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科版高一化学必修一课堂同步检测试题及答案全册_第1页
鲁科版高一化学必修一课堂同步检测试题及答案全册_第2页
鲁科版高一化学必修一课堂同步检测试题及答案全册_第3页
鲁科版高一化学必修一课堂同步检测试题及答案全册_第4页
鲁科版高一化学必修一课堂同步检测试题及答案全册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课时跟踪检测(一) 走进化学科学1化学变化过程中,可能发生变化的是( )A质量 B元素种类C原子数目 D分子种类2发现元素周期律的化学家是( )A波义耳 B道尔顿C李时珍 D门捷列夫3古诗词是历代文人为我们留下的宝贵精神财富。下列诗句中只涉及物理变化的是( )A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B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C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D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4下列做法不能体现低碳生活的是( )A注意节约用水 B减少食品加工过程C发展氢能和太阳能 D大量使用化石燃料5宣传科学知识,介绍高新科技,推广高新技术,揭露伪科学,是科学工作者和当代中学生的义务。下列说法中不属于伪科学的是( )A没有水就没有生命B这种饮料中不含任何化学物质C这种口服液中含丰富的氮、磷、镁等微量元素D这种环保汽车不消耗任何能源6保护环境是每一个公民的责任。下列做法:推广使用无磷洗衣粉;城市垃圾分类处理;推广使用一次性木质筷子;推广使用清洁能源;过量使用化肥、农药;推广使用无氟冰箱。其中有利于保护环境的是( )A BC D7双选题 顺式 Pt(NH3)2Cl2(相对分子质量为 300)是临床广泛使用的抗肿瘤药物。下列有关该物质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由 4 种元素组成B含 NH3 分子C属于混合物DPt 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65%8请仔细阅读下列文字,回答有关问题。煤是一种常用的化石燃料。家庭用煤经过了从“煤球”到“蜂窝煤”的变化。以前人们把煤粉加工成略大于乒乓球的球体,后来人们把煤粉加工成圆柱体,并在圆柱体内打上一些孔(如上图)。请你分析这种变化的优点是_。煤在燃烧时会产生许多污染物,为了减少煤燃烧时对环境的污染,可设法把煤转化成清洁的燃料。将水蒸气通过炽热的煤层可制得较洁净的水煤气(主要成分是 CO 和 H2),请你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煤气厂常在家用水煤气中特意掺入少量具有难闻气味的气体,其目的是_。9安全生产近年来已成为社会的热点问题,三鹿奶粉事件、鞭炮爆炸、小煤窑问题等都轰动社会。重庆开县天然气井漏事故共夺去了二百多人的生命。气井喷出的气体主要是甲烷,另外还含有大量的硫化氢。硫化氢(H 2S)是一种有臭鸡蛋气味、剧毒的无色气体,密度比空气大,能溶于水,其水溶液叫氢硫酸。(1)据报道,人员伤亡多是因缺乏自救防御常识造成的。下列自救措施合理的是_(填序号)。A逃生时应往地势高处逆风跑B逃生时应往地势低处顺风跑C立即用浸过水或弱碱性溶液的毛巾捂住口鼻(2)为降低危害程度,人们将喷出的硫化氢点燃,燃烧时生成了两种氧化物,其中一种是最常见的空气污染物,它是_。为减轻该气体对环境的污染,事故处理人员不断向空气中喷洒一种溶液,你认为该溶液可能是一种_(填“酸”或“碱”) 性溶液。(3)违反操作规程或安全设施不完备是引发事故的常见原因。请结合某具体的化学实验,说出避免实验事故应注意的一个问题: _。答 案1选 D 化学变化前后原子数目、元素种 类均不发生变化,符合质量守恒定律,因有新物质生成,故分子种类可能发 生变化。2选 D 俄国科学家门捷列夫于 1869 年发现元素周期律。3选 C A 项,涉及野草的燃烧,属于化学变化;B 项,涉及蜡烛的燃烧,属于化学变化;D 项,涉及火药的爆炸,属于化学 变化。4选 D 大量使用化石燃料(天然气、煤、石油 )能产生大量 CO2,不符合低碳生活的要求。5选 A 任何物质都由化学元素 组成,均属于化学物 质;口服液中的微量元素含量不可能丰富;根据能量守恒定律可知,任何汽车都会消耗能源。6选 C 推广使用无磷洗衣粉,可以有效控制 “水华” “赤潮”等环境问题;城市垃圾分类处理,可以有效回收资 源,减 轻环境污染;推广使用一次性木 质筷子,会浪费大量木材,不利于环境保护;推广使用清 洁能源,能有效控制排入大气的有害气体,减 轻“酸雨”等危害;过量使用化肥、农药 ,会造成 环境污染;推广使用无氟冰箱,可以有效地减缓“臭氧层空洞”的形成。7选 AD 顺式 Pt(NH3)2Cl2 由 Pt、N、H、Cl 四种元素组成;该物质有确定的化学式,故为化合物( 属于纯净物),则其中不可能含 NH3 分子;Pt 元素的 质量分数为195/300100%65%。8增大反应物之间的接触面积,使煤燃烧更充分CH 2O COH 2 当煤气泄露时,易被人们察觉= = = = =高 温 9解析:(1)气井喷出的气体会沿风势流动,故逃生时应往地势高处逆风跑。由题意知,硫化氢能溶于水,其水溶液是 氢硫酸, 显酸性,自救时用浸过水和弱碱性溶液的毛巾捂住口鼻,尽可能减少吸入的气体。(2)硫化氢气体被点燃,燃烧时生成两种氧化物,其中一种是最常 见的空气污染物,即SO2。向空气中 喷洒碱性溶液有利于吸收 SO2、H2S 等气体。(3)可从可燃性气体的性质来思考。答案:(1)AC(2)二氧化硫(或 SO2) 碱(3)氢气还原氧化铜时,先通一会儿氢气再加热( 其他合理答案均可)课时跟踪检测(二) 研究物质性质的基本方法1对钠跟水反应的现象叙述完全且正确的是( )A钠浮在水面上,反应很快停止B钠浮在水面上剧烈燃烧,火焰呈黄色C钠熔化成闪亮小球浮在水面上,不断游动,嘶嘶作响D钠熔化成闪亮小球,沉在水底,并有气泡产生2下列金属单质中,能从 CuCl2 溶液中置换出铜的是( )锌 银 钠 铁A B C D3将一小块钠长期露置于空气中,最终生成( )ANa 2O BNaOH CNaHCO 3 DNa 2CO34将一小块钠投入下列溶液时,既能产生气体又会出现沉淀的是( )A稀硫酸 B氢氧化钠溶液C饱和氯化钠溶液 D氯化钾溶液5下列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均能产生氧气,其中最适合用于宇航员(宇航员呼吸所需的氧气主要来自太空服中的呼吸面具)出舱时的供氧剂的是( )AHNO 3 BH 2O2 CKClO 3 DNa 2O26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Na 2O2 是淡黄色固体,Na 2O 是白色固体,二者都能与水反应生成 NaOHBNa 和 O2 在加热时反应生成 Na2O2,在常温下反应生成 Na2OCNa 2O 与 CO2 发生化合反应生成 Na2CO3,Na 2O2 与 CO2 发生置换反应生成 O2D2 g H 2 充分燃烧后产物被 Na2O2 完全吸收,Na 2O2 固体增重 2 g7在一定温度下,向饱和烧碱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过氧化钠,充分反应后恢复到原温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溶液中有晶体析出,Na 数目不变B溶液中有气体逸出,Na 数目增加C溶质的质量分数增大D溶液中 Na 数目减少,溶质质量分数未变8双选题 将金属钠分别投入下列物质的溶液中,有气体放出,且溶液质量减轻的是( )A稀盐酸 BK 2SO4CCuCl 2 D饱和 NaOH 溶液92.3 g 钠在干燥的空气中与氧气反应,可得 3.5 g 固体(假设产物不发生化学反应),据此可判断其产物为( )A只有 Na2O2 B只有 Na2OCNa 2O 和 Na2O2 D无法确定10将 10.4 g Na2O 和 Na2O2 的固体混合物投入到水中, 充分反应后收集到 O2 的质量为 1.6 g,则混合物中 Na2O 的质量分数为 ( )A20% B75% C25% D66%11下面是有关 Na 及 Na2O2 性质的探究实验。(1)取一小块金属钠,放在燃烧匙里加热,下列现象中正确的是_。熔成小球 在空气中燃烧火星四射 燃烧后得白色固体 火焰为黄色 燃烧后生成淡黄色固体A B C D(2)取少量(1)中生成的固体放入试管中,滴几滴水,有无色无味气体放出。检验该气体的方法是_。(3)总结 Na2O 与 H2O、Na 2O2 与 H2O、Na 2O 与盐酸发生化学反应的规律,写出 Na2O2与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并判断 Na2O2 是否为碱性氧化物 (与酸反应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_。12用脱脂棉包住约 0.2 g 过氧化钠粉末,置于石棉网上,往脱脂棉上滴水,可观察到脱脂棉剧烈燃烧起来。(1)由实验现象所得出的有关 Na2O2 和 H2O 反应的结论是:a:有氧气生成;b: _。(2)某学校研究性学习小组拟用右图装置进行实验,以证明上述结论。用以验证结论 a 的实验操作方法及现象是: _。用以验证结论 b 的实验操作方法及现象是: _。13在呼吸面具和潜水艇中可用过氧化钠作为供氧剂。请选用适当的化学试剂和实验用品,用下图中的实验装置进行实验,证明过氧化钠可用作供氧剂。(1)A 是制取 CO2 的装置。写出 A 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2)填写表中空格:仪器 加入试剂 加入该试剂的目的B 饱和 NaHCO3 溶液 除挥发出来的 HClCD(3)写出 Na2O2 与 CO2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4)试管中收集满气体后,下一步实验操作及现象、结论是_。答 案1选 C 钠遇到水后,立即与水发生反应,因为钠的密度小于水,故钠浮在水面上;因为钠与水反应是放热反应,而 钠本身的熔点是 97.81,故与水剧烈反应,熔成闪亮的小球;因为产生氢气,故发出嘶嘶声响;由于气体是在球与水面接触点产生,故 产生的气体推动小球在水面游动。2选 B 在金属活 动性顺序中,锌、钠、 铁都排在铜的前面,但钠先与水反应,生成的NaOH 与 CuCl2发生复分解反 应生成 Cu(OH)2 沉淀,故不能置换出铜。3选 D 钠长期露置于空气中 发生一系列变化:Na Na2O NaOH Na2CO310H2O Na 2CO3 O2 H2O CO2 4选 C 钠可与水反 应生成氢气,由于消耗水, 饱和氯化钠溶液中会有氯化钠晶体析出。5选 D 作为呼吸面具的供氧 剂必须是固体,且极易与呼出的 CO2 及 H2O 反应产生O2,符合要求的只有 Na2O2。6选 C Na2O2 与 CO2 反应生成 O2:2Na2O22CO 2=2Na2CO3O 2,该反应不是置换反应。 2 g H2 充分燃烧后生成 18 g 水,完全被 Na2O2 固体吸收发生反应2Na2O22H 2O=4NaOHO 2,由质量守恒可知,固体由 Na2O2NaOH,其质量增加的量等于 H2OO 2质量减少的量,18 g 水被吸收后生成 16 g O2,即 Na2O2 固体增重为 2 g。7选 D 加入 Na2O2,Na2O2 与水反应:2Na 2O22H 2O=4NaOHO 2,消耗水的同时生成 NaOH,因此析出晶体,溶液中 Na 数目减少,因溶液仍为原温度下的饱和溶液,溶质质量分数不变。8选 CD 钠遇水或水溶液均能发生反应置换出氢气,故以上四个选项均能满足题干中有气体放出这一条件。解题的关 键在于题干中的最后“溶液 质量减轻” 。若投入金属 钠的质量小于脱离溶液的物质的质量, 则溶液的质量减轻。 选项 A、B 中每有 23 g 钠进入溶液均生成 1 g H2,溶液质量增加 22 g。C 项中由于钠与水反应生成的 NaOH 还能进一步与 CuCl2 反应,析出 Cu(OH)2 沉淀,所以溶液质量减轻。 D 选项中 NaOH 溶液是饱和溶液,投入钠后消耗水,析出氢氧化钠固体,溶液质量也减轻。9选 C 金属钠和氧气反应可生成 Na2O 或 Na2O2,此 题 用“极值法”:若 2.3 g 钠全部反应生成 Na2O,由反 应 4Na O2=2Na2O 可得生成 Na2O 的质量为 3.1 g;若 2.3 g 钠全部反应生成 Na2O2,由反 应 2NaO 2 Na2O2 可得生成 Na2O2 的质量为 3.9 g;现产物= = = = = 为 3.5 g,介于 3.1 g 和 3.9 g 之 间,故 产物为 Na2O 和 Na2O2 的混合物。10选 C 由生成 O2 的质量可先求出 Na2O2 的质量,2Na2O22H 2O=4NaOHO 2278 32x 1.6 gx7.8 g,混合物中 m(Na2O)10.4 g 7.8 g2.6 g,100%25%。2.6 g10.4 g11解析:Na 在空气中加热,首先熔化成小球, 继而燃烧,产生黄色火焰,得到的产物为淡黄色固体 Na2O2,发生反 应的方程式为 2NaO 2 Na2O2。Na2O2 与 H2O 反应= = = = = 放出 O2,化学方程式为 2Na2O22H 2O=4NaOHO 2,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试管中,木条复燃,证明生成的气体为 O2;Na2O 与 H2O、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分别为Na2OH 2O=2NaOH(生成碱) 、Na2O2HCl =2NaClH 2O(生成盐和水) ,而 Na2O2 与H2O 反应生成 NaOH 和 O2,不难推测出 Na2O2 与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a2O24HCl= =4NaCl2H 2OO 2。碱性氧化物是能与酸反应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而Na2O2 与盐酸反 应不只生成盐 和水, 还生成了 O2,故 Na2O2 不属于碱性氧化物。答案:(1)C(2)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试管中,木条复燃则为 O2(3)2Na2O24HCl= =4NaCl2H 2OO 2,不是碱性氧化物12解析:(1)往 Na2O2 上滴水可使脱脂棉燃烧起来, 说明该反应是放出热量的反应。(2)若要证明有 O2 放出,可在导管 p 处用带火星的木条检验 O2 的生成。 若要验证该反应是一放出热量的反应,利用 热胀冷缩的原理,把 导管 q 放入水中,看是否有气泡产生。答案:(1)该反应为放出热量的反应(2)将带火星的木条靠近导管口 p 处,木条复燃将导管 q 放入水槽中,反应过程中,导管口有气泡产生13解析:由装置图可以看到 A 为 CO2发生装置,B、 D 为洗气装置, C 中产生 O2,E为收集 O2 的装置。实验室中使用大理石(CaCO 3)和稀盐酸反 应制取 CO2,会混有少量 HCl 杂质,可以用 NaHCO3饱和溶液除去,反应方程式:NaHCO 3HCl =NaClH 2OCO 2。生成的 O2 可以用带火星的木条 检验。答案:(1)CaCO 32HCl =CaCl2H 2OCO 2(2)仪器 加入试剂 加入该试剂的目的B 饱和 NaHCO3 溶液 除去 CO2 中混有的 HClC Na2O2 反应生成 O2D NaOH 溶液 吸收没有反应的 CO2(3)2Na2O22CO 2=2Na2CO3O 2(4)把 E 中的导管移出水面,关闭分液漏斗活塞,用拇指堵住试管口,取出试管。把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试管口内,木条复燃,证明管中收集的气体是 O2课时跟踪检测(三) 研究物质性质的基本程序1.下列关于氯气性质的叙述正确的是( )A氯气是一种黄绿色,有毒的气体B氯气具有漂白性,可以使干燥有色布条退色C氯气与铁发生反应生成 FeCl2D氢气在氯气中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在瓶口出现白雾2下列物质中只含有氯分子的是( )A液氯 B氯水C盐酸 D氯化铁3生活中难免会遇到一些突发事件,我们要善于利用学过的知识,采取科学、有效的方法保护自己。如果发生了氯气泄露,以下自救方法得当的是( )A只要在室内放一盆水B向地势低的地方撤离C观察风向,顺风撤离D用湿毛巾或蘸有纯碱水的毛巾捂住口鼻撤离4下列关于氯气及含氯化合物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干燥的氯气和氯水均能使鲜花退色B氯气可用于杀菌、消毒、漂白C常温下,1 体积水可溶解 2 体积氯气,所以饱和氯水是浓溶液D氯气和氯化氢通入 AgNO3 溶液中均能产生白色沉淀5下列氯化物中,既能由金属和氯气直接反应制得,又能由金属和盐酸反应制得的是( )ACuCl 2 BFeCl 3CFeCl 2 DAlCl 36双选题 下列图示与内容不相吻合的是( )A闻氯气的气味B用排饱和食盐水法收集氯气C盛装液氯的容器D证明氯气可以与 NaOH 溶液反应7用自来水(以 Cl2 为杀菌消毒剂)配制下列物质的水溶液,不会出现明显的药品变质问题的是( )ANa 2CO3 BAgNO 3CCuSO 4 DNaOH8(1)新制的氯水中存在 Cl2、H 2O、HClO、H 、Cl 、ClO 等,其中能起杀菌消毒作用的是_;能参与反应生成氢气的是_;能与硝酸和硝酸银的混合液作用生成白色沉淀的是_;能使染料和有色物质退色的是_。(2)用滴管将新制的饱和氯水缓缓滴入预先滴有酚酞溶液的 NaOH 溶液中,当滴到一定量时红色完全退去。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可能有两种:a 是_;b 是_;简述怎样用实验证明红色退去的原因是 a 还是b。_。9有 X、Y、Z 三种元素:X、Y、Z 的单质在常温下均为气体;X 单质可以在 Z 的单质中燃烧,生成物为 XZ,火焰呈苍白色;XZ 极易溶于水,在水溶液中电离出 X 和 Z ,其水溶液能使蓝色石蕊试纸变红;每 2 个 X2 分子能与 1 个 Y2 分子化合成 2 个 X2Y 分子,X 2Y 常温下为液体;Z 单质溶于 X2Y 中所得溶液具有漂白性。(1)试写出其元素符号:X_ ,Y_,Z_。(2)写出下列化合物的分子式:XZ_ ,X 2Y_。(3)写出 Z 单质溶于 X2Y 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10有 A、B、C、D、E 五种物质,能发生如图的变化,通常情况下 A 为气体,则它们的化学式分别为(已知:NaCl H 2SO4(浓) =NaHSO4HCl)A_,B_,C_,D_,E_。请写出溶液中由 C 转变为 E 的有关化学反应方程式: _。11某化学课外活动小组应用下图所示的方法研究物质的性质,其中气体 E 的主要成分是氯气,杂质是空气和水蒸气。回答下列问题:(1)该项研究(实验 )的主要目的是_。(2)浓 H2SO4 的作用是_。(3)从物质性质的方面来看,这样的实验设计存在事故隐患,事故隐患是_。请在图中的 D 处以图的形式表明消除事故隐患的措施。答 案1选 A Cl2 是一种非常活 泼 的非金属单质,与 Fe 反应生成 FeCl3,H2 在其中燃烧产生苍白色火焰;Cl 2 没有漂白性,与水反应生成的 HClO 具有漂白性。2选 A 液氯是液态的 Cl2,只有氯分子;氯水是 Cl2 的水溶液,其中由于 Cl2 与 H2O 的反应, Cl2H 2O=HClOHCl,除 Cl2 和水外还含有 HClO 分子和 H 、Cl ;盐酸是 HCl 的水溶液,FeCl 3 和盐酸均含氯元素不含 Cl2。3选 D A 项,室内放一盆水不能使 Cl2 快速溶解,方法不得当;B 项,Cl 2 密度比空气大,应向地势高的地方撤离;C 项 ,顺风撤离不能快速摆脱 Cl2 的氛围;D 项,湿毛巾或蘸有纯碱水的毛巾能阻止 Cl2进入口鼻。4选 C Cl2 在水中的溶解度较小, 饱和氯水浓度不大,是稀溶液。5选 D 氯气化学性质非常活 泼,与 变价金属反应时生成高价 氯化物,如FeCl 2 FeCl 3,CuCl 2 CuCl 2,排除 C。又由于 Cu 和盐酸不反应,排除 A,Fe 和盐酸反应生成 FeCl2,排除 B,Al 和 盐酸反应生成 AlCl3,则 D 正确,特 别注意:Fe2HCl =FeCl2H 2,2Fe3Cl 2 2FeCl3。= = = = =点 燃 6选 BC B 项,导气管应短进长出;C 项, 应贴有毒物质标识。7选 C Cl2 与 H2O 反应产生 HCl 和 HClO,则配制 Na2CO3、AgNO3、NaOH 时均会与HCl 反应 而变质,只有 CuSO4 不会反应变质。8(1)HClO H Cl HClO(2)氯水中的 HClO 将红色漂白 氯水与 NaOH 反应使溶液碱性减弱 向无色溶液中再滴入 NaOH 溶液,若溶液变红色,则为原因 b,若不出现红色则为原因 a9解析:XZ XZ 产生苍白色火焰, XZ 水溶液使蓝色石蕊试纸变红,可以猜 测 X为 H,Z 为 Cl。又因为 X2Y 常温下为液体,故猜 测 Y 为 O,代入题中再进行验证是正确的。答案:(1)H O Cl (2)HCl H 2O(3)Cl2H 2O=HClHClO10解析:能与金属钠、H 2、H2O、Ca(OH)2 反应的气体只有氯气,结合题给反应网络图,可知 B 为氯化钠、C 为氯化氢 、D 为次氯酸钙、 E 为次氯酸。答案:Cl 2 NaCl HCl Ca(ClO) 2 HClOCa(ClO)22HCl= =CaCl22HClO11解析:本题设计了氯气分别与干燥的有色布条和湿润的有色布条作用两个对比实验,通过浓 H2SO4 干燥的 氯气不能使干燥的有色布条退色,说明氯气无漂白性,而氯气能使湿润的有色布条退色,应有使布条退色的新物 质生成, 说明氯 气能与水反应,有关化学方程式为:Cl2H 2O=HClHClO 。事故 隐患是 Cl2 有毒。 Cl2 易与 NaOH 溶液发生反应:Cl22NaOH= =NaClNaClOH 2O,利用此反应可以除去多余的氯气。答案:(1)探究使有色布条退色的物质(2)吸收气体 E 中的水蒸气(3)多余的 Cl2 污染空气、危害实验人员身体课时跟踪检测(四) 物质的量及其单位摩尔 摩尔质量1.下雪时,常用融雪剂清理路面,醋酸钾(CH 3COOK)是常用的融雪剂,下列关于 1 mol CH3COOK 的叙述正确的是( )ACH 3COOK 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98 mol1BCH 3COOK 的摩尔质量为 98 gC1 mol CH3COOK 含有 2 mol 氧D1 mol CH 3COOK 含有 36.021023 个 H2空气中的自由电子附着在分子或原子上形成的空气负离子(也叫阴离子) 被称为“空气维生素” 。O 就是一种空气负离子,其摩尔质量为 ( ) 2A32 g B33 gC32 gmol 1 D33 gmol 13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1 mol H 2O 的质量是 18 gmol1B硫酸根离子的摩尔质量是 96 gCSO 2 的摩尔质量是 64 gmol1DHCl 的相对分子质量是 36.5 mol14一个氧气分子的质量是( )A16 g B32 gC16/(6.0210 23) g D32/(6.0210 23) g5在一定质量的碳酸钠中,碳原子和氧原子的物质的量之比是( )A11 B13C31 D236对于相同物质的量的 SO2 和 SO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硫元素的质量比为 54B分子数之比为 11C原子总数之比为 43D质量之比为 117下列各物质所含原子数按由多到少顺序排列的是( )0.5 mol NH 3 4 g He 4时 9 mL H2O0.2 mol H 3PO4A BC D8a mol H 2SO4 中含有 b 个氧原子,则阿伏加德罗常数可以表示为( )Aa/4b mol 1 Bb/ 4a mol1Ca/b mol 1 Db/a mol 19与 3.2 克 SO2 所含的氧原子数相等的 NO 分子的质量为( )A6.4 克 B3.2 克C4.6 克 D3.0 克1015 g A 和 10.5 g B 完全反应,生成 7.2 g C、1.8 g D 和 0.3 mol E,则 E 的摩尔质量为( )A100 gmol 1 B27.5 gmol 1C55 gmol 1 D16.5 gmol 111根据所学知识填空(N A 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 :(1)0.2 mol Cl2 含有_ mol Cl。(2)2.3 g Na 中含有 _个 Na 原子。(3)1.5 mol H2O 中,氢原子与氧原子个数之比为_ ,质量比为_。(4)1.2041022 个 CO2 分子,含 O 的质量为_。(5)1 mol OH 中含有_ mol 质子,_ mol 电子。12吸食“摇头丸”会严重破坏中枢神经, “摇头丸”主要成分的化学式为 C9H13N,请计算:(1)“摇头丸”的摩尔质量为_。(2)某毒枭被查获带有 270 g“摇头丸” ,该毒枭所带的“摇头丸 ”的物质的量为_,所含原子数为_。13物质的量相等的 CO 和 CO2:它们所含的分子数目之比为_。它们所含的 O 原子数目之比为 _。它们所含的原子总数目之比为_。它们所含的 C 原子数目之比为 _。它们所含的电子数目之比为_。它们的质量之比为_。14某气体的摩尔质量为 M gmol1 ,分子数目为 N,质量是 m g,阿伏加德罗常数为NA, m(C)为 12C 原子质量,试说明下列各式所表示的意义。(1) _;NNA(2) _;MNA(3) _;mN(4) _。mN112mC答 案1选 D CH3COOK 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98,A 项错误;CH 3COOK 的摩尔质量为 98 gmol 1,B 项错误;2 mol 氧是指氧原子还是指氧分子,指代不明确,C 项错误;1 个CH3COOK 含有 3 个 H,所以 1 mol CH3COOK 中含有 36.021023 个 H,D 项正确。2选 C Mr(O )21632, M(O )32 gmol 1 。 2 23选 C A 项,应为 18 g;B 项, 应为 96 gmol1 ;D 项,应为 36.5。4选 D 由 M(O2)m(O 2)NA 可得 m(O2) g。MO2NA 326.0210235选 B 碳酸钠 的化学式为 Na2CO3,其构成原子存在如下关系:Na 2CO3C 3O ,即在Na2CO3 中 n(C)n(O) 13 。6选 B n(SO2)n(SO 3),则 N(SO2)N (SO3)11;A 项 ,应为 11;C 项,应为34;D 项,m(SO 2)m(SO 3)M (SO2)M (SO3)648045。7选 A 含 2 mol 原子; 4 g He 含 1 mol 原子;4时 9 mL H2O 的物质的量为 0.5 mol,含 1.5 mol 原子;0.2 mol H3PO4 含 1.6 mol 原子。8选 B 由 n、N 和 NA 的换算关系 NA ,a mol H2SO4 所含氧原子的物质的量为 4a Nnmol,共 b 个,则 NA b/4 a mol1 。b4a mol9选 D 3.2 g SO2 的物质的量为 n(SO2) 0.05 mol,n(O)0.1 mol,两者3.2 g64 gmol 1所含氧原子数相等即所含氧原子的物质的量相等,含 0.1 mol O 的 NO 的物质的量为 0.1 mol,m(NO)3.0 g。10选 C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E 的质量为(1510.5)(7.21.8)16.5 g,E 的物质的量为 0.3 mol,所以 E 的摩尔质 量为 55 gmol 1 。16.5 g0.3 mol11(1)0.4 (2)0.1N A (3)21 18 (4)0.64 g (5)9 1012解析:(1)C 9H13N 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129113141135,所以其摩尔质量为 135 gmol1 。(2)n 2 mol,N (原子)(223) molNA46N AmM 270 g135 gmol 1答案:(1)135 gmol 1 (2)2 mol 46N A13解析:N(CO)N(CO 2)n(CO) n(CO 2)11。 二者所含 O 原子数目之比为n(CO) 2n(CO2)12。 二者所含原子总数目之比为 n(CO)2n(CO 2)323。 二者所含 C 原子数目之比为 n(CO)n(CO 2)11。 二者所含电子数目之比为(6 8)n(CO)(616) n(CO2)711。m (CO)m(CO 2)28 n(CO)44 n(CO2)711。答案:11 12 23 11 71171114解析:(1)因为每摩尔物质含阿伏加德罗常数个微粒,所以 表示该气体的物质的NNA量。(2)每摩尔物质所具有的质量与每摩尔物质所具有的微粒个数比 值,表示该气体一个分子的质量。(3)气体的质量与气体的个数相比,表示该气体一个分子的质量。(4)该气体一个分子的质量与一个 12C 原子质量的 1/12 相比,得到的是该气体的相对分子质量。答案:(1)气体的物质的量(2)一个分子的质量(3)一个分子的质量(4)气体的相对分子质量课时跟踪检测(五) 气体摩尔体积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1 mol 任何气体的体积一定是 22.4 LB标准状况下,22.4 L 的任何气体中都约含有 6.021023 个分子C在标准状况下,体积为 22.4 L 的物质都是 1 molD在非标准状况下,1 mol 任何气体的体积不可能是 22.4 L2下列各组物质中,所含分子数一定相同的是( )A2 g H 2 和 16 g O2B0.1 mol HCl 和 2.24 L ArC150 、1.0110 5 Pa 时 ,1 L CO 2 和 1 L H2OD28g CO 和 6.021022 个 O33同温同压下,等质量的下列气体所占有的体积最大的是( )AO 2 BCH 4CCO 2 DSO 24用 NA 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18 g H 2O 中所含水分子数为 3NAB23 g Na 中所含电子数为 11NAC11.2 L Cl 2 中所含原子数为 NAD1 mol Mg 与足量盐酸反应生成 H2 失去电子数为 2NA5在标准状况下,如果 2.8 L 氧气含有 n 个氧原子,则阿伏加德罗常数可表示为( )A. B.n8 n16C8 n D4 n6双选题 在体积相同的两个密闭容器中分别充满 O2、O 3 气体,当这两个容器内温度和气体密度相等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两种气体的压强相等BO 2 与 O3 的质量相等C两种气体的分子数相等D两种气体的氧原子数相等7下列条件下,两瓶气体所含原子数一定相等的是( )A同质量、不同密度的 N2 和 COB同温度、同体积的 H2 和 N2C同体积、同密度的 C2H4 和 C2H6D同压强、同体积的 N2O 和 CO28如果 a g 某气体中含 b 个分子,则 c g 该气体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是 (NA 为阿伏加德罗常数)( )A. L B. L22.4 bcaNA 22.4 abcNAC. L D. L22.4bNA 22.4acNA9下列示意图中,白球代表氢原子,黑球代表氦原子,方框代表容器,容器中间有一个可以上下滑动的隔板(其质量忽略不计 )。其中能表示等质量的氢气与氦气的是 ( )10在标准状况下,a g 气体 A 与 b g 气体 B 的分子数相同,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A 和 B 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为 abB同温同压下 A 与 B 的密度之比为 baC同质量的 A 与 B 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baD同温同压下同体积的 A 与 B 的质量之比为 ab11在标准状况下,5.6 L 氮气、33 g 二氧化碳和 0.5 mol 甲烷。(1)其中物质的量最大的是_,质量最小的是_ ;(2)物质所含分子数目最多的是_,所含原子数目最多的是 _;(3)物质所占体积最大的是_,这三种气体的体积比为_。12现有 C2H4(乙烯)和 O2 两种气体。(1)两者的质量相等时,在标准状况下,体积比为_ ;密度比为_;分子数比为_。(2)在相同状况下,当两者体积相同时,质量比为_ ;密度比为_;分子数比为_。(3)两者的物质的量相同时,体积比为_;密度比为 _;质量比为_。130 ,1 大气压,128 g SO2 气体的体积 V,摩尔质量为 M,分子数目为 N,质量为 m,阿伏加德罗常数为 NA,标准状况下气体摩尔体积 Vm,试说明下列各式所表示的意义并计算出具体的数值并写明单位。意义 计算(1)(N/NA)Vm_(2)M/NA_(3)m/M_(4)(m/N)NA_(5)Vm/NA_答 案1选 B A 项,没有注明气体所处的状况,不能确定气体的体积;B 项,标准状况下,22.4 L 任何气体的物质的量均为 1 mol,都约含有 6.021023 个分子;C 项,必 须是气体才符合题意;D 项,非标准状况下, 1 mol 任何气体的体积有可能为 22.4 L。2选 C A 项, n(H2) 1 mol,n(O2) 0.5 mol,故 N(H2)2 g2 gmol 1 16 g32 gmol 1N(O2) 21;B 项,没有注明 2.24 L Ar 所处的状况;C 项,同温同压下, n(CO2)n(H 2O)N (CO2)N(H 2O)V(CO 2)V(H 2O);D 项, N(CO) NA6.0210 23。28 g28 gmol 13选 B 同温同 压下,气体的物质的量越大,所占体 积则越大。若等质量时,其摩尔质量越小,物质的量越大,所占体积越大。4选 D A 项,18 g H2O 中所含水分子数为:N(H 2O) NAN A;B 项, 118 g18 gmol 1个 Na 含 10 个 电子, 23 g Na 中所含电子数为 N 10NA10N A。C 项,没有注23 g23gmol 1明 11.2 L Cl2 所处的状况;D 项由 1 mol Mg 变成 1 mol Mg2 ,失去 2 mol 电子,即失去2NA 个电 子。5选 D n(O2) 0.125 mol, n(O)2n(O 2)0.25 mol,N(O)2.8 L22.4 Lmol 10.25N An,得 NA 4 n。n0.256选 BD 等温、等体 积、等密度的 O2 和 O3, ,故 m(O2)m (O3),因 M ,故mV mnn(O2)n(O 3),则压强不相等,所含分子数不等,但所含原子数一定相等。7选 A A 项 N2 和 CO 摩尔质量相同,质量相同时,物 质 的量相同,分子数相同,所含原子数也相同;B 项同温、同体积而压强不同时,H 2 和 N2 的物质的量不同,原子数也不同; C项同体积、同密度时两种气体的 质量相同,但摩 尔质量不同,分子数不同,原子数也不同;D项当同压、同体积时,其温度和物质的量不一定相同,则原子个数不一定相同。8选 A a g 该气体中含 b 个分子,则知 n mol,M gmol1 ,则 c g 该气bNA mn aNAb体的物质的量为 gmol1 ,其体 积为 VnV m L。c gM bcaNA 22.4 bca NA9选 A 氢气属于双原子分子,而氦气属于单原子分子。根据它们的相对分子质量可计算出,氢气与氦气的分子个数比 为 21,根据阿伏加德罗定律,在同温同压下,分子个数比即体积比,因此,A 是正确的。10选 B 由题意可知:a g 气体 A 与 b g 气体 B 具有相同的体积和相同的物质的量。M(A) M(B) ab;(A) (B) ab;n(A)n(B) ba;m(A) an bn aV bV ma mbm(B)( Va)(V b)ab。11解析:N 2:V5.6 L,n0.25 mol, m 7 g。N(N2) 0.25NA,N(N)0.5N A。CO2:m33 g,n0.75 mol,V 标 16.8 L ,N(CO2)0.75N A,N 原子 2.25N A,CH4n0.5 mol, m8 g,V 标 11.2 L,N(CH4)0.5N A,N 原子 2.5N A。答案:(1)CO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