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宁都中学高一历史下学期5月月考试题(含解析)_第1页
江西省宁都中学高一历史下学期5月月考试题(含解析)_第2页
江西省宁都中学高一历史下学期5月月考试题(含解析)_第3页
已阅读5页,还剩1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江西省宁都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5月月考试题(含解析)第i卷(选择题)一、选择题(共25题,每题2分,共50分)1.国语鲁语上载:“昔烈山氏(烈山:其意为放火烧荒)之有天下也,其子曰柱(柱:意为“尖头木棒”),能殖百符百蔬。”材料可以佐证a. 刀耕火种的原始农业b. 铁器的冶炼情况c. 轩辕氏对农业的贡献d. 神农氏创造耒耜【答案】a【解析】“尖头木棒”体现了刀耕,“放火烧荒”体现了火耕,所以材料可以佐证刀耕火种的原始农业,选a是符合题意的,正确;材料不涉及铁器的冶炼,选项b不符合题意,排除;是昔烈山氏而非轩辕氏对农业的贡献,选项c不符合题意,排除;材料不涉及耒耜,选项d不符

2、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a。【名师点睛】本题解题关键点在于要明白“尖头木棒”体现了刀耕,“放火烧荒”体现了火耕。2.春秋时已出现了春分、夏至、秋分、冬至四个节气;秦汉时期,二十四节气歌确立;汉初年的淮南子一书首次记载了二十四节气的全部名称。这反映了古代中国农业a. 重视技术的革新b. 重理论轻实践的特点c. 精耕细作的特点d. 缺乏科学理论的指导【答案】c【解析】二十四节气是中国古代订立的一种用来指导农事的补充历法,是古代中国劳动人民长期经验的积累和智慧的结晶,体现了精耕细作的特点,选c是符合题意的,正确;古代中国农业一直遵循二十四节而缺乏技术的革新,选项a不符合题意,排除;古代中国农业是重视实

3、践的而非轻视实践,因为二十四节气是多年农业实践的结果,选项b不符合题意,排除;二十四节气也属于科学的东西,古代中国农业并不缺乏科学理论的指导,选项d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c。3.隋唐时期,陆路与海上“丝绸之路”基本畅通,唐朝设市舶司主管对外港口贸易,宋代对招商有成效的官吏实行提高级别待遇的政策,泉州、广州接此执行。可见,唐宋时期海外贸易的活跃是a. 政府政策推动的结果b. 造船业发达的产物c. 重农政策松动的表现d. 丝织业兴盛的体现【答案】a【解析】“市舶司的出现、招商有成效的官吏实行提高级别待遇的政策”均属于政府政策的调整,是这些政策调整推动了海外贸易的活跃,选a是符合题意的,正确;材

4、料没提到造船业的问题,选项b不符合题意,排除;重农政策没松动是抑商政策有松动,选项c不符合题意,排除;材料没提到丝织业兴盛,选项d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a。4.宋代“交子”推广后,时人感叹:夫合数千缗之楮(指纸币),虽一夫可以将之,虽万里足以致之,是诚轻且便也。这说明“交子”的推广a. 强化了政府的商业管理b. 便利了国家赋税的征收c. 降低了工商业运营成本d. 保证了货币经济的稳定【答案】c【解析】根据题干可知,纸币具有数千钱的价值,一个人就可以轻松携带巨资远行进行贸易,非常轻便,降低了工商业的运营成本,c项正确。题干信息只体现纸币的推广对经商者的便利性,不能体现政府的强化了商业管理和便

5、利了国家赋税的征收,排除ab。纸币是货币符号,不具有稳定性,排除d。综上所述,本题正确答案选c。点睛:解决本题的关键是题干的中心意思“交子是诚轻且便也”,逐一排除选项即可。5.1896年,杨宗濂、杨宗瀚兄弟在无锡开办的业勤纱厂尽管日夜开工,仍无法满足常州、江阴、镇江等地的需要1907年,业勤纱厂声誉鹊起,盈余50万两白银。这一现象出现的客观因素是a. 自然经济进一步瓦解b. 南京临时政府的推动c. 列强暂时放松对华经济侵略d. “国民经济建设运动”的开展【答案】a【解析】材料反映的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民族工业初步发展的情况,这时期民族工业发展的客观原因是男耕女织、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进一步解体

6、,清政府放宽民间设厂的限制,故a正确;bc是一战期间民族工业出现黄金时期的原因,d是抗战前民族工业进一步发展的主要原因,时间均不符合题意,排除bcd 。【名师点睛】根据1896年、1907年可知,材料反映的是甲午战后民族工业初步发展的情况,bcd时间均不符合,排除。6.李鸿章说:“中国积弱,由于患贫。西洋方圆千里,数百里之国,岁入财赋动以万计,无非取资于煤铁五金之矿、铁路、电报信局、丁口等税。”这表明李鸿章a. 认识到了中国贫穷的根源b. 发现了洋务运动的根本弊端c. 找到了工业生产的规律d. 认为办洋务运动的重心应该转移【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从材料中提取信息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7、。由“取资于煤铁五金之矿、铁路、电报、信局”等信息可知,洋务运动主张发展民用工业以“求富”。故选d。a项说法错误,中国贫穷的根本原因在于制度的腐朽;b项错误,洋务运动的弊端在于其指导思想;c项说法材料并未体现。考点: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晚清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化洋务运动7.“1993年2月,国务院发布关于加快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通知后,各地相继取消了城镇口粮定量供应制度。至此,长期以来实行的票证制度退出历史舞台。”材料表明我国a. 生产资料所有制变化b. 生产组织形式的变化c. 经济管理体制的变化d. 产品分配方式的变化【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长期以来实行的票证制度是我国计划经济体

8、制的一个历史见证,长期以来实行的票证制度退出历史舞台是意味着计划经济体制退出历史舞台,这是经济管理体制的变化,故选c;abd与题意无关,故排除。考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 经济管理体制的变化8.奈斯比特在中国大趋势中说:“经历了思想解放进程的中国就像一个混血儿,也许这个孩子很快就会在吸取父母共产主义和资本主义的长处之后,独立走出一条新路。”这种认识a. 看到了共产主义和资本主义的融合b. 认为中国道路已经成功c. 完全站在西方资本主义立场d. 对中国的改革开放持肯定态度【答案】d【解析】根据材料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是对中国道路的肯定,也是对中国的改革开放的

9、肯定,选d是符合题意的,正确;只是吸取共产主义和资本主义两者各自的长处而非共产主义和资本主义的融合,选项a不符合题意,排除;材料未体现已经成功的信息,选项b不符合题意,排除;也站在了共产主义立场上,并非完全站在西方资本主义立场上,选项c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d。9.下面两幅图为不同时期中国工业比重图。对下图解读正确的是 图一图二图一现象出现的根本原因是中国近代社会的特殊国情图一表明中国近代轻工业在社会经济中占据主导地位图二反映新中国优先发展重工业所取得的成果图二表明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的任务基本完成a. b. c. d. 【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图片信息的能力,两

10、幅图片信息说明了新中国建国前后重工业和轻工业的比例发生了显著变化,即建国前轻工业在中国工业发展中占据支配地位,而建国后重工业比重显著增加,结合史实不难判断两项说法正确符合史实,两项说法错误,中国近代社会经济中小农经济占据主导地位,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的任务目前仍在进行,所以答案选c。考点:中国近代工业的发展点评:创设新情境,挖掘新史料重新认识和解读历史是当下高考命题方式的主流方向和趋势,而图片和图表信息的解读即是其中重要的一个方面。在解读图片和图表信息时必须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其一准确识别图中的信息,其二注意图中材料的来源或出处,最后就是要仔细观察图中是否有时间线索,只要有时间提示就为解题提供了

11、较多的历史背景知识,因此一定要对此多加留意。10.下面的表格是中国与美国、印度的工业生产比较,为解决表格中的问题,党和政府采取了什么重大举措中国(1952年产量)美国(1950年产量)印度(1950年产量)钢产量2.37公斤538.3公斤4公斤发电量2.76千瓦时2949千瓦时10.9千瓦时a. 制定了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b. 实施了“一五”计划c. 进行了社会主义改造d. 开展人民公社化运动【答案】b【解析】【详解】表格数据主要反映了建国之初我国重工业发展十分落后的现实。1953年起,我国开始执行“一五”计划,优先发展重工业,故b项正确;制定了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提出于1958年,时间不符,a错

12、误;进行了社会主义改造是1953年,属于生产关系变革,与题意不符,c错误;开展人民公社化运动是1958年,与题干时间不符合,d错误。【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从表格中时间突破。中国与美国和印度工业生产比较数据,可知新中国初期实行发展重工业的一五计划。11.上海的外滩、青岛的八大关被称为“万国建筑博物馆”,至今仍保存大量的西洋式建筑。这种现象反映的社会状况是a. 洋务运动全面开展b. 中西方化交流广泛c. 中国步入半殖民地社会d. 上海、青岛是著名的对外窗口【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解读史料获取信息并分析问题的能力。本题考查材料解析能力。结合时代背景分析,鸦片战争以来列强在中国抢占

13、殖民地。西洋建筑在中国出现是因为外国资本主义势力入侵,强行租借上海,并且划分势力范围,是当时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化的一种表现。a不对,洋务运动是学习西方科技以维护清朝统治;bd不对,是对材料的肤浅理解,没有结合特定的时代背景分析。故c正确。考点:近代中国民主革命列强侵华战争德国侵华12.现在有网友认为,“你的粉丝超过了100,你就是一本内刊;超过1000,你就是个布告栏;超过1万,你就是一本杂志;超过10万,你就是一份都市报;超过100万,你就是一份全国性报纸;超过1000万,你就是电视台。”这从侧面反映了互联网a. 促进了信息传播的平等性b. 将取代传统的传播媒体c. 成为思想解放的主要手段d.

14、 激发了信息技术的革新【答案】a【解析】“粉丝”此处意为追随者或关注者,“粉丝”数量多说明关注面广,也说明网络渗透性强,材料实际反映了互联网促进信息传播的平等性,故a正确;b中取代明显错误,不符合事实;c中主要手段说法绝对;互联网就是信息革命的产物,故d错误。13.1913年1月,大公报有文章描述当时女性积极参加社会政治活动的现象:“于是有所谓女子北伐军,女子敢死队,女子同盟会,女子参政团,女子自由党。”这种现象反映了a. 自由平等的时代诉求b. 救亡图存的历史潮流c. 民主共和的思想观念d. 婚姻自主的社会风尚【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材料解读能力。材料中体现了女性积极参政,这

15、是女性社会地位提高、平等意识增强的表现,故选a项。考点: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化妇女地位的提高14.戊戌变法时的维新派,主张“断发易服”“废止缠足”,并改变传统婚姻制度;民国时期,政府颁布剪辫易服和废止缠足的法令。导致这些现象出现的原因不包括a. 国家政权的频繁更替b. 科学与生产技术的进步c. 西方民主思潮的影响d. 爱国知识分子的推动【答案】a【解析】【详解】a项戊戌变法时是清政府的统治,民国时期是资产阶级临时政府执政,期间只有一次国家政权更替,“国家政权的频繁更替”不是材料现象出现的原因,a符合题意; b项“断发易服”“废止缠足”体现了社会习俗的变化、思想的解放,

16、这和科学与生产技术的进步有关,不符合题意。c项“断发易服”“废止缠足”体现了社会习俗的变化、思想的解放,这和西方民主思潮的影响有关,不符合题意。d项“断发易服”“废止缠足”体现了社会习俗的变化、思想的解放,这和爱国知识分子的推动有关,不符合题意。故本题选择a。15.浙江卫视热播的2013年度中国好声音受到社会广泛关注,成为众多国人茶余饭后的谈资.与其相关的人和观点成为瞩目的焦点。这说明a. 电视节目对社会生活的影响日益深刻和广泛b. 当今中国在科学技术方面的发达和不断进步c. 该节目满足了所有人的审美需要和精神需求d. 中国的爱情婚姻观又一次发生了本质的变化【答案】a【解析】材料提到中国好声音

17、成为人们茶余饭后的谈资,与其相关的人和观点成为瞩目的焦点,说明该电视节目深入了人们生活,故选a项。bcd三项夸大了节目的影响,不选bcd三项。【考点】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大众传媒的发展影视的发展16.下表中英国棉纱售价的变化反映出1786年1790年1800年1807年1830年38309.56.753英国棉纱售价简表(单位:先令磅)a. 经济危机发生导致产品滞销b. 国内市场饱和激化供求矛盾c. 工业革命使生产成本降低d. 政府加强调控降低商品价格【答案】c【解析】从时间上来看当时英国正在经历工业革命,是工业革命使生产成本降低导致英国棉纱售价的降低,选c是符合题意的,正确;从时间上来看当

18、时英国并未发生经济危机,选项a不符合题意,排除;从时间上来看当时英国并未发生国内市场饱和激化供求矛盾的问题,选项b不符合题意,排除;当时政府是自由放任的而非加强调控,选项d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c。【名师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点在于要明白能时间判断出本题考查的是工业革命。17.18世纪末19世纪初,英国穷人饮食的一个大问题是食品掺假,不法奸商在面粉里掺石灰、骨粉、明矾等牟取暴利,糖和茶叶也往往以假充真,肉、奶类则腐烂变质。出现这一现象的背景是a. 科技进步和工业发展b. 工业革命改变了饮食结构c. 英国进行资本原始积累d. 政府放弃了对市场的监管【答案】a【解析】材料反映的是工业革命后科技进

19、步和工业发展所带来的不好的地方不法奸商牟取暴利,选a是符合题意的,正确;材料不是说饮食结构的改变而是说存在严重的饮食问题,选项b不符合题意,排除;材料未涉及资本原始积累问题,选项c不符合题意,排除;是不法奸商谋取暴力而非政府放弃了对市场的监管,选项d说法绝对,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a。18.1952年北京交易所停业,天津证券交易所并入天津投资公司;20世纪80年代后中国大陆又兴起国债、企业债券和股票的交易,上海证券交易所和深圳证券交易所相继正式开业。这一变化a. 意味着中国改革开放的开始b. 标志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确立c. 意在推动沿海地区经济发展d. 推动了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和发展【

20、答案】d【解析】材料反映是城市经济体制改革,企业债券和股票的交易等和市场密切相关的东西是有利于推动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和发展的,选d是符合题意的,正确;中国改革开放早就开始,选项a不符合题意,排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确立是20世纪90年代的事情,选项b不符合题意,排除;这一变化不仅仅推动沿海地区经济发展,选项c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d。19.有学者认为,西班牙舰队的失败把帝国的秘密送进了英国人的耳中。在一个商业的时代,赢得海洋要比赢得陆地更为有利,也许在1588年,对这一点还并无太明确的认识,可是在下一个世纪,终于成为了每一个英国人的呼声。这表明a. 英国确立了海上霸主地位b. 海洋的重要

21、性日益深入英国人心c. 西班牙失去了海外殖民地d. 海洋的重要性日益超过陆地【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察的是对材料理解分析能力。材料“赢得海洋要比赢得陆地更为有利”表明16世纪末,英国人已经认识到海洋的重要性;18世纪英国确立了海上霸主地位;c项材料没有体现;d项理解错误。所以答案选b。考点:新航路的开辟、殖民扩张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荷兰、英国等国的殖民扩张英国等国的殖民扩张20.萨拉丁是16世纪中期葡萄牙里斯本的一位市民,严重的通货膨胀,让他感觉自己的生活费用不断增长,但生活质量却不断下降,导致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a. 意大利阻断了商路b. 美洲黄金的大量输入c. 政府

22、进行对外战争d. 股份公司垄断了商品【答案】b【解析】由材料“16世纪中期葡萄牙”可知,这时候的葡萄牙开展新航路,进行殖民扩张,从海外带回了很多黄金,导致了物价上涨,货币贬值,所以答案选b,排除c。a是新航路开辟的原因,排除;材料讲的是价格革命,排除d。21.1930年6月,美国国会通过了斯姆特霍利关税法。在1125种美国进口的商品中,有890种商品提高了进口税率31%34%。这一法令的实施a. 有利于国际贸易的自由化b. 导致世界经济进一步恶化c. 促进世界市场的协调发展d. 有利于本国商品大量出口【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正确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联系史实可知,美国

23、国会于1930年5月19日通过霍莱斯姆特法令,对890种商品提高进口税率,各种进口商品的税率平均提高约40%。这一法令的实施,遭到33个国家的抗议,引发了30年代的关税战,助长了贸易保护主义,加剧了危机,故本题答案选b项;ac项与题意相反;d项不符合题意。考点:罗斯福新政与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经济危机关税站22.1932年,美国全国的失业者举行向自都的“饥饿进军”,公开拥护共产主义与公然赞成法西斯主义的既有知识分子,又有议员。有的文教界、新闻界及宗教人士公开赞扬苏联的制度,认为只有实行阶级斗争和共产主义才能解决危机。这反映出“大萧条”a. 将美国资本主义制度推向了崩溃的边缘b. 意味这凯恩斯主

24、义失灵c. 使美国具备了无产阶级掌权社会基础d. 使资本主义制度失去活力【答案】a【解析】材料反映了“大萧条”引发了政治危机,即“大萧条”将美国资本主义制度推向了崩溃的边缘,选a是符合题意的,正确;“大萧条”意味这凯恩斯主义将起作用而非失灵,选项b不符合题意,排除;美国仍然是资产阶级掌权,不具备无产阶级掌权的社会基础,选项c不符合题意,排除;材料只是反映引发了政治危机而非资本主义制度失去活力,选项d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a。23.农业调整法实施以后,大农场主在市场价格低落的情况下“将地租给国家”,借此获得政府津贴。据统计,“新政”后大农场主出售自己的农作物收入比“新政”前增加了二分之一多,

25、但农业资本家却大批解雇农业雇佣工人,以减少工资支出。这可以用来说明a. 农业调整法未起到应有的作用b. “新政”本质上是维护资产阶级的利益c. “新政”是为缓解资本家和工人的矛盾d. 调整农业是罗斯福新政的核心内容【答案】b【解析】农业调整整法在表面上看是维护农业雇佣工人们的利益,实际上最终目的是维护资产阶级的利益,是确保资产阶级统治的,选b是符合题意的,正确;农业渊整法是起到应有的作用的,选项a不符合题意,排除;是缓解资本家和农业雇佣工人们矛盾,选项c不符合题意,排除;调整工业才是罗斯福新政的核心内容,选项d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b。24.1981年,美国总统里根发表就职演说:“我要削减

26、政府的规模和影响,承认联邦政府的权利与各州和人民所拥有的权利之间是有区别的。我们都必须牢记,是各州组成了联邦政府,而决非是联邦政府创造了各州今后,我将建议撤除经济发展和降低生产力的路障。”这一被称之为“里根经济学”的改革思想的核心主张是a. 淡化意识形态分歧b. 削弱联邦政府的过度干预c. 加强联邦政府的全面干预d. 鼓吹地方实行自治【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史料的能力。题干中“1981年”“要削减政府的规模和影响”“是各州组成了联邦政府,而绝非是联邦政府创造了各州”等信息说明了“里根经济学”的改革思想的核心主张是削弱联邦政府对经济的过渡干预,依据已学知识可知二战后初

27、期,美国过度强化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对经济干预过多,后来这一模式的弊端渐显。面对美国当时的经济颓势,里根强调要削弱联邦政府的过度干预,材料中等关键信息都体现了这一点,b项符合题意。a与材料无关;c与题干意思相反;d对题干材料理解错误。故选b。考点:罗斯福新政和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等国本主义的新变化减少政府对经济的干预25.1960年,日本新上台的首相池田勇人宣布启动为期10年的“国民收入倍增计划”,并定下目标:国民生产总值和国民收入年平均增长速度为7.8%,人均国民收入年平均增长速度为6.9%。计划实施的结果是,国民生产总值和国民收入的年平均增长率实际达到11.6%和11.5

28、%。这反映出战后日本a. 政府主导型市场经济的成功b. 统制经济体制取得巨大成功c. 存在“泡沫经济”的巨大风险d. 强化了市场机制的调节作用【答案】a【解析】根据题干信息“首相池田勇人宣布启动为期10年的国民收入倍增计划,并定下目标”表明政府主导经济,“增长率实际达到116%和115%”说明政府主导型市场经济的成功,a项正确。题干强调日本政府主导经济发展,主导经济发展不等同于统制经济体制,排除b。题干体现日本经济迅速发展,而非“泡沫经济”,排除c。强化了市场机制,与材料中“首相池田勇人宣布启动为期10年的国民收入倍增计划,并定下目标”不符,排除d。综上所述,本题正确答案选a。点睛:解决本题的

29、关键是抓住题干信息“国民收入倍增计划”等,运用所学知识逐一分析选项即可知道答案。第ii卷(非选择题)二、非选择题(共4题,共50分)26.明朝中后期商品经济繁荣,海外贸易一度活跃。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明朝中后期,原产美洲的玉米、红薯传入中国,提高了粮食产量,使许多原本用以种植粮食作物的耕地改种桑树、棉花等经济作物。在浙江湖州,每亩桑田出售桑叶可获利5两白银,比种植水稻要高出一到两倍。当地部分养蚕人自己不种桑树,依靠购买桑叶养蚕。嘉定县因种植棉花,“不产米,仰食四方”。当时商业很发达,商人拥有雄厚的资本。例如,徽州商人“藏镪(白银)有至百万者”,而资本二三十万两白银的,只能算是中等规模的商人。

30、材料二 明朝嘉靖、万历年间,民间海外贸易兴起,中国海商的足迹几乎遍布东南亚各国。他们用瓷器、丝织品换取南洋的香料、药材和珠宝。欧洲的葡萄牙人、西班牙人到来后,则用白银换取中国的生丝和瓷器。隆庆元年(1567年),明朝政府开放海禁,在漳州府的月港设督饷馆,私人海上贸易取得某种程度的合法地位。在明朝的海外贸易中,中国始终处于出超地位,葡萄牙人和西班牙人不得不用大量白银来支付贸易逆差。海外白银的流入,增加了国内白银的总量,扩大了白银的流通范围。货币开始以白银为主。以上材料摘编自卜宪群简明中国历史读本完成下列要求:(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明朝中后期商品经济发展的表现。(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

31、知识,归纳明朝海外贸易“一度活跃”的原因。(3)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海外白银流入对中国经济发展的积极作用。【答案】(1)表现:经济作物大量种植;农产品商品化程度加深;商人资本雄厚;商帮(徽商、晋商)活跃。(2)原因:中国商人主动参与海外贸易;政府开放(放松)海禁;设立专门管理机构。作用:白银成为主要流通货币;促进了商品经济发展(商业繁荣);加强了中国与世界的经济联系。【解析】(1)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获取有效信息的能力,调动、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进行归纳概括的能力。从“使许多原本用以种植粮食作物的耕地改种桑树、棉花等经济作物”“商人拥有雄厚的资本”“徽州商人”可以知道

32、明朝中后期商品经济发展的表现。(2)明朝海外贸易活跃原因可从“中国海商的足迹几乎遍布东南亚各国”“明朝政府开放海禁”“漳州府的月港设督饷馆”等信息总结归纳得出。白银流入的作用应结合所学知识作答,大量白银从欧洲输入中国,改变了中国的货币体系,中国从此进入银本位时代;同时货币体系的变化使商品交易更加便捷,促进了商品经济的发展;在中国与欧洲进行贸易的过程中,东西方经济也得到了交流,中国与世界的经济联系加强。27.有学者认为:服装是身体政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反映了历史与时代精神。政治制约着服装的发展,服装在一定程度上也体现了政治的发展。李招娣析近代以来服饰的政治元素运用中国近现代史的史实,对上述认识

33、进行探讨。(说明:可以对这一认识进行论证、修改、补充或否定,并加以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严谨。)【答案】评分标准:主题明确,史论结合,逻辑严谨,史实准确。主题观点史论结合逻辑表达一等紧扣材料主题,观点合理史实准确,史论结合条理清晰,合乎逻辑二等符合材料主题,观点基本合理只罗列史实,史实基本正确条理较清晰,基本符合逻辑三等基本符合主题,观点不够合理史实不够准确条理不清,缺乏逻辑示例:赞同中国近现代的政治变革推动了服饰的变化这一认识论述:鸦片战争后,随国门洞开,西服等服饰开始传入中国,服装出现土洋并存的状况。辛亥革命及中华民国建立后,推动西装流行、中山装出现、旗袍改良,服饰出现中西结

34、合、传统与现代并存的多元化趋势。新中国成立后,受两级格局和国内“左”的错误影响,干部服、列宁装、连衣裙等服饰一度流行,体现了朴素单一、政治色彩强烈的特点。改革开放后,随社会环境的改变,服饰变化呈现个性、新颖,美观、开放的特色。总之,近现代服饰由保守、等级森严、单调、呆板向开放、美观、方便、平民化发展的变化反映了国内的政治变革及社会变迁。【解析】评分标准:主题明确,史论结合,逻辑严谨,史实准确。(12分)主题观点(2分)史论结合(8分)逻辑表达(2分)一等(912分)紧扣材料主题,观点合理史实准确,史论结合条理清晰,合乎逻辑二等(58分)符合材料主题,观点基本合理只罗列史实,史实基本正确条理较清

35、晰,基本符合逻辑三等(04分)基本符合主题,观点不够合理史实不够准确条理不清,缺乏逻辑本问探讨,需要结合史实说明,注意抓住角度“中国近现代政治史”,首先对材料观点表态,如赞同中国近现代的政治变革推动了服饰的变化这一认识,其次结合史实说明,抓住四个重要的时间段,即鸦片战争后、辛亥革命及中华民国建立后、新中国成立后和改革开放后,然后结合所学知识,抓住服装的变化和政治的关系作答即可,最后总结认识,阐述服装的变化特点,并说明与国内政治变革及社会变迁,即近现代服饰由保守、等级森严、单调、呆板向开放、美观、方便、平民化发展的变化反映了国内的政治变革及社会变迁。28.论证历史,探究历史,运用新史观解读历史是

36、历史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阅读材回答问题。材料一 斯密认为,美洲及东印度通路被发现以时,看到了世界历史的一个决定性的转折点欧洲人的优越势力,使它们能为所欲为,在此等遥远的地方,作出各种不合正义的事体。材料二 当代美国历史学家彭慕兰,他把公元13501850之间500年,称为“漫长的16世纪”,是“世界经济”向“现代资本主义世界体系”转化的过程,亚洲(中国)由“世界经济”的火车头和“创生者”,逐步走向衰落的过程。“从宏观历史学的角度,把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化工业社会转变的大过程,进行整体性研究,涉及到经济、政治、思想文化等方面。”韩毓海五百年来谁著史(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开启世界历史转折

37、点的标志性事件?试从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的角度分析欧洲人的“优越势力”?(2)结合材料二与所学知识,分析1500年19世纪末,西方工业文明对东方农业文明政治和经济方面造成的冲击。【答案】(1)事件:新航路开辟。分析:经济:14、15世纪资本主义萌芽兴起和发展;新航路开辟,引发商业革命和价格革命,为资本以发展提供资本原始积累。政治:资产阶级兴起、壮大;政府支持殖民活动。思想: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为资本主义发展解除了精神枷锁。(2)分析:进行经济掠夺和商品输出,冲击了东方传统经济结构,传播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发动侵略战争,瓦解了东方旧的统治秩序;西方民主思想的传播,冲击了东方传统思想观念。【解析】【详解】(1)事件:依据材料一“美洲及东印度通路被发现”的信息可知是新航路开辟。分析:经济因素依据所学可知是14、15世纪资本主义萌芽兴起和发展以及新航路开辟,引发商业革命和价格革命,为资本以发展提供资本原始积累。政治上依据所学从资产阶级兴起、壮大以及政府支持殖民活动回答。思想上依据所学从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为资本主义发展解除了精神枷锁回答。(2)分析:依据材料二“世界经济”向“现代资本主义世界体系”转化的过程”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