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苏教版九年级上册得到多助失道寡助.ppt_第1页
语文苏教版九年级上册得到多助失道寡助.ppt_第2页
语文苏教版九年级上册得到多助失道寡助.ppt_第3页
语文苏教版九年级上册得到多助失道寡助.ppt_第4页
语文苏教版九年级上册得到多助失道寡助.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苏教版九上 鹤壁市实验学校 王红敏,课堂“明星”,生字词,我会,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略读课文 解决生字词,朗读课文 把握感情基调,悟读课文 思考问题,听音频朗读,略读课文, 动手将你不会写的生字和不理解的词语画出来!,初读课文,你读对了吗,生难字,米粟非不多也 域民不以封疆之界 亲戚畔之,(s),(y),(pn),通“叛”,注意停顿,语音轻重。,朗读示范,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再读课文,结合课下注释,理解文意,并总结重要字词和句子。,词类活用,1.域民不

2、以封疆之界 2.固国不以山溪之险 3.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形容词用作动词,威慑),(形容词用作动词,巩固),(名词用作动词,限制),一词多义,之,(动词,到),(代词,它,指“三里之城,七里之郭”),(助词,的),三里之城,环而攻之而不胜,寡助之至,利,(形容词,锋利、锐利),(形容词,有利),地利不如人和,兵革非不坚利也,古今异义,1.池非不深也 2.兵革非不坚利也 3.委而去之 4.委而去之 5.域民不以封疆之界 6.是天时不如地利也,(古义:护城河。今义:池塘),(古义:兵器。今义:士兵),(古义:放弃。今义:委任),(古义:离开。今义:从所在地到别的地方,跟“来”相对),(古义:界限

3、,限制。今义:地域),(古义:这。今义:判断动词。),1.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2.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3.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4.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作者的中心论点是什么?他是如何展开这个论点的?,带着问题,我们再来朗读一遍课文吧!,自主探究,天时,人和,地利,孟子(前372前289)战国时思想家、教育家。名轲,字子舆,邹(今山东邹县)人。后世认为他是孔子学说的继承人,因此把他和孔子并称:孔孟,并尊其为“亚圣”。他曾游梁,说惠王,不能用;乃见齐宣王,为客卿。宣王对他很客气,可是也始终不用。于是孟子归而述孔子之意,教授弟子。,走进作者,了解背景,孟子通过对“天时”“地利”“人和”三个条件在战争中所起作用的比较,论证了决定战争胜负的根本条件是人心的向背,而决定人心向背的根本条件为是否施行“仁政”,从而阐明实施“仁政”的重要性。,写作背景,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孟子 天子不仁,不保四海;诸侯不仁,不保社稷;卿大夫不仁,不保宗庙;士庶人不仁,不保四体。 孟子,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