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文学史 宋代文学(2).ppt_第1页
中国古代文学史 宋代文学(2).ppt_第2页
中国古代文学史 宋代文学(2).ppt_第3页
中国古代文学史 宋代文学(2).ppt_第4页
中国古代文学史 宋代文学(2).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四章 苏轼,第一节 苏轼的人生观和创作道路 第二节 苏轼的古文和词赋、四六 第三节 苏轼的诗 第四节 苏轼的词,第一节 苏轼的人生观和创作道路,一、儒、释、道融合的人生观: 以一种全新的人生态度来对待接踵而至的不幸,把儒家固穷的坚毅精神、老庄轻视有限时空和物质环境的超然态度以及禅宗以平常心对待一切变故的观念有机地结合起来,从而做到了蔑视丑恶、消解痛苦。这种执着于人生而又超然物外的生命范式蕴含着坚定、沉着、乐观、旷达的精神,因而苏轼在逆境中照样能保持浓郁的生命情趣和旺盛的创作活力。,补充:熔炼成独具风貌的完整的人生态度。 1、顺逆不易的人生追求,一生始终贯穿儒家思想。有着独立不羁,不顾身害的

2、人格操守,真正做到“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富贵不能淫”。不合时宜。 2、静达圆通的人生观。面对人生苦难,始终以道、释来关照、平衡。从而做到了蔑视丑恶,消解痛苦。-具体:超然通透的时空意识。时间上的变与不变;空间上,心游物外,“阅世走人间,观身卧云岭。” “子瞻谪岭南,时宰欲杀之。饱食惠州饭,细和渊明诗。”(黄庭坚),二、创作: 黄州、惠州、儋州 逆境中的创作高峰,(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一字和仲,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四川眉山市)人,中国北宋大文豪。其诗,词,赋,散文,均成就极高,且善书法和绘画,是中国文学艺术史上罕见的全才,也是中国数千年历史上被公认文学艺术造

3、诣最杰出的大家之一。其散文与欧阳修并称欧苏;诗与黄庭坚并称苏黄,又与陆游并称苏陆;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书法名列“苏、黄、米、蔡”北宋四大书法家“宋四家”之一;其画则开创了湖州画派。有东坡全集、东坡乐府。,第二节 苏轼的古文和词赋、四六,一、文学主张: 继承:文道并重,推崇韩愈。 独创: 1、人为文章的艺术具有独立的价值。如“精金美玉,市有定价”。 2、苏轼心目中的“道”不限于儒家之道,而是泛指事物的规律。比欧阳修(儒家之道与现实生活密切相关)更进一步。,二、风格: 1、总体风格:自然雄放。自然,渊源于庄子的丰富联想和自然恣肆的行文风格;雄放,渊源于孟子和战国纵横家的雄放气概。但其风格随着表现对

4、象的不同而变化,像行云流水一样自然畅达,文理自然,姿态横生。 2、极高的表现力。客观事物、内心情思。 3、气势雄放,语言却平易自然。,三、体裁: 1、议论文。表现了非凡的才华。A、史论:写作上善于随即生发,翻空出奇,论说技巧极高。早年纵横家气息较浓,又是故作惊人之论而不合义理。B、政论;早年有类似史论的风格,后期则剀切沉着,接近贾谊、陆贽。C、杂说、书札、序跋:更能体现苏轼的文学成就。同样善于翻新出奇,但形式更为活泼,议论更为生动,往往是夹叙夹议,兼代抒清,以艺术感染力来加强逻辑说服力,比史论、政论更具美文性质。,A、史论 留侯论 古之所谓豪杰之士者,必有过人之节。人情有所不能忍者,匹夫见辱,

5、拔剑而起,挺身而斗,此不足为勇也。天下有大勇者,卒然临之而不惊,无故加之而不怒。此其所挟持者甚大,而其志甚远也。,夫子房受书于圯上之老人也,其事甚怪;然亦安知其非秦之世,有隐君子者出而试之。观其所以微见其意者,皆圣贤相与警戒之义;而世不察,以为鬼物,亦已过矣。且其意不在书。 太史公疑子房以为魁梧奇伟,而其状貌乃如妇人女子,不称其志气。呜呼!此其所以为子房欤!,注释本文为嘉祐六年(1061)苏轼应“制科”时所上进论之一。留侯即张良,字子房,他是“汉初三杰”之一,辅刘邦定天下,封为留侯。 节:操守。 这句话的意思是:常人在情感上总有不能忍耐的时候。 见:被。 卒:同“猝”。突然,仓猝,临:逼近。

6、加:侵凌。 挟持者:指怀抱的理想。 圯:y桥。 隐君子者:隐居逃避尘世的人。,“孺子可教”的典故即源于张良圯上受兵书之事。,良尝间从容步游下邳圯上,有一老父,衣褐,至良所,直堕其履圯下,顾谓良曰:“孺子,下取履!”良鄂然,欲殴之。为其老,强忍,下取履。父曰:“履我!”良业为取履,因长跪履之。父以足受,笑而去。良殊大惊,随目之。父去里所,复还,曰:“孺子可教矣。后五日平明,与我会此。”良因怪之,跪曰:“诺。”五日平明,良往。父已先在,怒曰:“与老人期,后,何也?”去,曰:“后五日早会。”五日鸡鸣,良往,父又先在,复怒曰:“后,何也?”去,曰:“后五日复早来。”五日,良夜未半往。有顷,父亦来,喜曰

7、:“当如是。”出一编书,曰:“读此则为王者师矣。后十年兴。十三年孺子见我济北, 谷城山下黄石即我矣。”遂去,无他言,不复见。旦日视其书,乃太公兵法也。良因异之,常习诵读之。,译文古时候被人称作豪杰的志士,一定具有胜人的节操,(有)一般人的常情所无法忍受的度量。有勇无谋的人被侮辱,一定会拔起剑,挺身上前搏斗,这不足够被称为勇士。天下真正具有豪杰气概的人,遇到突发的情形毫不惊慌,当无原因受到别人侮辱时,也不愤怒。这是因为他们胸怀极大的抱负,志向非常高远。,张良被桥上老人授给兵书这件事,确实很古怪。但是,又怎么知道那不是秦代的一位隐居君子出来考验张良呢?看那老人用以微微显露出自己用意的方式,都具有圣

8、贤相互提醒告诫的意义。一般人不明白,把那老人当作神仙,也太荒谬了。再说,桥上老人的真正用意并不在于授给张良兵书(而在于使张良能有所忍,以就大事)。,司马迁本来猜想张良的形貌一定是魁梧奇伟的,谁料到他的长相竟然像妇人女子,与他的志气和度量不相称。啊!外柔内刚,这就是张良之所以成为张良吧(言外之意:正因为张良有能忍之大度,所以,尽管他状貌如妇人,却能成就大业,远比外表魁梧的人奇伟万倍)!,赏析该文系1061年(宋仁宗嘉祐六年),作者为答御试策而写的一批论策中的一篇。根据史记留侯世家所记张良圯下受书及辅佐刘邦统一天下的事例,论证了“忍小忿而就大谋”、“养其全锋而待其敝”的策略的重要性。文笔纵横捭阖,

9、极尽曲折变化之妙,行文雄辩而富有气势,体现了苏轼史论汪洋恣肆的风格。,2、叙事游记文。叙事、抒情、议论三种功能更是结合的水乳交融。石钟山记,议论是在情景交融的优美意境中逐步展开的。 3、辞赋。继承了欧阳修的传统(以单笔散体作赋,创造了文赋),但更多地融入了古文的疏宕萧散之气,吸收了诗歌的抒情意味,从而青出于蓝而胜于蓝。赤壁赋 4、四六。行云流水。公文。谢量移汝州表,日喻,生而眇者不识日,问之有目者。或告之曰:“日之状如铜盘。”扣盘而得其声。他日闻钟,以为日也。或告之曰:“日之光如烛。”扪烛而得其形。他日揣龠,以为日也。日之与钟、龠亦远矣,而眇者不知其异,以其未尝见而求之人也。道之难见也甚于日,

10、而人之未达也,无以异于眇。 达者告之,虽有巧譬善导,亦无以过于盘与烛也。自盘而之钟,自钟而之龠,转而相之,岂有既乎?故世之言道者,或即其所见而名之,或莫之见意之,皆求道之过也。 然则道卒不可求欤?苏子曰:“道可致而不可求。”何谓致?孙武曰:“善战者致人,不致于人。”子夏曰:“百工居肆,以成其事;君子学,以致其道。”莫之求而自至,斯以为致也欤!南方多没人,日与水居也。七岁而能涉,十岁而能浮,十五而能没矣。夫没者岂苟然哉?必将有得于水之道者。日与水居,则十五而得其道;生不识水,则虽壮,见舟而畏之。故北方之勇者,问于没人而求其所以没,以其言试之河,未有不溺者也。故凡不学而务求道,皆北方之学没者也。

11、昔者以声律取士,士杂学而不志于道;今世以经术取士,士知求道而不务学。渤海吴君彦律,有志于学者也,方求举于礼部,作日喻以告之。,译文: (一个)一出生就双目失明的人不认识太阳,向有眼睛的人问太阳是什么样子。有的人告他说:“太阳的样子像铜盘。”敲铜盘就听到了它的声音。有一天(他)听到了钟声,把发出声音的钟当作太阳。有的人告诉他说:“太阳的光像蜡烛。”用手摸蜡烛就晓得了它的形状。有一天,(他)揣摩一支形状像蜡烛的乐器龠yue4,把它当作太阳。太阳和敲的钟、吹奏的龠yue4差别也太远了,但是天生双眼失明的人却不知道它们之间有很大的差别,因为他不曾亲眼看见而是向他人求得太阳的知识啊。 抽象的“道”(道理

12、、规律等)难认识的情况比太阳难认识的情况严重,而人们不通晓道的情况比生来就认识太阳的瞎子没有什么不同。通晓的人告诉他,即使有巧妙的比喻和很好的启发诱导,也无法使这些比喻或教法比用铜盘和用蜡烛来说明太阳的比喻或教法好。从用铜盘比喻太阳而到把铜钟当作太阳,从把铜钟当作太阳而到把乐器龠yue4当作太阳,像这样辗转连续地推导它,难道还有个完吗?所以人世上的大谈“道”的人,有的就他自己的理解来阐明它,有的没有理解它却主观猜度它,这都是研求道的弊病。,既然如此,那么这个“道”最终不可能求得吗?苏先生说:“道能够通过自己的虚心学习,循序渐进使其自然来到,但不能不学而强求它(道)。”什么叫做“致”?孙武说:“

13、会作战的将军能招致敌人,而不被敌人所招致(处于被动的境地)。”子夏说:“各行各业的手艺人坐在店铺作坊里,来完成他们制造和出售产品的业务;有才德的人刻苦学习,来使那道自然到来。”不是强求它而是使它自己到来,这就是“致”啊!南方有很多能潜水的人,天天同水在一起生活,七岁就能趟水过河,十岁就能浮在水面游泳,十岁就能潜入水里了。潜水的人能长时间的潜入水里,哪能是马虎草率而能这样的呢?一定是对水的活动规律所领悟的。天天与水生活在一起,那么十五岁就能掌握它的规律。生来不识水性,那么即使到了壮年见了到了船就害怕它。所以北方的勇士,向南方的潜水的人询问来求得他们能潜入水里的技术,按照他们说的技术到河里试验它,

14、没有不淹死的。所以凡是不老老实实地刻苦学习而专力强求道的,都是像北方的学潜水的一类的人。从前以讲究声律的诗赋择取人才,所以读书人合儒家墨家还兼及名家法家而不是立志在求儒家之道;现在以经学择取人才,所以读书人只知道强求义理,而不是专力踏踏实实地学。渤海人吴彦律,是有志对经学作实实在在地学习的人,正要到京城接受由礼部主管的进士考试,我写日喻来勉励他。,生而眇者不识日,问之有目者。或告之曰:“日之状如铜盘。”扣盘而得其声。他日闻钟,以为日也。或告之曰:“日之光如烛。”扪烛而得其形。他日揣龠,以为日也。日之与钟、龠亦远矣,而眇者不知其异,以其未尝见而求之人也。道之难见也甚于日,而人之未达也,无以异于眇

15、。,达者告之,虽有巧譬善导,亦无以过于盘与烛也。自盘而之钟,自钟而之龠,转而相之,岂有既乎?故世之言道者,或即其所见而名之,或莫之见意之,皆求道之过也。,那么这个“道”最终不可能求得吗?苏先生说:“道能够通过自己的虚心学习,循序渐进使其自然来到,但不能不学而强求它(道)。”什么叫做“致”?孙武说:“会作战的将军能招致敌人,而不被敌人所招致(处于被动的境地)。”子夏说:“各行各业的手艺人坐在店铺作坊里,来完成他们制造和出售产品的业务;有才德的人刻苦学习,来使那道自然到来。”不是强求它而是使它自己到来,这就是“致”啊!,南方多没人,日与水居也。七岁而能涉,十岁而能浮,十五而能没矣。夫没者岂苟然哉?

16、必将有得于水之道者。日与水居,则十五而得其道;生不识水,则虽壮,见舟而畏之。故北方之勇者,问于没人而求其所以没,以其言试之河,未有不溺者也。故凡不学而务求道,皆北方之学没者也。,南方有很多能潜水的人,天天同水在一起生活,七岁就能趟水过河,十岁就能浮在水面游泳,十岁就能潜入水里了。潜水的人能长时间的潜入水里,哪能是马虎草率而能这样的呢?一定是对水的活动规律所领悟的。天天与水生活在一起,那么十五岁就能掌握它的规律。,生来不识水性,那么即使到了壮年见了到了船就害怕它。所以北方的勇士,向南方的潜水的人询问来求得他们能潜入水里的技术,按照他们说的技术到河里试验它,没有不淹死的。所以凡是不老老实实地刻苦学

17、习而专力强求道的,都是像北方的学潜水的一类的人。,道体现于具体事物中 道需要循序渐进地在具体的学习中领悟 参见文学史P.57,赤壁赋,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清风徐来,水波不兴。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白露横江,水光接天。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于是饮酒乐甚,扣舷而歌之。歌曰:“桂棹兮兰桨,击空明兮溯流光。渺渺兮于怀,望美人兮天一方。”客有吹洞箫者,倚歌而和之。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苏子愀然,正襟危

18、坐而问客曰:“何为其然也?”客曰:“月明星稀,乌鹊南飞,此非曹孟德之诗乎?西望夏口,东望武昌,山川相缪,郁乎苍苍,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舳舻千里,旌旗蔽空,酾酒临江,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驾一叶之扁舟,举匏樽以相属。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苏子曰:“客亦知夫水与月乎?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且夫天地之间,

19、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客喜而笑,洗盏更酌。肴核既尽,杯盘狼藉。相与枕藉乎舟中,不知东方之既白。,壬戌年秋天,七月十六日,我和客人荡着船儿,在赤壁下游玩。清风缓缓吹来,水面波浪不兴。举起酒杯,劝客人同饮,朗诵月出诗,吟唱“窈窕”一章。一会儿,月亮从东边山上升起,徘徊在斗宿、牛宿之间。白蒙蒙的雾气笼罩江面,水光一片,与天相连。任凭水船儿自由漂流,浮动在那茫茫无边的江面上。江在旷远啊,船儿象凌空驾风而行,不知道将停留到什么地方;飘飘然,又象脱离尘世,无牵无挂,变成飞升

20、仙果的神仙。,这时候,喝着酒儿,心里十分快乐,便敲着船舷唱起歌来。唱道:“桂木做的棹啊兰木做的桨,拍击着澄明的水波啊,在月光浮动的江面逆流而上。我的情思啊悠远茫茫,瞻望心中的美人啊,在天边遥远的地方。”客人中有会吹洞箫的,随着歌声吹箫伴奏,箫声呜咽,象含怨,象怀恋,象抽泣,象低诉。吹完后,余音悠长,象细长的丝缕延绵不断。这声音,能使深渊里潜藏的蛟龙起舞,使孤独小船上的寡妇悲泣。,我有些忧伤,理好衣襟端正地坐着,问那客人说:“为什么奏出这样悲凉的声音呢?”客人回答说:“月光明亮星星稀少,一只只乌鸦向南飞翔,这不是曹孟德的诗句吗?向西望是夏口,向东望是武昌,这儿山水环绕,草木茂盛苍翠,不就是曹操被

21、周瑜打败的地方吗?当他占取荆州,攻下江陵,顺江东下的时候,战船连接千里,旌旗遮蔽天空,临江饮酒,横握着长矛吟诗,本是一时的豪杰,如今在哪里呢?何况我和你在江中的小洲上捕鱼打柴,以鱼虾为伴侣,以麋鹿为朋友;驾着一只小船,举杯互相劝酒;寄托蜉蝣一般短暂生命在天地之间,渺小得象大海里的一粒小米。哀叹我们生命的短促,羡慕长江的无穷无尽。愿与神仙相伴而遨游,同明月一道永世长存。知道这种愿望是不能突然实现的,只好把这种无可奈何的心情寄托于曲调之中,在悲凉的秋风中吹奏出来。”,我对客人说:“你也知道那水和月的道理吗?水象这样不断流去,但它实际上不曾流去;月亮时圆缺,但它终于没有消损和增长。原来,要是从那变化

22、的方面去看它,那么天地间的万事万物,连一眨眼的时间都不曾保持过原状;从容不那不变的方面去看它,那么事物和我们本身都没有穷尽,我们又羡慕什么呢?,再说那天地之间,万物各有主宰者,如果不是我应有的东西,虽说是一丝一毫也不拿取。只有江上的清风,与山间的明月,耳朵听它,听到的便是声音,眼睛看它,看到的便是色彩,得到它没有人禁止,享用它没有竭尽,这是大自然的无穷宝藏,是我和你可以共同享受的。”,客人高兴地笑了,洗净酒杯重新斟酒。菜肴果品都已吃完,杯子盘子杂乱一片。大家互相枕着靠着睡在船上,不知不觉东方已经露出白色的曙光。,第一段,描写夜游赤壁的情景,展现了一个诗情画意的境界:清风明月交织,露珠和水色辉映

23、。 在这澄澈、幽美的夜景中,主客秋夜荡舟,把酒诵诗。置身于如此良辰美景之中,作者油然而生“遗世”“羽化”之乐,不禁飘飘欲仙。从而为全文定下了一个悠扬和谐的基调。,第二段,写作者饮酒放歌的欢乐和客人悲凉的箫声。 箫声起,悲意生。哀怨,爱慕,哭泣,申诉,潜龙舞,新妇泣,六个比喻,渲染箫声的悲凉,主客触景生情,由欢乐转为悲凉,引起下文主客问答的议论。,第三段,写客人感慨人生短促无常的悲观情绪。作者借主客问答的方式抚今追昔,畅述对天地人生的感触。 客人从眼前的明月、江水、山川,想到曹操的诗。世间万物,英雄豪杰,不过是过眼烟云,随着岁月的流逝而灰飞烟灭,风流散尽。想到自己贬谪黄州,青春虚度,不禁悲从中来

24、。,第四段,写作者丢开个人的愁怀,欣赏大自然美妙风光和豁达开朗的心情,“苏子”的回答,照应文章写景,以明月江水作比,说明世界的万物和人生,都既有变的一面,又有不变的一面。 从变的角度看,天地万物就连一眨眼的工夫都不能保持不变;从不变的角度看,万物和人类都是永久不变的,用不着羡慕江水的无穷和明月的永不增减,也用不着哀叹人生的短促,而应保持旷达乐观的态度。,第五段,写客人转悲为喜,主客开怀畅饮,兴尽入睡。 这个结尾意味深长,既照应了开头超然欲仙的快乐,又是向政敌的一种暗示:我虽然遭受迫害,贬谪黄州,但我的日子过得并不错,既不寂寞也无苦恼。这实际上是一种抗议。,主客问答的辞赋结构 诗化的景情融合 达

25、观的人生境界,赤壁有文赤壁和武赤壁两处。其中文赤壁在湖北省黄冈市境内。 武赤壁在湖北省蒲圻市今赤壁市境内。,第三节 苏轼的诗,一、题材内容:对社会的干预和对人生的思考。 1、干预社会现实,把批判现实作为诗歌的重要题材。“一肚子的不合时宜”,而且不限于眼前,伸向历史、本质。荔枝叹,荔枝叹,十里一置飞尘灰,五里一堠兵火催。 颠坑仆谷相枕藉,知是荔枝龙眼来。 飞车跨山鹘横海,风枝露叶如新采。 宫中美人一破颜,惊尘贱血流千载。 永元荔枝来交州,天宝岁贡取之涪。 至今欲食林甫肉,无人举觞酹伯游。,我愿天公怜赤子,莫生尤物为疮痏。 雨顺风调百谷登,民不饥寒为上瑞。 君不见,武夷溪边栗粒芽,前丁后蔡相宠加。

26、 争新买宠各出意,今年斗品充官茶。 吾君所乏岂此物,致养口休何陋耶? 洛阳相君忠孝家,可怜亦进姚黄花。,诗译 : 五里就设一座土堡,十里又是一处驿站 你看那尘土飞扬,兵火相催的气势 真比行军打仗还要壮观 多少人死在谷中,前仆后继才把荔枝和龙眼送到宫中 像飞车跨过千山 像鹘鸟越过大海 不这样快马加鞭 它怎能新鲜的得就像才摘下来,2、善于从人生遭遇中总结经验,也善于从客观事物中见出规律,在他眼里,极平常的生活内容和自然景物都蕴含着深刻的道理。和子由渑池怀旧,和子由渑池怀旧,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泥。 泥上偶然留指爪,鸿飞那复计西。 老僧已死成新塔,坏壁无由见题。 往日崎岖还记否,路上人困蹇驴嘶

27、 。,渑池( min ch)古城名,在今河南渑池县南。,这首诗表达对人生来去无定的怅惘和往事旧迹的深情眷念。前四句单行入律,用唐人旧格,散中有整,行文自然。“雪泥鸿爪”的比喻,老僧新塔、坏壁旧题的惊叹,含意丰富,意味隽永。全诗动荡明快,意境恣逸,是苏轼七律中的名篇。,“雪泥鸿爪”这个有名的比喻就出于本诗。受老庄思想影响颇深的苏轼,妙手偶得般创造出的这一艺术形象,总令人嗟叹生命的短暂。“夫天地者,万物之逆旅;人生者,百代之过客。”(李白语),面对这仅有的一次生命,作为万物之灵的我们,有什么理由不去珍惜?,3、诗中充分体现出旷达的态度。有痛苦、愤懑、消沉的一面,但更多是表现了对痛苦的傲视和对痛苦的

28、超越。这种乐观旷达的核心是坚毅的人生信念和不向厄运屈服的斗争精神。所以,苏轼在逆境中的诗依然是笔势飞腾,辞采壮丽,并无衰疲颓唐之兵。六月二十日夜渡海,题西林壁,横看成岭侧成峰, 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 只缘身在此山中。 题西林壁写在西林寺的墙壁上。西林寺在庐北麓。,惠崇春江晚景,竹外桃花三两枝, 春江水暖鸭先知。蒌蒿满地芦芽短, 正是河豚欲上时。,二、艺术特点: 1、纯熟的诗歌技巧。得心应手,翻新出奇,纵意所如,触手成春。A、诗中比喻,生动新奇,层出不穷。B、用典,信手拈来,左右逢源。用典稳妥精当,浑然天成,如盐入水。C、对仗,既精工又活泼流动,构思打破常规。正因为苏轼对诗歌技巧的

29、掌握已臻化境,所以他能够超越技巧,作诗挥洒自如,丝毫看不出锻炼之痕。,2、惊人的表现能力。有必达之隐,无难显之情。几乎没有不能入诗的题材,即使是十分难于处理的题材,在苏轼的笔下往往能化难为易,举重若轻。 3、艺术风格主张兼收并蓄,尤其重视两种互相对立的风格的融合,阳刚之美与阴柔之美互相渗透,刚柔相济,形成“清远雄丽”、“清雄绝俗”的风格,但“雄放”是主导。游金山寺(P170),第四节 苏轼的词,“新天下耳目” 提高词品 诗词一体 诗庄词媚 词为小道 扩大词境 无意不可入、无事不可言 内容上的突破:(刘熙载艺概“东坡词颇似老杜诗,以其无意不可入,无事不可言”),改变词风 自是一家、豪放恣肆 改进

30、词律 题序 典故,1、抒性情怀抱,扬人格个性。将传统的表现女性化的柔情之词扩展为表现男性化的豪情之词,将传统上只表现爱情的词变革为表现性情之词,使词象诗一样可以充分表现作者的性情怀抱和人格个性。 2、面对自然,思考人生。由于非凡的人生经历和冷静的思考而发出人生如梦的浩叹,而冷静的思考是在力求突破尘世纷扰,力求自我超脱,保持一种宠辱不惊、超然自适的人生态度。,3、广阔的社会生活的描写。晚唐五代文人词所表现的生活场景极为狭小,主要局限于封闭性的闺阁绣楼、亭台院落之中;柳永开始将词的题材内容延伸到都邑市井和山程水驿,张先词则开始向日常官职生活靠近;苏是在词中大力描绘了日常交际、悼亡、闲居读书及耕耘、

31、游猎生活场景。,4、对自然山水的描写。以奔走流动的气势取胜;或以清新秀美的画面见称;有时还把自然山水的观照和对历史、人生的反思结合起来,在雄奇壮阔的自然美中融注进深沉的历史意义和人生感慨。,5、对乡村的描写。苏轼第一次将乡村题材引入到了词中,无论走到哪里,总能和下层农民打成一片。 词是无事不可写,无意不可入的。词与诗一样,具有充分表现社会生活和现实人生的功能。,6、咏物词 7、恋情感伤词,苏词的开拓性 苏词认识上的突破: 1。诗词并重。苏轼非常重视词,将词抬高到了与诗相同的地位上来,有意识地在提高词的地位。(词是“长短句之诗”)后人常评价其词是“以诗为词”。在创作中,将诗的手法、诗的题材内容带

32、入词,使词在柳永之后又发生了一次划时代的变化。 2。词自是一家。“自是一家”:词也应追求壮美风格和阔大的意境,词品亦如人品,应像作诗一样,抒发自我的真实性情和人生感受。,艺术风格上的突破: 1。开创了豪放词风。苏轼的豪放词能够借助瑰丽壮伟的意象、恢宏的意境来抒发其慷慨豪情。表现有三:1)将充沛激昂甚至悲壮苍凉的激情融入词中;2)在写人、咏景、状物时以慷慨豪迈的意象、飞动峥嵘的气势、阔大雄伟的场面取胜;3)以奔放雄豪的音调著称。 2。以诗为词。将诗的表现手法移植到词中,主要体现:1)题序。苏轼在词中大量采用标题和小序的形式,使词的题序和词本文构成了一个不可分割的有机体。题序用来记事,词本文则专事

33、抒情;2)用典。词中用典,既是一种替代性、浓缩性的叙事方式,也是一种曲折深婉的抒情方式;3)化用成句入词。 3。突破了音律的束缚。把词由音乐的附属品变为一种独立的抒情诗体。注重抒情言志的自由,遵守音律规范但不拘于音律。 4。语言创新。语言风格为清新朴素。多方面吸收古人语言精华,化用前人语言入词,还运用口语、虚字入词,丰富词的表现力。 5。苏词风格的多样化。豪放词(此类词创新意义最大)、婉约词、旷达词风。,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

34、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上片望月,既怀逸兴壮思,高接混茫,而又脚踏实地,自具雅量高致。 执着人生 下片怀人,即兼怀子由,由中秋的圆月联想到人间的离别,同时感念人生的离合无常 。 善处人生,此词是中秋望月怀人之作,表达了对胞弟苏辙的无限怀念。词人运用形象描绘手法,勾勒出一种皓月当空、美人千里、孤高旷远的境界氛围,反衬自己遣世独立的意绪和往昔的神话传说融合一处,在月的阴晴圆缺当中,渗进浓厚的哲学意味,可以说是一首将自然和社会高度契合的感喟作品。,一、苏轼对词的变革: 1、诗词一体的词学观变革的指导思想。A、在理论上破除

35、了诗尊词卑的观念,从文体观上将词提高到与诗同等的地位。B、针对柳永的词风,提出“自是一家”的创作主张。其内涵包括:追求壮美的风格和阔大的意境,词品与人品相一致,作词应像写诗一样,抒发自我的真实性情和独特的人生感受,2、扩大词的表现功能,开拓词境改革的主要方向。传统的表现女性化的柔情之词扩展为表现男性化的豪情之词,传统的表现爱情之词变革为表现性情之词,拓展了词清的范围。 A、表现作者的性情怀抱和人格个性。沁园春密州早行马上寄子由 江城子密州出猎,沁园春密州早行马上寄子由,孤馆灯青,野店鸡号,旅枕梦残。(三足鼎立)渐月华收练,晨霜耿耿,云山摛(音ch,铺开)锦,朝露漙漙(pp,普遍貌 )(一去声领

36、下四个四言偶句,格局张开了,音响也渐由低转高。)世路无穷,劳生有限,(这两句仄收,稍见拗怒,激活始三句。)似此区区长鲜欢。微吟罢,凭(?)征鞍无语,往事千端。(两个四言偶句,缀上一个七言单句成一片断,再把上面过于整齐的形式,疏宕一下,显示感情的由缓转急,引起下面的三言句,作为转关。),摛,ch,铺开 。 漙漙,pp,普遍貌 。,当时共客长安,似二陆初来俱少年。(过片处连用两个韵脚,由此转出另一番意境来。)有笔头千字,胸中万卷,致君尧舜,此事何难。用舍由时,行藏在我,袖手何妨闲处看。身长健,但优游卒岁,且斗樽前。,有笔头千字,胸中万卷;致君尧舜,此事何难。这四句作者化用杜甫诗句自抒怀抱。想当年,

37、自己文采飞扬,学识广博,辅佐国君成就尧舜之治,实现经世济国的理想,又有什么困难呢?作者化用杜甫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中的诗句“甫昔少年日,早充观国宾,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这几句字里行间充满了乐观自信和积极进取的精神。,事实也的确如此,当年苏轼兄弟一入京师,先是获取欧阳修的赏识,欧阳修惊叹苏轼“他日文章必独步天下”。继而又受到仁宗、神宗的赞许,“仁宗初读轼、辙制策,退而喜曰:朕今日为子孙得两宰相矣。神宗尤爱其文,宫中读之,膳进忘食,称为天下奇才。”(宋史卷三三八列传第九十七),用舍由时,行藏在我,袖手何妨闲处看。这三句表明自己对得失荣辱抱豁达的态度。“看”,应读kn。意

38、思是被任用或被弃置取决于时运,积极入世或消极避世则由我决定,何妨落得个袖手旁观,清闲自在。作者年轻时雄心勃勃,似乎“天下事无不可为”,然而现实中频频受挫,不被重用,才华与抱负得不到施展。此时,他已步入中年,对复杂人生有了更清醒的认识,因而对得失荣辱日益看淡。,论语述而说:“用之则行,舍之则藏。”作者化用其意,在世路艰难与人生无奈的叹息中,仍表现出自信与旷达的襟怀。此三句的特点是纯以议论为词,适于抒情的词体到了作者手中,就变得无事不可入,无意不可写,信手拈来,都成妙语,恰显示出作者杰出的才华。,B、表现对人生的思考。 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 C、描写外部世界、自然山水、日常交际、闲居读书、躬耕

39、、射猎、游览等生活场景。念奴娇赤壁怀古,把对自然山水的关照于对历史、人生的反思结合起来,在雄奇壮阔的自然美中融入深沉的历史感和人生感慨。,定风波,(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已而遂晴,故作此。)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芒鞋:草鞋。,面对风雨,他悠然自得,并劝同行者“莫听穿林打叶声”。任你风雨肆虐,我自坦然面对。劝同行者“何妨吟啸且徐行”,既然大自然的风雨不能改变,不如改变我们的心态,在雨中吟诗放歌,徐徐前行。为什么要在风雨中“吟啸”呢?那代

40、表一种玩赏的心态,是在困境中,在心灵上留有一点小小的空间,让自己还有闲情逸致去玩赏。,这里主要是写作者的心态、定力和持守。面对自然的风雨也好,人生的风雨也好,需要你用平静悠闲的心态,相当大的定力和持守去面对。“莫听”二字是对风雨打击的否定,“何妨”二字是对悠闲人生态度的肯定,这两句分别从否定和肯定两个方面来表达作者的思想情感。,念奴娇,赤壁怀古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3、“以诗为词”的手法变革词风的主要武器。 A、用题序。在词中与诗一样大量采用标题和小序的形式,诗词的题序和词本文构成不可分割的有机统一体。有些词题序交待词的创作动机和缘起,以确定词中所抒情感的指向。水调歌头(中秋词)。有些题序与词本文在内容上互补。,B、大量使用典故。丰富和发展了词的表现手法。 C、突破音乐对词体的制约和束缚,把词从音乐的附属品变为一种独立的抒情诗体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