肌酸激酶(CK)测定及意义_第1页
肌酸激酶(CK)测定及意义_第2页
肌酸激酶(CK)测定及意义_第3页
肌酸激酶(CK)测定及意义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肌酸激酶(CK)测定及意义肌酸激酶(Creatine Kinase, CK)通常存在于动物的心脏、肌肉以及脑等组织的细胞浆和线粒体中,是一个与细胞内能量运转、肌肉收缩、ATP再生有直接关系的重要激酶,它可逆地催化肌酸与ATP之间的转磷酰基反应。肌酸激酶有四种同功酶形式:肌肉型(MM)、脑型(BB)、杂化型(MB)和线粒体型(MiMi)。MM型主要存在于各种肌肉细胞中,BB型主要存在于脑细胞中,MB型主要存在于心肌细胞中,MiMi型主要存在于心肌和骨骼肌线粒体中。在临床上主要用于诊断心肌梗塞。心肌梗塞患者发病后24小时,血液中此酶活动即开始升高。比血清中谷草转酸酶和乳酸脱氢酶的活力变化都出现得早

2、。1正常参考值:健康成年男性:38-174 U/L;健康成年女性:26-140 U/L。2临床意义:(1)心脏疾病:此酶是继转氨酶后至今临床上最重要的酶,特别是在诊断心肌梗死上有较高价值。和常用的谷草转氨酶、乳酸脱氢酶相比,有下列优点:在这几个酶中肌酸激酶最先升高,疼痛出现后4 小时肌酸激酶急剧上升,最高可达正常上限的10 12倍,是目前最敏感的酶试验。因肝中肌酸激酶含量很少,心脏疾病伴有肝郁血或肝损伤时,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和乳酸脱氨酶往往升高而肌酸激酶无变化,特异性较强。红细胞中此酶活力很低,溶血标本对此酶测定干扰较谷草转氨酶和乳酸脱氢酶小,已成为临床化学方面常用酶之一,每年全世界约进行

3、一亿次肌酸激酶测定。在心肌梗死病程中,如肌酸激酶活力再次升高,往往说明心肌再次梗死。但此酶活力增高持续时间短,2 4 天后就可恢复正常。所以如用此酶诊断心肌梗死,一定要注意病程时间。发病时间较长的病例,应测定能较长维持增高的酶活力的乳酸脱氢酶,此时肌酸激酶活性正常并不能否定心肌梗死诊断。(2)在骨骼肌损伤时,甚至在肌注某些药物如青霉素、氯丙嗪时,以及在进行一些心脏疾病治疗,如心导管、电复律时均可引起肌酸激酶活力升高,也就是虽然肌酸激酶同工酶诊断心肌梗死阳性率可高达98 ,但特异性只有85 。目前公认测定肌酸激酶同工酶(主要为C K M B) 是特异性更高的酶试验。(3)有学者提出连续观察肌酸激

4、酶动态变化,根据一些常数进行公式计算,可推测心肌梗死的大小,从而有助于判断病人预后。此法需频繁抽血,各学者对所用常数也有不同意见,用于临床可能还需要一段时间。(4)国内资料表明:病毒性心肌炎时此酶活性明显升高,对心肌炎诊断和预后有参考价值。(5)肌肉疾病:在Duchenne 肌萎缩患者血中, 肌酸激酶极度增高,甚至可高出正常值上限50 倍,而后随病程延长下降。此病是和性染色体有关的遗传病,在无症状的女性,隐性携带者约75 肌酸激酶也高于正常。其他类型的原发性肌萎缩患者肌酸激酶也有不同程度的升高,这可用于区别继发性肌病如神经性或废用性肌萎缩,此时肌酸激酶活力往往正常。(6)脑疾病:高肌酸激酶活力见于发作性癫、破伤风。但看来主要和肌肉损伤有关,而与脑疾患关系不大。肌酸激酶增高也见于器质性神经疾病,如脑梗死、脑膜炎和脑炎。在解释此酶活力增高原因时还应注意到一些非疾病因素如剧烈运动、各种插管及手术乃至肌肉注射冬眠灵、抗生素等也可能引起此酶活性增高。在急性心肌梗死之后血清中CK开始升高时间最最为2 小时, 达峰值时间最早为24小时,最迟为72小时,根据C K 同工酶分离监测记录,胸痛发作后,血清CKMB 上升先于总活力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