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钢筋混凝土工程质量事故分析与处理课件.ppt_第1页
第三章-钢筋混凝土工程质量事故分析与处理课件.ppt_第2页
第三章-钢筋混凝土工程质量事故分析与处理课件.ppt_第3页
第三章-钢筋混凝土工程质量事故分析与处理课件.ppt_第4页
第三章-钢筋混凝土工程质量事故分析与处理课件.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建筑工程质量事故分析 第2版,主编,第三章钢筋混凝土工程质量事故分析与处理,第一节模板工程质量事故分析与处理第二节钢筋工程质量事故分析与处理第三节混凝土工程质量事故分析与处理第四节混凝土结构工程的加固第五节工程实例分析,第一节模板工程质量事故分析与处理,一、模板、支架系统破坏(一)底层模板支架沉降1.原因分析2.预防措施(二)支架系统失稳1.原因分析2.预防措施(三)胀模1.原因分析2.预防措施二、模板尺寸偏差,第一节模板工程质量事故分析与处理,浇筑好的结构或构件截面尺寸大于设计要求,或模板刚度不够强度不足,浇捣混凝土时承受不了较大的侧压力作用,而产生变形,混凝土硬结后影响结构或构件的形状尺寸

2、,或构件轴线偏差过大(如梁的偏移值过大,柱的竖向倾斜过量)。1.原因分析(1)看错图样。(2)对细部关键部位管理不到位。(3)其他原因。2.处理方法3.预防措施,第一节模板工程质量事故分析与处理,表3-1预制构件模板安装的允许偏差及检验方法,表3-1预制构件模板安装的允许偏差及检验方法,第一节模板工程质量事故分析与处理,表3-2现浇结构模板安装的允许偏差及检验方法,三、预留孔洞、预埋件变位预留孔洞、预埋件位置不准确,或者漏放、漏埋、放反预埋件方向,或盲目使用不合格预埋件,或预埋件固定不牢在浇捣混凝土时产生位移,给安装工作带来很大困难,甚至造成损失。1.原因分析,第一节模板工程质量事故分析与处理

3、,2.处理方法3.预防措施,表3-3预留孔洞和预埋件的允许偏差,四、早拆模板提前拆除承重梁、板的底模及支撑,造成结构或构件因强度不足而裂缝或坍塌。1.原因分析2.处理方法,第一节模板工程质量事故分析与处理,3.预防措施,表3-4底模拆除时的混凝土强度要求,第二节钢筋工程质量事故分析与处理,一、钢筋材质不良钢筋材质不良表现在:用于建筑物的钢筋屈服强度和极限强度达不到国家标准的规定,有裂纹,焊接性能不良,拉伸试验的伸长率达不到国家标准的规定,易脆断,钢筋冷弯试验不合格及各种有害元素含量不符合国家标准的要求。1.原因分析2.处理方法3.预防措施 二、钢筋加工制作差错受力钢筋的规格、级别用错;钢筋下料

4、计算错误或成型、切断尺寸长短不一。1.原因分析,第二节钢筋工程质量事故分析与处理,2.处理方法3.预防措施1)施工现场必须建立健全的质量检验制度,每道工序都要有检查,应严格按设计图样的要求制作出钢筋配料单。2)钢筋应先经过调直、除锈后再下料,钢筋加工的允许偏差值见表3-5。,表3-5钢筋加工允许偏差,3)同一规格的钢筋应统一挂牌,标明钢筋的级别、种类、直径等,运输、堆放、吊装时要有专人负责。4)认真做好钢筋的隐蔽工程验收记录。,第二节钢筋工程质量事故分析与处理,三、钢筋安装差错(一)纵向受力钢筋错位1.原因分析1)技术交底不明确,操作工不懂得一般结构知识,没有按图样要求施工,或乱改设计造成钢筋

5、安装固定困难。2)钢筋安装工艺不当,固定措施不力或浇筑混凝土工艺不当,使钢筋在浇捣混凝土时移位。3)由于看错图样,计算错误,造成配料单错误,钢筋安装出现差错。4)施工操作不负责任,随意踩踏钢筋,缺乏技术管理、质量检验制度,管理不善。2.处理方法,第二节钢筋工程质量事故分析与处理,3.预防措施,图3-1梁节点处钢筋位置图a)板、主梁、次梁交接点配筋b)同高度梁节点配筋,第二节钢筋工程质量事故分析与处理,表3-6钢筋安装位置的允许偏差和检验方法,2.表中梁类、板类构件上部纵向受力钢筋保护层厚度的合格点率应达到90%及以上,且不得有超过表中数值1.5倍的尺寸偏差。,第二节钢筋工程质量事故分析与处理,

6、.本表引自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2042002)。(二)漏筋、少筋1.原因分析2.预防措施 (三)箍筋制作、安装差错1.原因分析1)箍筋制作时没有严格控制弯曲角度,尤其是末端弯钩长度、角度,不考虑构件的抗震、受扭等具体要求,结构知识贫乏仅按一般构件对待。2)施工中只注重纵向受力钢筋的质量检查,没有检查箍筋的接头位置、加密区长度、加密区箍筋间距等。,第二节钢筋工程质量事故分析与处理,3)遇到梁柱交接点处,受力钢筋纵横交叉较多,箍筋安装困难较大,有的操作人员就放弃不安装该处箍筋。2.处理方法3.预防措施,图-2箍筋弯钩形式示意图a) 90/180b) 90/ 90c) 135/

7、 135,第二节钢筋工程质量事故分析与处理,(四)漏放构造钢筋1.原因分析2.处理方法3.预防措施四、钢筋代换错误施工时缺乏设计图样中要求的钢筋类别,进行钢筋代换而酿成质量事故。1.原因分析 2.处理方法 3.预防措施1)凡属重要的结构或构件、预应力构件进行钢筋代换时应征得设计单位的同意认可。,第二节钢筋工程质量事故分析与处理,2)对抗裂性能要求较高的构件(如处于腐蚀性介质环境中的构件)不宜用光面钢筋代换变形钢筋。3)钢筋代换时,不宜改变构件截面的有效高度。4)代换后的钢筋用量不宜大于原设计计算用量的5%,也不宜低于2%,且应满足规范规定的构造要求(如钢筋直径、根数、间距、锚固长度等)。五、钢

8、筋连接缺陷(一)受力钢筋连接区段内接头过多1.原因分析2.处理方法3.预防措施1)在受拉区不宜大于50%。,第二节钢筋工程质量事故分析与处理,2)接头不宜设置在有抗震设防要求的框架梁端、柱端的箍筋加密区;当无法避开时,对等强度高质量机械连接接头,不应大于50%。3)直接承受动力荷载的结构构件中,不宜采用焊接接头;当采用机械连接接头时,不应大于50%。(二)钢筋焊接接头缺陷,图3-3钢筋绑扎搭接接头连接区段及接头面积百分率注:图中所示搭接接头同一连接区段内的搭接钢筋为两根,当各钢筋直径相同时,接头面积百分率为50%。,第二节钢筋工程质量事故分析与处理,1.原因分析1)当焊接工艺不当、焊接参数不合

9、理、钢筋的含碳量高、可焊性差时,就会更加重其脆性性能。2)焊接质量好坏与焊工的技术素质、身体素质、情绪等有直接关系,操作技工没有经过培训即上岗,对各项技术要求不清楚,技术不熟练,或者焊工的体力与情绪有波动都会影响焊接质量。3)质量管理力度不够,质检不认真细致,往往出现质量事故。2.预防措施(三)钢筋机械连接缺陷,第二节钢筋工程质量事故分析与处理,图3-4套筒挤压钢筋连接已挤压的钢筋钢套筒未连接的钢筋,图3-5锥螺纹套筒钢筋连接已连接的钢筋锥螺纹套筒未连接的钢筋,1.原因分析,第二节钢筋工程质量事故分析与处理,2.处理方法3.预防措施六、钢筋锈蚀锈蚀裂缝,在结构或构件投入使用阶段一定时期后,沿主

10、筋方向出现纵向裂缝,甚至混凝土保护层剥落。1.原因分析2.处理方法3.预防措施七、预应力钢筋工程(一)预应力钢筋质量差,制作、安装不符合要求1.原因分析2.处理方法,第二节钢筋工程质量事故分析与处理,3.预防措施(二)预应力钢筋张拉控制应力出现误差1.原因分析2.处理方法 3.预防措施,表3-7张拉控制应力线值,(三)后张法预应力孔道留置不当1.原因分析2.处理方法3.预防措施,第三节混凝土工程质量事故分析与处理,一、材料质量控制不严(一)水泥质量低劣、数量不足1.原因分析1)水泥的强度低、受潮结块必将直接导致混凝土的强度降低。2)水泥的安定性不良,水泥熟料中含有过多的游离氧化钙或游离氧化镁,

11、遇水后熟化过程极其缓慢,所产生的体积膨胀延续时间很长,若在混凝土硬化后产生体积变形,则将导致混凝土开裂,有些安定性不合格的水泥所配置的混凝土表面虽无明显裂缝,但强度极低,如上海某20层大厦使用了安定性不合格的水泥,试验发现混凝土劈拉强度降低25%,抗压强度降低15%,由于混凝土中存在超量的游离氧化钙所产生的膨胀作用,使混凝土产生严重的不规则裂缝,影响结构的安全及建筑物的使用寿命。,第三节混凝土工程质量事故分析与处理,3)水泥实际质量不足,有些水泥包装标明为50kg,而实际质量不足,施工配比仍按50kg计算,使得配制的混凝土强度等级下降。2.处理方法3.预防措施 (二)骨料含泥量超标、石子质量差

12、1.原因分析 1)石子的表面形状影响其与水泥的结合,具有粗糙多孔表面的石子与水泥的结合较好,对混凝土的强度有利,最普通的一个现象是在水泥用量和水灰比相同的情况下,碎石混凝土比卵石混凝土的强度提高约10%。,第三节混凝土工程质量事故分析与处理,2)骨料含泥量大,骨料表面附着粘土或有机杂质,影响水泥浆与砂石骨料的胶结,进而影响混凝土的强度,施工人员不重视骨料含泥量的影响,采购低价含泥量高的砂石,或者不肯花人工去清洗砂石,最终使得工程质量受到影响。3)砂石中有机物质含量过多,如云母含量过多,将会使混凝土的和易性下降,抗拉、抗压强度降低,抗渗性、抗冻性、耐磨性等耐久性要求降低;三氧化硫含量过多,将会使

13、已硬化的混凝土中产生硫铝酸钙结晶,体积膨胀,在混凝土内部产生破坏作用;海砂中含有较多的氯盐,会破坏混凝土中钢筋表面的碱性保护膜,促使钢筋锈蚀,锈蚀不但削弱了钢筋的截面面积,降低结构强度,而且还会由于锈蚀的膨胀作用使混凝土保护层剥落,影响结构的正常使用。,第三节混凝土工程质量事故分析与处理,2.处理方法 3.预防措施,表3-8砂、石含泥量限值,表3-9砂、石泥块含量限值,(三)外加剂使用不当1.原因分析1)外加剂质量不合格,一些小厂生产的不合格外加剂通过各种渠道流入市场。,第三节混凝土工程质量事故分析与处理,2)施工人员对外加剂的各项技术指标、质量标准不明确,不清楚其作用,又不做试配试验。3)计

14、量不准确,或仅凭个人的经验,主观臆断等。2.预防措施二、混凝土施工配合比不当混凝土中各种材料施工配合比不当,首先会使其强度波动过大,或低于设计要求造成返工和质量事故,或高于设计要求浪费水泥和外加剂;其次,混凝土的和易性差,在运输、浇筑过程中,产生分层离析、泌水、不易凝结、不易密实等,影响混凝土强度。1.原因分析1)机械的套用书本、定额等资料上的配合比,或仅根据混凝土的强度等级随意套用配合比,不根据实际情况做配比试验。,第三节混凝土工程质量事故分析与处理,2)使用的原材料不匹配,配合比不科学,如用高标号水泥配置低强度等级的混凝土,因水泥用量少而造成混凝土和易性差;或者砂石级配不好,石子粒径小,砂

15、率过小。3)混凝土配制时配合比以质量折合成体积比,砂石计量不准,造成配合比不准确。4)用水量加大;加水计量不准确;不考虑砂石的含水量,或者操作工素质低,责任心差,加水量失控,使混凝土的水灰比和坍落度增大,强度不足。5)在制作检测混凝土强度的试块时,弄虚作假,使得试块强度与结构实际强度不符,有较大差异。2.处理方法3.预防措施,第三节混凝土工程质量事故分析与处理,1)混凝土的施工配制强度可按下式确定:,第三节混凝土工程质量事故分析与处理,表3-10 取 值 表,2)计算出的混凝土水灰比值应满足耐久性的要求,最大水灰比和最小水泥用量应按表3-11核对。,表3-11结构混凝土耐久性的基本要求,2.预

16、应力构件混凝土中的最大氯离子含量为0.06%,最小水泥用量为300kg/m3;最低混凝土强度等级应按表中规定提高两个等级。3.素混凝土构件的最小水泥用量不应少于表中数值减25kg/m3。,第三节混凝土工程质量事故分析与处理,4.当混凝土中加入活性掺合料或能提高耐久性的外加剂时,可适当降低最小水泥用量。5.当有可靠工程经验时,处于一类和二类环境中(见表3-12)的最低混凝土强度可降低一个等级。6.当使用非碱活性骨料时,对混凝土中的碱含量可不作限制。,表3-12混凝土结构的环境类别,3)结合施工工艺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配合比。三、混凝土搅拌过程控制不当,第三节混凝土工程质量事故分析与处理,混凝土拌

17、合物中,水泥砂浆填不满石子间缝隙,质地不均匀,骨料间松散离析,不易粘结密实,使混凝土的和易性差,强度降低,甚至达不到设计要求。1.原因分析1)计量方法不当或计量误差过大,各材料的实际配合比与计算配合比相差较大。2)搅拌方法不当,颠倒加料顺序。3)混凝土的搅拌时间太短。2.预防措施1)严格控制材料配合比。,第三节混凝土工程质量事故分析与处理,表3-13原材料每盘称量的允许偏差,2.各种衡器应定期校验,每次使用前应进行零点校核,保持计量准确。3.当遇雨天或含水率有显著变化时,应增加含水率检测次数,并及时调整水和骨料的用量。,第三节混凝土工程质量事故分析与处理,表3-14混凝土浇筑时的坍落度(单位:

18、mm),2)根据工程任务大小、施工现场条件、机具设备等具体情况,制定合理的搅拌方法。3)严格掌握搅拌时间,保证水泥水化反应充分。,表3-15混凝土搅拌的最短时间(单位:s),第三节混凝土工程质量事故分析与处理,表3-15混凝土搅拌的最短时间(单位:s),2.高强混凝土应采用强制式搅拌机搅拌,搅拌时间应适当延长。3.全轻混凝土宜采用强制式搅拌机搅拌,砂轻混凝土可采用自落式搅拌机,搅拌时间均应延长6090s。四、混凝土运输、浇筑不当(一)拌合料产生初凝、离析后继续使用1.原因分析,第三节混凝土工程质量事故分析与处理,1)施工组织不周全,搅拌混凝土的速度快于浇筑速度,使拌和好的材料堆积的时间超过规定

19、时间。2)由于临时停水、停电、天气变化等,施工出现间歇,重新生产时不采取有效措施仍利用已初凝的拌合物灌注。3)现场技术人员质量意识淡漠,发现离析现象仍视若无睹,导致混凝土强度不足。2.处理方法3.预防措施,表3-16混凝土从搅拌机中卸出到浇筑完毕的延续时间,第三节混凝土工程质量事故分析与处理,表3-17混凝土运输、浇筑和间歇的允许时间(单位:min),(二)浇筑不当使构件存在缺陷1.原因分析(1)混凝土产生蜂窝、麻面、凸凹不平的原因模板接缝不严密,缝隙大于mm,板缝跑浆漏浆;模板本身表面凸凹不平或有孔洞,或粘有结硬的混凝土未清理干净,或模板表面未按规定涂隔离剂。,第三节混凝土工程质量事故分析与

20、处理,(2)混凝土产生露筋的原因支模时钢筋垫块漏放、少放,或底模上垫块固定不牢,振捣时脱落导致钢筋贴模;或者混凝土产生离析、少浆、坍落度过小时仍然使用;或者钢筋密集处水泥砂浆被骨料阻挡不能包裹钢筋;振捣时碰撞钢筋使之移位;或振捣不密实;拆模过早,混凝土失去支撑后不能有效地与钢筋粘结而开裂。(3)混凝土产生孔洞的原因振捣操作人员缺乏振捣经验或不按施工规程操作,对振捣机具工作性能,诸如移动距离、插入深度、振捣时间等不了解。(4)混凝土产生夹渣的原因浇筑混凝土前没有及时清理模板内部的杂物,或浇筑过程中落入杂物;分层浇筑时,上下层间隔时间过长,又没有采取有效措施处理。,第三节混凝土工程质量事故分析与处

21、理,(5)振捣时间掌握不好过短不易捣实,过长可能引起混凝土产生离析现象。(6)构件养护措施不当已成型的混凝土水分供应不足,水泥水化不彻底,不仅会使构件表面出现裂缝,严重时混凝土强度降低。2.处理方法,表3-18现浇结构外观质量缺陷,第三节混凝土工程质量事故分析与处理,表3-18现浇结构外观质量缺陷,1)对较小面积的蜂窝、麻面等,可用1211.5的水泥砂浆抹平,在抹砂浆之前,必须用钢丝刷或加压力的水洗刷基层面,使之湿润,抹浆初凝之后要加强养护。,第三节混凝土工程质量事故分析与处理,2)较大面积的蜂窝、露筋等,应按其深度凿除薄弱层,然后用钢丝刷洗刷或加压力的水洗刷表面充分湿润,再用比原混凝土强度高

22、一个等级的细石混凝土填塞并振捣密实,应注意对其合理养护。3)对不易清理的较深的蜂窝、孔洞,由于清理敲打会加大蜂窝的尺寸,使结构遭到更大的削弱,需补强处理。,图3-6灌浆操作示意图,第三节混凝土工程质量事故分析与处理,3.预防措施1)制定合理的施工技术方案,明确各项操作要求,并向工作班组交底,明确责任,实行分界挂牌制。2)根据具体工程结构特点、振捣机具及具体条件,严格控制每层混凝土的浇筑厚度,参见表3-19。,表3-19混凝土浇筑层厚度(单位:mm),3)根据振捣机具的工作性能,合理布置振捣点间距,确定振捣深度、时间,注意掌握振捣工艺。,第三节混凝土工程质量事故分析与处理,图3-7混凝土分层浇筑

23、厚度示意图1上层混凝土下层混凝土模板有效作用半径,第三节混凝土工程质量事故分析与处理,图3-8插入式振捣器插点排列图有效作用半径,4)浇筑的混凝土成型后,需要有一个良好的环境条件对其进行养护。,第三节混凝土工程质量事故分析与处理,5)模板在使用前要检查整修,不能使用不合格旧模板;模板接缝处要嵌补密实平整,嵌缝材料常用橡皮条、胶带、泡沫塑料、厚纸板、油灰腻子等,以防止漏浆。6)浇筑混凝土前应清理模板内部,不得有碎砖、木屑等杂物。7)加强现场管理,浇筑混凝土时要注意观察模板受荷后的情况,如果发现支架立柱下沉、支撑松动、移位、鼓胀、漏浆等应及时采取有效措施加以处理。(三)施工缝处理不当1.原因分析2

24、.预防措施,第三节混凝土工程质量事故分析与处理,图3-9肋梁楼盖施工缝留置图柱主梁次梁楼板,第三节混凝土工程质量事故分析与处理,图3-10现浇柱的施工缝位置图、表示施工缝位置1肋形楼板无梁楼盖,第三节混凝土工程质量事故分析与处理,1)在施工缝处继续浇筑混凝土的时间不能过早,以免使已凝固的混凝土受到振动而破坏,必须待其抗压强度大于时才可进行。2)为解决好新旧混凝土的结合问题,应对已硬化的混凝土表面进行处理,清除水泥、薄膜和松动的石子及软弱混凝土层,必要时还要凿毛;清除钢筋上的油污、浮锈等杂物,并充分湿润、冲洗干净,不得积水。3)在施工缝施工过程中应及时认真做好施工记录。五、混凝土裂缝事故(一)收

25、缩裂缝,第三节混凝土工程质量事故分析与处理,图3-11塑性收缩裂缝,第三节混凝土工程质量事故分析与处理,图3-12沉降收缩裂缝,1.原因分析,第三节混凝土工程质量事故分析与处理,1)混凝土早期养护不当,表面水分散失过快,使混凝土体积收缩急剧,由于混凝土此时强度较低,在变形应力的作用下引起混凝土表面开裂。2)混凝土体积收缩受到地基或垫层的约束(如模板、垫层过于干燥,阻止混凝土的收缩),出现开裂。3)构件露天堆放,混凝土内部材质不均匀,水灰比大或使用收缩率较大的水泥,采用含泥量大的粉细砂配制混凝土等均易出现裂缝。4) 沉降收缩裂缝产生的直接原因是在结构浇捣后,骨料颗粒下沉,水及水泥浆液上升,便会与

26、粗骨料分离产生泌水现象,使混凝土表面拌合料的含水量大,硬化后面层的混凝土强度低于内部混凝土的强度。,第三节混凝土工程质量事故分析与处理,2.处理方法3.预防措施1)在夏季高温、干燥或风大的情况下施工时,应及时用潮湿材料覆盖已浇筑混凝土表面,使其保持湿润状态不少于7d,一般可采用喷洒养护液、塑料薄膜覆盖、蓄水养护等。2)配制稠度适宜的低流动性拌合料,严格控制粗细骨料的级配及水灰比,正确掌握振捣方法,确保混凝土均匀密实,初凝时再进行二次振捣或在终凝前二次压抹光表面,对断面有差别或高度不同的结构,先浇低深部位,静停一定时间,待沉降稳定后,再与上部混凝土同时浇灌。(二)温差裂缝1.原因分析,第三节混凝

27、土工程质量事故分析与处理,2.处理方法3.预防措施(三)不均匀沉降裂缝1.原因分析2.处理方法3.预防措施(四)其他裂缝,第四节混凝土结构工程的加固,1.加大断面法2.喷射混凝土法3.粘钢补强法4.焊接钢筋或钢板法5.锚接钢板法6.预应力加固法7.其他加固方法,第五节工程实例分析,一、模板工程事故实例实例一某工厂综合楼现浇楼盖倒塌事故(一)工程概况(二)原因分析(1)模板的支撑系统失稳该工程现浇二层肋梁楼板底部从自然地面起支撑净高达9m,框架支模没有按规定要求的“支架的立柱或桁架必须用撑拉构件固定,确保其稳定”来制作。(2)施工人员技术素质低施工人员凭操作经验办事,事先没有施工设计方案,没有技

28、术交底,仅靠木工使用一般楼层4m高左右的支撑两节垂直接到9m,两节支撑间只垫了一块通常木板,没有其他可靠的紧固连接措施。,第五节工程实例分析,(3)管理人员质量意识差当施工中已出现大梁移位时,管理人员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没有采取可靠有效措施,只就事论事处理一下,导致大梁不断移位带动支架不断移位,加之浇捣楼板使用的是泵送混凝土,振动较大,施工人员集中,模板支架抵抗振动扭力不足,使支撑立杆失稳整体倒塌。(三)结论(一)工程概况,3M13.TIF,第五节工程实例分析,图3-14地下室楼梯平面图,第五节工程实例分析,图3-15楼梯剖面图,第五节工程实例分析,图3-16楼梯支模图,(二)原因分析,第五节

29、工程实例分析,(1)模板支撑系统强度不足受荷后变形过大,导致发生失稳破坏。(2)施工顺序不当在支撑楼梯的框架梁柱(标高1.6m处)没有浇筑混凝土,又没有采取相应的有效措施情况下,就开始浇筑楼梯混凝土,使浇筑的楼梯与支承楼梯的框架结构没有形成稳定的结构体系。(3)造成事故的间接原因1)施工方案不详细,技术交底不清。2)安全技术检查不认真。3)施工材料及安全设施的资金投入不足,以至于该模板工程施工时,使用不合格材料支模。,第五节工程实例分析,4)有关管理人员责任心不强,管理水平低;技术人员、施工操作人员素质差,盲目蛮干。(三)结论(一)工程概况(二)原因分析(三)结论二、主体结构倒塌事故实例实例四

30、某综合楼倒塌事故(一)工程概况,第五节工程实例分析,图3-17二层平面图,(二)原因分析,第五节工程实例分析,1.设计原因1)该地区抗震设防为6度区,按现行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的规定,对综合楼的结构设计应采取抗震构造设计,但设计者严重违反规范规定,没有采取有关抗震构造措施。2)结构布置不合理,结构计算不完整。3)框架梁柱配筋不足。2.施工原因(1)混凝土材料方面在现场用钻芯法取柱、梁混凝土芯样,共17个试件,试压时混凝土龄期至少已有一个半月,但混凝土抗压强度平均值只有(其最低值只有6.1N/mm2),比规范要求的标准值约小24%,故整栋房屋的混凝土强度等级均达不到设计要求。,第

31、五节工程实例分析,(2)钢筋机械性能在倒塌现场直接取样,绝大部分钢筋标记直径与实际不符,直径偏小。(3)施工质量方面 施工管理混乱。工程所使用的钢筋和水泥既无出厂合格证,又不送有关部门检验;既不做混凝土配合比试验,施工时又不留试块,以至对混凝土强度失去控制,否则在施工过程中还可以采取补救措施。 用钢筋的品种混乱。其中有竹节钢、螺纹钢、圆钢三种。在同一个梁柱断面中混合使用,钢筋标记直径与实际直径不符,取样的钢筋试件大部分不合格。,第五节工程实例分析, 混凝土质量低劣。从倒塌事故现场检查混凝土碎块可见混凝土的级配不当,石少砂多,砂细且含泥量高,而且采用质地较差的红色碎石做骨料,碎石与水泥砂浆无粘接

32、痕迹,混凝土与钢筋无粘结力。尤其以桩基承台的混凝土质量更差。对承台混凝土两次钻取混凝土芯样,均无法把芯样取出;在轴与轴交叉的承台坑基内已找不到承台混凝土,只有4个桩的钢筋外露;在轴与轴及轴与轴交叉的承台坑基中,发现两柱都已插入承台中,说明柱与承台之间已产生了冲切破坏。在现场还发现轴与轴交叉的柱(350mm600mm),承台上300mm处柱水平断面有260mm250mm片石。,第五节工程实例分析, 楼板厚度大大超过设计值。据现场检测对比,原设计80mm厚的楼板,施工后的板厚最大为120mm,最薄为100mm,这样就较大地增加了板的自重,也增加了梁、柱及基础的负荷。 混凝土保护层不均。柱纵筋混凝土

33、保护层两边不均,据倒塌事故现场的记录资料,有六根柱的一边混凝土保护层为40mm,有一根柱为100mm。板的支座负筋的保护层,据事故现场记录,一般保护层厚为40mm,最大的达6070mm,这样负筋已完全起不到受力的作用了。 由施工单位提供的原施工时桩基承台底标高和事故现场清理测量得到桩基承台面标高与原设计承台高度严重不符,造成承台冲切破坏。,第五节工程实例分析, 原设计在0.3m处有一道圈梁,施工时未经有关单位同意而没有施工,这样做势必造成框架柱在底层的计算高度增加,降低了柱子的承载力。3.违反基本建设程序 (三)结论(1)施工质量低劣是主要原因钢筋不合格,混凝土强度又太低,其中尤以桩基承台高度

34、不满足设计要求,这些对框架柱的承载力的影响是致命的,综合楼的倒塌情况都说明了这一事实。(2)设计文件也存在较为严重的问题设计单位违反国家规范,计算错误和图样设计深度不够等与施工问题综合在一起,引发了这次重大的工程质量事故,应负次要责任。,第五节工程实例分析,(3)建设单位违反基本建设程序建设单位未办理报建和质量监督手续,也要负一定责任。(一)工程概况(二)原因分析,图3-18悬臂板式阳台板配筋图,第五节工程实例分析,1)施工队伍素质差,施工中将受力钢筋位置放错,钢筋下移85mm,使钢筋混凝土悬臂结构受拉区无钢筋而发生脆性破坏(见图3-19)。,图3-19施工中钢筋下移图,第五节工程实例分析,2

35、)阳台栏板的压顶未按设计图样要求嵌入墙内120mm,构造柱处未埋设拉结钢筋,栏板下段配筋漏放,未经设计部门认可,又错误地将现浇栏板改为预制栏板。3)建设、监理单位技术力量薄弱,隐蔽工程验收盲目签认,浇筑混凝土无人值班,未能把好质量关,工作上严重失职。4)设计单位在施工图上没能把确保悬臂结构受力钢筋位置的措施交代清楚。5)该工程未按规定办理质量监督手续,造成质量监管失控,也未通过设计等单位进行竣工验收,就盲目同意住户迁入,最终导致恶性事故发生。(三)加固补强措施,第五节工程实例分析,图3-20阳台结构加固平面图,第五节工程实例分析,图3-21阳台结构加固剖面图,三、主体结构开裂事故,第五节工程实例分析,实例六某市商住楼框架梁和墙体严重开裂事故(一)工程概况,图3-22二层、三层平面图,第五节工程实例分析,图3-23二层顶轴框架梁裂缝图,(二)梁和墙体裂缝的原因1.设计图样混乱、结构计算错误,第五节工程实例分析,1)设计图样混乱,给工程质量带来后遗症。2)框架梁正弯矩配筋及构造筋(腰筋)配筋不足是形成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