我站实地学习交流, 组织开展了企业运行工况核实与监测技术学习研讨 会、锅炉烟气排放专项监测培训等内训活动,大大 提高了监测人员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处理疑难情况的 水平。 二、特色工作 (一)率先启动“河长制”河流河道水质监测 加强组织领导,在监测上突出一个“快”字。 XX 年底,XX 市率先实施“河长制” ,推进全市水环 境综合整治,根据市委市政府关于加快推进水环 境治理工作的若干意见 (嘉委(XX)30 号)和 关于全面建立“河长制”的实施意见 (嘉委 (XX)31 号)的文件精神,XX 年初,完成了市县 两级治水办设立,抽调领导干部和技术骨干派驻治 水办。市监测站作为水环境治理成效考核的主要技 术支撑部门,为确保市级“河长制”水质监测独立 性和规范性,租用 300 多平米办公用房,在较短时 间内完成设施改造、仪器设备安装调试工作,并提 前投入运行,为市级“河长制“水质监测提供良好 的实验环境。市级“河长制”断面共 90 个断面, 多分布行政区域交界,地处偏远,党员干部带头放 弃节假日休息,加班加点,克服苦难,全面完成了 每周一次监测任务,做到当天采样第二天必出数据。 深入基层摸情,在调研上突出一个“实”字。 为科学反映治水成效,监测断面设置尤为重要。在 治水初期,领导干部带头到每条市级河流河道进行 实地踏勘,规划采样路径、设置断面标示,收集和 掌握了大量的河流河道信息,为科学治水和领导决 策提供了第一手详实资料。同时,组织技术骨干开 展治水科研工作,积极发表科研论文。 建立会商机制,在分析上突出一个“准”字。 为说清水环境质量现状和变化趋势,准确评价治水 成效,建立了市环保局和治水办联系员制度,定期 进行会商分析,加强水质研判,为领导决策提供参 谋。并通过设计了环境监测业务管理软件和 数据统计软件 ,来优化技术手段,提高数据分 析评价水平和效率。 全市共设立市、县、镇各级“河长制”断面共 482 个,XX 年获得治水监测数据近 4 万个,出具市 级“河长制” 水质监测周报52 期,建立河长制 断面信息数据库,形成河流调查报告 50 多篇,水 环境治理和水环境分析技术等方面科研论文 6 篇, 得到市领导充分肯定。一年来所积累的大量详实的 监测数据和分析材料为指导各主要河道河长和责任 部门开展整治提供了科学依据,也作为年度考核的 重要依据。 (二)开展重点化工企业泄漏检测与修复 (ldar)体系建设试点工作 为进一步落实“大气十条” ,推进化工行业污 染整治,支撑 vocs 减排,XX 市开展泄漏检测与修 复(ldar)体系试点建设,环境监测部门从工作规 划到全面推进分步实施,始终贯穿整个过程。目前 已在 5 家企业稳步实施,切实严控 vocs 无组织废 气排放,改善大气环境质量。 高度重视,稳步实施。下发了XX 市印染造 纸制革化工行业整治提升实施计划 (嘉生态办函 XX11 号) ,明确了化工企业整治验收标准要求, 要求各地推进示范企业泄漏检测与修复(ldar)体 系建立。确定了化工行业为龙头产业的化工新材料 园区作为无组织废气整治作为突破口,率先在嘉兴 港区先行开展 ldar 体系试点建设。港区管委会印 发了嘉兴港区化工行业整治提升实施方案 (嘉 港区XX118 号) ,并多次在会议上对企业明确了 要求,做了动员。并拟定了嘉兴港区重点化工企 业开展泄漏检测与修复(ldar)体系建设试点工作 实施方案 ,对试点目标、试点范围、职责分工、 技术单位职责、试点单位职责、时间节点多项工作 要求都有了详细的明确。 加强调研,有的放矢。泄漏检测与修复 (ldar)技术在国内是一项全新的技术,很多地方 都没有开展。经过充分了解,9 月份组织美福石油、 鸿基石化、庆安化工、合盛硅业、晓星化工等 5 家 企业负责人赴宁波镇海化工园区进行了考察学习, 多渠道、多途径咨询了技术支撑单位,听取了镇海 环保局石化分局的经验介绍,参观了 lg 公司的实 际操作过程,借鉴废气泄漏与修复(ldar)工作先 进经验。 加强引导,政府扶持。为进一步加快行业整治 提升工作,提高整治成效,嘉兴港区配套出台了 嘉兴港区行业整治提升资金奖励补助办法 ,其 中明确了将试点企业 voc 检测(挥发性有机物)给 予补助;投资 500 万元以下的企业按照硬件改造投 资额 10%进行补助,投资在 500 万元以上的企业最 高补助额不超过 70 万元。总计投入大概 600 万元 左右。 以点带面,统筹安排。嘉兴港区环境监测部门 作为本项工作的先行者,引进了在无组织排放泄漏 检测和修复方面具有丰富经验的汉洁(上海)环境 工程有限公司,协同开展工作,在港区 5 家实施的 基础上,不断积累经验做法,并着手推动建设嘉兴 港区企业 ldar 数据管理综合展示平台,进一步有 效地监督企业 ldar 项目的实施状况并将企业实施 项目的数据展示到大屏幕中,做到实时监控考评于 一体,为下一步在全市范围重点化工企业开展 ldar 项目建设积累经验。 (三)大力推动环境检测市场化 根据省环保厅关于推进环境检测市场化工作 的意见 (浙环发XX44 号)和全省环保系统电 视电话会议精神,XX 市积极推动环境监测机构市 场化工作,积极培育、引导和规范社会化检测机构 参与环境监测服务,为政府管理和社会提供优质服 务。据统计,全市常驻社会化检测企业 6 家,自动 监测系统社会化专业运维公司 3 家,从业人员 200 多人。 进一步放开和规范自动监测领域运行维护社会 化。按照和省厅关于推进环境检测市场化工作的 意见的精神,在 XX 年率先开展地表水社会化第 三方运维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