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推进两化深度融合 加快转变发展方式,推进两化深度融合 加快转变发展方式,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重大战略,顺应世界经济科技发展的必然要求,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途径,一 重大意义,覆盖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系统工程,(一)覆盖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系统工程,从内涵来看 工业化与信息化的要素、手段、形态、进程,相互渗透、循环提升,实现思维方式、生产方式、工作方式、生活方式、消费方式的深刻变革。,从宏观上来看 工业化是覆盖全社会的历史进程,不仅仅要大力发展工业,建立完整的现代工业体系,把现代工业发展成为国民经济的主导产业,而且要将现代大工业的思想和理念融入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实现从农业社会到工业社会的转变
2、。 信息化也是覆盖全社会的历史进程,不仅仅要大力发展信息产业,而且要推进信息技术在三次产业领域广泛应用,更要推进信息技术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领域全面应用,实现从工业社会向信息社会的转变。,从技术层面来看 两化深度融合在技术、产品、业务、产业四个方面进行。 技术:工业技术与信息技术的深度融合,推动技术创新,发展新技术。如储技术、智能技术。 产品:信息技术渗透到产品中,提高产品技术含量,生产新产品。如智能家电、嵌入式软件、全面解决方案。 业务:信息技术全面应用于研发设计、生产制造、经营管理、市场营销、售后服务、废物回收等各个环节,推动业务创新和管理现代化。 产业:两化深度融合产生新产业,形成
3、新业态。如工业电子、物联网、云计算。,从发展进程来看 两化融合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可以分为四个阶段: 两化融合准备期:纯粹工业化期; 两化硬融合期:信息技术逐渐普及,ICT普遍应用于工业,信息化水平低于工业化水平; 两化软融合期:ICT和信息应用逐渐成为高质量基础性战略资源,信息化和工业化水平差距不断缩小,一体化水平持续上升; 两化和谐发展期:ICT和信息资源成为产业内在要素,信息化与工业化紧密融合,两化一体化形成。,从融合梯度来看 两化融合梯度取决于IT密集度,产业IT密集度越大,对信息化的依赖度越高,越需要越容易融合。 理论梯度:工业、生产性服务业和其他产业。 实践梯度:两化深度融合更取
4、决于工业技术依赖度。工业技术依赖度高,融合难度大,反之难度就小。我国首推制造业两化融合,如推广CIMS,但进展慢,反而倒是金融、广告、酒店、物流以及企业管理方面两化融合起步晚、进步快、程度深。 推进两化深度融合,主要任务是推动制造业两化深度融合,实现工业由大变强,把世界工厂升级为世界制造。,从推进工作来看 要从区域、行业和企业三个层面推进。 在企业层面,主要围绕产品研发设计、生产控制、企业管理、市场营销、技术改造、售后服务等环节推进两化深度融合。 在行业层面,主要坚持分类指导、重点推进,抓住支柱产业、产业集群、产业园区两化深度融合。 在区域层面,主要编制两化深度融合规划、组织开展两化深度融合试
5、验区建设,组织实施两化深度融合项目,开展两化深度融合培训交流。,(二)顺应世界科技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工业化信息化历史进程,三大基本趋势,一是信息技术革命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大推动力。 二是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跨国公司实现全球配置资源部署市场。 三是信息化浪潮席卷全球,信息化与工业化不断融合。,最基本趋势:制造业与服务业相互深度融合,生产型制造向服务型制造转变,生产型企业向服务型企业转变,制造业城市向服务业城市转变,知识经济、信息经济、服务型经济形成。,推动信息技术应用于产品研发设计和生产,发展技术含量高附加值高产品,淘汰低端产品,提高产品国际竞争力。,(三)加快转变发展方式的根本途径,产品升
6、级,经济结构调整,两化深度融合推进经济结构调整,产业升级,应用信息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以现代生产性服务业快速发展,发展现代产业体系。,推动信息技术应用于产品研发设计和生产,发展技术含量高附加值高产品,淘汰低端产品,提高产品国际竞争力。,(三)加快转变发展方式的根本途径,产品升级,经济结构调整,两化深度融合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十二五时期,我国推进两化深度融合的根本任务和目标就是通过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加快发展生产型服务业,推动工业转型升级。,区域结构优化,我国工业亟待解决的一个基本问题是产业布局不合理、区域发展不平衡。 推动信息化与地方支柱产业、优势产业和新兴
7、产业的进一步融合,提高区域经济增长速度,提升区域经济发展质量。,产业升级,应用信息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以现代生产性服务业快速发展,发展现代产业体系。,(三)加快转变发展方式的根本途径,产品升级,经济结构调整,两化深度融合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市场结构优化,降低全球对中国商品反倾销调查及其他市场风险,必须推进企业、行业信息化,实施市场结构优化战略,大幅度提高企业在全球市场配置生产要素的能力、布局全球市场的能力。,区域结构优化,我国工业亟待解决的一个基本问题是产业布局不合理、区域发展不平衡。 推动信息化与地方支柱产业、优势产业和新兴产业的进一步融合,提高区域经济增长速度,提升区域经济发
8、展质量。,产业升级,(三)加快转变发展方式的根本途径,产品升级,经济结构调整,两化深度融合推进经济结构调整,消费结构优化,消费不足,导致内需不足,这是当前我国经济的重大缺陷。 两化深度融合过程中诞生的新产品新业态,可以创造新的消费需求。特别基于网络的个性化制造和服务创新,满足了居民消费升级的需要,极大地推动了我国消费升级。,市场结构优化,降低全球对中国商品反倾销调查及其他市场风险,必须推进企业、行业信息化,实施市场结构优化战略,大幅度提高企业在全球市场配置生产要素的能力、布局全球市场的能力。,区域结构优化,产业升级,(三)加快转变发展方式的根本途径,产品升级,经济结构调整,两化深度融合推进经济
9、结构调整,两化深度融合是自主创新的最佳路径,(三)加快转变发展方式的根本途径,两化深度融合推动科技进步,两化深度融合是管理现代化的根本途径,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CIMS) 企业资源规划(ERP) 供应琏管理(SCM) 客户关系管理(CRM),(三)加快转变发展方式的根本途径,两化深度融合推动管理创新,环保产业本身就是两化融合催生的新兴产业。 基于信息技术、物联网技术的先进过程控制,提高利用效率,减少消耗和污染物排放。 发展基于信息技术的循环经济,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能源。 建立能源管理中心,对能源生产、输配和消耗实施一体化动态监管和管理。 建设基于信息网络的能源和污染源智能监控体系。,(三)加快
10、转变发展方式的根本途径,两化深度融合推动两型社会建设,两化深度融合是解决能源资源利用、污染治理和环境保护等问题的根本路径和有效手段。,(四)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重大战略,1978年12月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我国实行改革开放,重启现代化进程。 电子工业实现以军为主向军民结合为主转型。,抓住新技术革命机遇,1980s,我国先后成立计算机与大规模集成电路领导小组、新技术革命对策小组、电子工业振兴领导小组、电子部,发布了电子和信息产业发展战略,推出国家863计划,实施邮电通信系统等十二项应用系统工程。,863计划: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 1986年3月,邓小平同志在王大珩、王淦昌、杨嘉墀和陈芳允四位科
11、学家提出的“关于跟踪研究外国战略性高技术发展的建议”上,做出“此事宜速作决断,不可拖延”的重要批示。党中央、国务院果断决策,于1986年11月启动实施了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简称863计划 。863计划有2/3的项目属于信息技术。,中央重视电子信息技术产业(A),1990s,国家成立国家经济信息化联席会议、国家信息化专家组、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 ,确立了以信息化带动产业发展的指导思想。1993年我国启动了金系列重大信息化工程,拉开了国民经济信息化序幕。 1995年,十四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九五计划建议提出了加快国民经济信息化的战略任务。以后十五计划、十一五规划、十二五规划都对信息化进行了战略部署。19
12、97年以来国务院先后发布了四个国家信息化五年规划。 1998年,信息产业部成立,标志着我国信息产业发展上了新台阶,也标志着我国更加重视信息产业发展和推进信息化进程。,中央重视电子信息技术产业(B),中央推进工业化与信息化融合进程,2002年十六大强调,必须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新型工业化道路。 2007年,十七大强调,发展现代产业体系,大力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促进工业由大变强,振兴装备制造业,淘汰落后生产能力。 2008年,成立工业和信息化部,目的就是推进两化融合进程,走新型工业化步伐。 2010年十七届五中全会建议强调,推进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全面提高信息化水
13、平。2011年工信部等五部委联合下发了关于加快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的若干意见,对加快推进两化深度融合进行了全面部署。,推进两化深度融合的主要任务,推进两化深度融合的发展目标,推进两化深度融合的基本原则,二 总体思路,推进两化深度融合的指导思想,(一)推进两化深度融合的指导思想,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坚持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工业化促进信息化,重点围绕改造提升传统产业,着力推动制造业信息技术的集成应用,着力用信息技术促进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着力提高信息产业支撑融合发展的能力,加快新型工业化步伐,促进工业结构整体优化升级。,(二)推进两化深度融合的基本原则,(三)推进两化
14、深度融合的发展目标,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取得重大突破,信息技术在企业生产经营和管理的主要领域、主要环节得到充分有效应用,业务流程优化再造和产业链协同能力显著增强,重点骨干企业实现向综合集成应用的转变,研发设计创新能力、生产集约化和管理现代化水平大幅度提升; 生产性服务业领域信息技术应用进一步深化,信息技术集成应用水平成为领军企业核心竞争优势; 支撑两化深度融合的信息产业创新发展能力和服务水平明显提高,应用成本显著下降,信息化成为新型工业化的重要特征。,(三)推进两化深度融合的发展目标,数字湖南建设纲要: 今后5年我省将建成覆盖城乡的下一代信息基础设施,信息化与工业化实现高度融合,信息产业成为
15、先导性支柱产业,信息技术在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各领域得到广泛应用,信息化发展水平总指数达到0.8,数字湖南基本建成,对全省经济发展和两型社会建设的支撑和推动作用明显增强。,(四)推进两化深度融合的主要任务,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坚持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工业化促进信息化,重点围绕改造提升传统产业,着力推动制造业信息技术的集成应用,着力用信息技术促进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着力提高信息产业支撑融合发展的能力,加快新型工业化步伐,促进工业结构整体优化升级。,湖南推进两化融合任务艰巨迫切,加快推进两化深度融合是我省十二五时期发展的重大任务。 目前我省工业化还处在中期阶段。信息化取得巨大成
16、就,数字湖南建设进展顺利。但两化“融合综合指数”为0.4,排全国第13位、中部地区第2位,处于全国平均水平。 最突出的是在71个评估指标中我省优势指标只有9个,两化融合水平存在较大劣势。我省加快推进两化深度融合的任务十分艰巨十分迫切。,建设两化深度融合的人才队伍,健全两化深度融合的推进机制,完善两化深度融合的具体政策,三 政策举措,做好两化深度融合的顶层设计,(一)做好两化深度融合的顶层设计,1、优化两化深度融合规划体系,社会资源合理配置的重要指南、顶层设计的重要载体。 要健全责任明确、分类实施、有效监督的“两化”融合规划体系实施机制。,(一)做好两化深度融合的顶层设计,2、健全两化深度融合法
17、律体系,要总结新型工业化道路经验,出台新型工业化法; 要及时总结关于加快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的若干意见实施经验教训,将意见上升为法律,出台两化融合法; 要加快建立健全网络出版、信息保护、电子商务、电子政务、电子证据、电子金融、电子合同、信息网络安全等相关法律法规,形成政务、商务、金融,工作、学习、社会生活等领域信息化法律体系。,(二)完善两化深度融合的具体政策,产业政策,财政政策,金融政策,税收政策,加强“两化”融合产业政策引导,调整“两化”资源在不同领域的配置,优化“两化”融合的空间布局和产业结构。,确保各类企业在税制方面享有公平权利,落实各项促进科技投入和科技成果转化、支持高技术产业
18、发展、技术改造等方面的财政金融税收政策,有步骤、有目的、分类别地制定和完善“两化”融合发展重点领域的财政金融税收优惠政策。,(三)健全两化深度融合的推进机制,1、完善推进两化深度融合管理体制,转变政府职能,强化宏观调控、市场监管、公共服务; 深化重点行业体制改革,推进行业管理民间化社会化市场化,充分发挥行业协会独特作用; 推进大部制改革,理顺中央与地方行业管理机构关系,整合行业协会; 扶植社会中介组织发展,充分发挥中介组织的作用。,中央政府宏观调控、主管部门管理、行业协会组织实施、中介机构服务的管理体制,(三)健全两化深度融合的推进机制,2、健全推进两化深度融合长效机制,抓机制,抓企业,抓集群,抓园区,政府引导、企业自主、各方协调、典型示范的推进机制,大型骨干企业、抓关键领域和关键环节的企业,研发平台、行业电子商务平台、行业协会,抓平台,基础设施、公共服务、投资与经营环境,产业链聚集、产业聚集、企业聚集,(四)建设两化深度融合的人才队伍,加快实施创新人才推进计划、企业经营管理人才素质提升工程、国家中小企业银河培训工程、装备制造和信息领域国家专业技术人才知识更新工程、信息领域高技能领军人才培养工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年河南客运资格证模拟考试试题
- 2024年梧州大客车从业资格证考试
- 2024年上海客运资格证考题技巧
- 2024年太原客运资格证考试技巧口诀表
- 高考英语作文题目
- 管理会计实务 习题答案 情境七 答案
- 2.1知识与智慧-粤教版(2019)高中信息技术必修一练习
- 青钱柳硬枝扦插育苗技术规程编制说明
- 青岛市第十五届职业技能大赛技术文件-三维建模数字化设计与3D打印
- 医院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
- 糖尿病患者体重管理专家共识(2024年版)解读
- 中国融通集团招聘笔试题库2024
- 期中测试卷(1-4单元)(试题)2024-2025学年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
- ICU谵妄患者的护理
- 村医卫生室考勤管理制度
- 2024新版英语英语3500个单词分类大全
- 2024至2030年中国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产业全景调查及投资咨询报告
- 住宅小区物业快递柜合作合同2024年
- 1《百合花》第一课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 2024年山西省中考思想品德试卷及答案
- 新课标下的语文教学:五上《中国民间故事》表现性任务设计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