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3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装订线专用焊接机器人设计摘要 焊接机器人具有焊接质量稳定、改善工人劳动条件、提高劳动生产率等特点,广泛应用于汽车、工程机械、通用机械、金属结构和兵器工业等行业。据不完全统计,全世界在役的工业机器人中大约有一半用于各种形式的焊接加工领域。机器人技术是综合了计算机、控制论、机构学、信息和传感技术、人工智能、仿生学等多学科而形成的高新技术。从国内外研究现状来看,焊接机器人技术研究主要集中在焊缝跟踪技术、离线编程与路径规划技术、多机器人协调控制技术、专用弧焊电源技术、焊接机器人系统仿真技术、机器人用焊接工艺方法、遥控焊接技术七个方面。本次设计所用的焊接机器人主要用于客车车窗焊缝的焊接。目的是减少人力劳动强度、提高工作效率,可以在一些人工焊接不方便的位置工作,同时减少焊接时的火花及烟雾对人体造成的伤害。设计主要是决定机器人的类型、自由度数、工作的范围。根据设计要求计算缸体、轴、齿轮等部件选用是否合理,能否完成所需工作。关键词 焊接机器人 齿轮 轴 经济装订线Special welding robot designAbstract Welding robot has the stable welding quality, improve labor condition, improve labor productivity and other characteristics, widely used in automobile, engineering machinery, general machinery, metal structure and weapon industry and other industries. According to incomplete statistics, in service of the worlds industrial robots for about half of all kinds of welding processing field.Robotics is a combination of computer, information, cybernetics, agencies and sensing technology,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bionics and other multi-disciplinary and formation of the new and high technology. From the research status at home and abroad, welding robot technology research mainly concentrated in the seam tracking technology, off-line programming and path planning technology, multi-robot coordinated control technology, special technology, welding robot arc welding power source system simulation technology, robot welding method, welding technology in seven aspects.The design used in the welding robot is mainly used for passenger car window seam welding. Purpose is to reduce human labor intensity, improve work efficiency, and can work in some manual welding are not convenient location, at the same time reduce the welding sparks and smoke when the damage to the human body.Design is mainly the type of robot, the degrees of freedom, the scope of work. According to the requirement of design calculation cylinder body, shaft, gear and other components to choose whether reasonable, whether the work needed to complete.Keywords The welding robot gear shaft economic装订线目 录前 言1第1章 焊接机器人概述21.1 焊接机器人概念21.2 国内外研究状况及发展趋势21.2.1 焊接机器人的发展历程21.2.2 焊接机器人国内外应用现状21.2.3 我国焊接机器人的应用状况31.3 焊接机器人技术的研究现状 41.3.1 焊缝跟踪技术41.3.2 离线编程与路径规划技术51.3.3 多机器人协调控制技术51.3.4 专用弧焊电源61.3.5 仿真技术61.3.6 机器人用焊接工艺方法6第2章 焊接机器人信息及选型82.1技术指标 82.1.1 技术参数82.1.2 设计要求92.2 机器人的选择92.2.1 圆柱坐标型92.2.2 极坐标型92.2.3 直角坐标型102.2.4 多关节型10第3章 拟定总体方案113.1基本设计依据 113.2 方案选定113.3 总体设计113.3.1 选择机型123.3.2 确定总体性能参数123.3.3 总体布局及各部件的结构形式12第4章 设计计算13装订线4.1.臂部伸缩油缸的设计计算134.1.1 确定活塞杆的材料134.1.2 按强度条件确定活塞杆的直径134.2 垂直升降油缸的计算144.2.1 活塞杆的直径144.3 腕部回转力矩的计算154.3.1 腕部回转支撑的摩擦力矩154.3.2 惯性力矩154.4 手臂回转后液压缸的设计计算154.4.1 手臂回转时所需的驱动力矩154.4.2 驱动力矩的计算164.4.3 回转缸内径的计算164.5 工作台驱动器缸设计计算164.6 调整电机选择174.7 焊接机械手的驱动系统设计及计算174.7.1 驱动系统概况174.7.2 计算参数184.7.3 由已知参数绘制工况图194.7.4 拟定液压回路214.7.5 编制程序214.8 齿轮的计算及校核234.8.1 总传动比的确定234.8.2 设计准则244.8.3 计算基本尺寸254.8.4 校核齿根弯曲疲劳强度254.9 轴的计算及校核264.9.1 轴材料选择264.9.2 轴的校核26第5章 经济技术分析285.1 技术评价285.2 产品的经济评价28结论30致谢32参考文献33装订线前 言工业机器人是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发展起来的机电一体化产品,他是新型独立的自动化装置,他在生产中的应用标志着世界工业技术的发展。工业机器人虽然发展的较晚,但他在生产中的应用却很多。工业机器人可以代替人手的繁重的劳动,显著减轻工人的劳动强度,改善劳动条件,提高劳动生产率和生产自动化水平。工业生产中出现的笨重工件的搬运和长期频繁单调的操作,采用机器人都是有效的。此外,他能在高温、低温、深水、宇宙放射线和其他有毒污染环境下进行操作,更显示其优越性,有着广泛的发展前途。为什么机器人会有这么大的功能那?因为机器人的设计是集计算机科学、控制工程、人工智能、传感技术、机构学、机械工程学等为一体的高新技术产品。机器人在生产中的竞争力及企业的应变能力,促进新产品的开发及发展,改变劳动结构以及促进相关学科的技术进步均发挥重大的社会和经济效益。因此,世界各国都很重视机器人技术的发展和其在生产中的应用。当前,我国机器人的发展还处于起步阶段,距发达国家有很大的差距。我们了解客车厂的火车车窗,外框易发生开焊现象其主要原因是质量不过关。他们目前仍采用手工电氩弧焊,这样不仅效率低而且质量差,而且焊接时会产生一种有毒气体,直接影响工人的身体健康,针对这些情况,我们通过仔细的调研,了解具体资料,决定对其产品进行专业焊接机器人的设计。装订线第 1 章 焊接机器人概述1.1 焊接机器人概念焊接机器人是从事焊接(包括切割与喷涂)的工业机器人。焊接机器人主要包括机器人和焊接设备两部分。1.2 国内外研究状况及发展趋势1.2.1 焊接机器人的发展历程自从世界上第一台工业机器人 于 年在美国诞生以来,机器人的应用和技术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 第一代是示教再现型机器人。这类机器人操作简单,不具备外界信息的反馈能力,难以适应工作环境的变化,在现代化工业生产中的应用受到很大限制。第二代是具有感知能力的机器人。这类机器人对外界环境有一定的感知能力,具备如听觉、视觉、触觉等功能,工作时借助传感器获得的信息,灵活调整工作状态,保证在适应环境的情况下完成工作。 第三代是智能型机器人。这类机器人不但具有感觉能力,而且具有独立判断、行动、记忆、推理和决策的能力,能适应外部对象、环境协调地工作,能完成更加复杂的动作,还具备故障自我诊断及修复能力。 焊接机器人就是在焊接生产领域代替焊工从事焊接任务的工业机器人。早期的焊接机器人缺乏“柔性” ,焊接路径和焊接参数须根据实际作业条件预先设置,工作时存在明显的缺点。随着计算机控制技术、人工智能技术以及网络控制技术的发展,焊接机器人也由单一的单机示教再现型向以智能化为核心的多传感、智能化的柔性加工单元(系统)方向发展。 1.2.2 焊接机器人国内外应用现状焊接机器人具有焊接质量稳定、改善工人劳动条件、提高劳动生产率等特点,广泛应用于汽车、工程机械、通用机械、金属结构和兵器工业等行业。据不完全统计,全世界在役的工业机器人中大约有一半用于各种形式的焊接加工领域。截止 年,全世界在役工业机器人约为 万台,其中日本装备的工业机器人总量达到了 万台以上,成为“机器人王国” ,其装订线次是美国和德国;在亚洲,日本、韩国和新加坡的制造业中每万名雇员占有的工业机器人数量居世界前三位。近几年,全球机器人的数量在迅速增加,仅 年就达 万台。 我国自上世纪 年代末开始进行工业机器人的研究,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在技术和应用方面均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对国民经济尤其是制造业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据不完全统计,近几年我国工业机器人呈现出快速增长势头,平均年增长率都超过 , 焊接机器人的增长率超过了 60%;2004 年国产工业机器人数量突破 1400 台,进口机器人数量超过 9000 台,其中绝大多数应用于焊接领域;2005 年我国新增机器人数量超过了 5000 台,但仅占亚洲新增数量的 ,远小于韩国所占的 5,更远小于日本所占的 69 。这对于我国的经济发展速度以及经济总量来说显然是不匹配的,这说明我国制造业的自动化程度有待进一步提高,另一方面也反映了我国劳动力成本的低廉,制造业自动化水平以及工业机器人应用程度的提高受到限制。当前焊接机器人的应用迎来了难得的发展机遇。一方面,随着技术的发展,焊接机器人的价格不断下降,性能不断提升;另一方面,劳动力成本不断上升,我国由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迈进,需要提升加工手段,提高产品质量和增强企业竞争力,这一切预示着机器人应用及发展前景空间巨大。1.2.3 我国焊接机器人的应用状况 我国焊接机器人的应用主要集中在汽车、摩托车、工程机械、铁路机车等主要行业。汽车是焊接机器人的最大用户,也是最早的用户。早在 20 世纪 70年代末,上海电焊机厂与上海电动工具研究所合作研制了直角坐标机械手,成功应用于上海牌轿车底盘的焊接。一汽公司是我国最早引进焊接机器人的企业,1984 年起先后从 KUKA 公司引进了 3 台点焊机器人,用于当时“红旗牌”轿车的车身焊接和“解放牌”车身顶盖的焊接。1986 年成功地将焊接机器人应用于前围总成的焊接,并于 1988 年开发了机器人车身总焊线。20 世纪 80 年代末和 20 世纪 90 年代初,德国大众公司分别与上海和一汽成立合资汽车厂生产轿车,虽然是国外的二手设备,但其焊接自动化程度和装备水平让我们认识到了与国外的巨大差距。随后二汽在货车及轻型车项目中都引进了焊接机器人。可以说 20 世纪 90 年代以来的技术引进和生产设备、工艺装备的引进使我国的汽车制造水平由原来的作坊式生产提高到规模化生产,同时使国外焊接机器人大量进入中国。由于我国基础设施建设的高速发展带动了工程机械行业的繁荣,工程机械行业也成为较早引入焊接机器人的行业之一。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能源的大量需求,与能源相关的制造行业也都开始寻求自动化焊接技术,焊接机器人逐渐崭露头角。铁路机车行业由于我国货运、客装订线运、城市地铁等需求量的不断增加以及列车提速的需求,机器人的需求一直处于稳步增长态势。据 2001 年统计,全国共有各类焊接机器人 1 040 台,汽车制造和汽车零部件生产企业中的焊接机器人占全部焊接机器人的 76。在汽车行业中点焊机器人与弧焊机器人的比例为 32,其他行业大都是以弧焊机器人为主,主要分布在工程机械(10)、摩托车(6) 、铁路车辆(4)、锅炉(1 )等行业。焊接机器人也主要分布在全国几大汽车制造厂。目前在我国应用的机器人主要分日系、欧系和国产三类。日系中主要有安川、OTC、松下、FANUC(日本发那科,当今世界上数控系统科研、设计、制造、销售实力最强大的企业) 、不二越、川崎等公司的产品。欧系中主要有德国KUKA、CLOOS,瑞典 ABB,意大利 COMAU 和奥地利 IGM 公司。国产机器人主要是沈阳新松机器人公司产品。目前在我国虽然已经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焊接机器人系列产品,但却不能批量生产,形成规模,究其原因有以下几点:(1)国内机器人价格没有优势。近十年来,进口机器人的价格大幅度降低,从 78 万美元台降低到 23 万美元台,使我国自行制造的普通工业机器人在价格上很难与之竞争。特别是我国在研制机器人的初期,没有同步发展相应的零部件产业,如伺服电机、减速机等需要进口,使价格难以降低,所以机器人生产成本高;加之我国焊接装备水平与国外还存在很大差距,也间接影响了国内机器人的发展。对于机器人的最大用户一汽白车身生产厂来说,几乎所有的装备都是从国外引进,国产机器人找不到 表演的舞台。 (2)国产机器人无论从控制水平还是可靠性等方面与国外公司还存在一定的差距。国外工业机器人是个非常成熟的工业产品,经历了 30 多年的发展历程,而且在实际生产中不断地完善和提高;而我国尚处于单件小批量的生产状态。 (3)国内机器人生产厂家处于幼儿期,还需要政府政策和资金的支持。焊接机器人是个机电一体化的高技术产品,单靠企业的自身能力是不够的,需要政府对机器人生产企业和使用国产机器人系统的企业给予一定的政策和资金支持,加速我国国产机器人的发展。 1.3 焊接机器人技术的研究现状机器人技术是综合了计算机、控制论、机构学、信息和传感技术、人工智能、仿生学等多学科而形成的高新技术。从国内外研究现状来看,焊接机器人技术研究主要集中在焊缝跟踪技术、离线编程与路径规划技术、多机器人协调控制技术、专用弧焊电源技术、焊接机器人系统仿真技术、机器人用焊接工艺方法、遥控焊接技术七个方面。装订线1.3.1 焊缝跟踪技术 焊接机器人施焊过程中,由于焊接环境各种因素的影响,如:强弧光辐射、高温、烟尘、飞溅、坡口状况、加工误差、夹具装夹精度、表面状态和工件热变形等,实际焊接条件的变化往往会导致焊炬偏离焊缝,从而造成焊接质量下降甚至失败。焊缝跟踪技术的研究就是根据焊接条件的变化要求弧焊机器人能够实时检测出焊缝偏差,并调整焊接路径和焊接参数,保证焊接质量的可靠性。焊缝跟踪技术的研究以传感器技术与控制理论方法为主,其中传感技术的研究又以电弧传感器和光学传感器为主。电弧传感器是从焊接电弧自身直接提取焊缝位置偏差信号,实时性好,焊枪运动灵活,符合焊接过程低成本自动化的要求,适用于熔化极焊接场合。电弧传感的基本原理是利用焊炬与工件距离的变化而引起的焊接参数变化来探测焊炬高度和左右偏差。电弧传感器一般分为三类:并列双丝电弧传感器、摆动电弧传感器、旋转式扫描电弧传感器,其中旋转电弧传感器较前两者的偏差检测灵敏度高,控制性能较好。光学传感器的种类很多,主要包括红外、光电、激光、视觉、光谱和光纤式,光学传感器的研究又以视觉传感器为主,视觉传感器获得的信息量大,结合计算机视觉和图像处理的最新技术,大大增强弧焊机器人的外部适应能力。激光跟踪传感具有优越的性能,成为最有前途、发展最快的焊接传感器。另一方面,随着近代模糊数学和神经网络的出现以及应用到焊接这个复杂的非线性系统中,使得焊缝跟踪进入了智能焊缝跟踪的新时代。 1.3.2 离线编程与路径规划技术 机器人离线编程系统是机器人编程语言的拓广,它利用计算机图形学的成果,建立起机器人及其工作环境的模型,利用一些规划算法,通过对图形的控制和操作,在不使用实际机器人的情况下进行轨迹规划,进而产生机器人程序。自动编程技术的核心是焊接任务、焊接参数、焊接路径和轨迹的规划技术。针对弧焊应用,自动编程技术可以表述为在编程各阶段中辅助编程者完成独立的、具有一定实施目的和结果的编程任务技术,具有智能化程度高、编程质量和效率高等特点。离线编程技术的理想目标是实现全自动编程,即只需输入工件模型,离线编程系统中的专家系统会自动制定相应的工艺过程,并最终生成整个加工过程的机器人程序。目前,还不能实现全自动编程,自动编程技术是当前研究的重点。 1.3.3 多机器人协调控制技术 多机器人系统是指为完成某一任务由若干个机器人通过合作与协调组合成装订线一体的系统。它包含两方面的内容,即多机器人合作与多机器人协调。当给定多机器人系统某项任务时,首先面临的问题是如何组织多个机器人去完成任务,如何将总体任务分配给各个成员机器人,即机器人之间怎样进行有效地合作。当以某种机制确定了各自任务与关系后,问题变为如何保持机器人间的运动协调一致,即多机器人协调。对于由紧耦合子任务组成的复杂任务 而言,协调问题尤其突出。智能体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全国冀教版信息技术三年级下册新授课 十七 古诗配画 教学设计
- 建筑环境学-01绪论
- 万花筒(教学设计)粤教版五年级下册综合实践活动
- 三年级语文下册 第八单元 26方帽子店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
- 电厂生产管控培训
- 云南省潞西市芒市中学高中政治 3.7.2 收入分配与社会公平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必修1
- 齿轮精密测量仪培训
- 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三单元 第22课 时代特点鲜明的明清文化(二)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
- 车间员工行为规范守则
- 安全生产管理条例培训课件
- 足球必修课课程教学大纲
- 河南农业职业学院单招《语文》备考试题库(含答案)
- 玻璃钢锚杆生产工艺
- DB21-T 2808-2017郁金香种球扩繁技术规程
- 全国肉牛产业链分析报告
- 售后工程师的快速响应和问题解决能力
- 路边小吃摊食品安全问题探究课件
- 河北省建筑施工安全技术资料管理标准表格
- 自动打标机机械原理课程设计
- 社区零星维修工程投标方案(技术标)
- 动物免疫学疫苗与免疫预防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