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课社会主义国家的发展与演变_第1页
第18课社会主义国家的发展与演变_第2页
第18课社会主义国家的发展与演变_第3页
第18课社会主义国家的发展与演变_第4页
第18课社会主义国家的发展与演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你知道现在的社会主义国家有哪些吗?,越南,中国,朝鲜,古巴,老挝,第18课 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与演变,是俄国历史上划时代的伟大革命,它创建了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这一社会主义国家的第一任领导人是 ,他为了巩固新生的苏维埃政权,分别采取了哪些经济政策? 1922年,苏俄改为苏联。1924年,列宁因病逝世, 继续领导苏联人民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和建设。他所进行的经济体制改革称为 , 这一体制最突出的特点是 。,十月革命,列宁,斯大林,斯大林模式,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知识回顾:,苏联在斯大林统治时期,经济建设方面采用行政手段制定计划,严重违背市场规律,导致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重工业突飞猛

2、进,而与人民生活密切相关的轻工业、农业发展缓慢甚至下降,人民生活受到严重影响。权力体制僵化最严重的弊端,反映在斯大林晚年个人崇拜和个人专权达到登峰造极的地步,民主、法治遭到践踏,成为苏联继续发展的障碍。而二战后的社会主义阵营以苏联为首,政治、经济建设都模仿苏联模式,经济状况不佳,社会并不安定。,二战后的社会主义国家的基本情况,斯大林,列宁,赫鲁晓夫,(一)赫鲁晓夫改革(19561964年),背景:调整斯大林时期的错误做法 开始: 1956年苏共二十大全面调整了国内外政策方针(p97) 内容: 经济:提高农业经营投资; 改革工业管理体制 政治:批判斯大林个人崇拜, 加强民主与法制建设 外交:缓和

3、与资本主义国家的关系 , 却粗暴干涉社会主义国家的内政。,一、苏联解体,特点:应急性、局部性、肤浅性 结果:赫鲁晓夫改革揭开苏联体制改革的序幕,但没有从根本上改变斯大林经济政治体制。 影响:在一定程度上冲击了斯大林模式,但并未从根本上改变苏联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赫鲁晓夫的改革不但没有改变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反而因为改革激化了各种矛盾,1964年,赫鲁晓夫被迫下台。,勃列日涅夫改革:,苏联的综合国力特别是军事实力有所提高,但仍没能突破斯大林模式的制约,反而使这一体制更加僵化。,1985年,戈尔巴乔夫接任苏共中央总书记,在苏联了又开始了新一轮的改革,这次改革的情况又如何呢?,戈尔巴乔夫,

4、(二)戈尔巴乔夫改革( 19861990 年),背景:苏联政治经济处于危机前的困境。 内容: 经济:1986年苏共二十七大开始从根本上变革经济体制。 政治:1990年修改宪法,取消苏共法定领导地位,实行总统制和多党制。戈尔巴乔夫当选为苏联首任也是最后一任总统。,特点:“民主化”、“公开性” 结果:社会混乱,民族矛盾激化,导致苏联解体。,苏联解体,原苏联国旗自克里姆林宫上空降落,俄罗斯国旗升起,思考:二战后的苏联主要经历了几次改革?概括各次改革的内容及最后的结果。这些改革最终是否给苏联带来了发展,苏联改革的最终结果如何?,1、赫鲁晓夫改革,2、戈尔巴乔夫改革,没有从根本上改变斯大林时期的经济政治

5、体制(最终失利),3、苏联解体,经济日益恶化,社会混乱,最终加剧了苏联的解体,苏联解体的原因和影响,根本原因:斯大林模式严重阻碍了苏联经济的发展。,直接原因:戈尔巴乔夫改革的错误路线、方针和政策。,外部原因:西方国家实行“和平演变” 战略。,影响:苏联解体意味着冷战的结束,以两大军事集团对峙为基本特征的国际格局发生了根本变化,世界两极格局被打破,多极化发展趋势出现。,二、东欧剧变,典型代表:匈牙利改革 最终结果:东欧剧变,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与演变,匈牙利事件,二战后,东欧社会主义国家大都按照斯大林模式进行经济建设,走了不少弯路。1956年10月23日,匈牙利人民在布达佩斯举行示威游行,要求

6、实行政治经济改革,发生暴力冲突,苏军应匈牙利工农革命政府要求平息暴乱,这就是“匈牙利事件”。,(一)匈牙利改革(20世纪50年代开始),背景: 20世纪50年代,匈牙利试图摆脱“斯大林模式”对本国的不利影响,但由于政府政策不利,爆发了匈牙利事件。 进程:卡达尔改革 1964年成立经济体制改革委员会,1968年全国推行经济体制改革(计划与市场调节结合)。 1989年10月,修改宪法,删去有关匈牙利党的领导地位和国家具有社会主义性质的规定。实行以多党制为基础的议会民主及以混合制为基础的市场经济 。 1990年举行多党制条件下的全国大选 ,社会党失去执政党地位,社会性质发生变化,改革以失败告终。 不

7、足:没有突破计划经济框架。 结果:生活水平一度名列榜首;改革停止;发生剧变,20世纪80年代末期,东欧各国的改革并没有取得显著成效,各国经济仍然未见好转,政治混乱,社会动荡,在内部危机和外部环境的影响下,东欧各国共产党接连丧失政权,改换国名,社会制度发生蜕变。社会主义阵营遭受极大打击。,(二)东欧剧变(20世纪80年代末),苏联解体、东欧剧变的实质:,社会制度发生了根本性变化,请留意:,内因: 1、照搬苏联模式,引发严重的政治经济危机(根本原因) 2、政治体制改革失败,政治混乱,社会动荡(直接原因) 外因: 1、苏联放松对东欧国家的控制; 2、西方对东欧实行“和平演变”战略,东欧剧变的主要原因

8、,东欧剧变后的地图,南斯拉夫一分为五 捷克斯洛伐克一分为二 推倒柏林墙两德合并,三个改革共同点:,1、都想突破“斯大林模式” 2、经济改革受到阻碍,没能突破计划经济的旧框架 3、政治改革导致社会混乱,矛盾激化,中国为什么能经受住这严峻的考验 ?,既实行改革开放,又坚持四项基本原则,苏联解体、东欧剧变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有哪些启示?,(1)要从国情出发,走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道路。 (2)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 (3)必须不断深化改革,必须坚持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方向。坚持独立自主的内外政策。 (4)加强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建设。,1.赫鲁晓夫改革之所以最终未成功,其主要原因是 A.

9、未能提高苏联的综合国力 B.未在政治上采取改革措施 C.未改变两极格局的局面 D.未根本突破旧有的政治经济模式 2.社会主义是一项前无古人的崭新事业,从20世纪50年代中期起,东欧各国相继进行了改革。其中被誉为“东欧消费者的天堂”的是 A.匈牙利 B.东德 C.苏联 D.南斯拉夫 3.大国崛起解说词中讲到:l991年,克里姆林宫的红旗悄然落下,红色的年轮在大国兴起的舞台上刻写了74圈。导致“红旗悄然落下”的事件是 A.苏联解体 B.东欧剧变 C.赫鲁晓夫改革 D.美苏争霸,D,A,A,4.有学者评论某次改革时说:“天冷,本想弄点木材烤烤手,想不到竟将整个房子烧了。”据此判断,他评说的是 A.列宁新经济政策 B.罗斯福新政 C.邓小平改革 D.戈尔巴乔夫改革 5.东欧剧变最主要的原因是 A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