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师职业倦怠的现状、成因和对策研究_第1页
中小学教师职业倦怠的现状、成因和对策研究_第2页
中小学教师职业倦怠的现状、成因和对策研究_第3页
中小学教师职业倦怠的现状、成因和对策研究_第4页
中小学教师职业倦怠的现状、成因和对策研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本 科 毕 业 论 文论 文 题 目:中小学教师职业倦怠的现状、成因和对策研究指 导 老 师 :学 生 姓 名 :学 号 :院 系 :专 业 :教育管理毕 业 时 间 :原 创 承 诺 书我承诺所呈交的毕业论文是本人在老师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研究成果。据我查证,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的地方外,论文中不包含其他人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若本论文及资料与以上承诺内容不符,本人愿意承担一切责任。 (老师评语:该论文比较扎实的研究了中小学教师职业倦怠的现状、成因和对策。有真实的问题意识和研究精神,但也存在挖掘不深,行文比较突兀的问题。 ) 毕业论文作者签名:_ _ 日期: 目 录摘要 IAbstract 引言 一、本乡镇中小学教师职业倦怠的现状1(一)什么是职业倦怠 11情绪衰竭12去人性化13、个人成就感降低1(二)本乡镇中小学教师职业倦怠的现状 11.本乡镇中小学教师的职业倦怠整体程度不高,但应引起高度重视12.教师职业倦怠的性别差异,男性教师比女性教师显著23.教师职业倦怠的学历差异,学历越高职业倦怠愈明显24. 教师职业倦怠的学段差异,中小学教师的职业倦怠差异不大 25. 教师职业倦怠的教龄差异,教龄越长职业倦怠越明显 26. 教师职业倦怠的职称差异,职称越高职业倦怠越明显 2二、中小学教师职业倦怠的成因 2(一) 客观原因 21.职业因素 22.学校因素 33.社会因素 3 (二) 主观原因 31.社会期望与现实的反差 42.教师劳动付出与报酬不一致 4三、中小学教师职业倦怠的对策 4(一)社会的支持 4(二)学校的支持 41. 引导教师确定恰当的奋斗目标 52. 注意建立良好的学校人际关系 53. 完善教育领域、学校内部的公正、公开的竞争机制 5(三)个体的努力 51. 教师要努力发挥自身个性中的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 52. 增强教师自身心理适应能力 5参考文献 7附录 8致谢 10I摘要(内容要手写)职业倦怠是职业压力的一种,指在职业环境中,对长期的情绪紧张源和人际关系紧张源的应激反应表现出的一系列心理、生理综合征。教师是职业倦怠感的高发人群,本文采用教师职业倦怠问卷调查、教师访谈、参考相关文献等研究方法,分别从三个维度(情感衰竭、去人性化、个人成就感)调查研究了本乡镇(XXX)中小学教师职业倦怠情况的现状、并对影响本乡镇教师职业倦怠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为寻求科学的干预策略提供参考,为提高教师的职业生活质量、提升本县的教育教学质量做出有益的努力。结果表明:本乡镇中小学教师已经感受到了职业倦怠的影响,问题不算严重,但应引起高度重视。关键词:中、小学教师 职业倦怠 情感衰竭 人格解体 个人成就感 现状、成因和对策IIAbstract (内容要手写)Burnout is an occupational stress, that in occupational settings, long-term emotional stress on the source and the source of the stress response to interpersonal tensions show a series of psychological and physiological syndrome. Teacher burnout is a high risk population, we use the burnout questionnaire, teacher interviews, reference literature and other research methods, respectively, from three dimensions (emotional exhaustion, depersonalization, personal accomplishment) investigation of the township (Meixian West xiangyangzhen) Teacher burnout of the present conditions, and the burnout of the township to analyze the relevant factors, intervention strategies to find a scientific reference, to improve the quality of working life of teachers, enhance the county make a useful teaching quality efforts.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township school teachers have felt the impact of burnout, the problem is not serious, but should pay close attention.Key words:And primary school teachers Burnout Emotional exhaustion Depersonalization Personal accomplishment Current Situation, Causes and CountermeasuresIIIXXX 中小学教师职业倦怠的现状、成因和对策研究引言随着社会的发展与竞争的加剧,我国中小学教师所承受的职业压力与日俱增,国内的诸多研究均显示,教师职业是最具压力的职业之一 1,如果教师的职业压力长期得不到有效控制,就会直接导致职业倦怠。职业倦怠已对教师的身心健康、教学质量及教师队伍的稳定构成了巨大威胁,对教师教学与学生发展造成了直接的负面影响 2。目前本乡镇教师职业倦怠的现状如何?呈现什么样的特点?本文试图在问卷调查、教师访谈、参考文献研究的基础上,对本乡镇教师职业倦怠的状况进行了解,认识教师的职业倦怠成因,从而提供一定的对策依据,为本乡镇、本县教师队伍的管理与建设提供必要的参考。1XXX 中小学教师职业倦怠的现状、成因和对策研究一、本乡镇中小学教师职业倦怠的现状(一)什么是职业倦怠职业倦怠是职业压力的一种,是 20 世纪 70 年代美国学者研究职业压力时提出来的一个概念,指在职业环境中,对长期的情绪紧张源和人际关系紧张源的应激反应而表现的一系列心理、生理综合征 3。职业倦怠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4:1、情绪衰竭。它是倦怠的个体压力维度,表现为个体情绪和情感处于极度疲劳状态,情感资源干涸,工作热情完全丧失。2、去人性化。它是倦怠的人际关系维度,表现为个体以一种消极的、否定的、麻木不仁的态度和情感去对待他人,甚至把人看成一件没有生命的物体。3、个人成就感降低。它是倦怠的自我评价维度,表现为个体对工作的意义和价值的评价下降,自我效能感丧失,时常感觉到无法胜任,从而在工作中体会不到成就感,不愿意付出努力。(二)本乡镇中小学教师职业倦怠的现状XXX 位于 XXX 东南部,总面积 155.2 平方公里,全镇下辖 13 个村民委员会,2 个居民委员会,103 个自然村,共有 3652 户,总人口 1.66 万。现有两间初级中学、两间中心小学,教职工总人数 232 人(其中教师 179 人) ,学生总人数 2395 人。为了全面了解本乡镇中小学教师职业倦怠现状,本学年我利用课余时间,对本乡镇的 4 间中小学校分别进行了问卷调查 5(见附录“中小学教师职业倦怠状况调查问卷一” 、 “中小学教师职业倦怠状况调查问卷二” ) 、教师访谈。为使调查具有广泛的代表性,从中学、小学共发放调查问卷 100份,教师访谈合 10 人,调查问卷覆盖率 56%,回收率 100%。样本的基本情况见表一:表一、调查、访谈范围及问卷填写数量:被调查单位 教职工人数 填写问卷数 填写对象 访谈人数 访谈对象XXX 中学 81 人 35 份 中学教师 3 人 一线教师白宫中学 62 人 30 份 中学教师 3 人 一线教师XXX 小学 59 人 20 份 小学教师 2 人 一线教师白宫小学 30 人 15 份 小学教师 2 人 一线教师合计 232 人 100 份 10 人从问卷调查中,按学段,小学教师 35 人(35) ,中学教师 65 人(65) ;按性别,男性教师 40 人(40) ,女性教师 60 人(60) ;按教龄,5 年以下者 2 人(2) ,610年者 25 人(25) ,1120 年者 34 人(34) ,20 年以上者 39 人(39) ;按学历,中专18 人(18) ,大专 36 人(36) ,本科及本科以上 46 人(46) ;按职称,小学一级教师和中学二级教师 32 人(32) ,小学高级教师和中学一级教师 66 人(66) ,中学高级教师 2 人(2) 。通过问卷调查,从职业倦怠的具体表现出发,再结合向阳生涯职业规划专家专门设计的一套职业倦怠测试 6,对本乡镇中小学教师职业倦怠的现状进行了分析,得到的情况是:1、本乡镇中小学教师的职业倦怠整体程度不高,但应引起高度重视。在 100 份调查问卷中,得 1220 分(还没有患上职业倦怠症)的 38 人(38%) ;得2140 分(出现职业倦怠症的前期症状)的 46 人(46%) ;得 4160 分(患上职业倦怠症)的 16 人(16%) 。在调查中 16%的教师已出现了对现在的工作几乎已经失去兴趣和信心,工作状态很不佳;46%的教师已经开始出现了职业倦怠症的前期症状,要警惕,要引起高度重2视,要认真调整自己的工作状态。2、教师职业倦怠的性别差异,男性教师比女性教师显著。在男性教师 40 人,女性教师 60 人的调查问卷中,对职业倦怠(含职业倦怠的前期症状)的 52 名教师中进行了性别方面的比较,发现 52 名教师中女性占了 24 人,占调查问卷中女性教师的比例为 40%,男性占了 28 人,占调查问卷中男性教师比例中的 70%。所以在职业倦怠上男性教师比女性教师显著。 3、教师职业倦怠的学历差异,学历越高职业倦怠愈明显。在调查问卷中,中专学历的 18 人,大专学历的 36 人,本科及本科以上学历的 46 人,对职业倦怠(含职业倦怠的前期症状)的 52 名教师中进行了学历方面的比较,发现学历越高职业倦怠的表现越明显。中专学历的 2 人,占调查问卷学历比例的 11%;大专学历的 12人,占调查问卷学历比例的 33%;本科及本科以上学历的 38 人,占调查问卷学历比例的83%。 4、教师职业倦怠的学段差异,中小学教师的职业倦怠差异不大。 问卷调查中按学段小学教师 35 人,中学教师 65 人,对职业倦怠(含职业倦怠的前期症状)的 52 名教师中进行了学段方面的比较,发现中小学教师的职业倦怠的表现差异不大。52 名教师中小学教师有 18 名,占调查的比例为 51%;中学教师有 34 名,占调查比例的 52%。导致这一现状的可能是不论是小学教师还是中学教师,都从事着教书育人的工作,教育的对象虽有不同但工作的性质是一样的,都面临着在工作中遇到的种种困难和压力,从而所感受的职业倦怠差异不大。 5、教师职业倦怠的教龄差异,教龄越长职业倦怠越明显。对职业倦怠(含职业倦怠的前期症状)的 52 名教师中进行了教龄方面的比较,教龄 5年以下者 0 人;教龄 610 年者 4 人,占调查比例是 16%;教龄 1120 年者 18 人,占调查比例是 53%;教龄 20 年以上者 30 人,占调查比例是 84%。6、教师职业倦怠的职称差异,职称越高职业倦怠越明显。 在调查中对职业倦怠(含职业倦怠的前期症状)的 52 名教师中进行了职称方面的比较,发现职称越高职业倦怠越明显。小学一级教师和中学二级教师 32 人中只有 2 人,小学高级教师和中学一级教师 66 人、中学高级教师 2 人中有 50 人。职称越高职业倦怠越明显,初级职称的占调查的比例为 6%;中、高级职称的比例为 73%。通过对本乡镇中小学教师的职业倦怠状况进行了调查和分析,得出以下结论:我乡镇中小学教师的职业倦怠程度整体上并不严重,但已明显凸现,应予以关注。 二、中小学教师职业倦怠的成因中小学教师职业倦怠的成因是多样而复杂的。对于每一位教师,可能产生职业倦怠的原因千差万别,通过对本乡镇中小学校教师进行了问卷调查、教师访谈等,大量的分析和调查研究表明,造成我乡镇教师职业倦怠的主要原因有客观、主观两个方面。客观原因主要涉及职业、社会和学校三个方面,主观原因主要指教师的个人因素。从本质上看,职业倦怠的产生是由于个体对自身工作的付出与得到的回报之间不平衡的认知而导致的心理与行为上的消极反映 7。(一)客观原因 1、职业因素教师职称的不同,是影响职业倦怠的因素之一 8。在调查中我们发现教师学历越高职业倦怠愈明显,教师职称越高职业倦怠越明显。随着教师职称的提高,特别是根据学段职称到了顶的,从发展阶段上看已进入等待退休阶段,个体获得进一步晋升的机会和可能性几乎没有,接受更高层次的专业挑战的愿望和激情已匮乏,对职业的追求和热情也就转移到“不求有功,但求无过”的状态了。本来教师这个职业是需要千锤百炼,百炼成钢后才更3能发挥它的作用的,是需要一个成长的过程。但学历、职称高的教师未能发挥自己应有的作用,在教育教学中,教师面对千差万别的学生,繁杂纷乱的教育内容,瞬间即变的教育环境,教师必须充分地发挥自己的创造性的发挥,才能胜任教育教学这一工作,这一点学历、职称高的教师相比较而言更能胜任。但在现实生活中,对升学率的片面追求,只以成绩论成败的现实中,学历、职称高的教师的创造性与只看眼前成绩之间存在着尖锐的矛盾,使得他们在竞争中并没有处在有利的地位,相反比起一些学历、职称低的教师的来说,他们利用低效率、高强度的灌输更能更快取得好成绩,无形当中给了学历、职称高的教师当头一棒:要怎样才能有利于学生的发展?付出的努力得不到应有的回报,面对这样的现实,加上自己职称的到顶,逐渐表现出对职业的倦怠。2、学校因素教育实践表明,学校中缺乏一种良好的组织氛围与教师的职业倦怠有着直接的关系 9。学校大多采用“家长式” 、 “一言堂”的管理制度,越来越细化的各种成绩排名,对教师教学的全程的、过度的监控等等,增大了教师的心理压力,扭曲了师生关系,侵犯了教师的人格尊严。另外,居高不下的班级人数、狭窄的办公环境、紧张的工作状态等,都可能会导致教师失去对学校的归属感,渐渐出现职业倦怠,从教时间越长体现得越明显。从调查中体现出了教龄越长职业倦怠呈增长的趋势。这可能是因为教师职业倦怠的发展与教师自身的成长过程密切相关,教师在不同的成长阶段所关注的问题不同,对工作的感受也不同。如新教师会把搞好师生关系作为工作的重要内容,一般不会出现对学生冷漠的现象,而且工作充满热情,积极主动地去适应工作和环境,随着教龄的慢慢增加,对学校的整体教育教学环境的不断认知,教育教学方面能力的不断提升等,个人方面的老资格情绪慢慢就来了,慢慢就缺乏了对工作能力、工作责任等的追求,再随着教龄的增加,就有一种“船到码头车到站”的感觉了,得过且过过日子了。3、社会因素在调查中我们发现教师职业倦怠的性别差异中男性教师比女性教师显著。这是因为在现实中教师的收入与他们付出的巨大劳动不成比例,教师在与社会其他职业的从业人员比较时,会出现不协调的结果,男性教师体现得尤为明显,促成这一现象的原因可能是男性比女性更重视自身的社会地位和价值,并且常常把对自身社会地位及价值的认同与自己的职业和薪酬直接联系,特别是客家地区的男性,受传统的封建思想的影响根深蒂固,认为男人就是家庭的支柱,担负起养家糊口的责任,女人就是在家做好家务、带好小孩的责任,因此家庭的所有经济来源都来自于男性的,但目前我国教师的薪酬及社会地位同其他职业相比,常常让男教师感到自卑,导致了他们对自身价值和职业认同感的降低,XXX 是经济欠发达的山区,教师的月平均工资还不到二千元,这一点使得教师对职业的认同感、职业的积极性、个人成就感等方面明显得不到经济上的支撑。另一方面近年来,我国的教育管理正在进行着全面的改革,如职称评定、教师聘任、末位淘汰、按绩取酬、教师资格社会化等等,使教师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很多教龄长的教师许多新的思想观念也猛烈地冲击着他们,内心原有的对职业的认识与新近提出的新要求产生了矛盾,如果不能正确认识和积极适应,则必然会产生消极情绪,从而导致对所从事职业的倦怠。(二)主观原因教师个体的认识偏差与个体的人格特征也是导致职业倦怠的因素 10。同样环境下同样工作量的两位教师,一位兴致勃勃,而另一位却可能精疲力竭,原因即在于此。研究表明 11,某些不良的人格特征,如不现实的理想和期望、较低的自我价值与判断、自信心降低、对自己的优缺点缺乏准确认识和客观评价等都很容易产生职业倦怠、还有那些富有理想和热情洋溢的教师,以及执着地为实现理想而努力工作的教师,也容易产生职业倦怠,因为这些教师对工作过分投入,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来提高教育质量、实现自己的价值,但当4他们觉得自己对工作的投入与从工作中的所得不匹配时,就可能产生职业倦怠。从调查中发现的教师学历越高职业倦怠愈明显,出现这一现状发现与教师的自我期待和定位有关,即是主观原因。在与 10 名中小学教师的访谈中,学历低的教师普遍认为:我这样的学历能从事这样的工作,虽然工资不高,但每年有寒暑假的休息时间,相对来说的比较悠闲的,而且国家每年有那么多的大学毕业生都找不到工作,对自己有一份相对稳定的工作还是比较满足的;而学历高的教师则认为:通过自己的努力,有了一定的知识和能力,应该在自己的岗位上发挥自己的一技之长,应该受到学校的重视,在学科业务方面、学校管理方面得到重视,在个人自身方面(职称、职务等)应该有一定的发展,一旦遇到挫折可能就心灰意冷,导致了对所从事职业的倦怠。 1、社会期望与现实的反差 从古到今,教师职业一直被视为崇高的职业。但理论与现实差距太大,在现实生活中,还存在轻视知识分子(尤其是中小学教师)的种种偏见,对教师的物质文化生活漠不关心,鄙夷教师职业,轻视教师的劳动,甚至还有殴打、谩骂教师的现象。作为乡镇的中小学教师,乡镇教师的待遇过低,他们一直渴望自己的职业与角色活动受到社会的支持和赞誉,希望自己的社会地位、经济地位能跟不同行业、跟不同地区的同行们保持一致,但由于地处经济欠发达地区,地方财政收入有限,再加上老百姓的素质还有待提高,对教师职业的认识还停留在“臭老九”的层面上,使得老师们为自己的职业不能给自己带来光荣而烦恼,从而产生了对自己所从事职业的倦怠及转行的念头。2、教师劳动付出与报酬不一致 我国中小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