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管施工方案(拉管)分析_第1页
拉管施工方案(拉管)分析_第2页
拉管施工方案(拉管)分析_第3页
拉管施工方案(拉管)分析_第4页
拉管施工方案(拉管)分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非开挖钻进铺管)施工方案 编制: 审核: 施工方案一、工程概况:1、工程名称: 海汇热源接引工程2、施工所用管材: DN300预制直埋保温管3、工程量:两趟总计240米 二、施工进度:施工进度表步骤1现场实地勘察,测量有关数据.步骤2设备安装,刨点,导向钻进,回扩.步骤3拉管,清理现场,退场.步骤4验收.三、施工次序:1、测量放线 2、现场场地平整 3、设备及材料进场 4、 全系统联机调试 5、导向孔钻进 6、回扩7、管线摆放 8、预制拖管头 9、拉管 10、管线回拖 11、清场四、施工劳动组织: (一)、施工现场布置 待穿越公路 动力站 施工用地长10m钻机钻杆堆放区施工用地宽15m(二)

2、.施工现场布置原则 项目经理部、施工队、材料站的地址选择及设置,本工程项目经理部设在交通便利,与各施工队距离较近;便于组织施工的显著位置。(三)组织机构图:(见下表)项目经理测量负责施工负责技术负责安全负责质量负责项目经理一人工程师2人探测8人导向4人安全员2人机长4人维修3人五、主要机械设备及材料: 序号设备名称序号设备名称1凯斯60308发电机2无线测斜仪系统9塑料管热熔焊机3经纬仪1016t吊车4污水泵11200mm拉管头5潜水泵12钠土泥浆6钻杆300米13化学泥浆7钻头90、450、650、六、施工技术方法1、现场勘察:其目的是查明工作区的所有地下管线的基本分布和大致走向、深度、采用

3、仪器进行勘查,精心设计和施工,事先检测待穿越物体的深度,做好设计.穿越管道一定要保证其深度,对有怀疑的地方或关键之处可挖槽进行进一步的确认.2、测量:1、主要测量内容是钻孔中心线和对应地面各点标高,每6米做一次测探记录.2、要求在入射端设一基准点,在钻孔中心线上每6m设置一个标记,标高突变之处增设一个标记,在每个标记上标明该点的标高和基点的距离.3、测量仪器采用经纬仪,测量精度正负1cm.4、向孔施工前应对导向仪进行标定或复验,以保证探头深度.3、机械安装:1、采用吊车将钻机放置在入射点,准确调整钻机的位置和角度,以保证入射点位置。2、施工前应用管线探测仪反复对地下原有关线分布情况了解清楚,确

4、保在铺管区域内无其它障碍物。3、选用有定向钻进施工经验的高级工程师作技术负责人,选用工程技术人员作项目经理,并选用熟练工人进行操作钻机,从人员上保证素质,严格管理。4、实地目测寻找井盖位置进行连线推测,弄清每根管线的起点和终点。5、根据设计曲线进行导向孔钻进并用探测器随时探测钻头位置,并根据情况进行调整,保证导向孔符合设计曲线。4、导向孔钻进:1、导向孔钻进是工程的关键,施工中应引起特别重视,严格按照设计和操作规程进行施工.2、钻孔段要尽量保证平直,平均每6m测量一次深度,随时监视钻头倾角和左右偏差,导向钻头倾角控制在正负2%之间,上下左右偏差控制在0.5m内.3、根据钻进行程及不同的钻进地层

5、情况确定不同配方的泥浆钻进冲洗液.5、扩孔:1、第一次扩孔至150mm2、第二次扩孔至300 mm3、第三次扩孔至350 mm4、第四次扩孔至400 mm5、第五次扩孔至500 mm依实际地层条件必要时应增加扩孔次数(观察钻机扩孔时的扭矩和回拉阻力,决定是否终止扩孔实施管道回拖),在最后一次扩孔的同时,安排人员同步作业,连接涨紧式拉管头、U型卡子、拉管盘、分动器、扩孔钻头和钻杆.以此将钻杆与被拉管连接起来,然后启动钻机回转拉管.因此分动器的配套,隔离了钻杆的回转运动.在管道尚未入孔、仅在地表被拖行时,观看钻机仪表显示的回拉力是否正常和稳定.在管道入孔后,回拉力会缓慢上升,如回拉力突然上升,应采

6、取加大泵量,加大化学泥浆降阻等技术措施,保证回拉力维持在10T以内,直至拉管完毕.管道焊接:采用专用PE管热熔焊接机将每12米一根管道焊接成要求长度,为了保证焊接质量,焊接时4MP压力保持时间在20分钟以上。6、自检 经过管径80的拉管检查后,确认管路畅通,自检合格。7、拉管 在扩完孔之后,采用拉管接头将钻杆与被拉管连接起来,然后启动钻机拉管。8、工艺流程图进 场机械安装测 量现场勘察90mm导向孔150mm扩孔300mm扩孔350mm扩孔400mm扩孔自 检拉管退 场七、施工技术措施(一)、管线设计1 地质及地下设施调查1.1 现场踏勘,应查明地形、地貌、地面建筑对工程的不利条件,查清水域覆

7、盖面积和深度,应查实有无影响检测的干扰源。1.2 通过地质勘察取得地质资料,提出的地质勘察报告可参照DB29732004地下管线非开挖技术规程的规定。1.3 既有地下管线的探测范围应不小于管道中心线两侧各5m,特殊情况下根据工程需要适当加大探测范围。查明管道拟穿越地段的建筑基础、地下障碍物及各类地下管线的性质、类型、及空间位置。 1.4 地下管线的探测应符合CJJ612003城市地下管线探测技术规程的规定。1.5 地下管线的探测方法宜采用物探法,应符合DB29732004地下管线非开挖技术规程的规定。 1.6 地下管线探测后,尚应通过地面标志物、检查井、闸门井、仪表井、人孔、手孔等进行复核。1

8、.7 调查市政规划地下设施及管线规划要求。2 管线铺设2.1 铺设管线穿越公路、铁路、河流、地面建筑物时,最小覆土深度应符合有关专业规范要求;相关专业规范无特殊要求时,最小覆土深度应符合表2.1的规定。表2.1 管线铺设最小覆土深度项目最小覆土深度城市道路与路面垂直净距1.5m公路与路面垂直净距1.8m; 路基坡脚地面以下1.2m高速公路与路面垂直净距2.5m; 路基坡脚地面以下1.5m铁路路基坡脚处地表下5 m;路垫地形轨顶下3m;河流一级主河道百年一遇最大冲刷深度以下3m;二级河道河底设计标高以下3m,最大冲刷深度以下2m地面建筑根据基础结构类型和穿越方式,经计算后确定。最大覆盖深度不宜大

9、于15 m,穿越河道、铁路时的埋设深度需要征得相关单位的同意。遇有特殊情况埋深可适当加大,但须设计核算确认。顺行道路埋设时,宜采用最小覆盖深度。2.2 铺设管线与建筑物和地下管线的距离应符合下列规定: a)铺设在建筑物基础以上时,与建筑物的水平净距离不得小于1.5m; b)铺设在建筑物基础以下时,与建筑物的水平净距离必须在持力层扩散角范围以外,尚应考虑土层扰动后的变化,扩散角不得小于45; c)在建筑物基础下铺设管线时,必须经验算后确定深度; d)与地下管线平行铺设时,200mm及以上的管线,其既有管线外壁至钻孔孔壁的水平净距应根据铺管扩孔直径计算,一般不得小于扩孔直径的2倍;200mm以下的

10、管线,水平净距不得小于0.6m; e)从既有地下管线上部交叉铺设时,垂直净距应大于0.5m; f)从既有地下管线下部交叉铺设时,垂直净距应符合下列要求: 1) 粘性土的地层应大于扩孔直径的1倍; 2) 粉土的地层应大于扩孔直径的1.5倍; 3)砂土的地层应大于扩孔直径的2倍; 4)小直径管道垂直净距不得小于05m。2.3 铺设管线与建筑物和地下管线的距离除应符合本规范6.1.2.2的要求外,亦应符合GB 5021794 电力工程电缆设计规范5.3.5中的相关规定。2.4 一次拉管长度不宜超过260 m,遇有特殊情况时,需要对电缆展放工艺进行特殊考虑。2.5 每束拉管最大单孔管数不宜大于12孔

11、(一次回拖),每个通道不应超过两束。2.6 管束两端接入工井应满足电缆弯曲敷设的要求,接入角不宜大于5。3 管材 -3.1 拉管铺设的高密度聚乙烯(HDPE)管材,应符合GBl5558.12003标准,其规格可根据电压等级、铺设深度、铺管过程中荷载作用的总应力以及回拉力的要求选择。埋深小于8 m时应采用PE80级材料,埋深大于8 m时应采用PE100级材料。3.2由于本工程拉管埋深较深,管材采用规格为公称外径200,公称壁厚18.2-20.2的管材,电力通讯拉管,采用规格为公称外径110,公称壁厚8的管材。4 钻孔轨迹4.l非开挖导向孔轨迹的设计应包括下列内容: a) 钻孔类型和轨迹形式; b

12、) 选择造斜点; c) 确定曲线段、曲率半径; d) 计算各段钻孔轨迹参数。4.2 非开挖钻孔轨迹线段宜采用斜直线段一曲线段一水平直线段一曲线段一斜直线段组成,其设计应根据管线技术要求、管线交叉要求、施工现场条件等进行组合设计。4.3 导向孔轨迹的弯曲半径应满足电缆弯曲半径及施工机械的钻进条件。4.4 入土角应根据设备机具的性能、入土点与被穿越障碍的距离、管线埋设深度等选择,宜为820。出土角宜为020。(二)、设计文件内容1 设计文件内容应包括工程说明书、电力管道平面走向图,电力管道纵向剖面图、电力管道横向断面图(管束图)、管道与工作井接口施工图、钻孔轨迹计算书、工程概算书等。2 工程说明书

13、内容包括工程概况、设计依据及范围、管线路径、路径范围内障碍物的探测、各土层特性和分布、管道场地及管材数量、工作井型式和设置、施工注意事项、与路径有关的协议等。3 平面走向图内容包括管道轴线、入土与出土点位置、方位、最小曲率 (水平) 半径、管道轴线附近的地下设施及水平距离(含建筑、市政道路及河流、其它管线等规划要求)。4 纵向剖面图内容包括入土与出土点的相对标高、管道的垂直标高、水平与实际长度、最小曲率 (垂直) 半径、管道轨迹附近的地下设施及垂直距离 (含建筑、市政道路及河流、其它管线等规划要求)。(三)、钻进及铺管1 导向孔钻进1.l 按施工措施确定的钻孔轨迹面设置标志,对地下管线交叉的地

14、方应在地面设置明显标志。1.2 导向孔钻至交叉管线前应慢速钻进并复核导向孔轨迹,测算与交叉管线的距离确认符合钻进轨迹提供的技术数据后,再恢复正常钻进。1.3 导向孔钻进时,应对钻孔轨迹参数进行测试,以认定符合设计轨迹要求,且应按下列要求进行数据记录。 a)采用手持式地表定位系统施钻轨迹测量方法的现场记录,记录后并应绘制出钻孔轨迹剖面图。 b)采用随钻测量方法的钻孔轨迹监视和调控应随时观测计算机的随钻数据,且应进行采集。2 回拖扩孔2.1 回拖扩孔的孔径是由导向孔经过一次或数次回扩而形成的,一般扩孔直径是拟铺管道直径的1.21.5倍。2.2 钻进和回拖只允许钻杆顺时针转,以免钻杆松脱;钻杆分离过

15、程中钻杆必须逆时针方向转动,以免损坏螺纹。2.3 扩孔钻进时必须根据土层性质和成孔稳定性,选择适用的钻进液体。2.4 施工过程中要对土质、孔的长度和直径、使用的回拖力、钻速、钻进液量及添加剂等数据进行记录并保存。3 回拖铺管3.1 扩孔完成后应立即进行回拖铺管。3.2 拉管头与待铺管线的连接有两种方式,钢管采用焊接方式,塑料管材采用夹管装置密封连接,如一孔多管则需制作多管均衡布置的拉管头,拉管头结构上应考虑铺管时泥浆能均匀回流充填在多管的空隙之间。3.3 旋转接头必须保持旋转灵活,是确保一孔多管不发生扭转的关键工具。铺管后,入、出士处同一管位的旋转,在垂直面的偏差不应大于其l2管径。3.4实际

16、作用于拉管头的牵引力不得超过塑料管材的允许拉力,塑料管材应全线焊接后一次拖完,并做好防绕措施。3.5 回拖铺管结束后,必须在回扩孔内压密注浆,固化泥浆的配制及充填应满足有关工艺的要求。4 管道连接4.1 管道的连接应采用热熔对接,热熔对接工艺参数应符合DB29732004地下管线非开挖技术规程7.2.6中的规定。4.2 热熔对接应符合下列标准: a) 对接端应切割垂直; b) 对应连接件应在同一轴线上; c) 对接后应形成均匀凸缘。(四)、 检验与验收1 管材1.1 管材使用前必须进行验收,产品合格证、质量保证书和各项性能的试验、检验报告等有关资料应齐全。1.2 对管材进行规格尺寸和外观性能检

17、查、验收应在同一批管材中抽样。1.3 除按6.4.1.1和6.4.1.2的规定检验外,还应满足附录A中的要求。2 管材接头2.1 外观质量:检查施工现场用眼观察焊口质量,检查焊缝尺寸,形状和均匀程度。2.2 焊口应有双反边形状,大小均匀一致,无气孔、鼓泡和裂缝。内侧凸出部分,应平整。2.3 焊口有以下表象之一视为不合格,应重新熔接。a) 焊道窄、高、双反边不足;b) 中间有凹陷; c) 焊道中间有深沟; d) 接口严重错位; e) 双反边不均匀。2.4 切割焊口剖面检查,沿轴线剖取三条试样,观察断面应无气孔和脱焊,弯曲180度焊接处应无裂缝出现。2.5 施工之前必须进行接头拉伸强度试验,接头试

18、样应由施工单位现场操作提供,数量不应少于3样。接头试验拉伸强度应不小于管材拉伸强度90。 3 通管试验3.1 通管试验所用“牛”的几何尺寸:外径为铺管内径的75,长度依据所铺管道的最小弯曲半径确定。3.2 通管试验时所用的二端“牵牛”绳索必须使用坚实的尼龙绳,严禁使用钢丝绳。八、安全保证措施 按有关规定做好安全防护工作,施工中必须做到“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做到安全为了生产,生产必须安全。工地现场设专职安全员,并建立相应的安全管理组织,对生产进行安全管理,注意做到如下标准:(一) 该工程最大的隐患在已有的地下管线。1、在施工前采用管线探测仪进行探测,必须保证万无一失。2、实地目测寻找井盖

19、位置进行连线推测,弄清每根管线的起点和重点。3、认真分析业主提供的图纸资料,找出已有地下管线的确切位置。4、如有某一线有疑问,应主动与有关部门联系,彻底摸清要穿越地带原有地下管线,防止施工中对其造成破坏。5、采用非开挖技术施工前,应首先探明地下各种管线及设施的相对位置;6、非开挖的通道,应离开地下各种管线及设施足够的安全距离;7、通道形成的同时,应及时对施工的区域进行灌浆等措施,防止路基的沉降。(二) 严格执行安全生产制度,安全员随班到现场检查,发现不安全因素及时解决。(三) 明确分工,统一信号,专人负责电器电路,所有电器非电工人员不得随意乱动。(四) 严禁在设备运转时进行维修保养,各安全操作规程工序均应严格遵守。(五) 该工地在闹市区,施工注意过往车辆行人安全。(六) 机械传动及工作区应设安全标志。(七) 如需挖掘工作坑,则周围应设护栏,夜间设标识。严禁工作时间内喝酒及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