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阳楼记》课件2.ppt_第1页
《岳阳楼记》课件2.ppt_第2页
《岳阳楼记》课件2.ppt_第3页
《岳阳楼记》课件2.ppt_第4页
《岳阳楼记》课件2.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岳阳楼,记,范仲淹,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传唱不衰,岳阳楼记也因此成为写景状物、抒发真情的名篇。今天,我们就来阅读这一名篇,看看它描写了什么样的景色,抒发了什么样的感情。,岳 阳 楼,四大名楼总图,范仲淹(989-1052)字希文,谥号“文正”。北宋杰出的政治家、文学家。,作者简介,阅读全文,根据文后注释和你已经掌握的文言文知识,疏通文意。,写文章,往往以一两个警句(关键性词句)领起全篇,第一段写重修岳阳楼的背景,这背景是什么?说明了什么问题?,在“政通人和,百废俱兴”的基础上“重修岳阳楼”,这说明滕子京在逆境中“不以己悲”,仍奋发有为,有宽广的胸襟,和一般的“迁客”不同。

2、,作者在这里没有对岳阳楼进行详细描绘,原因是什么?,第一,因为“前人之述备矣”,不必再去重复。 第二,从全文看,作者写这篇文章的目的不在于介绍岳阳楼的建造经过和它的构造及景物,而在于借景抒情。,写洞庭湖的全景,用“衔远山,吞长江”,如果把“衔”改为“连”,把“吞”改为“接”好不好?为什么?,洞庭湖是无生命之物,“衔”、“吞”则使人产生有生命之感,把“远山”、“长江”跟洞庭湖的关系写得活灵活现,构成了一幅气势磅礴的动人画面。如果用“连”、“接”来替换,只是客观地说明三者的相对位置,画面是静止的,效果没有这样好。,课文三、四两段文字分别描绘了洞庭湖哪两幅画面?,(1)萧条冷落。 (2)明媚晴朗。,

3、作者用哪些话概括说明了“迁客骚人”的“悲”与“喜”?这样写的目的是什么?,“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概括了“迁客骚人”的“悲”;“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概括了“迁客骚人”的“喜”。 这样写是为了将这类人的悲喜感情跟“古仁人之心”作对比,引出下文,由写景转入议论,突出主旨。,“览物之情,得无异乎”和“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两句中的“异”字,分别指什么?,“览物之情,得无异乎”中的“异”,是指不同的自然景物引发的“迁客骚人”不同的感触,即“悲”与“喜”两种不同的心境。 “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两句中的“异”是指古代仁人不同于上述的“迁客骚人”,能不受自然风物好坏的影响,“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4、文章主旨,本文通过对岳阳楼周围景物的描写,以及对迁客骚人登楼时或悲或喜的“览物之情”的分析议论,表达了作者“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旷达的情怀和“先天下之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政治抱负。,写作特色,1、繁简得宜,层层蓄势。 2、叙事、写景、议论、抒情相结合的写法。 3、骈散结合,词语富有生命力。,思考: 如何理解”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句话?,我国古代早有“与民同乐”的思想。孟子之:“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乐以天下,忧以天下,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这里说的“乐以天下,忧以天下”来源于民本思想。,范仲淹在本文中把它发展成为“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观点,并以此作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