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周时期燕国墓葬制度_第1页
东周时期燕国墓葬制度_第2页
东周时期燕国墓葬制度_第3页
东周时期燕国墓葬制度_第4页
东周时期燕国墓葬制度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东周时期燕国墓葬制度篇一:第四节东周时期燕国墓葬制度第四节 东 周 燕 国 墓 葬 制 度 一 东 周 燕 墓 分 类 迄今为止,已经发掘并具体报道资料的东周燕墓约有169 座,另外还有少量的瓮棺葬。这些燕墓主要分布于徐水大马各庄(1) 、张家口白庙(2) 、易县周仁村(3) 、天津宝坻牛道口 (4) 、河北新乐中同村(5) 、天津南郊巨葛庄(6) 、喀左大城子眉眼沟(7) 、天津东郊张贵庄(8) 、内蒙古赤峰市(9) 、北京丰台区(10) 、通县(11) 、顺义县(12) 、北京怀柔城北(13) 、北京昌平 (14) 、丰宁县凤山镇(15) 、易县燕下都(16) 、三河大唐迴、双村(17) 、唐山贾各庄(18) 、承德滦河 (19) (20)镇、怀来北辛堡。 已发掘的东周燕墓数量较少,而且大型墓葬被盗严重,这些都给我们的研究工作带来了困难,这里初步将已发现的东周燕墓分为四类: 第一类,双墓道大型墓,该类墓墓圹面积宏大,从 80余平方米至 350 余平方米。目前,仅见于燕下都,且都被严重盗扰,有车马坑或大量车马器。这类墓见于战国中期和晚期。墓主身份应是高级贵族。 第二类,竖穴土坑铜器墓,墓圹面积相差较大,从平方米至 50 余平方米,大多在 10 多平方米左右,年代为春秋晚期至战国早期,应为中小贵族墓。 第三类,竖穴土坑陶器及小件器物墓,墓圹面积从不到 1 平方米至将近 15 平方米,大多为 2 平方米左右至 4 平方米左右,该类墓是东周燕墓主体,墓主应为一般平民,已发掘的这类墓葬年代多见于春秋中期至战国中期。 第四类,无随葬品墓,主要见于徐水大马各庄和张家口白庙遗址,墓圹狭小,有的仅有平方米(如:大马各庄M9) ,多数无葬具,应是赤贫者的墓葬。 注释 (1)河北省文物研究所等: 河北徐水大马各庄春秋墓 , 文物1990 年第 3 期。 (2) 张家口市文物事业管理所:张家口市白庙遗址清理简报 , 文物1985 年第 10 期。 (3) 河北省文化局文物工作队:燕下都遗址外围发现战国墓葬群 , 文物1965 年第 9 期。 (4) 天津市历史博物馆考古队、宝坻县文化馆:天津宝坻县牛道口遗址调查发掘简报 , 考古1991 年第 7 期。 (5)河北省文物研究所:河北新乐中同村发现战国墓 , 文物1985 年第 6 期。 (6) 天津市文化局考古发掘队:天津南郊巨葛庄战国遗址和墓葬 , 考古1965 年第 1 期。 (7) 朝阳地区博物馆、喀左县文化馆:辽宁喀左大城子眉眼沟战国墓 , 考古1985 年第 1 期。 (8)天津市文化局考古发掘队:天津东郊张贵庄战国墓第二次发掘 , 考古1965 年第 2 期。 (9)王兆军:内蒙古昭盟赤峰市发现战国墓 ,考古1964 年第 1 期。 (10)北京市文物管理处张先得:北京丰台区出土战国铜器 , 文物1978 年第 3 期。 (11) 程长新:北京市通县中赵甫出土一组战国青铜器 , 考古1985 年第 1 期。 (12)程长新:北京市顺义县龙湾屯出土一组战国青铜器 , 考古1985 年第 1 期。 (13) 北京市文物工作队:北京怀柔城北东周两汉墓葬 , 考古1962 年第 5 期。 (14)北京市文物工作队: 北京昌平半截塔村东周和两汉墓 , 考古1963 年第 3 期;苏天钧:北京昌平区松园村战国墓葬发掘记略 , 文物1959 年第 9 期。 (15)丰宁县文化馆张汉英:丰宁县凤山镇发现战国早期墓葬 , 文物资料丛刊7。 (16)河北省文物研究所:燕下都 ,文物出版社1996 年;河北省文化局文物工作队:河北易县燕下都第十六号墓发掘 , 考古学报1965 年第 2 期;河北省文化局文物工作 队:19641965 年燕下都墓葬发掘报告 , 考古1965 年第 11 期;河北省文物管理处:河北易县燕下都44 号墓发掘报告 , 考古1975 年第 4 期。(17)廊坊地区文物管理所、三河县文化馆:河北三河大唐迴、双村战国墓 , 考古1987 年第 4 期。 (18)安志敏:河北省唐山市贾各庄发掘报告 ,考古学报第六册。 (19)承德离宫博物馆:承德市滦河镇的一座战国墓 , 考古1961 年第 5 期。 (20)河北省文化局文物工作队:河北怀来北辛堡战国墓 , 考古1966 年第 5 期;敖承隆、李晓东:河北省怀来县北辛堡出土的燕国铜器 , 文物1964 年第 7期。 二 主要燕墓地 (一)大马各庄墓地 该墓地位于河北徐水大马各庄村,于 1986 年发掘,清理墓葬总计 37 座。大马各庄 29 座能辨明墓向的春秋燕墓皆属北向,该墓地的春秋燕墓以屈肢葬式居绝对优势,在简报中论及的 36 座春秋墓中,32 座葬式可辨,其中屈肢葬式的有 26 座,占葬式可辨墓的%,直肢葬 6 座,占%。大马各庄墓地不同葬式间未见等级差别。该墓地 36 座春秋墓中有 7 座墓坑情况不详,其余皆为长方形竖穴土坑墓,最大的墓坑为 M28,坑底长米,宽米,深米。墓坑长度一般为米至 2 米,宽度一般为米至米。在 29 座墓坑情况可辨墓中,有 18 座墓有二层台,约占%(17 座为熟土,1 座为生土) ,6 座墓无土层台,5 座墓二层台情况不详。在该墓地,葬具仅见于少部分墓中,在该墓地葬具情况可辨的 28 座墓中,18 座墓无葬具,约占%,有葬具的仅 10 座墓,约占%,而且都只是单棺,该墓地春秋中期燕国陶器墓(M2、M3、M10、M21、M26、M28)随葬陶器皆为鬲 1、罐1,该墓地春秋晚期燕陶器墓仍只随葬鬲、罐。该墓地具体年代明确的墓葬分别属于春秋中期及晚期。 (二)怀柔城北墓地 该墓地位于北京怀柔城北,于 19591960 年发掘,发掘墓葬合计 53 座,包括 23 座东周墓,这些东周墓都是中小型墓,墓坑是南北向,头向朝北,所见形制属于土坑竖穴墓。东周墓葬具皆为木质棺椁,除 5 座棺椁不清者外,13 座为一椁一棺,4 座为重椁,1 座为单棺。葬式分为仰身直肢和侧身屈肢,以仰身直肢居绝大多数。有随葬品的墓葬为 18 座,出土陶器总计 187 件,包括鼎、釜、鬲、豆、壶、盘、匜等,另外还有铜帯钩及玛瑙环等。发掘者认为平底红陶鬲及最大腹径靠近底部的圜底红陶鬲要比最大腹径在中部的圜底红陶鬲早。该墓地东周墓被分为四期,从春秋时期至战国晚期。怀柔城北战国早期东周墓,各墓皆有鼎、豆、壶、盘、匜,其基本组合亦如此,战国中期东周墓以鼎、豆、壶、盘、匜为基本组合,至于怀柔城北战国晚期东周墓随葬陶器基本组合为鼎、豆、壶、盘、匜、鬲。 (三)唐山贾各庄墓地 该墓地位于河北唐山市贾各庄,于 1952 年发掘。该墓地被分为东、西区。在东区发掘出 6 座瓮棺葬,在西区发掘出 2 座春秋墓、20 座战国墓(1) ,11 座汉墓。发掘者认为战国墓属于战国早期。该墓地 22 座东周墓皆为南北向之长方形竖穴墓,无墓道。墓坑面积从 5 米米,至米米。葬具分为两种情况,即棺椁俱备或有棺无椁。葬式有仰身直肢和侧身屈肢两种。从随葬品来看,有 4 座铜器墓和 18 座陶器墓。陶器包括鼎、簋、豆、尊、壶、罐等。铜器包括鼎、簋、敦、豆、盒、壶、盘、匜等。 (四)燕下都墓地 在燕下都城内发现了 3 个墓区(2) ,其中九女台墓区(10 座墓)及虚粮冢墓区(13 座墓)位于东城内西北角,辛庄头墓区(8 座墓)地处西城中部辛庄头村一带。九女台墓区 16 号墓墓室发掘于 1964 年,车马坑发掘于 1977 年(3) 。作为战国中期带南北墓道的“中”字形大墓(4) ,燕下都 M16 墓口长米,宽度为米,四壁经烧烤,墓室下部的二层台是用白灰和蚌壳筑成,颇具特色,亦有椁室的作用(附图二十六) 。燕下都 M16 是一座被盗的大型燕墓,陶器组合以鼎、豆、壶、盘、匜为主。分别发掘于 1976 年和70 年代后期的虚粮冢墓区 M8 及辛庄头墓区 M30 都属于战国晚期,且都是“中”字形竖穴土坑墓,方向皆为 360 度。 虚粮冢墓区 M8 的 6 个组成部分包括封土、墓道、墓室、墓坑、车马坑、杂殉坑。墓坑为长方形,墓口南北长度是33 米,东西宽度为 12 米。葬具为四重(二棺二椁) ,该墓被严重盜扰,未见铜礼器,仅有铜兵器、车马器等,陶容器只有 1 件残陶釜, 釜颈部发现了“王”字。辛庄头墓区M30 的 3 个组成部分是墓道、墓坑和墓室头箱(附图二十七)。长方形墓坑的上口面积为 12 米米,葬具为一棺一椁。该墓虽被盜扰,不过还发现了陶礼器及金银器等。陶器上普遍有彩绘,器形大多仿自同类的铜器。有 21 件鼎(7 件升鼎) 、6 件簋、5 件豆、4 件三足壶、方壶和圆壶各 3 件、1 件鉴、2 件盘、1 件匜、1 件方盆、1 件仓、13 枚甬钟、19 枚钮钟、9 枚编鎛、42 件编磬等。金器有 82 件饰品,银器为 5 件饰品。铜器有 82 件,包括兵器、车马器以及服饰品等。另外还有铁器、铅器、玉、石、骨、蚌器等。注释 (1)贾各庄 M18、M28 作为春秋晚期墓的断代据商周考古第 258 页,北京大学历史系考古教研室商周组编著,文物出版社 1979 年 1 月出版。 (2)河北省文物研究所:燕下都 ,文物出版社1996 年。 (3) 河北省文物研究所:燕下都 ,文物出版社1996 年;河北省文化局文物工作队:河北易县燕下都第十六号墓发掘 , 考古学报1965 年第 2 期。 燕下都中关于 M16 之年代大约相当于战国中期的说法可信。 (4)根据发掘报告对发掘过程的叙述并结合燕下都其它大墓,如 M8 和 M30 的发现,可认定该墓实际上有南北墓道,而且燕下都上册第 650 页亦有“JM16 的车马坑位于北墓道东侧?”的字样。 三 东周燕墓的形制 (一)春秋燕墓形制 1 墓向 河北徐水大马各庄能辨明墓向的春秋燕墓及春秋晚期的唐山贾各庄 M18 和 M28 皆为北向 (1)。 2 葬式 徐水大马各庄春秋燕墓以屈肢葬式居绝对优势,且以仰身葬为主(约占%) 。贾各庄墓地的 M18 和 M28 中,仅 M28葬式清楚,亦为屈肢葬。 3 墓坑 以河北徐水大马各庄墓地为代表的春秋燕墓皆为土坑竖穴墓,大马各庄墓地墓坑中常见二层台,而且基本上是熟土二层台。 4 棺椁 春秋燕墓中有棺椁者仅见于铜容器墓(贾各庄 M18 等),它们皆有棺椁。非铜容器墓未见棺椁俱备者,在只有小型陶器墓的大马各庄墓地,葬具仅见于少部分墓中,而且都只是单棺。 (二) 战国燕墓形制 1.墓向 已确认的战国早期燕墓中葬式可辨者有:喀左大城子眉眼沟 M1 为 32 度,大唐迴 M1 为东北西南向,大唐迴北淀M3 为 15 度,大唐迴 M1 为 16 度,燕下都 M31 墓向为 30 度(2) ,燕下都周仁村 M1 为北偏西 16 度,燕下都周仁村 M2为北偏东 8 度(3) ,贾各庄墓地的 20 座战国墓以及怀柔城北第二期东周墓中墓向清楚的 4 座皆为北向。可见除大唐迴 M1 之外,皆为北向墓,该墓向约占 97%,而居绝对优势。战国中期燕墓葬式可辨者有怀柔城北第三期东周墓(4 座) 、天津东郊张贵庄的战国中期墓(9 座) 、北京昌平松园 M1、M2(4) 、燕下都 M16(5) 、燕下都东斗城 M29(6) 。其中昌平松园的两座墓为南北向,其余皆为北向。 战国晚期燕墓有怀柔城北第四期 5 座东周墓、燕下都M30、M8(7) 、昌平半截塔 M24 (8) 、天津巨葛庄 M3,其中燕下都 M8 为南北向,天津巨葛庄 M3 头向东南,其余皆为北向。 可见战国燕墓从早期至晚期,凡能明确辨识墓向者,皆以北向为主,战国燕墓北向的约占%。2.葬式 战国早期燕墓中葬式可辨的有喀左大城子眉眼沟、河北三河大唐迴、燕下都东斗城 M29、周仁村战国墓和贾各庄战国墓,其中除贾各庄墓地有 3 座可确认的屈肢葬(在该墓地葬式可辨的战国早期墓中占 30%)之外,其余皆为仰身直肢葬。战国中期燕墓葬式可辨者总计 9 座,其中怀柔城北第三期 4 座东周墓,天津张贵庄 M4、M14,燕下都东斗城M29,皆为仰身直肢葬,只有两座即昌平 M1、M2 为屈肢葬,屈肢葬占总数的 22%;战国晚期燕墓葬式可辨者共计 7 座,即怀柔城北第四期东周墓及昌平半截塔 M5 和 M24,其葬式皆仰身直肢。所以战国燕墓一直以仰身直肢葬占优势,屈肢葬仅在战国早、中期有少量存在。 3.墓坑 战国早期燕墓以怀柔城北第二期东周墓和贾各庄战国早期墓为代表,皆为竖穴土坑墓,未见二层台及壁龛。战国中期燕墓见于北京怀柔城北(第三期东周墓)和天津东郊张贵庄(第 二、三种墓) 、燕下都东斗城(M29) 、北京昌平松园(M1、M2)等。此期燕墓仍为竖穴土坑墓,其中仅少数墓(北京昌平松园 M1、M2)有二层台(9) ,不过本期燕墓中发现有带南北墓道的“中”字形大墓,即燕下都 M16(10) ,而且该墓墓口长米,宽度为米,四壁经烧烤,墓室下部的“二层台”是用白灰及蚌壳筑成的,颇具特色,亦有椁室的作用。战国晚期燕墓主要分布于北京怀柔城北(第四期东周墓) 、昌平半截塔、天津巨葛庄、河北易县燕下都(M8、M30) 、其形制亦为土坑竖穴,少数墓有二层台,壁龛仅见于个别墓中,随葬品置于二层台上或壁龛内,带壁龛者既有铜器墓亦有陶器墓。在燕下都发现有 2 座“中”字形竖穴土坑墓,皆为南北墓道,墓壁经夯筑,有的墓四壁涂白灰面,还出现了墓室头箱。 4.棺椁 贯穿整个战国时期的燕墓墓地是怀柔城北墓地,该墓地战国墓葬具有 2 座为三重,其余 13 座皆为二重葬具,其2 座三重葬具墓都为陶器墓,分属早、中期。在燕下都战国晚期燕墓(M8)中,发现了四重葬具。出土了 33 座战国墓的天津东郊张贵庄墓地,除个别墓无葬具外,其余皆为单重葬具,该墓地随葬品较贫乏。葬具级别介于怀柔城北墓地和张贵庄墓地之间的是贾各庄墓地,该墓地战国墓中,单重葬具和双重葬具的皆有,从随葬品来看,则是铜、陶器墓皆有。 注释 (1) 贾各庄 M18、M28 的断代据商周考古第 258页,北京大学历史系考古教研室商周组编著,文物出版社1979 年 1 月出版。 (2)河北省文化局文物工作队:19641965 年燕下都墓葬发掘报告 , 考古1965 年第 11 期。该报告中关于郎井村的 M31 属战国早期墓的说法可信。 (3)河北省文化局文物工作队:燕下都遗址外围发现战国墓葬群 , 文物1965 年第 9 期。 (4)苏天钧:北京昌平区松园村战国墓葬发掘记略, 文物1959 年第 9 期。 (5)河北省文物研究所: 燕下都 ,文物出版社1996 年;河北省文化局文物工作队:河北易县燕下都第十六号墓发掘 , 考古学报1965 年第 2 期。 (6)河北省文化局文物工作队:19641965 年燕下都墓葬发掘报告 , 考古1965 年第 11 期。 (7)河北省文物研究所:燕下都 ,文物出版社1996 年。 (8)北京市文物工作队:北京昌平半截塔村东周和两汉墓 , 考古1963 年第 3 期;断代据陈光东周燕人生活用器分析 , 北京建城 3040 年暨燕文明国际学术研讨会会议专辑 ,北京燕山出版社 1997 年 3 月。 (9)鉴于燕下都第十六号墓的“二层台”是以白灰及蚌壳筑成的,较为特殊,故在下面予以单独叙述。 (10)根据发掘报告对发掘过程的叙述并结合燕下都其它大墓,如 M8 和 M30 的发现,可认定该墓实际上有南北墓道,而且燕下都上册第 650 页亦有“JM16 的车马坑位于北墓道东侧?”的字样。四 东周燕墓铜、陶器组合特点 这里先叙述东周燕墓的随葬铜器(附图二十八) ,然后谈春秋战国燕墓的随葬陶器(附图二十九、三十) 。 (一)东周燕墓铜器组合特点 1.春秋晚期燕墓铜器组合特点 春秋晚期燕墓常见的铜器组合为鼎、豆。已发现的春秋晚期燕国铜器墓未见列鼎,皆为二鼎以下墓,且绝大部分为一鼎墓,而从墓葬形制来看这些墓规模并不小,如贾各庄 M18 墓坑面积 20 平方米。 2.战国早期燕国铜器墓随葬铜器组合特点 从墓坑来看,在这 6 座墓(贾各庄 M5、M16、丰宁凤山战国墓、燕下都 M31、大唐迴 M1、双村 M1)中,除凤山墓外,有 5 座墓坑面积尚清楚,其中贾各庄 M5 为中型墓,其余的为小型墓,不过这座唯一的中型墓只随葬了一件铜壶,其随葬铜器还少于同期的燕国小型铜器墓。战国早期的 4 座燕国小型铜器墓,其基本组合仅为鼎 1、豆 1。 3.战国中期燕国铜器墓铜器组合特点 该期燕国铜器墓仅见于怀柔城北墓(1)和北京通县中赵甫战国墓,虽然二者的墓坑面积由于被破坏等原因而无从知晓,不过,从这两墓的随葬品情况来看,与燕下都M31 相近,所以其墓葬规模似应接近,故暂把这 3 墓都作为同等规模墓葬来看待,即都属小型墓,中赵甫墓与怀柔城北墓铜器的基本组合为鼎、豆,这与战国早期燕国小型铜器墓的基本组合种类一致。从春秋晚期至战国中期,燕墓随葬铜器皆有见于中原的食器种类,虽然这未必说明“燕人也是重食的组合” (2) ,但可以表明二者所蕴涵的内在联系。 (二)东周燕墓随葬陶器特点 1.春秋中、晚期燕陶器墓陶器组合特点 春秋中期燕国陶器墓见于大马各庄(M2、M3、M10、M21、M26、M28)随葬陶器皆为鬲 1、罐1。春秋晚期燕陶器墓也以大马各庄墓地为代表,仍只随葬鬲、罐。 2.战国燕陶器墓随葬陶器组合特点 (1).战国早期燕(陶器)墓随葬陶器组合特点 战国早期燕墓以唐山贾各庄战国早期墓和怀柔城北第二期东周墓为代表。在贾各庄 18 座战国早期陶器墓中,有10 座出土有尊,约占 56%,而且有 3 座墓的陶器只有陶尊,在 18 座墓中,鼎、豆、壶组合仅见于 4 座墓中,约占22%。同时出土鼎、豆、尊或鼎、豆、尊、罐组合的达 4 座,亦约占陶器墓总数的 22%,另外还有一座墓(M15)的组合为鼎、豆、壶、尊,出鼎的墓仅 12 座,约占 67%。怀柔城北第二期东周墓(M25、M40、M41、M50、M54、M64 原简报定) ,各墓皆有鼎、豆、壶、盘、匜,其基本组合亦如此。 (2).战国中期燕国墓随葬陶器组合特点 此期燕国陶器墓未被盗扰者有燕下都 M29 和昌平松园M1、M2 以及怀柔城北第三期东周墓。燕下都 M29 和怀柔城北第三期东周墓都以鼎、豆、壶、盘、匜为基本组合,昌平松园 M1、M2,据发掘者所称“两座墓葬出土的器物,大体相仿” (3) ,其随葬陶器组合亦以鼎、豆、壶、盘、匜为主,此期燕陶器墓陶器中,怀柔城北 M4 随葬有釜,昌平松园 M1、M2 和燕下都 M29 以及怀柔 M5、M38 都有鬲。另外,在被盗的大型燕墓中,燕下都 M16 有尊及数量不菲的陶乐器,陶器组合以鼎、豆、壶、盘、匜为主。 (3).战国晚期燕墓随葬陶器组合特点 代表此期燕墓的是燕下都 30 号大墓和天津巨葛庄的小型土圹墓以及北京怀柔城北第四期东周墓。燕下都 30 号大墓尽管被盗,但仍出土了大量陶容器。该墓(墓室口部面积 30 平方米)的随葬陶器组合主要为鼎、豆、壶、盘、匜、鉴,也随葬大量陶乐器。与燕下都 30 号大 篇二:两周考古目录前言 一 发展简史 (一)古器物学的研究和小范围考古调查与发掘阶段 (二)考古资料的积累和初具规模的研究阶段 (三)考古资料再积累和较深入的综合研究阶段 1 第三阶段前段 2 第三阶段后段 二 重大发现 (一)城址 1 西周城邑遗址 (1)丰镐遗存 (2)周原遗址 (3)西周洛邑 1)*河两岸的西周遗存 2)汉魏洛阳故城的西周遗存 (4)天马曲村遗址 (5)琉璃河遗址 2 东周都城遗址 (1)虢都上阳城 (2)洛阳东周王城 (3)郑韩故城 (4)晋都新田 (5)赵邯郸故城 (6)燕下都 (7)齐临淄故城 (8)曲阜鲁城 (9)楚纪南城 (10)秦都雍城(11)中山灵寿故城 (二)墓葬 1 西周墓葬 (1)鹿邑太清宫长子口墓 (2)郑州洼刘西周墓 (3)张家坡西周墓地 (4)周原西周墓葬 (5)洛阳地区西周墓葬 (6)晋侯墓地 (7)西周燕国墓地 (8)平顶山应国墓地 (9)新村墓地 (10)虢国墓地 (11)宝鸡鱼国墓地 2 东周墓葬 (1)太原晋墓 (2)魏国墓葬 1)山彪镇墓地 2)辉县诸墓地 3)陕县后川墓地 4)汤阴墓地 (3)曲阜鲁城墓葬 (4)临淄齐国故城墓葬 (5)中山国墓葬 1)中山王厝墓 2)中小型墓 (6)雍城秦墓 1)秦公陵园 2)雍城秦人墓地 (7)楚墓 (8)曾侯乙墓 (9)寿县蔡侯墓 (10)越国墓葬 (11)吴国墓葬 1)青龙山墓 2)北山顶墓 3)真山吴楚贵族墓 (12)蜀国贵族 1)成都蜀王家族墓地 2)新都马家蜀王墓 (三)文字遗存1 盟书 (1)侯马盟誓遗址 (2)温县盟誓遗址 2 楚简 (四)矿冶遗存 1 铜矿遗址 重点介绍江西瑞昌铜岭铜矿遗址 2 铸铜遗址 重点介绍侯马铸铜遗址 3 冶铁遗址 三 主要研究成果 (一)两周陶器分期研究 1 西周陶器研究 2 东周陶器研究 (1)三晋中原地区 (2)以关中地区为代表的秦国陶器 (3)楚国陶器 (二)两周城邑研究 1 西周城邑研究 (1)具有较大的规模 (2)有一定的布局 (3)政治功能的强化与多元化 2 东周城市研究 (三)两周墓葬研究 1 西周墓葬研究 (1)北方地区西周墓葬的基本特征 (2)西周墓葬的地域性 (3)列鼎制度及其他葬制 (4)族墓葬2 东周城市研究 (1)墓葬的地域性 1)中原地区东周墓葬的基本特征 2)东周墓葬 3)秦人墓葬 4)土墩墓 (2)东周时期的用鼎制度 (3)东周时期的族墓制 (四)两周青铜器研究 1 青铜器的分期断代 (1)青铜器的分期断代方法 (2)西周青铜器特征 (3)春秋青铜器及其特征 1)中原地区青铜器 2)楚式青铜器 3)吴越青铜器 4)秦国青铜器 (3)战国时期青铜器 1)中原诸国青铜器 2)秦国青铜器 3)楚国青铜器 4)鄂尔多斯式青铜器 2 青铜器铭文及其历史研究价值 3 青铜器的工艺 (1)铸造工艺 (2)装饰风格 (五)夏商周断代工程中西周年代学的研究 1 西周年代学的研究 (1)文献资料的梳理和研究 (2)西周考古学文化序列的研究与测年 1 西周琉璃河遗址的年代 2 天马曲村遗址的年代 3)西周金文历谱的排定 1 西周青铜器的类型学研究 2 西周历法的几个特点 3 西周王年推定的七个支点 4 西周金文历谱的排定 2 武王克商年的研究 (1)文献所见的武王克商年代(2)沣西 H18 的发现及相关考古资料的测年 (3)由甲骨月食推定克商年的范围 (4)克商年的天文学研究 (5)武王克商年的选定 1046BC (六)先周文化研究 1 先周文化的概念 2 先周文化的主要遗存及其年代 (1)沣西地区的有关遗存 (2)宝鸡斗鸡台墓地 (3)碾子坡遗址 (4)郑家坡遗址 (5)北吕墓地 (6)西村先周墓葬 (7)宝鸡纸房头遗存 (8)岐邑范围内的先周遗存 3 先周文化探讨的主要观点 (1)以联裆鬲为代表的郑家坡遗存是先周文化 (2)将所有遗存分为三类 (3)关中商代后期主要遗存均属先周文化 (4)先周文化分为三期 (5) (6)先周文化分为两个类型 (七)封国遗存与周边文化 1 邢国遗存 2 黄国遗存 3 东夷古国遗存 (1)邿国贵族墓 (2)薛国故城和墓葬 (3)_国遗存 (4)_国遗存 (5)莱国遗存 4 山戎遗存 5 巴文化和蜀文化 (1)蜀文化 (2)巴文化 6 吴文化和越文化 (1)吴文化 篇三:历史试卷六年_班 姓名_ 一、选择题。 (共 60 分,每小题 2 分) 1、如果你要实地考察我国境内最早的远古人类的遗址,你应该去( ) A 云南元谋 B 陕西蓝田 C 北京周口店 D 山东大汶口 2、 “女娲造人”的故事是属于( ) A 神话传说 B 历史事实 C 考古发现 D 科学幻想 3、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水稻的国家,你能从哪个选项中找到证据( ) A 河姆渡遗址 B 蓝田人遗址 C 大汶口遗址 D 半坡遗址 4、我们说大汶口原始居民出现了私有财产和贫富分化情况,主要判断 的依据是( ) A 墓葬中是否有玉 B 墓葬中是否有陶器 C 墓葬中是否有磨制石器 D 随葬品的多少 5、我国古老传说中黄河流域的部落首领是( ) A 尧 舜 B 炎帝 禹 C 黄帝,蚩尤D 炎帝,黄帝 6、你认为下列哪种制度的出现标志着我们古代的“公天下”变成了“家天下” ( ) A 禅让制 B 王位世袭制 C 郡县制 D 中央集权制 7、西周实现分封制的根本目的是() A 保卫镐京 B 铲除商朝残余力量 C 发展社会经济 D巩固统治 8、我国目前发现的最大的青铜器( ) A 司母戊鼎 B 青铜神树 C 青铜立人像 D 四羊方尊 9、他对内整顿朝政,对外尊王攘夷成为春秋第一个霸主的是() A 齐桓公 B 秦穆公 C 楚庄王 D 晋文公 10、下列典故和晋楚争霸有关的是( ) A 老马识途 B 退避三舍 C 卧薪尝胆 D 尊王攘夷 11、我国青铜文化灿烂的时期( ) A 原始社会 B 商朝 C 夏朝 D 西周 12、春秋战国时期社会生产力提高的显著标志是( ) A 铁农具和牛耕的推广和使用 B 中原市场繁荣 C 修建了大型的水利工程 D 生产技术进步 13、商朝人刻写在龟甲或者兽骨上的文字( ) A 金文 B 甲骨文 C 小篆 D 隶书 14、战国时期立法上的最大成就是() A 定出了一年有十二个月 B 定出了殷历 C 发明夏历 D 测定出一年有十二个节气 六年_班 姓名_15、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儒家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