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高考模拟试题_第1页
2012年高考模拟试题_第2页
2012年高考模拟试题_第3页
2012年高考模拟试题_第4页
2012年高考模拟试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本试卷考试时间150分钟,满分160分,凡选考历史科目的考生须做加试题40分,延时30分钟)2010年江苏省高考语文模拟试题(三)第卷一、语言文字运用(15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组是( )(3分) A兽槛/窗槛 倾轧/轧钢 粮囤/囤积居奇 叶韵/落叶归根 B玩弄/弄堂 钥匙/锁钥 讥弹/弹无虚发 伺候/伺机而动C果脯/胸脯 伧俗/寒伧 番禺/三番五次 躯壳/金蝉脱壳D桂冠/冠军 给予/补给 咀嚼/味同嚼蜡 劲头/疾风劲草2下列各句中,成语使用正确的一句是( )(3分)A虽然新版西游记演员阵容的消息还未得到官方的确认,但聂远出演唐僧的消息甚嚣尘上,似乎最为可靠。B某院士

2、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最近被媒体曝光的几个学术造假事件只是学术腐败的冰山一角,还有更多的问题没有浮出水面。C在NBA西部半决赛中被休斯敦火箭队逼成大比分33之后,洛杉矶湖人队个个摩拳擦掌,准备货真价实地与对手进行最后决战。D2009年12月7日晚9时10分,湖南湘乡市的私立育才中学,发生了一起耸人听闻的校园踩踏事件。3. 下面是有关微经济学名词“蛛网模型”的概念,请写出三个关键词。(3分)蛛网模型是运用弹性原理解释某些生产周期较长的商品在失去均衡时发生的不同波动情况的一种动态分析理论。关键词:_ 、 _ 、 _4. 北京时间2010年1月13日5时53分加勒比岛国海地发生里氏7.0级地震,首都太

3、子港及全国大部分地区受灾情况严重,地震发生后,国际社会纷纷伸出援手,表示将向海地提供人道主义援助。此次地震中遇难者有联合国驻海地维和人员,其中包括8名中国维和人员遇难。(1)假设你是汶川地震灾区的某中学的学生,面对海地大地震,写出你的心里话。(不少于50字)(4分) _(2)请为8名中国维和遇难人员写一副挽联。(2分) _二、文言文阅读(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8题蒋钦,字子修,常熟人。弘治九年进士。授卫辉推官。征擢南京御史,数有论奏。正德元年,刘瑾逐大学士刘健、谢迁,钦偕同官薄彦徽等切谏。瑾大怒,逮下诏狱,廷杖为民。居三日,钦独具疏曰:“刘瑾,小竖耳。陛下亲以腹心,倚以耳目,待以股肱

4、,殊不知瑾悖逆之徒,蠹国之贼也。忿臣等奏留二辅,抑诸权奸,矫旨逮问,予杖削职。然臣思畎亩犹不忘君,况待命衽席,目击时弊,乌忍不言。昨瑾要索天下三司官贿,人千金,甚有至五千金者。不与则贬斥,与之则迁擢。通国皆寒心,而陛下独用之于左右,是不知左右有贼,而以贼为腹心也。给事中刘蒨指陛下暗于用人,昏于行事,而瑾削其秩,挞辱之。矫旨禁诸言官,无得妄生议论。不言则失于坐视,言之则虐以非法。通国皆寒心,而陛下独用之于前后,是不知前后有贼,而以贼为耳目股肱也。一贼弄权,万民失望,愁叹之声动彻天地。陛下顾懵然不闻,纵之使坏天下事,乱祖宗法。陛下尚何以自立乎?幸听臣言,急诛瑾以谢天下,然后杀臣以谢瑾。使朝廷一正,

5、万邪不能入;君心一正,万欲不能侵,臣之愿也。今日之国家,乃祖宗之国家也。陛下苟重祖宗之国家,则听臣所奏。如其轻之,则任瑾所欺。”疏入,再杖三十,系狱。越三日,复具疏曰:“臣与贼瑾势不两立。贼瑾蓄恶已非一朝,乘间起衅,乃其本志。陛下日与嬉游,茫不知悟。内外臣庶,凛如冰渊。臣昨再疏受杖,血肉淋漓,伏枕狱中,终难自默,愿借上方剑斩之。硃云何人,臣肯少让?陛下试将臣较瑾,瑾忠乎,臣忠乎?忠与不忠,天下皆知之,陛下亦洞然知之,何仇于臣,而信任此逆贼耶?臣骨肉都销,涕泗交作,七十二岁老父,不顾养矣。臣死何足惜,但陛下覆国丧家之祸起于旦夕,是大可惜也!陛下诚杀瑾枭之午门,使天下知臣钦有敢谏之直,陛下有诛贼之

6、明。陛下不杀此贼,当先杀臣,使臣得与龙逢、比干同游地下,臣诚不愿与此贼并生。”疏入,复杖三十。方钦属草时,灯下微闻鬼声。钦念疏上且掇奇祸,此殆先人之灵欲吾寝此奏耳。因整衣冠立曰:“果先人,盍厉声以告。”言未已,声出壁间,益凄怆。钦叹曰:“业已委身,义不得顾私,使缄默负国为先人羞,不孝孰甚!”复坐,奋笔曰:“死即死,此稿不可易也!”声遂止。杖后三日,卒于狱,年四十九。(选自明史列传第七十六)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陛下苟重祖宗之国家 苟:如果B陛下试将臣较瑾 较:与比较C陛下诚杀瑾枭之午门 枭:示众D钦念疏上且掇奇祸 掇:拾取6下列句子中,直接表现蒋钦的“敢于进

7、谏”的一组是( )(3分) 征擢南京御史,数有论奏 居三日,钦独具疏 然臣思畎亩犹不忘君忠与不忠,天下皆知之 七十二岁老父,不顾养矣 死即死,此稿不可易也A B C D7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在弘治九年,蒋钦考中进士,后被提升为南京御史,还多次向皇上上书言事。B蒋钦和同僚们忿恨刘瑾的行为,上奏请求留下刘健、谢迁两位辅佐之臣。C陛下如果不接受蒋钦的奏章,蒋钦宁可与比干等人在地下交游,也不和刘瑾苟且同生。D正当蒋钦起草奏章时,忽然听到鬼声,蒋钦认为,这是先人在天之灵让他在完成这份奏疏之前就寝,等待时机上奏。8将文言材料中划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

8、陛下尚何以自立乎?(3分) _(2)臣骨肉都销,涕泗交作,七十二岁老父,不顾养矣。(3分) _(3)业已委身,义不得顾私,使缄默负国为先人羞,不孝孰甚!(4分) _三、古诗词鉴赏(10分)9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完成后面题目。恨 别杜甫 洛城一别四千里, 胡骑长驱五六年。草木变衰行剑外, 兵戈阻绝老江边。思家步月清宵立, 忆弟看云白日眠。闻道河阳近乘胜, 司徒急为破幽燕。注:这是杜甫上元元年(760年)在成都写的一首七言律诗。洛城:洛阳 指安史之乱的叛军。 剑外:剑阁以南,这里指蜀地。 闻道两句:司徒,指李光弼,他当时任检校司徒。上元元年三月,检校司徒李光弼破安太清于怀州城下;四月,又破史思明于河

9、阳西渚。当时李光弼又急欲直捣叛军老巢幽燕,以打破相持局面。(1)诗歌用字精炼,却内涵丰富。请结合颔联中的“衰”、“老”二字简要分析。(3分) _(2)颈联中的“思家”、“忆弟”采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该联中诗人那种坐卧不宁的举动有何内涵?(3分) _(3)从思想情感的变化来分析尾联“闻道河阳近乘胜, 司徒急为破幽燕”两句。(4分) _四、名句名篇默写(8分)10(1)哀吾生之须臾,_。_,抱明月而长终。(苏轼赤壁赋)(2)想当年:金戈铁马,_。(辛弃疾永遇乐 京口北固亭怀古)(3)日月忽其不淹兮,_。(屈原离骚)(4)_,一夫当关,万夫莫开。(李白蜀道难)(5)_,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

10、(晏殊浣溪沙)(6)土地平旷,屋舍俨然,_。(陶渊明桃花源记)(7)察己则可以知人,_。(吕不韦吕氏春秋)五、文学类文本阅读(23分)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1114题母亲石梁衡那一年我到青海塔尔寺去,被一块普通的石头深深打动。这石其身不高,约半米;其形不奇,略瘦长,平整光滑。但它却是一块真正的文化石。当年宗喀巴就是从这块石头旁出发,进藏学佛。他的母亲每天到山下背水时就在这块石旁休息,西望拉萨,盼儿想儿。泪水滴于石,汗水抹于石,背靠石头小憩时,体温亦传于石。后来,宗喀巴创立新教派成功,塔尔寺成了佛教圣地,这块望儿石就被请到庙门口。这实在是一块圣母石。现在每当虔诚的信徒们来朝拜时,都要以他们特有的习

11、惯来表达对这块石头的崇拜。有的在其上抹一层酥油,有的撒一把糌粑,有的放几丝红线,有的放一枚银针。时间一长,这石的原形早已难认,完全被人重新塑出了一个新貌,真正成了一块母亲石。就是毕加索、米开朗琪罗再世,也创作不出这样的杰作啊。“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我在石旁驻足良久,细读着那一层层的,在半透明的酥油间游走着的红线和闪亮的银针。红线蜿蜒曲折如山间细流,飘忽来去又如晚照中的彩云。而散落着的细针,发出淡淡的光,刺得游子们的心微微发痛。我突然想起自己的母亲。那年我奉调进京,走前正在家里收拾文件书籍,忽然听到楼下有“笃笃”的竹杖声。我急忙推开门,老母亲出现在楼梯口,背后窗户的逆光勾映出她满头的白发和

12、微胖的身影。母亲的家离我住地有好几里地,街上车水马龙,我真不知道她是怎样拄着杖走过来的。我赶紧去扶她。她看着我,大约有几秒钟,然后说:“你能不能不走?”声音有点颤抖。我的鼻子一下酸了。父亲是高级知识分子,母亲却基本上是文盲,她这一辈子是典型的贤妻良母。我生于战乱的年代,听母亲说,一次逃兵灾,抱我在怀,藏于流水洞,双手托儿到天亮;还有一次,与村民躲于麦草窑中,怕灯花引起失火,也是一夜睁眼到天明,这些我都还无记忆。我只记得,小时每天放学,一进门母亲问的第一句话就是:“肚子饿了吧?”菜已炒好,炉子上的水已开过两遍。大学毕业后我先在外地工作,后调回来没有房子,就住在父母家里。一下班,还是那一句话:“饿

13、了吧?我马上去下面。”我又想起我第一次离开母亲的时候。那年我已是17岁的小伙子,高中毕业,考上北京的学校。晚上父亲和哥哥送我去火车站。我们出门后,母亲一人对着空落落的房间,不知道该做什么,就打来一盆水准备洗脚。但是直到几个小时后父亲送完我回来,她两眼看着窗户,两只脚搁在盆沿上没有沾一点水。这是寒假回家时父亲给我讲的。现在,她年近,最小的儿子又要离开她了。我上前扶着母亲,一瞬间我觉得我是这世上一个最不孝顺的儿子。我还想起一个朋友的故事。他回老家出差,在城里办完事就回村里看老母亲,说好明天走就不见了。然而,当他第二天到机场时,远远地就看见老母亲扶着拐杖坐在候机厅大门口。可怜天下父母心,儿女对他们的

14、报答,哪及他们对儿女关怀的万分之一。我知道在东南沿海有很多望夫石,而在荒凉的西北却有这样一块温情的望儿石,一块伟大的圣母石。它是一面镜子,照见了所有慈母的爱,也照出了所有儿女们的惭愧。(选自2009年12月6日北京晚报)11.结合全文,说说作者选择“母亲石”作为题目的缘由。(5分) _12.结合全文内容,请你谈谈你对文中划线句子的正确理解。(6分) _13.请结合全文,分析文章最后一节自然段的妙处。(6分) _14.结合本文,探究作者对散文美的精辟论述:散文的美有三个层次,即描写美、意境美、哲理美。(6分) _六、实用类文本阅读(15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17题上海世博会的文化定位记者:

15、2010年上海世博会中国国家馆外观寓意为“东方之冠、鼎盛中华”,我们如何理解这个寓意?“东方”这个词语,在我们展示自身、包括整个世博会的进程中,代表着一种如何的中华的姿态?葛红兵:“东方之冠、鼎盛中华”蕴含着中华民族自信自强的精神风貌,这里有对数十年来城市化发展成就的自豪,也有对中华城市化发展走出了一条有东方特色道路的自傲。至于陈展内容,则需要审慎处理,要避免把中华城市化发展智慧作为“结果”进行直接地宣扬,要避免把中国当代城市化的成就作为“成果”过分地渲染。 在我看来,中华民族对城市发展的认识一直处于探索和积累之中,这种探索才是中华民族城市发展智慧中的“智慧”,“当代中国寻找城市化发展道路”,

16、“中华民族探寻并积累城市化发展智慧”是一个过程,这个过程,在当下全世界城市发展面临着不同程度的自然资源短缺,和由此带来的人与人、人与自然关系的紧张等问题的时候,为世界提供了一条东方式思路。我们可以把自己的过程展示给世界,这是大国应有的低调。 在这个展示中,“东方”则是中国和世界之间的概念桥梁,没有“东方”,中国的贡献就没有独特性。用“东方”来自我指认,并不像有些学者所说的那样是“中了后殖民主义的话语圈套”,“是自我贬损”。今天的东方已经不是那个落后封闭的东方,而是让古代东方智慧重新焕发出现代生命力,让西方为之震惊和喝彩的东方。用“东方”来自我指认,恰恰是我们自信的表现:在处理中国和世界的关系的

17、时候,我们应该毫不忌讳地使用“东方”概念,并感到无比自豪。我们对世界的责任首先从东方开始,中国的智慧是东方式的智慧,这是我们的低调,同时也恰恰是我们的高调。同时,用“东方”来自我指认,可以克服“向西方看齐”、“全盘西化”的思维;建立“东方”意识,可以让我们避免处处以西方为标准,避免丧失自我本根的危险;也可以使我们防止过分强调“民族”色彩,过分自傲,掉入狭隘民族主义者的泥淖。记者:上海世博会的主题是“城市,让生活更美好”,以城市为主题,是上海世博会的创意。这个主题具有丰富的可阐释性。我们如何理解它在国家层面、民族层面,包括它对日常生活中的个人存在的意义?葛红兵:“城市,让生活更美好”是一个人文性

18、的城市主题,一个单靠科学、技术的发展无法解决的命题。让人类生活更美好的城市应该是“平等分享的城市”、“多元和谐的城市”、“节约环保的城市”,解决这些问题需要“天人合一”、“和而不同”等人文智慧,而不仅仅是科技发展。从这个意义上说:2010年上海世博会应该是一个思想的世博会,哲学的世博会,人文的世博会。 在国家层面上,它应表现为对中国当代城市化进程的展示(同时也提出我们的反思),在民族层面体现为对中华民族历史上城市发展智慧的呈现。 同时,这两方面的呈现都离不开“个人”,“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主题在个人层面上,表现为城市居民建设城市、追求美好生活的智慧及其成果,什么是现代城市?现代城市不仅仅意味

19、着高楼大厦,更意味着现代的生活美好、文明热诚的市民。我们相信,2010年的上海,有能力、有基础、有信念让这一主题真切地体现在每一个市民的身上。 注:葛红兵是上海世博会中国国家馆陈展设计团队主创人员之一、上海大学教,接受本报记者金莹的采访。(选自2009年6月25日文学报,有删节)15下列说法不符合原文的一项是( )(3分)A“东方之冠、鼎盛中华”是2010年上海世博会中国国家馆外观的寓意,它蕴含着中华民族自信自强的精神风貌。B2010年上海世博会国家馆要避免把中国当代城市化的成就作为“成果”过分地渲染。C上海世博会的主题是“城市,让生活更美好”,以城市为主题,是上海世博会的创意,其内涵丰富。D

20、从某种意义上说,2010年上海世博会应该是一个思想的、哲学的、人文的世博会。16“东方”这个词语,在我们展示自身进程中,代表什么样的中华姿态?(6分) _17怎样理解上海世博会“城市,让生活更美好”这一主题?(6分) _七、写作(70分)18阅读下列文字,按要求完成作文。2009年12月31日晚,浙江工业大学学生杨济源见义勇为抓小偷时,被歹徒持刀重伤,抢救无效,于2010年1月1日凌晨去世!在追悼会大厅外,黑压压挤着很多人,队伍开始移动。大厅内哀乐响起,气氛一下子沉重。“济源,我们会记住你的话,男人可以没才,可以没钱,但不可以没有责任感”几乎每位致悼词的人,无论声音已哽咽,或是伤痛得无法自拔,

21、都会在这一句话上加重语气。“这是一种力量,更是寄予这个社会的希望。你走了留下男子汉的责任”一位同学低声说。是的,他用行动证明80后的责任感。请以“责任”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立意自定,体裁不限(除诗歌外)。第卷 加试题一阅读文言文材料,完成1921题。(10分)夫文尚矣!三才各有文,天之文,三光首之;地之文,五材首之;人之文,六经首之。就六经言,诗又首之。何者?圣人感人心而天下和平。感人心者,莫先乎情,莫始乎言,莫切乎声,莫深乎义。诗者,根情、苗言、华声、实义。上自贤圣,下至愚呆,微及豚鱼,幽及鬼神。群分而气同,形异而情一,未有声入而不应,情交而不感者。圣人知其然,因其言,经之以六

22、义;缘其声,纬之以五音。音有韵,义有类;韵协则言顺,言顺则声易入。类举则情见,情见则感易交。于是乎孕大含深,贯微洞密,上下通而一气泰,忧乐合而百志熙。五帝三皇所以直道而行,垂拱而理者,揭此以为大柄,决此以为大窦也。(选自白居易与元九书)19用斜线()给上面划横线的文言文断句(限6处)。(6分)就 六 经 言 诗 又 首 之 何 者 圣 人 感 人 心 而 天 下 和 平 感 人 心 者 莫先 乎 情 莫 始 乎 言20.“六经首之”中的“六经”是指什么?“纬之以五音”中的“ 五音”又指什么?(2分) _21.根据选文,请你说说“三才各有文”的原因。(可用原文回答)(2分) _二名著阅读题(15

23、分)22下列有关名著的说明,不正确的两项是( )( )(5分) A“子系中山狼”一首,是贾惜春的判词,画面与判词共喻惜春嫁给了忘恩负义的丈夫,以致结婚一年即被折磨而死。B边城的结构透露出沈从文独具匠心而又不着痕迹的巧妙安排。全文以一种散文诗的形态既各自独立成章,又相互交织成一体。C哈姆莱特取材于文艺复兴时期英国史上的一个古老的故事,通过哈姆莱特为报父仇的故事,表现了莎士比亚对文艺复兴运动的深刻反思以及对人的命运与前途的深切关注。D狂人日记中的“狂人”是一个疯子和启蒙者的辩证统一体,是一个充满矛盾的人物形象,阿Q正传中的“阿Q”是以“精神胜利法”为主要性格特征的典型人物形象。E凤凰涅槃是女神中的

24、代表作,该诗抛弃了传统诗词对于纯意境的追求,传达了像凤凰涅槃般在旧的毁灭中寻找再生的“五四”精神。23简答题:(10分)(1)简要谈谈家中鸣凤自杀身死的原因(6分) _。(2)简要列举一例来说明葛朗台贪婪的性格特点。(4分) _。三材料概括分析题(15分)国务院总理温家宝21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并原则通过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和20092011年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实施方案。会议指出,根据国务院部署,去年9月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再次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引起各方面积极反响。有关部门认真吸纳各方面的建议,对意见作了修改完善,重点围绕群众关心的问题,明确了今后3年的阶段性

25、工作目标。会议决定,从2009年到2011年,重点抓好基本医疗保障制度等五项改革。一是_。3年内使城镇职工和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及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保率提高到90以上。2010年,对城镇居民医保和新农合的补助标准提高到每人每年120元,并适当提高个人缴费标准,提高报销比例和支付限额。二是初步建立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建立科学合理的基本药物目录遴选调整管理机制和供应保障体系。将基本药物全部纳入医保药品报销目录。三是健全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重点加强县级医院(含中医院)、乡镇卫生院、边远地区村卫生室和困难地区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设。四是_。制定并实施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从2009年开始,逐步在全国

26、建立统一的居民健康档案。增加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提高经费标准。充分发挥中医药作用。五是_。今年开始试点,2011年逐步推开。改革公立医院管理体制和运行、监管机制,提高公立医疗机构服务水平。推进公立医院补偿机制改革。加快形成多元化办医格局。初步测算,为保障上述五项改革,3年内各级政府预计投入8500亿元。(节选自2009年新医改方案)24.请概括基本医疗保障制度五项改革中的其它三点。(9分) _25.根据选文分析基本医疗保障制度五项改革的目的是什么。(6分) _参考答案第卷一、1B(A jin y/zh dn/tn B nng/lng yo/yu tn/dn c/s C f/p cng/chn p

27、n/fn qio D gun/gun j ju/jio jn/jng)2. B(甚嚣尘上:形容对传闻之事议论纷纷。现多指某种言论十分嚣张。多含贬义。冰山一角:现指所暴露出来的只是事物的一小部分。摩拳擦掌:形容战斗或劳动之前,人们精神振奋,跃跃欲试的样子。含褒义。耸人听闻:形容夸大或捏造事实,使人听了感到惊异或震动。) 3(运用)弹性原理 不同波动情况 动态分析理论4.(1)回想2008年5月12日,汶川大地震,历历在目,我们同样受到了“震痛”,但是,我们相信:一方有难、八方支援。事实也证明了这一切。你们看吧,世界各国人民对你们的救援是在与时间赛跑,在与困难拼搏,源源不断涌向海你们,给你们带来生

28、的希望。/祝愿你们在世界各国人民的大力支援下,努力拼搏,迅速恢复起来,忘记悲痛,未来的生活一定将更加美好。/请记住:伟大的海地人民别哭,站起来,我们与你同在 !(2)示例一:人有情,物有情,生生死死浩气长存 海不平,地不平,兢兢业业维护和平;示例二:报效国家尽忠边防事业功垂千古 献身使命维护世界和平浩气长存;示例三:世界维和,气贯长虹 中华儿女,英灵长存二、5. D(掇:招来,招致)6C(说明蒋钦的忠诚)7D(“就寝,等待时机上奏”说法不正确,见原文最后一节所要表达得意思。)8. 翻译具体见译文。(1)得分点:“以”、“何以”倒装、疑问句式;(2)得分点:“销”、“涕泗”、“养”;(3)得分点

29、:“委身”、“羞”“孰甚”、省略成分补充完整。三、9. (1)“衰”“老”二字既表现了叛军的嚣张气焰(1分),又表现了诗人在安史之乱中的无奈、悲凉、飘零憔悴的遭遇(2分)。(2)采用了互文的修辞手法(1分)。诗人这种坐卧不宁的举动,正委婉曲折地表现了怀念亲人的无限情思,突出了题意的“恨别”(2分)。(3)尾联回应次句,抒写诗人听到唐军连战皆捷的喜讯,盼望尽快破幽燕、平叛乱的急切心情(2分)。感情由悲凉转为欢快(1分),显示诗人胸怀的开阔(1分)。 四、10(1)羡长江之无穷 挟飞仙以遨游 (2)气吞万里如虎(3)春与秋其代序(4)剑阁峥嵘而崔嵬(5)无可奈何花落去(6)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7)

30、察今则可以知古 五、11“母亲石”是贯穿全文的线索,是全文的“文眼”(2分);“母亲石”一语双关。既指自然界中的石头,是一块真正的文化石,更是一块望儿石、圣母石(1分);又寄托着母亲对子女的爱和子女对母亲的愧疚之情(2分)。12从结构上看,划线句子起到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作者用优美的语言,写出“母亲石”与众不同,同时,又引出下文对母亲的回忆;从表现手法看,划线句子又运用了抒情、象征的手法。其中,“游走着的红线”和“闪亮的银针”象征着母爱,抒发了母爱的伟大和游子们内心的痛楚;从主旨上看,划线句子引出追忆母亲,加深了文章主旨。(每点2分)13回到起点,再现主题(2分)。更写出了在“忠孝不能两全”和

31、 “儿大离家”面前(1分),母爱的无奈和儿女永远的歉疚(2分)。是大悲大爱(1分)。14描写美就是作者要能给读者再现客观事物,让人如临其境。本文的开头作者向我们将介绍并讲述了有关“母亲石”故事。意境美,同样的景物,不同的作者会写出不同的意境,因为他掺进了作者自己的思想感情。“母亲石”在作者的笔下,不再是普通的石块,而是蕴含了母亲对子女的爱和儿女对母亲的内疚。哲理美,作者在客观描写和主观发挥的基础上提炼出一种思想,一种哲理,而这理又是能为人所共同接受的,是主客观兼有的美。本文的“母亲石”,它是一面镜子,照见了所有慈母的爱,也照出了所有儿女们的惭愧,这是爱的哲学。(每点2分)六、15B(应该是“中

32、国国家馆外观”)16在我们展示中,“东方”是中国和世界之间的概念桥梁,没有“东方”,中国的贡献就没有独特性。用“东方”来自我指认,让古代东方智慧重新焕发出现代生命力,让西方为之震惊和喝彩的东方;用“东方”来自我指认,是在处理中国和世界的关系时表现出的自信,用“东方”来自我指认,可以克服“向西方看齐”、“全盘西化”的思维。(每点2分) 17在国家层面上,表现为对中国当代城市化进程的展示;在民族层面上,体现为对中华民族历史上城市发展智慧的呈现;在个人层面上,表现为城市居民建设城市、追求美好生活的智慧及其成果(每点2分)。 七、 18.略(评分标准见高考标准) 第卷一、19. 就六经言/诗又首之/何

33、者/圣人感人心而天下和平/感人心者/莫先乎情/莫始乎言(每处1分,划错或多划不扣分)20.“六经”是指诗、书、礼、乐、易、春秋(1分);“五音”是指宫、商、角、徵、羽(1分)。21. 圣人感人心而天下和平(2分)二、22.AC(A是迎春的判词;C应取材于12世纪丹麦史)23.(1)造成鸣凤自杀的最直接也是客观原因的是高老太爷要把她当做一件礼物送给孔教会会长、年近花甲的老恶棍冯乐山作妾(3分);从主观原因看,鸣凤深爱着觉慧,但是鸣凤地位低下,无法主宰自己的命运,不敢反抗(3分),所以,她选择了以死殉爱。(2)示例:葛朗台在弥留之际,当神甫把十字架送到他嘴边,让他亲吻基督的圣像时,他却做了一个骇人

34、的姿势,想把十字架抓在手里,这一下最后的努力送了他的命。他给欧也妮的最后一句话是“把一切照顾得好好的!到那边来向我交账”。(4分)三、24.加快推进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建设;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逐步均等化;推进公立医院改革(每点3分)25. 提高基本医疗卫生可及性和服务水平;减轻居民就医费用负担;缓解“看病难、看病贵”问题。(写出三点即可,每点2分)译文:蒋钦,字子修,常熟人。弘治九年考中进士。授官卫辉推官。被征召升任南京御史,多次上疏言事。正德元年,刘瑾放逐大学士刘健、谢迁,蒋钦偕同官薄彦徽等切谏。刘瑾大怒,被逮捕关进钦犯监狱,罚廷杖贬为平民。过了三天,蒋钦单独上疏说:“刘瑾,只是小人罢了。陛下

35、却亲近他作为心腹,依恃作为自己的耳目,像辅佐大臣一样对待他,却不知刘瑾是悖逆之人,祸国殃民的盗贼。忿恨臣等上奏请求留下二位辅佐之臣,抑制哪些权幸奸臣,假传圣旨,逮捕审问,罚以廷杖,削除官职。然而臣想到身在田野犹不能忘记国君,何况在住所待命,目睹时政弊端,又怎能忍得住不说呢?往日刘瑾勒索天下三司官员的贿赂,每人千金,有的甚至达五千金。不给就贬职罢除,给与便迁升。全国都寒心,而陛下却独用他在自己左右,这是不知左右有盗贼,而以盗贼为自己的心腹。给事中刘瑾指出陛下暗昧于用人,昏惑于时政,而刘瑾却削减他的官阶俸禄,鞭挞侮辱他。假传圣旨禁止各位言官,不能随便议论。言官不上书言事便失于坐视不管,上书言事却以非法虐待。全国都寒心,而陛下却独用他在自己的前后,这是不知自己的前后有盗贼,而用作自己的辅佐之臣。一个盗贼专权作恶,天下万民感到失望,哀愁叹息之声响彻天地。陛下却昏昏然不知闻,纵容他们使破坏天下,扰乱祖宗的法度。陛下还凭什么来自立呢?万望陛下听从臣下的建议,立即诛杀刘瑾来告谢天下,然后杀掉臣下来告谢刘瑾。使朝廷统一端正,各种邪恶不能入侵,是臣下的心愿。现在的国家,乃是祖宗的国家。陛下若看重祖宗的国家,便听从臣下上奏的建议。如果轻视它,便任凭刘瑾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