酵母菌实验及题_第1页
酵母菌实验及题_第2页
酵母菌实验及题_第3页
酵母菌实验及题_第4页
酵母菌实验及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复习提问: 1.什么是数学模型?数学 模型有哪些形式? 2.建构数学模型的基本步骤? 3.J型曲线在什么环境条件下存在的?S型曲线是在什么环境条件下存在的? 4.什么是环境容纳量?,5.从环境容纳量的角度思考,为了保护鱼类资源不受破坏,并能持续地获得最大捕鱼量,应使被捕鱼群的种群数量保持在什么水平?为什么?,在超过K/2的时候捕鱼最好,捕捞剩余量在K/2值,这样既有利于种群的可持续发展,又可获得较大收益“一箭双雕”。,6.从环境容纳量的角度思考,怎样做才是保护大熊猫的根本措施?怎样做才是最有效控制害虫种群数量的措施?,建立大熊猫自然保护区,提高K值;采取措施降低蝗虫的K值,如养殖或释放它们的天

2、敌等-杀虫效果最好的时期在 K/2以下。,三。种群数量的波动和下降,(2)数量变化:大多数种群的数量总是在 中;在不利的条件下,种群数量还会急剧 甚至消亡。,波动,下降,(3)研究种群数量变化有何意义?,苍鹭的保护,野猪的保护,救护被困的鲸鱼,全力防蝗减灾,1.害虫的防治如:蝗虫的防治 2.野生生物资源的合理利用和保护如:鱼类的捕捞 3.濒危动物种群的拯救和恢复-如:野猪的保护,研究种群数量变化的意义,1.提出问题: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的数量 是怎样随时间变化的? 2.作出假设: 在理想的食物和空间无限的环境中,酵母菌种群的增长呈“J”型曲线; 在有限的环境条件下,随着时间推移,培养液中的酵母菌

3、数量由于营养物质的 、有害代谢产物的 、pH的 ,酵母菌数量呈 型增长,若我们不及时更换培养液,在恒定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达到K值后,还会转而下降直至全部死亡。,消耗,“S”,积累,改变,四。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3.讨论分析探究步骤,制定实验计划 (1)将酵母菌接种到培养液,放在适宜的条件下培养。 (2)每天取样计数酵母菌数量。用 在显微镜下计数,先估算10 mL培养液中酵母菌的初始种群数N0,然后连续观察七天,记录每天的数值。每天同一个时间取样,每次取至少三次。 (3)设计记录表格,记录每天取样观察的酵母菌数量;而后分析数据,以 为横坐标, 为纵坐标,画出坐标曲线图,分析曲线

4、走向,揭示酵母菌种群数量变化规律。,血细胞计数板,时间,酵母菌数量,4.实施计划: 5.分析结果,得出实验结论: 6.表达交流,进一步探究: 验证影响酵母菌种群数量增长的因素:营养物质,代谢废物,PH等。,1. (江苏高考31)(4)在整个实验过程中,直接从静置的培养瓶中取培养原液计数的做法是错误的,正确的方法是和,(4)摇匀培养液后再取样; 培养后期的样液稀释后再计数,活学活用,通常用血细胞计数板对培养液中酵母菌进行计数,若计数室为1mm1mm0.1mm方格,由400个小方格组成,如果一个小方格内酵母菌过多,难以计数,应先后再计数。若多次重复计数后,算得每个小方格中平均有5个酵母菌,则10mL该培养液中酵母菌总数有个。,稀释;2108,检测员将1 mL水样稀释10倍后,用抽样检测的方法检测每毫升蓝藻的数量;将盖玻片放在计数室上,用吸管吸取少许培养液使其自行渗入计数室,并用滤纸吸去多余液体。已知每个计数室由2516400个小格组成,容纳液体的总体积为01 mm3。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