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经济政策.ppt_第1页
宏观经济政策.ppt_第2页
宏观经济政策.ppt_第3页
宏观经济政策.ppt_第4页
宏观经济政策.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宏观经济政策Macroeconomic Policy,第一节 宏观经济政策目标 第二节 凯恩斯主义的财政政策 第三节 凯恩斯主义的货币政策 第四节 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配合 第五节 其他宏观经济政策,第一节 宏观经济政策目标,充分就业相当于自然失业率的失业率。 物价稳定保持社会价格总水平的相对稳定,即将通货膨胀率维持在一个可以承受的限度内。 经济增长国民经济持续而稳定的增长。这是解决失业、改善生活质量、提高人口素质、增强国力等的前提条件。 国际收支平衡与汇率稳定,一、宏观经济政策的主要目标,其它目标:资源合理配置;满足公共需要;收入公平分配;人口合理控制;保护某些地区和产业;改善消费形态;环境

2、改善与保护;缩短工作时间。 要实现既定目标,首先政府运用的各种政策手段必须相互配合,其次需要政府应综合考虑,不能追求单一目标,三要把握时机,例:学生干部的烦恼,当学生干部难,当一个好的学生干部更难。这不是学生干部的能力问题,而是一个目标冲突的问题。只要院校的目标与广大学生的预期不一致,学生干部的苦恼就来了:受益的一方不会因此而夸你,受损的一方却会因此而怨你。同样,政府也是受气包:充分就业与物价稳定、经济增长与国际收支平衡基本上是不相容的。为了保持经济持续增长的动力而进行的国企减员增效必然会损害工人的即得利益;而要扩大就业政府就必须顶住国际压力创造出大量的出口顺差。微观经济的目标就是一个:最大化

3、。而宏观经济的目标却是四个,所以这门学科注定是一门充满了争议的学科。对待宏观经济和学生干部,希望大家理解万岁!,二、凯恩斯主义的“需求管理”,需求管理Demand Management 通过调节总需求来达到一定政策目标的宏观经济政策工具,包括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相机决择”方法,“相机决择” the Discretionary Approaches 政府在进行需求管理时,可以根据市场情况和各项调节措施的特点,机动地决定和选择当前究竟采取哪一种措施。 “相机决择”是凯恩斯主义宏观经济政策的重要特征。,“逆经济风向行事” 原则,凯恩斯主义宏观经济政策的基本原则是“逆经济风向行事”,即:当经济萧条

4、时,采取扩张性财政政策Expansionary Fiscal Policy和扩张性货币政策Expansionary Monetary Policy刺激总需求;当通货膨胀时,采取紧缩性财政政策Tight Fiscal Policy和紧缩性货币政策Tight Monetary Policy减少总需求。,第二节 凯恩斯主义的财政政策一、财政政策的工具,政府支出包括:政府购买和政府转移支付。 政府收入主要是税收,包括: 所得税、财产税和流转税等。 公债 (Public Debts) 。,财政政策的机制,财政政策Fiscal Policy 运用政府支出和税收来调节总需求以达到实现充分就业或物价稳定的宏观

5、经济政策目标。,二、财政政策的运用 (一)“逆经济风向行事”的原则:,总需求不足经济萧条失 业,扩张性 财政政策,紧缩性 财政政策,增加政府支出 减少税 收,减少政府支出 增加税 收,增加 总需求,减少 总需求,总需求过度经济繁荣通货膨胀,(二)财政政策运用的手段,1、酌情使用或权衡的财政政策 政府审时度势,主动采取变动政府支出水平或税收等政策来调控经济 2、自动稳定器Automatic stabilizers 又称内在稳定器Built-in stabilizers 某些经济政策具有自动调节经济使经济趋向于稳定的机制。主要有: 政府转移支付 税收 农产品的价格管制,如所得税对经济的自动调控 经

6、济萧条所得税减少,转移支付增加, 自动抑制总需求的下降; 经济繁荣所得税增加,转移支付减少, 自动抑制总需求的上升。,例:抗体与药物,现代人越来越娇贵了,当身染小恙时就一定要去看看医生,因为人们对自己的抵抗力越来越没有信心。事实上每个人体内都有抗体,当有病毒进入时它们能自动地繁殖对入侵者进行消灭,只有在病毒量特别大时,才有必要借助外来药物的力量。财政体系也是如此,权衡性的财政政策应该针对巨大的外来冲击,国民收入的轻微波动完全可以由自动稳定器平衡掉。讳疾忌医不是一件好事,过于依赖药物也不是一件好事,因为“是药三分毒”。,三、功能财政与预算平衡Functional Finance and Bala

7、nced Budget,(一)传统的财政平衡思想: 1、年度平衡预算:消极地量入为出,要求年度收支平衡,20世纪30年代以前普遍采取的财政政策原则。 缺点:加剧经济波动 2、周期平衡预算:不追求逐年的平衡,只求“以丰补歉”,追求一个经济周期内的财政收支平衡。 缺点:经济周期难以把握,预算无法实现。 两种财政思想的共同目标;机械的追求财政收支的平衡。,(二)功能财政 凯恩斯主义认为,国家财政应当具有调节经济的功能,要使这一功能得以充分发挥,就必须放弃传统财政的旧信条 功能性财政预算:根据经济发展情况机动灵活地增减财政收支,(三)充分就业预算盈余( Budget Surplus美国经济学家C.布朗

8、在1956年提出) 思考:根据预算盈余与预算赤字能够判断财政政策是扩张性还是紧缩性的吗? 1、含义:在潜在GDP(GDP*)基础上产生的BS,记为BS* 2、公式: BS*=ty*-G-TR 3、作用:从BS*判断应实行什么政策: (BS*BS)0(GDP*GDP)0经济萧条,应实行扩张性政策。,四、赤字财政与公债,凯恩斯的政策主张是针对经济萧条和失业提出来的。在经济萧条时,增加政府支出而不能增加甚至减少税收,政府必然出现财政赤字。 弥补赤字的方法: 1、向央行借债,加大货币发行 2、向国内外发行债券,“公债哲学”公债无害论,有人认为,由于不能增加税收,政府不得不举新债还旧债,最终导致通货膨胀

9、。所以,公债是有害的。 凯恩斯主义认为公债无害,因为公债的债权人是公众,债务人是政府,可以说是自己欠自己债,而且作为债务人的政府是长期存在的,可以确保债务的兑现,所以,只要公债不用于战争和浪费,而用于刺激经济发展,使经济增长速度高于公债增长速度,公债就是安全的和值得的。,五、财政政策的效果,财政政策的效果取决两个因素: 乘数效应的大小。 挤出效应的大小。,乘数效应Effectiveness of Multiplier 政府支出增长(减少)或税收减少(增长)所引起的总需求成倍增长(减少)。 政府支出乘数 税收乘数,1 1 1,YG,=, 1 1,YT,=,挤出效应,挤出效应Effectivene

10、ss of Crowding out 政府支出增加所引起的私人支出减少。 主要原因: 政府支出增加物价上涨实际货币供给减少利率上升私人投资和消费减少。,0,Y,r,IS2,r1,E1,Y1,IS1,E2,Y2,LM,财政政策的效果与乘数效应(1),0,Y,r,IS2,r1,E1,Y1,IS1,Y2,LM,财政政策的效果与乘数效应(2),乘数越大,IS曲线的斜率越小,IS曲线越平缓,财政政策的效果就越大。反之,则效果就越小。,0,Y,r,IS2,r1,E1,Y1,IS1,E2,Y2,r2,LM,Y3,财政政策的效果与挤出效应(1),挤出效应,0,Y,r,IS2,r1,E1,Y1,IS1,E2,Y

11、2,r2,LM,Y3,财政政策的效果与挤出效应(2),投资对利率变动的反应越不敏感,(即d值越小), IS曲线的斜率越大,挤出效应就越小,即财政政策的效果就越大。反之,则效果就越小。,0,Y,r,IS2,r1,E1,Y1,IS1,E2,Y2,r2,LM,Y3,财政政策的效果与挤出效应(3),0,Y,r,IS2,r1,E1,Y1,IS1,E2,Y2,r2,LM,Y3,财政政策的效果与挤出效应(4),货币需求1对收入变动的反应越敏感,或货币需求2对利率变动的反应越不敏感, LM曲线的斜率越大,挤出效应就越大,即财政政策的效果就越小。反之,则效果就越大。,挤出效应的大小取决四个因素:,投资乘数的大小

12、。 投资对利率变动反应的敏感程度 。 货币需求对国民收入变动反应的敏感程度。 货币需求对利率变动反应的敏感程度。 所以,挤出效应的大小与IS曲线和LM曲线的斜率相关。,六、财政政策的局限性,首先是时滞性(Time Lag)。 认识总需求的状况、变动财政政策以及乘数作用的发挥,都需要时间。,其次是不确定性。 实行财政政策时,政府主要面临两个方面的不确定:第一,乘数大小难以准确地确定;第二,政策必须预测总需求水平通过财政政策作用达到预定目标究竟需要多少时间。而在这一时间内,总需求特别是投资可能发生戏剧性的变化,这就可能导致决策失误。,另外,外在的不可预测的随机因素的干扰,也可能导致财政政策达不到预

13、期结果。政治因素也会影响财政政策的执行 如大选、战争时期一般不增税减支 还存在财政政策的“挤出效应”问题及公众的预期。如果他预期持续萧条,则刺激消费的政策无效,第三节 凯恩斯主义的货币政策一、银行制度与货币供给,一、货币政策和操作 货币政策是政府货币当局即中央银行通过银行体系变动货币供给量来调节总需求的政策。,二、银行制度与货币供给 (一)商业银行与中央银行 商业银行Commercial Bank 金融企业,直接对厂商和居民办理存放款业务。主要业务: 负债业务 资产业务 中间业务 中央银行Central Bank “发行的银行” 、 “银行的银行” 、 “国家的银行” ,不直接对厂商和居民办理

14、存放款业务。,(二)存款准备金制度 1、准备金:Reserve 商业银行在发放贷款之前,必须保留一定比例现金,以便支付给前来取款的客户。 吸收存款额准备金发放贷款额 2、法定准备金:Required Reserve Rate 由中央银行规定的必须保留一定比例现金。Rd-rd 3、超额准备金存款:商业银行存放在央行、超出法定准备金的部分,主要用于支付清算、头寸调拨或作为资产运用的备用资金。(Excess Reserve , Re -re),商业银行的活期存款Demand Deposit又称支票货币Checkbook Money或存款货币Deposit Money ,存款货币的增加也就是货币供给量

15、的增加。,(三)商业银行创造存款货币的机制,假定法定准备率为20%。 A银行吸收存款100万元原始存款; A银行将80万元贷给客户甲; B银行取得客户甲的存款80万元; B银行将64万元贷给客户乙; C银行取得客户乙的存款64万元; C银行将51.2万元贷给客户丙; 100万元+80万元+64万元+51.2万元+=500万元,举例说明商业银行如何创造存款货币:,存款总额D,=,原始存款 法定准备率,=原始存款+派生存款,(四)货币乘数,货币乘数Money Multiplier 原始存款扩张的倍数。,Km=,存款总额D原始存款R,=,1 1 法定准备率rd,1 1 法定准备率rd +超额准备率r

16、e +提现率rc,货币乘数的作用也是双向的。,前提: (1)商业银行无超额储备excess reserve,否则Km= 1 1 法定准备率rd +超额准备率re (2)银行客户不在手边保存现金cash,否则 Km= 1 1 法定准备率rd +超额准备率re +提现率rc (3)考虑到非银行部门持有的通货,三、货币政策的工具,(一)一般性货币政策 公开市场业务Open Market Operation 中央银行在金融市场上买进或卖出有价证券以控制货币供给量。 公开市场业务优点: 在公开市场业务中,中央银行可及时地按照一定规模买卖政府证券,从而比较易于准确地控制银行体系的准备金。 公开市场操作灵活

17、,便于中央银行及时改变货币供给变动的方向,变买进为卖出证券,立即就有可能使增加货币供给为减少货币供给。,再贴现政策Rediscount Policy,中央银行通过调整对商业银行的再贴现率或贴现条件以控制商业银行的贷款。 a)中央银行的再贴现率是市场利率的下限,因此,中央银行可以通过调整再贴现率以左右市场利率的平均水平,从而实现对信贷规模的调节。 B)中央银行提高利率本身,意味着中央银行认为本国的“经济过热”,需要“降温”。降低利率,也意味着中央银行认为本国经济的需求不足,需要扩大需求。 这些都是重要的信息,起着告示性的作用能产生告示效果,表明中央银行的政策意向,从而影响到商业银行及社会公众的预

18、期。,再贴现率政策特点: A:期限很短(一般3一6月) B:商业银行平时很少利用,以免被人误认为自己财务状况有问题。每个储备银行的贴现窗口也执行联储关于银行和存款机构可以借款的数量和次数的规定 C:通过再贴现率来控制银行准备金效果相当有限。一方面,再贴现率的随时调整,通常会引起市场利率的经常性波动,这会使企业或商业银行无所适从;另一方面,再贴现率不随时调整,又不宜于中央银行灵活地调节市场货币供应量,因此,再贴现政策的弹性是很小的。,D:此外再贴现率政策不是具有主动性的政策。 准备率政策Reserve Ratio Policy 中央银行通过调整商业银行的法定准备率以控制商业银行的贷款。 从理论上

19、说,变动法定准备率是中央银行调整货币供给最简单的办法,然而,中央银行一般不愿轻易使用变动法定准备率这一手段。,1984年,我国才建立存款准备金制度。起初,中国人民银行设计该制度的思路是要保证集中控制必要的信贷资金,以便通过再贷款形式控制信用规模及调整信用结构。从1985年至今央行根据国家宏观经济调控的需要,对法定存款准备金率进行调整,2008-04-25 15.5%提高到16% 2008-05-20 16%提高到16.5% 2008-06-15 16.5%提高到17% 2008-06-25 17%提高到17.5% 2008-09-25 *17.5%下调至16.5%(部分金融机构下调) 2008

20、-10-15 16.5%下调至16.0% , 2008-12-05 16.0%下调至14.0% 2010-1-12 15.5%上调至16%(农村信用社等小型金融机构除外) 2010-2-25 16%上调至16.5%(农村信用社等小型金融机构除外) 2010-5-10 16.5%上调至17%(农村信用社等小型金融机构除外) 2010-11-16 17.0%上调至17.5%,(二)选择性政策工具 (1)直接信用控制 它是指中央银行以行政命令或其他方式,直接对金融机构尤其是商业银行的信用活动进行控制。其具体手段包括:规定利率限额与信用配额、信用条件限制,规定金融机构流动性比率和直接干预等。 (2)间

21、接信用指导 它是指中央银行通过道义劝告、窗口指导等办法来间接影响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行为的做法。,四、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1、利率渠道(主要渠道) MrC、IAD 2、汇率水平对净出口的作用 货币政策影响汇率水平,并进一步对净出口和总产出水平产生影响,其传导机制是: MrENXAD,3、股票市场传导渠道 (1)托宾q渠道:货币供给股票价格托宾q投资总需求 (2)财富渠道:货币供给股票价格金融财富价值消费总需求 4、信用途径 这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是银行贷款途径,其影响路径可表示为: MBDBLIAD,五、货币政策的效果分析,货币政策的效果取决于两个因素: 一是投资对利率变化的反应的敏感程度 。 二

22、是货币需求对利率的反应的敏感程度 所以,货币政策效果的大小也与IS曲线和LM曲线的斜率相关。,0,Y,r,r1,E1,Y1,IS,E2,Y2,r2,LM1,货币政策的效果(1),LM2,0,Y,r,r1,Y1,Y2,r2,货币政策的效果(2),E1,IS,E2,LM1,LM2,IS曲线的斜率越小,即投资对利率的反应越敏感,货币政策的效果就越大。,0,Y,r,IS,r1,E1,Y1,E2,Y2,r2,LM1,货币政策的效果(3),LM2,0,Y,r,货币政策的效果(4),IS,r1,E1,Y1,E2,Y2,r2,LM1,LM2,LM曲线的斜率越大,货币需求对利率的反应越不敏感, 货币政策的效果就

23、越大。,IS-LM曲线的三种特殊情形(1)垂直的LM线古典极端,财政政策完全无效,货币政策非常有效,IS-LM曲线的三种特殊情形(2)水平的LM线凯恩斯极端,财政政策非常有效,货币政策完全无效,IS-LM曲线的三种特殊情形(3)垂直的IS线,财政政策非常有效,货币政策完全无效,六、货币政策的局限性,第一,在通货膨胀时期实行紧缩的货币政策可能效果比较显著,但在经济衰退时期,实行扩张的货币政策效果就不明显。 第二,使从反通货膨胀看,货币政策的作用也主要表现于反对需求拉上的通货膨胀,而对成本推进的通货膨胀,货币政策效果就很小,第三,从货币市场均衡的情况看,增加或减少货币供给要影响利率的话,必须以货币

24、流通速度不变为前提。在通胀时期,货币流通速度加快,而紧缩时则相反。,第四,货币政策作用的外部时滞也影响政策效果。第五、开放经济的影响,第四节 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配合一、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配合,一、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相互配合的必要性 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虽然都能对社会总供给与社会总需求的平衡状况进行调节,但无论是在调节目标的确定、调节方式和手段的选择、调节作用的发挥机制上等方面,二者之间均有很多差别,而且在许多差别上,又往往具有很大的互补性,由此决定了必须相互配合。具体地讲,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配合的必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二者的调节目标有所不同。财政政策往财政政策往往以促进经济发展为首要

25、目标,货币政策则往往以货币稳定为第一目标。,二者的作用机制不同。 二者的功能不同。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在调节供给与总需求平衡上的功能存在些差异。 二者均具有局限性,经济萧条时,扩张性财政政策与扩张性货币政策相配合,可以消除财政政策的挤出效应; 经济繁荣时,紧缩性财政政策与紧缩性货币政策相配合,可以更有效地制止通货膨胀。 也可以采取扩张性财政政策与紧缩性货币政策或扩张性货币政策与紧缩性财政政策相配合的方式。,经济萧条不太严重,用第一种 严重通货膨胀,用第二种 不太严重的通货膨胀,用第三种 严重通货紧缩和萧条,用第四种。,二、宏观经济政策的微观化,凯恩斯主义需求管理的宏观经济政策所能达到的目标主要是

26、充分就业和稳定物价,但这两个目标之间存在矛盾,而且这两个目标与其他目标如经济增长之间也存在矛盾,只调节财政收支总量和货币供给总量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很难解决这些矛盾。 所以,后来有人提出了宏观经济政策微观化的理论观点和政策主张。简单地说,所谓宏观经济政策微观化就是有区别对待地实施宏观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1.财政政策的微观化,财政支出政策的微观化通过调整财政支出的构成以促进部门结构的调整,使某些有利于经济增长的部门优先增长;或使某些可以容纳更多非熟练工人就业的部门得到发展,以解决经济增长过程中存在的失业与空位并存问题的解决。 财政收入政策的微观化通过调整税收结构、征税范围或税率,使税收政策能够促进资源的有效利用,既能促进经济增长,又不致于降低经济效率。如仅对个别消费品或投资品增税或减税,而不是对所有个人或企业增税或减税。,2.货币政策的微观化,货币政策的微观化局部地调整不同部门、不同市场或不同类型借贷的放款限额、信贷条件、利息率或规定各类从事放款业务的银行的法定准备率等,以增加资本的流动性,调剂资本的供给与需求,促进某些部门或某些地区的经济增长而又不致于影响整个物价水平的升降。,第五节 其他宏观经济政策一、货币主义的货币政策,货币主义Monetarism的货币政策在传递机制上与凯恩斯主义不同: 他们认为,直接影响国民收入和价格水平的不是利息率,而是货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