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外加剂试验培训教程_第1页
混凝土外加剂试验培训教程_第2页
混凝土外加剂试验培训教程_第3页
混凝土外加剂试验培训教程_第4页
混凝土外加剂试验培训教程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混凝土外加剂试验1、采用标准 n GB8076-1977 混凝土外加剂n GB/T8077-2000混凝土外加剂匀质性试验方法 2、适用范围 n 普通混凝土减水剂、缓凝高效减水剂、早强减水剂、缓凝减水剂、引气减水剂、早强剂、缓凝剂和引气剂共 9种混凝土外加剂 n 1、水 泥采用 GB8076-1977 混凝土外加剂 附录 A规定的水泥。在因故得不到基准水泥时,允许采用 C3A含量 6 8, 总碱量 ( Na2O+0.658K2O)不大于 1的熟料和二水石膏、矿渣共同磨制的标号大于(含) 42.5号普通 硅酸盐水泥 。但仲裁仍需用基准水泥。 3、试验原材料要求n 2、砂符合 GB/T14685要求的细度 模数 为2.6 2.9的 中砂 。n 3、 石子符合 GB/T14685粒径 为 5mm 20mm(圆孔筛),采用二 级配 ,其中 5mm10mm占 40, 10mm 20mm占 60。如有争议,以卵石试验结果为准。3、试验原材料要求4、水符合 JGJ63要求。5、外加剂需要检测的外加剂。 3、试验原材料要求基准混凝土配合比按 JGJ55进行设计,掺非引气型外加剂混凝土和基准混凝土的水泥、砂、石的比例不变。配合比设计应符合以下规定:( 1)水泥用量:采用卵石时,( 310土 5) kg/m3;采用碎石时,( 330土 5) kg/m3。( 2)砂率:基准混凝土和掺外加剂混凝土的砂率均为36 40,但掺引气减水剂和引气剂的混凝土砂率应比基准混凝土低 1 3。( 3) 外加剂掺量 :按科研单位或生产厂推荐的掺量。( 4)用水量:应使混凝土 坍落度 达( 80土 10) mm。 4、配合比规定一、减水剂测定n 减水率 为 坍落度 基本相同时基准混凝土合掺外加剂混凝土单位用水量之差与基准混凝土单位用水量之比。坍落度 按 GBJ80测定。 减水率 按( 1)计算WR=( W0-W1) /W0100.( 1)式中: WR减水率,;W0基准混凝土单位用水量, kg/m3;W1掺外加剂混凝土单位用水量, kg/m3。WR以三批试验的算术平均值计,精确到小数点后一位。若三批试验的最大值或最小值中有一个与中间值之差超过中间值的 15时,则把最大值与最小值一并舍去,取中间值作为该组试验的减水率。若有两个测值与中间值之差均超过 15时,则该批试验结果无效,应该重做。 二、泌水率比测定 n 泌水率比测定按( 2)计算,精确到小数点后一位。BR=Bt/Bc100( 2)式中: BR泌水率比, %;Bt掺外加剂混凝土泌水率,;Bc基准混凝土泌水率,泌水率的测定和计算方法如下:先用湿布润湿容积为 5L的带盖筒(内径为 185mm,高200mm),将混凝土拌合物一次装入,在振动台上振动 20s,然后用抹刀轻轻抹平,加盖以防止水分蒸发。试样表面应比筒口边低约 20mm。二、泌水率比测定 n 自抹面开始计时,在前 60min,每隔 10min用吸液管吸出泌水一次,以后每隔 20min吸水一次,直至连续三次无泌水为止。每次吸水前 5min,应将筒底一侧垫高约20mm,使筒倾斜,以便于吸水。吸水后,将筒轻轻盖好。将每次吸出的水都注入带塞的量筒,最后计算出总的吸水量,准确至 1g,并按( 3)、( 4)计算泌水率。B=VW/( (W/G)GW) 100( 3)GW=G1-G0( 4)式中: B泌水率,;泌水总质量, g;混凝土拌合物的用水量, g;混凝土拌合物的总质量, g;试样质量, g;筒及试样质量, g;筒质量, g。二、泌水率比测定 n 试验时,每批混凝土拌合物取一个试样,泌水率取三个试样的算术平均值。若三个试样的最大值或最小值中有一个与中间值之差超过中间值的 15时,则把最大值与最小值一并舍去,取中间值作为该组试验的泌水率。若有两个测值与中间值之差均超过 15时,则该批试验结果无效,应该重做。 三、含气量试验n 按 GBJ80用气水混合式含气量测定仪测定,并按该试验说明进行操作。但混凝土拌合物一次装满并稍高于容器,用振动台振实 15s 20s,用高频插入式 振捣 器在模型中心垂直插捣 10s。n 试验时,每批混凝土拌合物取一个试样,含气量以三个试样测值的算术平均值来表示。若三个试样的最大值或最小值中有一个与中间值之差 0.5时,则把最大值与最小值一并舍去,取中间值作为该组试验的含气量。若最大值与最小值均超过0.5时,则该批试验结果无效,应该重做。 四、凝结时间差测定n 凝结时间差 测定按( 5)计算 T TtTc ( 5)式中: T凝结时间之差, min;Tt掺外加剂混凝土的初凝或终凝时间,min;Tc基准混凝土的初凝或终凝时间, min。凝结时间采用贯入阻力仪测定,仪器精度为 5N,凝结时间测定方法如下:将混凝土拌合物用 5mm(圆孔筛)振动筛筛出砂浆,拌匀后装入上口内径为 160mm,下口内径为150mm,四、凝结时间差测定n 净高 150mm的刚性不渗水的金属圆筒,试样表面应低于筒口约 10mm,用振动台振实(约 3s 5s),置于(20土 3) C的环境中,容器加盖。一般基准混凝土在成型后 3h 4h,掺早强剂的在成型后 1h 2h,掺缓凝剂的在成型后 4h 6h开始测定,以后每隔 0.5h或 1h测定一次,但在临近初凝、终凝时可以缩短测定间隔时间。每次测点应避开前一次测孔,其净距为试针直径的 2倍,但至少不少于 15mm,试针与容器边缘之距离不小于 25mm。测定凝结时间用截面积为 100mm2的试针,测定终凝时间用 20mm2的试针。四、凝结时间差测定n 贯入阻力按( 6)计算:R=P/A.( 6)式中: R贯入阻力值, MPa;P贯入深度达 25mm时所需的净压力,N;A贯入仪试针的截面积, mm2。根据计算结果,以贯入阻力值为纵坐标,测试时间为横坐标,绘制贯入阻力值与时间关系曲线,求出贯入阻力值达 3.5MPa时对应的时间作为初凝时间及贯入阻力值达 28MPa时对应的时间作为终凝时间。凝结时间从水泥与水接触时开始计算。四、凝结时间差测定n 试验时,每批混凝土拌合物取一个试样,凝结时间取三个试样的平均值。若三批试验的最大值或最小值之中有一个与中间值之差超过30min,则把最大值与最小值一并舍去,取中间值作为该组试验的凝结时间。若两测值与中间值之差均超过 30min,该组试验结果无效,则应重做。 五、固体含量检测n 方法提要将已恒量的称量瓶内放入被测试样于一定温度下烘干至恒重。n 仪器天平:不应低于四级,精确至 0.0001g;鼓风电热恒温干燥箱:温度范围 0C 200C;带盖称量瓶: 25mm65mm;干燥器:内盛变色硅胶。五、固体含量检测n 试验步骤( 1)将洁净带盖称量瓶放入烘箱内,于 100C105C烘 30min,取出置于干燥器内,冷却 30min后称量。( 2)将被测试样装入已经恒量的称量瓶内,盖上盖称出试样及称量瓶的总质量为 m1。( 3)将盛有试样的称量瓶放入烘箱内,开启瓶盖,升温至 100C 105C(特殊品种除外)烘干,盖上盖置于干燥器内冷却 30min后称量,重复上述步骤直至恒重,其质量为 m2。五、固体含量检测n 结果表示固体含量 X固按( 7)计算X固( m2-m0) /( m1-m0) 100 ( 7)式中: X固 固体含量 ,;m0称量瓶的质量, g;m1称量瓶加试样的质量, g;m2称量瓶加烘干后试样的质量, g。n 允许差室内允许差为 0.30;室间允许差为 0.50。 六、密度(比重瓶法)n 方法提要将已校正容积( V值)的比重瓶,灌满被测溶液,在 20 土 5 恒温,在天平上称出其质量。n 仪器比重瓶: 25mL或 50mL;天平:不应低于四级,精确至 0.0001g;干燥器:内盛变色硅胶;超级恒温器或同等条件的恒温设备。六、密度(比重瓶法)n 试验步骤( 1)比重瓶容积的校正比重瓶依次用水、乙醇、丙酮和乙醚洗涤并吹干,塞子连瓶一起放入干燥器内,取出,称量比重瓶之质量为 m0,直至恒量。然后将预先煮沸并经冷却的水装入瓶内,塞上塞子,使多余的水分从塞子毛细管流出,用吸水纸吸干瓶外的水。注意不能让吸水纸吸出塞子毛细管里的水,水要保持与毛细管上口相平,立即在天平称出比重瓶装满水后的质量 m1。容积 V按( 8)计算V (m1-m0)/0.9982( 8)式中: V比重瓶在 20 时的容积, mL;m0干燥的比重瓶质量, g;m1比重瓶盛满 20 水的质量, g;0.998220 时纯水的密度, g/ mL。六、密度(比重瓶法)n 外加剂溶液密度 的测定将已校正 V值的比重瓶洗净、干燥、灌满被测溶液,塞上塞子后浸入 20 土 超级恒温器内,恒温 20min后取出,用吸水纸吸干瓶外的水及由毛细管溢出的溶液后,在天平上称出比重瓶装满外加剂溶液后的质量 m2。n 结果表示外加剂溶液的密度 按( 9)计算 (m2-m0)/V=(m2-m0)/(m1-m0)0.9982( 9)式中: 20 时外加剂的溶液密度, g/ mL;M2比重瓶盛满 20 外加剂溶液后的质量, g。n 允许差室内允许差为 0.001 g/ mL;室间允许差为 0.002 g/ mL。 七、细度n 方法提要采用孔径为 0.315mm的试验筛,称取烘干试样 m0倒入筛内,用人工筛样,称量筛余物质量 m1,按公式( 10)计算出筛余物的百分含量。n 仪器药物天平:称量 100g,分度值 0.1g;试验筛:采用孔径为 0.315mm的钢丝网筛。n 试验步骤外加剂试样应充分搅拌均匀并经 100C 105C(特殊品种除外)烘干,称取烘干试样 10g倒入筛内,用人工筛样,将近筛完时,必须一手拍打,摇动速度每分钟约 120次。其间,塞子应向一定方向旋转数次,使试样分散在筛布上,直至每分钟通过质量不超过 0.05g为止。称量筛余物,称准至0.1g。七、细度n 结果表示细度用筛余()表示,按( 10)计算筛余 m1/ m0.(10)式中: m1筛余物质量, gm0试样质量, g。n 允许差室内允许差为 0.40;室间允许差为 0.60。 八、 PH值n 方法提要根据奈斯特( Nernst)方程E=E0+0.059 15lgH E=E0-0.059 15pH,利用一对电极在不同 PH值溶液中能产生不同电位差,这一对电极由测试电极(玻璃电极)和参比电极(饱和甘汞电极)组成,在 25C时每相差一个单位 PH值时产生 50.15mV的电位差,PH值可在仪器的刻度表上直接读出。八、 PH值n 仪器酸度计甘汞电极玻璃电极复合电极n 测试条件液体样品直接测试 ;固体样品溶液的浓度为 10g/L;被测溶液的温度为 20C土 3C。八、 PH值n 试验步骤( 1)校正按仪器的出厂说明书校正仪器( 2)测量当仪器校正好后,先用水,再用测试溶液冲洗电极,然后再将电极浸入被测溶液中轻轻摇动试杯,使溶液均匀。待到酸度计的读数稳定 1min,记录读数。测量结束后,用水冲洗电极,以待下次测量。n 结果表示酸度计测出的结果即为溶液的 PH值。n 允许差室内允许差为 0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