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乐史中国部分.ppt_第1页
声乐史中国部分.ppt_第2页
声乐史中国部分.ppt_第3页
声乐史中国部分.ppt_第4页
声乐史中国部分.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中国声乐简史,(一)春秋战国时期,卫国:王豹 秦国:秦青、薜谭 韩国:韩娥 燕国:高渐离,(二)汉朝 时期,乐府 (规模、任务、在音乐发展中的历史 作用) 声乐形式:大曲、相和歌、清商乐、叙事 声乐 曲、但歌、徒歌、琴歌 主要作品: 陌上桑和孔雀东南飞 木兰诗 歌唱家: 李延年,(三)封建中期唐代以后,音乐教育机构 大乐署、教吹署、教坊、梨园 音乐表演的主要形式 唐大曲 著名的歌唱家 许和子 李龟年 我国民族声乐表演艺术最早的开拓者和实践者 唐朝歌妓,(四)宋、元 时期,诸宫调和杂剧 声乐理论著作 燕南芝庵唱论 魏良辅曲律 沈宠绥度曲须知 徐大春乐府传声,(五)明清时朝,花鼓、采茶、秧歌等汉族

2、民间歌舞在城里盛行 少数民族地区歌舞音乐也有新的发展 花鼓 木卡姆 囊 玛 跳月与白沙细乐 高山族的“做田” 朱载堉著乐律全书 周祥钰等编成九宫大成南北词宫谱 利玛窦西琴曲意 ,民国时期,现代音乐教育体系初步形成 美声唱法在中国发展 流行歌曲出现 抗战歌曲盛行 抗战结束后,音乐文化分别在国统区和解放区两个方向上分道扬镳 聂耳和冼星海 周旋和李香兰,新中国时期,50-60年代 获得了极大的发展机遇 文革期间 停滞甚至倒退 中后期李双江、李谷一、郭颂等 70年代以后 全面繁荣 专业音乐学院的进一步发展 各师范院校艺术系、音乐系的建立和发展 老一辈声乐教育家再一次焕发出青春 中国培养的歌唱家在国际上频频获奖 各类音乐期刊和音乐书籍的大量出版,美声唱法传入我国的历程和影响,30-40年代 四大名旦 50年代 保加利亚声乐专家 契尔金 60年代 意大利声乐教授 70年代 美籍男低音歌唱家 斯义桂 80年代 意大利声乐大师 90年代 荷兰女高音,一 在下列题目中任选一题论述,为什么歌唱艺术在当今拥有如此众多的参与者 阐述格里哥利圣咏的主要艺术特征以及音色审美观 舒伯特艺术歌曲的主要艺术特征以及如何诠释 简述西方声乐发展史 简述美声唱法在中国的传播和发展 结合“欧洲声乐艺术”部分的学习和欣赏,从不同时期作曲家的声乐作品以及美声唱法演唱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