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大一轮复习 第10章 区域可持续发展(第3课时)课件 新人教版.ppt_第1页
高考地理大一轮复习 第10章 区域可持续发展(第3课时)课件 新人教版.ppt_第2页
高考地理大一轮复习 第10章 区域可持续发展(第3课时)课件 新人教版.ppt_第3页
高考地理大一轮复习 第10章 区域可持续发展(第3课时)课件 新人教版.ppt_第4页
高考地理大一轮复习 第10章 区域可持续发展(第3课时)课件 新人教版.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3课时区域生态环境的 可持续发展(微专题6),1热带雨林的开发与保护 (1)热带雨林生态系统的全球环境效应,常见区域生态环境问题,知识整合,(2)雨林生态的脆弱性 雨林生态的优势:光合作用强烈,生物循环旺盛,生物生长快。 脆弱性的表现 生物和养分再循环旺盛,长期高温多雨的淋洗,土壤十分贫瘠;雨林生长所需的养分几乎全部储存在地上的植物体内,而植物最容易遭受人类破坏,一旦破坏,整个生态系统陷于崩溃。,(3)雨林的开发和保护 雨林被毁的原因图解,保护应放在第一位 国际社会共同保护,【即时突破1】 2015北京海淀一模依据图中信息,说出热带雨林被大面积破坏后对当地水循环各个环节的影响。 材料热带雨林

2、与水循环示意图。,南美洲亚马孙热带雨林是地球上现存面积最大的原始森林,发挥着强大的生态环境效益,近年来,雨林被大量砍伐破坏。 解析植被破坏后,涵养水源的功能降低,从而下渗减少、地表径流增加、地下径流减少;植被破坏后,植物的蒸腾作用减弱,则大气水来源减少而降水减少。 答案蒸发和蒸腾作用减弱;大气降水减少;下渗减少;地表径流增加;地下径流减少。,2黄土高原水土流失成因、危害与治理 (1)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成因 自然原因: 降水:变率大,集中在夏季,多暴雨,冲刷作用强。地形:从平原向山地过渡,地形坡度大,坡面物质不稳定。植被:从森林到草原过渡,植被覆盖率低,涵养水源能力差。土壤:由粉砂颗粒组成,土质

3、疏松,垂直节理发育,抗蚀能力低。 人为原因: 毁林开荒;过度樵采;轮荒不合理的耕作制度;开矿。,(2)黄土高原地区水土流失的危害 使耕地土层变薄,土壤养分流失,耕地质量下降,导致农作物单位面积产量降低。 使大量泥沙汇入黄河,黄河泥沙含量剧增。 造成当地生态环境恶化,直接或间接地诱发和加剧自然灾害的发生。,(3)黄土高原水土流失治理:小流域综合治理措施 黄土高原是我国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地区,通过多年的探索,三大措施相结合,实行“保塬、护坡、固沟”方针,进行综合治理,取得了显著的成果,具体措施如下图所示:,【即时突破2】 读黄土高原局部等高线图(单位:米),回答(1)(3)题。,(1)“筑起一条坝,

4、活了一条沟”是指“小流域综合治理”,下列治理措施叙述正确的是() A图中地与地相比,地更适合修筑梯田 B图中处地势平坦,适合开垦林草地 C处实施工程措施,打坝建库 D处平整土地,发展畜牧业 (2)下图能够表示黄土高原所在地区的是(),(3)图示地区治理的基本措施中,不恰当的是() A扩大农业用地,建高产稳产的基本农田 B扩大林草种植面积 C改善天然草场植被,合理放牧,保护草场 D矿区存好表土,大力复垦 解析第(1)题,黄土高原沟谷发育,小流域是指河沟的沟道流域,黄土高原的沟谷多达百万条。图中地与地相比较,地坡度大,不适合修筑梯田,而地更适合修筑梯田;图中处地势平坦,适合发展种植业;处为沟谷,实

5、施工程措施,打坝建库。,第(2)题,黄土高原的南界为秦岭,大约在34N,北以古长城为界,纬度大致是40N,东部是太行山,大致界线是115E,西部大约在105E。第(3)题,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治理必须调整土地利用结构与布局,要压缩农业用地,重点建设高产稳产的基本农田;扩大林草种植面积等。 答案(1)C(2)B(3)A,3快速确定某一区域生态环境问题的步骤 常见的生态环境问题主要有:全球气候变暖、臭氧层破坏、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土地盐渍化、森林减少、生物多样性锐减等。在平时的试题中,主要考查的是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森林减少等。 准确判断某一区域的生态环境问题。 第一,要强化对基础知识的学习,对

6、典型区域的环境问题或是典型生态环境问题的分布区牢固记忆。如一提到水土流失马上要联想到我国的黄土高原与东南丘陵地区,一提到森林破坏马上要联想到亚马孙热带雨林。,【即时突破3】 黑河中游流域地处青藏高原和内蒙古高原过渡地带,是甘肃省最重要的商品粮和瓜果蔬菜基地,集中了全流域90%以上的耕地和人口,其生态环境的变化对整个流域的生态环境、经济可持续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有着重大而深远的影响。读图回答(1)(2)题。,(1)目前该区域生态环境问题主要表现在() 水资源短缺水土流失植被退化沙漠化、盐碱化旱涝灾害 A B C D (2)该河下游弱水流段,近几十年来逐渐由常年性水流变为季节性水流,下游的湖沼

7、湿地日渐干涸,向荒漠转变,其主要原因是() A雪线上升,冰雪融化减少 B降水减少,气候变干 C植被减少,蒸发下渗增加 D流域内水资源分配不合理,解析第(1)题,由于人口大量增加,城市发展,使得生产规模扩大,用水量增加,水资源短缺;河流下游绿洲植被退化;出现盐碱化和沙漠化现象。水土流失和旱涝灾害多发生在地势坡度大、降水集中多暴雨的东部季风区,选项B正确。第(2)题,造成河流下游流量减少、湖泊湿地日渐干涸并且向荒漠转变的原因既有自然原因(全球变暖,空气干燥,蒸发增强等),也有人为原因(流域内水资源分配不合理),并且人为原因为主要原因,选项D正确。 答案(1)B(2)D,走进高考,2下图是几位同学根

8、据调查结果绘制的坡度与单位面积产沙量关系曲线,其中符合水土流失一般规律的是() A B C D,解析第1题,流域产沙量是流域内所有降水造成的土壤流失量的累加,并非仅是暴雨造成的土壤流失量的累加,更不是每次暴雨土壤流失量的平均值。因此选项A、B所述方式是不可行的。收集泥沙的收集池应该设置在流域出口处,而不应该设置在流域源头,因此选项D正确。第2题,根据长期试验观测,坡度25以上开垦会造成严重的水土流失,因此25以上为严格禁止开垦坡地,1525为保护性开垦。图中曲线在1525范围内,单位面积产沙量随着坡度增加而迅速增加,25以上为禁止开垦地,水土流失较重,增幅较小。 答案1D2A,(2012安徽文

9、综,2627)风经过森林后,速度会有所降低。下图表示四类不同结构的森林对风速的影响。完成34题。,3距地面6米以内,防风效果最好的森林是() A B C D 4从地域分异规律的角度考虑,在华北平原营造农田防护林,宜选择() A B C D,解析第3题,本题考查森林的环境效益。读图分析可知,距地面6米以内,的防风效果最明显,故选择A项。第4题,本题考查地理环境的差异性。华北平原为温带季风气候,植被为温带落叶阔叶林,因此选择最符合地理环境地域分异规律。 答案3A4B,生态环境问题常见设问词有“形成原因(自然原因、人为原因)”“措施”(治理方法、建议、发展方向)等。常见的生态环境问题有森林破坏、水土

10、流失、荒漠化、湿地萎缩、生物多样性减少等。,解题探究生态环境问题类题目的答题模板,1常见生态环境问题成因类题目的答题模板,答题模板,2常见的生态环境问题治理措施类题目的答题模板,【学法指导】区域环境问题治理措施答题技巧 (1)根据地理问题确定措施 即根据一个区域出现的地理问题确定该区域应采取的相应措施。如非洲突出的问题是人口增长过快,乱垦滥伐导致生态环境恶化(土地沙化、草原退化),政局不稳使经济增长缓慢。针对这些问题,应采取的措施分别为:控制人口增长,提高人口素质;保护生态环境;加强民族团结。我国西南地区虽然资源丰富,但因交通不便致使经济落后,则其应采取的措施为交通先行。,(2)根据成因确定措

11、施 即根据区域问题的成因确定某区域应采取的相应措施。如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西北地区荒漠化严重,其共同成因为滥垦、滥伐、滥牧、滥采,所以两地区应采取的措施是退耕还林、还牧、还草。,(3)根据特点确定措施 即根据区域地理特征提出某区域应采取的相应措施。如亚洲水稻种植业的特点为:小农经营、商品率低、机械化水平低、科技水平低、水利工程量大。则其应采取的措施为:扩大种植规模,提高商品率、机械化水平和科技水平,投入资金和劳动力兴修水利。我国西南地区水能资源丰富,西北地区气候干旱,沙漠、草原面积大,则两地区应采取的发展措施分别为兴建水电站和发展灌溉农业、畜牧业。,(4)根据优劣确定措施 即根据区域优势和劣

12、势确定某区域应采取的相应措施。如我国东部地区的优势:经济发达,工业基础、资金雄厚,技术水平高,人口和城市稠密,消费市场庞大;劣势:资源、能源严重缺乏。我国西部地区则正好相反。所以我国应采取的发展措施是“扬优避劣”。,(5)根据阶段确定措施 即根据区域内部不同部分(如河流上、中、下游)的特点确定某区域应采取的相应措施。如淮河流域洪灾频发的防治措施有:在上中游植树造林,修建水库,控制洪水;在中下游加固堤坝,拓宽和加深河道,消除排洪障碍物,建分洪区;在下游开挖多条入海河道等。黄河下游断流的防治措施有:上游严禁大水漫灌农田,中游植树造林,下游节约用水、治理水污染和南水北调。,(6)根据措施确定措施 即

13、根据某区域的发展措施确定和其具有相似特征的区域的发展措施。 (7)根据分布确定措施 即根据区域资源分布情况确定区域发展措施。如我国水资源南多北少,水能、天然气西多东少,所以我国发展南北方和东西部经济的措施应为南水北调、西电东送、西气东输。山西煤炭丰富,可发展煤化工、火电工业;攀枝花铁矿、有色金属矿、水能资源丰富,可发展冶金工业;东北森林资源丰富,可发展林木加工业。,【典例剖析】 2014课标,36(2)(3)(4),18分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下图所示区域海拔在4 500米以上,冬春季盛行西风,年平均大风(8级)日数157天,且多集中在10月至次年4月。青藏铁路在桑曲和巴索曲之间的路段

14、风沙灾害较为严重,且主要为就地起沙。风沙流主要集中在近地面2030厘米高度范围内。,(1)说明上述沙源冬春季易起沙的原因。(5分) (2)简述风沙对该路段铁路及运行列车的危害。(7分) (3)针对该路段的风沙灾害,请提出防治措施。(6分) 尝试自解 (1)_ (2) _ (3) _,【失分之鉴】 1考生答案,2阅卷点评 (1)审题不到位,忽视冬春季气候干燥,地表祼露,植被稀少;桑曲与巴索曲之间谷地、山脉东西走向。 (2)思考不全面,忽略机车辆通信,信号等设备破坏。 (3)不能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导致失分。本题应结合材料和图示分析该路段风沙危害。从“阻沙”和“固沙”两个角度分析。,【审答指导】 第

15、1步:审设问,明确答题方向。 第(1)题,结合设问明确沙源地在什么地方,什么时间起沙,再进一步分析原因。 第(2)题,指令词“简述”,应从铁路和列车两方面分析危害。 第(3)题,心中一定要知道“该路段”这一限制词,然后从“固沙”和“阻沙”两方面回答防治措施。 第2步:审材料,获取有效信息。 (1)从文字材料可知风沙在冬春季严重,就地起沙源地在“桑田和巴索曲之间路段”。,(2)从图像中获取信息。 第3步:套模板,用术语规范解答。,答案(1)冬春季气候干燥(降水少),地表缺乏植被(草)的保护;大风多,湖面较宽阔,西风经湖面无阻挡,沙源东部为河谷,风力强劲。 (2)(铁路路基较高)风沙堆积,填埋路基

16、和轨道;侵蚀路基(和路肩);损害机车车辆和通信、信号设备等,加大钢轨、车轮等设备的磨损;影响运行列车安全。 (3)(阻沙措施)在铁路两侧设立阻沙墙(高立式沙障)。 (固沙措施)在沙地上用碎石等覆盖沙面,设置石(草)方格沙障。,1(2010浙江文综,16分)下图是世界某区域略图。读图,完成(1)(2)题。 (1)图中两地湿地广布,请分别简述其成因。(10分) (2)据报道,近年来地所在区域非法牧场扩张对生态环境产生负面影响。你认为主要有哪些负面影响?(6分),走进高考,解析第(1)题,湿地的形成跟当地的地势、气候等因素相关。两地为热带草原气候,降水较多。由图示等高线分布特点看出,地位于沿河地带,

17、地势低平,河流落差小;处于河口三角洲,水网密布,滩涂较多。第(2)题,地位于巴西热带雨林区,大面积砍伐森林会加剧气候变暖,并引起水土流失、河流泥沙增多等问题。 答案(1)地河流落差小,地势低平;水位季节变化大;沿河多沼泽。地处于河口三角洲;水网密布;多滩涂。 (2)热带雨林被大面积砍伐。全球温室气体浓度上升,气候变暖加剧。水土流失,河流泥沙增加等。,2(2010四川文综,36,14分)读以下两幅区域图,完成(1)(2)题。 (1)分析图1中乙地湿地的形成原因,并指出湿地对改善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作用。(8分) (2)七月,当你乘坐热气球在图2中的丙地上空遨游时,请把可以俯瞰到的主要自然景观描述出来。(6分),解析解答该题应主要把握以下几点:第(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