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始终眷恋着祖国》课件_第1页
《始终眷恋着祖国》课件_第2页
《始终眷恋着祖国》课件_第3页
《始终眷恋着祖国》课件_第4页
《始终眷恋着祖国》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始终眷恋着祖国,刘敬智,学习目标: 1梳理课文内容,理清文章线索。 2初步掌握本文选材精当、条理分明的写法。 3理解钱学森爱国报国的赤子之心。,了解钱学森,1934年6月考取清华大学公费留学生,次年9月进入美国麻省理工学院航空系学习,师从世界著名空气动力学教授冯卡门,先后获航空工程硕士学位和航空、数学博士学位。,他是人类航天科技的重要开创者和主要奠基人之一、工程控制论的创始人、20世纪应用数学和应用力学领域的领袖人物,堪称20世纪应用科学领域最为杰出的科学家、是为新中国的成长做出无可估量贡献的老一辈科学家团体中,影响最大、功勋最为卓著的杰出代表人物,是新中国爱国留学归国人员中最具代表性的国家建

2、设者,是新中国历史上伟大的人民科学家。,被誉为“中国航天之父”、“中国导弹之父”、“火箭之王”、“中国自动化控制之父”。 中国国务院、中央军委授予“国家杰出贡献科学家”荣誉称号,获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颁发的“两弹一星”功勋奖章。,字词正音,庚( ) 遨( )游 眷( )恋 拘( )留 触( )怒 募( )捐,gng,o,jun,j,ch,m,“眷恋”,深切地留恋;,整体感知,“始终”一词说明钱学森“回到祖国去”的念头一直贯穿于他海外客居生活的全过程。,自读课文,明确: “眷恋”是什么意思?怎样理解“始终”一词在题目中的含义?,表示本文顺序的词语有:,1911年、1935年、1943年、19

3、47年 1955年,本文是通过 的顺序来组织材料的。,时间,根据时间顺序复述课文,钱学森以优异的成绩获得远赴海外留学的机会、随后在美国工作时取得了辉煌成就,但是他毅然放弃国外优厚的待遇和良好的工作条件,冲破重重阻力,在朋友的帮助和祖国同胞不懈地努力下,终于回到祖国的怀抱。,要求:1、要抓住课文中叙述的主要事件。 2、语言要简明、流利,过程完整。,课文围绕“始终眷恋祖国”主要写了 几件事?,拜师求学、创业辉煌、决心回国、 饱受折磨、胜利回来,为何作者单单选择这几件事进行详细的叙述?,因为这几件事情能够集中体现出钱学森对祖国的眷念之情和拳拳的爱国之心。,求学于“上海交通大学”、“考取了庚子赔款公费

4、留学”、在“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学习、到“加利福尼亚州理工学院”深造、“拜读于”名师冯卡门、“获博士学位”等。,说明了钱学森求学期间学习成绩的优异。,在“拜师求学”部分,作者是怎样叙述钱学森成才的简历的?这些叙述能说明什么?,在美国时,钱学森在学术上取得了哪些成就?,正面表现 “火箭技术”、“高速空气动力学”、“力学、应用数学、流体力学”“空气动力学、现代航空科学、工程控制论”等学术领域的成就。,侧面表现 美国空军的赞扬和专栏作家的评价,还有后来美国海军次长说的话。,作者写钱学森学术上成就的目的是什么?,这些都表明钱学森不仅是火箭技术的开创人,而且在更广泛的学术、科技研究领域均取得了辉煌成就,作

5、者写这些内容的目的是从另一方面说明了中国知识分子在攀登科学高峰方面的勤奋、刻苦和卓尔不群。同时也是为了和后面钱学森冲破重重阻力回到祖国相呼应,从而突出文章的主题。,为了回国,钱学森经受了来自美国的哪些阻力?,1.美国移民局阻挠:不准他离开美国,以判刑和罚款加以恐吓,搜查他的书籍和笔记本,污蔑他。 2.美国联邦调查局的非法逮捕、关押。“15天的折磨,使他的体重下降了30磅”,可见钱学森所受折磨之大。 3.美国移民局非法限制钱学森的自由;每月报到一次,不准离开洛杉矶,监视,捣乱,检查他的信件和电话等等。,面对这一切,钱学森夫妇并没有改变回国的意志,作者从两个方面选取典型事例进行叙述:自己时时做好回

6、国准备,教育孩子心中装着祖国和亲人。 这些内容不仅准确地体现了钱学森夫妇回国的艰难,也更加说明了他们归国意志的坚定。,钱学森是如何对待艰难险阻的?,是什么促使他放弃了那么优厚的待遇与自身发展的良好环境,冲破层层的阻力毅然回到祖国?,是钱学森拳拳的爱国之心以及希望用自己的智慧与能力帮助祖国尽快强大起来的迫切心情,促使他毅然回祖国。,两个“不止一次”起了怎样的表达作用?你能用贴切的成语来形容钱学森流露的眷恋情思吗?,品味诵读,他在写给父亲的信中,不止一次地发出“旅客生涯作到何时”的感叹。他告诉父亲,他不止一次梦见上海,梦见那所伴他度过童年时代的房子。,文中两个“不止一次”突出地表现了钱学森对祖国魂

7、牵梦绕的眷恋。前一个“不止一次”侧重于表现钱学森对现有境况的感慨,突出他对祖国的怀念之情;后一个“不止一次”侧重于表现钱学森对童年时代生活的萦系牵挂,突出他对祖国的眷恋之情。,可用这样一组成语来形容,例如: 魂牵梦绕,望眼欲穿、归心似箭等等。,朗读指导,他在写给父亲的信中,不止一次地发出“旅客生涯作到何时”的感叹。他告诉父亲,他不止一次梦见上海,梦见那所伴他度过童年时代的房子。,“不止一次”反复出现,有强调的意味,因此在朗读中要重读。,这位次长大为震惊。他认为:“钱学森无论在哪里都抵得上五个师。”他说:“我宁肯枪毙他,也不愿放他回中国。”,写美国海军次长的态度对文章内容和感情的表达起着什么作用

8、?如果把引用的话改成客观叙述,你认为好不好?为什么?,美国海军次长的态度不仅说明了钱学森的价值,更预示了钱学森回国的道路将艰难而曲折,会受到美国当局的重重阻挠,同时,也反衬了钱学森眷念祖国的深情。 如果改为客观叙述不好。那样不能形象地说明钱学森在美国军界首脑人物心目中的重要地位,也不如引用原话显得真实可信。,朗读指导,这位次长大为震惊。他认为:“钱学森无论在哪里都抵得上五个师。”他说:“我宁肯枪毙他,也不愿放他回中国。”,“无论”“都”“宁肯”“也”这些词表现了海军次长的对钱学森重视,在朗读时应注意语气语调的变化。,品析加下划线词语所蕴含的感情: “那几年,我们总是摆好三只轻便的小箱子,天天准

9、备随时搭飞机回国,”,“天天”、“随时”从时间上说明钱学森夫妇每时每刻都期望着回到祖国,体现了钱学森夫妇回国愿望的迫切,表现了他们的拳拳爱国之心。,朗读指导,“那几年,我们总是摆好三只轻便的小箱子,天天准备随时搭飞机回国,”,“天天”、“随时”、这些词表现了钱学森回国的急切,因此应用稍快的语速表现他的焦急。,“写信给人大常委会”表明了他对新中国的高度信任,同时也说明了他报效祖国的心情十分急迫。,1955年6月,饱受折磨的钱学森为了早日回到祖国,写信给人大常委会,向祖国母亲发出求救的呼声。 从钱学森向祖国的人大常委会求救这一举动,你能揣摩他当时的心情吗?,课文记述了钱学森在取得学术上的辉煌成就后

10、,毅然放弃国外优裕的工作和生活条件,冲破重重阻力回到祖国的艰苦历程,表现了他眷恋祖国的赤子之心。,小结,课外拓展,请大家结合课文内容,根据钱学森拳拳爱国之心,完成下面的对联:,上联: , , , ; 下联: 献身国防科技,战胜重重困难 , 送两弹一星上天,功勋载汗青。,参考答案,放弃优厚待遇,冲破层层阻挠, 秉忠心赤胆回国,高风标千古;,下联:献身国防科技,战胜重重困难, 送两弹一星上天,功勋载汗青。,上联:,拓展阅读,阅读下面的材料,请谈一谈从中你能发现钱学森的哪些精神品质?,我一生激动过三次 钱学森: “第一次是在1955年,我被允许可以回国了。我拿着我刚出版的工程控制论交到老师冯卡门手里

11、。他感慨地说:你现在学术上已经超过了我。我在学术上超过了这么一位世界闻名的大权威,为中国人争了气,我激动极了。” “第二次是建国10周年时,我被接纳为中国共产党党员,我激动得睡不好觉。”,材料一,“第三次心情激动,就在今年(1999年)。今年,我读了王任重同志为史来贺传写的序。他说中央组织部决定雷锋、焦裕禄、王进喜、史来贺和钱学森这五位作为解放50年来在群众中享有崇高威望的共产党员的优秀代表。我能跟他们并列,心情怎不激动!”,钱学森虽然是世界瞩目的科学家、学者,但他却以为祖国争光自豪,以自己能作为新中国一名普通劳动者为荣,时时刻刻心系祖国热爱党 。,材料二: 2007年感动中国组委会授予钱学森

12、的颁奖词: 在他心里,国为重,家为轻,科学最重, 名利最轻。五年归国路,十年两弹成。他是知识的宝藏,是科学的旗帜,是中华民族知识分子的典范。,钱学森令世人敬仰,不仅是因为它取得的卓越学术成就,更是由于他淡泊名利、献身祖国建设的崇高品质。,材料三 2005年温家宝总理在看望著名物理学家 钱学森时,钱老曾发出这样的感慨:回过头 来看,这么多年培养的学生,还没有哪一个 的学术成就,能跟民国时期培养的大师相比!,钱学森认为:“现在中国没有完全发展起来,一个重要原因是没有一所大学能够按照培养科学技术发明创造人才的模式去办学,没有自己独特的创新的东西,老是冒不出杰出人才。”,由著名的“钱学森之问”我们可以看出,钱学森对祖国的深沉的爱贯穿于他的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