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肌病分型PPT课件_第1页
心肌病分型PPT课件_第2页
心肌病分型PPT课件_第3页
心肌病分型PPT课件_第4页
心肌病分型PPT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1,心肌病分型的历史与现状,徐州医学院附属第三医院 朱永锋,2,.,* 心肌疾病是一大类病因复杂多样和临床表 现繁多的疾病。 * 由于病因和发病机制不明,多年来对于心肌 病的定义和分型一直争议不断。 * 近年来,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在心肌病研究 中的应用,使我们对心肌病的认识大大提高。,.,3,心肌病分型演变历史,4,.,1972年Goodwin和Oakley最早提出心肌病的 概念,并定义为“原因不明的心肌疾患”。包括: (1)充血型; (2)肥厚型,又分为梗阻性和非梗阻性; (3)限制(闭塞)型心肌病。,5,.,1980年世界卫生组织和国际心脏病学联 合会(WHOISFC)工作组第一次发

2、表关于心肌病的定义和分类报告。 心肌病被定义为“原因不明的心肌疾病”。,6,.,1980年WHOISFC工作组关于心肌病的分型 (1)扩张型心肌病 (2)肥厚型心肌病 (3)限制型心肌病 (4)特异性心肌病,7,.,1995年世界卫生组织和国际心脏病学联 合会(WHOISFC)工作组对心肌病 重新定义和分类。将心肌病定义为伴 心功能不全的心肌疾病,分为原发性 和继发性。,.,8,分类1995年WHO/ISFC,原发性心肌病: (1)扩张型心肌病(DCM) (2)肥厚型心肌病(HCM) (3)限制型心肌病(RCM) (4)致心律失常型右室心肌病(ARVD/C) (5)未定型心肌病 (UCM) 继

3、发性心肌病又称特异性心肌病,.,9,继发性心肌病的分类,(1)缺血性心肌病 (2)代谢性心肌病 (3)炎症性心肌病 (4)围产期心肌病 (5)过敏性及中毒性心肌病 (6)其他,.,10,扩张型心肌病,Dilated cardiomyopathy,.,11,特征:左心室或双心室扩大和收缩功能受损, 室壁变薄、纤维化斑痕、附壁血栓。,12,.,细胞肥大、间质纤维化、肌原纤维溶解消失、线粒体增生、肌浆网扩张或空泡变性、细胞核增大及变形。,病 理,13,.,14,.,15,.,血栓,二维超声(心尖四腔观),16,.,心脏彩超:一大二小三薄四弱,一大 心室腔大 二小 瓣口相对较小及瓣膜动度小 三薄 心室

4、壁相对较薄 四弱 心室壁动度弱,.,17,肥厚型心肌病,Hypertrophic cardiomyopthy,18,.,19,.,主要特征:心肌非对称性肥厚,心腔变小为特征,以左室血液充盈受阻,舒张期顺应性下降为基本病态的疾病。,20,.,肥厚性心肌病 左心室腔缩小,心室壁均匀增厚, 室间隔与后壁厚度之比1.3,21,.,心肌细胞异常肥大、变短、形态各异 肌原纤维斜向、横向或多向走行 肥大细胞成螺旋状或交错的多中心状排列 间质纤维化 心肌内血管内径缩小,管壁增厚,22,.,23,.,.,24,限制性心肌病,Restrective Cardiomyopathy,25,.,限制性心肌病,单侧或双侧

5、心室 充盈受限制。心 室内膜和内膜下 心肌进行性纤维 化,导致心室壁 顺应性降低,心 腔狭窄,亦称为 心内膜心肌纤维 化。,.,26,致心律失常性右室心肌病,Arrhythmogenic right ventricular cardiomyopathy,27,.,* 右室心肌被纤维及脂肪组织所置换 * 心律失常及猝死常见 * 右室扩张,右心功能下降或衰竭 * 常家族性发病 * 多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28,心电图:LBBB型室速、室早为主。 心脏影像学检查: 右室扩大、收缩减弱、室壁变薄。,.,29,不定型心肌病,一些不完全符合上述任何一组的心肌病; 患者可能表现不止一种心肌病的临床表现。,

6、30,.,左室致密化不全Noncompaction of Ventricular Myocardium, NVM,* 1984 年Engberding 等通过心血管造影和二维超声检 查首次发现1 例成年女性患者左心室肌发育异常,心肌 肌束间如海绵状的血液窦状隙持续存在。 * 1985 年Goebel 等提出此类患者病变可能为一新型疾 病,从而引起人们关注,随着类似病例的不断发现,研 究者们曾一度将此病称为“海绵样心肌病”。 * 1990 年Chin 等将其正式命名为“NVM”。 * 1995 年世界卫生组织和国际心脏病学会(WHO/ ISFC) 工作组在“心肌病的定义和分类”中将其归类于 “未

7、分类心肌病”组中。,31,.,左室致密化不全Noncompaction of Ventricular Myocardium, NVM,* 以往诊为DCM * 诊断: 前额宽大,低位耳,高额弓等典型面容年轻患者 有心力衰竭,心律失常,体循环栓塞等典型症状 既往无心脏病 应常规查UCG,包括直系亲属的筛查,32,.,33,.,34,.,随着分子生物学的研究进展及对心肌病发病 机制认识的不断深入,目前临床普遍使用的 1995年WHO心肌病定义及分类方法已不能满 足现代心脏病学要求。,.,35,心肌病分型的现代观点,36,.,2006年美国心脏协会(AHA)关于现代心肌病定义和分类,定义: 一组临 床

8、表现为多种多样的心肌疾病,具有结构异常和(或)电异常,由各种原因通常是遗传原因造成,常表现为心室异常肥厚或扩张,但也可以正常。 此分类仍然沿用了原发性和继发性的分类。,37,.,2006AHA关于原发性心肌病分类,38,.,2006AHA关于继发性心肌病分类,39,.,2006AHA心肌病新分类的特点,(1)首次按照疾病分子水平上的发病机制作为分 类基础,阐明心肌病在基因和分子水平的新 发病机制,体现现代医学对心肌病认识水平 的提高和未来研究方向。 (2)首次将引起致命心律失常的原发性心电异常 (离子通道病)纳入心肌病范畴。,40,.,2006AHA心肌病新分类的缺点,相对忽视了病理生理分型对

9、于临床诊断 和治疗的指导作用!,41,.,2008年欧洲心脏病学会(ESC)心肌病和心包疾病工作组修订标准,心肌病定义: 非冠状动脉疾病、高血压、瓣膜病和先天性心脏缺陷导致的心肌结构和功能异常的心肌疾病。 心肌病分型: 分为肥厚型、扩张型、致心律失常性、限制型和 未定型等5型。在5种分型中结合疾病是否有遗传 性/家族性这一特征再进行划分,分为家族性/遗传 性心肌病和非家族性/非遗传性两大类。,42,.,2008年欧洲心脏病学会心肌病分类建议示意图,43,.,这一分类摒弃了继发性心肌病大类,否 认单纯电紊乱为心肌病,从而将离子通 道病和传导系统疾病排除在心肌病范畴 之外!,.,44,小 结,45,.,从WHOISFC 、AHA以及ESC等3家的分类 内容来看 ,心脏病学家对心肌病的分类,仍 然没有统一的意见 ,30多年来,随着对心肌 病的不断研究与认识,一些新的病种不断被 加入进来。,46,.,* 致心律失常性右心室心肌病(1977年发现) * 左心室肌致密化不全(1984年发现) * 应激性心肌病(Tako Tsubo心肌病,1990年 发现) * 遗传性离子通路病(包括长QT综合征、 Brugada综合征、短QT综合征、儿茶酚胺 原多形性室性心动过速、亚洲不明原因夜 间猝死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