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希腊 美术史.ppt_第1页
古希腊 美术史.ppt_第2页
古希腊 美术史.ppt_第3页
古希腊 美术史.ppt_第4页
古希腊 美术史.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2章 古希腊的景观,英国园林学家杰里科曾说:世界园林史上的三大景观原动力是中国、古希腊和西亚。 古希腊持续了约650年(公元前800年 - 公元前146年)。古希腊的区域包括希腊半岛、伯罗奔尼撒、爱琴海诸岛和安纳托利亚的西海岸地带。从地理上说,它是东西半球的交会点。,公元前5、6世纪,特别是希波战争以后,经济生活高度繁荣,产生了光辉灿烂的希腊文化,对后世有深远的影响。古希腊人在文学、戏剧、雕塑、建筑、哲学等诸多方面有很深的造诣。这一文明遗产在古希腊灭亡后,被古罗马人破坏性的延续下去,从而成为整个西方文明的精神源泉,对后来的西方世界,甚至全世界都有深远的影响。,古代希腊的历史大致分为五个阶段:

2、 爱琴文明(克里特、迈锡尼文明)时代(公元前20前12世纪); 荷马时代(公元前11世纪 前9世纪); 古风时代(公元前8 世纪前6世纪); 古典时代(公元前5 世纪前4世纪中期); 希腊化时代(公元前4世纪晚期前34年),2.1 爱琴文明,公元前3000年初,希腊爱琴地区进入早期青铜时代,先在克里特,后在希腊半岛出现了最早的文明和国家,统称爱琴文明。, 克里特文明,克里特文明是爱琴海地区的古代文明,出现于迈锡尼文明之前的青铜时代,约公元前3000年前1450年。该文明的发展主要集中在克里特岛。按照希腊神话克里特岛关于米诺斯王的传说,克里特文明又被称为米诺斯文明。 克里特文化受西亚的熏陶,也有

3、埃及的影响,并加以吸收改造,逐步形成了自己的风格。约公元前2000年,克里特出现了最早的国家。 克里特文明(米诺斯文明)最大的特征是宫殿的修建,每个城市国家多围绕王宫而形成,宫廷是国家的经济、政治和文化的中心。,克里特岛上的建筑是开敞式的,面向自然环境,建有美丽的花园,显示出和平时代的特点。 克里特岛林木茂盛,东部平原适于农耕,农业以种植谷物、橄榄、葡萄为主,王宫都设有储藏室。它的造船业很发达,商船往来地中海各地,还有相当数量的海军舰队,成为各城市的主要防御力量,因此克里特的城市和王宫都不设置厚墙高垒,与其他古代文明的重视城防的建筑风格完全不同。, 米诺斯王宫,克里特首都克诺索斯的王宫米诺斯王

4、宫是克里特文明最伟大的创造,它不仅是米诺斯王朝的政治、宗教和文化中心,也是经济中心。米诺斯王宫曾多次遭到地震破坏。但每次破坏后都修造得更为宏伟壮丽。最后落成的王宫是一组围绕中央庭院的多层楼房建筑群,面积达2.2万平方米,宫内厅堂房间总数在1500间以上,楼层密接,梯道走廊曲折复杂,厅堂错落,天井众多,布置不求对称,出奇制巧,外人难觅其究竟,因此古希腊神话传说中誉之为“迷宫”。,米诺斯王宫遗址 现在王宫遗址部分得到复原,其建筑总体呈长方形,按米诺斯宫室的通例,四周不设围墙望楼,全宫以长方形中央庭院为中心(长60、宽30米),倚山而建,地势西高东低,因此庭院以西楼房有两三层,以东楼房则有四五层,从

5、东麓远望王宫,但见层楼高耸,门窗敝廊参差罗列,其景观为古代王宫所罕见。庭院西面楼房主要用于办公集会、祭祀和库存财物,东面楼房则是寝宫、客厅、学校与作坊。各层各处都有楼梯相连,尤以庭院东面的中央大楼梯最为宏伟,它有天井取光,三面构成柱廊,梯道宽阔,彩绘艳丽,被誉为王宫建筑最杰出的纪念物。,宏大壮丽的米诺斯王宫复原图 代达罗斯设计,米诺斯王宫北入口,米诺斯王宫遗址壁画 王后寝宫是一套典型的米诺斯豪华住房,内壁绘有海豚戏水的壁画,优美雅致,房内有浴室和冲水厕所,这种卫生设备在古代是独一无二的。和建筑的高度水平相仿,王宫各处的壁画也是古代艺术的上乘之作,显示了克里特文明注重灵巧秀逸的特色。, 迈锡尼城

6、堡,迈锡尼是希腊人中最早到来的一支,约在公元前2000年前后定居于伯罗奔尼撒半岛。迈锡尼到公元前1600年才称王立国。随着经济与文化的迅速发展,国力日渐强盛。公元前1450年至1400年间入侵克里特,终结了米诺斯文明。此后统治爱琴海地区达200年之久。迈锡尼文明具有城堡坚固、陆战力强等特点,其统治的200年间,其文明也达到鼎盛。,迈锡尼城堡遗址 荷马史诗描述,兴盛时期的迈锡尼是一个“富于黄金”的都市,以金银制品名扬天下。现存的迈锡尼城堡平面形状大致呈三角形。城墙由巨大的石块环山修建,高8米,厚达5米,和米诺斯王宫建筑全无防御设施迥然有别。,迈锡尼城堡“狮子门” 西北面开有一座大门,门楣上立有三

7、角形石刻,雕刻着两只跃立的雄狮,虽无头但仍威武雄健。这两只狮子雕塑是欧洲最古老的雕塑艺术,这种左右对称的雕刻形式显然是受到东方文化的影响,迈锡尼城堡的正门因而被称为“狮子门”。宏伟壮观的“狮子门”不但代表了当时设防城门的特点,同时也呈现出典型的纪念建筑的趣味,整个狮子门的构图粗犷而庄重,具有王者风范。,迈锡尼文明从公元前1200年以后渐呈衰微之势。经济的衰落迫使统治者依靠武力掠夺,各国各城之间的战争愈演愈烈,其中最著名的一次大战便是与希腊同盟对特洛伊的战争。战争持续了十年之久,最后希腊联军虽攻下特洛伊城,实际上却是两败俱伤。得胜的以迈锡尼为首的希腊各国无不疲惫不堪,为北方的多利亚人提供可乘之机

8、。他们纷纷南下,攻城略地,逐步征服了雅典以外的中希腊和伯罗奔尼撒各国,宣告了迈锡尼文明的灭亡。,2.2 柱式与建筑,迈锡尼文明从公元前1200年以后的几百年经历了一个“黑暗时期”,宫殿被焚毁、珍宝被掠夺、工匠被遣散。但是在这一时期却孕育了未来希腊独特的政治社会体制城邦国家,为希腊带了文学艺术和建筑上的繁荣。 到公元前9世纪前后,伯罗奔尼撒及周边地区已经进入了铁器时代,生产力和生活方式得到了很大的发展。 公元前8世纪初,希腊文化呈现出一种完整的形态,其标志就是希腊语言文字的成熟。希腊文化主要创作者是当时占人口绝大多数的多利亚人和爱奥尼克人。而这一文化在建筑上的标志就是古典柱式的成熟。, 多立克式

9、和爱奥尼克式,希腊古风时代(公元前8世纪至前6世纪),建筑方面的最大转变是从完全的木构建筑向石构为主的建筑转变,同时确立了两种古典柱式 。 希腊各城邦开始修建石构的纪念性神庙,并致力于柱式的探索,努力在柱式中实现希腊艺术的单纯、精确、合理与和谐的理想。,由柱式体系组成的希腊神庙的基本形制就是用石柱围绕神庙的长方形房间。柱子不仅是最显眼的建筑部位,而且它决定了整个建筑部分的比例与尺寸。柱子在神庙周围形成柱廊。,前柱廊式 只在神庙建筑前面有一个柱廊,柱列一般也只用最少的四柱式。,前后柱廊式 神庙建筑前后都有柱廊,两边没有,环柱廊式或柱廊式 建筑四周都有柱廊。希腊神庙最多采用的形式。,双环柱廊式 柱

10、廊的柱子列加倍,是最为复杂的柱廊式样,不论神庙采用何种柱廊形式,石头的圆柱始终是建筑的关键部位。,古风时期确立的柱式有两种:多立克式(Doric)和爱奥尼克式(Ionian)。它们得名于希腊内部的两大民族集团,多利亚人和爱奥尼克人。多利亚人分布于希腊本土的中部和南部,爱奥尼克人则分布于小亚细亚沿岸和爱琴海各岛,希腊本土上的雅典是爱奥尼克的大邦。多利亚人勇武威严,富有阳刚之气;爱奥尼克人秀雅多姿,颇得阴柔之美。两大柱式虽然在基本结构基座、柱身、柱头、檐部都一样,但细部结构、比例尺寸和整体精神风格却彼此有别。,多立克柱式 特点是柱头是个倒圆锥台,没有柱础,柱身有20条凹槽,柱头没有装饰。建造比例通

11、常是:柱下径与柱高的比例是1:5.5;柱高与柱直径的比例是4或6:1。多立克柱又被称为男性柱。著名的雅典卫城的帕提农神即采用的是多立克柱式。,爱奥尼克式 特点是比较纤细秀美,又被称为女性柱,柱身有24条凹槽,柱头有一对向下的涡卷装饰。爱奥尼柱由于其优雅高贵的气质,广泛出现在古希腊的大量建筑中,如雅典卫城的胜利女神神庙。,多立克柱式柱头,爱奥尼克式柱头, 神庙建筑,多立克柱式和爱奥尼克柱式的出现,标志着希腊的主要建筑样式神庙建筑的建造进入了一个成熟的时期。德尔斐的阿波罗神庙就是这一时期的代表。,阿波罗神庙遗址 阿波罗神庙始建于前7世纪,在古希腊时代被认为是世界的中心也是古希腊的宗教中心和统一的象

12、征。神庙区还有露天剧场和圣路,圣路两旁有希腊各邦为供奉诸神而兴建的礼物库、祭坛、纪念碑、柱廊等。,奥林匹亚的宙斯神庙是另一座宏大的多立克柱式神庙。,宙斯神庙复原图 宙斯神庙位于奥林匹亚村,是为了祭祀宙斯而建的,也是古希腊最大的神庙之一。宙斯神殿建于公元前470年,于公元前456年完工,直到公元前86年,罗马攻占雅典,破坏了尚未完成的建筑,将一部分石柱和其他建材拆下来之后,运到罗马。神殿是以表面铺上灰泥的石灰岩建成,殿顶则使用大理石兴建而成。宙斯庙尤以象牙和黄金的塑像而闻名于世。 宙斯神庙是希腊古典时期最为纯正的多立克柱式建筑。,多立克柱式是公元前7世纪前后发源于希腊本土,而爱奥尼克柱式则在稍后

13、的时期才出现,因此在早期的神庙建造中,更多的是多立克柱式。直到公元前6世纪下半叶,爱奥尼克风格才在希腊大陆传播开来,开始只是用于小型的建筑之上,以及多立克柱式神庙的室内以缓解其单调乏味之感。到了古典阶段的黄金时代,成熟的爱奥尼克风格,进入了雅典卫城建筑群,才标志着这种风格的完全成熟。,2.3 黄金时代,古希腊建筑所确定的石质梁柱结构体系及其构件组合而成的建筑艺术形式、设计的基本原理等,在公元前5世纪的古典文化时期达到成熟的黄金时代。 公元前5世纪在为纪念希腊人战胜波斯侵略者而建造的雅典卫城,达到古希腊圣地建筑群、庙宇、柱式的最高水平,是西方建筑史上的经典之作。, 雅典卫城,公元前8世纪到公元前

14、6世纪,雅典成为希腊第一个城邦国家出现,这里成了雅典奴隶主民主政治时期的宗教中心。卫城位于雅典西南部。当时雅典已经是古希腊的政治文化中心,卫城是供奉雅典庇护者雅典娜的地方,雄踞于市中心一座高150多米的四面陡峭的山丘上。,雅典卫城 公元前480年至479年,贵族出身的杰出的政治家和军事家伯里克利成为雅典国家的实际统治者,他委任当时希腊最有名的雕塑家费迪亚斯重新建筑雅典卫城的神庙,鉴于雅典国家的政治机构早已被迁移到城市的低部,这里完全成为了雅典人膜拜崇尚诸神,尤其是雅典城的守护女神雅典娜的宗教圣地。,雅典卫城平面图 卫城由著名的帕特农神庙、伊瑞克提翁神庙、雅典娜胜利神庙和卫城山门等古建筑组成。

15、卫城东西长280米,南北最宽处130米,地势险峻,仅在西面有一上下出入的通道,战争中又是坚固的要塞。 卫城建筑群的布局自由活泼。,雅典卫城的建筑,几乎全部用洁白的大理石建成。因考虑到从山下四周仰望卫城的良好景观,这些建筑物基本沿周边布置。又因考虑到在卫城内的观赏效果,它们相互之间既不平行也不对称,而是利用地形把最好的角度朝向人们。使行列中的每一个人无论在山上山下,或无论在前在后都能够观赏到不断变化的绚丽的建筑景象,而这个景象系统又构成了一幅完整的有主有次的画面。,雅典卫城复原模型,雅典卫城复原图,卫城的建筑各具特色。形制、形式、柱式、建筑体量虽不相同,但建筑群中,纪念城邦守护神雅典娜的帕特农神

16、庙位置最高、体量最大、形制最庄严、雕刻最丰富、色彩最华丽、风格最雄伟而统帅全局,使卫城成为体现对立统一古典构图原则的优美整体。,帕特农神庙 帕特农神庙是希腊祭祀诸神之庙,以祭祀雅典娜为主,又称“雅典娜帕特农神庙”,公认是多立克与爱奥尼克柱式的完美结合的典范。它建于公元前447-438年,是伯里克利当政时代重建卫城山工程中的重点项目,历时9年大庙封顶,又用6年之后各项雕刻也告完成。神庙位于雅典老城区卫城山的中心,坐落在山上的最高点。神庙尺度合宜,饱满挺拔、风格阔朗,各部分比例匀称,雕刻手法精湛,被认为是西方古代神殿中最完美的一个。,帕特农神庙平面示意图 神庙内设前殿、正殿、后殿。庙的底部有三层基

17、座。东西宽约31米,南北长约70米。它外形呈长方形,由46根多立克式环形立柱构成柱廊。东西两面是8根柱子,南北两侧则是17根,每根柱子基座直径近2米,高10.5米左右,玉阶巨柱,画栋镂檐,遍饰浮雕,蔚为壮观。 柱间的用大理石砌成的92堵殿墙上 ,雕刻着栩栩如生的各种神像和珍禽异兽。,伊瑞克提翁神庙 伊瑞克提翁神庙位于帕特农神庙的对面,传说这里是雅典娜女神和海神波塞东为争做雅典保护神而斗智的地方,建于公元前421年前405年之间,是雅典卫城建筑中爱奥尼克样式的典型代表,建在高低不平的高地上,建筑设计非常精巧,伊瑞克提翁神庙 - 少女门廊 伊瑞克提翁神殿建于悬崖边缘,和神庙合为一体的是少女门廊 ,

18、由六尊少女像代替石柱围绕而成,设计很有特色,由于少女的头部须支撑沉重的殿顶,故颈部不能太细,设计者于是从少女颈部垂下一缕秀发,增大了受力面而不失其美,又用花篮放在头顶,作为柱托。,希腊古典文化时期,即公元前5世纪至公元前4世纪中期,希腊人奉献给诸神的神庙、竞技场、广场、敞廊、依山坡而建的露天剧场等建筑相继成熟,古希腊建筑达到了和谐、完美、崇高的境界。,2.4 辉煌的遗产,公元前4世纪至公元前146年,史称“希腊化时期”。随着马其顿国王亚历山大的东征,希腊的建筑与景观也随着希腊化的过程传播到各地,并与当地的艺术与传统结合在一起,形成了多样化的“希腊时期”的艺术与建筑风格。这个时期,神庙建筑依然在

19、发展,对于华丽和装饰的追求,导致了爱奥尼克柱式的迅速传播,并由此引起了另一种更为适合这种装饰要求的柱式科林斯柱式。, 科林斯柱式,科林斯柱式是是希腊古典建筑的第三个系统,它实际上是爱奥尼克柱式的一个变体,两者各个部位都很相似,比例比爱奥尼克柱更为纤细,只是柱头以毛茛叶纹装饰,而不用爱奥尼亚式的涡卷纹。毛茛叶层叠交错环绕,并以卷须花蕾夹杂其间,看起来像是一个花篮被置于圆柱顶端,其风格也由爱奥尼亚式的秀美转为豪华富丽,装饰性很强。, 露天剧场,神话、史诗、戏剧是古希腊文明的重要部分,露天剧场则希腊重要的公共建筑,它与希腊人的文化生活密切相关。古希腊剧场起源很早,基本造型是利用山坡地势,观众席逐排升

20、高,呈半圆形,并有放射形的通道。表演区是位于剧场中心一块圆形平地,后面有化妆及存放道具用的建筑物。剧场不仅是娱乐场所,也是自由民集会的地方,因此规模巨大。,狄俄尼索斯(Dionysus)圆形剧场 狄俄尼索斯(Dionysus)圆形剧场是希腊剧场的原型。它的形状像一只扇贝,可以容纳1.7万人。公元前6世纪,人们在卫城山丘的南面建了这座剧场,给当时发展起来的希腊悲喜剧提供了专属的表演场所。,埃皮达罗斯剧场 这个巨大露天剧场是希腊古典后期建筑艺术的最大成就之一。 埃皮达罗斯是伯罗奔尼撒半岛东北部沿海的一个城邦。公元前4世纪中期兴建了以医神阿斯枯拉庇乌斯神庙为中心的建筑群,其中最著名的是这个露天大剧场

21、。埃皮达罗斯剧场也是希腊剧场中最优美,保存最完好的一座。 埃皮达罗斯剧场建于公元前四世纪的后二十五年间。中间圆形的乐池把舞台建筑联系在一起。 剧场的34排大理石座位依山势建在环形山坡上,顺应山势,次第升高,这样的设计以及该建筑的声学效果的出众,使得埃皮达罗斯剧场成为希腊古典后期最伟大的建筑成就之一。, 哲学家的花园,希腊人不筑城堡,其宫殿向周围的景观敞开,并拥有令人赏心悦目的庭院。 希腊拥有高低起伏山丘的自然景观,庙宇往往坐落于山地的显要处,与山体有机融为一体。这里没有人为的轴线来贯穿建筑群。在希腊,无论是神庙、剧场、集市、住宅,它们都是从规划的角度从属于自然景观。 亚历山大大帝称霸之后,希腊

22、贵族开始模仿波斯和东方式的玩赏花园。此时,装饰着喷泉与岩洞的花园成为希腊城邦和殖民地的要素之一。私人花园则在壁龛或喷水池布置雕像。 希腊人偏爱玫瑰、鸢尾花、百合、紫罗兰、康乃馨等茎花类和各类香料植物。, 古希腊建筑的三个时期,古风时期(公元前8前6世纪)希腊建筑逐步形成相对稳定的形式。形成了端庄秀雅的爱奥尼克式建筑,以及雄健有力的多立克式建筑。到公元前6世纪,这两种建筑都有了系统的做法,称为“柱式”。柱式体系是古希腊人在建筑艺术上的创造。,古典时期 (公元前5前4世纪)古希腊繁荣兴盛时期,创造了很多建筑珍品,主要建筑类型有卫城、神庙、露天剧场、柱廊、广场等。不仅在一组建筑群中同时存在上述两种柱式的建筑物,就是在同一单体建筑中也往往运用两种柱式。古典时期在伯罗奔尼撒半岛的科林斯城形成一种新的建筑柱式科林斯柱式,风格华美富丽,到罗马时代广泛流行。,希腊化时期(公元前4世纪后期到公元前1世纪)古希腊历史的后期,马其顿王亚历山大大帝远征,把希腊文化传播到西亚和北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