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 中国古代农耕经济课件 岳麓版必修2_第1页
高中历史 中国古代农耕经济课件 岳麓版必修2_第2页
高中历史 中国古代农耕经济课件 岳麓版必修2_第3页
高中历史 中国古代农耕经济课件 岳麓版必修2_第4页
高中历史 中国古代农耕经济课件 岳麓版必修2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单元复习课,元代,(景德镇窑珐琅彩-梅榭月影),南宋缂丝翠羽秋荷,(南宋)蛱蝶山茶花,一、课标要求:,了解“重农抑商”、“海禁”等政策及其影响,分析中国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的原因。,列举古代中国手工业发展的基本史实,认识古代手工业发展的特征。,概述中国商业发展的概貌,了解古代中国商业发展的特点。,知道古代中国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和土地制度,了解古代中国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第一单元 中国古代的农耕经济,古代农业,古代手工业,古代商业,农耕经济高度发展产生变异,中国古代的农耕经济,第一课,第二课,第四课,第五课,第六课,体系的形成,土地制度的演变,空间的变化,第三课,(新经济因素资本主义萌芽),经

2、济政策,“重农抑商”,海禁政策,(一)主要耕作方式的演变,商周时期:多采用大规模简单协作方式 春秋时期:“男耕女织”式的自耕农经济(小农经济)产生,并成为我国古代社会的主要生产方式,从生产力上看:,远古社会:“刀耕火种” 、“石器锄耕” 春秋战国时期:铁犁牛耕。 唐代:曲辕犁,从生产关系上看:,一、农业,中国古代土地制度的基本形态,(二)土地制度,(一)主要耕作方式的演变,一、农业,土地公有制,国王所有的贵 族土地所有制,井田制,多种形式的 土地私有制,君主私有土地,地主私有土地,自耕农私有土地,问题1:根据所学知识分析(了解)古代中国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三)古代中国农业经济基本特点,产业结

3、构:以种植业为主,家畜饲养业为辅 生产模式:精耕细作 经营方式:以家庭为单位(男耕女织)的 小农经济 地域水平: 各地区各民族经济发展不平衡,(二)土地制度,(一)主要耕作方式的演变,一、农业,二、手工业,一、农业,1.冶金业:,(1)青铜业:青铜时代:从二里头文化时期至春秋末期,约15个世纪。商周时期青铜铸造技艺相当成熟,(2)冶铁业 :,(一)古代中国手工业发展的基本史实,生铁、钢,用煤冶铁,用煤冶铁普遍化,焦碳冶铁,世界冶铁史上的奇迹,最早发现、使用煤的国家,2.纺织业,(1)丝织业:最先发明丝织技术的国家, 汉代中国获“丝国”称号 唐代缂丝技艺 (2)棉纺业: 宋末元初:棉花种植由边疆

4、向内地传播 元代:黄道婆;松江成为中心,棉纺织业成 为新兴的手工业部门 明代:棉布成为民众的主要衣料。,二、手工业,一、农业,1.冶金业,(一)古代中国手工业发展的基本史实,3.陶瓷业,(1)陶器:发明于新石器时代,有彩陶、黑陶、白陶 (2)瓷器:中国发明。大量出口,成为中华文明新的象征 东汉和南北朝 :青瓷和白瓷 隋唐: 制瓷业成为独立的生产部门 宋代: 出现各具特色的地方瓷窑体系,景德镇 成为瓷都。 元代: 开始进入彩瓷生产 明清: 斗彩、粉彩、珐琅彩,2.纺织业,二、手工业,一、农业,1.冶金业,(一)古代中国手工业发展的基本史实,群神宴是在欧洲文艺复兴时期一个画家的作品,中国明代的青花

5、瓷,材料:在原始社会后期,手工业种类较少,只有石器、骨角器、陶器、纺织、酿酒、编织部门;奴隶社会增加了冶铜业,封建社会又增加了冶铁、制糖、棉纺织业等部门。明清时代的某些手工业部门,如制瓷、制糖、矿冶、井盐等行业的部分手工工场中,都已具有相当细密的劳动分工。,问题2: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认识)古代中国手工业发展的特征,二、手工业,(二)古代中国手工业发展的特征,一、农业,1、历史悠久,源远流长。 2、多种经营模式长期并存。明代中期后出现私营手工业逐渐超过官营手工业的趋势。 3、领先世界。 4、部门多、分工细、规模大、技术不断进步。 5、是农耕经济的补充。,(一)古代中国手工业发展的基本史实,

6、三、商业,(一)商业发展概貌,二、手工业,一、农业,出现职业商人和最早的货币,“工商食官”,私商成为商人主体,商业贸易、国际贸易蓬勃发展(海陆丝路),宋代出现最早的纸币,集镇、夜市兴盛,商业市镇兴起;农副产品商业化;白银成为普遍流通的货币;出现区域性商人群体,如徽商 晋商,问题3:根据所学知识分析(了解)古代中国商业发展的特点。,(二)商业发展特点,三、商业,(一)商业发展概貌,二、手工业,一、农业,1.起源很早并不断发展。 2.城市的经济功能逐渐增强。 3.商业市场形式多样。 4.始终处于封建政府的压抑和控制之下,只是作为自然经济的补充而存在。,三、商业,二、手工业,一、农业,(一)“重农抑

7、商”政策,1.内容:重视农业,以农为本,限制工商业的发展。,2.影响: 积极促进了农业和社会经济的发展,巩固了地主阶级的政权。 消极严重阻碍了中国商品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违反了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导致中国社会发展滞后。,四、经济政策,三、商业,二、手工业,一、农业,(一)“重农抑商”政策,四、经济政策,(二)海禁政策,1.内容:明清王朝禁止中国人赴海外经商和限制外国商人到中国进行贸易的政策。,2.影响:积极:在一定时期内对西方殖民主义侵略有一定的自卫作用,维护了国家主权。 消极:使中国日渐脱离世界发展大势,失去了利用国际贸易的优势开辟海外市场、刺激资本扩张、推进工业化的契机。(阻碍

8、了资本主义萌芽生长,阻碍了中外经济文化交流,使近代中国落后于西方。),基础:农业、手工业发达 前提:商品经济的繁荣 根本:社会生产力提高和商品经济繁荣,以商品生产为目的,以雇佣劳动为特征的手工工场的出现。 (苏州丝织业、江西景德镇制瓷业),时间、地点:首先于明中叶以后江南丝织业中,三、商业,二、手工业,一、农业,四、经济政策,(一)原因,五、新经济因素资本主义萌芽,(二) 概况及特征,问题4:根据所学知识分析中国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的原因。,国家 政策,劳动力,国际 市场,国内 市场,资金,土地买卖制度和高额地租吸引商业资本买田置地,影响了资本的积累。,农民极端贫困,无力购买商品,缺乏国内市场

9、。,闭关锁国政策阻碍了国际市场的扩大.,三、商业,二、手工业,一、农业,四、经济政策,(一)原因,(二)概况及特征,(三)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的原因,五、新经济因素资本主义萌芽,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占统治地位 明清帝国的专制统治 “重农抑商”“海禁”等政策的影响 官府的沉重剥削,导致农民极端贫困,购买力极其低下。,小结:,古代农业,古代手工业,古代商业,中国古代的农耕经济,新经济因素资本主义萌芽,政策,“重农抑商”,海禁政策,表现,阻碍,落后,仙鹤与松树,喜鹊与梅花,花瓶与月季花,大象与玉如意,1.动植物、人物、器物等,通过借喻、比拟、双关、谐音、象征等手法,创造出图形与吉祥寓意相结合的艺术表现

10、形式。比如把莲花和金鱼放在一起,寓意为“连年有余”,把麦穗与花瓶结合在一起,寓意为“岁岁平安”等。请根据所提供的信息,概括每幅图的寓意。,(1)图一:松鹤延年或松鹤长春;图二:喜上眉梢或双喜临门;图三:四季平安或月月平安;图四:吉祥如意或如意吉祥,(2)在小农经济背景下,反映 “吉祥”内容的词句、对联非常丰富,试举三例。(比如:瑞雪兆丰年) (3)如何看待小农经济背景下人们祈求吉祥的现象?,(2)五谷丰登、家和万事兴、风调雨顺;人勤春来早,家合喜事多。 (3)反映了自古以来劳动人民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向往,在生产力水平底下的情况下,它是一种精神寄托。,2.中国古代主要耕作方式是 A.精耕细作 B

11、.粗放耕作 C.选择耕作 D.计划耕作,A,3.白居易诗朱陈村中“机梭声扎扎,牛驴走 纭纭,女汲涧中水,男采山上薪”的现象反映了 A.远古时期的采集生产方式 B.商周时期大规模简单协作生产方式 C.自给自足的个体农耕方式 D.古代耕作技术的落后,C,4.隋唐时期出现在江东地区的、便于水田耕作的工具是,C,5.中国古代的青铜铸造技术进入繁荣时期是 A.新石器时代晚期B.商周时期 C.秦汉时期D.魏晋南北朝时期,B,6.我国古代从何时获得“丝国”的称号 A 西周 B 春秋 C 战国 D 汉代 7. 柳南续笔 载“今棉之为用,可以御寒,可以生暖,盖老少贵族无不帐之。其衣被天下后世,为功殆过于蚕桑也。

12、”反映了 A 棉花在内地的传播 B 松江成为棉纺织中心 C 推广先进的棉纺织技术 D 棉布成为广大民众的主要衣料,D,D,9.明中后期苏州黎明立于桥头“听大户唤织”反映的本质问题是 A.手工作坊大量增多 B.农民人身自由 C.”机户出资,机工出力“雇佣关系出现 D.商品经济发展,C,8.世界上最早的纸币出现于北宋时期,这反映了 A、自然经济的衰亡 B、商品经济的发展 C、资本主义的萌芽 D、政府职能的完善,B,10.某地发现一座古墓,随葬品有丝织品、景德年间的瓷罐、唐三彩马、活字印刷品、甘薯残渣等,请推断这座古墓的朝代为 A.唐朝B.宋朝C.元朝D.明朝,D,11.阻碍中国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萌芽发展的因素有: 小农经济 海禁政策 重农抑商政策 官营手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