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调(1).ppt_第1页
声调(1).ppt_第2页
声调(1).ppt_第3页
声调(1).ppt_第4页
声调(1).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脊梁 痉挛 诸位 负疚 胡诌 浸泡 揩油 棒槌 贿赂 着想 照片 载体,普及普通话四海是一家,易误读词,课前必练:,脊梁 痉挛 诸位 负疚 胡诌 浸泡 揩油 棒槌 chui贿赂 着想 zhu 照片pin 载体zi,普及普通话四海是一家,易误读词,课前必练:,第四节 声调,一、什么是声调 声调是音节中具有区别意义作用的音高变化。 声调是音节的高低升降变化。在汉语里,一个音节基本上相当于一个汉字,所以声调又叫字调。 声调是贯穿整个音节的高低升降,是汉语音节结构中不可缺少的成分。它同声母,韵母一样,有区别意义的作用。例:买mai和卖mai,繁星fnxng和反省fnxng,理解lji和历届lji等等,

2、都靠声调来区别。,二、声调的特征: 1、声调的高低升降主要由音高决定。 2、声调的高低升降变化是相对的。,3、声调的高低、升降变化是逐渐滑动的,而不是跳跃式的。,4、声调具有区分意义的作用: 如:“才华菜花”; “攻势共识”,6、声调的抑扬顿挫使语音富于音乐感。普通话声调的高低升降,不断变化,使普通话音节抑扬顿挫、起伏有致,增强了有声语言的感染力。古代诗歌为什么琅琅上口,在于它们不仅押韵,而且平仄相间。如: 登鹳雀楼 唐朝 王之涣 白日依山尽,(仄) 黄河入海流。(平) 欲穷千里目,(仄) 更上一层楼。(平),黄鹤楼 崔颢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

3、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这些诗词普遍运用上仄下平的规律。这样平仄交错或对仗,使得诗句抑扬相配,变化有致,赋予语言以音乐的美感。,请看歌词: 同一首歌 献花曾告诉我你怎样走过,大地知道你 心中的每一个角落,甜蜜的梦啊,谁都 不会错过,终于迎来今天这欢聚时刻。,声调,三、调值和调类 1、调值就是声调的实际读法高低、升降曲直的形式。 为了细致而准确地描写汉语的调值,一般采用五度标记法来标记声调。表示方法:画一条竖线,分成四格五点,表示五度,用、表示低、半低、中、半高、高的不同音高,再在竖线左边用横线、斜线、曲线表示声调的音高变化,赵元任先生创制的五度标记法

4、5高 4 3 2 1 低,声调,2、调类是声调的种类,就是根据全部音节调值的不同归纳出来的种类。调值相同的字归纳在一起建立起调类。 一种语言或方言的调类有几个,取决于具有多少可以区别意义的调值。例:普通话,抛开音变,一般音节能读出4个有辨义作用的调值来,所以调类也有4个。 汉语各方言的调类很不相同:五类的,如南京、太原:六类的,如长沙、梅县、南昌:七类的,如厦门、福州:八类的,如绍兴:九类的,如广州:十类的,如广西博白、南宁等。最少的是三类,如河北滦县、甘肃天水、烟台莱州等。,声调,四、普通话的声调 1、阴平:即第一声。调型:高平型。调值:55。由最高音5度延长而成。发音特点:高而平。 例字:

5、啊、衣、乌、迂。 春天花开 高空飞机 2、阳平:即第二声。调型:中升型。调值:35。由中音3度上升至最高音5度。 发音特点:先低后高。 例字:鹅、吴、鱼。 人民银行 连年和平,声调,3、上声:即第三声。调型:低降升型。 调值:214 由半低音2度开始下降到最低音1度,再生升至高音4度, 发音特点:先降后升。 例字:藕、椅、五、雨。 管理水火 彼此理解 4、去声:即第四声。调型:全降型。调值:51。由最高音5度开始一直降到最低音1度。 发音特点:先高后低。 例字:饿、意、务。 现在上课 创造利润,四声简表,总之,普通话的声调特点可以概括为:“一平、二升、三曲、四降”,调型差别较大,不易混淆。 另

6、外,声调符号标在主要元音上,即韵腹上,如:hu(化) xu(学) jio(教)等。 还有一种又轻又短的声调,叫轻声,轻声不标调。如:wmen(我们) kn kan(看看) Shng tou(上头) zhuzi(桌子)等。,五、调形,1、高平调( 55 ):起音高高一路平,如“江山多娇”; 2、中升调(35):由中到高往上升,如“人民团结” 3、降升调(214):先降后升有起伏,如“彼此了解”; 4、全降调(51):高起猛降到底层,如“现在上课”。,爱国旗唱国歌说普通话,六、调号及标调位置: 调号就是标调的符号。有时一个音节的韵母由几个字母构成,在这种情况下,声调符号究竟应该标在哪里呢?方案告诉

7、我们,把声调标在主要元音上。汉语六个主要元音中,发音最响亮的是a,依次下去是o、e、i、u、,碰到iu、ui组成的音节就标在最后一个元音上。在上面标调时,要去掉i上的点;和n、l相拼时,把调号标在两点的上面。如,“褴褛”“l”、 “男女”“n”。,普通话声调标调口诀,a母出现莫放过,没有a母找o、e; i、 u都有标在后,i上一点要去掉; 单个韵母头上画,轻声音节不标调。,aoeiuaoeiuaoeiuaoeiuaoeiu,七、声调训练,1、按照横排或者竖排顺序读准下列音节的声调: (1) m b d t p g m b d t p g m b d t p g m b d t p g,声调训练

8、,绕口令练习: 李莉要用梨换栗 黎里要用栗换梨 不知是李莉的梨换了黎里的栗 还是黎里的栗换了李莉的梨,声调训练,绕口令练习: 老史捞石 老师老是叫老史去捞石,老史老是没有去捞石。 老史老是骗老师。老师老是说老史不老实。,声调,八、古今调类比较 现代汉语的声调系统从古代汉语的声调系统而来。 古汉语有平、上、去、入四声,也就是四个调类,后来又以声母的清浊等不同为条件发生了变化。凡古清音声母字的声调属阴调,凡古浊音声母字的声调属阳调。这样,古四声实际上分化演变为阴平、阳平、阴上、阳上、阴去、阳去、阴入、阳入八类。普通话四声叫阴平、阳平、上声、去声,为什么这样称呼呢?,中古汉语的平、上、去、入四声与现

9、代汉语的阴、阳、上、去四声不同,通过把古今声调进行比较,可以发现声调有这样一些变化规律,即:平分阴阳、浊上变去、入派三声。,平 古平清声母 阴平 浊 上 阳平 去 上声 入 去声,声调,九、声调的抑扬顿挫 做诗(格律诗)填词要讲究“平仄”。 “平”指古四声中的平声, “仄”是古四声中的上、去、入三声总称。 诗词中的平仄交错对立,使诗句抑扬相间,变化有致,读起来琅琅上口。 我们懂得这一点,有助于理解和掌握现代诗文中平仄调配的规律。如,普通话里,古入声虽已消失,但是,上声、去声和阴平阳平的调值迥然不同,前者或曲或高降,后者高而扬,因此在戏曲、唱词中,句末韵脚较注意用平仄相对的规律:一般上句句末多用仄声字,下句句末多用平声字。快板、快书也往往用“上仄下平”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