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2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6年四川省资阳市简阳市八年级(上)期末物理试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10 分小题,共 30 分) 1下列估测最接近实际的是( ) A正式比赛的篮球架的篮板高 中学生体测跑 1000m 用时 2一名普通中学生的质量约 50人的正常体温约 23 2成语 “声如洪钟 ”形容说话或歌唱时声音洪亮,它描述的是声音的( ) A音调 B响度 C音色 D音频 3小马驾驶轿车在高速公路上行驶,当超过一辆同方向行驶的卡车时,则( ) A以小马为参照物,卡车是静止的 B以卡车为参照物,轿车是运动的 C以地面为参照物,卡车是静止的 D以轿车的车座为参照物,小马是运动的 4下列关于声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声音在各种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一样大 B只要物体在振动,我们就一定能听到声音 C减弱噪声的唯一方法是不让物体发出噪声 D拉二胡时不断地用手指控制琴弦,是为了改变音调 5加油站都有这样的提示:请 “熄火加油 ”、 “禁止抽烟 ”、 “不要使用手机 ”等这是为了防止火花点燃汽油引起火灾,因为常温下液态的汽油容易发生什么物态变化( ) A汽化 B液化 C熔化 D凝固 6在过去的 2015 年,我国多次出现日食现象,下列所述现象与日食的光学成因相同的是( ) A拱桥倒影 B海市蜃楼 C立竿见影 D毕业合影 7 3D 电影具有三维立体视觉效果,拍摄时,将两个摄像头按照人两眼间的距离放置,同时拍摄,制成胶片;放映时,两个放映机在银幕上呈现两个略有差异的画面,观看者带上特殊眼镜后,就和直接用双眼看到物体的效果一样关于 3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光在银幕上发生的是漫反射 B画面在人眼视网膜上所成的像是倒立、缩小的实像 C拍摄时,两镜头中心间的距 离约为 7放映时,胶片到放映机镜头的距离大于 2 倍的镜头焦距 8一个能容得下 2的瓶子,一定能容得下 2( ) A酒精 B食用油 C盐水 D汽油 9某钢瓶内装有气态氧,密度为 8kg/次气焊中用去了一半,则剩余氧气密度为( ) A 8kg/ 4kg/ 6kg/ 2kg/0北京时间 2006 年 1 月 20 日,新视野号探测器从美国卡纳维拉尔角发射升空,踏上近 10 年,超过 50 亿公里飞往冥王星的漫漫征程 2015 年 7 月 14 日,北京时间凌晨 4 点新视野拍 摄了最新的冥王星图象,这也是迄今清晰度最高的图象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火箭的燃料是氢气,通常情况下通过压缩体积的方法使氢气液化后使用 B火箭发射升空时其尾部的 “白气 ”是雾状小水滴 C图象是通过超声波传回地面的 D以地球为参照物冥王星是运动的 二、图示题(本大题包括 5 个小题,共 14 分) 11图 1 中,刻度尺的分度值为 ,纸带中 点之间的距离为 ,图 2中汽车运动的速度为 ,图 3 中温度计的示数为 12请画出图中入射光 线经 O 点后折射光线的大致方向 13欲使用一平面镜将与水平面夹角为 30的入射光沿水平方向射出,请你用作图的方法确定平面镜放置的位置(保留作图痕迹) 14如图所示,一个凸透镜的主光轴与平静水面重合, F 为凸透镜的焦点请画出图中光线在凸透镜左侧的入射光线以及图中光线进入水中的折射光线 15如图所示是甲乙两种固体的熔化实验图象,固 体甲第 6 分钟的状态是 ,由图象可知甲乙两种固体的区别是 三、探究与实验题(本大题包括 4 个小题,共 30 分) 16实验室准备多套 “观察水沸腾 ”的实验装置,如图甲、乙所示 ( 1)小明同学从水温升高到 90 时开始记录数据,以后每隔 1录一次水的温度,直到水沸腾 5止,实验数据如表所示,分析下表数据可知,小明选择的是 (甲 /乙)图中的装置 时间/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温度/ 90 92 94 96 98 100 101 102 102 102 101 102 ( 2)小莉、小华都选用了另外一种实验装置,她们绘制的沸腾图象如图丙所示,得到 a、 b 两种不同图线,其原因是实验中她们所用水的 不同 17( 10 分)洋洋同学在探究 “凸透镜成像规律及应用 ”的活动中,选用了焦距未知的凸透镜 ( 1)将凸透镜安装在光具座上,用平行光作光源,移动光屏,直到 ,如图甲所示,则该凸透镜的焦距为 ( 2)将蜡烛、凸透镜、光屏依次安装在光具座上,并调整蜡烛火焰、凸透镜及光屏三者的中心,使其大致在 上,为实验探究做好准备 ( 3)如图乙所示,此时屏上成像清晰保持光屏和凸透镜的位置不变,将蜡烛向右移动到 20度处,为了在光屏上再次得到清晰的像,应向 (填 “左 ”或 “右 ”)调节光屏 ( 4)在图乙基础上,将点燃的蜡烛移到标尺 35,然后前后移动光屏找到清晰的像生活中 就是利用这一成像原理来工作的再将蜡烛向靠近透镜方向移动 1所成像的大小 (填 “变大 ”、 “变小 ”或 “不变 ”) ( 5)若保持凸透镜位置不变,将蜡烛移动到距凸透镜 5时,前后移动光屏,在光屏上不能得到蜡烛的像若想看到此像,观察方法应是 18( 10 分)各种复合材料由于密度小、强度大,广泛应用于汽车、飞机等制造业小明测量一块实心复合材料的密度 ( 1)将托盘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将游码移至 处,发现指针静止时指在分度盘中线的左侧,如图甲,则应将平衡螺母向 (填 “左 ”或 “右 ”)调节,使横梁平衡 ( 2)用调好的天平测量该物块的质量时,当在右盘放人最小的 砝码后,指针偏在分度盘中线左侧一点,则应该 (填选项前的字母) A向右调平衡螺母 B向右盘中加砝码 C向右移动游码 当天平重新平衡时,盘中所加砝码和游码位置如图乙所示,则所测物块的质量为 ( 3)因复合材料的密度小于水,小明在该物块下方悬挂了一铁块,按照如图丙所示 顺序,测出了该物块的体积,则这种材料的密度是 kg/ ( 4)分析以上步骤,你认为小明在测体积时的操作顺序会引起密度测量值比真实值 (填 “偏大 ”“不变 ”或 “偏小 ”)原因是 请你写出这类材料广泛应用于汽车、飞机制造的 优点: 19( 6 分)小明用调好的天平、小玻璃杯和水测量食用油的密度(水的密度为 水 ),实验步骤如下: A用天平测出空玻璃杯的质量为 B用记号笔在玻璃杯上做一个标记,向玻璃杯内加水到标记处,用天平测出水和杯的总质量为 C将杯内的水全部都倒出,并用于抹布擦干,向玻璃杯内加入 ,用天平测出 ( 1)在上面横线上将步骤补充完整,用规定符号表示所测物理量 ( 2)食用油密度的表达式(用所测物理量的符号表示)为: 油 = 四、论证与计算题(本大题包括 4 个小题,共 26 分) 20一 质量为 540g 的金属块体积为 200求该金属块的密度 21一位同学用图象描绘了一辆摩托车在某段时间内的运动情况试求摩托车的行驶速度 22( 8 分)如图所示,轿车从某地往天府国际机场方向匀速行驶,当到达 A 地时,车内的钟表显示为 10: 15,到达 B 地时,钟表显示为 10: 30求: ( 1)轿车从 A 地到 B 地的速度; ( 2)若该轿车每 100耗的汽油为 8L,已知汽油的密度为 =03kg/轿车从 B 地到达天府国际机场需要消耗的 汽油质量是多少? 23( 10 分)附加题:小英今年 4 岁,她耳朵有点痛,需要服用扑热息痛糖浆,而家里只有扑热息痛滴剂,而且没有标注 4 岁孩子的用量糖浆与滴剂的作用相同,但每毫升含扑热息痛的质量不同,要安全服用必须含的扑热息痛质量相同,对于一个 4 岁的儿童来说,服用糖浆的安全用量为 6图: 请你计算: ( 1)每毫升糖浆和滴剂各含扑热息痛多少毫克? ( 2)服用多少 滴剂相当于服用 6量的糖浆? 2016年四川省资阳市简阳市八年级(上)期末物理试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10 分小题,共 30 分) 1下列估测最接近实际的是( ) A正式比赛的篮球架的篮板高 中学生体测跑 1000m 用时 2一名普通中学生的质量约 50人的正常体温约 23 【考点】 长度的估测;温度;质量的估测;速度与物体运动 【分析】 首先对题目中涉及的物理量有个初步的了解,对于选项中的单位,可根据需要进行相应的换算或转换,排除与生活实际相差较远的选项,找 出符合生活实际的答案 【解答】 解: A、一般门的高度在 2m 左右,篮板高度比门的高度大得多,在 3m 左右此选项不符合实际; B、中学生 1000m 的时间在 右此选项不符合实际; C、在成年人的质量在 65右,中学生的质量比成年人小一些,在 50右此选项符合实际; D、正常情况下,人的体温在 37 左右,变化幅度很小此选项不符合实际 故选 C 【点评】 物理学中,对各种物理量的估算能力,也是我们应该加强锻炼的重要能力之一,这种能力的提高,对我们的生活同样具有很大的现实意义 2成语 “声如洪钟 ”形容说话或歌唱时声音洪亮,它描述的是声音的( ) A音调 B响度 C音色 D音频 【考点】 响度 【分析】 声音的三个特征:音调、响度、音色音调是指声音的高低;响度是声音的大小;音色是声音的品质和特点,与发声体的材料和结构有关 【解答】 解:成语 “声如洪钟 ”形容说话或歌唱时声音洪亮,它描述的是声音的响度 故选: B 【点评】 本题需要学会学生如何利用物理知识,来解释成语中提到的现象重点考查对响度特点的理解能力 3小马驾驶轿车在高速公路上行驶,当超过一辆同方向行驶的卡车时,则( ) A以小马为参照物,卡车是静止的 B以卡车为参照物,轿车是运动的 C以地面为参照物,卡车是静止的 D以轿车的车座为参照物,小马是运动的 【考点】 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分析】 研究物体的运动时,必须事先选定一个标准的物体,这个事先被选作标准的物体叫参照物如果被研究的物体相对于这个标准位置发生了改变,则是运动的;如果被研究的物体相对于这个标准位置没有发生改变,则是静止的 【解答】 解: A、以小马为参照物,卡车与小马之间的位置发生了变化,因此卡车是运动的故 A 错误; B、以卡车为参照物,轿车与卡车 之间的位置发生了变化,因此是运动的故 C、以地面为参照物,卡车与地面之间的位置发生了变化,因此是运动的故 D、以轿车的车座为参照物,小马与车座之间没有位置变化,因此是静止的故D 错误 故选 B 【点评】 一个物体的运动状态的确定,关键取决于所选取的参照物所选取的参照物不同,得到的结论也不一定相同这就是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4下列关于声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声音在各种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一样大 B只要物体在振动,我们就一定能听到声音 C减弱噪声的唯一方法是不让物体发出噪 声 D拉二胡时不断地用手指控制琴弦,是为了改变音调 【考点】 声音的综合利用 【分析】 A、在不同的介质中,声音的传播速度不同,介质密度越大,声速越大; B、人耳的听觉是有一定范围的,超出频率范围或响度太小的声音,人耳都是听不到的; C、从减弱噪声的三个途径来进行判断; D、从振动频率与音调的关系角度来做出判断 【解答】 解: A、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是不同的,介质密度越大,声速越大,故说法错误,不合题意; B、只有频率在 20 20000间,响度在 0上的声间人耳才能的得到,故说法错误,不合题 意; C、减弱噪声的方法包括在声源处、在传播过程中、在人耳处三个途径,故说法错误,不合题意; D、拉二胡时不断地用手指控制琴弦,改变了弦的长短,从而改变振动的频率,是为了改变音调,故说法正确,符合题意 故选 D 【点评】 本题考查了有关声现象的几个基本知识点,包括声速、人耳的到声音的条件、减弱噪声的途径、音调与频率的关系等,有一定综合性,但难度不大 5加油站都有这样的提示:请 “熄火加油 ”、 “禁止抽烟 ”、 “不要使用手机 ”等这是为了防止火花点燃汽油引起火灾,因为常温下液态的汽油容易发生什么物态变化( ) A汽化 B液化 C熔化 D凝固 【考点】 汽化及汽化吸热的特点 【分析】 物质由液态变成气态的过程叫做汽化 【解答】 解:加油站储存了大量汽油、柴油,这些汽油和柴油在常温下汽化,产生大量燃油蒸汽,这些蒸汽遇火很容易燃烧而发生危险,因此加油站附近禁止吸烟、打手机等 故选 A 【点评】 本题联系生活实际考查了物态变化的类型,属于基础知识的考查,比较简单 6在过去的 2015 年,我国多次出现日食现象,下列所述现象与日食的光学成因相同的是( ) A拱桥倒影 B海市蜃楼 C立竿见影 D毕业 合影 【考点】 光直线传播的应用 【分析】 日食形成的原因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分别分析题中四种现象形成的原因即可解答 【解答】 解:日食形成的原因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导致的,故: A、拱桥倒影是通过平静的水面成的像,故是平面镜成像,属于光的反射,故 B、海市蜃楼幻影是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故 B 不符合题意; C、立竿见影是利用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故 C 符合题意; D、毕业合影,即利用照相机成的像,所以是利用光的折射形成的,故 D 不符合题意; 故选 C 【点评】 本题考查了光的直线传播,解决此题要求了解一些光 的直线传播产生的现象及其他光现象,属于基本内容,比较简单 7 3D 电影具有三维立体视觉效果,拍摄时,将两个摄像头按照人两眼间的距离放置,同时拍摄,制成胶片;放映时,两个放映机在银幕上呈现两个略有差异的画面,观看者带上特殊眼镜后,就和直接用双眼看到物体的效果一样关于 3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光在银幕上发生的是漫反射 B画面在人眼视网膜上所成的像是倒立、缩小的实像 C拍摄时,两镜头中心间的距离约为 7放映时,胶片到放映机镜头的距离大于 2 倍的镜头焦距 【考点】 漫反射;凸透镜成像 的应用 【分析】 ( 1)凸透镜成像规律: U 2f,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应用是照相机;2f U f,成倒立、放大的实像,应用是投影仪; U f,成正立、放大的虚像,应用是放大镜 ( 2)为了使电影院里的每一位观众都能看到银幕上的画面,幕布表面比较粗糙,当光线射到的幕布上,反射光线会射向四面八方,这种反射称为漫反射( 3)人的两眼之间大约有 6 厘米的距离,所以在观看除了正前方的物体外,两只眼睛必然有角度的不同,这个差别在大脑中就能自动形成上下、左右、前后、远近的区别,从而产生立体视觉 【解答】 解: A、观众能从各个 不同的角度看到银幕上的画面,这是由于光在银幕上发生了漫反射,故 A 正确 B、电影放映机的镜头是凸透镜,银幕上呈现的是倒立、放大的实像,画面在人眼视网膜上所成的像是倒立、缩小的实像;故 B 正确; C、人的两眼之间大约有 6 厘米的距离,拍摄时,为了产生立体视觉两镜头中心间的距离约为 7 C 正确; D、放映时,胶片到放映机镜头的距离在一倍焦距和 2 倍焦距之间故 D 错误 故选 D 【点评】 掌握凸透镜成像的三种情况及其应用是解决本题的关键,另外我们能从各个角度看到物体就是发生了漫反射的缘故,此题涉及到的 3D 电影的相 关知识,有一定的难度 8一个能容得下 2的瓶子,一定能容得下 2( ) A酒精 B食用油 C盐水 D汽油 【考点】 密度公式的应用 【分析】 瓶子体积一定,最多能装 1,要能装下其它液体,必须密度大于水的密度 【解答】 解:瓶子体积 V 相同,装满水 m=2要装下 2其它液体,根据= 得, 液 水 ,题中只有盐水密度大于水的密度 故选 C 【点评】 本题考查密度公式的应用,关键是知道题目所给液体的密度大小,相对比较简单 9某钢瓶内装有气态氧,密度为 8kg/次气焊中用去了一半,则剩余氧气密度为( ) A 8kg/ 4kg/ 6kg/ 2kg/考点】 密度的计算;密度公式的应用 【分析】 用去了其中的一半后,剩余氧气的质量为原来质量的二分之一; 剩余氧气的体积与钢瓶的容积相同,即电焊前后,氧气的体积不变,变化的是质量,根据密度公式 = 求解即可 【解答】 解: 整个过程中氧气的体积不变,设氧气瓶的体积为 V 则原来氧气 的质量为: m=V 用去其中的一半后,还剩 m= m= V, 则瓶内剩余氧气的密度为: = = = = 8kg/kg/ 故选 B 【点评】 本题考查了对密度的计算公式 的掌握,弄清使用氧气前和使用氧气后体积不变是本题的关键 10北京时间 2006 年 1 月 20 日,新视野号探测器从美国卡纳维拉尔角发射升空,踏上近 10 年,超过 50 亿公里飞往冥王星的漫漫征程 2015 年 7 月 14 日,北京时间凌晨 4 点新视野拍摄了最新的冥王星图象,这也是迄今清晰度最高的图象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火箭的燃料是氢气,通常情况下通过压缩体积的方法使氢气液化后使用 B火箭发射升空时其尾部的 “白气 ”是雾状小水滴 C图象是通过超声波传回地面的 D以地球为参照物冥王星是运动的 【考点】 液化方法 及其应用;液化及液化现象;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信息与信息传播 【分析】 A、使气体液化由两种方式:降低温度(任何气体在降到足够低的情况下都可以使气体液化)、压缩体积(压缩体积不能使所有的气体都液化); B、物质由气态变为液态称为液化; C、新视野号探测器通过电磁波与地面保持联系,传输信息; D、判断物体的运动和静止,首先确定一个参照物,被研究的物体和参照物之间如果发生位置的变化,被研究的物体是运动的,否则是静止的 【解答】 解: A、火箭的燃料氢就是用压缩体积的方法使它液化的,液化后的好处是可以大大的减小体积 ,可以节省空间故 A 正确; B、发射台下是水池,而让火焰喷射到水中,则水是从液态变为气态的水蒸气,即发生汽化,从而能从周围吸取热量;这些水蒸气散发到空气中,遇到冷空气液化成的小水珠就是我们看到的 “白气 ”,故 B 正确 C、声波、超声波、次声波不能在真空中传播,新视野号探测器是通过电磁波向地面传输信息的,故 C 错误 D、选择地球为参照物,冥王星和地球之间发生位置的变化,以地球为参照物,冥王星是运动的故 D 正确 故选 C 【点评】 此题考查的是物理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我们要学会使用我们所学的物理知识来分析生活中的 物理现象 二、图示题(本大题包括 5 个小题,共 14 分) 11图 1 中,刻度尺的分度值为 1纸带中 点之间的距离为 图 2 中汽车运动的速度为 85km/h ,图 3 中温度计的示数为 16 【考点】 刻度尺的使用;温度计的使用及其读数;速度与物体运动 【分析】 刻度尺的最小刻度值(或叫分度值)为相邻的刻度线表示的长度; 使用刻度尺测量物体长度时,要观察是否从 0 刻度线量起,起始端没从 0 开始,要以某一刻度当作 “0”刻度,读 出末端刻度值,减去前面的刻度即为物体长度,注意刻度尺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 汽车速度常用的计量单位是 km/h,读取汽车速度仪示数时,首先要明确其分度值,读数时视线与指针所对刻线相垂直; 使用温度计测量液体温度时,先要弄清楚温度计的量程和分度值,读数时视线与液柱最高处所对刻度相垂直,并注意区分温度是零上还是零下 【解答】 解:由图知: 刻度尺上 1间有 10 个小格,所以一个小格代表 1刻度尺的分度值为 1带左侧与 齐,右侧与 齐,所以纸带的长度为L= 在汽车速度仪上, 20km/h 之间有 4 个小格,一个小格代表 5km/h,即速度仪的分度值为 5km/h此时的速度为 85km/h; 温度计上 10 之间有 5 个小格,所以一个小格代表的温度是 2 ,即此温度计的分度值为 2 ;此时的温度为 16 故答案为: 185 km/h; 16 【点评】 物理 中有很多的测量工具,刻度尺、秒表、电流表、电压表、天平、量筒、弹簧测力计、温度计等,任何一种工具,一定要注意每一个大格和每一个小格各代表多少刻度尺需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数字,其他的测量工具不需要估读,读出最接近的数值即可 12请画出图中入射光线经 O 点后折射光线的大致方向 【考点】 作光的折射光路图 【分析】 光的折射定律:折射光线、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个平面内,折射光线、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当光由空气斜射进入水中或其它透明介质中时,折射 光线向法线偏折,折射角小于入射角 【解答】 解:先过折射点 O 垂直水面作出法线,根据折射光线、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在法线右侧的玻璃中画出折射光线,注意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如图所示: 【点评】 此题考查了对折射光线的画法,关键是记熟光的折射定律,搞清折射角与入射角的关系 13欲使用一平面镜将与水平面夹角为 30的入射光沿水平方向射出,请你用作图的方法确定平面镜放置的位置(保留作图痕迹) 【 考点】 作光的反射光路图 【分析】 根据光反射定律知,反射角等于入射角,故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的夹角的平分线是法线的位置,再过入射点作出法线的垂线,就是平面镜所在的位置 【解答】 解:由光反射定律知,反射角等于入射角,所以先做出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的夹角的平分线,然后再过入射点作这个角平分线的垂线即可如图: 【点评】 本题考查了光的反射定律的应用,会根据反射定律完成反射光路,会根据角之间的关系计算角的大小 14如图所示,一个凸透镜的主光轴与平静水面 重合, F 为凸透镜的焦点请画出图中光线在凸透镜左侧的入射光线以及图中光线进入水中的折射光线 【考点】 透镜的光路图;作光的折射光路图 【分析】 ( 1)根据折射光线的特点,可以画出对应的入射光线 ( 2)折射与入射的关系:折射光线、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个平面内,折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光由空气斜射入水中时,折射光线向法线偏折,折射角小于入射角 【解答】 解:( 1)平行于主光轴的入射光线经过凸透镜折射后,折射光线过焦点,由此可以确定该条折射光线对 应的入射光线故画图如下 ( 2)过入射点垂直界面作出法线,根据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在水中法线的另一侧作出折射光线,如图所示: 【点评】 关于凸透镜,有三条特殊的入射光线: 平行于主光轴; 过焦点; 过光心的每条特殊的入射光线对应的折射光线都有自己的特点 15如图所示是甲乙两种固体的熔化实验图象,固体甲第 6 分钟的状态是 固液共存 ,由图象可知甲乙两种固体的区别是 甲有熔点,乙没有熔点 【考点】 熔化和凝固的温度 时间图象 【分析】 ( 1)掌握晶体和非晶体的区别:晶体有一定的熔点或凝固点,在熔化(或凝固)过程中吸热(或放热)但温度保持不变; ( 2)掌握晶体在不同阶段的状态:熔化前处于固态,熔化过程中处于固液共存态,熔化后处于液态 【解答】 解:由图象知,乙在整个过程中,吸热温度不断升高,没有熔点,是非晶体; 甲在熔化过程中温度保持 48 不变,所以甲是晶体,熔点为 48 ; 从第 4第 8于熔化过程,是固液共存态; 故答案为:固液共存;甲有熔点,乙没有熔点 【点评】 此题考查了对晶体 和非晶体熔化图象的分析,要抓住晶体和非晶体熔化和凝固时特点:晶体有一定的熔点(凝固点),熔化(凝固)时温度不变,继续吸热(放热),学习时要用比较法来记住它们的特点 三、探究与实验题(本大题包括 4 个小题,共 30 分) 16实验室准备多套 “观察水沸腾 ”的实验装置,如图甲、乙所示 ( 1)小明同学从水温升高到 90 时开始记录数据,以后每隔 1录一次水的温度,直到水沸腾 5止,实验数据如表所示,分析下表数据可知,小明选择的是 乙 (甲 /乙)图中的装置 时间/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温度/ 90 92 94 96 98 100 101 102 102 102 101 102 ( 2)小莉、小华都选用了另外一种实验装置,她们绘制的沸腾图象如图丙所示,得到 a、 b 两种不同图线,其原因是实验中她们所用水的 质量 不同 【考点】 探究水的沸腾实验 【分析】 ( 1)水的沸点跟气压有关,气压越大,沸点越高乙装置的容器上面盖有盖,可以增大气压,提高水的沸点 ( 2)图丙水的沸点相同,说明水上方的气压相同,但是从开始加 热到沸腾时加热时间不同,说明水的质量不同, b 比 a 加热时间长, b 比 a 加热时间长 【解答】 解:( 1)甲图上面没有容器盖,乙图上面有容器盖,加热时,乙容器内气体压强大于 1 标准大气压,水的沸点高于 100 ,所以小明使用的乙装置 ( 2)小莉、小华都选用了另外一种实验装置,水上方的气压相同,水的沸点相同, b 从加热到开始沸腾需要的时间长,是因为 b 的质量大造成的 故答案为:( 1)乙;( 2)质量 【点评】 此题水的沸腾特点为,沸点和气压的关系,同时也考查了学生的识图能力,能从图象中判断并发现规律知道水在沸腾过程中温度 保持不变 17( 10 分)( 2016 秋 简阳市期末)洋洋同学在探究 “凸透镜成像规律及应用 ”的活动中,选用了焦距未知的凸透镜 ( 1)将凸透镜安装在光具座上,用平行光作光源,移动光屏,直到 光屏上得到的最小、最亮的光斑 ,如图甲所示,则该凸透镜的焦距为 10 ( 2)将蜡烛、凸透镜、光屏依次安装在光具座上,并调整蜡烛火焰、凸透镜及光屏三者的中心,使其大致在 同一高度 上,为实验探究做好准备 ( 3)如图乙所示,此时屏上成像清晰保持光屏和凸透 镜的位置不变,将蜡烛向右移动到 20度处,为了在光屏上再次得到清晰的像,应向 右 (填 “左 ”或 “右 ”)调节光屏 ( 4)在图乙基础上,将点燃的蜡烛移到标尺 35,然后前后移动光屏找到清晰的像生活中 投影仪或幻灯机 就是利用这一成像原理来工作的再将蜡烛向靠近透镜方向移动 1所成像的大小 变大 (填 “变大 ”、 “变小 ”或 “不变 ”) ( 5)若保持凸透镜位置不变,将蜡烛移动到距凸透镜 5时,前后移动光屏,在光屏上不能得到蜡烛的像若想看到此像,观察方法应是 从凸透镜右侧透过透镜观察 【考点】 凸透镜成像规律及其探究实验 【分析】 ( 1)焦点到凸透镜的距离叫做焦距; ( 2)将蜡烛、凸透镜、光屏三者中心调到同一高度,能使像成在光屏的中央; ( 3)凸透镜成实像时,物距变小,像距变大,像变大; ( 4)当 2f u f 时,成倒立放大的实像;当 u 2f 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由此分析解答; ( 5) u f,成正立、放大的虚像 【解答】 解: ( 1)由图中,平行光线经凸透镜后会聚到一点,说明凸透镜对光线具有会聚作用;光屏上得到的最小、最亮的光斑便是凸透镜的焦点, 所以焦距为 60500 ( 2)蜡烛 、凸透镜、光屏,三者在同一条直线上,三者的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像才能呈在光屏的中心; ( 3)保持光屏和凸透镜的位置不变,将蜡烛向右移动到 20度处,物距变小,像距变大,才能再次得到清晰的像,所以应向右调节光屏; ( 4)若保持凸透镜位置不变,将蜡烛移动到标尺 35,此时物距为 u=50355于蜡烛位于 1 倍焦距和 2 倍焦距之间,所以成倒立放大的实像;投影仪或幻灯机就是利用这一成像原理来工作的; 再将蜡烛向靠近透镜方向移动 1距变小,像距变大,像变大则所成像变大; ( 5)若将蜡烛 移到距凸透镜 5时,此时 u f,成正立、放大的虚像,在光屏上不能得到蜡烛的像; 若想看到此像,观察方法应是从凸透镜右侧透过透镜观察 故答案为: ( 1)光屏上得到的最小、最亮的光斑; 10;( 2)同一高度;( 3)右;( 4)投影仪或幻灯机;变大;( 5)从凸透镜右侧透过透镜观察 【点评】 凸透镜成像的规律涉及四个方面的内容:物距与焦距的关系;成像性质;像距与焦距的关系以及应用要确定凸透镜的成像性质,只要知道:物距与焦距的关系、凸透镜成像的应用、像距与焦距的关系这三个方面中的一个即可 18( 10 分)( 2015博白县模拟)各种复合材料由于密度小、强度大,广泛应用 于 汽 车 、 飞 机 等 制 造 业 小 明 测 量 一 块 实 心 复 合 材 料 的 密度 ( 1)将托盘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将游码移至 标尺左端零刻线 处,发现指针静止时指在分度盘中线的左侧,如图甲,则应将平衡螺母向 右 (填 “左 ”或 “右 ”)调节,使横梁平衡 ( 2)用调好的天平测量该物块的质量时,当在右盘放人最小的砝码后,指针偏在分度盘中线左侧一点,则应该 C (填选项前的字母) A向右调平衡螺母 B向右盘中加砝码 C向右移动游码 当天平重新平衡时,盘中所加砝码和游码位置如图乙所示,则所测物块的质量为 ( 3)因复合材料的密度小于水,小明在该物块下方悬挂了一铁块,按照如图丙所示 顺序,测出了该物块的体积,则这种材料的密度是 103 kg/ ( 4)分析以上步骤,你认为小明在测体积时的操作顺序会引起密度测量值比真实值 偏小 (填 “偏大 ”“不变 ”或 “偏小 ”)原因是 将复合材料从量筒中取出时,其上有水,测得体积偏大 请你写出这类材料广泛应用于汽车、飞机制造的优点: 密度小,可以减轻飞机和汽 车的质量,以提高速度、节约能源等 【考点】 固体的密度测量实验 【分析】 ( 1)使用天平测量物体质量之前要进行调平,先调节平衡螺母,后调节游码,平衡螺母相对于指针的调节规律是 “左偏右调,右偏左调 ”; ( 2)在测量前的调平用平衡螺母,在测量过程中的调平,应该用游码或砝码,据此题中的条件分析即可判断; 同时在天平读数时,被测物体的质量 =砝码的质量 +游码的示数; ( 3)据丙图中 可以计算出该材料的体积,而后再据质量和体积计算出密度即可; ( 4)由于测量过程中,复合材料上面会沾有一些水,故使得测量的体积偏大,据 密度公式可知,密度偏小;再据实际情况,说明该材料在生活中的应用即可 【解答】 解:( 1)将托盘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将游码移至标尺左端零刻线处,发现指针静止时指在分度盘中线的左侧,则应将平衡螺母向右调节,使横梁平衡 ( 2)用调好的天平测量该物块的质量时,当在右盘放人最小的祛码后,指针偏在分度盘中线左侧一点,即说明此时右盘所放的砝码的质量较小,故应该像右调节游码,使得天平再次平衡; 据图可知,此时天平标尺的分度值是 此时待测物体的质量是:m=10g+5g+ ( 3)据丙图中的 可 知,此时的体积为 60丙图中的 可知,此时的体积为 40复合材料的体积是: V=60400 故该材料的密度是: = = =103kg/ ( 4)由于测量过程中,复合材料上面会沾有一些水,故使得测量的体积偏大,据密度公式可知,密度偏小; 据题可知,该复合材料的密度偏小,故在生活生产中,可以用该材料减轻飞机和汽车的质量,以提高速度、节约 能源等; 故答案为: ( 1)标尺左端零刻线处;( 2)右; C; 3) 103;( 4)偏小;将复合材料从量筒中取出时,其上有水,测得体积偏大;密度小,可以减轻飞机和汽车的质量,以提高速度、节约能源等 【点评】 该题考查了天平的正确使用、量筒的正确使用、密度的测量及测得值偏大、偏小的判断,是一道综合题,但难度不大 19小明用调好的天平、小玻璃杯和水测量食用油的密度(水的密度为 水 ),实验步骤如下: A用天平测出空玻璃杯的质量为 B用记号笔在玻璃杯上做一个标记,向玻璃杯内加水 到标记处,用天平测出水和杯的总质量为 C将杯内的水全部都倒出,并用于抹布擦干,向玻璃杯内加入 食用油到标记处 ,用天平测出 油和杯的总质量 ( 1)在上面横线上将步骤补充完整,用规定符号表示所测物理量 ( 2 )食用油密度的表达式(用所测物理量的符号表示)为: 油 = 【考点】 液体的密度测量实验 【分析】 该题是要测量食用油的密度,质量可以用天平测出,关键是体积的测量,在这儿是采用了已知密度的水,量取体积相同的食用油和水则 V 油 =V 水 ,而 V 油 =,V 水 = ,由此推出密度的表达式 【解答】 解:( 1) C将杯内的水全部倒出,并用干抹布擦干,向玻璃杯内加入食用油到标记处,用天平测出油和杯的总质量 ( 2)因为 m 水 =m 油 =以根据 = 得: V 水 = = , V 油 = = , 因为, V 水 =V 油 , 所以 = , 可得, 油 = 水 故答案为: C、食用油到标记处;油和杯的总质量 2) 水 【点评】 本题考查了测油的密度实验,应用密度公式可以求出油的密度,常见方法 四、论证与计算题(本大 题包括 4 个小题,共 26 分) 20一质量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第二储油罐建设合同书
- 公寓租赁合同及家电清单
- 设备采购与安装合同
- 护理员的初级培训课件
- 运动解剖学题库(含参考答案)
-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上册数学口算练习试题 全套
- 精密仪器销售合同模板
- 电子商务战略合作合同范本
- 腰椎病人骨折的护理
- 班级心理健康教育
- JB-T 8532-2023 脉冲喷吹类袋式除尘器
- 第11课《送东阳马生序》(课件)九年级语文下册
- (正式版)SHT 3045-2024 石油化工管式炉热效率设计计算方法
- 2024年中储粮集团招聘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基于大概念的高中历史大单元教学
- (2024年)保安培训图文课件
- 《养老护理员》-课件:协助卧床老年人使用便器排便
- 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全册大单元整体教学设计表格式教案
- 初三励志、拼搏主题班会课件
- 特种加工技术课件
- 提升教师数字素养培训方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