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科学上册 1.5 酸和碱之间发生的反应复习讲义 浙教版_第1页
九年级科学上册 1.5 酸和碱之间发生的反应复习讲义 浙教版_第2页
九年级科学上册 1.5 酸和碱之间发生的反应复习讲义 浙教版_第3页
九年级科学上册 1.5 酸和碱之间发生的反应复习讲义 浙教版_第4页
九年级科学上册 1.5 酸和碱之间发生的反应复习讲义 浙教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酸和碱之间发生的反应一、知识聚焦 1、酸碱反应我们在氢氧化钠溶液中先滴上几滴无色酚酞试液,用滴管向试管中滴加盐酸溶液 。氢氧化钠溶液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色,滴加盐酸过程中发现红色褪去,说明氢氧化钠消失了,生成了其他物质。NaOH+HCl = NaCl+H2O像NaCl这样由金属离子和酸根离子构成的物质,我们称之为盐。 氢氧化钙和盐酸反应 Ca(OH)2+2HCl = CaCl2+2H2O氢氧化钠和硫酸反应 2NaOH+H2SO4 = Na2SO4+2H2O其实所有的酸和碱之间都能发生中和反应。像盐酸和氢氧化钠反应没有明显现象,所以我们要借助无色酚酞观察反应是否发生,而有些酸和碱反应是有明显现象

2、的,就不需要借助酸碱指示剂了。2、酸碱反应的应用2.1、处理工厂的废水工厂生产过程中的污水,需进行一系列的处理,例如,硫酸厂的污水中含有硫酸等杂质,可以用熟石灰进行中和处理2.2、改变土壤的酸碱性根据土壤情况,可以利用中和反应,在土壤中加入酸性或碱性物质,以调节土壤的酸碱性,利于植物生长。例如,近年来由于空气污染造成酸雨,导致一些地方的土壤变成酸性,不利于作物的生长,于是人们将适量的熟石灰加入土壤,以中和酸性。2.3、用于医药人的胃液里含有适量盐酸,可以帮助消化,但是如果饮食过量时,胃会分泌出大量胃酸,反而造成消化不良。在这情况下,可以遵医嘱服用某些含有碱性物质的药物,以中和过多的胃酸。我们可

3、能都被蚊虫叮咬过。被蚊虫叮咬后,叮咬处很快肿成大包,这是因为蚊虫能在人的皮肤内分泌出蚁酸,从而使皮肤肿痛。如果涂一些含有碱性物质(如NH3H2O)的药水,就可减轻痛痒2.4 生活中应用如用食醋中和腌制皮蛋产生的碱,从而去除皮蛋的涩味常见生活用品的酸碱性人体内的一些液体和排泄物的正常pH范围 血浆 735745 唾液 6671 胃液 O91,5 乳汁 6676 胆汁 7一73 胰液 758O 尿液 4784 粪便 4684二、经典习题1、小巧在家里测定了一些液体的pH,她的测定或记录一定有误的是( )A、雨水pH=5 B、柠檬汁pH=2 C、肥皂水pH=4 D、洗涤剂pH=122、某中学化学课外

4、活动小组的同学,监测一次降雨过程中雨水的pH。取雨水水样,用pH计(测pH的仪器)测得数据如下:测定时间5:055:155:255:355:45PH495494486484484小组同学对数据的分析推理错误的是 ( )A本次降雨会影响作物的生长 B在测定期间雨水的酸性逐渐减弱C本次降雨对大理石建筑有腐蚀作用 D当时空气中二氧化硫的含量可能超标3、下列物质中属于碱类的是( )A.碳酸钠B.火碱 C.石灰石D.生石灰4、下列各物质的俗名中,属于同种物质的名称是( )A.烧碱、火碱、苛性钠 B.熟石灰、消石灰、生石灰C.金刚石、大理石、石灰石 D.沼气、天然气、水煤气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紫

5、色的石蕊试液可使盐酸变红 B.中和反应一定生成盐和水C.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D.测定溶液的pH时,应先将pH试纸用蒸馏水润湿一下6、二氧化碳饱和溶液的pH=5.6,酸性比其强的雨水称为酸雨。一场雨后从A地测得雨水的pH=4,B地测得雨水的pH=6.6,则( )A.A地是酸雨 B.B地是酸雨 C.均是酸雨D.都不是酸雨7、酶是一类重要的蛋白质,能催化生物体内的反应。某同学用查阅资料的方法研究pH对某种酶催化活性的影响,结果如图所示。据图推测,这种酶催化活性最佳的pH约为( ) A、pH0 B、1pH6 C、6pH8 D、10pH148、在甲溶液中滴加几滴石蕊试液,溶液呈蓝色;然后再滴加

6、乙溶液,当滴至甲、乙两物质正好完全反应时,溶液呈紫色;再继续滴加乙溶液时,溶液呈红色。在上述过程中,表示溶液的pH(纵坐标)与滴加乙溶液的体积V(横坐标)之间的关系的正确图像是( )9、下列各组物质的水溶液的pH由小到大的排列顺序正确的是( )A.盐酸、食盐、氢氧化钠B.氢氧化钠、食盐、盐酸C.食盐、盐酸、氢氧化钠D.硫酸、氢氧化钠、硫酸钠10、下列属于中和反应的是 ( ) A.CaCO3 + 2HCl=CaCl2 + H2O +CO2 B.Cu(OH)2+H2SO4=CuSO4 +2H2O C.NaCl + AgNO3= AgCl + NaNO3 D.Fe2O3 + 3H2SO4=Fe2(S

7、O4)3 +3H2O11、小华帮助家里人科学种田,查阅有关农作物生长最佳适宜的PH范围:农作物棉花玉米大豆茶树PH6.16.86.07.06.57.55.05.5他测知家乡的土壤pH接近7,你认为小华家最不适宜种植的农作物是( )A、棉花 B、玉米 C、大豆 D、茶树12、酸与碱作用生成盐和水的反应,叫做中和反应,它在工农业生产和日常生活中有广泛的用途,下列应用一定与中和反应原理无关的是( )A、服用含Al(OH)3的药物治疗胃酸过多 B、施用熟石灰改良酸性土壤C、用熟石灰和硫酸铜配制波尔多液 D、用NaOH溶液洗涤石油产品中的残余硫酸13、甲、乙、丙分别是酸或碱的水溶液,pH值依次为1,5,

8、14。下列图形合理的是( )A图(1)表示甲中滴入丙 B图(2)表示乙中滴入丙 C图(3)表示丙中滴入乙 D图(4)表示甲中滴入乙14、小明不慎被蜜蜂蛰伤。蜜蜂的刺液是酸性的,下列物品中可以用来涂抹在蛰伤处,减轻疼痛的是( )A. 苹果汁(pH为3) B. 牛奶(pH为6.5) C. 烧碱(pH为13) D. 肥皂水(pH为10)15、推理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A、酸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通入CO2后的紫色石蕊溶液变红,所以CO2是酸B、酸性溶液的pH小于7。食醋是酸性溶液,所以食醋的pH小于7C、在同一化合物中,金属元素显正价,所以非金属元素一定显负价D、溶液中有

9、晶体析出时,溶质质量减小,所以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减小16、结合下表中所列物质的pH判断,在下列各组物质中,分别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不变色、变蓝的是( )物质酱油厕所清洁剂血浆牙膏肥皂水橘汁草木灰水柠檬汁pH4.81.77.48.29.23.510.62.5A柠檬汁、食盐水、厕所清洁剂 B牙膏、蒸馏水、肥皂水C草木灰、蒸馏水、柠檬汁 D橘汁、食盐水、草木灰水17、小烧杯中盛有含石蕊的氢氧化钠溶液逐滴加入稀盐酸至过量,烧杯中溶液颜色变化的顺序是( )A紫色红色蓝色 B蓝色紫色红色C蓝色红色紫色 D紫色蓝色红色18、小明同学在实验室中测定某未知溶液的pH,他的实验操作如下:先用蒸馏水将pH试纸润湿

10、,然后用玻璃棒蘸取待测试液于pH试纸上进行测定,你认为小明同学这样测得的结果与该溶液的实际pH比较( )A.偏低 B.偏高 C.不变 D.无法判定19、下表是常用物质的主要成分及其溶液的pH:编号常用物质食醋白酒石灰水纯碱主要成分CH3COOHC2H5OHCa(OH)2Na2CO3pH371110请按下列要求将表中对应物质的编号填入空格处:(1)属于酸的是_,属于碱的是_,属于盐的是_。(2)黄蜂毒刺呈碱性,若某人被黄蜂蜇了,可用上述_物质涂在皮肤上。20、如图所示,小娟同学在进行酸碱中和反应的实验时,向烧杯的氢氧化钠溶液滴加稀盐酸一会儿后,发现忘记了滴加指示剂。为了确定盐酸与氢氧化钠是否恰好

11、完全反应,小娟从烧杯中取少量反应后的溶液于一支试管中,并向试管中滴加几滴无色酚酞试液,振荡,观察到酚酞试液不变色。于是她得出“两种物质已恰好完全中和”的结论。(1)你认为她得出的结论是否正确_ ;理由是 _(2)写出该中和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 _ _。(3)请你另设计一个实验,探究上述烧杯中的溶液是否恰好完全中和,填写下表:实验方法可能观察到的现象结论21、胃酸的主要成分是盐酸,胃酸过多会引起胃痛。下图是一种治疗胃病药物的标签。请回答:(1)该药物的主要作用是_,这种药物在胃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2)胃痛时吃几块苏打饼干(含纯碱)可减轻胃痛,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22、人胃酸(主要成分是盐酸)过多,会引起很胃病。下图为某抗酸药包装标签上的部分文字,请回答下列问题。(1)该药“嚼啐后吞服”的原因是_。(2)某同学为测定该药中氢氧化铝的质量分数进行如下操作:取一片药片(药片质量为0.5g)研碎后加20mL蒸馏水,然后用质量分数为5%,密度为1.02g/mL的盐酸进行反应(假充其它成分不与盐酸反应),测得实验中反应掉的盐酸体积为6.0mL,通过计算: 判断该药片中氢氧化铝的含量是否达到标注?确定该药片中氢氧化铝的质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