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读懂古诗(65张PPT).ppt_第1页
如何读懂古诗(65张PPT).ppt_第2页
如何读懂古诗(65张PPT).ppt_第3页
如何读懂古诗(65张PPT).ppt_第4页
如何读懂古诗(65张PPT).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如何读懂诗歌,专题三古代诗歌鉴赏,二、读懂诗歌的一些方法 (一)、抓标题,找准理解的切入点。 标题是诗歌鉴赏的切入点。因为标题富含着诸多信息(时间、地点、人物、事件以及诗人的心情、诗歌的意境、诗歌的类型等)。可以这样说,诗歌的题目是诗歌鉴赏的向导。它或显示诗歌题材,暗示诗歌内容,或奠定情感基调或点明主旨。,例如:,诗题,重要信息,咏素蝶诗,鹊桥仙七夕,征人怨,交代了写作对象(素蝶);点明了诗的类别(咏物诗);暗示了写作手法(托物言志)。,交代了写作对象、内容(七夕)或写作缘由(因七夕而写);暗示了写作内容和情感(写夫妻相思相聚)。,交代了写作对象(征人);揭示了全诗的感情基调(怨);暗示了诗的

2、类别(边塞诗)。,诗题,重要信息,左迁至蓝关 示侄孙湘,梦游天姥 吟留别,交代了写作缘由(左迁)、地点(蓝关)和特定读者(侄孙湘); 暗示了诗的类别(贬谪诗)。,交代了写作内容(梦游天姥);交代了写作目的(留别); 交代了诗的体裁(古体诗); 暗示了写作手法(浪漫主义手法)。,即时应用 1竹窗闻风寄苗发司空曙一诗,从标题上来看,交代了哪些内容? 答:_ _ 参考答案: 交代了写作缘由和内容(竹窗闻风); 交代了写作目的(怀念远方之人); 暗示了诗的感情基调和类别(怀人诗)。,(二)带着标题去读诗 有些标题并不一定蕴涵着那么丰富、全面的信息,而是留下了空白点,这个空白点给我们留下了猜想揣摩诗的内

3、容的空间,使我们很容易较快地深入到诗的内容中去。 以柳宗元中夜起望西园值月上为例。 觉闻繁露坠,开户临西园。寒月上东岭, 泠泠疏竹根。石泉远逾响,山鸟时一喧。 倚楹遂至旦,寂寞将何言。,读标题,另外,古人还有一个写作习惯,通常在诗的开头一两句就破题、点题。这样,我们就可以依据标题,了解开头的内容。,近试上张水部 (唐)朱庆馀 洞房昨夜停红烛, 待晓堂前拜舅姑。 妆罢低声问夫婿: 画眉深浅入时无? 思考:这首诗的主旨是什么? 【解读】此为干谒诗。诗人以“新妇”自比,以“舅姑”比主考官,以“画眉”比自己的诗文。以“夫婿”喻指当时在诗文上颇有名气而且又乐于提拔后进的水部郎中张籍。含蓄表达考前担心作品

4、不一定合主考心意,求张指点。通过优美的诗韵,巧妙地表达了一名应试举子,在面临关系到自己仕途的一场考试前,那种特有的不安和期待心情。,牛刀小试,诗题的作用 1:题目揭示内容朱熹的观书有感,如果只看诗正文,以为是小湖水的风景,但看了题目之后,便知道,本诗谈的是作者看书的感受,半亩方塘是书,天光云影是指书中有美好的景致,源头活水是指读书可以使神清智清,思想永远鲜活。 2:题目表露心情贾岛的寻隐者不遇这个题目前后两个动作。“寻”与“不遇”,含蓄之极。但我们即使不看诗也能够揣测出作者遗憾的心情。 3:题目展示思路张九龄的望月怀远,题目意为遥望月亮起相思,进而怀念起远方之人。而“先望后怀”正是该诗的思路。

5、,(二)、抓作者,知人论世,要真正读懂一首诗,必须知人论世。“知人论世”就是说要了解诗人的思想性格、生活经历、风格流派及其创作的时代背景、目的等。读诗时,必须注意诗人的遭遇、境况,注意诗人所处朝代的国势、朝政等方面的问题。知道了人与世,才能准确把握诗歌的思想感情。这方面的信息有的诗歌考题会提供相关的注释,有的属于名家名篇的则不再加注,需要从平时积累的知识中回忆提取。,(三)、抓注释,了解相关背景 诗歌的注释有些介绍写作背景,那是在暗示你本诗的思想内容;有些是介绍相关诗句,那是在暗示你本诗的用典或其意境;有些介绍作者,那是在暗示你本诗的写作风格。对这一内容读诗时一定不能忽略。,注释内容,作用,介

6、绍疑难词语、地名,介绍写作背景,介绍相关诗句,介绍作者,提供与“此诗作于贬官或流放之际”类似的注解,帮助读懂诗句,暗示本诗的思想主旨,暗示本诗的用典或意境,暗示本诗的思想 情感或写作风格,与诗人仕途失意、对现实不满,或报国无门、壮志难酬、愤懑孤寂深层原因有关,示例:,诗歌,借助注释理解写作意图,此诗赠花卿的目的是给花卿以委婉的讽刺。,“此曲只应天上有”是说花卿僭用天子音乐,不当受之。,“人间能得几回闻”隐含警示之意,意谓这种享受难于长久。,赠 花 卿注 杜甫 锦城丝管日纷纷, 半入江风半入云。 此曲只应天上有, 人间能得几回闻。,注花卿,名敬定,成都府尹崔光远的部将,平叛中立过功;后居功自傲,

7、目无朝廷,僭用天子音乐,春日即事 李弥逊 小雨丝丝欲网春,落花狼藉近黄昏。 车尘不到张罗地,宿鸟声中自掩门。 注李弥逊(10851153),字似之,吴县(今属江苏省苏州市)人,历任中书舍人、户部侍郎等职。因竭力反对秦桧的投降政策而被免职。张罗地:指门可罗雀、十分冷落的地方。 思考:从这首诗中你读出了什么情感? 【解读】有了这一介绍,对诗歌情感的把握就容易多了。不难看出诗的一、二句写了暮春黄昏,小雨霏霏,落花狼籍,从这些凄凉的景色可看出作者政治上失意后的寂寞愁绪。三、四句写诗人家门前几可罗雀,他只得在归鸟的鸣叫声中,关上了自己的家门,从中可以看出诗人对世态炎凉的感叹。这正是作者因反对秦桧而被免职

8、后内心情感的真实流露,诗人真正是触景生情,情由景生。,望江南李煜 多少恨,昨夜梦魂中。还似旧时游上苑,车如流水马如龙,花月正春风。 注:这是南唐李后主亡国入宋后写的词。有人说这是一首极尽故国繁华之作;有人说这是一段凄凉无限之吟唱。 思考:从这首诗中你读出了什么情感呢? 【解读】从表面看(特别是后三句),这首词写的是对往昔繁华的眷恋,但实际是表达梦醒后面临处境的无限凄凉。,绝句二首(其一)杜甫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注:此诗写于诗人经过“一岁四行役”的奔波流离之后,暂时定居成都草堂时。 思考:此绝句描绘了怎样的景象?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解读】此诗描绘了一派美丽

9、的初春景象:春天阳光普照,四野青绿,江水映日,春风送来花草的馨香,泥融土湿,燕子忙着衔泥筑巢,日丽沙暖,鸳鸯在沙洲上静睡不动。这是一幅明净绚丽的春景图。表现了诗人结束奔波流离生活安定后愉悦闲适的心境。,(四)抓题干,把握暗示信息 所谓题干,即命题的语言文字,包括三大要素:指向要素(回答什么问题)、解说要素(解释题目要求)、限制要素(哪一联、哪一句等)。抓住题干的暗示信息可以让你进一步读懂诗歌。这也叫借题解文法。,即时应用 6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题目。 野望 王绩 东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 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1)诗歌中间四句描写了一

10、幅怎样的画面?采用了何种手法? 答: (2)陶渊明有句“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本诗中作者的情感态度与陶渊明有何不同? 答:,解析:关注题干信息,提炼重要信息点。 题干(1)“诗歌中间四句描写了一幅怎样的画面?采用了何种手法?” 信息提炼:中间四句主要表达方式是描写,主要内容是景物画面,采用了某种需要深入探讨的表达技巧。 这种表达技巧是在描写某种景物画面时运用的,所以,深入思考还是要立足于描写景物常用的技巧。,题干(2)“陶渊明有句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本诗中作者的情感态度与陶渊明有何不同?” 信息提炼:本诗在情感态度上与陶渊明在田园隐逸诗中所体现出来的“隐居田园,悠然自得”的感受有可比之

11、处,但又有所不同,要回到诗中关注这种共同点,更要明辨这种不同。,参考答案:(1)诗歌中间四句描绘出了一幅山家秋晚图:树木都已披上秋色,夕阳西下,给山峰涂上了余晖,牧人从山中赶着牛群归来,猎马也驮着猎物回来了。由远及近,前两句写静景,后两句写动景,远景与近景,静态与动态,搭配得恰到好处。 (2)陶渊明在田园中能找到慰藉,显得悠然自得。本诗作者却在闲逸的情调中,透露出几分彷徨与苦闷。 总之,只要留意诗歌的这些或隐或显的细节,加上平时掌握的诗歌知识,在考场上就能在短时间内读懂一首诗。,即时应用 3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苦 寒 行 刘克庄 十月边头风色恶,官军身上衣裘薄。 押衣敕使来不来?

12、夜长甲冷睡难着。 长安城中多热官,朱门日高未启关。 重重帏箔施屏山,中酒不知屏外寒。 注敕使:奉皇帝命令办事的使者。热官:指有权势的大官僚。帏箔:帐幔和帘子。 这首诗可分为几个层次?分别写了什么内容?,可分两个层次:前四句为第一层,写初冬边疆骤冷,战士们衣薄难眠;后四句为第二层,写京城官僚暖床醉酒,长睡不起。,5.抓意象,体悟意境 “意”,就是诗人的思想、情感、意念。“象”,就是物象、形象。“意象”就是意中之象,是客观物象经过诗人的感情活动而创造出来的独特形象。 意象富含情感的形象。 惯用意象表达特定情感,如杨柳惜别怀远;秋风倦宦思归;归雁游子思乡;明月离愁、团圆等。,读正文,抓意象,鹧鸪天晏

13、几道 十里楼台倚翠微,百花深处杜鹃啼。殷勤自与行人语,不似流莺取次(随意)飞。 惊梦觉,弄晴时。声声只道不如归。天涯岂是无归意,争奈归期未可期。 思考:在这首词中,作者为什么要描写杜鹃的啼叫声? 【解读】古人认为杜鹃的啼叫声好像在说:“不如归去!不如归去!”这首词的主题是游子思乡,最适宜从描写杜鹃的啼叫声入手。,汴河曲唐李益 汴水东流无限春,隋家宫阙已成尘。行人莫上长堤望,风起杨花愁煞人。 注:李益,中唐边塞诗派,擅长绝句,善写风景。 思考:诗的感情基调是什么? 【解读】抓住尾句中的“愁”字不难体会出诗歌吊古伤今的感伤之情。诗句以汴水长流与隋宫化尘作鲜明对照,两相比照,正见出自然永恒、人世沧桑、豪华如烟、历史无情,世事沧桑变迁之意油然而生。不过更使人感怀不已的,或许是这样的现实:尽管隋鉴不远,覆辙在前,但当代统治者却并没有人从亡隋历史中汲取教训。在风起杨花愁杀人这种强烈深沉的感伤中,分明隐现着衰颓时世的面影。这也表现出诗人对国事的深切担忧。,读正文,抓关键词,7、明典故 用典可以丰富诗的内容,装点诗的门面,提高诗的质量。齐梁文学用典太多,晦涩难懂,但适当用典,的确有利于诗歌思想内容的表达。(大多加注),读正文,抓关键点,8、抓首句和尾句 首句往往交待写作缘由和奠定诗歌情感 ;把握诗歌的尾联,有利于把握诗歌的主旨。 如: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