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组吊装方案_第1页
机组吊装方案_第2页
机组吊装方案_第3页
机组吊装方案_第4页
机组吊装方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机组设备起重吊装安全专项施工方案编制人:刘晓峰审核人: 批准人: 北京八方聚德精密设备安装有限公司编制日期:2018 年9月28日目 录1、工程概况31.1、项目要求31.2、施工对象31.3、现场勘察情况42、编制依据43、 施工准备53.1、人员准备53.2、机具准备63.3、劳保护具准备74、施工工艺流程概述74.1、楼顶设备吊装工艺流程74.2、地下室设备吊装工艺流程74.3、楼顶设备吊装现场布置图84.4、楼顶设备吊装立面图84.5、随车吊现场布置图94.6、随车吊立面图105、项目组织机构105.1、项目组主要组成人员115.2、项目组主要成员岗位职责116、 楼顶设备吊装方案14

2、7、 地下室设备吊装方案167.1、大型设备吊装177.2、相关案例图示177.3、120t随车吊参数表217.4、25t汽车吊性能参数228、安全保证措施238.1 管理制度248.2 安全措施258.3吊装作业危险分析279、应急预案2810、公司资质37 一营业执照38 二 特殊设备起重吊装资质38 三 安全生产合格证3911、 公司形象4012、附表43技术方案1、工程概况1.1、项目要求设备吊装到地下室机房就位,共( 3 )台1.2、施工对象序号设备名称型号数量机组(最大散件)尺寸重量(kg)1双工况离心式冷水机组5202x2523x2954105852高温螺杆式冷水机组4031x1

3、831x232275693生活热水板换机组3000mmX2200mmX1500mm25004地板供冷板换机组3000mmX1500mmX1700mm20005低温冷冻水板换3945 x 780 x 229647206冷却塔供冷板换机组1460 x 650 x 188514507双工况离心式冷水机组开式冷却塔1.3、现场勘察情况地下室机房设备吊装就位:设备需要吊装至地下室1层;吊装口预留在建筑物内,吊装口平层距离二楼地面高度为5.2米;吊装口长()米,宽()米;设备最大重量为10吨,最大尺寸为长,宽,高度。可采用随车吊双机抬吊进行低空平移吊装,然后人工及倒链牵引至机房就位。2、编制依据2.1现场

4、实际踏勘的施工条件2.2建质200987号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安全管理办法2.3北京市建筑起重机械安全监督管理规定京建施2008368号2.4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2014年修订版2.5工程建设安装工程起重施工规范HG20201-20002.6起重设备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_50278-20102.7建筑机械使用安全技术规程JGJ33-20122.8起重机安全操作规程GB6067.12010 2.9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393号2.10大型设备吊装工程施工工艺标准SHT 3515-20162.11建设工程现场管理规定建设部15号令2.12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JGJ

5、4620162.13厂区吊装作业安全规程HG23015-19992.14起重机械安全规程GB6067-20102.15建筑施工起重吊装安全技术规范JGJ276-20122.16重型设备吊装工艺与计算(第二版)2.17汽车起重机性能表中联2.18我单位的机械设备状况、技术力量、施工能力及我单位类似工程的施工经验3、 施工准备“方案”经申报批准后,组织相关人员进行贯彻、学习、交底。机械进场前确认通道区域及施工区域内无妨碍吊装作业的设施。3.1、人员准备工 种按工程施工阶段投入劳动力单位数量备 注1项目经理名1上岗证2安全员名1上岗证3起重工名6特种工种操作证4吊车司机名2特种工种操作证5叉车司机名

6、1特种工种操作证6信号司索工名2上岗证7起重技师名1上岗证8运输车司机名1驾驶证9电工名1特种工种操作证10合 计名163.2、劳保护具准备序号名 称规 格单位数量备注1安全警戒带盘152手套付503安全帽顶20保证每人一顶4灭火器瓶45防砸鞋双20保证每人一双6医药箱套23.3、机具准备序号名称型号规格单位数量备注用途1随车起重机100t辆1吊装2随车起重机100t辆1吊装3叉车3t辆1起重移位4运输车6.8m辆1机具运输5卷扬机3t台1起重移位6电葫芦3t把2设备移位7枕木根20基础就位8卡环个若干起重吊装9钢丝绳各种规格根若干起重吊装10吊索各种规格根若干起重吊装11对讲机个4信号通信1

7、2导向滑轮个6设备起重13千斤顶套4设备起重14地牛3t个3设备移位15钢板平米50地面支护16地坦克8t个8设备移位17吊装撑杆套2设备吊装4、施工工艺流程概述4.1、地下室设备吊装工艺流程人员进场准备 划定安全施工区域 100吨随车吊进场(2台) 支车就位 设备移位至吊装区域 设备起重捆绑 设备吊装 设备起重下坑 设备移位 设备基础就位 重复吊装就位 起重吊装完成。4.2、随车吊现场布置图5、地下室设备吊装方案5.1、大型设备吊装因吊装口在建筑物内,又受吊装口至二楼建筑物高度限制,参考设备尺寸及设备重量,大型设备吊装选用2台随车吊进行抬吊方案。吊至地下室后,设备下方垫坦克轮,使用卷扬机牵引

8、至设备基础边缘,使用液压千斤顶顶升设备,平移设备就位。5.2、相关案例图示 5.3、100t随车吊参数表5.4、设备起重就位 二次搬运:使用设备下方垫上坦克轮,利用卷扬机牵引至设备基础就位。卷扬机绳与设备下端两侧的吊装点相连接,利用卷扬机作牵引动力,通过调整行走坦克的角度改变机组挪运方向,将设备缓慢运输至指定位置。或用5吨叉车做牵引。 卷扬机设置:1)卷扬机及钢丝绳选用根据设备最大重量不超10吨。挪运距离为大约最远50米(用0.6cm钢板铺设在设备下挪动)。采用其牵引能力为5吨的卷扬机和长度约100米,直径15.5钢丝绳。2)卷扬机锚点及滑轮组设置根据现场情况,卷扬机锚点设置可以采用在混凝土柱

9、子设置卷扬机。卷扬机底座处使用钢丝绳与混凝土柱子紧固,混凝土柱子根部,用钢丝绳围绕时,围绕部位加垫铁抱角及木板对混凝土柱子加以保护。卷扬机设置紧固后不需挪位。 3)、在水泥地面上打22mm胀栓螺钉四个一组,连接钢板拉钩组成锚点。为防止受潮,卷扬机底座下应垫以垫木。采用5吨导向滑轮组进行牵引搬运。 基础就位: 搬运坦克车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多个一起使用,可以替代传统的搬运设备时使用的滚杠。使用方便,省时省力,是搬运重型设备的理想工具。配合起顶工具(爪式千斤顶)使用提高工作效率,并具有对地面加强保护及减小设备搬运震动的优点。坦克轮组搬运图示:5、 安全规范6.1、手拉葫芦安全操作规程1、严禁超载2

10、、起重前要认真检查支撑挂点是否稳固。吊钩、链条、制动器等主要受力件不得有损坏,并进行润滑。3、作业前先试吊,检查制动器是否牢靠,确认后方可进行作业。起重链条应垂直悬挂,不得有错扭的链环以免影响正常作业。操作者应站在与手拉链条同意平面内拽拉链条。4、在起吊过程中,重物上升或下降拽动拉链时,用力必须均匀和缓,不得用力过猛以免拉链跳动被卡。5、操作过程如发现拉不动时,不得硬拉或增加人人员强拉,应立即停止进行检查无碍后方可继续操作。6.2、吊车使用要求:1)要对吊车司机及指挥人员的岗位证书严格考核,绝对不允许使用无证人员操作,避免违章指挥和违章操作。 2)在运吊过程中,不得在吊装设备下(如吊臂)停留。

11、3)运吊设备其吊点、位置、角度应符合要求,作业人员的分工、指挥、信号、联络要畅通无误。4)吊装前要进行试吊,观察吊装机具,附件有无变化,破坏现象。确认全部检查合格后方可正式吊装。5)在开始吊重前应慎重的采取试吊,即将重物吊起距地面2030cm时停车察看,若钢丝绳、地锚等设施出现危险征象,应采取加固或其它措施,确保安全后方可吊装。6.3、钢丝绳的使用要求:1)应具备五倍以上安全系数,能抵受冲击,有足够的抗磨损和绕曲强度,防止因高温、潮湿、酸碱等化学物品的侵蚀,影响钢丝绳的性能指标。2)钢丝绳不得与尖角物件和带电物体接触,防止割断和触电事故。钢丝绳不得系死扣等。3)钢丝绳存放要盘绕妥当。防止生锈。

12、保证使用时的安全。钢丝绳如有扭结、变形、断丝、断股、锈蚀等异常现象,应及时降低使用标准或报废。18、卡环使用要求:1)卡环必须保证延长度方向受力,销轴与半圆环连接应可靠。2)卡环表面要光洁、无裂纹,严禁使用有任何缺陷和补焊的卡环。3)卡环应锻造,不允许使用铸造卡环。6.4、设备的安全防护1)吊装设备注意保持设备的重量平衡,按照指定吊装点连接;要找准重心。吊物要垂直,不准斜吊或斜拉,防止偏重、头重脚轻发生意外。2)捆绑设备时需要在钢丝绳与设备间利用胶皮、木板或毡子隔离,避免刮蹭设备。3)运输设备必须将设备垫平稳,利用尼龙带或钢丝绳将设备与钢托、木托固定牢固。4)需使用麻绳将设备底部捆绑,以便在设

13、备吊装过程中控制方向,防止设备通过吊装口至地下的吊运过程中的剐蹭!六、应急预案7.1、 目的起重吊装作业涉及面广,施工环境复杂,群体、多层、立体作业几率高,施工危险性较大,稍有不慎,就会造成事故。在行业历年的事故中,起重伤害占相当大的比例。发现起重吊装作业中的危险和隐患,采取有针对性的防范措施,避免或减少起重作业中的伤害事故,是编制起重吊装工程应急预案的目的。7.2、适用范围本应急预案适用于所有从事起重吊装工程,如发生人员伤亡事故时,除按本预案及时开展应急救援外,还应及时通知公司应急救援小组,启动公司伤亡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在其他场所发生类似情况施工作业时,承担纠正和制止事故发生的责任。7.

14、3、组织机构在从事起重吊装工程作业前,应成立吊装工程应急救援领导小组, 现场应急救援电话: 项目最近医院: 地址: 急救电话:120 起重吊装工程应急救援指挥领导小组组长: 副组长: 组员:7.4 、应急准备及措施参加施工的所有人员,必须熟悉并认真执行本工种安全技术操作规程。进入施工现场,应接受安全技术交底。施工前应对操作人员进行岗前培训,使操作人员熟知安全技术操作规程,并组织演练,验证应急准备工作和预案实施效果,提高实战中自防自救能力。7.5、起重吊装工程的预防监控措施安全站位:在起重作业中,有些位置十分危险,如吊杆下、吊物下、被吊物起吊前区、导向滑轮钢绳三角区、快绳周围、站在斜拉的吊钩或导

15、向滑轮受力方向等等,如果处在这些位置上,一旦发生危险极不易躲开。所以起重作业人员的站位非常重要,不但自己要时刻注意,还需要互相提醒,检查落实,以防不测。吊索具安全系数小:起重作业中,对吊索具安全系数理解错误,选用往往以不断为使用的依据,致使超重作业总是处在危险状态。拆除作业中缺乏预见因素:由于种种原因,如:物件荷重不准(增加积物等荷重),切割不彻底,拽拉物多,拆除件受挤压增加荷重,连接部位未被发现强行起吊等等, 造成吊车、吊索具骤加荷重冲击而导致意外。误操作:起重作业涉及面大,经常使用不同单位、不同类型的吊车。吊车日常操作习惯不同,性能不同,再加上指挥信号的差异影响,容易发生误操作等事故。绑扎

16、不牢:高空吊装拆除时对被吊物未采取“锁”的措施,而用“兜”的方法: 对被吊物的尖锐棱角未采取“垫”的措施,成束材料垂直吊送捆缚不牢,致使吊物空中一旦颤动,受刮碰即失稳坠落或“抽签”。吊装工具或吊点选择不当:设立吊装工具或借助管道、结构等作吊点吊物缺乏理论计算,靠经验估算的吊装工具或管道、结构吊物承载力不够或局部承载力不够,一处失稳,导致整体坍塌。滑轮、绳索选用不合理:设立起重工具时,对因快绳夹角变化而导致滑轮和拴滑轮的绳索受力变化的认识不足,导向滑轮吨位选择过小,拴滑轮的绳索选择过细,受力过载后造成绳断轮飞。无载荷吊索具意外兜挂物体:有很多事故是这样发生的,起重工作己经结束, 当吊钩带着空绳索

17、具运行时,自由状态下的吊索具挂拉住已摘钩的被吊物或其它物体,操作的司机或指挥人员如反应不及时,瞬间事故便发生了,而这类事故对作业人员和起重机具具有非常恶劣的后果。起重吊装施工方案与实际作业脱节:主要表现为内容不全,缺乏必要的数据或施工方法与实际操作情况不符,使施工方案变为应付上级检查过关的挡箭牌,而没有起到指导施工的作用。空中悬吊物较长时间没有加封安全保险绳:有的设备或构件由于安装工艺程序要求,需要先悬吊空中后就位固定,而有的悬吊物在空中停留时问较长,如果没有安全保险绳,一旦受到意外震动、冲击等伤害,将造成悬吊物坠落的严重后果。7.6、应急响应程序事故发生后,如有人员受伤,当事人或发现人应立即

18、拨打 120 救护车到事故现场救护伤员。同时,当事人或发现人应立即向作业队负责人报告,并采取应急措施,防止事态扩大,减少事故损失。作业负责人接到报告后,组织有关人员对发生事故的地段设栏防护,严禁闲杂人员出入,保护现场,同时向应急救援领导小组报告。接到报警后,及时启动应急预案,应急救援领导小组成员立即到现场,并按各自的职责开展应急救援工作。如事故等级构成大事故或有人员死亡,应急领导小组应及时通知公司应急救援指挥办公室和公司总经理。公司应急救援小组成员达到现场后,按各自的职责开展应急救援工作。紧急事故处理结束后,事故发生所在单位的负责人应在 24 小时内写出事故调查报告,并妥善处理善后事宜。7.7、机械伤害应急措施对于一些微小伤,工地急救员可以进行简单的止血、消炎、包扎。对伤势较严重的可采取以下应急救援措施:1)、发生机械伤害事故应立即切断动力电源,首先抢救伤员,观察伤员的伤害情况, 如手前臂、小腿以下位置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